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有没有一种可能,天天嚷嚷模拟味的人其实对素质很木耳 [打印本页]

作者: t26f    时间: 2025-2-5 17:36
标题: 有没有一种可能,天天嚷嚷模拟味的人其实对素质很木耳
那些人天天嚷嚷看不起现代耳机、音箱,觉得没有那个味儿了
也许恰恰实在掩盖他们对现代器材的素质、动态、密度、声场各方面的麻木无感
也许他们压根分辨不出这种进步,只能听到个声音是暖的还是冷的,厚的还是薄的
所以他们只抓着味道,感叹今不如昔,天天厚古薄今,说什么现代器材没有音乐味了
压根体会不到高素质高还原带来的音乐本质的享受,就像天天怀念某调料多么好味,却不懂一盘菜食材新鲜多么重要

作者: went86    时间: 2025-2-5 18:05
说得太极端了,最近那几个讨论模拟味、声音冷暖之类的帖子都是我发的,所以这个话题我最有发言权,先说说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老耳机,喜欢有味道的耳机,主要原因还是听过太多高素质的耳机了,比如1266、sus、x9000、大p等等吧,虽然都听的时间不长,但是现在已经没有刚开始听高素质耳机的那种惊艳感了,也没有新鲜感了,现在新出耳机都讲究准确,讲究哈曼曲线,导致声音失去了特色,变得越来越相似,听的时间长了,觉得乏味无趣,我为了找寻不一样的声音,所以选择玩老耳机,新耳机肯定能一耳朵听出素质的进步,但是有味道的耳机却更能让我感动,每个人都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没必要这么极端
作者: 周大壮壮    时间: 2025-2-5 19:02
年少不知阿姨好,错把少女当做宝,年少不知软饭香,错把青春倒插秧。

换任何一个单纯的年轻人都不可能悟透这段文字,初入HiFi圈也是一样
作者: t26f    时间: 2025-2-5 19:28
周大壮壮 发表于 2025-2-5 19:02
年少不知阿姨好,错把少女当做宝,年少不知软饭香,错把青春倒插秧。

换任何一个单纯的年轻人都不可能悟透 ...

我只看到了老气横秋,倚老卖老

作者: 阿灰灰    时间: 2025-2-5 19:35
本帖最后由 阿灰灰 于 2025-2-5 19:51 编辑

这个...萝卜青菜,谁都别去抢占所谓的释经权。

比如有人小时候喂奶时被闷过,差点死了,所以对大N有心理阴影,所以钟情贫R...这你不能说人家审美有问题吧
作者: lmz328292    时间: 2025-2-5 19:43

作者: fixbug    时间: 2025-2-5 19:47
第一句有点问题,耳机,音箱是纯模拟的,数字是在音源放大部分。
数字信号是听不成的,最后都要转换成模拟信号,转换后的模拟信号越真实越自然越好,数字部分也是追求越保真越好,这个真说到底就是模拟信号,这也是厂家不断追求的,数字模拟是一家亲,不是互相对立的。
作者: 阿灰灰    时间: 2025-2-5 19:53
本帖最后由 阿灰灰 于 2025-2-5 19:55 编辑
fixbug 发表于 2025-2-5 19:47
第一句有点问题,耳机,音箱是纯模拟的,数字是在音源放大部分。
数字信号是听不成的,最后都要转换成模拟 ...

你说的很准确,真正纯模拟的玩家应该是开盘机、黑胶、卡带等玩家。用数字设备去尽可能模仿模拟声,其实也是种无奈,或者是一种卖点。不过LZ可能是想表达有些人喜欢复古的声音,只是没表达好,比较容易引发歧义


作者: ls1mn    时间: 2025-2-5 19:55
有没有一种可能,楼主自以为举世皆醉唯我独醒,实际上楼主的素质不如一根
作者: 我好6啊    时间: 2025-2-5 19:55
现代产品更适合现代音乐,厂商也在做出改变。应该是大家审美不同,年龄不同导致的。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2-5 19:58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5-2-5 20:00 编辑

