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迈向宅男 于 2025-3-21 13:34 编辑
我是2019年入烧的,迄今也有6个念头了,系统的器材和线材一路高歌猛进,到现在配置算是基本稳定了,大件如下:
l 数播是NUC改的roon core加聪聪线电, l DAC是荷兰的mola翻车鱼, l 前级是南瓜的前任旗舰HD, l 后级是登峰511, l 喇叭是魔域的Q3.
这一套数播系统,目前听起来,已经比较满意了。我在2023年的时候,租了个房子,单独去折腾,避开对家人的干扰,潜心研究数播系统的调试。其间,我被各种烧油影响,尝试过CD,尝试过黑胶,各有利弊,最终因为我实在不愿意从零开始积累碟片,我还是坚持了原来的路线,把那些都出了。现在的数播系统里,交换机,路由器,线电,时钟一个不落,齐活,在不需要任何升频处理的情况下,直接通过roon的RAAT协议,出来的声音也有模有样。我觉得至少,是可以PK掉我玩过的二嫂K1X出来的声音的。再高级的CD机,就没比试过了。折腾数播的过程是很孤独的,因为本地也没人玩,基本上都是黑胶为主,一些图省事的就是CD。我只能在外地的同好里寻求一些经验,但是毕竟都不在现场,很多意见都没那么准确,就如同和尚念经,只管念,不管你能不能用。
数播系统,因为包含了串流,所以环节太多了,而这么多环节要能做到同步,对于资金和精力的压力是相当大的。但凡某个环节没有同步,那么这个环节就成了系统的瓶颈,让你其它环节的投资,事倍功半。那我今天想讲的,其实是我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心得,就是对于电的净化处理,而这个心得,无论是哪种玩家,都可以借鉴。写此文章的念头,也是缘于上个月一位有缘人来造访,我想说,他就跟《天龙八部》里面藏经阁的那位扫地僧一样,给我的脑门上轻轻一点,任督二脉最终打通。于是我忽然之间写作文的欲望,如同滔滔江水延绵不绝,扫地僧来我这里坐定,也没有什么客套寒暄,直接开机聆听,30分钟内,他切换了好几个坐姿,用不同的角度去甄别,然后肯定的告诉我,电源的相位反了,就是大家熟知的火零线接反了。我这心中立刻泛起一阵涟漪,如果是本地一些神棍和尚之徒,我早就给轰走了,因为我不相信火零线反了有什么副作用,毕竟交流电的相位本身就在随时变化,反接有什么关系呢?然而,扫地僧的语气不容置疑,叫我拿电笔,螺丝刀来,他立即检查。于是,我奉上工具,静待结果,他首先就拆了专线的箱子,从空开往下检查,然后是专线的总插座,都没有问题,接下来的他又拔了一个器材的电源线,测试插尾,结果发现反了,那么问题就在中间电处这一段。他也很纳闷,皱起眉头直说奇怪。我此时心中已经再次泛起涟漪,对他的景仰开始升腾。
这里要交代一下,我是2023年搬进来,一开始没有拉专线,但是折腾了好几个电处,效果都差强人意,最后是一个朋友给我的强烈建议,拉专线,避开原来墙内的这些破旧的电缆,这些电缆都是2.5平规格里的劣质货,无论电处多高级,也扛不住前面那么多的劣化因素。于是我简单的拉了专线进来,用了6平的熊猫线和4平的古河线,空开也就是1000多的ABL的空开。拉完之后对动态的提升是巨大的。但是因为外部楼道内的公共用电环境太老旧,其实很多噪声也顺着进来了,所以我在去年买了一个英国ISOL的后级电处,qube VHC。这个电处对总线里的噪声和直流电的过滤非常的管用,上了之后有很大的提升。但是我并没有想过电的相位会反,我也听不出来这个差异。
言归正传,镜头回到扫地僧这里,他看着ISOL的电处,初步判断不可能是电处内部问题,于是他果断的把ISOL随机配的一根20A的电源总线给拆了头部,结果真的是火零线反了哦。我不可置信的看着线头,他也明白我的疑虑,淡然说到,你还是玩的时间少啦,很正常,晶彩银彩这些线,他都遇到过,以至于他现在买到一根线,回家啊第一件事就是测相位。说到这里,我就忽然回忆起一个细节,因为ISOL这个电处,背部面板上有一个专门检测相位的按钮,其实我刚刚买回来的时候,曾经发现这个检测灯是报红的,也就是说它检测到相位反了,但是我竟然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个错误,给忽略不计了,只是沉浸在花完钱的快感中。呵呵,现在回头一想,自己还是半瓶子醋啊。他把线头重接之后,再插回去,哈哈,电处的检测灯就是绿色了。真是牛逼。然后,坐下来重新听,他点点头,下了个结论声场不发虚了,分离度提高,定位也更准。而我,其实也就听出个大概,真的没有到他那个境界。
