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谈一点感受:细节多≠不耐听 [打印本页]

作者: bemini1    时间: 2025-8-10 10:04
标题: 谈一点感受:细节多≠不耐听
早期我也跟风有一个误区,就是细节多会导向“数码声”,会不耐听。现在来看,系统搭配好,细节会很多,并且音乐的代入感会很强,很快就融入音乐中,享受听音的愉悦。
那么“数码声”的界定目前是个很模糊的标准,千人千耳。早期我搭配一些设备的确会出现“齿音”以及一些尖锐的声音,有人说这是录音的事,系统反映的细节多,刚开始我信了,后来回想起来有些扯淡。一个HD238直插都不会有这种声音,所以还是系统搭配的问题。举个例子,尤其是早期一些外观“hifi”的劣质线材影响,之前买个二手设备,卖家送了根很粗的电源线,至今用这根线高频都有“齿音”,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挂闲鱼20包邮我都嫌麻烦。由此,器材不在于多便宜多贵,只是贵的试错风险小,厂家都给你把该做的做好了,那么便宜的就一定不好吗?并不是,得看卖的便宜的卖家的功力,这是个设计、生产、调试的系统性问题,大厂这方面比较强。比如德国佬的机器普遍都比较中规中矩且耐用,买一般不会有问题,再比如买线我都找甲*虫的,虽然他卖的贵些,但买了很多了质量有保障,目前也没遇到问题。

所以在能听的基础上细节多并不是不耐听,反而更好听,细节多且声音有一定厚度的,这是我理想中的声音。

PS:除了那根高频“齿音”的电源线,那么我现在听不到“齿音”了,有大概两种可能,一是耳朵废了;二是搭配好了。我更倾向于相信后者
作者: line916    时间: 2025-8-10 10:12
对于线材来说,细节能充分的再现,微动态丰富且保持整体平衡性上佳,这是高档线材的标志,细节多与不耐听是两个毫无关系的状态。
作者: 13720309713    时间: 2025-8-10 10:32
有时候细节多,很有可能只是高频多了,造成一种解析变好的错觉,高频多了就会加强刺激感,真正的素质提高,应该叫"信息量"提高,比如声场变大,厚度提升,泛音增加,这些都是信息量的提升,这才真正的细节多了,而不是某个高频段的小细节被放大了,有一种听到了以前没听到的细节,就以为素质提高了,一部分耳机都是这种调音,高频多,显的解析好,实际听声音薄亮,没厚度,没低频,这种才是低素质的表现,所以高素质和耐听一定是不冲突的
作者: lianzai503    时间: 2025-8-10 14:03
齿音是气候导致的,湿润的气候容易出现声音干冷硬有齿音,干燥的天气声音温暖耐听
作者: sean77    时间: 2025-8-10 14:43
我看一些讲混音的视频,有些人就习惯在制作时拉高一万hz以上的频段,增加人声和乐器的分离度和通透感,导致用耳机听的时候有齿音,但用音箱就没事,因为极高频在音箱到耳朵这一段距离后衰减了,但分离度还在,就挺神奇的。
作者: sherloteE    时间: 2025-8-10 15:32
lianzai503 发表于 2025-8-10 14:03
齿音是气候导致的,湿润的气候容易出现声音干冷硬有齿音,干燥的天气声音温暖耐听


作者: 浴皇大帝    时间: 2025-8-10 21:35
真正的细节多,是自然流露的
作者: 朋友妻不客气    时间: 2025-8-10 23:16
也许不少烧友并不喜欢细节多,大脑也不容易处理这些细节,所以喜欢省心的耳机
作者: yalasuo1010    时间: 2025-8-10 23:25
这主要是钱的问题,钱到位解析高又耐听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5-8-11 09:12
好听才行。
作者: yspanzer    时间: 2025-8-11 10:34
这个比较难,因为有主观性:

