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对置双6.5寸密闭低音炮下潜真能到11hz吗? [打印本页]

作者: eysirs    时间: 2025-9-13 21:43
标题: 对置双6.5寸密闭低音炮下潜真能到11hz吗?


我看官方这参数真是炸裂,听了1个多月了,虽然听感很不错但还是怀疑这11hz真能下的去吗?
毕竟才6.5寸啊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9-13 22:08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9-13 22:10 编辑

前几天就看到过楼主提到这个6.5x2,还好奇搜了搜,没好意思回复了,嘻嘻~~~

当时,首先想到了,这个纸盆行程计算器,还挺好玩的,推荐一下吧,https://www.baudline.com/erik/bass/xmaxer.html



如果是2个,6.5寸喇叭,11Hz,达到介绍写的105 dB SPL声压级,喇叭需要前后振动的Xmax大概是19厘米?(A4纸的宽度是21厘米吧?)


之前搜到了这几个网页,有些相关的性能情况吧

https://audioxpress.com/article/fresh-from-the-bench-kef-kc62-subwoofer-with-uni-core-driver-technology

https://www.perfecthifi.com.my/whats-new/kef-kc62





作者: robinnlu    时间: 2025-9-13 22:43
有用户说,下潜可以,但是受限于尺寸,没有细节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9-13 22:51
我个人感觉,不太可能,而且这种对置并不利于多炮摆放。

还是12寸以上的好,哪怕国产土炮,4个炮矩阵形成的包围感也不是单个品牌炮能比的。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9-13 22:51
这种超大功率闭箱能到这么低,但到不了105dB SPL。估计在11Hz下输出声压不会超过90dB SPL,要靠房间模式提供增益才可能过100dB SPL。
作者: 德尔海孟    时间: 2025-9-13 23:35
不要被频响骗了,耳机频响低到5hz,但出来的效果被40hz的6村吊打。频响只代表那个频段有声音,但不能表示声音的好坏,所以还是要去现场听才知道。一般来说这个尺寸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参数,多半是忽悠的。给你参考下,12寸落地箱才能去到20多hz。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9-14 00:00
话说你要11hz干嘛 。。。听歌的话30hz已经够用了。。。
作者: fortune126    时间: 2025-9-14 01:14
那个小东西比这个还猛吗?一般的低音炮低于25HZ的看看就好了。

作者: 一江汉水    时间: 2025-9-14 07:32
德尔海孟 发表于 2025-9-13 23:35
不要被频响骗了,耳机频响低到5hz,但出来的效果被40hz的6村吊打。频响只代表那个频段有声音,但不能表示声 ...

长假会骂你的。
作者: 一江汉水    时间: 2025-9-14 07:33
厂家商家会骂你的
作者: eysirs    时间: 2025-9-14 12:15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9-13 22:08
前几天就看到过楼主提到这个6.5x2,还好奇搜了搜,没好意思回复了,嘻嘻~~~

当时,首先想到了,这个 ...

woc,还是你专业,受教了。

作者: eysirs    时间: 2025-9-14 12:16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9-13 22:51
我个人感觉,不太可能,而且这种对置并不利于多炮摆放。

还是12寸以上的好,哪怕国产土炮,4个炮矩阵形 ...

唉,空间不允许啊,我是非专业玩家,就听歌用,10寸以上的基本不用考虑。
主箱也是KEF Q1 meta,目前感觉值这个价钱。

作者: eysirs    时间: 2025-9-14 12:17
robinnlu 发表于 2025-9-13 22:43
有用户说,下潜可以,但是受限于尺寸,没有细节

是的,细节比不过10寸以上的好炮,不过我目前挺满意的。

作者: eysirs    时间: 2025-9-14 12:18
fortune126 发表于 2025-9-14 01:14
那个小东西比这个还猛吗?一般的低音炮低于25HZ的看看就好了。

18寸!这得多大的房间啊。
嗯嗯,我就是好奇所以才问的,不过目前看来挺满意的,足球大小的体积,声音这样已经不错了。

作者: 啊信    时间: 2025-9-14 13:34
满意这个体积,放电脑桌下不碍事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9-14 13:41
eysirs 发表于 2025-9-14 12:17
是的,细节比不过10寸以上的好炮,不过我目前挺满意的。

