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怪现象”???面向专业市场的监听耳机定价普遍远低于hifi耳机 [打印本页]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3 15:38
标题: “怪现象”???面向专业市场的监听耳机定价普遍远低于hifi耳机
按理说,专业市场的用户耳朵更挑剔,制作音乐/母带本身需要挑刺或者校正,所需要的耳机素质理论上是最高的,但是纵观各家大厂新出的旗舰款监听,基本都在3k内,森海490pro原价3k5,现在促销大概2k4就能到手,号称佩戴无敌的铁三角r70x升级款r70xa降了重量升级了单元,2880的价格不过比r70x贵了200,现在促销还降了两百基本等于加量不加价,索尼的第一个开放监听mv1原价2999现在2k出头就能买到...唯一算贵一点的拜雅的1990二代也就3k8左右。相比动不动上万的hifi耳机,顶级监听定价为何如此“克制”?理论上对素质要求更高的专业市场反而不太需要万元以上的更高端的监听?

隔壁的相机市场,凡是专业领域的尼康z9佳能r3索尼a1专业旗舰,都是4w以上,远高于民用机型,其他还有很多行业的例子就不提了,结果到了耳机市场却是反过来的,越是专业的,定价反而越良心?

作者: touchmore    时间: 2025-6-3 15:51
因为录音室专业监听是音箱的事情,耳机只是凑合用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6-3 15:51
纯监听耳机都便宜,为什么便宜不想想,不好听呗。这年头有傻子吗。
作者: wanshuai331    时间: 2025-6-3 15:57
监听器材是用来当工具的,够用就好。 hifi器材是用来烧的,没有上限,,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5-6-3 16:05
如果认为良心的话,直接买索尼7506+真力8010a就天下无敌了。然后就可以退坛保平安,同时鄙视任何玩的耳机或音箱高于这个价格的,说买智商税。这样就赢麻了
作者: erjichao5581    时间: 2025-6-3 16:25
看了你写那一大堆,你为什么认为厂家冠名监听的耳机就是专业呢,就算你认为那是专业的,专业就等于好听吗,一个商品定价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认可度,认可度不行价格自然就会掉下来
作者: VEGA57    时间: 2025-6-3 16:25
实际上讲究的录音棚在用罗杰之声412+lcd5或者stax009的组合,看选择喽!
作者: VEGA57    时间: 2025-6-3 16:28
你看到的民用监听主要是售向中小工作室或者对耳机监听要求不高的工作室,一些厉害的棚也有很烧的监听,一套也得大几万。另外有相当的现场监听和录音监听是为了环境做妥协,无法高端化,也有特例,比如泽野弘之用z7m2做录音监听,坂本龙一大z1r做录音监听
作者: fankee    时间: 2025-6-3 17:48
touchmore 发表于 2025-6-3 15:51
因为录音室专业监听是音箱的事情,耳机只是凑合用

问题监听箱也远比hifi箱便宜
作者: fankee    时间: 2025-6-3 17:50
jimguo 发表于 2025-6-3 15:51
纯监听耳机都便宜,为什么便宜不想想,不好听呗。这年头有傻子吗。

其实那只是商家标榜的监听而已,他自己又不是标准,而且这些监听产品每个调音都不一样,到底哪个才是准的?现在那些高素质、直白调音的平板反而更像是监听
作者: 周大壮壮    时间: 2025-6-3 18:06
所以高保真(HiFi)和好听本来就是两码事,普通人去KTV唱歌,不加混响肯定没有加一点好听
作者: 阿灰灰    时间: 2025-6-3 18:10
1、监听耳机是劳动工具属性,人家购买是讲究投入产出比的。

2、返听的受众面大些,但是竞争比较激烈,而且大多数是成熟型号,价格起点都比较低。而开放式监听的受众面理论上是比较有限的,因为混音等工作更多的是优先使用音箱,耳机只是打个辅助——音箱性能不足、声学环境比较差导致某些频段不尽如人意等情况下才会考虑使用耳机。所以,一方面是有大量竞品,另一方面是某些类型监听可有可无,它如果卖贵了,没人买单。

3、hifi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感性价值,也就是它有较大的奢侈品比重,价格自然是各凭本事炒了,和传统意义上的监听价值观念就不一样。

不过嘛,自从纽曼这货把监听卖出了hifi价格,以后这个圈子也难说会不会和hifi圈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作者: 兰迪乌斯2    时间: 2025-6-3 18:10
监听≠还原,监听耳机的声音各不相同,请问谁是真实的?

