本帖最后由 juanbao2005 于 2017-11-8 15:01 编辑
.
经常有一些非发烧友的朋友来我家看电影,(我的是独立听音室外加了一个投影HIFI AV两不误),有时会有些朋友问我,你每天面对着一堵白墙听音乐,不会觉得无聊吗?这时候给他们讲HIFI的好处等长篇大论估计要一两小时,他们可能还是似懂非懂,我一般用5个字,“声音即画面”来概括完这个问题,解答的效果相当好,他们也不问了。
是的,我喜欢在我的箱子系统下一字排开的场面感,笛子在哪里,铜管乐在哪里,定音鼓在哪里,还有小提琴,大提琴,它们所组成的一个椭圆形的舞台是我喜欢听古典乐的初衷。
古典乐当然要先觉得好听,才会多听,才会到后来才试着去慢慢理解它的思想和内涵,然后再到后来的想去了解这首曲子的前世今生,这么好听的曲子是谁创作,在什么时间,什么环境下为什么他创作了这首曲子,这首典子在当时的意义是什么,影响怎么样,然后在后世他的意义又是什么,现在的影响又怎么样等。
这个除了声场当然还离不开ATC 19超强的中频表现能力和脱箱感,这里我帖出我家里的摆位图供大家参考。
好了,闲话说得太多了,现在我们还是来聊聊谷津QV这个官方售价一万五的“音量控制器”。
因官方图片实在太漂亮太清淅这里我就不拍照了,大家想了解随意百度一下就有。
我只想说,这个东西,它是一个..........不带摸拟输出的DAC? 界面?耳放一体机?
收到机器,我问客服“怎么接功放?”后才知道,原来要去接谷津的另一配套,Q23(这货是个后级,而且是同轴输入过去)-----才是原配,接其他的放大器,就要去专门定制一对谷津专用的模拟输出线(因接口实在不同,淘宝我找过就仅一家有做这种线,也就是谷津的代理商的店)。
那我问客服说我现在没有那个线怎么办?客服说,那你先听耳机吧。
哦,原来如此,所以后面QV这台机器在我这里,成了一台输入给箱子系统的一个“界面”(它是同轴输出给DAC的)和DT990和SR325I耳机的“耳放”一体机来用。
别以为我是在损谷津,实际上它自称也是个”数位音量控制器” ,具体的详细描述请看下面的帖图。
好吧,因为它在我这里只是一台“界面”和耳放一体机,那我们就来聊聊这台界面一体机的风格和素质吧。
之前我有听过U4,PX100, 到现在的QV ,我想说,谷津一路的风格都是,“还原”,它的风格就是“还原”,可谓纤毫毕现,事无巨细,不管好的坏的录音,都一并程现,这里要注意了,我说的它不是还原现场,它只是还原录音。
当然,好的录音有时也是可以“还原”现场的。而谷津产品的档次也是越贵的也就还原的越好这个阶梯进行,这也无可厚非; 但我觉得,谷津一路的风格,还是想还原的心情多过冷暧,明暗,这些色调。
而QV,在我这里仅作为一个“界面”的时候,(目前也就只能做界面了),给我的感觉是2D到3D的转换。
这里不得不说,加了这个东西,声音对于之前的系统,是有质的提升的,之前乐器是一件件排开,就像是看一个很好的2D电视1080高清视频,现在是再看一个3D电视,画面已突破了框架捕面而来。如图
(网络配图,表达下效果)
那种形体感,闭上眼晴,就如有一个人在你面前唱歌,如此活生生的,强烈的感受到她的一笑一颦,唇齿相依的唯唯道来。或纵情高歌,激情四射,柔情似水和金戈铁马般的相辉印, 试听曲目有, 林肓群--I will always love you 呂思清-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_ 上交陳燮陽指揮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试听曲目不变,试了耳机口,(因为QV有五个耳机吼这里只试6.35和平衡这两个)褒了5天,风格不变,之前稍紧和稍刺的声音有所缓和,(再褒个把月我认为应该更好),也是纤毫毕现,事无巨细.
平衡口推力更大,但细腻,6.35推力也足,稍自然,总体来说,素质很好,该有的都有了,这些听感类的东西我就不在写了,对得起这个价格吧,(一体机哦)。 但我还是觉得它做为一台界面更加好,放哪个系统里都会有提升吧.
至于说值不值,如果是耳放和箱子双烧的朋友,还是“值”的,毕竟耳机系统不差,再给你个界面给箱子或定制条线,DAC, 前级这些都不用再买了,功能相加在一起,也算值吧。
总结
谷津在产品设计方面,也算是国产发烧品牌里的一个标杆吧; 音质,技术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至于,再次回味谷津大佬创立品牌之初的发烧宗旨,要做一个平民也能享受得到的发烧器材,我觉得,就目前的情况看,平民发烧依然不平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