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来,测试一下你的箱子的冲击力,看看需不需要加炮! [打印本页]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5-7-24 11:25
标题: 来,测试一下你的箱子的冲击力,看看需不需要加炮!
前段时间本论坛的一个帖子里有一个B站的JBL705播放张国荣《暴风一族》的视频,让我听得有些惊呆了,怎么有这么暴爽的声音?


我当时下载了几个无损的《暴风一族》的文件,听来都达不到B站的效果。
后来忽然醒悟到,B站的效果也就是我本人音箱的效果啊,这也说明我的JBL305音箱还是很不错的。
昨天晚上,我又下载了一个张国荣的专辑,第一首就是《暴风一族》,开始播放就吓我一跳,前奏那冲击感、声音的质感实在太凶残了,与B站的效果基本上一样。也间接说明JBL705的效果更好的难以想象,因为声音经过转录与B站转码劣化的过程。

夸克网盘「张国荣 - 01.暴风一族.flac」
链接:https://pan.quark.cn/s/eb7cc1035dcd



找不到B站那个JBL705的链接了,可惜,那个是B站《暴风一族》效果最好的视频。

作者: shoutup    时间: 2025-7-24 11:34
想爆可以买个广场音箱,很劲爆的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7-24 11:36
这曲子我从QQ音乐听,感觉前面低频下潜一般啊,冲击力就是量比较大呗,没什么突出的。
不过关于低频冲击力,不同品牌低频风格很不一样。我最喜欢丹拿的低频,那冲击力太强了,别的品牌完全没得比。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4 11:39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7-24 11:36
这曲子我从QQ音乐听,感觉前面低频下潜一般啊,冲击力就是量比较大呗,没什么突出的。
不过关于低频冲击力 ...

嗯,看起来,好像60~70Hz的量,貌似最大吧?



作者: lowfi一名    时间: 2025-7-24 11:42
本帖最后由 lowfi一名 于 2025-7-24 13:33 编辑

有源监听音箱 都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705p 比 305p肯定好不少
jbl 705p 暴风一族 b站录音最好 不敢苟同

下面这个暴风一族 b站录音十分不错

【【丹拿大证据】有位粉丝朋友点的《暴风一族》它来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34y1h7yr/?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4ff690f9b604c70be3570c4eece88b4f
有时候挺羡慕像楼主这种金耳朵 什么都是一耳朵 反而是我这种木耳 怎么折腾 都觉得大差不差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4 12:26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7-24 12:33 编辑

前几天听到这曲子,印象也挺深的,flac收藏了,谢谢啦~~


需不需要加炮,耳朵好不好使,听听这个,也挺有意思的吧。
迈克尔杰克逊的大经典,Billie Jean,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a4y1A7t6/
网上视频,好像有这几个版本,Michael Jackson - Billie Jean (Official Video),Michael Jackson - Billie Jean (Live 1983),Michael Jackson - Billie Jean - Live Munich 1997,Michael Jackson - Billie Jean (Live 2001 HD)。

过去几年,我听到的都是这样的。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iR4y1x7Cx/
贝斯,第1个音是,频率是92.5Hz的F#2音,C#2=69.3Hz,E2=82.4Hz,第4个音,也是92.5Hz的F#2音。



前几天,有位朋友说我听错了,他听到的是这样的。说第4个音,是低八度的,46.25Hz的F#1音。
我又在B站、YT,听了几十遍,各种看频谱。怎么想,也觉得不会在两个E2音中间,加一个低八度的F#1,坚信觉得他听错了。然后就和他“吵起来了”,哈哈哈



可能是知道正确答案后,开了脑放。也许是B站、YT上的音质,真的没那么好。也许是自己,没经过专业训练过的耳朵,又稍微进步了点。

昨天下载的这个flac版,感觉再听起46.25Hz这个F#1音,还是挺明显的。百度网盘链接: https://***.com/s/1KWZcUuux2-RvohtglUL9Sg?pwd=ewr2 提取码: ewr2


搜到了这个网页,正确答案是,我们俩都错了。第1个和第4个音,都是有46.25Hz的F#1+F#2八度音。
网页上的示范视频也非常清楚啦,https://freebasstranscriptions.com/gotw-29-michael-jackson-billie-jean/



最后,重量级出场的,肯定是这个视频了。
原曲贝斯手,Louis Johnson,现场演奏的Michael Jacksons "Billie Jean",https://youtu.be/xBawoHDqSI4?si=PqzRofw58S0KzzE7。
一开始,是不带鼓的。这回,啥也没的说了,哈哈哈~~~




其实,再往后听,中音进来后,F#4、G#4;;A4、G#4,就是这个,第1个重音和第4个重音的节奏型律动了吧?
有意思呀,不愧是经典啦,hohoho~~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5-7-24 12:42
不用,没需求。
作者: 老夫初来    时间: 2025-7-24 12:43
没看懂。。楼主开始说下载了几个无损的《暴风一族》达不到B站的效果,就是说暴风一族录音室无损文件没有B站视频猛。后来说又下载了一个录音带专辑,效果“实在太凶残了”,这是要说明开始下载的文件有严重问题 所以低音弱?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4 12:48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7-24 13:05 编辑

其实,更头疼的是,加多了,没加好吧?过去几年,网上看到太多,“轰轰”、“哄哄哄”的视频了,hoho~


“炮味儿”太大,低音炮在房间里完全没“隐身”。低音和中高音的音色,完全不统一。就像是,把倍大提琴戳在了木质指挥台上面演奏。

本来只是个,倍大提琴的《大象》独奏,(圣桑《动物狂欢节》),直接变成了“群牛冲阵”,感觉整个房间里,都“地动山摇”的。

前几周,不是版上还有位朋友的录音,一开始,真的完全没听出是大提琴的演奏了。直接一耳朵,就以为是倍大提琴拉的了。


去年的这个对比视频,印象还挺深的,推荐一下吧,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71gY3EBw/


MERLIJN VAN VEEN的这几张“群延时”的图,简直画得太好看了,绝对是忽悠人的绝佳素材,呵呵呵~~~
https://www.merlijnvanveen.nl/en/study-hall/165-group-delay-101
https://www.merlijnvanveen.nl/en/study-hall/194-outrageous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5-7-24 12:52
老夫初来 发表于 2025-7-24 12:43
没看懂。。楼主开始说下载了几个无损的《暴风一族》达不到B站的效果,就是说暴风一族录音室无损文件没有B站 ...

理解不错,就是前段时间下载了几个《暴风一族》的效果都不好。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7-24 13:20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7-24 11:39
嗯,看起来,好像60~70Hz的量,貌似最大吧?