监听耳机只是方便挑错,挑出录音中的毛病,从这个角度说监听耳机甚至是能特地让音乐变得难听的


作者: AgentO_o    时间: 2025-6-3 18:12
唯一算贵一点的应该是hedd2,这玩意定位是不方便使用监听音箱时可以用hedd2监听
作者: Mosizan    时间: 2025-6-3 19:16
拜亚:你好
作者: 神圣高坚果    时间: 2025-6-3 19:43
hifi耳机带有奢侈品属性,就这么简单

大几十万的瑞士机械表也没有几千块带卫星定时的日本电子表走得准

相机圈也有类似的现象比如莱卡,卖得也比一众专业相机贵

当一个品牌不讲参数,而是开始跟你说调教/调音这种以人为导向的、没有明确标准的东西时,它基本就是个提供情感的商品,专业人士自然不会买这样的商品
作者: lilongduzhi    时间: 2025-6-3 19:44
程序员写代码的机器有的也好差,毕竟很多程序都是跑在机房,即使游戏客户端开发有的也就用3080  但是发烧友就没上限,而且机箱还要海景房,都钱花在刀把上了,动不动几万块一台rog全家桶。
作者: RRRAYYY    时间: 2025-6-3 19:59
这就类似,一把能用的键盘50包邮,但定制发烧键盘也能干到五位数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5-6-3 20:18
贵的话专业不会买。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6-3 20:34
fankee 发表于 2025-6-3 17:50
其实那只是商家标榜的监听而已,他自己又不是标准,而且这些监听产品每个调音都不一样,到底哪个才是准的 ...

但标榜监听的都比名牌真监听的贵吧

作者: 耳机俱乐部小黑    时间: 2025-6-3 21:41
最主要是穷,辅助工具而已,皮实耐用便宜,声音能听清楚就行
作者: 浴皇大帝    时间: 2025-6-3 21:46
我现在只有在自己的棚子里唱歌才戴耳机了
作者: 我系无名氏    时间: 2025-6-3 22:53
不然呢,干活工具假如一开始定价就太高那不得被冲烂
作者: M4231    时间: 2025-6-3 22:55
月经帖了属于是
作者: lancelothy    时间: 2025-6-3 23:09
lilongduzhi 发表于 2025-6-3 19:44
程序员写代码的机器有的也好差,毕竟很多程序都是跑在机房,即使游戏客户端开发有的也就用3080  但是发烧友 ...