其实反而是对数码声的刺耳反艺术行为比较敏感。玩石机极端化的一些作坊和烧油,认为数码刺激生效,是占到细节多的便宜了。这本身是对细节问题的曲解。类似于影像数码照片,细节多并非等价于人工锐化,而是绝对的分辨率高。
作者: zhan1919    时间: 2025-2-5 19:58
极少部分可能确实会有这种,一个朋友因为cd特别多,总会很莫名其妙的说串流音乐数字味道重,还是C D模拟味道强。可能是因为心理因素占的比重太大,有一次播的其实是黑胶,他没注意到也说是数字味道重。
作者: 新房荡漾    时间: 2025-2-5 20:17
有没有一种可能现代器材就是素质过低才没有模拟味的。
作者: 不可思议Zzz    时间: 2025-2-5 20:27
高素质和模拟味冲突吗??
作者: 阿灰灰    时间: 2025-2-5 20:38
不可思议Zzz 发表于 2025-2-5 20:27
高素质和模拟味冲突吗??

不冲突,冲突是玩家的问题——没钱,坛子里有至少2个HE-1+黑胶的极致玩家

作者: poonhk    时间: 2025-2-5 20:38
要不要模拟味要看看你听甚么音乐,例如你听海外现代流行、电子或者金属之类快节奏的歌那就不太需要味道
作者: wuhan330    时间: 2025-2-5 20:51
说的就是我么,老是几个口AB来CD去,到底是CD机原出好听还是搭解码好听,能够为ipad出不了无损郁闷好久,其实静心听音乐挺好的
作者: 鬼狐    时间: 2025-2-5 21:28
本质个毛,模拟音源有丰满低频和擦耳的高频。数码音源直通声简直是灾难,指标是好看,但是就是缺低频,还有垂直入耳的高频。难听
作者: andy04665547    时间: 2025-2-5 21:37
     "很多人"說的模拟味就是hufi,人耳覚得悅耳本來就不是訊息量越多越好听,

所以很多人覚得那种高低頻都听不到的全頻音箱覚得很好听

可以參考nhk 的40万法则
作者: 不可思议Zzz    时间: 2025-2-5 21:38
阿灰灰 发表于 2025-2-5 20:38
不冲突,冲突是玩家的问题——没钱,坛子里有至少2个HE-1+黑胶的极致玩家

哈哈 确实 钱到位了 要啥有啥
作者: royroland    时间: 2025-2-5 22:52
阿灰灰 发表于 2025-2-5 19:35
这个...萝卜青菜,谁都别去抢占所谓的释经权。

比如有人小时候喂奶时被闷过,差点死了,所以对大N有心理 ...

服了你了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25-2-5 23:27
zhan1919 发表于 2025-2-5 19:58
极少部分可能确实会有这种,一个朋友因为cd特别多,总会很莫名其妙的说串流音乐数字味道重,还是C D模拟味 ...

哈哈,看到这条回复我笑了。
看来这些嚷嚷着模拟味的人,可能非但是对素质很木耳,连自己整天挂在嘴边的味道,也不知道是什么

作者: 阿灰灰    时间: 2025-2-5 23:41
royroland 发表于 2025-2-5 22:52
服了你了

这是真事=。=

作者: edbljl    时间: 2025-2-5 23:43
有没有可能有些人其实已经聋了(麻木)所以需要找刺激…
作者: xhks    时间: 2025-2-5 23:45
你可以买个夏日之声m30跟拓品回来对比一下呗,一个模拟声一个科hi声,你看看喜欢哪个?而不是模拟就是上古声音数码就是现代声
作者: guanming172    时间: 2025-2-5 23:55
什么是准确的声音?有钱模拟味和高素质冲突吗?台机照样追求模拟味的一大堆,你没发现自己是小丑吗?无知者无畏?
作者: luke42878    时间: 2025-2-6 00:46
本帖最后由 luke42878 于 2025-2-6 00:54 编辑

有没有可能这些天天嚷嚷着素质 声场 密度的这些人,心里连最基本的审美都没有。就像那些拿着单反长枪短炮,天天照风景照模特,只讨论像素 燥点 光圈的那些摄影大师一样。
作者: wkd15jordan    时间: 2025-2-6 00:53
嘻嘻不用吵架,我主力音源是黑胶,没有模拟味,只有模拟,模拟的是真实,糊和刺都叫失真
作者: hj5abc    时间: 2025-2-6 01:41
新房荡漾 发表于 2025-2-5 20:17
有没有一种可能现代器材就是素质过低才没有模拟味的。

