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各位大佬帮忙看下rew测试频响曲线图 [打印本页]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4 23:23
标题: 各位大佬帮忙看下rew测试频响曲线图
本帖最后由 jackey126 于 2025-6-15 01:34 编辑

看不懂,第一次用,测个数据看看。障板全频+障板低音炮 2.2系统

256k和1M模式扫频,各跑了一次。


bc73768c96e5a44db942369ea4259096.jpg (49.37 KB, 下载次数: 118)

bc73768c96e5a44db942369ea4259096.jpg

896da668cc123a5117e92bb937d07531.jpg (59.29 KB, 下载次数: 105)

896da668cc123a5117e92bb937d07531.jpg

0b93399d22dc3fa29cd8a7fc5b344464.jpg (63.46 KB, 下载次数: 107)

0b93399d22dc3fa29cd8a7fc5b344464.jpg

74f616f91d6ddf7c71620bcb36a67297.jpg (60.74 KB, 下载次数: 108)

74f616f91d6ddf7c71620bcb36a67297.jpg

0007eb4daf699713cba8af45ece3ba07.jpg (56.99 KB, 下载次数: 115)

0007eb4daf699713cba8af45ece3ba07.jpg

55f6e8eebc4345f1aefed72b2543ddbb.jpg (60.39 KB, 下载次数: 105)

55f6e8eebc4345f1aefed72b2543ddbb.jpg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4 23:25
网友让我测试下rew,说有数据才有说服力,光听录音无法判断,我就测了一次,单声道麦克风听音位1米左右测的,我也看不懂,大佬看看表现怎么样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5 06:45
5hz 和 1hz到22000hz的瀑布图


20250615064438front2_0_930666_FuNT75ms7j1vjztgWWGeuzJatyAq.jpg (35.54 KB, 下载次数: 90)

20250615064438front2_0_930666_FuNT75ms7j1vjztgWWGeuzJatyAq.jpg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5 06:46
5hz到22000hz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5-6-15 07:38
看不懂,纯支持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6-15 07:49
还有失真图。
测量距离,测量位的音量。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6-15 09:59
Y轴想办法拉开才看的清,你这一小格都10dB了。
不过粗略看了下,不怎么乐观。一是低音少了,二是中低频80-500Hz这里上下波动能有20dB。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15 10:59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14 23:25
网友让我测试下rew,说有数据才有说服力,光听录音无法判断,我就测了一次,单声道麦克风听音位1米左右测的 ...

网盘分享一下,测量文档吧,现在这种截图,实在不太能看了~~~


什么是听音位1米左右?是想看音箱的大概性能情况?还是听音位的(音箱+房间声学)大概情况?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5 15:46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5 10:59
网盘分享一下,测量文档吧,现在这种截图,实在不太能看了~~~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L+R 障板 3.mdat
链接: https://***.com/s/1Om8Nlks81bV7Om9DnVnQ-w?pwd=8rqx 提取码: 8rqx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5 15:46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6-15 09:59
Y轴想办法拉开才看的清,你这一小格都10dB了。
不过粗略看了下,不怎么乐观。一是低音少了,二是中低频80- ...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L+R 障板 3.mdat
链接: https://***.com/s/1Om8Nlks81bV7Om9DnVnQ-w?pwd=8rqx 提取码: 8rqx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5 15:46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6-15 07:49
还有失真图。
测量距离,测量位的音量。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L+R 障板 3.mdat
链接: https://***.com/s/1Om8Nlks81bV7Om9DnVnQ-w?pwd=8rqx 提取码: 8rqx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5 15:59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5 10:59
网盘分享一下,测量文档吧,现在这种截图,实在不太能看了~~~

发了文件,这次用了立体声麦克风。录音在喇叭前正中间40公分 配的数据线太短。40公分刚好是结像的聚焦点,人声口吻就在这个距离聚焦。看着波形好像也是有问题,不懂大佬看看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5 16:00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6-15 07:49
还有失真图。
测量距离,测量位的音量。

发了文件,这次用了立体声麦克风。录音在喇叭前正中间40公分 配的数据线太短。40公分刚好是结像的聚焦点,人声口吻就在这个距离聚焦。看着波形好像也是有问题,不懂大佬看看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5 16:01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6-15 09:59
Y轴想办法拉开才看的清,你这一小格都10dB了。
不过粗略看了下,不怎么乐观。一是低音少了,二是中低频80- ...

发了文件,这次用了立体声麦克风。录音在喇叭前正中间40公分 配的数据线太短。40公分刚好是结像的聚焦点,人声口吻就在这个距离聚焦。看着波形好像也是有问题,不懂大佬看看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15 16:32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15 15:59
发了文件,这次用了立体声麦克风。录音在喇叭前正中间40公分 配的数据线太短。40公分刚好是结像的聚焦点 ...

