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583|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黑色魅力---原创顶揭式CD转盘CD-V5入手体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7-29 01: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青浦区
本帖最后由 仙梦情真 于 2018-7-30 19:18 编辑


自近年开始玩台式HIFI以来,音源一直是PC+数字界面的状态,虽然音质已然不错但仍感有点干涩,换个转盘是我很早时候就有的想法,然而试用多款数播效果并不尽我意,渐渐的转为购置一台CD转盘的想法,偶然的缘份下我注意到了原创的这款CD-V5,原创这个品牌在我印象中是个做CD机的老牌子了,经验应该挺丰富的,这台CD-V5设计上符合我的审美,再加上价格也控制得相当不错,于是就订了一台,现在已经用了一周了,我较为细致的讲讲这款CD转盘的个人体验吧。

开箱



若大的一个德邦官方纸箱,上面贴着很多“易碎物品”提醒,打开后里面是原创的官方纸箱,厂家外夹了三层纸板垫和很厚的气泡膜作为加强防震



附送的柏力PW1100电源线(1.5米)看上去做工很不错,打开原创官方纸箱,初显CD转盘的庐山真面目:主机,遥控器,碟镇(新版已升级为带磁版),说明书,保修卡,收据,秋叶原AV信号线(1米),USB线(1.5米)

开箱整个过程花了我约半小时,特别是扒气泡膜,相当厚实,主机约20斤重!过程较累,不过处处体会到厂家一种用心打包的态度

外观&细节


不管是俯视还是仰视,都给我一种简约,大气,内敛的感觉,4个硕大的避震脚垫非常安稳的感觉


正面,侧面都是镜面,非常漂亮


背面接口挺齐全,有同轴输出(数字),光纤输出(数字),RCA输出(模拟,过胆管),BAL平衡输出(模拟),USB输入(数字)。这个USB输入可以外接PC来播放音乐而不必一定要用CD光碟来播放音乐


右侧播放功能按钮


左侧开机开关及背部电源开关


华丽的拉丝外壳表面


透过后上方的小孔可以看见机器内部的2只胆管“美国GE5670”散发着红光


边角的细节做工非常不错


揭开顶盖,放入CD,压上碟镇,操作感很强


这个碟仓我用手往下按了按,会被压下弹起,下面应该是有避震设计,光头很大很水润


最后是CD-V5的遥控器,看上去充满格子感,保持了主机一样的简约内敛风格


使用&玩法
经过一周的折腾,对这款CD转盘也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大体的操作上和多数CD机是一样的,主机和遥控器上都没有直接选曲目的功能(省了至少10个按键.....够简!),只能通过前跳后跳来翻曲,响应是即时的,播放会在2秒后开始,也就是说你想直接听第5首歌,就连按5下前跳键,屏显上显示5后会在2秒后开始播放音乐,播放时有快进快退的功能,不过我是不用的,这个对机芯伤害较大,另外我在不使用CD机时也会保留一张碟片在碟仓内,盖着光头有助于机芯的防尘,这是以前玩CD就留下的习惯。

原创官方推荐说这款CD转盘由于有胆管所以热机半小时再听才是最佳状态,我几乎每次都是开机一分钟就开听,也没有听出什么怪声,不是处女座个性的话,我觉得完全可以开机就听,热不热机声音的影响个人听着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CD-V5的放碟,取碟,开盖操作完全是全手动的,没有电子装置的控制,我可以随意掀开顶部碟仓做放碟取碟的操作,这样的设计有个很方便的地方就是在主机不通电的情况下就可打开碟仓对光头和机芯进行清洁,放在碟仓里的碟片如果需要拿出来也无需开机取碟。

此机还有个有趣的返古设计,就是放碟后要手动压上碟镇,这让我在操作过程中感觉到一种很强的发烧精神,然而对习惯把碟片往机子里一丢就播放的“懒人”朋友却是不够友好。新版碟镇带有磁性,在盖准时会有很强的吸入感,没有盖准时会有排斥磁力推开,据厂家说新版碟镇在稳定性上更好。(向总代借用的老版碟镇已寄到,详细的使用区别已在9楼更新)
关于光盘的兼容性,目前测试的原版CD,引进版CD,基本只要是CD碟片都可以正常读取,读取时间在2到3秒,DVD碟片则无法读取,VCD及MP3光盘是能读取但播放无声。


CD-V5有个很强的功能就是支持USB数字输入,也就是说可以连接PC播放PC上的音乐且无需安装任何驱动,连接USB数字输入后PC端自动识别为USB Audio DAC,只要将PC播放器的输出设置在DS:USB Audio DAC,同时CD-V5播放选择切换到USB-PC,即可正常播放。较为可惜的是并不支持DSD及ASIO,所以PC端播放器的输出也不能选择DSD和ASIO输出。