嗯,听着其实就不像低频,只能叫中低频。我系统分频点在70,感觉炮都没怎么动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4 13:22
ahs371 发表于 2025-7-24 12:52
理解不错,就是前段时间下载了几个《暴风一族》的效果都不好。

好像是重置版吧~~~~我刚才在听,挺好。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7-24 13:22
ahs371 发表于 2025-7-24 12:52
理解不错,就是前段时间下载了几个《暴风一族》的效果都不好。

你那B站专辑,是人家调过EQ的版本吧 。。。想要低频突出,直接拉高20个db你看猛不猛。。。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7-24 13:31
下面这首 Drown 可能比楼主的 暴风一族 更炸,不过这俩都属于重低音,没有真正的下潜。
https://music.163.com/#/song?id=517542039

这首 Dirty Bass 开始有了点下潜,但估计705不一定能放出来。
https://music.163.com/#/song?id=2154167922

这首 Bass I Love You Too 是真正的下潜 ,找个至少10寸的低音炮放吧,705放不出的。
https://music.163.com/#/song?id=553573418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7-24 14:01
早期单声道麦克风录制,听个响【Hi-End障板炮系统 张国荣 暴风一族-哔哩哔哩】 https://b23.tv/CB4a65c
内录功放信号
【Hi-End氮化镓双超架构系统 张国荣 暴风一族 内录-哔哩哔哩】 https://b23.tv/WjpD9a8
后来的重制精选集加长版的低频好。
等再录一版立体声麦克风外录。
用丹拿喇叭做的障板低音炮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4 14:06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7-24 14:07 编辑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7-24 13:20
嗯,听着其实就不像低频,只能叫中低频。我系统分频点在70,感觉炮都没怎么动

中低频?倒也不至于了吧,嘻嘻~~



我听这曲子,大概的感觉是,下潜不是那么深的,超低频吧。

一听,肯定倒是80Hz以下了。

但又不是40Hz或以下的那种,特别rumble的听感吧。

(最常见的,超低频和低频的划分点是80Hz。REW软件里是60Hz。)


关于多少频率下,算是低频,之前看过这个。

2012,Adam J. Hill的博士论文, Analysis, Modeling and Wide-Area Spatiotemporal Control of Low-Frequency Sound Reproduction.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Essex.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59081764_Analysis_Modeling_and_Wide-Area_Spatiotemporal_Control_of_Low-Frequency_Sound_Reproduction


其中有这么一段,梳理了一些,研究文献中的,低频的划分点。




Btw,钢琴,最中间的C4音,中央C,小字一组c1音,频率是261.63Hz。



另外,之前还搜过一些,12~15寸大喇叭的音箱,低频单元的分频点情况。
ATC SCM150和PMC低频单元的分频点380Hz,
B&W和Focal劲浪的一些音箱的低频单元分频点,大概是220、270、280、350Hz,
真力1238分频点是420Hz,1237是450Hz,W371是150~300Hz(指向性模式最开始锁在180Hz、现在好像是250Hz)。


作者: dragon_music    时间: 2025-7-24 15:18
主要看左邻右舍会不会炮轰你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7-24 15:21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7-24 14:06
中低频?倒也不至于了吧,嘻嘻~~

好吧,你这个划分也太细了

然后我就发现,我听得是原版,他们听得是DJ版

作者: 右手持剑    时间: 2025-7-24 15:46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7-24 11:36
这曲子我从QQ音乐听,感觉前面低频下潜一般啊,冲击力就是量比较大呗,没什么突出的。
不过关于低频冲击力 ...

如果有机会,可以听听你们珠海惠普“写真一号”签名版书架箱,在这小箱子里,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颗五吋喇叭发出的低频。

作者: 右手持剑    时间: 2025-7-24 15:47
本帖最后由 右手持剑 于 2025-7-24 15:52 编辑


作者: lowfi一名    时间: 2025-7-24 15:50
右手持剑 发表于 2025-7-24 15:46
如果有机会,可以听听你们珠海惠普“写真一号”签名版书架箱,在这小箱子里,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颗五吋喇 ...

5寸 再怎么整 推的空气太少了 都大差不差的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5-7-24 15:55
本帖最后由 ahs371 于 2025-7-24 17:09 编辑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7-24 13:31
下面这首 Drown 可能比楼主的 暴风一族 更炸,不过这俩都属于重低音,没有真正的下潜。
https://music.163 ...

前两个音色有些不纯,也可能需要大口径音箱,JBL305听着一般


第三个音色很好,有几处听着明显锤耳朵的感觉。不强烈。到B站找了这首音乐,大部分基本上听不到低频的声音,但有一个


【低频测试曲】Bass I love you too_哔哩哔哩_bilibili
这个音量更大,低频振动更猛一些。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5-7-24 16:05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7-24 12:26
前几天听到这曲子,印象也挺深的,flac收藏了,谢谢啦~~

你推荐的克尔杰克逊的Billie Jean,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iR4y1x7Cx/,这个效果真好。百度网盘分享的歌曲也下载收藏了,效果更是超好!




中低音应该也会有明显对身体有冲击感的声音,前两年听过一个bass的声音,我三寸全频音箱的冲击感很明显,印象深刻,因为原来以为3寸音箱不会有冲击感的,试了试JBL305的冲击感反而明显较弱。

作者: 天一生水zok    时间: 2025-7-24 16:22
试低频你用阿姐鼓这首歌试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4 16:22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7-24 15:21
好吧,你这个划分也太细了

然后我就发现,我听得是原版,他们听得是DJ版

很细吗?嘻嘻~~
这几年一直在看这个了,也稍微练着听听吧。感觉好像多少还是有点帮助的,呵呵~~~


关于音乐各频率段的声音特性,学习笔记,https://zhuanlan.zhihu.com/p/615345884


超低频,20~80Hz,50Hz提升2dB后,更松弛,更软,略微多了一点点低频的弹性。松弛,有弹性,而不会变得更有力。篮球砸向地面时,所发出的有弹性、能够有回旋余地的声音,称之为弹性。

低频,80~250Hz,150Hz提升2dB后,音乐在低频乐器方面的力度。低频力度有提升。铅球砸向地面的那一种声音,称之为力度,或者是硬度。

中低频,250~800Hz,500Hz solo,罐子里面发出的声音。提升2dB后,温暖感变得更多了,清晰度略有下降。

中频,800~2500Hz,1500Hz提升2dB后,声音向前靠,人声、军鼓向前靠,硬度感觉有所增加。提供声音的硬度感,力度感,以及距离感。很扎实地向前靠。

中高频,2500~5000Hz,4000Hz提升2dB后,声音向前靠,还有一点刺激耳朵的兴奋感。过量的话,会刺耳。重金属、流行金属常用,刺激性,兴奋感

高频,5000~8000Hz,6500Hz提升2dB后,乐器的清晰度感觉有些上升,声音变得更脆了,穿透力,冰冷感会增强,数字声音与模拟声音的区别衰减后,更温暖

极高频,8000~12000Hz(或14000Hz),10000Hz,非常纤细的感觉,提升2dB后,细节感,细节丰富了。人声显得更有磁性了。过量的话,会刺耳,声音更硬。

空气声,12000Hz以上,16000Hz,针尖细,空气声已经不能够作为一个主要频段来表现乐器的音高频率了。提升后,音高略有不同。踩镲,cicici的声音略有提升。人声最上面的这种磁性感,通透感略有提升。磁性声音更加通透,不会让声音更硬。柔美的感觉。





20~80Hz,超低频,柔软、很有弹性,并没有那么多的冲击力,指向性不强,给音乐带来一种包裹感。

80~250Hz,低频,力量感、冲击力。

250~800Hz,中低频,厚重、温暖、浑浊感。弦乐“群感”。

800~2500Hz,中频,很硬实、棱角分明、凸出。提升中频,弦乐旋律线条更加突出。衰减后,两头的高低频会翘起来。

2500~5500Hz,中高频,毛躁、刺耳、细节。弦乐、木吉他的细节,可以在这个频段得到很好的体现。考验原始素材的频段。人声“很脏”的频段位置。

5500~7500Hz,高频,清晰、开阔、明亮、透明感。提升后,声音更加靠前,丝滑。

7500~20000Hz,超高频,空气感、华丽。使音乐,更活跃,更“透气”。长“毛边”感。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4 16:37
ahs371 发表于 2025-7-24 16:05
你推荐的克尔杰克逊的Billie Jean,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iR4y1x7Cx/,这个效 ...