细节其实来自于主箱。而且要说起瞬态,口径小的会比大口径占优。
作者: eysirs    时间: 2025-9-14 15:50
啊信 发表于 2025-9-14 13:34
满意这个体积,放电脑桌下不碍事

我也是白色哦,握爪。

作者: 哇哇哦哦    时间: 2025-9-14 16:21
6.5寸11赫兹?不可能吧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9-14 16:50
哇哇哦哦 发表于 2025-9-14 16:21
6.5寸11赫兹?不可能吧

闭箱双6.5,相当于9.2寸。冲程比一般低频炮大很多,效率也低很多。
然后加上1000W功率,过滤掉中低频,剩下超低频。
11Hz声压也只有90dB SPL左右。

作者: eysirs    时间: 2025-9-14 17:18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9-14 16:50
闭箱双6.5,相当于9.2寸。冲程比一般低频炮大很多,效率也低很多。
然后加上1000W功率,过滤掉中低频, ...

效率是啥意思?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9-14 21:11
本帖最后由 死翘翘 于 2025-9-14 21:14 编辑
eysirs 发表于 2025-9-14 17:18
效率是啥意思?

效率就是灵敏度,一般用dB SPL/W/m为单位,表示在输入1瓦的电功率时,音箱在距离其1米处产生的声压级。
前面坛友贴出来的JBL 4645C,灵敏度97dB SPL/W/m (40-100Hz)。假设800W功放,1米最大声压就是126dB SPL。
KC62的因为是有源的,小口径1000W大功率,最大声压标105dB SPL,它的灵敏度没有标,但估计20Hz以下不会超过80dB SPL/W/m。
声压的dB是对数单位,差10dB功率就差一个数量级。灵敏度差20dB就意味着同样的声压下功率消耗差100倍。
所以KC62能下潜到那么低不足为奇,前面交响无际发的两篇文档分析的很清晰,就是根据霍夫曼铁律,追求下潜和小体积,就只能牺牲效率换声压。反正大部分人家里有邻居不能太响,加上房间增益,放到100dB SPL以上就够用了。但低音箱体减小的好处是很明显的。


作者: eysirs    时间: 2025-9-14 21:15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9-14 21:11
效率就是灵敏度,一般用dB SPL/W/m为单位,表示在输入1瓦的电功率时,音箱在距离其1米处产生的声压级。
...

对,我就是看上体积小,下潜深采买的。
为了这个炮还买了kef同品牌的Q1 meta箱子。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9-14 21:26
eysirs 发表于 2025-9-14 21:15
对,我就是看上体积小,下潜深采买的。
为了这个炮还买了kef同品牌的Q1 meta箱子。

你现在应该很有体会吧,有没有超低音的感觉差很多。
这个11Hz用到的时候很少,但很多音乐是有30Hz以下信号的。特别是有些电子乐、说唱乐和电影原声,很大比例有超低音。
低音最重要的是调试。不是说拿来接一起就自动效果好了。
是先从摆位开始,然后选最适配的模式。专业一些的低音还会有参量均衡,可以逐Hz的调节。
调好的低音炮应该是感觉不出开了低音炮,但该有的低音都有,关掉以后某些声音会变单薄。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9-14 23:54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9-14 21:26
你现在应该很有体会吧,有没有超低音的感觉差很多。
这个11Hz用到的时候很少,但很多音乐是有30Hz以下信 ...

联想到这个,感觉还挺难的,推荐一下啦~~~


前几天偶然看到,洛杉矶爱乐(LA,Los Angeles Philharmonic)的一个片段。一下子就被里面的,交响低音大鼓的声音,吸引住了。音色效果,感觉相当的好,非常非常难得,很是喜欢了。
刚刚又对比了,其它5~6个著名交响乐团的版本,都不如LA的这个,好听、过瘾了。


大概是一种,很往下沉的,音色泛音频率不算太宽,谐波能量更集中在超低频的,有点大地轰隆隆的听感吧。

其它版本的,可能相对是,比较“宽”的音色吧,听感更偏向于“咣咣咣”的吧。
(题外话,前几天新学的,对于乐器音色的一个描述方法,音色的“宽”和“窄”。乐器的一个单音出来,音色的泛音谐波能量,覆盖了较宽的频率范围。恨不得低、中、高、超高频,整个泛音列都被振透了,呵呵呵)


