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男人家要上北交所了。看了看问询函,信息量颇大 [打印本页]

作者: cstar    时间: 2025-6-24 15:45
标题: 男人家要上北交所了。看了看问询函,信息量颇大
本帖最后由 cstar 于 2025-6-24 16:12 编辑

怕被封号,内容就不贴这里了。看完不禁有些感叹唏嘘

几个数字,未必都是不好的:
1. 年收入1.5-2亿,75%是大耳。
2. 线上线下收入各一半。境外销售额占大部分(60%多)
3. 毛利率接近70%,我记得之前看过大耳的毛利率接近75%。超过其他同行一倍以上
4. 销售费用约为15-20%
5. 被问询的是否通过关联交易虚构收入,是否存在往上刷单虚构收入。

作者: Su_JL    时间: 2025-6-24 15:52
这有啥,说话说一半。。
作者: Su_JL    时间: 2025-6-24 15:53
第一轮审核问询函:

关于收购子公司对业务模式的影响:
说明公司设立以来历次非货币出资的商业背景、交易过程、定价依据以及相关交易的必要性。
结合公司收购前后业务模式变动、主要产品变动、生产环节 / 工艺变动、主要客户 / 供应商变动及财务与业务数据变动情况等,说明收购该类子公司对公司业务持续性的影响。
关于市场竞争情况:
结合公司各类耳机产品的产品定位、销售数量、销售收入变动情况等,说明公司各类耳机产品的定位划分情况及划分依据,说明公司产品构成中属于发烧级耳机市场的产品种类、销售规模及收入占比。
结合前述情况,说明公司是否存在主要产品所属发烧级耳机市场空间较小的风险,视情况完善招股说明书风险揭示。
关于商业模式:
说明报告期各期线上经销客户的主要构成,合作历史、销售产品型号、金额及占比情况。
说明公司向线上经销客户销售的定价方式及定价依据,说明公司是否具有对线上经销客户对外销售定价的惯例或限制协议约定,是否能够影响线上经销客户的销售定价。
说明报告期内是否存在线上经销客户对外销售价格变动幅度较大的情形,以及对公司品牌形象和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

第二轮审核问询函:

换股收购程序合规性及标的资产作价公允性:
说明资产基础评估过程是否合规、合并日会计处理是否合规、达信电子增资程序是否合规、合并后标的公司业绩变动合理性、达信电子收购定价合理性及后续经营情况、收购高登音频相关情况等。
业绩变动合理性:
说明公司线上销售增长合理性、境外销售增长合理性、经销收入确认合规性等。
公司产品新款上市后原有款型价格下降,部分型号产品有不同程度涨价,报关主体主要为母公司,各年度报关金额与外销收入、母公司单体外销收入存在较大差异。
存货采购及计价是否合规、准确:
发行人报告期内存货中纳米振膜库龄情况及公司未按披露政策计提跌价准备,更新申请文件后,存货计价相关会计政策披露前后不一致。
此外,还要求说明经营持续性、募投项目必要性、创始股东持股变更与非货币出资收购股权资产的关系等问题。

其他问询内容:

说明真无线耳机销售额大幅增长的合理性,提供相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时间表,产品备案和发布时间,是否需要有权部门的检测或检验,列出销售渠道和终端用户分布情况,提供终端用户的回访比例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说明是否存在通过刷单虚增收入的情况。
说明推广费用的公允性及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问题。
结合主要销售区域的贸易政策,分析近年来的国际贸易摩擦对公司产品销售的影响。说明历次非货币出资交易中,交易对手方与发行人及实际控制人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相关交易是否引入新股东,以及是否存在换股交易收益较大缺乏商业合理性的情形,相关交易是否合规等问题。
作者: jianshoy    时间: 2025-6-24 15:56
证交所的老登不了解年轻人的第一款奢侈品市场...
作者: jianshoy    时间: 2025-6-24 15:57
Su_JL 发表于 2025-6-24 15:52
这有啥,说话说一半。。

就是毛利润率是同行平均的2倍以上,净利润甚至更高.....

作者: 怕鱼的猫    时间: 2025-6-24 17:06
只买过一个300多的400SE,所以没噶着我
作者: DDXK    时间: 2025-6-24 17:08
说明同行挣少了呗,接近70%毛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卖表卖包的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5-6-24 17:10
本帖最后由 zikomol 于 2025-6-24 17:42 编辑
jianshoy 发表于 2025-6-24 15:57
就是毛利润率是同行平均的2倍以上,净利润甚至更高.....