同意你的观点,没有办法,有需求就有市场的。

作者: 温柔的风    时间: 2025-6-3 23:15
其实大奥也是白开水监听风格
作者: zealote    时间: 2025-6-4 00:57
因为监听耳机产品定位本来就低,是监听音箱的廉价替代品
作者: suannan    时间: 2025-6-4 07:37
请问2400的490pro在哪买?
作者: 夜火    时间: 2025-6-4 08:23
进来学习一下
作者: edbljl    时间: 2025-6-4 09:01
只能说明耳机制造是低端制造业,耳机相关技术不是什么高精尖,说是耳朵挑剔其实是抬举自己,有些人就是偏好某种声音罢了,所谓的发烧耳机都是通过编故事来提升附加值...
作者: 烧鹅。    时间: 2025-6-4 09:09
nonono,并没有反过来。同样是隔壁相机市场,你看看那些徕卡,富士,理光的价格
作者: wmmpop    时间: 2025-6-4 09:42
1、专业线产品面对的人都是用这个干活生活的,还是追求性价比的,不好忽悠,属于必需品的理性消费。
2、hifi面对的是爱好、享受、发烧、娱乐的人,属于精神娱乐,本来就是感性消费。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监听就好比武,只要达到合格以上,那还是看谁更划算,毕竟是个劳动工具。
hifi就是文,只要你发烧喜欢,再贵的天价,也有人喜欢,精神享受嘛。
作者: gmjacky    时间: 2025-6-4 10:01
市場問題,1. 樓主少看了耳機損壞率(成本問題)。2. 監聽耳機不追求特定聲音風格,而是追求聲音一致性(他們的工作是為了讓所有人聽的聲音盡量一致,不是每人都有貴的設備)。3. 錄音室設備市場比你想像中卷, 30, 40 年前已經卷到不行,才形成現在市場。 4. 耳機是不值錢的,值錢的是技術,所有買耳機最好選有技術沈澱的公司。理解了嗎?
作者: kuaidantou2008    时间: 2025-6-4 16:58
两条不同赛道。对于监听耳机看一些音乐人up主讲解主要用于混音辅助检查。感觉是为了确定普通人欣赏音乐回放的下限,上限就需要音乐爱好者自己发挥了。如果在音乐制作过程中使用过于高级、染色严重耳机的话,可能对于设备上限高的音乐爱好者来说没法听
作者: 一个好厨子    时间: 2025-6-4 17:11
素质差别不大,监听加eq是hifi
作者: flowkiller    时间: 2025-6-4 18:37
GPT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颇具市场逻辑的问题。面向专业市场的监听耳机(monitor headphones)之所以定价普遍低于 HiFi 耳机,主要涉及市场定位、功能导向和消费心理等方面的区别:

1. 产品定位不同:工具 vs 娱乐
        •        监听耳机是专业工具,面向录音师、混音师、广播工作者等用户群。他们需要的是:
        •        精准、中性的声音
        •        耐用、可靠的结构
        •        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
        •        性价比高,易于批量采购
        •        HiFi 耳机则是面向发烧友和消费者,追求的是:
        •        音质的“美感”、音色风格(如暖声、通透)
        •        品牌溢价、外观工艺、材料堆料
        •        高端消费体验(如稀有驱动单元、限量版等)

👉 所以监听耳机更像是“工作用的螺丝刀”,HiFi耳机像“收藏级的艺术钢笔”。

2. 价格策略和销售渠道
        •        监听耳机需要以更低的成本进入录音棚、电视台、广播站等B端机构,批量采购、强调实用性,厂商反而倾向压低利润率、靠走量。
        •        HiFi耳机面向的是消费市场,定价往往包含品牌溢价、营销成本和极端追求音质的“情怀加价”。

3. 调音风格和用料
        •        监听耳机通常强调频响平直、无染音,这种“朴素”风格实际上不需要昂贵用料。
        •        HiFi 耳机会加入“听感优化”,例如提升低频量感、宽广声场等,这就需要更复杂的结构和材料。

4. 品牌和消费心理
        •        比如 Sony MDR-7506、Audio-Technica M50x,这类监听耳机价格一般在 100-200 美元,长期在专业领域服役。
        •        而 HiFi 耳机如 Focal Utopia、Abyss AB-1266 等动辄数千美元,其溢价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品牌影响力和消费者对“极致音质”的心理投入。

总结一句话:

        监听耳机是“精准可靠的工具”,HiFi 耳机是“情感驱动的奢侈品”。这就是定价差异的根本原因。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05
touchmore 发表于 2025-6-3 15:51
因为录音室专业监听是音箱的事情,耳机只是凑合用

在hifi音箱面前,hifi耳机不也是“凑合用”吗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06
jimguo 发表于 2025-6-3 15:51
纯监听耳机都便宜,为什么便宜不想想,不好听呗。这年头有傻子吗。

很多发烧友都买的监听耳机听歌哦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07
wanshuai331 发表于 2025-6-3 15:57
监听器材是用来当工具的,够用就好。 hifi器材是用来烧的,没有上限,,

工具不应该更高端吗?工作站级别的笔记本电脑都超级贵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07
zikomol 发表于 2025-6-3 16:05
如果认为良心的话,直接买索尼7506+真力8010a就天下无敌了。然后就可以退坛保平安,同时鄙视任何玩的耳机或 ...