CD-V5没有音量调节,需要搭配带音量调节的前级耳放来使用,但仍不影响它非常丰富的功能,我把它归类为5种功能玩法:

1.CD碟片---》CD-V5的同轴/光纤输出---》其它解码器---》其它耳放---》耳机(此时CD-V5作为纯转盘输出)

2.CD碟片---》CD-V5解码---》CD-V5的RCA输出---》其它耳放---》耳机(此时CD-V5作为转盘+解码+胆管模拟输出)

3.CD碟片---》CD-V5解码---》CD-V5的BAL平衡输出---》其它耳放---》耳机(此时CD-V5作为转盘+解码+不经胆管的平衡模拟输出)

4.PC播放器---》CD-V5的USB输入---》CD-V5解码---》CD-V5的RCA输出---》其它耳放---》耳机(此时CD-V5作为解码+胆管模拟输出)

5.PC播放器---》CD-V5的USB输入---》CD-V5解码---》CCD-V5的BAL平衡输出---》其它耳放---》耳机(此时CD-V5作为解码+不经胆管的平衡模拟输出)

第6种构想上的功能:PC播放器---》CD-V5的USB输入---》CD-V5的同轴/光纤输出---》其它解码器---》其它耳放(这样把CD-V5作为数字界面的接法实际是没有声音的)

从声音上来说,我觉得第一种把CD-V5作为纯转盘的玩法是合适有更高端解码器的朋友。


而后几种玩法,正好合适配合我手上的一台同价位一体机谷津U4来把玩,这台一体机功能丰富,耳机驱动适应面广,是我尤为喜爱的一台机器,怎么玩呢?我先拿它来PK CD-V5的解码部份,接法是用CD-V5的RCA输出到U4,同时CD-V5的同轴输出也连接到U4,这样就可以得到相同的音源和耳放条件,然后用同一支耳机通过反复切换U4类比输入和同轴输入可得到两台机器解码部份不同的音质,结果很明显CD-V5作为解码时声音更为顺滑温润,我的理解是CD-V5的胆管在输出时发挥了作用。

在对比中我发现一个特殊的现象,两者在同为播放PC上的音乐对比,和同为播放CD碟片上的音乐对比,解码音质的差距会有不同。例:
PC---》C13数字界面---》U4解码---》U4耳放---》耳机
PC---》CD-V5的USB输入---》CD-V5解码---》U4耳放---》耳机
两者声音差距较大,我更喜欢后者偏柔的风格

CD-V5放碟---》CD-V5的同轴数出---》U4解码---》U4耳放---》耳机
CD-V5放碟---》CD-V5解码---》U4耳放---》耳机
两者声音差距较上面那组对比区别要明显小,当然本组对比我也是喜欢后者更柔一些的风格

可以理解为如果使用PC作为播放端的话,对于我本人来说CD-V5相对同价位一体机有更大优势(技术原因不明)

纯乐&华语&摇滚&日系
墙插:原创OPW-1.2
滤波器:谷津 AC filter
电源线:除CD-V5使用柏力PW-1100外,其它全部使用美标机线
线材:天乐UM12USB线(镀厚银),天乐DCA-12同轴线(镀厚银),天乐S-S2信号线(纯银)
转盘:原创CD-V5 +碟片
解码:原创CD-V5 +RCA胆输出
前级耳放:谷津U4
耳机:拜亚动力T90,铁三角W1000Z,歌德RS2E



作为从小听着港台音乐长大的我,对纯音乐一直兴趣不大,偶尔听听轻音乐,newage,听得最多的就是班德瑞


《琉璃湖畔》是班德瑞系列我最喜爱的一张,整篇轻灵,飘渺,催人入梦,T90很好的展现出了钢琴纯净的光绎,排萧的空灵与飘渺,配合CD-V5+U4(增益打到10点),我在T90上听到了少有的暖意,管弦乐的配合线条清晰,丝丝入扣,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整张专辑就已落幕,意犹未尽,虽然其中很多乐器我叫不上名,但是我觉得听感很放松,很舒服,忙碌之余有这样的精神安慰,作为不怎么听纯乐的我来说已太满足。