这有啥,大家买耳机不就是看同价位哪个声音更好才买的,同样好的声音,把成本压低是他本事。  

甚至可以说跳水后的hifiman性价比超高,因为原始是对应更高价位的同级产品还站得住脚,大跳水后对应低一档的竞品简直乱杀

想到的简单逻辑是,原始价位是2万的话,对应同价格竞品各有优劣,属于同一水平,这时候时候是来回笼研发,宣传的资金,所以这个价格也卖得动。

后面回笼投资完毕之后,可以进入跑量模式,价格直接大跳水成9千,这时量起来了,加上刚上市时积累的口碑,后续的成本能大大降低,所以这时候哪怕价格大跳水,但赚的比原始价位2万的都多。这时候就进入“互惠互利”的状态,厂家价格大降赚的反而更多,耳机用户又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实惠的耳机,这是降维打击,别的厂没这实力玩不动,所以多年价格还是那么贵。。。。

更多的联想是,同价位的别家牌子才是没本事的,因为成本压不下去,量跑不起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就是,你不学跳水男一年半就大跳水对不起我们呀,hh。如果有人嘴里说原始价位的hifiman耳机好听,跳水降价之后就不好听,我大概率会选择拉黑这个人所有听感,因为降价并不一定意味着声音减配,这种人很可能听不明白音乐,只会对着价格开脑放,发言没参考价值

当然,我对男人家唯一的刻板印象是“保修服务”,不过问了下我新带进坑的跳水男he1000初烧朋友,他说不用担心这个

祝国内的hifi企业蒸蒸日上,做大做强

作者: 蓝色号角    时间: 2025-6-24 17:13
国内首家上市的音响企业?水头企业有利于给出高溢价。北交所目前看差点事,门槛高、交易不活跃。
作者: leeyow    时间: 2025-6-24 17:26
hifiman一路走好
作者: cefino    时间: 2025-6-24 17:35
蓝色号角 发表于 2025-6-24 17:13
国内首家上市的音响企业?水头企业有利于给出高溢价。北交所目前看差点事,门槛高、交易不活跃。

严禁来说,是国内第一家纯HiFi上市的耳机企业
作者: esitamilcca    时间: 2025-6-24 17:56
看毛利率没啥用,它家毛利率高,最简单的原因是因为它家有自己的工厂,而其他家的依靠外包生产,自主生产有利于控制成本,所以毛利润相比其他高。其实现在这几家大耳机,或者说大耳机玩的比较六的厂商,基本都有自主生产,或者供应链渠道,比如sivga就做了很多木碗,那么他家买木材肯定有渠道,金平面是给海外做代工喇叭的,所以单元就敢设计出气动,铝带,平板等各种类似喇叭的设计。。
第二个跟销量有关,你生产的越多,你的平均每件的生产成本越低,规模经济效应更强,hifiman现在卖的很好,所以进一步能降低成本。
你不要看它毛利率高,你看它下面也提到了销售成本也高,这也与它境外的销量好有关,这也就是说hifiman确实舍得打广告,而且取得了效果。我早就知道hifiman家海外耳机卖的甚至比国内还好,其实更深层的原因就是海外人均的设备更好,国内直推小白更多,hifiman家平板吃推力的。
现在hifiman新出大耳机,已经开始主打海外首发了,有好几个耳机都是海外发布完了之后再看国内。
同时它家售卖更好,恐怕与海外产品比较保值有关系,国内的比较跳水,毕竟国内二手平台的存在大量增加了倒手的次数,使得价格崩溃的更快。
国内好像玩hifiman耳机的挺多,但深入玩的人并不多,买二手折腾几天再二手出了的占比比较高。
另外hifiman是国内外这些耳机厂里,真的在创新领域还在发力的人,不管研发成本高不高,还在研发,还在弄出来各种乱八七糟的玩意。。。什么揭盖的,动圈和平板装一起的。。其他牌子还真没有,我觉得它的活力有很强的鲇鱼效应。
最后,我一直认为hifiman家资金链并不是很充足,原因就是它家一直在想办法促进销量(手段就是打折),卖不动了我就打一波折,等到利润快抽干了我就发新品。。这不是一个什么好现象,如果真的能够上市,融资更多,希望它家能有点计划,慢慢来,东西也保值一点。。
想到的就这么多


作者: BrightWen    时间: 2025-6-24 17:58
70% 利润? 被割了两次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5-6-24 18:03
esitamilcca 发表于 2025-6-24 17:56
看毛利率没啥用,它家毛利率高,最简单的原因是因为它家有自己的工厂,而其他家的依靠外包生产,自主生产有 ...