不该要的细节 去掉 —— 听音乐的人才能觉得好听耐听

录音师、调音师对细节的把握  ≠  听音乐的人对细节的把握

老板以销售额为导向
听音乐人以结果为导向
制作人以自己为导向
作者: bighippo2004    时间: 2025-8-11 10:58
数码声就是那种的细节听得贼清楚,而真正好的声音应该是那种”美得感觉“很多,让人有种如同微醺那种陶醉的感觉;发烧不能一味追求爽,因为越爽的东西持续的时间就越短暂,只有那种’微爽‘的感觉才会持久。
作者: sidewind    时间: 2025-8-11 11:21
细节多不会不耐听,大多数所谓不耐听其实是信息量不够通过调音硬凸细节造成一种细节多的错觉,导致的冷薄干硬刺的副作用
作者: zj0428    时间: 2025-8-11 11:29
健康的细节越多越好,就像画画,细节越多,跟真实的界限就越模糊,Hifi追求的就是还原,那当然是细节越多越好,只是糊机子没细节硬拗,那的确是细节越多越难听。
作者: yspanzer    时间: 2025-8-11 11:37
所以总结完 都是屁话————因为听音乐的人以结果为导向,耐听好听的细节多=耐听好听

我觉得不好听。。。它就是不好听(细节再多也没用)
作者: poonhk    时间: 2025-8-11 16:50
一个声音用越多讯息量构成,就越能使你确信那个声音是真实的
作者: jymn    时间: 2025-8-11 20:34
不好听是原因,并不是因为细节多造成不好听,

是另有原因
作者: bemini1    时间: 2025-8-12 09:42
yspanzer 发表于 2025-8-11 11:37
所以总结完 都是屁话————因为听音乐的人以结果为导向,耐听好听的细节多=耐听好听

我觉得不好听。。 ...

你吃完屎来的?

作者: yspanzer    时间: 2025-8-12 09:43
bemini1 发表于 2025-8-12 09:42
你吃完屎来的?

你告诉我。。。什么味道

作者: bemini1    时间: 2025-8-12 09:46
yspanzer 发表于 2025-8-12 09:43
你告诉我。。。什么味道

你自己吃的不知道?

作者: yspanzer    时间: 2025-8-12 10:47
bemini1 发表于 2025-8-12 09:46
你自己吃的不知道?

所以你一直犯的是主观性的问题,把自己想的,加在别人身上

你这样做了,觉得别人也这样做。。。

我没吃,所以问你这个做过的人,什么味道

作者: bemini1    时间: 2025-8-12 11:31
yspanzer 发表于 2025-8-12 10:47
所以你一直犯的是主观性的问题,把自己想的,加在别人身上

你这样做了,觉得别人也这样做。。。

不是你先放的屁?

作者: yspanzer    时间: 2025-8-12 11:51
bemini1 发表于 2025-8-12 11:31
不是你先放的屁?

人人都可放屁,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作者: bemini1    时间: 2025-8-12 12:08
yspanzer 发表于 2025-8-12 11:51
人人都可放屁,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哦...

作者: thielemann    时间: 2025-8-12 12:22
不耐听主要是平衡性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还没煲开。

如果煲开了,平衡性也没问题,那细节越多,听起来越爽。
作者: VEGA57    时间: 2025-8-12 23:02
x9000细节多,但是不耐听,he90细节也多,但是耐听,看你怎么定义细节多了,如果x9000对比he90,细节的确更多,但是超过了耐听的阈值,会让人感觉累,反倒是恰到好处的细节+完成度极高的调音综合来看更讨喜
作者: VEGA57    时间: 2025-8-12 23:04
但是糊如susvara就不至于了,为了耐听低频少到软脚虾的地步,搞得大伙怨声载道,恨不得上麦景图来推,真不至于,还不如换机......
作者: boki酱    时间: 2025-8-12 23:23
确实,我还认为结象肥大也不等于细节多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