比如这个,杜达梅尔指LA的马勒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f421m7w2/

大概第36分半开始的,第四乐章开头,就有挺明显的几下了。
虽然,超低频不算太深(只有40~50Hz左右),但听起来非常结实,能量感挺集中的吧。



作者: fortune126    时间: 2025-9-15 00:19
再来贴一张,这些低音炮虽然是比较早的一些型号,但都是当时各个品牌的最具实力的,售价也都不是一般消费者可以承受。
虽然技术在发展,但这些炮也不是现在随便的一些可以碰瓷的。
当然这个也只是个人或者一些组织的测试,权威性不详,仅作参考。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9-15 07:57
本帖最后由 fearsdotcom 于 2025-9-15 08:00 编辑
eysirs 发表于 2025-9-14 12:16
唉,空间不允许啊,我是非专业玩家,就听歌用,10寸以上的基本不用考虑。
主箱也是KEF Q1 meta,目前感 ...

Q1是入门级吧,你配这么贵一个炮
----------------------------

才看到你是为了炮而买的Q1。。。不过思路是对的,炮一定要有。

作者: ang1206    时间: 2025-9-15 08:21
+-3db 能到11hz就是离谱。
作者: vsking99    时间: 2025-9-15 11:58
我去试听了LS 50 W2配这个KC 62,下潜很深,量的话也很足,不知道你的搭配能不能发挥出这个小炮的潜力,我听完这个炮之后就想买他的大哥KC 92,但没找到试听的地方

作者: eysirs    时间: 2025-9-15 12:50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9-15 07:57
Q1是入门级吧,你配这么贵一个炮
----------------------------

我是桌面用户,空间有限,Q1我感觉已经很不错了,不想再升了,再升就是ls 50 meta,安心听歌。

作者: eysirs    时间: 2025-9-15 12:51
vsking99 发表于 2025-9-15 11:58
我去试听了LS 50 W2配这个KC 62,下潜很深,量的话也很足,不知道你的搭配能不能发挥出这个小炮的潜力,我 ...

我感人觉得已经不错了。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9-18 08:21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9-14 23:54
联想到这个,感觉还挺难的,推荐一下啦~~~



听了下,录音本身房间混响比例有些多,低音有明显抬升。确实听感低沉,虽然没有很深下潜。

从另一方面也说明调音的重要性。哪怕是一个5寸音箱,也可以听起来低音饱满充实,能胜任绝大多数音乐。只不过有了大口径或更深下潜对比才能发现不足。

对传统乐器很少有低于30Hz的深下潜,但环境里到处能发现,比如身边经过的重载卡车。使用合成器比较多的曲目里也比较多。您老兄应该也很有经验。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9-18 09:40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9-18 09:42 编辑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9-18 08:21
听了下,录音本身房间混响比例有些多,低音有明显抬升。确实听感低沉,虽然没有很深下潜。

从另一方面 ...
嗯,也感觉,应该是混音时,把这部分加了些量吧。


刚刚又听了一下,洛杉矶爱乐100周年音乐会,这段《火鸟》,也感觉挺不错的,推荐一下了,嘻嘻~~
大概1小时04分15秒开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J411z7eh

一开始就有几下低音大鼓。1小时06分31秒,有一串重要的低音大鼓演奏。1小时07分20秒,还有强奏。

另外,这个低音大鼓,是明显在右侧的。(橙色右声道声压级,明显比紫色左声道,高了不少。)





主要想说的是,这种低音大鼓的听感,大概就是一种挺贵、挺高贵高级的,超低频、低音炮的音色和效果吧?

很多好的音箱和乐器,大概都有类似的音色和效果特征吧?(也可能是,便宜音箱/低音炮/乐器,和贵的,听感区别之一?)