不要L+R一起测,只会增加干扰,和更多不确定性。还是每个音箱,单独测吧。95%的情况下,都不需要同时测这个L+R了。除非最后闲的没事,顺带看一眼吧。



所谓“结像的聚焦点”,“人声口吻就在这个距离聚焦”,这是人脑对耳朵所听到的声音,进行习惯性加工处理后的想象,应该是属于心理声学,只是和物理声学的一些性能表现相关,但实际在物理声学中并不存在了。



也不需要测这么大声,太吵了,毁耳朵。扫描之前,check一下level,75dB SPL是REW说明书里写的、比较常用的。

关于REW软件使用的一点点相关情况,(1)测量声压级、频响曲线平滑、扫描频段,供参考了解吧~~https://zhuanlan.zhihu.com/p/622740593


测音箱,应该是比较讲究的,具体可以多去asr论坛看看。
这个网站,也有很多音箱测量的结果,https://www.erinsaudiocorner.com/loudspeakers/



房间声学的初步测量,一般就先在听音位测测,就好了。

作者: 六月二七    时间: 2025-6-15 16:33
瀑布图看非常不好,20–200低频位置很多峰而且正负有20db,会不会是测错了,还是说没有在最安静环境下测试。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5 16:40
六月二七 发表于 2025-6-15 16:33
瀑布图看非常不好,20–200低频位置很多峰而且正负有20db,会不会是测错了,还是说没有在最安静环境下测试 ...

可能是空调吧,杂物也比较多,地方小,很多杂物堆叠
作者: ect01    时间: 2025-6-15 17:35
测试的声压太大了,很多音箱可能就输出不了这么高的声压,数据也就没有参考价值。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5 17:50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5 16:32
不要L+R一起测,只会增加干扰,和更多不确定性。还是每个音箱,单独测吧。95%的情况下,都不需要同时测这 ...

好,回头再测,玩不太明白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6-15 21:55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15 16:00
发了文件,这次用了立体声麦克风。录音在喇叭前正中间40公分 配的数据线太短。40公分刚好是结像的聚焦点 ...


网址看不见,显示***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15 22:49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15 17:50
好,回头再测,玩不太明白

用VAR可变平滑,大概看了一下频响。



暂时先以1000Hz的这个93dB SPL看的话,中低频有点突出吧。
620Hz左右,高出约12dB了。
这个频段声音的主要特征是:中低频,250~800Hz,500Hz solo,罐子里面发出的声音。提升2dB后,温暖感变得更多了,清晰度略有下降。


1000Hz以上,就开始衰减?到8000Hz,已经衰减了约10dB。
向下的话,80Hz就已经衰减约-3dB?


刚刚好奇听了一下B站上,坂本龙一这个圣诞劳伦斯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HM3zjEQc/,发现里面的小提琴、大提琴音色都非常奇怪。

罐子声味儿,的确是有点重了吧?(原版音频里的音色,其实也不太讨喜,也有点那种锯铁丝的味儿了)

再加上,相对又缺了些中频、中高频,结果导致小提琴听起来,多少有点二胡味儿?(比如,1分48秒那声,听起来有点竹筒味儿?特像二胡的运弓,那一下的动静吧。)大提琴听起来有点马头琴味儿了?(胡乱想到瞎说的,请多多包涵吧)


用Audacity截了一段,用分析-绘制频谱,看了一下。原版音频里的音色泛音谐波,大概是这样的:


B站视频里,对应部分,是这样的。感觉可能还是1000Hz以上的衰减问题,影响比较大的吧。


瞎说的,仅供参考吧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5 23:09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6-15 21:55
网址看不见,显示***

1Om8Nlks81bV7Om9DnVnQ-w?pwd=8rqx 提取码: 8rqx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5 23:10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5 22:49
用VAR可变平滑,大概看了一下频响。

那些视频是内录,没有喇叭参与,等于听耳机信号了。
外录暂时没有立体声的视频,只有单声道麦克风【Hi-End障板炮系统 赵聪 春江花月夜-哔哩哔哩】 https://b23.tv/jDLaP2g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15 23:22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15 17:50
好,回头再测,玩不太明白

Impulse脉冲图,也建议检查一下吧。

比较奇怪的是,1ms内的响应,显得非常不干净?之前,没见过这种问题了。
是由于同时测两个音箱导致的延时问题吗?(只测一个音箱,没准就好了?)1毫秒x346室温25度声速=0.346米,麦克风居中的话,不至于偏出这么多吧?
还是不同单元之间有延时的问题呢?(扫频的时候,根据分频点,截取一段频率,再扫扫看?)



蓝色这个是我的,应该是这种比较干净的吧。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15 23:26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15 23:10
那些视频是内录,没有喇叭参与,等于听耳机信号了。
外录暂时没有立体声的视频,只有单声道麦克风【Hi-En ...

嗯,看到那个是内录的列表了。对比听起来,感觉和原版音频的差别,还是稍微有点大吧。

这个内录,对音频的处理过程,测过输出的频响吗?

播放粉红噪声,用RTA看看?

