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5000字长文】退而复烧,即为退烧。关于心态、市场现状与退烧器材的杂谈 [打印本页]

作者: dirkycc    时间: 2025-6-19 10:28
标题: 【5000字长文】退而复烧,即为退烧。关于心态、市场现状与退烧器材的杂谈
根据自身经历,和身边人的观察,绝大多数人的“退烧”都需要加个前缀——阶段性。

比如本科毕业时,我的退烧装备是索尼RH1+威士顿W3,在各奔前程之时用一套末代himd绝唱来完成青春纪念,再用市面首个三分频三单元动铁来实现新时代的交接。在iPod呈绝对主流的时代,坚持用RH1是专属于MD时代的倔强,年轻气盛、又贪图虚荣,唯以这般纯机械感的操作与仪式感的实体碟方式填补内心,外露所谓的“数码文艺范儿”。


比如口罩前,退烧装备变成了老人家Oriolus DP100金+蓝鸟(黑黄鹂ltd)。之前玩B&O飞碟(原配塞A8)的时候知道了“西装套”的概念,品牌调音自带加成效果也有心理暗示,于是接触到金老头和蓝鸟的时候愈发感觉音色默契,浓浓的“老”式人声,DP100金还是罕见的单端推力大于平衡口的播放器,搭配3.5原线的蓝鸟(相比黑鸟,蓝鸟的根本性提升就在于这根线)可以百分百发挥,除了略有底噪。另外,这条编号207的蓝鸟是媳妇儿送的礼物,再加上两个机器均为限量版,更具特殊价值,因此这套听了挺长一段时间,是间歇性退烧组合里保留时间最久的。


成家立业之后,退烧组合逐渐往头戴大耳方向走,因为有更多的时间在室内听歌,也更愿意待家里听,而不是通勤赶路的贴身便携套。听的最多的一套组合是奥莱尔S6PRO+铁三角R70x,按不怎么严格的定义来讲,也算是个“退烧套”,因为这俩搭配出来的声音着实耐听,三频均衡、味道不多但并不寡淡,加上R70x无敌舒适的佩戴,搭配组好的PC系统,周末就是爽听一下午的节奏。


三套组合反映了三种不同的心态:

第一套是刚入烧几年组的,B格最高,有复古吸睛的机型和相对最新的技术,索尼和威士顿也是各自领域的大牌;

第二套是烧了近10年后组的,价格最贵,小众国产品牌能彰显自己的烧友身份,限量西装套与礼物加成又能满足情绪价值;

第三套主打一个实用,是把hifi从单纯的兴趣爱好转化为生活必要调剂的转折点,甜点位的价格、各方面刚好覆盖需求,不会有心理负担。

单从心态来讲,最后一套无疑是最符合退烧的状态,因为趋势是“从上往下”。如果你在生活并没有变得困顿时愿意降预算组一套长期聆听的搭配,那么,起码,你正在接近真正意义上的“退烧”。

然而,退烧哪有那么容易?

折腾的心永远不止。初烧状态,最容易打断退烧链条的就是技术迭代、新机出现。RH1+W3的组合固然好听又酷炫,但时间久了就发现1:1录碟的资源获取过于繁琐,且喜欢的专辑有时并不好买,如果是网上download无损音源,在那个电驴快车迅雷齐奔跑的年代则是so easy。此时如日中天的iPod Classic是很难绕过的退烧前端,更何况当时hifi论坛/贴吧主流的播放器就是IPC,大佬人手一台,至于CD/MD等一票老古董早就该回炉或留着给情怀党敝帚自珍,C4和HM801等新国砖音质虽好却傻大黑粗、一点不优雅,价格还这么贵。于是乎,最终还是免不了跟风,迅速把RH1出手,稍添了几百就买了台IPC3,赶上了主流hifi大军。当时哪知道,这是硬盘机的末代皇帝,而那些曾经看不上眼的老CD/MD们却陆续变成电子茅台。


彼时尚在巅峰的威士顿也更新了重磅新旗舰——W4,至于它和FitEar To Go!334哪个是世界第一款4单元动铁并不太重要,因为后者卖1w+,对初为打工人的我来说不切实际,3k+的w4已是极限。恰逢本地壕友有条几乎全新的w4要出,于是2500拿下。白开水+白开水、极致的便利与舒适性——那段时间IPC+W4正式上位成为新的退烧(通勤)神器。