切~~~不专业了吧,嘻嘻

同样是B站那段贝斯的视频,那位棚里的朋友是这么说的,“您给的这个版本录音质量实在不敢恭维,混响严重,目测鸡蛋棉可能要背大锅。这种非正规棚出品主要是视频展示,音频个人建议千万不要作为参考标准。”

哈哈~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7-24 19:59
其实测这个东西没什么用 。。我测低频都是听巴赫大提琴组曲,看看音色、速度和结像怎么样。
作者: wozainali    时间: 2025-7-24 20:15
单选题,百分之一万得加
作者: dai515    时间: 2025-7-24 23:02
705听了也有几天了,305就在杂物间放着呢。
705要在小房间里调教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现在的目标就是把这个小喇叭搞好。
作者: waaierji    时间: 2025-7-25 00:32
低频应该听管风琴吧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7-25 00:49
重录了加长版的【HIEND障板系统 张国荣 暴风一族 立体声外录-哔哩哔哩】 https://b23.tv/spXE4AW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7-25 00:51
建议接耳放再次放大一级,才够味。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5 01:04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7-24 19:59
其实测这个东西没什么用 。。我测低频都是听巴赫大提琴组曲,看看音色、速度和结像怎么样。

哈哈,每次用弦乐试一试,也是我的必选动作了~~~


这位前洛杉矶爱乐倍大提琴副首席,讲演奏《大象》的视频,非常喜欢,忍不住推荐一下啦。
https://youtu.be/PGZOCrWVcTs?si=u0jKYlrCcwRoEHxx
百度网盘分享链接: https://***.com/s/1ocuqvLLlmXuvAgjiNJUnCQ?pwd=s6y9 提取码: s6y9



还有这个,前费城交响倍大提琴首席Hal Robinson,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第四乐章的片段。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a411j7qf/
一开始是55Hz的A1音,最低是49Hz的G1,最后一个音是61.74Hz的B1吧。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7-25 08:43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7-25 00:49
重录了加长版的【HIEND障板系统 张国荣 暴风一族 立体声外录-哔哩哔哩】 https://b23.tv/spXE4AW

本次录音障板低音炮采用丹拿喇叭[吃瓜]低频效率更高,大音圈丹拿喇叭最终归宿就是低音炮,实在是其他类型的喇叭无法比拟的,不得不服。同尺寸下他都不像6.5英寸能发出的低频
作者: pcjustin    时间: 2025-7-25 09:04
要低频不就Lord & Master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7-25 09:09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7-24 16:22
很细吗?嘻嘻~~
这几年一直在看这个了,也稍微练着听听吧。感觉好像多少还是有点帮助的,呵呵~~~
...

对把超低频定在20-80Hz我是不服的。
我觉得应该在50或40Hz以下才是超低频。这段频率能提供沉的感觉。
60-100Hz之间提供的是重的感觉,这首<暴风一族>主要靠的是这段频率比较炸。
大部分5寸级别全频音箱在房间模式提升下能下潜到50Hz左右差不多了。
更低的频率就算能放也不能提供足够声压。这时就该上低音炮。
我前面提供的曲子,5寸主箱系统有没有低音炮的听感区别很大。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7-25 09:11
waaierji 发表于 2025-7-25 00:32
低频应该听管风琴吧

电子乐啊,我前面贴的曲子就是。在合成器面前管风琴的低频排不上号。

作者: fortune126    时间: 2025-7-25 09:18
右手持剑 发表于 2025-7-24 15:46
如果有机会,可以听听你们珠海惠普“写真一号”签名版书架箱,在这小箱子里,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颗五吋喇 ...

维也纳的海顿,也是五寸, 盲听的话感觉就像落地箱出来的低音,但是整体还是差些意思。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7-25 09:31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7-25 08:43
本次录音障板低音炮采用丹拿喇叭[吃瓜]低频效率更高,大音圈丹拿喇叭最终归宿就是低音炮,实在是其他类型 ...

赞同,有一次在店里通常对比404和bm6a 。。。elac那个低频速度快下潜好,但就是没有丹拿那个冲击力。

作者: HXHAICCY    时间: 2025-7-25 10:14
天一生水zok 发表于 2025-7-24 16:22
试低频你用阿姐鼓这首歌试

你这要求比较高,8寸以下基本放不出来氛围感,我拿被动盘小全频试直接就PAPAPAPA的打底,笑死我了。只有老家那对双8低音的落地才有感觉。

作者: HXHAICCY    时间: 2025-7-25 10:21
天一生水zok 发表于 2025-7-24 16:22
试低频你用阿姐鼓这首歌试

补充,诗低频结像定位的话《鼓诗》也可以,对下潜要求没有阿姐鼓的高,小箱子应该能顶住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5-7-25 11:09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7-25 09:09
对把超低频定在20-80Hz我是不服的。
我觉得应该在50或40Hz以下才是超低频。这段频率能提供沉的感觉。
6 ...

认同。5寸音箱频率响应一般也就是50Hz左右,至少40Hz以下的应该才算是超低频。暴风一族用5寸出来的效果虽然也很爆棚,但只能算是低频。电影中的超低频相对比较多,没低音炮是听不出来的。我现在听音乐用5寸不加炮感觉就挺好了,在客厅看电影是一定要打开12寸低音炮的。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5 12:52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7-25 12:58 编辑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7-25 09:09
对把超低频定在20-80Hz我是不服的。
我觉得应该在50或40Hz以下才是超低频。这段频率能提供沉的感觉。
6 ...

这个沉、重的感觉,挺有意思的。也有同感了~~~

我感觉的超低,就是那种四周围的、轰隆隆的、很rumble(隆隆声)的,地动山摇、捶打大地的、火箭发射的、管风琴、非常低沉的那种,其实多少都有点不算是纯听觉的感觉吧。

昨天看到论坛上的某条回复,好奇试了试,20Hz正弦波,哈哈哈。
大概听音位的声压级达到68dB SPL(z计权)时,开始隐约有点感觉。超过72dBz SPL时,听感就很明显了。
超过75dBz SPL时,感觉有一点点不太舒服了。超过78dBz时,就感觉有点难受,坚持不了太长时间了。

这种低沉的感觉,大概到40Hz,还是有吧。

45Hz,仿佛感觉耳膜开始有些特殊的压力?竟然还被我听出,多少有点不安定感,哈哈哈。就像音乐里的过渡音、不稳定音,带有一点倾向性的心理预期,总觉得要走向、要落到下一个音上了。


50Hz,我听起来,就完全不一样了。大概是一种“不着急、不着慌”,厚厚的、温暖舒服自然的,振动的听感了。联想到了按摩椅?hoho~~
其实就是这种电扇的声音吧?和50Hz的220v交流电,有没有关系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U4y1V7Tq/