是不是也可以用REW扫一下看看呢?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5 23:33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5 23:26
嗯,看到那个是内录的列表了。对比听起来,感觉和原版音频的差别,还是稍微有点大吧。

这个内录,对音 ...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L 障板 7.mdat
链接: https://***.com/s/1wgEm_j3z5ol5Cq175dPQlw?pwd=utxg 提取码: utxg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5 23:35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5 23:26
嗯,看到那个是内录的列表了。对比听起来,感觉和原版音频的差别,还是稍微有点大吧。

这个内录,对音 ...

跑了一遍L,只接通障板全频和障板炮,铝带关闭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16 00:11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15 23:35
跑了一遍L,只接通障板全频和障板炮,铝带关闭

这个看起来,正常很多了。(测量前,点一下Start按钮左边的,check levels的按钮吧。通过数字信号Level的dBFS衰减,或功放的音量控制,调整到75dB SPL,就行了)

80Hz以下,超低频的下潜,还是显得有点不太足吧。单测测炮的情况?


Impulse脉冲图0毫秒,-0.5~0.5毫秒附近,还是显得有点不太干净吧?如果以-0.4毫秒为开始时间,峰值出现在了0.4毫秒?


另外,这个Distortion失真,是不是显得有点高了些呢?
比如,这个100Hz,你的THD大约是8.55%。



也翻看了一下,我之前在听音位测的记录,大概是只有0.235%吧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00:32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6 00:11
这个看起来,正常很多了。(测量前,点一下Start按钮左边的,check levels的按钮吧。通过数字信号Level的 ...

我这个是在喇叭正前方40厘米左右对着录,没有在听音位中间,有点顾此失彼吧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16 00:34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15 23:35
跑了一遍L,只接通障板全频和障板炮,铝带关闭

如果需要、或比较喜欢超低频的话,可以考虑再增加、提高一些,房间对超低频的衰减吸收性能吧。


比如目前,看81.05Hz的这个Decay衰减图,感觉在超低频衰减方面,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处理了。(100毫秒,大概只自然衰减了-12dB左右吧)



如果未来,再增加超低频下潜的话,听感可能会显得收、发较慢,房间里可能还会有些一直哄哄哄的感觉吧。
(这个分析,需要点一下,左下角的Generate。计算Model T60,需要点一下右上角的Controls,Calculate RT60 model。选1/3 Octave band的话,可以更方便在1/3 Bands的RT60表格里查看。)



这个是我的,100毫秒大概可以衰减-35dB左右吧。超低频的听感,会显得收得非常快、很干净了。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00:39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6 00:11
这个看起来,正常很多了。(测量前,点一下Start按钮左边的,check levels的按钮吧。通过数字信号Level的 ...

立体声录了一个【HIEND障板系统 一鼓作气 立体声麦外录-哔哩哔哩】 https://b23.tv/6eNFRPC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16 00:52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16 00:32
我这个是在喇叭正前方40厘米左右对着录,没有在听音位中间,有点顾此失彼吧

嗯,加了一个20毫秒早期声音的IR windows时间窗,可以看出是直达声占比非常高、完全主导稳态频响了。
如果没有460Hz、11kHz这两个峰的话,看起来还挺不错的,基本控制在±3dB以内了吧。






除了声轴上的响应外,比较连续均匀的离轴响应,好像也是非常重要的特性吧。
这方面情况,可以参考Floyd Toole先生,在《声音的重现》和很多文献、文章中的相关内容吧。

不过,针对障板音箱的指向性,就不知道应该是如何,比较好了。Linkwitz lab应该有专门的分析研究吧?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00:57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6 00:52
嗯,加了一个20毫秒早期声音的IR windows时间窗,可以看出是直达声占比非常高、完全主导稳态频响了。
如 ...

我测试了在听音位,只接全频障板,其他关闭,100.4hz的thd 6.8
此时加入一颗超级电容单引脚接在功放输出端正极,thd 来到6.1 同一个频率坐标下。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01:01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6 00:52
嗯,加了一个20毫秒早期声音的IR windows时间窗,可以看出是直达声占比非常高、完全主导稳态频响了。
如 ...

直达声成分是我一直以来的判断,从录音上越来越接近耳机听感,听不到反射声的成分,喇叭动作在超级电容的引导下越来越清晰,多余动作的减少,结像逼真度是直线上升,非常线性的提升,超级电容拔出,声音就会暗回去,左右声道一边接,一边不接非常明显的区别,没接的那边像听不到的耳背症状,喇叭哑口无言了,如果你的判断没有错误,那我的直达声理解也是对的,只是障板很特别,各种测试数据跟箱体的喇叭完全不一样,我也看不明白嘻嘻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16 01:15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16 00:39
立体声录了一个【HIEND障板系统 一鼓作气 立体声麦外录-哔哩哔哩】 https://b23.tv/6eNFRPC

这个曲子,没啥80Hz以下的超低频呀,嘻嘻嘻~~~
不过,比较巧的是,2分40秒至42秒,正好有一段,基音是450~460Hz左右的,筒鼓渐强的演奏。

和原声对比下来,感觉音色差别还是挺大的了。你的听起来,貌似更偏木质感了,罐子声好像也稍微多了一点点,相对有点闷吧。



这个是原音频的。听起来,最后好像会敲出来、反弹出来的、一些比较紧致、清脆的声音。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01:21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6 01:15
这个曲子,没啥80Hz以下的超低频呀,嘻嘻嘻~~~
不过,比较巧的是,2分40秒至42秒,正好有一段,基音 ...