联想到这个视频,两台钢琴的低音对比。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K41117Zo/
Y牌的,就直接炸开了,不往厚了去。
S牌的,就明显兜得住,更往下沉的感觉吧。



作者: 鬼狐    时间: 2025-9-18 10:44
1hz都可以,每秒震动一次,任何喇叭都行。但区别是6.5寸的喇叭震一次和65寸的震一次,能量差多少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9-18 10:50
鬼狐 发表于 2025-9-18 10:44
1hz都可以,每秒震动一次,任何喇叭都行。但区别是6.5寸的喇叭震一次和65寸的震一次,能量差多少

6.5寸的震幅10cm,64寸的振幅1cm,扯平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9-18 10:58
鬼狐 发表于 2025-9-18 10:44
1hz都可以,每秒震动一次,任何喇叭都行。但区别是6.5寸的喇叭震一次和65寸的震一次,能量差多少

之前看到过,对1 Hz的描述是,“人工呼吸”、“心肺复苏”了,嘻嘻嘻~~

低频对人体各部位的影响,https://zhuanlan.zhihu.com/p/615265635


虽然一项测试发现即使在 144 dB 时,也没有参与者能感觉到任何 1 Hz 和 2 Hz 的振动,但在这种极低的频率和极高的振幅下,人类可能会产生的一种影响是人工呼吸。

某空军研究发现,声压级高于166dB时,麻醉动物在0.5~8Hz频率下,呼吸会减弱。

声压级171~173dB时,大型犬的自主呼吸停止,它们的胸部几乎静止不动。但是,动物并没有窒息,空气分子在周围空气和狗的肺部之间进行了交换,所以,可以说,声波就是狗的呼吸。



一项针对 25 名受试者的实验报告称,当暴露于 130 dB 以上的 2-10 Hz 音调时,会出现主观的“身体摇摆感”,这种影响在 7 Hz 时最为明显。

还报告了垂直眼球震颤(眼睛不自主运动)。

另一项将受试者暴露于 150 dB 的 5-10 Hz 音调的测试报告了鼻孔振动。


感觉最有意思的是这个了。眼球的共振频率为 18 赫兹,发出此频率声音的地方,有时会被误认为是“闹鬼”的地方。音乐会中加入17Hz的超低音后,会引起一些人的焦虑。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9-18 11:41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9-18 10:50
6.5寸的震幅10cm,64寸的振幅1cm,扯平

振动面积是口径的平方比。也就是10cm VS mm 。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9-18 11:43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9-18 10:58
之前看到过,对1 Hz的描述是,“人工呼吸”、“心肺复苏”了,嘻嘻嘻~~

低频对人体各部位的影响,ht ...

没试过你说的。只试过20-25Hz大声压下胸腔有压透感,说话的声音会被低音调制,带着颤音。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9-18 12:21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9-18 11:41
振动面积是口径的平方比。也就是10cm VS mm 。

哦对,搞错了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9-18 12:22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9-18 11:43
没试过你说的。只试过20-25Hz大声压下胸腔有压透感,说话的声音会被低音调制,带着颤音。

20多年前,坐过一次“振动试验台”了。

印象最深的是,某个频率一振,就觉得肚子里的内脏,跟着一起上下动,那叫一个难受呀,hohoho~~~



作者: eysirs    时间: 2025-9-18 15:17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9-18 12:22
20多年前,坐过一次“振动试验台”了。

印象最深的是,某个频率一振,就觉得肚子里的内脏,跟着一起上 ...

woc,厉害了。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9-18 15:18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9-18 12:22
20多年前,坐过一次“振动试验台”了。

印象最深的是,某个频率一振,就觉得肚子里的内脏,跟着一起上 ...

振动试验台主要是外部通过身体传导,和声音的气压变化还不完全一样。超低音小声压不明显,声压够大后,身体有一种被低音浸透并共鸣的感觉,而且并不像中高音那样吵。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9-18 17:14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9-18 15:18
振动试验台主要是外部通过身体传导,和声音的气压变化还不完全一样。超低音小声压不明显,声压够大后,身 ...

这两天正在犯这个糊涂了,很想请教一下了。

人耳、声压计麦克风的振膜、共振型吸声板,可以想象成相似的原理吗?
人耳是在气压大、气压变化大的位置,听起来声音更大,是吗?