对于电子/工业产来说,没有这种可能。现在很多人拿胶片拍照觉得味道好,难不成是因为数码相机素质低了?你这种话都说的出来…不知道是什么逻辑。。。
作者: ssfangyuan11    时间: 2025-2-6 01:50
大家对模拟信号跟数字信号有着最根本的解,其实数字信号是模拟信号妥协的产物,原始的模拟信号才是百分百,素质上面也是原始的模拟信号最高,有机会听听开盘母带,感受下模拟信号的魅力
作者: bonobolton    时间: 2025-2-6 08:11
对素质的追求最终会遁入虚无,对味道的追求才能长久。
作者: VEGA57    时间: 2025-2-6 08:21
HiFi哪有赛博斗蛐蛐有意思啊!打起来打起来!
作者: Yin93035382    时间: 2025-2-6 08:25
階段性的存在,第一階段從無到有,基本的需求,第二階段質的追求也是心理追求,動態,定位,分析力等,第三階段自我追求,音色,聲音三頻平行度,自我的滿足
作者: VEGA57    时间: 2025-2-6 08:27
行,以后赛博斗蛐蛐就看你了,你是会玩的,两头反串


作者: chfsg1    时间: 2025-2-6 08:52
VEGA57 发表于 2025-2-6 08:27
行,以后赛博斗蛐蛐就看你了,你是会玩的,两头反串

底裤都给扒下来
作者: tommynsx1983    时间: 2025-2-6 09:15
五楼灰哥的解释形象生动,一思即明

从石机转坑到胆机有一年多了,不管啥器材真的还是有票子最重要,音响这毕竟是个爱好,男人的爱好没一个省钱省心的,石胆都有那就是该静心听歌

话说我小时候超级不喜欢喝牛奶,也许是因为那时候穷,人到中年现在有俩糟钱了,反而特别喜欢乳香饮、香薰、x香…………
作者: 吉祥如意1973    时间: 2025-2-6 09:17
听过好的模拟系统不会这么说吧
作者: 钙奶饼干    时间: 2025-2-6 09:35
别装,首先模拟音不等于糊FI,还有就是听听好的模拟音设备再说
作者: 留香小筑    时间: 2025-2-6 09:44
我不知道什么叫模拟味,我喜欢比较准的,均衡的,不漏细节的声音,可能我还不知道什么声音算比较准,所以就先拿人声和日常生活听到的人声对比,越接近的就认为越准,就算人声外的频段不准,起码人声的这个频段比较准吧,调eq时就是用人声来调的
作者: 新房荡漾    时间: 2025-2-6 12:22
hj5abc 发表于 2025-2-6 01:41
对于电子/工业产来说,没有这种可能。现在很多人拿胶片拍照觉得味道好,难不成是因为数码相机素质低了? ...

这是你说的,我可没有这么说过
作者: true-blue    时间: 2025-2-7 11:20
本帖最后由 true-blue 于 2025-2-7 11:41 编辑

喜欢什么味的感觉主要是喜欢听人声的吧?虽然我到现在还是以听流行人声多,但的不喜欢加入什么味的,总是觉得不自然,然后再听听自然乐器或古典这些音乐便觉得扭曲了。如果数码味是代表声音干,冷,硬,刺激,这已经是严重失真了,相信没有那个hifi厂家会傻到做出来的产品发出这样的声音。如果模拟味是代表温暖,厚润……的,我认为这是一种低级的趣味。一般越高端的产品味道越淡,像食材不亲鲜,腐臭便会加入较多的糖份去掩盖那肉的臭味,或加入很重的味道去使人吃不出食材的劣质性。

作者: yspanzer    时间: 2025-2-7 11:45
模拟味——看广播电台,电视台主持人说话的声音,素质声——生活片里叫声叫的好听的,都是叫,谁更有质量和素质一耳朵分别
作者: pzpzp    时间: 2025-3-30 03:29
近视眼越来越多,患者年龄也越来越小,小学初中戴眼镜且高度近视的一大把。
现在年轻人喜欢的所谓高素质,高指标的音乐格式与播放器会不会跟近视眼镜一个道理,是听力下降的表现。
作者: 无尽的华尔兹01    时间: 2025-3-30 04:24
阿灰灰 发表于 2025-2-5 19:35
这个...萝卜青菜,谁都别去抢占所谓的释经权。

比如有人小时候喂奶时被闷过,差点死了,所以对大N有心理 ...