低通滤波前级截止频率开在50hz了,所以50以上的低频没有增益到,每次录都不一样,尽量不干扰全频的频率,覆盖多了就发闷一些,前级音量就要放低些,都要互相配合。低通前级的供电明天会升级改成15v双组供电,双12v不够喂4块运放,可能到时测试还会有不一样的效果,等再发给你看看单独炮的测试数据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01:27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6 01:15
这个曲子,没啥80Hz以下的超低频呀,嘻嘻嘻~~~
不过,比较巧的是,2分40秒至42秒,正好有一段,基音 ...

听内录外录很多都会说怎么和原曲自己在手机电脑数播听起来的印象不一样,因为短板在各位的供电架构和数字信号隔离有没有做好上。接个usb隔离在电脑手机上再听录音会比较接近实际现场听感,乐器材质听感的变化,和一些发闷的现象其他网友也有相同反应,他们觉得不对味,难听,那就对了,短板都在听众跟我的设备回放素质不对等,无法统一起跑线。环牛滤波供电的设备普遍暗淡无光,手机的供电更是塑料声干冷刺,听录音只能听个高低音饱满与否,要辨别层次就不行了,这个现象一直在发生,这里有鼓有低频的,怎么到我这就没了?因为供电素质和数字隔离没有,回放波形都歪了。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16 01:38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16 01:01
直达声成分是我一直以来的判断,从录音上越来越接近耳机听感,听不到反射声的成分,喇叭动作在超级电容的 ...

从Impulse脉冲图上看,你这反射声控制方面,的确是非常非常棒了。完全没有超过-18dB以上、能量较大的反射声了。



这个蓝色的是我的。对于小房间+普通音箱,已经很尽力的了,哈哈哈~~~



国内玩影音的朋友,好像都比较喜欢“红香肠”的火焰图。
国外好像比较推荐用,更真实、更直观、更自然的Wavelets小波分析。相关情况、资料和操作,之前整理到这里了,https://zhuanlan.zhihu.com/p/616644867
REW也有这页的介绍说明,https://www.roomeqwizard.com/help/help_en-GB/html/graph_spectrogram.html


“绝对理想”的小波分析结果是这样的:



你的这个小波分析,看起来,还是有点略显乱了点吧?



这是我的,好像稍微能好点吧,嘻嘻~~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01:49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6 01:38
从Impulse脉冲图上看,你这反射声控制方面,的确是非常非常棒了。完全没有超过-18dB以上、能量较大的反射 ...

我的环境可以说是最最恶劣的情况,不在房间,是在店里的收银台一点空间几平米做到这样,而且不在长方形短边摆放音箱设备,在长边摆放,不对称距离,后墙也不对称距离,落地玻璃门,整个环境没一个对的上标准的,所以我说了按照我的方式改装,根本不用一块扩散板吸音处理,都是哄人的。直达声听完就过了,音源正确,放大正确,根本没有那么多需要消散的能量,能量都集中在眼前给你耳朵听了。洗手间轰头的超低频能量都不见了,都在供电架构的改装上得到进步。没有多余的肥厚低频装腔作势。轻装上阵,什么类型都可以撑起,多乱杂的歌曲acg尴尬曲目都可以播出感情层次,网友听了都觉得跟自己的完全不一样,不紧不刺不赶,塑料声都消失了,不得不信,跟着改装的也验证了根本不用声学装修一大堆,随便找个地方一摆就完事了,享受音乐就这么简单嘻嘻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16 08:54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16 01:27
听内录外录很多都会说怎么和原曲自己在手机电脑数播听起来的印象不一样,因为短板在各位的供电架构和数字 ...

哦,看到分享打鼓音乐的名称,还以为是要试试超低频。

结果实际播放下来,发现这首曲子的音频本身,是没有什么超低频内容了。(这个听感,回放系统,没什么关系了吧)

最低音,也就是80Hz了吧?低于70Hz的内容,好像几乎没有了吧。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6-16 09:31
本帖最后由 死翘翘 于 2025-6-16 09:32 编辑

看了看测试曲线。如前面所说,峰谷有点大且没超低音。
房间的驻波有一些但不算强烈。
峰谷这个虽然能产生自己独特的音色,但终归有点大,建议想办法调的平一点。
几乎没超低音我是不能忍的,不过按楼主描述是2.2带低音炮系统,也许是楼主的话筒不是测试话筒的原因。
很多普通话筒为了凸出人声,下潜到50Hz左右,对超低频和高音衰减很大。楼主的测试好像确实两头没了。
另外,除了近场测喇叭本身,也可以在听音位测实际声音,做一下声压校准,声压75-85dB足够(楼主的显示声压我觉得多半不准的)。这两个测量都重要。
嗯,无际兄的几个建议很好,我很赞成。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6-16 09:46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15 23:09
1Om8Nlks81bV7Om9DnVnQ-w?pwd=8rqx 提取码: 8rqx

看到,今晚看看。

测单只音箱,一般是在正前方声轴线上,尽量避免房间的影响,才好观察音箱本身的性能比如失真和频响。
听音位测量的是最终的结果,房间参与度高,但失真没有办法分析是房间还是音箱。
最后是音量,需要判断下自己听音的音量大概是哪个类型的,75db 85db 95db对器材要求也不一样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16 10:22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6-16 09:46
看到,今晚看看。

测单只音箱,一般是在正前方声轴线上,尽量避免房间的影响,才好观察音箱本身的性能 ...

