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发一些民科diy个体户的神奇言论,大家看个乐子 [打印本页]

作者: DelMaor    时间: 2025-5-2 20:34
标题: 发一些民科diy个体户的神奇言论,大家看个乐子
淘宝店  汤老师耳机



作者: haxang    时间: 2025-5-2 21:42
我觉得没问题。
第一张截图,高频圆润其实就是高频刺激点糊了。比如面对面讲话齿音为什么不重,因为齿音空气传导中已经削弱了,也就是糊了。
第二张截图所表达的,其实与上一张截图差不多。录音高音刺激的部分,开大音量会不会刺激,自己有机子试一下就知道了。
作者: fankee    时间: 2025-5-2 22:08
haxang 发表于 2025-5-2 21:42
我觉得没问题。
第一张截图,高频圆润其实就是高频刺激点糊了。比如面对面讲话齿音为什么不重,因为齿音空 ...

有问题,高解析不一定刺,刺也不能说明是高解析造成的。你的言论只能说明弄糊是解决刺的一种权宜方法,但是跟高解析没啥关系。
作者: 从头学起    时间: 2025-5-2 22:09
90db,这么大音量
作者: 阿灰灰    时间: 2025-5-2 22:11
从头学起 发表于 2025-5-2 22:09
90db,这么大音量

老烧已聋,正常...我在耳机店里玩的时候,几个烧友和店员的听音音量,我如果不调节直接戴上,那是相当炸耳的响度...很多人其实听力严重受损了,自己没意识到而已
作者: 悲伤天使    时间: 2025-5-2 22:11
。。。解析力跟刺不刺是完全不沾边的两个东西
作者: haxang    时间: 2025-5-2 22:15
哪种高解析不刺激?
作者: Oberonn    时间: 2025-5-2 22:22
第一张,没什么问题。客观测量评判音质的唯二标准,就是FR和THD。而解析通常是高频增益多带来的。很少有耳机,6k-12k滚降,还被评价解析高的
作者: 847681220    时间: 2025-5-2 22:23
阿灰灰 发表于 2025-5-2 22:11
老烧已聋,正常...我在耳机店里玩的时候,几个烧友和店员的听音音量,我如果不调节直接戴上,那是相当炸 ...

所以老烧容易偏执不听人劝
作者: haxang    时间: 2025-5-2 22:32
fankee 发表于 2025-5-2 22:08
有问题,高解析不一定刺,刺也不能说明是高解析造成的。你的言论只能说明弄糊是解决刺的一种权宜方法,但 ...

哪种高解析不刺激?请举例子。

不刺激的多单元耳塞或者二单元、三单元音箱,分频器高频通道为什么都加电阻?

耳放是直通电路加个旁路电路,推高频刺激的耳机反而圆润了,为什么?

作者: 从头学起    时间: 2025-5-2 22:34
阿灰灰 发表于 2025-5-2 22:11
老烧已聋,正常...我在耳机店里玩的时候,几个烧友和店员的听音音量,我如果不调节直接戴上,那是相当炸 ...

没错。超过85db,长期会对听力造成损害,可以吃劳保了

作者: andre叁仟    时间: 2025-5-2 22:35
阿灰灰 发表于 2025-5-2 22:11
老烧已聋,正常...我在耳机店里玩的时候,几个烧友和店员的听音音量,我如果不调节直接戴上,那是相当炸 ...

让我想起了之前在店里玩,我听着动铁的入耳(没有泄压孔),老烧坐边上听hifiman的入耳,我耳塞都放着歌呢…他那边的音乐我都能听到,当时我真的汗毛都竖起来,这音量也太大了不是…
作者: neverwinter    时间: 2025-5-2 22:37
来看乐子与乐子
作者: Zanarkard    时间: 2025-5-2 22:40
纯纯乐子人
作者: 耳机俱乐部小黑    时间: 2025-5-2 22:41
参加过展会和私下聚会,有些烧油的听音音量非常恐怖,戴上去能炸耳朵那种。
作者: 椎名真空    时间: 2025-5-2 22:41
haxang 发表于 2025-5-2 21:42
我觉得没问题。
第一张截图,高频圆润其实就是高频刺激点糊了。比如面对面讲话齿音为什么不重,因为齿音空 ...

所以这耳机是想还原声音还在人口中无衰减的而不是经过空气和麦克风录出来的吗
作者: fankee    时间: 2025-5-2 22:46
haxang 发表于 2025-5-2 22:32
哪种高解析不刺激?请举例子。

不刺激的多单元耳塞或者二单元、三单元音箱,分频器高频通道为什么都加电 ...