声速按照342米/秒计算,60Hz的波长是5.7米。如果在一个长宽高都是5.7米的房间内,会形成60Hz的驻波分布。

如果把空气想成振动粒子的话。振幅最大的,空气粒子位移最大,空气粒子运动速度最快的,应该是在距离墙面1/4波长处,即1.425米位置。
多孔吸声材料,放在这个1/4波长处,与空气的摩擦最多,吸收效果最好。


但这个1/4波长处,声压或声压变化反而是最低的,一直是0Pa,对吗?如果坐在这个位置,听不到的声音,是吗?
这就是常说的“后墙抵消现象”,距离墙面1/4波长处,声音被反射声抵消的意思,是吗?



贴近墙面,空气粒子几乎静止,振幅最小,但是压力压强变化最大。

贴近墙面的声压级最高,人耳听到的声音最大?



所以,这位同济声学博士、古老师,在这个视频里,举例演示,讲的是错的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b411v7oK/

第5分30秒讲到,“在波节位置,空气质团是静止的,不会动,听不到声音。”




之前一直迷迷糊糊地以为,“振幅”越大,声音越大了?有点乱~~~

望多多指教了,感谢感谢!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9-19 11:11
本帖最后由 死翘翘 于 2025-9-19 11:18 编辑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9-18 17:14
这两天正在犯这个糊涂了,很想请教一下了。

人耳、声压计麦克风的振膜、共振型吸声板,可以想象成相似 ...

您太客气了,我来这里也是学习会友,不是争输赢。
以下我提出我的见解,不一定对,大家可以帮着分析。

1、人耳、声压计麦克风的振膜、共振型吸声板,可以想象成相似的原理吗?
——声波把声音能量传给耳膜、振膜、振动板运动本身基本原理是一样的,但这以后的信号采集、处理转化方式完全不一样。

2、人耳是在气压大、气压变化大的位置,听起来声音更大,是吗?
——声压是一种气压变化,声压0dB的定义是压差2 × 10⁻⁵ Pa,按声音频率气压变化大的位置声音大。气压本身决定了声压的上限,1个大气压对应的是194dB SPL,在这个声压下空气气压从真空到1个大气压按声波频率循环变化。

3、声速按照342米/秒计算,60Hz的波长是5.7米。如果在一个长宽高都是5.7米的房间内,会形成60Hz的驻波分布。
——驻波是一个波节波腹固定不动的相干波的干涉现象,因为墙壁可以多次反射,实际上60Hz在更小或更大的房间里都可以产生驻波,典型的比如车内空间。

4、如果把空气想成振动粒子的话。振幅最大的,空气粒子位移最大,空气粒子运动速度最快的,应该是在距离墙面1/4波长处,即1.425米位置。
多孔吸声材料,放在这个1/4波长处,与空气的摩擦最多,吸收效果最好。
但这个1/4波长处,声压或声压变化反而是最低的,一直是0Pa,对吗?如果坐在这个位置,听不到的声音,是吗?
这就是常说的“后墙抵消现象”,距离墙面1/4波长处,声音被反射声抵消的意思,是吗?
——声波是一种典型的疏密波。微观的看,其中任一个固定位置小空间(远小于1/4波长)里的气体分子是在按声音频率按照行波运动速度一会儿靠拢(密,气压高)一会儿远离(疏,气压低)。当气压最低或最高的时候,气体分子速度最慢。当气压在中间值的时候(也就是你说的1/4波长位置),气体分子运动最快。
气体分子运动的速度最大值和频率、声压正相关。所以你把吸音材料放在高频率、高声压的地方,吸音效果就会更明显。
有驻波发生的地方,如果某个点声音被完全抵消,那么那个点的声压压差就是0Pa,你脑袋在那里听不到声音。

5、贴近墙面,空气粒子几乎静止,振幅最小,但是压力压强变化最大。
贴近墙面的声压级最高,人耳听到的声音最大?
——墙面实际上是两种传输介质的分界面,波可以有反射、折射(透射)。如果这个墙能反射声波,它表面的声压强度由声源和墙的距离形成的驻波确定,什么可能都有。

6、所以,这位同济声学博士、古老师,在这个视频里,举例演示,讲的是错的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b411v7oK/
第5分30秒讲到,“在波节位置,空气质团是静止的,不会动,听不到声音。”
——没讲错。波节的定义就是振幅始终为零的点、线或面。也就是气体分子受到的合力为零,不运动也没气压变化和声压最小。

7、之前一直迷迷糊糊地以为,“振幅”越大,声音越大了?有点乱~~~
——是声波形成的气压差越大,声音越大。振幅如果指的是气压振幅,那振幅大声音也大。如果指的是空气分子运动距离或速度幅值,那就不一定和声压有关了。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9-19 12:25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9-19 12:29 编辑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9-19 11:11
您太客气了,我来这里也是学习会友,不是争输赢。
以下我提出我的见解,不一定对,大家可以帮着分析。
...