点赞,有理有据

作者: mymgod    时间: 2025-6-24 18:56
北交所,你懂的。。。
作者: okpark    时间: 2025-6-24 19:07
70%利润肯定有,比如他家大耳保护盒子190,无啥特殊,别家大耳保护盒子卖80,去掉营业利润,从成本出发,可以推敲hifiman的销售价格是成本价格的X4,刚好就是75%毛利左右。
作者: hifiamor    时间: 2025-6-24 19:07
这大家就都明白了hifiman家的东西是卖的多贵了。1000的成本卖10000,甚至敢卖50000。
R10出来定价一万多,能跳水到2000还有的赚。

作者: mahui520    时间: 2025-6-24 19:27
hifiamor 发表于 2025-6-24 19:07
这大家就都明白了hifiman家的东西是卖的多贵了。1000的成本卖10000,甚至敢卖50000。
R10出来定价一万多, ...

目前这个经销商(官旗还是贵)的价格还是能接受,之前确实贵
作者: shoutup    时间: 2025-6-24 22:01
本帖最后由 shoutup 于 2025-6-24 22:02 编辑

哪里容易上就上那里以前新三板那么烂了都一窝蜂上呢,上了再说,说不准以后能转主板呢
作者: happylo    时间: 2025-6-24 22:54
这种小众产品,毛利率70%不是很正常吗?同样这个毛利率水平,很多HiFi厂商的产品因为销量过低,净利润估计都是负的。男人家最强的还是因为销量有保障。
作者: 兰迪乌斯2    时间: 2025-6-24 23:03
BrightWen 发表于 2025-6-24 17:58
70% 利润? 被割了两次

光看利润率有啥用?hifi这个行业市场小规模小,哪个厂家利润低的?低一点根本活不下去

即使利润率高,还不是一堆大牌被收购或者倒闭了


作者: yzyssg    时间: 2025-6-24 23:42
hifiamor 发表于 2025-6-24 19:07
这大家就都明白了hifiman家的东西是卖的多贵了。1000的成本卖10000,甚至敢卖50000。
R10出来定价一万多, ...

但是问题在于,国外hifi厂家相比之下,价格割韭菜更狠啊,好歹hifi man还有官方价格大跳水的时候,大部分国外品牌压根就不跳水,而且价格照样越来越贵,hifiman丢掉声音目前在大耳机市场里已经做到顶级了,有溢价是正常的,而且同档次耳机里它家耳机价格绝对不算贵的
作者: AA略懂设计-张成    时间: 2025-6-24 23:45
可惜买不了北交所,如果是主板就好了
作者: mofree84m    时间: 2025-6-24 23:52
哎哟, 要上市了啊

就是题材没太大想象力, 要往AI 方向靠才有故事啊, 纯耳机发烧设备太小众了, 连森海拜亚这种百年老店都不得不卖身啊,

北交所牛股倍出的地方,翻几倍稀松平常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5-6-24 23:59
本帖最后由 zikomol 于 2025-6-25 00:02 编辑
yzyssg 发表于 2025-6-24 23:42
但是问题在于,国外hifi厂家相比之下,价格割韭菜更狠啊,好歹hifi man还有官方价格大跳水的时候,大部分 ...

对的,这是我上面一大段话的核心。     人与人不同,理解不了某些人的脑回路,被割还帮厂家呦呵,sm调教的太好了。

作为消费者,只关心能不能低价买优质,甚至越级的东西,大跳水后的hifiman就完美满足了我的想象,虽然我手上没他家的耳机,但不妨碍我尊重这个厂家。某些厂家,大厂,在我这就是反面的典型。
当然如果我买刚上市的高溢价跳水男耳机,后面大跳水我肯定不爽的,但问题这没发生在我身上 ๑乛◡乛๑

作者: Alias520    时间: 2025-6-25 00:09
不断出新品然后越卖越贵的节奏
作者: 希然    时间: 2025-6-25 00:24
那么大个公司,完备的产品线,营业额才两亿不到,真没啥好阴阳的。现在随便一个头部网红/主播,带货几亿十几亿轻轻松松,更别说明星了,偷税漏税都是以亿计的~
作者: jianz    时间: 2025-6-25 07:27
618期间男人家做到了真正降价叠加国补,很正规了
作者: yuhuang    时间: 2025-6-25 07:40
hifi生存不易,这点毛利率,也就hifiman能撑的住后面打折优惠烧友。
作者: yena    时间: 2025-6-25 07:49
说明还有跳水空间
作者: Atria    时间: 2025-6-25 07:57
zikomol 发表于 2025-6-24 17:10
这有啥,大家买耳机不就是看同价位哪个声音更好才买的,同样好的声音,把成本压低是他本事。  