你发表的神论理当你来自证啊,多的我就不说了,拜亚和sus谁的解析高?谁刺?你需要的你就举几个实际的耳机例子来,别像某diy发表那种神论
作者: t26f    时间: 2025-5-2 22:51
虽然图里的话很愚昧,但不少烧友一个劲追求厚暖糊也很搞笑,稍微有点刺激都受不了,这也不是真实的效果
作者: mymgod    时间: 2025-5-2 22:53
解析高可能会刺激,但解析高会刺激有点不大可能
作者: 棋士    时间: 2025-5-2 22:55
666听现场也刺耳是吧,原来现场是糊的
作者: 阿灰灰    时间: 2025-5-2 23:00
andre叁仟 发表于 2025-5-2 22:35
让我想起了之前在店里玩,我听着动铁的入耳(没有泄压孔),老烧坐边上听hifiman的入耳,我耳塞都放着歌 ...

我在浙江路圆声带玩的时候见过一个戴助听器的来买耳机,就问有没有足够响的搭配...最后拿了个砖头开到最响,才点点头表示这样可以了...我在想这耳机振膜能撑多久=。=

作者: Zanarkard    时间: 2025-5-2 23:02
d老师关于刺和解析力的解释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25-5-2 23:08
刺的本质是高解析?这位汤老师是不是把声音的亮度和清晰度搞混了?
我正好有一篇贴子说清晰度和亮度的关系:
http://erji.net/forum.php?mod=vi ... =2351539&extra=

其实想要声音变刺,很简单,增加高频和极高频,加到一定程度了声音自然就刺了嘛。

我相信这位汤老师应该是懂清晰度和亮度的区别,他之所以这么说啊,应该还是为了给自己的耳机遮羞而已,毕竟如果不把刺说成高解析,那他的耳机还怎么卖呀,哈哈…………
作者: haxang    时间: 2025-5-2 23:17
那我知道你所理解是什么了。

拜亚耳机和SUS耳机可是两个不同单元。

之前做的试验是同一组或者同一个发声单元。如果在同一个发声单元,要么弱(糊)化高频,要么增强中频和高频。


作者: haxang    时间: 2025-5-2 23:18
fankee 发表于 2025-5-2 22:46
你发表的神论理当你来自证啊,多的我就不说了,拜亚和sus谁的解析高?谁刺?你需要的你就举几个实际的耳 ...

那我知道你所理解是什么了。
拜亚耳机和SUS耳机可是两个不同单元。
之前做的试验是同一组或者同一个发声单元。如果在同一个发声单元,要么弱(糊)化高频,要么增强中频和高频。
作者: fankee    时间: 2025-5-2 23:19
haxang 发表于 2025-5-2 23:17
那我知道你所理解是什么了。

拜亚耳机和SUS耳机可是两个不同单元。

多的我就不说了,你综合上面那么朋友的回复来看就行了。结论我也是一开始就给了:解析和刺没啥必然关系;糊也只是解决刺的权宜之计。
作者: marine2000    时间: 2025-5-2 23:29
从头学起 发表于 2025-5-2 22:09
90db,这么大音量

不是很大,也就音量旋钮四分之一的范围,估计对方说的是SPL。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5-5-2 23:34
楼上的应该是口中的高解析和我理解不一样,他口中的应该叫线条感强,亮。我理解的解析定义是还原程度,完全相反的
作者: haxang    时间: 2025-5-3 07:26
fankee 发表于 2025-5-2 23:19
多的我就不说了,你综合上面那么朋友的回复来看就行了。结论我也是一开始就给了:解析和刺没啥必然关系; ...

我不需要看其他。
你这些观点跟我之前不了解电路、元器件及音频材料,不了解设备如何调音的时候一模一样。
作者: 仙梦情真    时间: 2025-5-3 08:17
要做一款优秀的音乐器材确实需要制作者具有扎实的声学知识和健康的音乐审美才行,这一点也是国产制作者们需要努力追赶的,而不是夜郎自大。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5-5-3 09:21
刺一个是录音倾向,一个是器材问题。器材搞好了就能听刺倾向的录音了。我和刺斗争了很长时间。。。。。
作者: 一曼森一    时间: 2025-5-3 10:16
我娃听播放器单端音量一般8-10,我30-40
作者: truetrue    时间: 2025-5-3 10:24
悲伤天使 发表于 2025-5-2 22:11
。。。解析力跟刺不刺是完全不沾边的两个东西

正确,解析高听着才不累累的原因是有害失真和某些刺耳频段造成

作者: 收sus和功放    时间: 2025-5-3 10:32
haxang 发表于 2025-5-2 22:15
哪种高解析不刺激?