今天早上,又和几个AI聊了会儿,有些新的认知和理解吧。


西门子这个示意图里的air molecule“空气分子”,古老师的视频里所说的“空气质团”,还学到了一个新的叫法是“空气微元”。
西门子这个网页里,有这个动画示意图
https://community.sw.siemens.com/s/article/sound-absorption





A点的气压、声压,最大时是+Pa,最小时是-Pa,气压变化最大。而,B点的气压一直是0 Pa。

空气质团经过B点时,速度最快。然后,逐渐减速地冲向A点,挤压A点处的空气质团。
就像用手不断地拍打墙面,空气质团不断地撞击耳膜、麦克风振膜。也就相当于,给A点的空气质团,不断的加压。

所以A点、C点的,人耳听到的声音最大?


声波是纵波。而古老师那个视频用绳子演示的是横波。(虽然,驻波各点的波动、压力变化的数学模型是一样的。)
视频里的横波,在波节位置,看起来,是没有振幅,完全静止的。同时,也是体现不出,这种“被撞击,拍打墙面”的变化。所以,造成的“假象”和直观理解,就是,那里听不到声音。

实际上,如果把,那个绳子的最大振幅、“振动枣核”转90度,横过来想象,变成纵波来看。那个波节位置,是不断被绳子最大振幅“甩打、抽打、抽拉、压缩拉伸”的吧。

之前,就了解到,共振吸声板应该放在压力最大的位置。所以,共振吸音板放在波节处,共振的幅度会最大、能量衰减最大、吸声效果最好吧。
耳膜、振膜位于波节处,也会听到的声音最大吧?


这么理解,对不对呢?还请多多指教啦~~~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9-19 13:00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9-19 12:25
今天早上,又和几个AI聊了会儿,有些新的认知和理解吧。

可能您的表述里没有分清楚压力和压力差。

我捡重要的重复一下:
> 声压实际上指的是空气压强差,声压大的地方压强差就大。
> 压力和声压关系不大,只是限制了最大声压。
> 波节的定义就是振幅始终为零的点、线或面。也就是气体分子受到的合力为零,不运动也没气压变化和声压最小。
>气体分子运动的速度最大值和频率、声压正相关。所以你把吸音材料放在高频率、高声压的地方,吸音效果就会更明显。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9-19 13:13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9-19 13:14 编辑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9-19 13:00
可能您的表述里没有分清楚压力和压力差。

我捡重要的重复一下:




C点是“波节”,对吗?

橘色线是air pressure,气压?

C点,空气质团,虽然静止没有位移、振幅。但是气压变化是最大的?

B点,空气质团,移动速度达到最大,但是气压始终为0 Pa?


或者换句话说,空气质团振幅的波节,和听感声压级的波节,正好是相反的?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9-19 13:30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9-19 13:00
可能您的表述里没有分清楚压力和压力差。

我捡重要的重复一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dpgzNEnf/

这个视频,第15分钟,说边界位置,是波腹?



作者: sethjsdm    时间: 2025-9-19 13:58
当然可以,只是下潜到11Hz的时候只剩下Maximum 70dB的声压级了(20Hz的时候是Maximum 77dB)【下图1】,而10寸单一单元的KH750拥有20Hz Maximum 93dB的声压【下图2】,当然你可以说KC62下潜可以到-3dB@11Hz,但厂家显然玩文字游戏少说了一个参数——在73dB为基准,按照KEF的说法,KH750甚至可以自称-3dB@0Hz,但是以60dB为基准。而且这个最大功率下潜到11Hz还没提到失真率,可以说是把文字游戏玩到了极致,就骗一些什么都不懂的小白,至少知晓一些最基本的物理学原理的音响玩家都知道6.5寸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下潜到40Hz顶天了,再往下走的都是毫无意义失真频段。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9-19 14:27
sethjsdm 发表于 2025-9-19 13:58
当然可以,只是下潜到11Hz的时候只剩下Maximum 70dB的声压级了(20Hz的时候是Maximum 77dB)【下图1】,而10 ...