哈哈哈哈妈的那么极端吗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5-3-30 09:29
pzpzp 发表于 2025-3-30 03:29
近视眼越来越多,患者年龄也越来越小,小学初中戴眼镜且高度近视的一大把。
现在年轻人喜欢的所谓高素质, ...

神人一个,就喜欢看这种没含金量的回复。。。。。

最简单的,你现在的听力比你年轻时还好是吧
作者: pzpzp    时间: 2025-3-30 11:22
zikomol 发表于 2025-3-30 09:29
神人一个,就喜欢看这种没含金量的回复。。。。。

最简单的,你现在的听力比你年轻时还好是吧

请问你的听力好坏判断依据在哪里?是所谓的频响曲线?等响曲线?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用数据说明问题也可以掩盖问题。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还愿意倾听别人的倾诉或是肺腑之言,你觉得是听力问题还是人的问题。不要把科技想的这么绝对化,理想化,科技的出发点很多都是冷冰冰的东西。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5-3-30 11:31
pzpzp 发表于 2025-3-30 11:22
请问你的听力好坏判断依据在哪里?是所谓的频响曲线?等响曲线?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用数据说明问题也可 ...

分两方面,听音赫兹上限和乐曲本身理解。前者大概率年轻的好,能听到更高频。后者就是你说的那种混杂着阅历的理解。。。。

但是嘛,对我来说hifi就是还原,而高码率,高素质对我来说就是更接近音乐原初本质。。。我就喜欢qobuz,tidal放高码率文件,然后用hqplayer升频dsd512,dsd1024,无论是数据,听感,还是原理和指标,都很好挑不出毛病,我看不上过时的糊的不行的玩意

作者: 六月二七    时间: 2025-3-30 11:47
错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当成全部人的标准。
作者: 阿灰灰    时间: 2025-3-30 12:43
本帖最后由 阿灰灰 于 2025-3-30 12:46 编辑
无尽的华尔兹01 发表于 2025-3-30 04:24
哈哈哈哈妈的那么极端吗

让我yy成这样我也yy不出来,真就碰到过这样的男人,挺有钱的,女人不少,但就是贫乳控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25-3-30 13:11
工业预制菜的区别。

现今的设备,值几两金子,当初呢,又值几两。

现今的设备,用了多少人力心力来打造,当初呢。
作者: pzpzp    时间: 2025-3-30 19:52
zikomol 发表于 2025-3-30 11:31
分两方面,听音赫兹上限和乐曲本身理解。前者大概率年轻的好,能听到更高频。后者就是你说的那种混杂着阅 ...

还不错,但不要成为行业垄断性质的宠儿

作者: pzpzp    时间: 2025-3-30 20:02
zikomol 发表于 2025-3-30 11:31
分两方面,听音赫兹上限和乐曲本身理解。前者大概率年轻的好,能听到更高频。后者就是你说的那种混杂着阅 ...

论坛应该有行业里的大佬出来说真话,现在的音频技术越是用高端高指标高素质的录音设备重放设备来搞音乐,是否提高了艺术层面的事情?至少在普通玩家群体里,有共鸣的东西越来越少。

作者: poonhk    时间: 2025-3-30 20:03
要看听甚么歌,听电音的总不会追求模拟味
作者: huangshun839500    时间: 2025-3-30 20:22
有没有一种可能:高素质对音乐欣赏其实没那么重要呢真相其实是达到一定的阈值,参数再提升的边际效用真的不那么重要了。就比如黑胶的信噪比虽然参数看着不高,但仅就欣赏音乐来说已经够用了,数播那高出来的参数,不说没用但用处不大。
作者: holefiller    时间: 2025-3-30 20:28
楼主的论调,透出一股“优越感”的恶臭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5-3-30 21:32
pzpzp 发表于 2025-3-30 20:02
论坛应该有行业里的大佬出来说真话,现在的音频技术越是用高端高指标高素质的录音设备重放设备来搞音乐, ...