60~80Hz,还是有挺清楚的、咚咚咚的听感吧,一下是一下的。
比较典型的,电贝斯演奏,倍大提琴的拨弦,大号演奏每小节第一拍的重音吧。
总体感觉,都有点像,离得较远(中高频衰减后的),在篮球馆里拍球的听感吧。(并不至于,地动山摇、轰隆隆了)


REW软件里,超低和低频的划分点,就是60Hz的。


这个80Hz,会不会是和人声的胸腔共鸣的最低频率,有些关系呀?
是不是人声、语音类的,80Hz往下,就直接切掉了?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7-25 13:27
本帖最后由 fearsdotcom 于 2025-7-25 18:13 编辑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7-25 01:04
哈哈,每次用弦乐试一试,也是我的必选动作了~~~




这首大象挺有趣,在我系统上感觉全程是低音炮在响

听下来,清晰的结像是有的,不过可能我炮比较便宜吧所以音色音质一般。以后慢慢淘一套性能好一点的无源炮。

--------------------------

发现一个不错的大提琴乐手,Lev Weksler,搜他的Czardas Monti for two Double Bass solo,非常不错。可惜我的4炮播这种,略有点糊的感觉,不知道是一般炮都这样还是单纯性能不够。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5 13:37
  测低音可以试试梁静茹的《我喜欢》,一般的小型音箱直接就是没有,而不是好坏之分。
实际上大家听到的都是音箱能播放的部分,但播放不出来的是自己是不知道的,没听过直接就是无从讨论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7-25 13:45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25 13:37
测低音可以试试梁静茹的《我喜欢》,一般的小型音箱直接就是没有,而不是好坏之分。
实际上大家听到的 ...

要求放高一点,光有不够,还得漂亮哈哈。

我现在苦于找不到便宜又高素质的无源炮。。。。。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5 13:47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5 13:53 编辑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7-25 13:45
要求放高一点,光有不够,还得漂亮哈哈。

我现在苦于找不到便宜又高素质的无源炮。。。。。

自己设计晶世SW223双联阵列密闭型。2*2
或者旗舰级 绅士宝 32W 4870T00 容积75L,导向管……83L,导向管10CM直径圆管,长度60cm,谐振频率20hz,因为喇叭的参数是17Hz,但实际误差考量,认为它是20Hz
B&O旗舰音箱同款。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7-25 13:47
QQ音乐搜到一张碟:DOUBLE BASS PORTRAITS,by Jeff Bradetich。

这碟对低音素质要求不低。。。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5 14:27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7-25 14:31 编辑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7-25 13:27
这首大象挺有趣,在我系统上感觉全程是低音炮在响
听下来,清晰的结像是有的,不过可能我炮比较便 ...

听这种,我还是喜欢用2.0大落地了。稳稳的摆在中间,各种奏法细节,更加清晰明显。高低音的音色也更统一,更像是一把琴发出来的。
整体效果,也好像能更接近,现场听拉琴的印象感觉吧。

也可能是,原来听过的琴,都太破、太便宜了?印象中,是没有那么多,隆隆隆的效果的。
更偏向于,这个深圳交响乐团视频里的效果吧,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f4y1y7k9/

如果切到,加低音炮回放的话,就感觉有点像是,把琴放在了,大木头指挥台上拉,仿佛下面多了个木头味儿的大共鸣箱?hohoho~~
好听是真好听,非常厚重、温暖、自然舒服。就是貌似,比实际听感,还是稍微多了那么一点点吧,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54y1m7NX/

正常在音乐厅里演奏的效果,也就大概是这样了吧,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y4y1Y7vt/


B站上,有几个用《大象》展示音响的视频。
有的听起来,好像是在山洞里,和大象玩“瞎子摸人”,一会儿好像在这边,一会儿好像在那边。
有的,明显有几个频率的音,一演奏出来,声就比其它音大了很多,房间里就轰一下。
有的,就像“群牛冲阵”,地动山摇,扑面而来。绝不是一把琴的独奏了,至少听起来是6把、8把以上的大齐奏、强奏效果了。


这两段,倍大提琴(低音提琴、Double bass、大贝斯)的音频,十年前试音时,我用得特别特别多。
没记错的话,好像是某个Bose试音碟里,自己截下来的片段。

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76db_Basses The Nutcracker.wav
链接: https://***.com/s/1nJ2TpC9lgcfHHZGmBOJyfQ?pwd=a9wt 提取码: a9wt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76db_Basses La Gazza Ladra - Rossini.wav
链接: https://***.com/s/1_lLviIUWouMXOhTintON6A?pwd=3j1x 提取码: 3j1x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7-25 14:57
ahs371 发表于 2025-7-25 11:09
认同。5寸音箱频率响应一般也就是50Hz左右,至少40Hz以下的应该才算是超低频。暴风一族用5寸出来的效果虽 ...

5寸对于日常十来平的家居环境是最合适的,体积适中、瞬态好,不易低音过量。因房间模式低音抬升,下潜在45-50Hz,能够完美播放90%以上的音乐不觉得低音不够。如果真有放电子乐、嘻哈的需求,还可以加低音炮。分频点放到60Hz以下,基本听不出方位。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7-25 14:58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7-25 12:52
这个沉、重的感觉,挺有意思的。也有同感了~~~

我感觉的超低,就是那种四周围的、轰隆隆的、很rumb ...

78dBz 20Hz就难受了?会不会你的声级计有问题?
z计权是平直响应,80dBz 20Hz对应的响度曲线才20方不到,可以算刚刚听的清楚。
我的车载低音25Hz能到110dB SPL以上,这时能调制人说话的声音,确实有点难受,但能忍一会儿。
生活中这样的超低音还是很常见的。典型的是重载卡车踩油门加速从身边开过的声音。

关于重低音,我觉得中心频率大约在70Hz左右,和超低音的沉完全不同。调这附近频率的增益可以极大的改变声音力度,常用于体现鼓点节奏。至于人声,男低音确实也能到这频率,但主流是用作节奏烘托。典型的就是一些纯人声无乐器演唱,如The Real Group的作品。


作者: lowfi一名    时间: 2025-7-25 15:34
本帖最后由 lowfi一名 于 2025-7-25 15:51 编辑

个人观点,本来不想说的,看讨论的这么激烈:

现在有源监听音箱频响都有点猛

5寸一言不合都搞到40hz去了

但是实际上听下来很多2万出头的6.5寸有源监听音箱 就人声这一块 解析是不够

人声低频段也就是80hz - 200hz 下潜都到了40hz去了 为何到了人声这一段有点发挥不良了?

个人觉得过分强调 频响指标 很容易被误导

可能像atc 20 这种频响指标一般的 反而人声还不错 当然售价也要4万多了

个人观点 :不应该只看下潜能到多少 如果定位近中场的有缘监听音箱 这人声总的优先放明白吧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5 16:48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7-25 14:58
78dBz 20Hz就难受了?会不会你的声级计有问题?
z计权是平直响应,80dBz 20Hz对应的响度曲线才20方不到 ...