第二套金老头与蓝鸟的组合,声音上固然满意,但DP100金的重量和操作在日常使用中确实是两个痛点:380g的净重在如今这个时代或许不算啥,可如果集中在一块小板砖上就会显得格外压手,要知道大两圈的金砖一代也不过400g,夏天短裤+DP100金出街,那种坠裤袋的感觉用过的肯定懂,至于系统,第一是纯音无蓝牙硬伤,第二是音量旋钮容易误触,耳朵被“炸了”好几次,第三是非触摸小屏,全靠滚轮与按键,文件管理与选歌效率太低,最后,2.5mm平衡和micro-usb接口都属于老一代接口,有过时之感。

“过时”这词,本质上就是跳出退烧舒适圈、重新入烧折腾的标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标签,一旦你觉得那个时代离你远了,即使器材还在身边,也会觉得它不再属于你,因为你身处的是这个时代。器材很无辜,它就是那个时代的烙印,有着定格时间的审美。无论是客观技术还是主观调音,这是它设计完成后的魅力所在,也是它潜在的危险——即使它不会像妹子一样随时光变老(丑),但不断往前的行业迭代会迫使你种草更多新设备。这也许是一种需求的创造,即性能并未作提升,甚至有倒退。从商业角度讲,创造需求无可厚非。一个灯泡如果100年不会坏,谁愿意换?人为缩短设计寿命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实现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这才是退烧难的本质。

你永远会看到厂家宣发材料上着力描绘的更强、更好或者苹果开创的更PRO。感谢广告法,让我们起码能少看很多“最”字。正如hifi天花板每年都在被捅、各个厂家都在绞尽脑汁想成为某个细分赛道的“第一”,如果不是行业第一,也得找个自己的第一。

十多年前,AKG发布了“划时代”意义的旗舰入耳K3003,售价高达12800,被这一代发烧友称为“万恶之源”,从此万元以内听个响的梗流入江湖。凭啥它有底气卖这么贵?因为有“世界首款圈铁混合入耳”的光环。有这般“突破性”的技术,才能支撑它的溢价。就像初代iPhone一样,一块显示效果完美的支持多点触控的电容屏在那个时代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之后,像K3这样的具颠覆性单元设计的耳塞也有,比如第一个平板入耳Audeze iSine20、第一个静电单元入耳系统舒尔KSE1500、第一个纯铍振膜动圈入耳达音科玥等等,结果都没掀起多少水花。反倒是国产IEM Oriolus朱鹂以8铁4静电的配置+42000的咋舌定价成为新时代赢家,创造出“超旗舰入耳”概念。没有最贵只有更贵,近两年的“入耳之神”变成10w+的Brise Audio Fugaku,于是引发出一个思考:“到底是因为颠覆性的技术让人认可高价,还是因为足够高的定价才让更多人趋之若鹜反推技术上的独特以获心理安慰?”


尽管高定价本身会有彰显财力的天然属性,但耳机本身也必须有拿得出手的声音才能获得持续性的口碑认可。K3在那个时代有独一档的极高频延展与瞬态反应、朱鹂的润fi女毒也还没被吐槽为老头乐,至于富嶽,本人没听过,据听过的大佬形容其“十分之接近大耳”效果,亦能窥探一二。追新、慕强,这个时代,玩家们对技术层面的新鲜感还在,只是被短视频、短图文的消费内容培养出的浮躁心态会让大众对新品宣发越发麻木,逼着厂家把捅天花板的周期越缩越短。加之两极分化的社会现状,两条泾渭分明的赛道得以催生,一条混乱无比,挤满玩家,动不动就有人被挤下深渊;另一条高高在上,圈地自萌,却也是少数可能诞生精品的地方。

面对追求性价比的,就使劲卷,这个赛道上,哪怕是一堆问题的电子垃圾,只要便宜+嗓门大,最好加点二次元属性或其他能戳中目标人群的标签点,就大概率能走量。此类产品我一概不推荐,比如耳机,如果以退烧标准看,我的建议是,2000以内,直接用自己手机对应的同品牌最高端无线入耳,比如iPhone就AirPods Pro、三星buds3 pro、华为freebuds pro4,真要hifi一点,把预算抬到3k-4k,这个价位,才能找到技术层面不容易过时(较新的混合单元+分频)、不容易听厌(有单元潜力/可玩性)的塞子。至于什么千元素质扛把子隼U、跳水之王N5,你可以搜下有几个拿这些塞子退烧的,起码我身边持有它们的无一不升级换塞。

