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68|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之痒】忆单圈の黄金时代,日系名伶FWW随笔兼对比DM7Ti(W4驱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3-28 11: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
本帖最后由 dirkycc 于 2025-3-28 11:41 编辑

前前后后给FWW写过好几篇帖子/回答,但一直没落笔写总结。这副塞子的大体脾性很容易摸清,但听的时间愈久愈发现此塞之精妙。结合新时代新入耳聆听后,增加了一些新感悟,凑成文章。

FWW本是被LP征用已久的两副耳塞之一,另一副是她研究生毕业时送我的Oriolus蓝鸟,结果最近蓝鸟腔体不幸开裂只能返厂,FWW也被AirPods取代完全失宠,于是我就拿来一用。一上耳,那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又回来了。

熟悉是指其清冷素雅的底子,此乃JVC木振膜十周年款颠覆性的调音思路所致;陌生则是因为最近一直听的是DM7Ti平头,换成FWW之后突觉低频能量超预期,无论量感还是下潜,已算适中水准,起码比DM7Ti更澎湃。

正好最近塞区也冒出篇帖子提到了FWW的版本论,我这条算较早的版本(2019年产)。如今的声音,抛开对比仅凭个人主观评判而言,低频并不算残,但我非常确定的是,被LP征用前,无论怎么听,即使配P6Pro,量感也是偏少的:形体瘦幼、密度偏薄;极高频则不好控制、易有毛刺。此刻听来,初印象则变成:精准、流畅、精细、柔润,低频不再薄、高频不再刺——原先不食烟火的冷艳感更增添不少亲和力——女神依然是女神,只是看久了不甚惊艳。

客观一点讲,煲开是其中可能的一大原因,此塞肯定已超500小时。正如开头所言,听愈久愈发现此中精妙,这应该是所有高端动圈的共同点——不同的煲机状态对声音的影响可闻且走向有共性:均往宽松的动圈音色终极方向靠拢。宽松意味着三频尽可能舒展,包括低频的弹性,也涉及高频部分“尖刺碎片”的打磨。如今的FWW,我愿意相信这是它最终呈现的调音形态:一副透着纯白底色、音色更为中性、有一丝甜味但更多是以精细结像为特征的中/高频。我在写IE900时也提到,它像一包A4纸。所以,具备纯白底色的动圈,可能也算新时代高端圈的一个必要条件。

另一个可能原因则是搭配。之前我用EA4暴力推过FWW,低频能量与人声暖意大有蜕变之感,但我还是更愿意用小尾巴把它推出“更小”的声音,这样更符合FWW的气质。作为罕见的细腻精致流调音的小尾巴,W4与FWW相性完全契合,柔而不弱的清秀细腻风,高频的丝滑感偶有仙气,听着听着就把记忆带回那个精彩的2018。

那是高端单动圈的黄金岁月。光2018一年就有这些值得回忆的旗舰圈:Campfire Audio出了凶猛异常的“大猪”Atlas、Faudio凭大神圈Major一鸣惊人、HiFiman用RE2000翻开拓扑振膜新篇章、JVC则借木振膜十周年之东风顺理成章推出里程碑式的FW10000,声价从FW01的3k档一跃而至万元档(上市价13888)——别忘了,2017年德系动圈双雄还分别更新了Xelento Remote和IE800s。

每个小时代,再短暂,都会有个符号,小如hifi圈亦不例外。2016-2019,你可以标注的注脚有:BAT旗帜飘扬、懂王闪亮登场、地产人最后的疯狂、口罩前的末日狂欢等等。对于随身耳烧圈而言,则可用单圈的神仙打架来总结。从榭兰图开始,各家集体把自家动圈旗舰拔至万元高位。要知道,建立这一高端IEM身价基准线的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动铁群英(忽略毫无存在感的final夜壶系列吧)。随着2016年榭兰图的火爆,各厂纷纷入局圈塞,看起来是主流的DLC振膜方案为动圈高端化注入技术底气,实则各家都有绝活,方案并不单一。以FWW为例,单元部分构成为号称“只有JVC有能力完成”的11mm直径木振膜单元与碳素PET振动板的组合,50μm振膜厚度与FW01一致;振膜外壳改用强度更高声学性能更好的钛合金;首次使用丝绸和阿波和纸作为吸音材料;采用新开发的“凹点螺旋套”设计的不锈钢前腔体导管底座等等。以上是为撑得起万元旗舰的素质作技术层面的铺垫,但真正惊艳世人的关键则在于调音——JVC居然做起了冷声塞?!还是代表十周年技术融合之作的旗舰?!