刚刚又用umik2和手持的PHONIC PAA3,都看了一下,还真不是声压级不准确的问题了。(自己也用声压级校准器,94dB 114dB SPL校准过的。)


刚刚又试了一下,20Hz正弦波持续播放时,

78dBz SPL开始有一点点那种感觉,开到82dBz SPL就会特别明显了,开到85dBz SPL时最难受。
挺像,坐比较密闭的长途汽车、船舱里,持续的、没完没了的,有些压迫感,会引发晕车、想吐的不适感觉吧。
也可能是个人问题,或小时候留下的心理生理缺陷阴影吧?hohoho~~~


更有意思的是,又往大,开了开,反而到88~90dBz SPL,竟然变得有些“敞亮”了,哈哈哈~~
貌似是身上的压迫感,没那么明显了。注意力,更多的、不自觉的上移到,耳朵边上听到的更大的声音,和压力感了。太有意思了~~~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5 17:36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7-25 17:55 编辑
lowfi一名 发表于 2025-7-25 15:34
个人观点,本来不想说的,看讨论的这么激烈:

现在有源监听音箱频响都有点猛

听音箱,能不能把人声放好,不怕受打击的话,可以考虑试试,用单声道,比如单独一个左音箱,听听人声的演唱。


这个文件,我把Think of me,原中置音箱音轨的内容,移至左声道单独播放了。
百度网盘链接: https://***.com/s/17PJ40aZL1B0nD5SncZwT1w?pwd=26zq 提取码: 26zq



一旦遭遇到,单声道音轨内容,对音箱音质要求较高的播放内容,对于音质音色“不太合格”的音箱,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啊~~~

人声演唱,“只”从中置音箱发出来时,如果不好听、不动人,那真是非常的“抓耳挠腮”呀~~~恨不得第二天就搬一个更好的回来,hohoho~~~20年前的真实经历了,嘻嘻嘻~~



对于音箱的音质、以及音箱回放的空间质量,采用单声道的评估,更能揭示音箱的差异。----引自《声音的重现》2016版的第8章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5 17:50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7-25 17:54 编辑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25 13:37
测低音可以试试梁静茹的《我喜欢》,一般的小型音箱直接就是没有,而不是好坏之分。
实际上大家听到的 ...

这个也太太太狠了吧!!!
佩服佩服!!佩服佩服!!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6ivYFEeF/

3分40秒开始,右声道,有一个单独的超低频声音演奏,对吗?

橙色是右声道,紫色是左声道。


比如,3:40~4:00这20秒音乐,
左声道是这样的



右声道竟然是这样的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5 18:05
lowfi一名 发表于 2025-7-25 15:34
个人观点,本来不想说的,看讨论的这么激烈:

现在有源监听音箱频响都有点猛

联想到了这个说法,供参考吧~~

小尺寸单元,小音箱,更像是“点声源”。

大尺寸单元、多单元,大音箱,更像是“面声源”,或“线声源”吧。




线声源由于距离产生的声衰减明显比点声源小。同样声功率条件下,线声源的传输距离大一倍,同样传输距离条件下,功率消耗少一倍。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7-25 18:09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7-24 12:26
前几天听到这曲子,印象也挺深的,flac收藏了,谢谢啦~~

交响兄,厉害,佩服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5 18:19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7-25 14:58
78dBz 20Hz就难受了?会不会你的声级计有问题?
z计权是平直响应,80dBz 20Hz对应的响度曲线才20方不到 ...

昨天和几个AI聊了半天,想大概统计统计,哪几个低音用得比较多,哪几个用得较少,哈哈哈~~




比如,70Hz,距离69.3Hz的C#2音,有点太近吧。

73.42Hz的D2音,用的就更多了吧,基本上大部分曲子里都会用到吧。

65Hz直接和65.41Hz的低音“哆”,C2音,撞上了。55Hz直接就是A1的音高。

60Hz、80Hz、85Hz,貌似这么看,是不是还算不错了呢?hohoho~~~

80Hz,大部分影音AV功放的默认分频点吧。真力低频管理的默认分频点是85Hz吧。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7-25 18:21
lowfi一名 发表于 2025-7-25 15:34
个人观点,本来不想说的,看讨论的这么激烈:

现在有源监听音箱频响都有点猛

有源监听箱价格水分大啊,2w的有源,怕是还不如几千的无源素质高(我说的成交价)。。。。我听了一轮,感觉还真是那些下潜标注低的人声素质更高。比如403,金耳朵brx(都标40),这两人声解析非常高,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气动高音(解析我认为是超过球顶很多)。
当然,这两货我做了前置分频所以实际只播到70,但人声质量是真的很高。对比参照物,我有下潜只到100的林道夫mh2,和80hz的jade sr,这两不知道是不是球顶高音影响,反正中高音解析一耳朵不如403和brx。

前面也有人说了ATC中频解析并不算高,可能只是三频比例侧重中频而已。我最近在本地找ATC玩家家访,最好能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7-25 18:30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7-25 18:19
昨天和几个AI聊了半天,想大概统计统计,哪几个低音用得比较多,哪几个用得较少,哈哈哈~~

现在都已经研究到这么细致了?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5 18:30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5 18:36 编辑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7-25 17:50
这个也太太太狠了吧!!!
佩服佩服!!佩服佩服!!

嗯嗯,8寸以下基本就是直接听不见。12寸的干活

再来个刀郎的《驼铃》~~也是有超低频

天使合唱团
童声合唱的《送别》,这些音乐如果没有大家伙或者低音系统,只能听到它们一部分,不完整。

实际上多数小音响听到的都是能回放的,不能回放的就是没有听过了。不知道有这个声音

作者: lowfi一名    时间: 2025-7-25 18:41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7-25 18:21
有源监听箱价格水分大啊,2w的有源,怕是还不如几千的无源素质高(我说的成交价)。。。。我听了一轮,感 ...

2分频单元 一般就是追求更多下潜频段 还是追求低失真了

有源用的喇叭都一般般

但是同价位无源用的喇叭好像更差(考虑功放也要算到价格里)

意力403是调音突出中频 实际上中频信息量多么?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5 18:48
lowfi一名 发表于 2025-7-25 18:41
2分频单元 一般就是追求更多下潜频段 还是追求低失真了

有源用的喇叭都一般般

音量突出这个理解应该不是的。
而是某个音箱,在某些频段失真低,比如200-1500hz的失真比较低,那么人声和中频的标准就纯净。
如果要全段都低,并且维持的音量大,那多数时候需要3分频支持。

所以3分频高端音箱还是比较贵的,一下子去到2万以上了。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7-25 18:52
lowfi一名 发表于 2025-7-25 18:41
2分频单元 一般就是追求更多下潜频段 还是追求低失真了

有源用的喇叭都一般般

403的话,不算突出中音吧,如果从韵味来看明显是偏淡的,并不侧重人声。但是素质上看,它息量大,速度快,细腻度高。所以我只是想说下潜性能和声音质量也不是完全相反的关系吧。希望哪天能找个ATC对比一下,我对ATC那个作坊做工很是不以为然
作者: dai515    时间: 2025-7-25 18:58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25 13:37
测低音可以试试梁静茹的《我喜欢》,一般的小型音箱直接就是没有,而不是好坏之分。
实际上大家听到的 ...