换种方式问,以前的录音就更有艺术吗?      我怎么感觉可能是人怀旧所以更偏爱以前的歌,而不是说歌曲本身比现在的新歌好。

当然我想到个简单的逻辑:录音普及之后,有些极其粗糙的录制充斥市场,所以新歌中混杂大量录音菜的。     而直到今天能被人提起的老歌都是被几代人筛选过的,留下的当然是精品,因为旧垃圾都没人提了。。。。。。



作者: 风姿卓越大花猫    时间: 2025-3-30 21:33
你这个标题,反一下也能继续辩论,折中看吧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5-3-30 21:44
本帖最后由 zikomol 于 2025-3-30 21:51 编辑
pzpzp 发表于 2025-3-30 19:52
还不错,但不要成为行业垄断性质的宠儿

我是感觉技术是在不断展的,黑胶已经是百年的东西,cd也有四十多年的历史。要是四十年,百年过去了,没有更好的技术,那这行业还有前景吗?值得玩吗?对我而言,音源和解码器的数字滤波这块,高品质流媒体配合电脑升频dsd就是最优解,跟老架构不是一个级别的,有断代差距。最近hqplayer软件作者更新了一个调制器ec-fast,声音更好了

之前还对一些hifi行业大佬的机子有些迷信,崇拜。比如dsd他爹的andrew koch,以为他家playback里的数字滤波fpga的算力是很强的玩意,认真翻资料找到芯片型号后我就蚌埠住了,这拿头打电脑?电脑算力高太多了。。。。。。。。。

作者: t26f    时间: 2025-3-30 23:19
风姿卓越大花猫 发表于 2025-3-30 21:33
你这个标题,反一下也能继续辩论,折中看吧

对,但我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看了太多人抨击所谓现代声,张口闭口模拟好,当代无调音等等
所以我偏要这么写的

作者: 爆小炸    时间: 2025-3-30 23:35
有的老耳机不说味道,素质都很到位。
作者: 朋友妻不客气    时间: 2025-3-31 09:57
zikomol 发表于 2025-3-30 21:32
换种方式问,以前的录音就更有艺术吗?      我怎么感觉可能是人怀旧所以更偏爱以前的歌,而不是说歌曲本 ...

你说的“录音普及之后,有些极其粗糙的录制充斥市场”是对的,古典音乐界其实也是如此50-70年代是跑马圈地时代,充斥了大量粗制滥造的糟糕演奏录音,这里头也许有精品,但烂货更多
像某恩斯坦这种据说最高记录一周一张新录音的,像某拉扬大量大量时间用来拍摄自己帅气录像的,能指望有什么很高质量呢
到之后才真正有越来越多艺术家开始打磨和钻研音乐演绎,录音师才不至于像威什么什么森的天天搞好大喜功唬人音效的东西
可笑一些人还口口声声那才是黄金时代,现在二嫂大量翻录那时代的东西还卖高价只能说很多人审美还停留在很低的水平,停留在媒体吹捧的明星崇拜阶段,停留在被企鹅和tas洗脑层次。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5-3-31 10:27
朋友妻不客气 发表于 2025-3-31 09:57
你说的“录音普及之后,有些极其粗糙的录制充斥市场”是对的,古典音乐界其实也是如此50-70 ...

学习了。我的看法也差不多,旧的留下的垃圾都没人提了,而且可能也不乏一些旧垃圾今天依然被捧上天。

对我自己而言,玩hifi就要冷静一点,纯粹一点,认真追求好音质,探求音乐理解,多去听音乐会培养音乐细胞。别牵扯进什么品牌,面子,怀旧等等东西。认真思考什么才是最好的。

我的想法是技术路线决定音质上限,调教水平决定音质下限。在我看来,老东西的上限天生被卡死,想要玩到极致,就要换技术路线。解码里的数字滤波fft算力水平和电脑相比过于垃圾(包括最贵的那几个解码),所以果断放弃传统解码路线,专心玩dsd升频滤波
作者: 江南我最帅    时间: 2025-3-31 10:40
打架坛还是口嗨贴比较多回复
作者: yfei    时间: 2025-3-31 10:49
本帖最后由 yfei 于 2025-3-31 11:04 编辑