除了与FX700/FW850/FW01走向迥异之外,再看别家竞品:无论是同年新出的ATLAS、Major、RE2K,还是去年的榭兰图和IE800s,均是相对侧重中低频、凸显动圈传统优势的相对较保守的风格,优点是符合刻板印象、能稳住动圈爱好者的基本盘、且如此调音也相对更容易讨好耳朵,无论是欧美摇滚电音风味浓郁的Atlas、亚洲系流行音色暖厚宜人的Major还是相对侧重古典器乐氛围刻画的德系双旗舰,都是扬长避短、切对细分市场的思路。而FWW则有选择剑走偏锋:使出最大力气把最难做的(极)高频拔了上去,为此甚至(很大程度上)牺牲了传统木振膜塞的特有低频响应,中频也连带拉薄了些,这么看似乎是个很偏门的调音。结果市场证明,正是因为它(在那段时间)独步天下的高频,才成就了如今的一代经典、开宗立派。

与暖厚劲大气向的传统高端圈们背道而驰,FWW做成了冷薄细精致范的日式清丽流旗舰,由此证明高频乃三频之皇冠。播放器/小尾巴和动圈塞同理,都是高频最难做,做好也愈珍贵。由此,那段时间最能代表日系调音美学的非圈铁顶流、极致V型走向的IER-Z1R,而是硬漆涂覆、金属与木镶嵌包裹下的木振膜大成之作——HA-FW10000。

FWW刚出的时候,我听得最多的塞子恰好是FW01,还有条换了2.5mm单晶铜平衡线的SE846,主力前端是DP100金。初听全新未煲的FWW,说实话确实没啥好印象,第一反应就是声底太薄太冷。那段时间听口水歌+耳朵被俩hufi塞长期煲,听如此细腻通透的高频塞着实不习惯。等耐着性子玩了一段时间并探索出R2R机的搭配后,终于发现FWW的好来——与动铁比,其全频音色都更宽松且结像细致,和动圈比,其女声音色的鲜活感与高频器乐的泛音晶莹度又格外出挑。

由于FWW的成功,之后市面上也陆续出现类似走向的高端单圈,较知名款如Dita Dream XLS、纯铍初代目达音科Luna(玥)、final A8000,但口碑没一个超过FWW的,包括JVC之后的DLC振膜方案应用——FD01,究其原因,都是一个问题——。这正是FWW难能可贵之处。

抚平毛刺对于着力打造高频的动圈塞来讲,技术上确实算是个难点,即又要想办法扩展极高频响应能力,又要让曲线尽可能平滑、无过分凸起或凹陷。尤其是人耳感知的几个“危险区”,如7k-8khz的齿音区。fww能做到高频音色足够通透的同时,保持优异的细腻度与润泽度。而同级别的冷声塞,也许有着更高的单元潜力,如19年开始应用的纯铍振膜方案,但最终要么很难控制住毛刺,要么音色过分粗糙甚至畸形。即使是JVC自家的FD01,在我听来,其高频也是明显过量的,只有放没有收,很容易出现刺耳感。类似的“扎耳朵”问题在竞品上亦屡见不鲜。反倒是之后跟随大部队、走澎湃扎实中低频路线的Turii,结合外磁式磁路+DLC复合膜球顶实现的不俗瞬态,让18年才成立的国产新锐Softears实现了第一波品牌忠粉的原始积累。

口罩前,以fww为首的万元单圈势力还能与顶流旗舰圈铁z1r/太阳神们分庭抗礼,可随着声扬EST极高频静电单元的落地,一切格局都被打破——动铁+静电之组合逐步成为高端IEM的主流配置,超旗舰领域更是如此——2020年8铁+4静电的朱鹂开了国产塞之先河,而动圈更多是以补充低频响应存在的辅助,圈(低)+铁(中/中高)+静(高/极高)似乎是新烧默认的高端IEM单元组合范式。而少有人注意到,这几年,在高端纯圈市场,FWW几乎把别家竞品全部熬死了:cfa凉了、榭二代黄了、hifiman/final转战tws、faudio与dita忙着联名抱大腿…自己依旧是满满的女神范,可单圈旗舰最后之荣光只剩IE900与AC HS2000系列苦苦支撑。如今的FWW身价7500,与IE900齐平,销量平稳。这是它调音价值与市场认可度的真实体现。作为一款长卖7年的单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算是个小小奇迹。

时光催人老。如今fww售价相比原价近腰斩,原因是新圈铁静混合方案在声音素质方面的冲击,尤其是国产——万元塞如ego、川、月光金、开阳等均是1圈+4铁+4复合静电的配置,飞傲最新的fx17更是卷到1+4+8。静电单元在极高频上的音色表现较传统动圈单元确实有声学层面的天然优势。真要注重素质,7500完全可以选择国产圈铁静,要是按13888的原价算,加2000直接入ego应该会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如果要音色类似+素质全方位提升,那还有1圈2铁4静电的Oriolus山鹂pro。