3k-4k的塞子里,我给的退烧推荐并非是大厂,比如卖得飞起的森记IE600、老而弥坚的舒尔SE846,从国产中高端塞子里找调音靠谱的,最终得到的声价比往往会有竞争优势。相比洋品牌,该价位的国产塞素质大多具有优势,即使是国产里素质靠后的产品,如Oriolus单圈铜黄鹂,综合动态、密度、分离度等也绝不输于IE600、SE846。而一些多/混合单元入耳素质优势就更明显。所以剩下的问题只有调音。这里不展开,直接给结论:流行低频向的唐族八戒(1圈6铁1骨传导)、中性偏人声向的研音月光银(1圈4铁2静电)、acg高频向的seeaudio neko(6动铁)。

这几个塞子的素质在同级别都属于优秀水准,调音有一定特色但不会过于妖异,属于相对全面的同时有自身擅长的曲风,即门门功课不低于85分也有单科强项。给个验证小技巧:一般真正素质调音口碑都在线的国产非一线品牌中端塞,都是过了上市推广期(通常为半年)依然有声音和销量,那些一发布铺天盖地吹之后迅速销声匿迹的务必当心,当然最好是亲自过一遍耳朵。


头戴方面,我给的退烧价位会低一档,2k-3k即可,更具体一点,是旗舰级的开放式监听耳机。如今还在更新头戴的几乎只剩大厂、且更新换代周期长,这也是大耳市场的优点,总体翻车概率比入耳小很多。具体推荐款有索尼MDR-MV1、森海HD490PRO和铁三角R70xa。MV1不挑前端是其最大优势,适合不打算在前端上投入的,490PRO则是目前声音最为中性平直的中端头戴,还有两副调音耳罩可换,R70xa是R70x的平稳迭代,解析、声场、瞬态和高频透明度方面相比前作有了全面的提升,加量不加价,我自己也冲新了一副替换R70x。如果手头已有老耳机且预算有限,要达到阶段性退烧,得找那些真正有肉眼可见、肉耳可闻进步的机型,最好是全方位的升级替代。这些主客观都能获得升级感知的新品,对于大多数前代产品用家来说才更具杀伤力、也更有价值去折腾,比如R70x->R70xa、HD660S->HD660S2。


前端方面,因为台式玩的不多,也没啥退烧心得,只能聊聊便携。这条赛道没耳塞那么鱼龙混杂,但也得擦亮眼区分牛鬼蛇神。预算有限价位的退烧之选,我的建议是一条靠谱的尾巴,即轻量化机线分离式解码耳放。如果只打算推耳塞,搞个旗舰小尾巴即可。目前2000价位以上的款式基本没有特别坑的,挑销量高的闭眼选即可,也就那么几款。最近火爆的大尾巴,我比较推荐凯音RU9,只要能忍受其较短的续航和较高的发热,声音绝对是值回票价的,稳妥一点也能选乾龙盛MUB1,都是温润中性的风格,凯音乐感更浓郁些。


高端赛道,单从价位上讲更符合退烧标准,问题是边际收益。还算清醒的烧友们发现如今不少所谓旗舰新品的性能上限已越发接近极限,性能曲线的斜率快成水平线。因此再要获得明显的提升,可选的方案并不多。

塞子方面,1.6w的Ma Alter EGO配个小尾巴退烧足矣,你可以说它不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其真正的价值是不存在可比性,自成一派的醇厚润Fi,即类似价位你很难找出调音接近、同时还有可玩性的(自带一对调音切换开关)。要更贵的超旗舰IEM,Canpur的CP622B、Softears的Enigma都是杂食全面素质够顶的选择,VE、Noble这样的老韭菜牌建议过滤。Oriolus鸟塞个性特别,适合发烧期折腾,尤其适合作为多修塞调剂,适合长期作主力塞的可能只有钛鹂,可价格是大问题。3w以上的高预算,我个人还是更倾向大耳系统,final D8000 DC Pro、Meze Elite等顶级头戴搭配一套像样的台机或可移动高端便携套,理论上更享受。


