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06|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发现使用新耳机时,会自动开启脑放功能并煲耳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7-25 11: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西
我经常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发烧现象?其实,这是耳朵对新刺激的需求。当新耳机到位时,根据以往的听音经验,如果音质出色,大脑还会自动增强对声音的感知,俗称开脑放,这时听音乐有加成。然而,随着新鲜感和蜜月期的结束,耳朵会逐渐适应,听力水平恢复到原本状态,甚至可能因为听音过度而变得平淡无奇。这就像吃饭,一开始觉得新鲜,久了就觉得平常了。

同时,如果新耳机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可能是因为耳机本身存在问题,或者需要时间让耳朵适应。如果是后者,也可能带来新的听音体验,这时需要煲耳机。但是,与其说是煲耳机,不如说是煲耳朵。听音体验因人而异,总是会在新鲜期、平淡期和厌倦期之间循环切换。我个人觉得,这正是听音的乐趣所在。个人感受,大佬轻喷。
2
发表于 2025-7-25 11: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所以99%的所谓新品评测都毫无参考价值,真烧友是长期持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7-25 12: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巴基斯坦
是这样的,我虽然不算朝三暮四,但多少也沾点喜新厌旧,新鲜劲过了就不想听了,可能是3个月、6个月,也可能是一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5-7-25 14: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唐山
人都是喜新厌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7-25 15: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觉得发烧现象就是人依靠器材欣赏音乐时 人对器材产生的一种主观幻想 类似于人夜间虚幻的梦境 很美 但不真实 本身有一定的欺骗性 因为此间对错没有标杆衡量 所以也就无法产生共认的终极标准 为了这种虚幻的美 不断有人加入到这个夸父追日的队伍中来 而商机就在这里涌现 血汗也在这里挥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7-25 17: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如果手里有好几只耳机,经常AB,新耳机就不会是煲耳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7-25 17: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所以新耳机刚落袋,就会立即期待下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7-25 17: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一个耳机最好的时刻:刚买回来和准备卖掉的前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5-7-25 17: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fankee 发表于 2025-7-25 17:44
一个耳机最好的时刻:刚买回来和准备卖掉的前一天

精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25-7-25 17: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神枪手咪咪 发表于 2025-7-25 17:24
所以新耳机刚落袋,就会立即期待下一个。

所以耳机拆封后不能退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5-7-25 18: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弓弦之舞 发表于 2025-7-25 15:09
我觉得发烧现象就是人依靠器材欣赏音乐时 人对器材产生的一种主观幻想 类似于人夜间虚幻的梦境 很美 但不真 ...

确实,容易搞出幻觉,因此器材评测容易出文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7-25 22: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新耳机开始听的时候会很专注的,习惯了就会慢慢忽视了,等于说煲耳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7-25 23: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也和听音乐的心情有关,我散步时就觉得耳机很好听,也许是开了脑放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7-26 08: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大侠 发表于 2025-7-25 18:01
确实,容易搞出幻觉,因此器材评测容易出文学家。

呵呵 其实我挺佩服你的 因为很少有人会在发烧论坛里对发烧进行反思 现在生活压力太大 而这是一个纯烧钱的地方 所以我也很少进论坛且回复了 这里对乐曲本身的讨论及观点比器材少一些  而且千篇一律 比如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绿坛里都把它和巴赫的平均律相提并论 谓之新旧二约 但我非常同意德彪西的观点~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写的很蹩脚的 远远不能同平均律相比 我个人也很不喜欢贝多芬的钢奏 这也是我很少再进绿坛的另一个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7-26 09: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还好,没煲的差距巨大。一个耳机扔在那里煲,不同时间去听也有区别。
听熟悉了不再会那么刻意关注细节是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7-26 11: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个人体验,不好听或者说不喜欢的耳机,再煲也不会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5-7-26 19: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
弓弦之舞 发表于 2025-7-26 08:32
呵呵 其实我挺佩服你的 因为很少有人会在发烧论坛里对发烧进行反思 现在生活压力太大 而这是一个纯烧钱的 ...

我深表赞同,论坛上对音乐本身的讨论较少。相比巴赫,贝多芬的讨论更多。有人觉得听巴赫入门难,而我最初接触古典音乐正是从巴赫的《大无》开始。在我压力最大的时候,正是通过《大无》找到了心灵的平静。与巴赫相比,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似乎少了一些松弛感和自然感,显得更有刻意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7-26 21: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就不会脑放,反而经常都是失望,越高端的耳机就越需要煲机,第一耳朵就达到预期的很少,绝大部分产品哪怕就煲二三十小时都会明显柔顺饱满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0 15: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