哈哈,特意听了下,耳机右边单元有明显的嚯嚯嚯,5寸小喇叭虽然也有,但是感觉没有耳机那么明显。在结尾各种乐器开始少,才能明显听到嚯嚯嚯。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5 19:01
dai515 发表于 2025-7-25 18:58
哈哈,特意听了下,耳机右边单元有明显的嚯嚯嚯,5寸小喇叭虽然也有,但是感觉没有耳机那么明显。在结尾 ...

哈哈,形容的话,这音乐在我的落地箱听起来,是安静,深沉,房间下坠。像住在某个心脏里的感觉

作者: dai515    时间: 2025-7-25 19:04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25 19:01
哈哈,形容的话,这音乐在我的落地箱听起来,是安静,深沉,房间下坠。像住在某个心脏里的感觉

嗯,肯定,要不是我耳机里明显听到了,很沉的嚯嚯嚯,我都不会再反过来听一遍。
5寸小喇叭,这个嚯嚯嚯毫无存在感,相当于可以说没有。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5 19:11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5 19:13 编辑
dai515 发表于 2025-7-25 19:04
嗯,肯定,要不是我耳机里明显听到了,很沉的嚯嚯嚯,我都不会再反过来听一遍。
5寸小喇叭,这个嚯嚯嚯 ...

嗯嗯,其实正常六寸听歌就够了,五寸也没问题,这样的音乐并不多。
我平时听的也就是8寸。客厅夏天热,开空调等凉了也要十几分钟,都不想开大音箱听了。

作者: lowfi一名    时间: 2025-7-25 19:22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25 18:48
音量突出这个理解应该不是的。
而是某个音箱,在某些频段失真低,比如200-1500hz的失真比较低,那么人声 ...

我这个说法应该没问题吧?

我也是看来的:

小尺寸 追求低频下潜 也就是追求低频更大的音量 需要更大的震动幅度,保证推动的空气的量

实际上 失真就没有那么好控制了

同样的5寸喇叭 到70hz +- 2db是轻松 整个70hz 以上 频段的失真也小

要推到 42hz +- 2db 得需要喇叭质量 以及功放质量 都得高档次 整个42hz以上的频段的失真也大




作者: lowfi一名    时间: 2025-7-25 19:27
本帖最后由 lowfi一名 于 2025-7-25 19:37 编辑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7-25 18:52
403的话,不算突出中音吧,如果从韵味来看明显是偏淡的,并不侧重人声。但是素质上看,它息量大,速度快 ...

个人认为 某种程度上来说 两分频 同样的单元 追求下潜 和 追求低失真 真的是两个相反的方向
要兼顾的话 就是高级单元 搭配 高级功放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5 19:41
dai515 发表于 2025-7-25 19:04
嗯,肯定,要不是我耳机里明显听到了,很沉的嚯嚯嚯,我都不会再反过来听一遍。
5寸小喇叭,这个嚯嚯嚯 ...

那几下的节奏型,音头、声音的质感,有点想到了“搓碟”?

音高和音色,感觉听起来有点闷闷的?

联想到,装满东西、很沉的大纸箱,在木地板上推动,一蹭一停,摩擦地面出来的声音?

(搬家时,大音箱、重设备装箱后,自己就是这么推着,先堆在墙角的,哈哈哈)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7-25 19:42
lowfi一名 发表于 2025-7-25 19:27
个人认为 某种程度上来说 两分频 同样的单元 追求下潜 和 追求低失真 真的是两个相反的方向
要兼顾的话  ...

理论上是,但你忘了单元本身水平高低的差异。很多韵味箱,那是既没有下潜也没有低失真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5 19:44
lowfi一名 发表于 2025-7-25 19:22
我这个说法应该没问题吧?

我也是看来的:

是这个原理。
5寸的话,150hz以下就可能开始逐渐不可控了。最先进的另说

作者: lowfi一名    时间: 2025-7-25 19:45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7-25 19:42
理论上是,但你忘了单元本身水平高低的差异。很多韵味箱,那是既没有下潜也没有低失真

正常来说 无源低价位确实可以淘到单元素质可以的

有源低价位 基本上不会有啥好的单元 有源可能在低价位更多的愿意在功放匹配上下功夫吧


作者: lowfi一名    时间: 2025-7-25 19:51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25 19:44
是这个原理。
5寸的话,150hz以下就可能开始逐渐不可控了。最先进的另说

我之前有次看到有人提到(不确定真假)

音箱行业的物料成本要控制在售价的10%左右

如果是真实的 那售价2万一对的有源音箱

实际上 箱体 喇叭 功放 单只只有1000的预算

这样追求下潜 中频确实会受影响了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5 19:57
lowfi一名 发表于 2025-7-25 19:22
我这个说法应该没问题吧?

我也是看来的:

想到了,这个喇叭单元计算器,挺好玩的,https://www.baudline.com/erik/bass/xmaxer.html


填上喇叭个数,单元直径尺寸。输入频率,声压级。

然后能算出,喇叭需要向前振动的幅度行程距离Xmax。(中间位置,到最前)


5寸还42Hz呀?1米100dB SPL时,超过5cm的前后来回振,看着都会心疼吧?hohoho

不过,90dB SPL,大概就只要16mm的行程了。



作者: lowfi一名    时间: 2025-7-25 20:02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7-25 19:57
想到了,这个喇叭单元计算器,挺好玩的,https://www.baudline.com/erik/bass/xmaxer.html

近场最多80db吧 kh120ii 给出的参数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5 20:04
lowfi一名 发表于 2025-7-25 19:45
正常来说 无源低价位确实可以淘到单元素质可以的

有源低价位 基本上不会有啥好的单元 有源可能在低价 ...

音箱音色,和喇叭纸盆的材质,好像关系最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J411C7v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T4y1i7s3/



然后,看看喇叭,中间的“芯”(防尘帽)的直径大不大。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P4y147i4/
音圈越大,潜在能力越强。
音圈相当于喇叭的发动机,比功率越大,动力性越强。大磁铁,大音圈,提供更大的加速度,控制力更好。看喇叭中间防尘帽的直径,就能估计出音圈的直径
印象中,网上还有卖,约50~100元左右还包邮的15寸大单元吧




作者: lowfi一名    时间: 2025-7-25 20:07
本帖最后由 lowfi一名 于 2025-7-25 20:11 编辑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7-25 20:04
音箱音色,和喇叭纸盆的材质,好像关系最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J411C7v5/
https:// ...

原来中间的防尘帽是这个作用 这种就是大音圈 今天又学习到了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5 20:08
lowfi一名 发表于 2025-7-25 20:02
近场最多80db吧 kh120ii 给出的参数

音箱只有80dB SPL,肯定不行了。


听音位需要的声压级水平,之前发现了有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https://zhuanlan.zhihu.com/p/615277404

第一个代表性的声压级水平是,峰值0dBFS(LUFS)=96~97dB SPL,主要关联:EBU R128标准,ATSC A/85 15平米以下,ITU 1116,Bob Katz母带制作监听音量,杜比AC3/DTS家庭影院,K-14电平表面向家庭高保真音乐、家庭影院、流行音乐的混音。

第二个代表性的声压级水平是,峰值0dBFS(LUFS)=102~103dB SPL,
主要关联:杜比母带混音制作审片(大空间)、大型影院SMPTE、Bob Katz做的CD响度榜单所用校准声压级。


作者: lowfi一名    时间: 2025-7-25 20:16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7-25 20:08
音箱只有80dB SPL,肯定不行了。

kh120ii 官方给出的最大声压是116.8 dB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5 21:07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7-25 21:09 编辑
lowfi一名 发表于 2025-7-25 20:16
kh120ii 官方给出的最大声压是116.8 dB

这个最大声压级,太夸张了吧~~~8寸都到不了,10寸可能都勉强了吧?