不会这么一叶障目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08
erjichao5581 发表于 2025-6-3 16:25
看了你写那一大堆,你为什么认为厂家冠名监听的耳机就是专业呢,就算你认为那是专业的,专业就等于好听吗, ...

的确是给专业工作室用的监听耳机啊,不是专业是什么?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09
VEGA57 发表于 2025-6-3 16:25
实际上讲究的录音棚在用罗杰之声412+lcd5或者stax009的组合,看选择喽!

这还真没了解过,涨见识了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10
VEGA57 发表于 2025-6-3 16:28
你看到的民用监听主要是售向中小工作室或者对耳机监听要求不高的工作室,一些厉害的棚也有很烧的监听,一套 ...

那对于录音制作这个级别的需求而言,z7m2这个档次的耳机信息量也够了?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10
fankee 发表于 2025-6-3 17:48
问题监听箱也远比hifi箱便宜

是的,hifi音箱动不动都是六位数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11
fankee 发表于 2025-6-3 17:50
其实那只是商家标榜的监听而已,他自己又不是标准,而且这些监听产品每个调音都不一样,到底哪个才是准的 ...

490pro r70xa这个级别的肯定算准了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12
周大壮壮 发表于 2025-6-3 18:06
所以高保真(HiFi)和好听本来就是两码事,普通人去KTV唱歌,不加混响肯定没有加一点好听

那高保真hifi和监听是一个概念了?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13
阿灰灰 发表于 2025-6-3 18:10
1、监听耳机是劳动工具属性,人家购买是讲究投入产出比的。

2、返听的受众面大些,但是竞争比较激烈,而 ...

有奢侈品属性的话就能理解了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14
兰迪乌斯2 发表于 2025-6-3 18:10
监听≠还原,监听耳机的声音各不相同,请问谁是真实的?

监听耳机只是方便挑错,挑出录音中的毛病,从这 ...

490pro和r70xa这个级别的监听肯定算真实精准了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15
AgentO_o 发表于 2025-6-3 18:12
唯一算贵一点的应该是hedd2,这玩意定位是不方便使用监听音箱时可以用hedd2监听

见识了,全频气动单元的监听啊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15
Mosizan 发表于 2025-6-3 19:16
拜亚:你好

拜亚最贵的监听1990mk2不到4k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16
神圣高坚果 发表于 2025-6-3 19:43
hifi耳机带有奢侈品属性,就这么简单

大几十万的瑞士机械表也没有几千块带卫星定时的日本电子表走得准

但很多hifi耳机实在看不出有啥奢侈品属性,比如sr009静电耳机或者丑萌丑萌的abyss ab1266这种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17
lilongduzhi 发表于 2025-6-3 19:44
程序员写代码的机器有的也好差,毕竟很多程序都是跑在机房,即使游戏客户端开发有的也就用3080  但是发烧友 ...

所以是不是2-3k档次的监听素质就够了,听普通唱片的话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17
RRRAYYY 发表于 2025-6-3 19:59
这就类似,一把能用的键盘50包邮,但定制发烧键盘也能干到五位数

所以实际的实用价值到2-3k级别就到顶了?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18
prodomo 发表于 2025-6-3 20:18
贵的话专业不会买。

专业工作室不差钱吧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19
jimguo 发表于 2025-6-3 20:34
但标榜监听的都比名牌真监听的贵吧

我说的型号都是官方定位监听的,平均价格确实不贵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19
耳机俱乐部小黑 发表于 2025-6-3 21:41
最主要是穷,辅助工具而已,皮实耐用便宜,声音能听清楚就行

专业工作室的从业者会穷?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19
浴皇大帝 发表于 2025-6-3 21:46
我现在只有在自己的棚子里唱歌才戴耳机了

冒昧问下用的什么型号呢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20
我系无名氏 发表于 2025-6-3 22:53
不然呢,干活工具假如一开始定价就太高那不得被冲烂

只要素质够高,能提升生产效率,为何会被骂?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20
M4231 发表于 2025-6-3 22:55
月经帖了属于是

问题是没结论啊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21
lancelothy 发表于 2025-6-3 23:09
同意你的观点,没有办法,有需求就有市场的。

所以还是本身高定价会容易给人虚荣感?实际听歌的话2-3k就够了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22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5-6-3 23:15
其实大奥也是白开水监听风格

啊?电子管推出来声音还白开水啊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22
zealote 发表于 2025-6-4 00:57
因为监听耳机产品定位本来就低,是监听音箱的廉价替代品

hifi耳机难道不是hifi音箱的廉价替代品吗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23
suannan 发表于 2025-6-4 07:37
请问2400的490pro在哪买?