赶紧借机会,向专家请教一下啦~~~嘻嘻

脉冲图里,0ms附近的这种看起来“不太干净”,大概可能会是什么原因呢?谢谢!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16 10:54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6-16 10:55 编辑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16 01:01
直达声成分是我一直以来的判断,从录音上越来越接近耳机听感,听不到反射声的成分,喇叭动作在超级电容的 ...

又想起这个了~~~

这个Clarity清晰度(声学资料里,好像叫明晰度的,比较多吧),也挺有意思的,可以看着玩吧。

ASC这篇C50的帖子,还挺有意思的,Measure your C50 in REW and tell us how your bass sounds!,https://www.audiosciencereview.com/forum/index.php?threads/measure-your-c50-in-rew-and-tell-us-how-your-bass-sounds.22567/

这是你的,200Hz以上,还是可以的吧。



这是我的,前几年凑热闹发了上去,吓了他们一跳,嘻嘻嘻~~~



作者: sklbmm1    时间: 2025-6-16 11:02
房间是怎么样的?低频消散还是有点问题哦,搞点低频陷阱处理下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16:06
sklbmm1 发表于 2025-6-16 11:02
房间是怎么样的?低频消散还是有点问题哦,搞点低频陷阱处理下

很窄的几个平方,店里自己搞得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16:07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6 10:54
又想起这个了~~~

这个Clarity清晰度(声学资料里,好像叫明晰度的,比较多吧),也挺有意思的,可 ...

嗯嗯,今晚再请教各位了,水平对准单独测低音炮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16:09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6-16 09:46
看到,今晚看看。

测单只音箱,一般是在正前方声轴线上,尽量避免房间的影响,才好观察音箱本身的性能 ...

这个才是相对正确的,前面都是错误的测试方式1wgEm_j3z5ol5Cq175dPQlw?pwd=utxg 提取码: utxg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16:11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6-16 09:31
看了看测试曲线。如前面所说,峰谷有点大且没超低音。
房间的驻波有一些但不算强烈。
峰谷这个虽然能产生 ...

今晚再测单独的炮,直观判断下,昨晚都对着全频障板,炮在底下没有直接测过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17:19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6 10:54
又想起这个了~~~

这个Clarity清晰度(声学资料里,好像叫明晰度的,比较多吧),也挺有意思的,可 ...

麦克风立体声音乐模式30公分对着单独的炮正前方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L 障板炮 20.mdat
链接: https://***.com/s/1njLvlxTonjWIkZmcy3I-Dg?pwd=8qjm 提取码: 8qjm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17:20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6-16 09:46
看到,今晚看看。

测单只音箱,一般是在正前方声轴线上,尽量避免房间的影响,才好观察音箱本身的性能 ...

麦克风立体声音乐模式30公分对着单独的炮正前方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L 障板炮 20.mdat
链接: https://***.com/s/1njLvlxTonjWIkZmcy3I-Dg?pwd=8qjm 提取码: 8qjm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17:20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6-16 09:31
看了看测试曲线。如前面所说,峰谷有点大且没超低音。
房间的驻波有一些但不算强烈。
峰谷这个虽然能产生 ...

麦克风立体声音乐模式30公分对着单独的炮正前方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L 障板炮 20.mdat
链接: https://***.com/s/1njLvlxTonjWIkZmcy3I-Dg?pwd=8qjm 提取码: 8qjm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16 18:25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6-16 18:30 编辑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16 17:19
麦克风立体声音乐模式30公分对着单独的炮正前方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L 障板炮 20.mdat
链接: https://** ...

对于REW测量记录,可以考虑用“年月日小时分钟+备注说明”这种格式,做文件名存档了,呵呵

感觉不需要这么大声吧?降个10dB测量,足够了吧。

是不是作为低音炮的话,衰减看起来,稍微早了一点?
红色是你的,绿色是我的。看起来,好像从35Hz左右,就开始衰减了?听音乐,问题应该不大了。看电影,可能可以再下潜深一点吧。