看了一下这个,https://www.neumann.com/zh-cn/products/monitors/kh-120-ii/,数据和图表

116.8 dB SPL是100~6000Hz的了(本来也觉得,neumann不至于这样了吧,哈哈哈)



>97 Hz,Sine wave output with a THD < 0.5 % at 1 m in half space,95 dB SPL

Max. SPL calc. in half space at 3% THD at 1m (averaged between 100 Hz and 6 kHz)        116.8 dB SPL

Max. SPL in full space at 3% THD at 1m (averaged between 100 Hz and 6 kHz)        110.8 dB SPL

Bass capability: Max. SPL in half space at 3% THD at 1m (averaged between 50 Hz and 100 Hz)        105.1 dB SPL

Max. short term SPL with IEC-weighted noise (IEC 60268-5) at 1 m, in typical listening conditions        108 dB(C) SPL
Max. short term SPL with music material at 2.3 m in typical listening conditions (pair / full range)        98 dB(C) SPL
Max. short term SPL with music material at 2.3 m, in typical listening conditions (pair with subwoofer)        104 dB(C) SPL
Max. long term SPL with pink noise at 2.3 m, in typical listening conditions (single / pair full range)        88 / 93 dB(C) SPL
Max. long term SPL with pink noise at 2.3 m, in typical listening conditions (single / pair with subwoofer)        87 / 93 dB(C) SPL



97Hz以上,正弦波,thd小于0.5%,95dB SPL

50~100Hz,105.1 dB SPL

单箱,粉红噪声,2.3m,88 dBc SPL

看起来还算正常吧?可能已经算是5寸里,不错的了~~~



嗨~~看这个干嘛呀~~~
6年前,本想着,反正要求也不高,就用了对旧的、万元级的5寸,当环绕。结果发现,听这个8钢琴的,效果实在差太多了,https://zhuanlan.zhihu.com/p/615738740
4年前,就还是把旧的8寸,还是搬了回来,当环绕了。(其实也挺浪费的,hohoho~~)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7-26 11:02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7-25 20:08
音箱只有80dB SPL,肯定不行了。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6 11:23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7-26 11:30 编辑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7-26 11:02

嗯,整理资料时,有这个THX的105 dB SPL了

但我当时发现,0 dBFS=105~106dB SPL,这5个出处,有1个是B站混音师的视频,其它3个都好像被后期修正过了。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7-26 11:24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7-25 18:19
昨天和几个AI聊了半天,想大概统计统计,哪几个低音用得比较多,哪几个用得较少,哈哈哈~~

AV系统低音分频点选80Hz,我觉得和人声的下限有关,同时也是最小号的常见卫星箱(3寸)的下限。
尽量让人声从主声道完整的发出,才会听起来自然。
从HiFi炮的角度,超低分频点的选择是根据最大声压下失真和驻波情况决定的,在可选范围里尽量低。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6 11:46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7-26 12:05 编辑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7-26 11:02

另外,我一直对这个LFE +10dB的说法,觉得有问题。

前几天,死活没找到之前看到的一个资料。


大概的意思就是,混音师混音的时候,肯定不会按照,超低频比其它频段,高10dB的回放音量,来混音吧。肯定在监听系统频响,是比较平直的情况下,做混音的吧。

我记得资料里提到了,“比较极端”的设置方法(现在这么搭建的,好像也不多了)。调音台接低音炮,对LEF通道的低音炮,与其它音箱一视同仁。根本就不勾选,低音炮设置上面的+10dB。

等混音都结束,要最后编码、压缩成杜比/DTS标准的打包音频文件时,再减掉LFE这10dB。

听众收到音频文件时,再在LFE通道,加回这10dB。


我记得那个资料里的示意图,大概是这样的。
混音台端,5.1六个通道的音量是一样的。打包的音频文件,LFE比其它声道,矮10dB。回放时,LFE再拉回这10dB吧。


所以,主箱如果是105dB SPL,低音炮可以略多一点,但肯定不用多10dB了吧。就算留出更多的动态空间,也不至于要这么多吧。


另外还感觉,这种图,好像有些貌似都是国外非专业机构画的?
你说错吧~~好像也挑不出来什么。
你说对吧,好像还有需要讨论的地方,哈哈哈~~


刚刚还想到,印象中,好像7370是配8351的吧,两个最大声压级都是113dB了。这还是1个7370,至少配5~7个8351的情况吧。(7380 119dB,7382 129dB)

我一直有种感觉,THX是个挺“神秘”的机构,哈哈哈~~~
20年前,是不是也有相关文章和讨论,说过THX呢?现在是不是专业圈里,都没人提THX了呢?
还拿THX说事的,大部分都是各种影音“专家”、老烧了呢?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7-26 12:08
本帖最后由 死翘翘 于 2025-7-26 12:20 编辑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7-26 11:46
另外,我一直对这个LFE +10dB的说法,觉得有问题。

前几天,死活没找到之前看到的一个资料。

这个115dB实际上是高端THX Dominus认证的要求。
对于中低端THX Ultra/Select认证,确实只要105dB。
从实际的调音感受来看,整个系统的最大声压是受低频限制的。如果主声道80-20KHz最大能到105dB,那么20-80Hz的低音还得提升3dB才会听感平衡。因为影院系统主声道众多,所以在主声道最大声压上加10dB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做法。
另外,以上的声压只是一个峰值,只在极少数时候才能达到。实际上,如果你住在没有做好隔音的多层居民区,100dB SPL的声压就能让邻居上门了。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6 12:13
哈哈,上面两楼的话题,无所谓吧。反正不要钱的,一个旋钮的事,看心情啦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6 12:26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7-26 12:08
这个115dB实际上是高端THX Dominus认证的要求。
对于中低端THX Ultra/Select认证,确实只要105dB。
但 ...

嗯,理解理解~~~
有点想起来了,好像是有点模糊的印象。很多年前,好像是听人提到过,“8351配7360小了,声压级不匹配,要配7370”,“多个8351,配7380”,这个说法了。



对了,刚刚又看了看,REW这篇最小相位的帮助文件,https://www.roomeqwizard.com/help/help_en-GB/html/minimumphase.html
对excess phase,excess group delay,又有了点学习,感觉收获满满了,嘻嘻,推荐一下啦。

Anywhere the excess group delay plot is flat is a minimum phase region of the response. 任何过量群延迟图平坦的地方,都是响应的最小相位区域。
Excess group delay is a useful plot for time aligning speakers. 过量群延迟图对于扬声器的时间校准非常有用。

也举例讲了讲,为什么,If we apply EQ to a system that is not minimum phase, or more particularly in a region where it is not minimum phase, the EQ will not produce the results we would like. 在非最小相位的区域,EQ将无法产生我们想要的结果。


excess phase翻译成什么比较好呢?
过量相位?过剩相位?超量相位?额外相位?相位延时?好像都有点不太理想吧~~~
我看还有就直接翻译成“相位差”的,呵呵~~

excess group delay,过量群延时,听起来好像还可以不?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7-26 20:21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26 12:13
哈哈,上面两楼的话题,无所谓吧。反正不要钱的,一个旋钮的事,看心情啦

确实,都不是专业做这行业的,不必为了探寻技术细节耽误欣赏音乐和生活。
另,您推荐的梁静茹《我喜欢》果然是检验超低音的神曲,留意到这样的小区别蛮有意思的。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7-26 20:22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7-26 12:26
嗯,理解理解~~~
有点想起来了,好像是有点模糊的印象。很多年前,好像是听人提到过,“8351配7360小 ...