上个月国补价就有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24
夜火 发表于 2025-6-4 08:23
进来学习一下

老烧谦虚了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24
edbljl 发表于 2025-6-4 09:01
只能说明耳机制造是低端制造业,耳机相关技术不是什么高精尖,说是耳朵挑剔其实是抬举自己,有些人就是偏好 ...

所以实用价值2-3k就到顶了吗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25
烧鹅。 发表于 2025-6-4 09:09
nonono,并没有反过来。同样是隔壁相机市场,你看看那些徕卡,富士,理光的价格

徕卡是奢侈品,富士和理光价格并没有专业机贵哦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25
wmmpop 发表于 2025-6-4 09:42
1、专业线产品面对的人都是用这个干活生活的,还是追求性价比的,不好忽悠,属于必需品的理性消费。
2、hi ...

所以烧hifi的大多还是感性,理性的少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26
gmjacky 发表于 2025-6-4 10:01
市場問題,1. 樓主少看了耳機損壞率(成本問題)。2. 監聽耳機不追求特定聲音風格,而是追求聲音一致性(他 ...

所以专业监听耳机对音乐揭示力的要求反而比hifi耳机更低?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27
kuaidantou2008 发表于 2025-6-4 16:58
两条不同赛道。对于监听耳机看一些音乐人up主讲解主要用于混音辅助检查。感觉是为了确定普通人欣赏音乐回放 ...

所以用来检查音乐的耳机或者说声音素质,就2-3k的监听就到顶了?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28
一个好厨子 发表于 2025-6-4 17:11
素质差别不大,监听加eq是hifi

嗯,所以就问问是不是hifi耳机溢价太高了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4 19:28
flowkiller 发表于 2025-6-4 18:37
GPT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颇具市场逻辑的问题。面向专业市场的监听耳机(monitor headphones)之所以 ...

很不错的答案

作者: kuaidantou2008    时间: 2025-6-4 22:39
吹风 发表于 2025-6-4 19:27
所以用来检查音乐的耳机或者说声音素质,就2-3k的监听就到顶了?

至少我是这么觉得,以前听一个朋友说,还需要考虑耳机必须要耐造,耳机选贵了损耗成本也不低。

作者: imx600    时间: 2025-6-5 07:33
能问出这种问题的属于耳机听的少了要么是木耳,我就是拜亚监听入坑,烧到he1000un,监听普遍的缺点是没音乐性,中正还原没有音染跟好听其实是不沾边的,为了信息量在动态混响声场氛围感上要做取舍,业内人士都不会拿监听去日常听音乐,总之监听这个类取代不了HiFi
作者: 烧鹅。    时间: 2025-6-5 09:12
吹风 发表于 2025-6-4 19:25
徕卡是奢侈品,富士和理光价格并没有专业机贵哦

hifi不一样也是奢侈品吗~你看看御三家跟富士理光同规格的机器比富士理光便宜多少,相比之下富士理光是不是简直贵到离谱

作者: johnason    时间: 2025-6-5 09:18
因为监听耳机只需要还原就好,不用理会什么声场,密度之类。高灵敏度,白开水就行。但发烧耳机就完全不同了,要调音,要调整哈曼曲线,频响曲线,哈曼声场,找振膜材料,调整腔体结构之类。然后前端需要调谐,要试元件,换电容换运放调整,而且DAC, IV, LPF, AMP每电路都有影响,最终要实现各种声音精致清晰,不尖锐,有毛绒感,远近得当,抑扬顿挫。整个过程和周期非常漫长。所以定价贵用料是一方面,主要要平摊研发人员的时间成本。
作者: erjiniu    时间: 2025-6-5 10:16
r70x这类监听耳机没啥hifi味,所以尽管声音整体均衡耐听,但是播放一些器乐声音还不够华丽,索尼那种监听耳机索性声场都省略了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5 11:12
kuaidantou2008 发表于 2025-6-4 22:39
至少我是这么觉得,以前听一个朋友说,还需要考虑耳机必须要耐造,耳机选贵了损耗成本也不低。

