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dless_lin 于 2017-3-16 17:20 编辑
自从上了箱子以为对耳机已经心如止水,最后还是没忍住去蹭听了大乌托邦,目前最贵动圈了吧。昨天一下班就特地赶去朋友那听了大乌托邦,一耳朵就是高素质,初听觉得跟T1 二代的走向非常像,低频量感差不多,质感个人觉得还是T1二代好些,当然这个可能煲段时间会改善,中频没T1 二代密度那么高,但是完全够用也可以说刚刚好,高频延展可以密度也够这个比T1二代好,整体是通透,声场跟T1二代差不多的也是挺规整的可能会稍微大一些,乐感和瞬态这两个是印象最深的确实非常好。整体还是有了劲浪自己理解和调音。除了价格个人觉得整体还是很不错也非常杂食。 驱动的系统: 墙插:立维藤插芯 墙插到铝箔:单晶银线 一体机:谷津QV 电源线:单晶银 USB:单晶银+纯银头 同轴:特殊材质跟单晶银价格差不多,WBT 0102纯银头 滤波排插:内部7N单晶铜线+4颗滤波器并联+立维藤插芯 对比的耳机有T1 一代,T1 二代,HD800,T1 90周年 T1 一代+8N单晶铜线(因为没有原线大家只能这么看看了):这只是3000+号的算调音可以说是拜亚的初衷,低频量没大乌和T1二代多,但是个人人为这个是属于比较合适量,质感也很棒,高频延展也很好密度也够,但是调音上大乌的高频确实比较好听,中频密度是以上耳机最好的,很严肃的拜亚声,整体也是通透的。 HD800原厂线:最大的优势还是大家所说的声场,中频没有大家所说的薄,中频虽然厚度比不上大乌就更别说T1了,最起码对我来说我认为听歌是没任何问题的。低频量跟T1一代差不多但是质感个人认为跟现在的大乌差不多。对我来说可以听但是没惊艳。 T1 90周年原厂线:初听个人认为不如T1一代或者说不像T1 ,可能是因为卡达斯线材的缘故,因为单元是一样的,以上最不喜欢的耳机。当然也有可能是耳机本身有问题,总之三频很怪异。 T1 二代+原厂线:整体来说相对T1 一代,高频变顺滑,中频密度降低了些,低频量多了些但是质感依然很好。解析个人认为是比T1一代好的,整体跟大乌很像,也有烧友听了认为是T1二代+800的优点集合。 性价比来看: 大乌率大于T1 和HD800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好驱动的 ,个人认为卖个1W-1.5W合适些,性价比最低的自然T1 90周年 谷津QV也说说吧虽然我不太了解它提出的新概念,理论我本身不太懂,更多的是用听来判断好坏,但是整体通透均衡,解析力和层次感也非常棒,对周边器材也很敏感,做工依然给力,接口也非常齐全。1W多的售价我觉得性价比挺高,样子要是长的高些可能会颜值更棒。
当然自从玩了箱子还是觉得系统重要性,每个人对声音的喜好不同,所以调整出来的系统也是带有个人喜好的色彩,多跑跑就能听到不同特色的系统这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自己还是一直坚持调整系统还是要优先于器材,别动不动就升级器材,动不动就换这换那更多是在撒钱,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以我还是觉得还是打好基础比较重要,就是大家所说的周边/线材和环境及位置的调整,可以调整的例如相位啊,摆位啊 这些不要钱的先整提升很大的,比较便宜的如墙插,如果桌子上最好是垫花岗岩。有许多是受老烧启发的,越扯越远了,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