Distortion失真方面。60Hz,你的THD大概是6.39%,我的大概是0.295%。
40Hz,你的THD大概是16.2%,我的大概是0.856%。



Impulse脉冲响应,红色是你的,橙色是我的。

我的看起来更规整一些?具体为什么,我也不太懂了。



Group Delay群延时。
红色,你的40Hz群延时不到20毫秒,30Hz大概35毫秒左右,好像算是挺不错的了。


我这个低音炮的群延时还行,但落地大单元30Hz以下就直接飞上天了,呵呵呵



这个超低频Decay衰减,还是非常赞的。开了很大的门窗吗?求秘诀了,呵呵呵


我的这个衰减,看起来好像略平滑一点吧~~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20:01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6 18:25
对于REW测量记录,可以考虑用“年月日小时分钟+备注说明”这种格式,做文件名存档了,呵呵

感觉不需要 ...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L 障板炮 3块运放.mdat
链接: https://***.com/s/1hR0oOtRiOYq4CoOC7oIpKg?pwd=iuup 提取码: iuup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6-16 20:11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6-16 20:14 编辑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16 16:09
这个才是相对正确的,前面都是错误的测试方式1wgEm_j3z5ol5Cq175dPQlw?pwd=utxg 提取码: utxg

都是打不开,这个网址
有条件发邮箱吧jimmyheiying@163.com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20:13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6 18:25
对于REW测量记录,可以考虑用“年月日小时分钟+备注说明”这种格式,做文件名存档了,呵呵

感觉不需要 ...

decay衰减,我的理解是低通滤波前级自身打铁硬,这次测试采用超级电容供电双组15v,对低频的把控更好,加上低音炮喇叭的反动势能吸收手段,用了180法拉锂离子材质的超级电容吸收,让喇叭的动作肉眼可见的清晰,没有多余的喇叭倒推动作,属于音源回放层面的坚实打底,那么有了好的回放效果,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就很低了,耳朵听不到可闻的难受频段,清晰见底的低频,以牺牲一些分量换取自然过渡融入主声道。不刻意装腔作势,所谓的追求三频均衡就是这样吧。低频下潜信息受制于前级线路的设置,原厂设计50hz到230hz低切范围,再低的频率没有得到太多的增益,只能说尽量发挥好这个范围,不追求无底洞的下潜分量,下潜信息要清晰融入,能放大多少就得看硬件设计了,这方面我也不懂,前级音源素质这方面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
环境没有什么特别,也没有刻意开门窗,基本是封闭空间,周围是收银台办公桌椅子,没有条件对称距离。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20:29
本帖最后由 jackey126 于 2025-6-16 20:39 编辑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6-16 20:11
都是打不开,这个网址
有条件发邮箱吧

前面要加百度网盘的固定前戳就能识别

e5cce248-5a5e-4e82-a40c-5fe3796e0f8e.png (27.93 KB, 下载次数: 69)

e5cce248-5a5e-4e82-a40c-5fe3796e0f8e.png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16 20:29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6-16 20:11
都是打不开,这个网址
有条件发邮箱吧

把网址里的***,改成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20:34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6-16 20:11
都是打不开,这个网址
有条件发邮箱吧

发邮件了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16 21:33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6-16 21:35 编辑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16 20:13
decay衰减,我的理解是低通滤波前级自身打铁硬,这次测试采用超级电容供电双组15v,对低频的把控更好,加 ...

这个Decay衰减,我理解指的是,声音发出后,如何在房间里逐渐衰减的过程,和低音炮自身的关系,应该不大了。


不好意思,刚刚又仔细看了一下,感觉应该是测量、数据,哪个环节出错误了。(尤其是后发的这个3运放,错误偏差还挺大的了。)

这种50Hz的T60M只有71毫秒,肯定是不对的了。



对于没有声学处理的房间,RT60里43Hz的T60M大约910毫秒,72.6Hz大约700毫秒,这个数值水平是比较常见,合理的数量级了。
至于43~73Hz中间这一段,应该就是测量或数据处理错误导致的了,可以考虑多测几次,再看看吧。



另外,刚刚又想到这个。
低音炮、低音音箱,在较高声压级下,2次、3次谐波失真水平,可能是个比较重要的性能水平参数吧。
如有兴趣,可以重点研究,挑战一下吧。比如,类似这种吧。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22:16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6 21:33
这个Decay衰减,我理解指的是,声音发出后,如何在房间里逐渐衰减的过程,和低音炮自身的关系,应该不大 ...

应该是当时外面在打雷的尾音录到了,那才是真正的轰头下潜压下来哈哈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6-16 22:29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6-16 22:40 编辑


失真图,低音工作区失真大于3%,已经没有办法分析音箱本身了,有可能是单元性能,也可能是房间参与度太高了(怀疑混响大:回声时间太长太多,加时间窗排除),也可能是测量音量已经超过了该低音系统的负载,过载了。
工作区失真度大于1%的,就只能靠耳朵收货了,需要依赖实际试听的感觉为准。
要检查声压计,测量位的音量,第二要看测量距离,测量环境是不是可以优化。
所以这是加了时间窗的:但也差不多

------------------------
瀑布图,听感里面,有50%以上是房间的混响,房间参与的比例大于直达声了,无法判断。


数据就是数据,和听感关系不大,听感是随心所欲的,但这个测量可靠性可能不高。建议拍下测量位和音箱、墙面的相对关系看看什么情况。如果没有声压计,可以用手机的顶替下,误差一般也可以接受。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22:39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6 18:25
对于REW测量记录,可以考虑用“年月日小时分钟+备注说明”这种格式,做文件名存档了,呵呵

感觉不需要 ...