原来如此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5 11:13
imx600 发表于 2025-6-5 07:33
能问出这种问题的属于耳机听的少了要么是木耳,我就是拜亚监听入坑,烧到he1000un,监听普遍的缺点是没音乐 ...

音乐性本质上是指失真?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5 11:13
烧鹅。 发表于 2025-6-5 09:12
hifi不一样也是奢侈品吗~你看看御三家跟富士理光同规格的机器比富士理光便宜多少,相比之下富士 ...

比的是专业和hifi,是纵向的,比如铁三角hifi的就比专业的贵,不跨品牌比

作者: 吹风    时间: 2025-6-5 11:14
johnason 发表于 2025-6-5 09:18
因为监听耳机只需要还原就好,不用理会什么声场,密度之类。高灵敏度,白开水就行。但发烧耳机就完全不同了 ...

不涉及前端,只说耳机本身,看起来简简单单的“还原”二字不就是hifi的本义吗

作者: jason99    时间: 2025-6-5 11:18
touchmore 发表于 2025-6-3 15:51
因为录音室专业监听是音箱的事情,耳机只是凑合用

严谨的制作中,混音和master时候音箱和耳机都要用上来验证的。虽然不至于缺一不可,但这是专业性的问题

作者: jason99    时间: 2025-6-5 11:21
Hifi更贵的原因是上了等级或者高端的,就已经是变成奢饰品,很难单纯用电子产品来描述它。高端HIFI往往都是投斥巨资来换取那么丁点音质的提升或者调音,更多的不是音质而是情绪价值!
作者: 江南我最帅    时间: 2025-6-5 12:51
不知道楼主是什么思想状态给出“制作音乐/母带本身需要挑刺或者校正,所需要的耳机素质理论上是最高的”的这个前提????
第一,什么时候耳机是母带监听的主要器材了?
第二,你列举的耳机有哪个录音棚用了?
第三,低价的监听耳机凭什么和高端HIFI耳机比?就凭个“监听”身份?

是不是监听身份对于民用市场并没有那么重要,
市场经济下,不说绝对,80%的情况下都是贵的东西更好。
人民币永远比人民识货。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多听听几个耳机比啥都强
作者: skysgift    时间: 2025-6-5 14:11
工作室讲究实用性,不需要HIFI耳机来开脑放
作者: touchmore    时间: 2025-6-5 16:11
jason99 发表于 2025-6-5 11:21
Hifi更贵的原因是上了等级或者高端的,就已经是变成奢饰品,很难单纯用电子产品来描述它。高端HIFI往往都是 ...

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档次和什么档次对比, 好的设备绝对不是一丁点的差异,只可能说你感受不到那种巨大的差异。如果是真好。

作者: jason99    时间: 2025-6-5 20:07
touchmore 发表于 2025-6-5 16:11
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档次和什么档次对比, 好的设备绝对不是一丁点的差异,只可能说你感受不到那种巨大的差 ...

越往高端边际效应越低,调音这东西太过主观了,一万和三万的耳机之间的提升与价格差距不成正比

作者: 林旭    时间: 2025-6-6 12:19
2400的490在哪里买
作者: johnason    时间: 2025-6-6 17:44
吹风 发表于 2025-6-5 11:14
不涉及前端,只说耳机本身,看起来简简单单的“还原”二字不就是hifi的本义吗

对的,但是“还原”本意,监听是还原音频数据内容,hifi却是尽量还原现场。

作者: jason99    时间: 2025-6-8 11:42
吹风 发表于 2025-6-4 19:24
所以实用价值2-3k就到顶了吗

个人觉得差不多,不AB对比就没伤害。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