甚至可 ...

hifiman就是降价后阉割减配,因为我拆过很多,你不信可以加我好友我发你图片,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呢
作者: fw821120    时间: 2025-6-25 08:19
蓝色号角 发表于 2025-6-24 17:13
国内首家上市的音响企业?水头企业有利于给出高溢价。北交所目前看差点事,门槛高、交易不活跃。

漫步者、惠威上市多少年了,惠威是A股

作者: yspanzer    时间: 2025-6-25 08:32
它上市后不买他家产品即可,观望几年它做好了产品再买
作者: bo18    时间: 2025-6-25 09:05
说说当下,音响品类往大了说也是消费赛道,之前指导意见也是属于不鼓励的,北交所能受理算是挺好的开始了

说说未来,如果能顺利上市,价格亲民的消费级(相对于发烧级而言)的跑量新品占比会大幅增加,利润薄一些但重点是托收入
作者: 创象势力登场    时间: 2025-6-25 09:06
跳水这么厉害,利润肯定高
作者: 创象势力登场    时间: 2025-6-25 09:07
hifiamor 发表于 2025-6-24 19:07
这大家就都明白了hifiman家的东西是卖的多贵了。1000的成本卖10000,甚至敢卖50000。
R10出来定价一万多, ...

现在只要一千多一点点了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5-6-25 09:16
Atria 发表于 2025-6-25 07:57
hifiman就是降价后阉割减配,因为我拆过很多,你不信可以加我好友我发你图片,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呢

谢谢大神,我手机端接收不了图,只能在电脑端看

作者: ppmm308    时间: 2025-6-25 09:29
公司上市,以后发展的好不好,要看股东们会不会减持,而且真男人一旦上市有钱了,就不容易跳水了
作者: AlexZodiac    时间: 2025-6-25 11:16
漫步者都上市多少年了 感觉不太重视hifi市场 没有多少hifi向的东西 hifi体量太小了 撑不起这么大的盘子 还得是快消蓝牙这种 基数大才有可能
作者: weiarc    时间: 2025-6-25 20:08
这是男人家准备判死刑了吗?
作者: cfc1680    时间: 2025-6-25 21:32
Atria 发表于 2025-6-25 07:57
hifiman就是降价后阉割减配,因为我拆过很多,你不信可以加我好友我发你图片,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呢

确实是减配。当时想买R10,一问线材减配啦,一下子打消了购买的念头!(担心喇叭也减配).......

作者: cfc1680    时间: 2025-6-25 21:34
创象势力登场 发表于 2025-6-25 09:07
现在只要一千多一点点了

但是不敢买了,怕里面喇叭也减配.....

作者: 而立之男    时间: 2025-6-25 23:21
看個樂
作者: 喜欢手动车    时间: 2025-6-26 09:02
蓝色号角 发表于 2025-6-24 17:13
国内首家上市的音响企业?水头企业有利于给出高溢价。北交所目前看差点事,门槛高、交易不活跃。

不是,你们山东潍坊的歌尔,规模大约比它大100倍。

作者: okpark    时间: 2025-6-26 09:24
上市是原始股东减持套现的节奏,不上市是闷头发财的节奏。
作者: 土星实验室    时间: 2025-6-26 11:32
这,典型的思维就是,,漫步者都能上市,,,凭什么真男人不行?
作者: tcfzh315    时间: 2025-6-26 14:45
国外品牌价格稳定的很 怎么没人说他们赚钱的事呢
作者: 欲望之剑    时间: 2025-6-26 22:59
年收入才1.5-2亿。。。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5-6-26 23:27
tcfzh315 发表于 2025-6-26 14:45
国外品牌价格稳定的很 怎么没人说他们赚钱的事呢

我说啦,哈哈。作为消费者,看不惯这些死不降价的东西,既然你不降价,那作为用户我就用家投票买别家的。对我而言,不关心厂家的利润高还是低,低了只能说明厂家管理不善,反正我觉得有些人口中的价格秩序是很扯淡的玩意,小众产品定价不具备指导性,逆势涨价的玩意直接抛弃


作者: yspanzer    时间: 2025-6-27 09:01
土星实验室 发表于 2025-6-26 11:32
这,典型的思维就是,,漫步者都能上市,,,凭什么真男人不行?

。。。真实情况是:漫步者都挨上市了,真男人最后也挨上市了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