功放耳机口也扫了下,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F1 功放内录.mdat
链接: https://***.com/s/1EJoQ4LpB3elgSaE_yBiLsw?pwd=ipj6 提取码: ipj6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22:41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6-16 22:29
失真图,工作区失真大于1%,已经没有办法分析音箱本身了,有可能是单元性能,也可能是房间参与度太高了 ...

嗯嗯 失真参数很离谱,听感很逼真,可能是障板特性就是这样,无法和箱体喇叭一样0.几的失真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6 23:11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6-16 22:29
失真图,低音工作区失真大于3%,已经没有办法分析音箱本身了,有可能是单元性能,也可能是房间参与度太 ...

猜想:障板是利用整个空间作为混音,rew测的时候等于在音箱内部扫描整盘,无法像箱体音箱局限在内部里,对空间混响成分的影响比较少,才能保持0点几的失真,障板等于整个空间都是他的箱体,都在参与混响,测试得到更复杂的混响成分,比例大,无法直观对比箱体音箱的参数,间接成为了部分无效参考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17 10:00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5-6-17 10:03 编辑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16 22:39
功放耳机口也扫了下,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F1 功放内录.mdat
链接: https://***.com/s/1EJoQ4LpB3elgSaE ...

功放大概的频响是这样的,是吧?


听了几句这个,HIMARI小提琴卡门,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47BzFEoP/,对比了一下原音频,实际听感的差别,和曲线特征,感觉还是比较一致的吧。

就是,250~800Hz的中低频,稍微多了一点点。琴箱声,重了一点,略多了一点罐子味儿吧。
(中低频250~800Hz的声音听感特征,大概是,厚重、温暖、浑浊感。弦乐“群感”。500Hz solo,罐子里面发出的声音。提升2dB后,温暖感变得更多了,清晰度略有下降。)


另外就是,1200~2500Hz的中频、2500~5000Hz的中高频,稍微少了一点。音色听起来不是太开放,色彩感少了些,2500~4500Hz的那种“金属芯”音色少了一点吧。
(中频800~2500Hz的声音听感特征,大概是,很硬实、棱角分明、凸出。提升中频,弦乐旋律线条更加突出。衰减后,两头的高低频会翘起来。1500Hz提升2dB后,声音向前靠,人声、军鼓向前靠,硬度感觉有所增加。提供声音的硬度感,力度感,以及距离感。很扎实地向前靠。)
(中高频2500~5000Hz的声音听感特征,大概是,毛躁、刺耳、细节。弦乐、木吉他的细节,可以在这个频段得到很好的体现。考验原始素材的频段。人声“很脏”的频段位置。4000Hz提升2dB后,声音向前靠,还有一点刺激耳朵的兴奋感。过量的话,会刺耳。重金属、流行金属常用,刺激性,兴奋感)


找了一个小提琴单独演奏Bb3的长音,大概看了一下频响情况。
红色楼主的1000Hz以下的基音233Hz和2级466Hz、3级703Hz谐波,都会比绿色原音,相对多了一点吧。
1200~3500Hz的泛音谐波,红色比绿色又相对少了一点吧。



随便截了一段,前十几秒是原音频,后十几秒是楼主的音频。(个人还是更喜欢,原音频的音色和效果了,嘻嘻嘻~~~)
整体听起来,感觉还是有点暗淡了吧?貌似有点复古味儿?有点像上世纪一些小提琴大师,比如海菲兹的那种录音效果了?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HIMARI小提琴卡门片段对比.wav
链接: https://***.com/s/1SYhZrO12AfCBTdFpGIxO6w?pwd=qem2 提取码: qem2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17 21:39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7 10:00
功放大概的频响是这样的,是吧?

来听歌吧嘻嘻【HIEND障板系统 Jazz Variants 立体声外录-哔哩哔哩】 https://b23.tv/CqT5eVN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18 11:26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17 21:39
来听歌吧嘻嘻【HIEND障板系统 Jazz Variants 立体声外录-哔哩哔哩】 https://b23.tv/CqT5eVN

左右声道,搞反了?原音频的定音鼓在右边的吧,嘻嘻~~
这曲子挺有意思的,从32Hz左右的低音大鼓,到60Hz左右“挺宽的”架子鼓底鼓,再到100Hz多的定音鼓solo。超高频也是顶满了20000Hz。对回放系统要求还是挺高的了吧。


交响低音大鼓,一演奏的话,超低频的下潜,大概达到了25Hz左右吧。如果没有32Hz这部分、典型明显的低音大鼓超低频效果,只剩下80Hz多的鼓腔声和中高频的鼓皮声,就不是那么好听了吧。



类似比较要命的,还有这版,夏伊指挥荷兰阿姆斯特丹RCO的马勒1,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t411o7hq/
第36分开始的第四乐章开头。20Hz都快打不住了,呵呵~~




回到楼主发的曲子。第1分38秒开始的低音大鼓,左边是原音频,右边是楼主的。65Hz以下,大概就少了很多了吧。3000~4000Hz以上,好像也缺了些?