前端类,新机寥寥,唯二值得期待的也就SP4000和LP7?如果没前端,搞个PAW GT2就好,较新的便携旗舰里也就乐图GT2和乐彼E7可选,乐图胜在做工和系统,体验上优势大于音质上的劣势(E7 AD1955卡的人声更好、音色更宽松细腻),所以更适合退烧;如果有前端,那加个EA4耳放是最优解,几乎什么耳机都能推,大部分都能推到位,动态、密度、空间感对于任何前端均有质变,还有不同浓度的胆味音色可调,除了不方便带出去,声音上没有缺点。


退烧是个过大的话题,又是所有正在发烧绕不过去的问题。前几年的自己还多次口口声声说退烧,如今被生活磨平棱角之后只有躺平享受、持续轻烧的想法。偶尔有闲钱了就买一些玩,以获得简单的快乐。hifi本来的模样就应该是从折腾、聆听中找寻快乐,而非负担。或许,本不存在退烧,只要有音乐在,有对音质的执念在,那我们就始终在路上。

作者: shoutup    时间: 2025-6-19 11:39
不得不顶
作者: qyj8848    时间: 2025-6-19 14:35
写的很详细,很实在,谢谢。
作者: 暖风1234    时间: 2025-6-19 15:28
顶个
作者: laodie0204    时间: 2025-6-19 15:41
深度好帖
作者: IOI    时间: 2025-6-19 16:20
不工桑
作者: daweida    时间: 2025-6-19 16:56
如果不是金钱、时间不够用,哪个老烧会轻易退烧啊?
作者: 扬智于老师    时间: 2025-6-19 18:37
文笔真好
作者: wzl8848    时间: 2025-6-19 19:20
写的很好,但是没有写到原道9块9悔恨之泪,说明还没退烧
作者: 海河二当家    时间: 2025-6-19 22:33
您好,楼主,您的文章在小红书上被洗稿了


作者: banagher48    时间: 2025-6-19 22:56
fugaku虽然素质很好但溢价过高。认识的韩国石油王买了才1个多月就出了。Elysian那款和EA联名的售价高达1万多美元的dio他也是买了1个月就挂二手了。现在厂商鱼龙混杂价格开的一个比一个吓人,能宰一个是一个
作者: bbezgslb    时间: 2025-6-19 23:39
退烧这件事,还是木耳比较好退这几天50多买了对所谓剪线的ex300耳机头,配上蓝牙线成为睡觉塞了,又糊又刺的,听beyond刚刚好,仿佛又回到十几年前在宿舍听a816+ex500入门套装的感觉
作者: clevenops    时间: 2025-6-20 00:12
ego这玩意在贴吧被踩烂了
作者: daweida    时间: 2025-6-20 08:49
本帖最后由 daweida 于 2025-6-20 08:53 编辑
海河二当家 发表于 2025-6-19 22:33
您好,楼主,您的文章在小红书上被洗稿了

这位不工是位资深玩家啊,还是我小红书的已关注对象。不工的小文发表时间是1.25,不存在抄袭楼主的嫌疑。难道和楼主是同一人?

作者: 方形圆圈    时间: 2025-6-20 09:51
海河二当家 发表于 2025-6-19 22:33
您好,楼主,您的文章在小红书上被洗稿了

是一个人
作者: szhh    时间: 2025-6-20 15:55
赞同
作者: 海河二当家    时间: 2025-6-20 16:23
方形圆圈 发表于 2025-6-20 09:51
是一个人

啊啊,大佬不好意思
作者: gjb424    时间: 2025-6-21 21:50
顶一个
作者: luyu198182    时间: 2025-6-22 09:55
中肯之见  适合欣赏音乐的玩家 , 器材设备玩家享受玩设备的过程
作者: 120p    时间: 2025-6-24 08:50
这种长文感受太少了现在
作者: qwwqwwqshiyi    时间: 2025-6-24 11:12
看过电视剧风云么?
里面聂风妈可谓是强者的证明,你没拥有过聂风妈 那说明你还不够牛,至于聂风妈身上大把缺点 重要么?
聂风:

作者: michaelzxp    时间: 2025-6-24 16:23
果然老炮,对我这种新鸟来说大部分没听过,开阔眼界了,试试楼主推荐的套装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