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odd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问公认比较有乐感,鲜活感,有模拟味儿的usb线有哪些?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24-5-15 07: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关键同品牌同型号的线出来的都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4-5-15 08: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AQ的线无论是声音还是价格都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4-5-15 08: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
这里已经升华为咸菜论坛了 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4-5-15 09: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买了个一千块的古河USB替换机线,为啥呢?怕自己脑放开负增益,总觉得机线太垃圾。其实呢,也就那么回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4-5-15 09: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浦东新区
Pad 30周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4-5-15 09: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鲜活感来源于解码和音箱,usb线无法增加鲜活感,只要尽量别减少鲜活感就谢天谢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4-5-15 10: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西崇左市凭祥市
线圣钻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4-5-15 10: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
fsbyh 发表于 2024-5-14 22:03
越靠前端对系统声音、声底的影响越大,但凡试验过的都知道,不理解的烧友一般是没用过高阶的数字线。
我以 ...

玩网播,试试仙籁n8交换器,一耳朵巨大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4-5-15 10: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Esoteric 8N Reference US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4-5-15 10: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点进你的主页看了一下全是制造话题的帖子,你是商家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4-5-15 11: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这么多年论坛还是没变啊,一样会吃贴。之前回帖讲了什么,自己都不记得了。

以前,大家公认的,线材会产生影响。
首先是信号线、其次电源线,事实证明,线材确实会产生影响。至于影响程度有多少,及格线以上风格差异有多大,就没有统一的标准了。

另一个理论,大家认为越往前端作用越大,地位越重要。特别是转盘、解码部分。对于黑胶、CD这也是成立的,黑胶读取的是模拟信号,机械部分的稳定性和精度影响信号的读取;而CD则有读取数据的纠错和校验,对于DSD这类依赖时钟的信号可能会有影响,但对于固定采样率的01信号,光盘读取的影响大幅降低,显然,解码部分的DA转换更为重要。
但是啊,现在是数字播放器,大部分存储器也是固态的——根本没有运动部件,数据通过C2C线传入DAC。只要供电充足,实在理解不了所谓的数字转盘和C2C线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第三,后端对听感的影响,其实远远大于前端。
声波其实是一种很奇妙的物理现象,波长17.2mm至17.2m,刚好在人体的宏观感知范围内。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皇帝位,前后左右差一尺,效果都是天差地别,其他箱子摆位、声波的混响、反射、吸收无一不对声音产生影响。
耳塞的效果与入耳的角度、深度关系密切,更别提声管、滤波、耳套体现出的作用。
大耳和监听,受到的干扰实际上是最小的。
讲人话就是,听声要使用的感官,其实不止是耳朵。简单从声波的还原来看,耳塞比不上大耳、大耳比不上多媒体、多媒体比不上小箱子、小箱子比不上大箱子、一对大箱子比不上一堆大箱子。露天干不过室内、室内干不过听音室、听音室干不过音乐厅。因为后两者是经过精心的声学设计。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任保HIFI都无法还原录音现场的场景。

第四,成年人的耳朵,实际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其实很有限,而且一直在缩小。真正敏感的区域,大概也就是100Hz~10kHz的范围。
大部分人说能听到40Hz或者15kHz,其实正常条件下是听不到的。不信你对照频谱播一首曲子检验一下。

个人觉得,对于塞子系统,首先是耳机、其次是DAC。
毕竟耳塞是给随身设备设计的,如果大部分设备都不能有效驱动,实在不能算成功的设计。真正难度大的DAC,虽然有电池供电的优势,但受限于体积和功耗,真能做到媲美台机的效果并不容易,很大程度取决于芯片水平充分发挥。

我想,这7000块加到耳机或者小尾巴上,效果提升想必会更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4-5-15 15: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数字线只要符合标准就行 不符合标准都是负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4-5-15 16: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澳大利亚
数字线只有合格与不合格,还拿来调音真是笑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4-5-15 21: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传输数字信号能影响声音真的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4-5-15 22: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宝山区
我听CD很少用usb
但我用几百块的线圣肉桂换掉一百块的lindy,是能听和不能听的差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4-5-26 15: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CameLF 发表于 2024-5-15 11:14
这么多年论坛还是没变啊,一样会吃贴。之前回帖讲了什么,自己都不记得了。

以前,大家公认的,线材会产 ...

有没有可能人家系统已经搭配的挺好了,只是需要换条USB线调个味道?再好的螃蟹沾不沾醋吃下去的口味差异也很大。
还有你也太极端了,换线就必须换7000的吗?几百块也能找到不错的线材,选择线材进行搭配的过程本身也是乐趣,各人按照自己预算选择就行了。你不断重复一大堆所谓的理论有什么意义?除了强化自己狭隘的认知外改变不了任何人。HIFI本来就是极度主观的事情,各人为自己的喜好买单,又不花你的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4-5-26 15: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不同材质的USB出来的音质或音效有没有区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拿同厂牌的单晶铜和纯银的USB线,在自己的器材上反复比较过,后者音质或音效明显好于前者。所以,最后留下后者纯银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4-5-26 15: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省厦门市
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4-5-26 15: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感觉预算投入到电源线或模拟线上效果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4-5-29 09: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ZGX520GONGMI 发表于 2024-5-15 10:45
点进你的主页看了一下全是制造话题的帖子,你是商家吧?

你别点破嘛,让人脸往哪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25 21: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