人家几十万,几百万的音箱系统也没听见刺啊
作者: haxang    时间: 2025-5-3 10:38
收sus和功放 发表于 2025-5-3 10:32
人家几十万,几百万的音箱系统也没听见刺啊

几十万,上千万的音响肯定调音是调好的,高频加了阻尼。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5-5-3 11:31
刺的本质是高解析肯定是错的,但截图其他内容基本上没问题但不全面。Deepseek说的也没问题,纯理论上的,但也不全面。把截图与Deepseek两者合在一起就更全面了。另外,“刺”与“刺激”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烧友们会说“刺”“毛刺”,但基本上没人会说“刺激”。
如果听音90分贝,大部分器材都会听到“刺“,因为就是以温暖声、音色发暗、耐听的HD650有时候也会听到“刺”。
听到”刺“的原因有录音问题、器材问题(解析太高、音色太薄等)、音量太大等。
Deepseek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对普通人很专业,但对专业人士来说稍有不足。对初烧来说帮助非常大,对老烧来说有些没有说到点子上或者不全面。
作者: RRRAYYY    时间: 2025-5-3 11:43
什么设备能播放100db以上,广场大喇叭吗
作者: 鬼狐    时间: 2025-5-3 11:50
本座告诉你,声音刺极少是失真,绝大多都是低音不足
作者: fixbug    时间: 2025-5-3 12:00
刺是高音某个频率过了,也是三频不好,与解析无关,不过解析越高越不耐听倒是真的,细节太多,像素太高了。
人的耳朵习惯自然闷湖的
作者: fankee    时间: 2025-5-3 12:08
fixbug 发表于 2025-5-3 12:00
刺是高音某个频率过了,也是三频不好,与解析无关,不过解析越高越不耐听倒是真的,细节太多,像素太高了。 ...

这什么歪理?现实解析够高了吧,会累吗?
作者: fenk    时间: 2025-5-3 12:08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5-5-3 12:15 编辑
haxang 发表于 2025-5-2 21:42
我觉得没问题。
第一张截图,高频圆润其实就是高频刺激点糊了。比如面对面讲话齿音为什么不重,因为齿音空 ...

我只能说现在这些新晋“品牌”对主观听感的研究也不到位。所有声音暗的东西都没细节(800年前的东西都没这个规律)?声音亮了就干净了不糊不乱了(700年前的东西都没这个规律)?低频多了一定会影响到中高频信息量(现在都2025年了)?
解析力,信息量这个东西,并不是所有发烧友的刚需。但是经常被绝大多数发烧友挂嘴上。他和声音走向,还有音色是两码事。对我来讲,有些很亮很刺的东西,对于一些细节还有掩蔽作用(相当于晃瞎了我的耳朵)。如果有些人不能分辨声音或现场的细节,或者说不了解作品的编曲不知道里面放了些啥了,只认亮和刺(这也是从哈曼曲线开始的,大量中高频过调的东西产生),那他说的信息量还真不是这里几年前谈论的那个信息量。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25-5-3 12:16
Zanarkard 发表于 2025-5-2 23:02
d老师关于刺和解析力的解释

嗯嗯,很认同deepseek的说法,刺就是5khz-10khz的频段量太大造成的。
不过,我觉得与其这么讨论,还不如上点实在的
我用音频编辑软件,把《豆豆龙》这首歌的高频拉起来,和没拉的原曲一比,很明显高频拉起来后声音就刺了。
下面奉上我编辑前后的音频对比,感兴趣的可以到下面的链接试听:

https://pan.bai   du.com/s/1sJ7V2tzGmy5sMYZYB_FcUg 提取码: sncq


把bai   du改成baidu即可。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25-5-3 12:20
我就不用《eyes on me》这种能刺伤人的歌曲来展示了,免得弄疼试听烧友们的耳朵,豆豆龙刺起来没那么难受
作者: 留香小筑    时间: 2025-5-3 13:07
kugongzi 发表于 2025-5-3 12:20
我就不用《eyes on me》这种能刺伤人的歌曲来展示了,免得弄疼试听烧友们的耳朵,豆豆龙刺起来没那么难受 ...

这首雀食齿音明显些,梁静茹都玩到没齿音了,这首还是会有点,我听的是320mp3
作者: 天使驻足不前    时间: 2025-5-3 13:41
悲伤天使 发表于 2025-5-2 22:11
。。。解析力跟刺不刺是完全不沾边的两个东西

刺激的刺和毛刺的刺你知道他说的是哪个吗  主观的东西没法争论  
作者: 肚子痛    时间: 2025-5-3 13:49
解析力和信息量的极致,是现场,现场刺不刺?
作者: 耳鸣哥    时间: 2025-5-3 14:49
阿灰灰 发表于 2025-5-2 22:11
老烧已聋,正常...我在耳机店里玩的时候,几个烧友和店员的听音音量,我如果不调节直接戴上,那是相当炸 ...