当下fww的核心价值,几乎全在调音及动圈本身的特性上,即万元内你依然买不到此类替代品——集宽松音色与细腻高频于一身的高端圈。在某书的笔记里,我把FWW形容为入耳版的“DM7Ti”,可实际上,它的全频声音密度均高于凯声,低频甚至能听出肌肉感、人声也更为饱满靠前,且这还是在W4 4.4平衡驱动DM7Ti对比3.5单端驱动FWW的条件下。

高频方面,DM7Ti听感更明亮、延展性更好。在之前对比FA19时,我说过它的音色浑然一体、搭配W4演绎女声细腻丝滑属同价位顶尖水准,而在FWW面前,它的高频居然听起来会显得过量了一点点,偶尔会有些刮耳感,所以,就润度和平滑度而言,昔日女神FWW依然卓越,如果不追求极限素质,W4+FWW的高频,在万元档随身组合里,是听过缺陷最少的。更精准一点去形容的话,DM7TI听范晓萱、许茹芸这样的气声唱法较明显的女声,会显得稍薄、结像略有发散发虚,FWW就能把那些细孔给填上;而到了莫文蔚或者音色更结实的林忆莲,DM7Ti的这个问题就几乎听不太出来,男声亦是如此,林宥嘉音色会有一点有气无力感,陶喆、林俊杰、小田和正就很不明显。综合来看,高音表现,DM7Ti胜在音色的亮度与还原度、FWW胜在润度与密度。

在混合单元方案大行其道的今天,留给高端纯动圈生存的空间已越发狭窄。这个时代,纯动圈入耳,很难再卖高价了。在尺寸大幅受限的前提下,振膜材料更新到纯铍就已到头,其他能玩的无非是线圈、腔体、阻尼、导管乃至水分最大的线材,但此中螺蛳壳做道场已很难玩出花来——2016-2019的高端动圈方案,已是迄今为止最为灿烂的百花齐放,之后的PRO版或是MKII无非是素质层面的小修小补或套一些限量/纪念款的营销噱头,革命性的提升在FWW那一代就已终止。所以,我对高端动圈入耳的结局持悲观论,未来多单元圈尚有突破性进展的可能,否则依然只能成为混合方案中的一份子。这也是我至今未出手FWW的最大原因——也许,它就是高端动圈入耳的黄金时代里、采用最纯粹单动圈方案里最后的眷恋。




2
发表于 2025-3-28 11: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3-28 13: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写的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5-3-28 13: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说到底还是要看系统搭配,难以想象DM7Ti透气孔都被海绵套盖住的情况下还能有这听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3-28 13: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确实是文艺青年,鉴定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3-28 13: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我的知更鸟也被老婆征用了,现在上班摸鱼只能听她淘汰给我的漫步者蓝牙耳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14: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bighippo2004 发表于 2025-3-28 13:20
说到底还是要看系统搭配,难以想象DM7Ti透气孔都被海绵套盖住的情况下还能有这听感...

中空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3-28 14: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中空套遮住透气孔,声音也会闷不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15: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bighippo2004 发表于 2025-3-28 14:49
中空套遮住透气孔,声音也会闷不少的

一直这样听,高频已经比fww更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3-28 15: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dirkycc 发表于 2025-3-28 15:02
一直这样听,高频已经比fww更亮了

建议试试全包海绵套,内圈修剪一点,不要盖住透气孔,再来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3-28 15: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我手上的fww 个人感觉声场开阔自然  低频量感比amt16强很多 比ie900略少 下潜比ie900、紫凤深  人声不薄 高频丝滑靓丽不刺耳  齿音几乎无 比紫凤还丝滑 前端sp3000 金2确实推不出有质有量的低频 配lp6 n30le这档上限很高  比紫凤都耐听 反而ie900 下限高 上限比fww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3-28 15: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文采一流,尤其小时代的比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3-28 16: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太富了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3-28 16: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意思dm7ti作为平头塞也可以和旗舰级入耳掰掰手腕,打的有来有回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5-3-28 16: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ollik 发表于 2025-3-28 16:26
意思dm7ti作为平头塞也可以和旗舰级入耳掰掰手腕,打的有来有回吗?

密度有所欠缺,空气感更好,整体无疑还是fww更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3-28 16: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DM7这摸具毫无诚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3-28 22: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好文!但我从来都不觉得fww是个冷声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3-29 00: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
果然老烧烧文学,雄文帮顶,目前我的FWW也用了5年了,也打算永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3-29 09: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海南海口
看到这帖子又掏出吃灰已久的fww听几首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3-29 09: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烟台
虽然但是,同样价格或者FWW价格高一些的情况下有预算还是会毫不犹豫FW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4-1 11: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