之前看ASR论坛,关于这个炮的帖子里,还有人提到、提醒到,这么低的频率,要至少超过90dB SPL声压级,人类才能听到了,呵呵~~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9-19 14:51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9-19 13:13
C点是“波节”,对吗?

橘色线是air pressure,气压?

C点是“波节”,对吗?
——不对。这需要看动态的图,C点随着时间变化粒子疏密度在变化,压强是从+Pa到-Pa一直在变的。这就不符合波节定义的压强变化幅度为零。

橘色线是air pressure,气压?
——对。旁边的标注也写得很清楚。

C点,空气质团,虽然静止没有位移、振幅。但是气压变化是最大的?
——不对。它左右的空气分子会相对蓝色分子靠拢和散开。这个靠拢、散开的过程中红色的运动分子一直在运动,位移和振幅以及气压变化始终很大。

B点,空气质团,移动速度达到最大,但是气压始终为0 Pa?
——对一半。移动速度是矢量,分子运动方向会来回变,速度也会过零点。但这里分子密度不变,压强差基本不变,注意用压强差来描述会更严谨些,而不是气压。

或者换句话说,空气质团振幅的波节,和听感声压级的波节,正好是相反的?
——​不对。波节是指那些压强振幅始终接近零的点。在这个点上空气没有疏密变化(注意这和空气质团,一个微观一个宏观,两者关系不密切),因为这个点的空气分子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波影响后的运动矢量和为零。这个点声压也是最低的。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9-19 15:00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9-19 13:3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dpgzNEnf/

这个视频,第15分钟,说边界位置,是波腹?

驻波机械波叠加,振动峰值大且位置不变的是波腹,振动小且位置不变的是波节。放音频也是一样,只不过振动峰值变成空气压差峰值。现实中墙面不是球面,也会有多次反射,甚至有很多不同角度的反射面的组合,应该也能在墙面上形成驻波的波节、波腹的分布,和空间中一样。
但靠近墙面、墙角的地方统计学意义上的波腹占比多一些,所以墙角附近的中低频会有抬升。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9-19 15:08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9-19 14:51
C点是“波节”,对吗?
——不对。这需要看动态的图,C点随着时间变化粒子疏密度在变化,压强是从+Pa到- ...

嗯,其实乱就乱在这些问题上了,呵呵呵~~

C点,不就是,古老师视频里,绳波的,那个不振动的点吗?视频里不是管那个点,叫做“波节”吗?
在我看来,这个点,是质点振动、质团振动,振幅最小的点,所以可以称之为“质点振幅的波节”。

这个视频12分55秒,截图了百科上波节的定义。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dpgzNEnf/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9-19 15:12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9-19 15:00
驻波机械波叠加,振动峰值大且位置不变的是波腹,振动小且位置不变的是波节。放音频也是一样,只不过振动 ...

但是,刚刚又翻看了一下,南大的《声学基础》

里面,又写的是,声压振幅为零,称之为,声压波节,呵呵呵。

所以,就是有两种波节吧?声压波节,和质点质团振动振幅波节吧?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9-19 15:16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9-19 15:08
嗯,其实乱就乱在这些问题上了,呵呵呵~~

C点,不就是,古老师视频里,绳波的,那个不振动的点吗? ...

你前面贴的动图C点那个蓝点是表明那边原来的空气分子,但你没考虑到旁边的红点这里的空气分子挤过来、挤过去啊。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回到空气的疏密(压强的高低)会比较容易理解。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9-19 15:18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9-19 15:12
但是,刚刚又翻看了一下,南大的《声学基础》

里面,又写的是,声压振幅为零,称之为,声压波节,呵呵 ...

驻波时候固定位置的声压(空气压差)幅值为零,就是波节位置,这和我前面说的没有不同啊。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9-19 15:25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9-19 14:51
C点是“波节”,对吗?
——不对。这需要看动态的图,C点随着时间变化粒子疏密度在变化,压强是从+Pa到- ...