是听力受损还是听习惯了,这个问题应该认真研究一下。
作者: VEGA57    时间: 2025-5-3 16:18
正常音量90db......他估计是助听器用户
作者: haxang    时间: 2025-5-3 16:19
fenk 发表于 2025-5-3 12:08
我只能说现在这些新晋“品牌”对主观听感的研究也不到位。所有声音暗的东西都没细节(800年前的东西都没 ...

解析不是刚需?耳机线为什么不用铝线?或者铁线?

作者: VEGA57    时间: 2025-5-3 16:20
评论区说明一件事:没几个人听过静电大耳,不懂得什么叫不刺激的高解析
作者: fenk    时间: 2025-5-3 16:22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5-5-3 16:23 编辑
haxang 发表于 2025-5-3 16:19
解析不是刚需?耳机线为什么不用铝线?或者铁线?

对很多发烧友来说解析不是刚需。现在你们这帮子人平时不交流的么?听感味道都不考虑?我实话跟你说,我对于细节和乐感都有要求,于是我现在烧不起耳机,那个投入可以让你玩音箱玩得很爽了。当然了,现在那些acg fans,对糊有神经病一般的敏感的,实际上只有亮和刺他才觉得不糊,解析才好的……抱歉我没共同语言。

作者: VEGA57    时间: 2025-5-3 16:26
照他这么说符合扩散场和哈曼曲线的耳机都是糊糊乐呗!exk是解析最好的耳机呗!实际上你听过就知道,exk单纯刺激,解析力远不如现代的多单元哈曼走向耳机,决定解析力的指标:线性失真(包含偏离目标曲线的情况)、非线性失真(thd、imd,一些哈曼/扩散场耳机刺耳就是因为imd高)与瞬态失真。
作者: haxang    时间: 2025-5-3 19:50
本帖最后由 haxang 于 2025-5-3 19:52 编辑
fenk 发表于 2025-5-3 16:22
对很多发烧友来说解析不是刚需。现在你们这帮子人平时不交流的么?听感味道都不考虑?我实话跟你说,我对 ...

肯定的,都没搞清楚,截图说的是设备内部的调音,你们非要把调音的言论搬到到完成调音后的产品,能一样?

作者: razardo    时间: 2025-5-3 19:53
阿灰灰 发表于 2025-5-2 22:11
老烧已聋,正常...我在耳机店里玩的时候,几个烧友和店员的听音音量,我如果不调节直接戴上,那是相当炸 ...

这次siav音展,有间展房里是hifiman系统,我在听arya unveiled系统,旁边一个老哥在听香格里拉,结果我的正常音量居然被他的声音吵的没法听。。。。真不知道耳朵怎么能经受的住
作者: 阿灰灰    时间: 2025-5-3 19:57
razardo 发表于 2025-5-3 19:53
这次siav音展,有间展房里是hifiman系统,我在听arya unveiled系统,旁边一个老哥在听香格里拉,结果我的 ...

这振膜倒也扛得住,做耳机浪费,直接塞音箱上去

作者: Onion大暖旺    时间: 2025-5-4 02:00
从他的回复看,他绝对不是不懂,只是很可能在用一些本身圈子里本身就模糊不清的概念,在为自己的产品打掩护。一直没买过diy,但听过有不少人评价他的产品“刺”。
作者: Onion大暖旺    时间: 2025-5-4 02:08
Onion大暖旺 发表于 2025-5-4 02:00
从他的回复看,他绝对不是不懂,只是很可能在用一些本身圈子里本身就模糊不清的概念,在为自己的产品打掩护 ...

回复作主观分析评价。支持国产高水平diy崛起,希望都在认真探讨,而不是故意把水搅浑。看到网店作坊有一些迷惑的产品介绍,想到很多人在用做好产品以外的方式挣钱,“刺”不“刺”的都不重要了
作者: DelMaor    时间: 2025-5-4 03:32
天使驻足不前 发表于 2025-5-3 13:41
刺激的刺和毛刺的刺你知道他说的是哪个吗  主观的东西没法争论

不管是刺激还是毛刺都跟解析没半毛钱关系
作者: DelMaor    时间: 2025-5-4 03:36
haxang 发表于 2025-5-2 21:42
我觉得没问题。
第一张截图,高频圆润其实就是高频刺激点糊了。比如面对面讲话齿音为什么不重,因为齿音空 ...