另外,还联想到,前几年B站听到的一段音频。里面的定音鼓音色很奇怪,琢磨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大概是带了一些“大汽油桶”钢鼓的那种音色吧。抽空再找找看,也请大家一起听听看吧。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21 17:31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8 11:26
左右声道,搞反了?原音频的定音鼓在右边的吧,嘻嘻~~
这曲子挺有意思的,从32Hz左右的低音大鼓,到60 ...

重录了一个,调整了麦克风高度距离,帮我看看有没有高频录到【HIEND障板系统 jazz variants 立体声外录-哔哩哔哩】 https://b23.tv/SNn9Qpm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6-21 18:14
我倒是觉得不用太纠结测量结果,它只是客观的反映出某个音量,某个距离下的工况,不需要和实际听感做太多挂钩

因为好不好听本身很主观,先有好听的感觉,再用数据去观察你觉得好听的样子是怎样的,这个思路也不错,不一定要用它来指导设计。毕竟楼主的音箱是个私人物品,首先是要自己玩的开心。

当真正自己觉得有问题的时候,再去增加完成度就行。再说了这也是个无底洞。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21 18:18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21 17:31
重录了一个,调整了麦克风高度距离,帮我看看有没有高频录到【HIEND障板系统 jazz variants 立体声外录- ...

嗯,是好些了,听起来也更“透”点了,呵呵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21 18:47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21 17:31
重录了一个,调整了麦克风高度距离,帮我看看有没有高频录到【HIEND障板系统 jazz variants 立体声外录- ...

不过,6分20秒,至6分32秒,那一段,左音箱里的那个音色,实在不太喜欢了。听起来,像是在拍个小木筒、或中号大小的竹筒,似的?
原音频里,还是有些非常紧绷的鼓皮声吧。


要不再扫个频,先看看现在的响应情况?

大概对比看了一下,貌似410~430Hz的基音,比原音频多了一些。
590~610Hz的音色泛音,又少了一点。
3300Hz附近,以及8000Hz以上的超高频,还是比原音频,少了一点吧。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6-21 20:11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16 00:11
这个看起来,正常很多了。(测量前,点一下Start按钮左边的,check levels的按钮吧。通过数字信号Level的 ...

你的系统好高端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6-21 20:49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6-21 20:11
你的系统好高端

瞎玩而已,让您见笑了~~

其实自己知道,还有很多不足了。贴的那些图,也都是挑出来,比较顺眼的结果啦,hoho~~~

条件有限,目前还是租的房子。能有个小屋折腾,已经非常知足了,勉强凑合能听吧。

前几年升级音箱,厂家免费上门调试。看完折腾的结果,说已经足够好,不用动了。也算没白忙活吧,还挺开心的,嘻嘻~~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21 22:28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21 18:47
不过,6分20秒,至6分32秒,那一段,左音箱里的那个音色,实在不太喜欢了。听起来,像是在拍个小木筒、或 ...

等我的麦克风支架螺丝到货,录音麦被小桌子挡住低频,很缺低频,被桌板切的一干二净,不如之前的春江花月夜单声道来得有氛围哈哈,等再请教大佬了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21 22:30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6-21 18:47
不过,6分20秒,至6分32秒,那一段,左音箱里的那个音色,实在不太喜欢了。听起来,像是在拍个小木筒、或 ...

桌板挡住了下面的低频,导致每一首都缺低频部分,真是一点事都不能省,转接螺丝还没到,支架有了
作者: jackey126    时间: 2025-6-21 22:32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6-21 18:14
我倒是觉得不用太纠结测量结果,它只是客观的反映出某个音量,某个距离下的工况,不需要和实际听感做太多挂 ...

是的,数据参考不能全信,只能辅助验证一些改变。论坛里也看到过有的系统好听,数据测出来失真离谱一塌糊涂,可就是好听,耳朵收货。有时候数据无法横向对比,不同系统之间类似毫无默契的状态,你有我无,聊不到一块哈哈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6-21 22:46
jackey126 发表于 2025-6-21 22:32
是的,数据参考不能全信,只能辅助验证一些改变。论坛里也看到过有的系统好听,数据测出来失真离谱一塌糊 ...

”好听”其实说起来复杂。
因为再”好听”的音箱,放自己不喜欢的音乐,它也不好听。每个人喜欢的音乐差异很大,对音乐欣赏的点位也不一样。
同一首歌,有人听旋律,有人听动态,有人听歌词,有人听配乐,有人欣赏有人鉴赏,有人审视有人也仅仅是借熟悉的音乐在分析。并不太容易获得同样的感受,第一点,所以它需要放自己喜欢的音乐。
第二呢,同一个音箱,肯定是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的。

最后聊聊测量,测量最大的意义就是先观察自己喜欢的东西是怎样的。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