华语我比较喜欢听上世纪的港台流行乐,曾经张国荣,梅艳芳充满磁性的歌声陪伴着我的青春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孟庭苇纯真空灵极富情感的嗓音升华着我的灵魂多少个朝朝暮暮,现在正是拿出他们的专辑重新缅怀我美好回忆的时候,在RS2E和W1000Z配合CD-V5+U4(不开增益)的倾情演绎下,我感觉真的回到了那个年代,那种温润的人声,没错!就是那种听CD的感觉,丝毫没有用PC播放的干涩感。忧忆当年我在音像店试听完王菲《寓言》专辑后觉得非常好听非常有特点就买下了,但同学都说这张专辑不好听不如买同期游鸿明的《下沙》,然而时间证明了我的品味,《寓言》确是王菲非常经典的一张专辑,听这张专辑感觉就像在听一个非常完整的魔幻爱情故事,《香奈儿》的大气,《彼岸花》的迷幻,让人毛骨悚然的《如果你是假的》......听着听着我越来越有购买其它港台CD专辑的欲望,我想起了韩宝仪,想起了王杰,想起了陈绮贞......似乎还有好多想买的想听的......


对于摇滚乐我基本只能接受英伦,朋克,迷幻的风格,CD-V5胆输出偏柔慢的风格完全影响不大,相反略温暖的音色更能衬托出沧桑感的氛围,比如这张电台司令《失忆》,沉重的弦乐感搭配充满磁性哭腔的人声,整体悲凄的情感展现得非常到位,听多了我都有些抑郁了...,换一首酷玩的《Yellow》,哇,这首脍炙人口的英伦歌曲在CD-V5+U4(不开增益)+RS2E的组合下,竟然显得温暖柔美,别有一番味道,也是好听。Lacrimosa的哥特风格我也是非常喜欢,特别喜欢他们《Echos》这张专辑,第一首Kyrie的大气曾经让我感觉到一种史诗般的壮阔(黑珍珠号从波澜壮阔的大海驶入死亡峡谷的镜头联想下......),然而这次我听出CD-V5对动态的表现是有所欠缺的,这首曲子如果变成柔美的调子味道就不对了......,然而之后Anne主唱的《Apart》柔美而空灵,通透感极佳又让我达到了听感的高潮......


日系的歌曲我只能用W1000Z这只耳机去听,RS2E过于磁性的东方韵味实再不合适清新的日系风格,T90就算了这货完全不是听流行的......日系不管是治愈系还是燃系还是ACG,对背景乐器的素质要求都是较高的,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解析和声场才好听,幸好W1000Z对这方面完全胜任,治愈系像“有里知花”,“大竹佑季”的曲子配合CD-V5+U4(不开增益),ZARD燃系风格的曲子配合CD-V5+U4(增益打到8点),都非常不错。一代才女小松未步的《谜》这张专辑应该算小松的经典代表作之一了,这张专辑里多数歌曲的背景乐器都是非常“吵杂”的,且节奏偏快,我听上去总有节奏被拉慢的感觉,但依旧还算好听,而且W1000Z自换上CD转盘后声场感有明显变大。

写在最后

一周的体验,原创CD-V5给我留下了外观内敛大气,做工精致,操作手感强,读碟响应速度快,玩法多等好印象。尴尬的地方是由于是顶揭式+需要手动上碟镇,虽然手感强了但是机器只能放在架子最上层,不然开盖和压碟镇都不太方便,还有机器开久了发热还是较大的。

声音上CD-V5是偏重于味道的机子,回想以前玩过的君子星CD机,与之相比素质上还是有些差距,但CD-V5胜在乐感上2个特别突出的地方,一个是"润",一个是"声场的纵深感,空气感非常好",所以特别合适听人声,特别合适感觉PCHIFI声音干涩,比较注重乐感的烧友使用,而且不管你是使用CD碟,还是通过USB播放PC上的歌曲,声音的干涩都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对于大编制大动态的展现是有所欠缺,瞬态速度也偏慢,如果平时不听这方面素质要求较高的音乐,而是听比如港台老歌,爵士比较多的话,此机作为音源声音则十分好听。

由于我还属于初烧阶段,所以没有购买较合适的平衡耳放,这台CD转盘的BAL平衡输出听感就只能以后补写啦,BAL平衡输出不经过胆管,我相信在动态和瞬态2个方面会有一定的改善,当然温润的乐感会不会下降就不好说了,世界上本身就没有完美的东西,不管什么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在这个价位上我对CD-V5的表现是非常满意的。希望原创公司今后能把自己的产品越做越好,有朝一日,使用说明书像索尼,三星那样印上六国语言,为中国品牌争光!
2
发表于 2018-7-29 02: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写得好详细呀,我现在主要是上平衡去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8-7-29 02: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青浦区
true-blue 发表于 2018-7-29 02:14
写得好详细呀,我现在主要是上平衡去听。

我也很期待平衡上的听感,你来写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8-7-29 11: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杭州
非常细致,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8-7-29 11: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青浦区
本帖最后由 仙梦情真 于 2018-7-29 11:37 编辑
yezimh 发表于 2018-7-29 11:12
非常细致,好评