首先衰减和糊就完全不是一个事,第二刺激除了7~10k的频响有峰意外,高频的能量堆积也会造成,能量堆积本身同样是会造成糊的,糊跟高频的刺完全可以是同源的,一点矛盾没有
作者: DelMaor    时间: 2025-5-4 03:37
haxang 发表于 2025-5-2 22:15
哪种高解析不刺激?

不刺激的高解析多了去了,罗杰412也没有多刺激,你要说人解析低么
作者: DelMaor    时间: 2025-5-4 03:42
Oberonn 发表于 2025-5-2 22:22
第一张,没什么问题。客观测量评判音质的唯二标准,就是FR和THD。而解析通常是高频增益多带来的。很少有耳 ...

还是有的,sus,susu这些滚降都在,不影响人家解析高。而且也不止,能用的数据还有很多。能量堆积会反应在瀑布图上,振铃反映在冲激响应图上。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5-4 04:42
站队测试贴。
细节越好波形越真实,必然越接近分子波形相对越不刺激。正常人都应该是这样认为的。

表示怀疑或者反对的基本属于不学无术之徒类型,不管什么学科和学历那就都没可救药了。学科学历越好认知就越拉稀结果越完戏。想起死回生的话关键在于自己救自己。
或躺平摆烂那就这样了。可以自由认为刺激就是细节好,其实主要是思维欠奉,最好的评价就是初哥还不懂深入思考。造成没头脑自然不会买东西,或者没钱买的是烂货铁片耳机瞎凑合。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5-4 04:50
有个初哥说解析好的图像能看见汗毛感觉尴尬刺激,于是加点糊就能消除刺激。那么这个人的脑子就听在这里不走了是吧,单核都不到,才零点几。
正常大脑再往下想的话,分辨率差的显示屏都看不到汗毛,那么刺激因素不就全都没出来吗。那么买个地摊铁片耳机就是天下最柔和的标配吗。结论自相矛盾只能说明大前提错误。
这个错误的大前提,就是此类玩家,对刺激声的原因理解上大错特错。白上学了。
作者: haxang    时间: 2025-5-4 11:55
本帖最后由 haxang 于 2025-5-4 11:59 编辑
DelMaor 发表于 2025-5-4 03:37
不刺激的高解析多了去了,罗杰412也没有多刺激,你要说人解析低么

怎么说呢?这个汤什么的是DIY耳机的,如果站在调音的角度,要把高频刺激调柔润一些,那就想办法在高频上做减法,而耳机高频上做减法的材料,参观过朋友的耳机研发的工作室也知道一些,这玩意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就糊,少了达不到润的效果。
耳机的高中低频都在同一点发出,所以不好调,往往在单元上进行调试,解析太高高频容易发刺,也不能太糊,所以需要从高解析到糊这阶段分为10阶段,而且耳机单元和人耳之间还有一块(硬质)滤音网和一层(软质)滤音棉,滤音网空洞大小和软硬度,以及滤音薄厚都有讲究。

音箱通过分频对高频调音相对简单一些,单元越多越好调音。当然单元多了,成本自然也会往上涨。

功放和解码的调音就相对复杂一点,输出功率越大,解析基础就越高,输出功率高频容易发刺,输出端口附近要么加负反馈,要么加旁路电路。不加也可以,要么改把工业电容改成音频电容。其实电容大厂很少定位什么音频电容,都会定位为民用电容,音频电容只是发烧友间的炒作罢了。而这类所谓的“音频”电容都会比工业电容出来的声音要糊

以上这些都是为了最终输出的声音高频柔和在高解析的基础上做减法,因为材料的特质所决定,如果单独拿出来做比较,用作减法的材料会比不做减法的时候要糊。


高解析和糊这类词无法用词语来表达,这里涉及到一个度和一个接受度的问题,在仪器里对比A参数组比B参数组解析高,那么B相对于A是糊的。举个例子,HD600相对于HD800,在发烧友来说HD600是糊的,而对与普通人来说HD600确实是高解析。

切入的角度不同,对于这种清晰还是模糊的程度,参照物不同,同一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汤某某也是初于在调音阶段理解说的这句话,如果非要拿成品说事,那不是一个层面的意识形态。

作者: true-blue    时间: 2025-5-4 12:29
以前叫过拜亚DT231人声齿音特别显著,但比其高音亮的耳机却没有它那么刻意的齿音,那么DT231比它更亮又没刻意曝露出来的齿音的耳机,它的高频解释力更高好?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