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andygaof 于 2017-3-30 01:42 编辑
最近去了不少烧友家家访,也去蹭了不少高端器材店,听了30W的1266系统,15W的1266系统,13W的1266系统,7W的HEK系统。。。。。。。。。看到有人说高价器材边际效应递减的论调,有点感慨,不吐不快。
那么这么多钱砸下去,究竟得到的是什么?是否边际效应递减?
首先个人先声明,我没有鄙视某种音乐类型的意思,只是不同的音乐类型对器材的要求真的不一样。
个人觉得看音乐类型吧,流行音乐最打动你的是什么?我想说流行乐你不需要关心音色准确,可以随意的根据自己的口味改来改去。原因在于,流行乐里很多乐器玩的就是失真,加上分轨录音,乐器的位置都是后期现摆的。其实真的不需要太贵价的器材,味道对了,口味合适了就行了。一首歌7分钟算很长的了,能不能连续挺几个小时也未必很重要。
而古典音乐,尤其是中国民乐。其回放难度之大,需要的系统水平之高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以二胡回放为例,想听个二泉映月的调,不用花几个钱。但是如果你想听到闵惠芬高低把位揉弦的细微变化,以及二胡的乐器质感。想要获得最接近现场演奏的感觉。本人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一个HD800耳机上听到过合格的。HEK恐怕是最低要求,(这个强调不一定越贵越好,比如乌托邦贵,但是不合格,二胡音色分分钟变成小提琴,音色差的太远),而想让HEK能表现出二胡的质感和细节,两万元级的解码,两万元级的耳放,万元级的界面,良好优化的PC系统缺一不可。这个时候作为一个民乐控,他觉得值了。作为一个交响烧,你让他在不安定的声音里稳坐钓鱼台听完一个一小时的大部头交响乐,估计他死的心都有。
对于双方而言,可能作为一个觉得耳塞加随身最方便听歌的会觉得用10W块听耳机这人脑子有病,而10W块听二胡爽了听交响High了的老兄可能就觉得耳塞压根就不能入耳。其实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千万别一叶障目,多听听,多试试。很多新烧觉得古典音乐巨难听,也不想听。其实我想说,你的系统能听古典音乐么?小提琴放好了动听,放不好不是拉锯就是拉钢丝,他好听就见鬼了。抛去能否理解的问题,一首大编制交响乐本身就是一个音响效果盛宴,百人乐团,各种乐器的音效有机结合,从各自的地方冒出来组成一段奇妙的和声,喜欢老虎鱼音效的同学,你怎么可能对贝多芬第九无爱?唯一的原因是您的系统听贝九他就是乱的,是吵闹的,是不安定的。所以还是多听听,多试试。别先把一条路堵死了。
对于耳朵收货的问题,这里强调一下,没有经验的时候,耳朵不一定是靠谱的。以好听为目的是一回事,以欣赏为目的又是一回事。如果一个人说,这个高频好多了,你可能听着很冲。另外一个说这个低频好棒,你可能听着轰头。但是如果一个人说这个小提琴的细节和音色很不错,那么他说的很有可能是对的。但是切记切记,这个说小提琴音色和细节不错的人说好的器材,对于一个喜欢流行的烧友而言可能就不是他的菜。说了这么多,我要表达的是,边际效应没有什么递减的问题,看你的喜好,和你要去到的地方。这个标准是不同的。没有必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最后,关于是否一定要贵价器材的问题,最近家访几个烧友,发现PCFi的人或者买了万元数播/CD机的人,根本就没有调整好转盘系统,有时候还不如一个优化好的树莓派。经历了几个烧友家动态/声场不好,几万元解码级别,都是一个300块不到的树莓派立竿见影。甚至蹭听几个高端器材店,一根线换我全套系统的地方,声音也就那么回事。砸了贵价的解码/耳放/耳机,动瞬态,音色,声场都一般般,甚至声音都不够安定。PCFi用笔记本电脑做转盘,就没听过一个好声的。
很多人说耳机的声音不能离开脑袋在面前形成一个舞台的,说小克莱伯贝多芬第五不能听出大号是在你小提琴声部后面响的,你的系统真的是没有处理好,而不一定是你的系统不够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