关于最大声压,比如前面你们谈到的116dB SPL,实际上只是在2KHz附近能达到,真做成成品,就会因为低音的限制,变成95dB SPL左右。配低音炮也应遵循这个,低音炮极限声压要比主箱设计带宽内低端最高声压大3dB,才会有好的效果。

对excess phase,我的想法么,既然是英文写的,那就用英文思考好了。硬要翻译成中文,总会丢失一些语义的。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5-7-27 10:54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25 13:37
测低音可以试试梁静茹的《我喜欢》,一般的小型音箱直接就是没有,而不是好坏之分。
实际上大家听到的 ...

前天我用5寸音箱试了试,主要是2分10秒至2分50秒之间有比较频繁的轻微的嗡嗡声。昨天晚上忽然想到可以把这首歌的双声道用foobar转换成5.1声道,这样就可以用我的家庭影院的低音炮听听低音效果了,今天找时间试试。超低频还是电影配音中更多,推荐个电影怪兽 黑暗大陆》,画质情节一般,音效绝佳,音效的种类与形式也很丰富。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7 10:59
ahs371 发表于 2025-7-27 10:54
前天我用5寸音箱试了试,主要是2分10秒至2分50秒之间有比较频繁的轻微的嗡嗡声。昨天晚上忽然想到可以把 ...

是呀,不看电影,下潜要求不用太苛刻~~~~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7 11:23
ahs371 发表于 2025-7-27 10:54
前天我用5寸音箱试了试,主要是2分10秒至2分50秒之间有比较频繁的轻微的嗡嗡声。昨天晚上忽然想到可以把 ...

又看了看,这个链接的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6ivYFEeF/


第一次出现,大概是从1分59秒开始的,2分27秒后会停几小节。
2分34秒、2分36秒,还有两次,又停了几小节。
从2分42秒开始,直到歌曲结束,一直都有的。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超低频声音,只在右声道里有,左声道里是没有的啦~~


把2.0转成5.1?是不是就变成了,这个原本只有右音箱出的声,交由低音炮播放了呢?

如果影院系统,设置了低频管理,自动就会切给低音炮播放了吧?不需要用foobar转5.1了吧?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5-7-27 12:54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7-27 11:23
又看了看,这个链接的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6ivYFEeF/

2分50秒以后,5寸音箱基本上听不到这首《我喜欢》的低频了。


我的功放自动识别格式,双声道文件用遥控器切换到DTS会立刻跳回,无法用5.1模式播放双声道音乐文件,但可以采用双声道模式播放5.1音频视频文件。双声道模式低音炮不工作。
把双声道转成5.1之后,猜测低音炮声道也会被分配到声音,就可以听到低频的效果了。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7 13:33
ahs371 发表于 2025-7-27 12:54
2分50秒以后,5寸音箱基本上听不到这首《我喜欢》的低频了。

是了。尤其是后面那段有演唱的,的确是挺不太容易听清了。

我最开始也是从唱完处,才明显听到的。

刚才重新听时的实际听感,其实还是,似有似无的。有时挺明显,有时又被唱歌、音乐盖住了。
要不是频谱上显示,我也不敢确定,从2分42秒开始,直到歌曲结束,都是一直有的了。


哦~~~

机器应该是带低频管理的吧?(不带的,反而不常见吧)

低频管理,和输入的音频信号类型,没什么关系了吧。只要主箱设置是“小型”,是不是就都会,把80Hz以下的内容,切给低音炮来播放呢?

除非~~双声道播放模式,默认的是,关闭低频管理的?
即使是,应该也能切换成,带低频管理的2.1播放模式吧。感觉应该不至于,还要手动用foobar转了~~



都试试呗,呵呵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5-7-29 13:14
本帖最后由 ahs371 于 2025-7-29 13:21 编辑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7-27 13:33
是了。尤其是后面那段有演唱的,的确是挺不太容易听清了。

我最开始也是从唱完处,才明显听到的。

我的功放比较老。播放转成5.1声道的《我喜欢》,用客厅5.1播放可以听到低音炮的嗡嗡声。确实有5寸音箱听不到的低频。


我把低音炮搬到卧室,通过耳机口连接一体机与低音炮,与原来的5寸组成2.1,也听见了低音炮的嗡嗡声。
我的是12寸av低音炮,看电影很不错。听音乐是有量感但质感很差,与五寸音箱声音的协调性也很差。计划现在开始持续煲机一段时间,应该会有改善。
将来再说说煲机低音炮的效果。期望低音炮的质感能改善。我的jbl305刚买的第一年,低频也是这样,有量感没质感,纯粹嗡嗡的,两年后低频既有量感也有质感。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31 16:37
ahs371 发表于 2025-7-29 13:14
我的功放比较老。播放转成5.1声道的《我喜欢》,用客厅5.1播放可以听到低音炮的嗡嗡声。确实有5寸音箱听 ...

刚刚剪头发时,又品了品“便宜”的低频声音,胡说几句听感方面的印象吧。
下潜感觉最少到了30~40Hz,甚至也多少有些前几天听20Hz的感受吧。声压级也至少85dB SPL左右了,音量还是开得不小的。DJ舞曲风格的流行歌,中间还换过听感风格完全不同、不同人混音的专辑吧。


超低频“出来得慢”,“结束得也慢”。
底鼓听起来,很散,很空,“很大”,像个20多寸的、鼓皮绷得很松,鼓槌还特别特别软的感觉。

完全没有什么Punch锤击的听感。


电贝斯,满屋子都是,听不到什么拨弦音头的奏法细节。
底鼓、电贝斯的,音色里振动的Core(核儿、芯儿),非常少,几乎全都是overtone泛音。
像是在中高频演唱演奏下面,随便做出来的、“铺”了个低音。没有乐器的存在感、演奏感,只是出了个声。


音色里听不到core的话,也就没有了那种可以传递、传导的能量感。呜呜呜的一大坨,听着都还有点反胃、有点恶心的、哄哄哄的不舒服感。


响度大、音量大的强奏时,音色有些兜不住,不往深了、下沉、厚了去,夸的一下就炸出来了。音色听起来,非常便宜了。


“动态”表现,音色色彩,阴阳顿挫、起承转合的变化,都很少。
上面的音乐和演唱,都已经逐渐加力推起来了。低音部分听起来,还毫无反应和变化,平平的,更像是loop,完全没有随之、配合烘托、带起劲儿来的意思。(可能也和编曲、混音的关系也比较大吧。)


一时想到瞎说的,供大家看着玩吧,嘻嘻嘻~~~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