谢谢大佬曾经的指点和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7-29 14: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仙梦情真 发表于 2018-7-29 02:26
我也很期待平衡上的听感,你来写写啊

我现在使用的平衡耳放,本来平衡比单端好很多,它的单端可以说很差,所以感觉对比不公平。而另一台单端耳放与平衡耳放声音风格差异太大。。。所以,算是不好对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8-7-29 16: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青浦区
true-blue 发表于 2018-7-29 14:15
我现在使用的平衡耳放,本来平衡比单端好很多,它的单端可以说很差,所以感觉对比不公平。而另一台单端耳 ...

我倒不是想听你说平衡和单端的对比,因为本来两者物理条件区别本身就很大。我想听你说说CD-V5的平衡口输出听感是什么样的,动态,瞬态,乐感是什么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7-29 16: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仙梦情真 发表于 2018-7-29 16:00
我倒不是想听你说平衡和单端的对比,因为本来两者物理条件区别本身就很大。我想听你说说CD-V5的平衡口输 ...

好吧,CD机平衡应该是不经过胆输出的,但声音风格基本也是同一路子,声场更开宽、分离度更高、动态更好,这个提升之下就不想再用回单端了,依然是这个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8-7-29 16: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青浦区
本帖最后由 仙梦情真 于 2018-7-30 19:20 编辑
更新原创CD-V5新老版本碟镇对比




左为老版,右为新版,可以看出新版碟镇变小了,去掉了亚克力的部份,加大了中心金属部份的比重,我仔细观察后发现新版去掉亚克力后在外围增加了一圈磁铁



新版要低于老版碟镇几毫米



新老版碟镇的底部中心结构是一样的凹进去的倒梯形,老版碟镇因为没有磁力所以厂家设计了2圈绒布垫来增加和碟片之间的摩擦力



左边老版碟镇重达53克,新版只有32克,在操作中我能很明显的感觉到老版亚克力碟镇是靠自身重量压在碟片上起到稳碟的作用

新版碟镇虽然轻了许多,但是由于和机芯之间有磁力互吸,所以盖上去后是紧密的把碟片吸夹着

我放上新老碟镇后试着直接用手去摇晃碟片,被老版碟镇压着的碟片可以被轻微的摇晃,被新版碟镇压着的碟片却丝毫摇晃不了,可想而知在光盘高速旋转时新版碟镇的稳定性会明显好于老版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新版碟镇相对老版碟镇从性能上来看是更稳定,更好的。但在外观上我个人觉得还是老版更漂亮,另外新版碟镇由于有磁力,所以在镇碟的操作上不能像老版碟镇那样随便往碟片上一盖就行,要对准机芯才能正好吸进盖好,不然磁力排斥会盖不上,新老版本的碟镇区别大致如此,希望原创能在将来的版本中有更好的改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7-29 17: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青浦区
true-blue 发表于 2018-7-29 16:09
好吧,CD机平衡应该是不经过胆输出的,但声音风格基本也是同一路子,声场更开宽、分离度更高、动态更好, ...

有没有试过搭配luxman p1u,湖人v281或是spl phonitor X这个价位的平衡耳放的效果?这个价位的耳放目前我勉强入得了,再高就有点吃不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8-7-29 18: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仙梦情真 发表于 2018-7-29 17:34
有没有试过搭配luxman p1u,湖人v281或是spl phonitor X这个价位的平衡耳放的效果?这个价位的耳放目前我 ...

在绿坛里我算是低烧,这么高端的耳放我没试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8-7-29 19: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这个cd的机芯用的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7-29 19: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青浦区
疯小扬 发表于 2018-7-29 19:17
这个cd的机芯用的什么

索尼kss2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7-29 19: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青浦区
true-blue 发表于 2018-7-29 18:52
在绿坛里我算是低烧,这么高端的耳放我没试过。

同低烧,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8-7-29 20: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
                 给LZ贴子点个赞,通过文章描述在音源的选择上又有了参考。  虽然周围买钝CD机的人几乎没有了,都被手机,网游包围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13: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心灵与生活 发表于 2018-7-29 20:35
给LZ贴子点个赞,通过文章描述在音源的选择上又有了参考。  虽然周围买钝CD机的人几乎没 ...

小众追求总是与众不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8-7-30 13: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顶,写得很详细

楼主方便pm一下实际到手价格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8-7-30 14: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佛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15: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毁了,这个画风毁了您在我心目中“茶圣”的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8-7-30 15: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佛山

这个仰望角度感觉好大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11-24 06: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