故事说完了,我藉此醍醐灌顶之觉醒尚未消失之际,要给各位分享一下我这个系统的电处理步骤,一共分了以下这几个环节:
1. 拉专线,避开家里的用电器和墙内线,用更好的电缆取代,以提升动态。这个环节,其实对于引入外部公共噪声的干扰,是有加重的,尤其对于数播系统,是非常明显的一个串扰。但是为了动态,只能两害相较取其轻。后面再处理噪声。
2. 使用ISOL的后级专用电处给整个系统做第一次初步的噪声过滤,以及直流电的隔离。我们都知道,市电里其实一直存在直流偏磁,这种直流偏磁对声音也很不好。QUBE VHC的功效原理,我就不去赘述了,网上可以搜到很多。殊不知,我的后级511,工作起来,
3. 使用立陶宛lessloss的blackground (一个类似于地盒功效的器材),插入后级电处,它的主要功效就是为整个系统创造了一个虚拟的地,当把系统内所有的器材都设置到接地状态后,它们的地线上的噪声可以顺着电缆直接被吸纳到这个地盒里。这个地盒插上后完全就拔不掉了。对于家里没有条件打地桩的烧油,这是一个神器。而且我和本地其他人交流过,他们很多都是在接地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地线这个不处理好,外部地线的噪声,以及系统工作时候自己产生的噪声,都无法清理掉,会对声音有及其恶劣的影响。殊不知,我的后级511,工作起来,EMI读数能有600多,而地盒恰恰就是这个辐射的克星。其实lessloss还有一款新玩具,叫做giant steps的脚垫,官方资料说是里面用了能抵消器材磁场的材料,所以用3-4个脚垫把器材垫起来,效果会非常的明显。这个紫檀和B站上都有专门的介绍,我就不细说了。
4. ISOL后面用了ISOTEK的油桶线给隔离牛做总线,主要作用就是隔离511工作时候,可能会释放出来的直流电,不让它们进入后面的系统干扰
5. ISOL之后是北方音频牛,这个隔离牛是性价比超高的东西,隔离的非常干净,我曾经想尝试拿掉它,但是拿掉之后,声音的框架,清晰度都会明显下降。这个隔离牛坛子里好多人用过,无需多言。
6. 北方牛之后,是lessloss的防火墙插排,这个插排的主要功效,是把每个器材做隔离,最大程度降低相互的串扰。但是地线是直通系统的,所以它一定要配合之前的地盒一起用才有最大功效。
7. 给数播和NAS上线电,我用的是上海聪聪做的100多瓦特的大功率线电给NUC供电。线电的好处不言自明。
反正对于数播系统,我认为上述7个环节,基本上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电对设备的副作用,同步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7个环节,是我逐步的摸索出来,逐步添加的。每添加一个环节,就能明显的听出优化的效果。我认为一个严肃对待数播系统的烧油,可以从这7步里获得一些参考吧。这7个步骤,也是电源处理理论当中,各个层面的综合表达。
玩数播系统,就是跟各种噪声做斗争,斗争不停,折腾不止。“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是电处理的最高境界,譬如说自己发电这种事情也有人会去干。但是对于99%的人,只能在家中针对源头的脏水进行各种的处理,沟渠之内要设置层层机关,方得最终纯净水。厌恶数播的人,看到本文可能会拿去反正数播的无趣,而喜欢数播的,虽然要一个个的坑,一个个的雷踩过来,但是劫后余生之际,总是应该能找到自己的乐趣吧。
玩了6年,我少了些自负,多了些理解。
谨以此文悼念我花掉的学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