声速按照342米/秒计算,播放60Hz的正弦波,60Hz的波长是5.7米。如果在一个长宽高都是5.7米的房间内,会形成60Hz的驻波分布。
如果用声压计测量的话,是贴近墙面位置的声压级大?还是距离墙面1/4波长,即1.425米的位置,声压级大呢?

距离1.425米位置,放置多孔吸声材料,对声音能量的衰减最多,吸声效率最高,对吧?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9-19 15:31
本帖最后由 死翘翘 于 2025-9-19 15:37 编辑
sethjsdm 发表于 2025-9-19 13:58
当然可以,只是下潜到11Hz的时候只剩下Maximum 70dB的声压级了(20Hz的时候是Maximum 77dB)【下图1】,而10 ...

我想你可能忽略了KC62实际上是有2个6.5寸音盆的。这意味着它实际相当于9寸低音炮,并没有比10寸的KH750差(KH150 半空间失真3%下 50-100Hz声压是105dB SPL,功率是KC62的1/4)。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9-19 15:42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9-19 15:25
声速按照342米/秒计算,播放60Hz的正弦波,60Hz的波长是5.7米。如果在一个长宽高都是5.7米的房间内,会形 ...

计算只能大概给你个方向,需要实测才知道驻波到底是怎样分布的。
这类低频靠多孔材料减少驻波太耗费空间了吧。听说有两种相对体积占用小的方案。
一种是多炮或主动陷阱。
另一种是金属共振板阻尼吸收。
后一种不知谁用过。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9-19 15:45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9-19 15:46 编辑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9-19 14:51
C点是“波节”,对吗?
——不对。这需要看动态的图,C点随着时间变化粒子疏密度在变化,压强是从+Pa到- ...



C点不是“波节”吗?
那波节是“B”点,好奇怪呀?B点的振幅,最大,是吧?





这样对应,声波纵波,和绳波横波,应该没问题吧?


C点声音大,还是B点声音大呢?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9-19 16:27
本帖最后由 死翘翘 于 2025-9-19 16:29 编辑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9-19 15:45
C点不是“波节”吗?
那波节是“B”点,好奇怪呀?B点的振幅,最大,是吧?

其实你在这张动图里看不出驻波来,看静态图更没意义。
真正的波节那应该是两个对向的相干波相遇,在某些固定位置两个波推动空气分子运动的矢量和为零。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9-19 16:31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9-19 16:27
其实你在这张动图里看不出驻波来,看静态图更没意义。
真正的波节那应该是两个对向的相干波相遇,在某些 ...

这图不是挺清楚的吗?叠加后的驻波,不就是这种情况吗?
这种图,可以吗?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9-19 16:47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9-19 16:50 编辑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9-19 16:27
其实你在这张动图里看不出驻波来,看静态图更没意义。
真正的波节那应该是两个对向的相干波相遇,在某些 ...

这个网页,图中应该使用字母N,标注的是波节位置吧。

N的位置是,air pressure variations = sound pressure.

但是这个N的位置,也是Displacement 位移最大的地方吧?


https://sengpielaudio.com/StandingWaves.htm



而且,也写到了,封闭端,是声压的波腹吧

作者: hugocd    时间: 2025-9-19 18:11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9-19 15:25
声速按照342米/秒计算,播放60Hz的正弦波,60Hz的波长是5.7米。如果在一个长宽高都是5.7米的房间内,会形 ...

如果在一个长宽高都是5.7米的房间内,会形成60Hz的驻波分布”,这个计算可能有问题。
两个平行平面之间形成驻波的条件,是平面之间的距离为半波长的整数倍。
如果房间墙面距离是5.7米,那么驻波最低频率是30Hz,其它驻波是30Hz的整数倍,当然也包括60Hz。但是最低频率是30Hz。
如果房间三维尺寸都是5.7米,那会形成非常强烈的驻波。
由于房间反射情况复杂,有正反射、斜反射等等,驻波情况复杂。但由于每次反射能量都会减小一些,所以在多次反射形成驻波的情况下,影响没有正反射那种强。
我记得你有房间模式模拟软件?不妨跑跑试试。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