其中有些人,是实际不是木耳,正相反,是耳朵太敏感。
比如,人对高频非常敏感,容易受刺激, 就会感到ESS DAC的这种‘高’素质,在高频上是有问题的。
有些人对密度非常敏感。  能听出Delta-Sigma DAC声音中的不连续性‘孔洞’。      
比如听过高端R2R就知道了,     低频是非常‘紧密’的,这种真实感,震撼感,  delta sigma dac做到死也做不到,差距实在太大。   
delta sigma dac,实际上整个频段都是有‘孔’的,  就像一个人被机枪打成了马蜂窝。
当然,我坚决反对营造出来的所谓’模拟味‘,  通过换线,耳机,功放...     这些都是假的。        人已经是马蜂窝了,再给他涂石膏,化妆,试图掩盖...
唯一要换的是音源。




作者: mudanjiang    时间: 2025-3-31 13:52
只要自己喜欢,全频段都刺激,那都是对的,什么味道重要吗,你喜欢吃辣我喜欢吃甜,非得让吃甜的去吃辣吗?毫无道理对不。
作者: 肚子痛    时间: 2025-4-1 16:40
请重新理一下逻辑问题:

1.能听到的,都是模拟信号,不管前面是黑胶开盘cd串流本地。。。。。。。最终到耳朵的,都是模拟信号,谁特么能听数字信号我服他

2.既然都是模拟信号,那区别就仅仅是质量问题。模拟源器材有好有渣,数字源器材有好有渣。一套系统声音好不好,和源头的存储形式并没有必然关联。
作者: 无尽的华尔兹01    时间: 2025-4-1 16:44
阿灰灰 发表于 2025-3-30 12:43
让我yy成这样我也yy不出来,真就碰到过这样的男人,挺有钱的,女人不少,但就是贫乳控

感觉loli控哟
作者: 阿灰灰    时间: 2025-4-1 16:53
无尽的华尔兹01 发表于 2025-4-1 16:44
感觉loli控哟

那倒不是,他口味挺杂的

作者: geo1972    时间: 2025-4-1 19:19
无知无谓
作者: jiataowill    时间: 2025-4-1 19:38
阿灰灰 发表于 2025-2-5 19:35
这个...萝卜青菜,谁都别去抢占所谓的释经权。

比如有人小时候喂奶时被闷过,差点死了,所以对大N有心理 ...

这个比喻,或者说是举例,有点-------

作者: iwalter    时间: 2025-4-2 09:28
高素质和听感是两码事,欣赏音乐自己开心就好,从来不反对软文,看了开心就好。不要过分强调技术,那是资本的收割工具。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5-4-2 10:56
iwalter 发表于 2025-4-2 09:28
高素质和听感是两码事,欣赏音乐自己开心就好,从来不反对软文,看了开心就好。不要过分强调技术,那是资本 ...

我咋感觉把高素质和好听感对立是奇怪的。现实中人耳的采样率接近无限,也没人说听着有问题,咋到hifi里高素质就被对立起来了?倒不如说现有技术在一些大众参数下,无法与听感相协调。比如拓品失真刷爆了,也一大堆人说难听。我认为很多人口中的素质是指干净,针尖般细节的声音。但问题是仔细听声音缺了一大片,这也能叫高素质吗?



作者: 虎啸68    时间: 2025-4-2 10:59
我理解是不是就像吃菜一样,大家口味区别很大,有人喜欢酸甜,有人喜欢麻辣,音乐有人喜欢听暖糊一点的,有人喜欢听层次好分离度高细节突出的。只是有些老烧喜欢所谓模拟味,就看不起其他的,这点非常不好。重点说明一下,早期的PC的确有问题,硬、刺冷比较明显,不好听,其实就是失真,现在的好一点的数播已经没有这样的问题了,不要用以前的老观点看。
作者: yamuling    时间: 2025-4-2 11:14
其实什么喜好都没问题,要有自己的标准。如果是看评测或者更具别人的建议来买设备,那多半要吃药的。没什么人天生是木耳,喜欢听,多听听真实的器乐人声,自然会有标准的。最怕就是不想尝试,又想去证明自己去对的...
作者: yjrrrrrr    时间: 2025-4-2 19:37
正好相反,大部分追求模拟味儿的发烧友几乎清一色都是素质党过来的
作者: pzpzp    时间: 2025-4-2 23:11
iwalter 发表于 2025-4-2 09:28
高素质和听感是两码事,欣赏音乐自己开心就好,从来不反对软文,看了开心就好。不要过分强调技术,那是资本 ...

赞同,真正把音像制品普及到大多数普通人生活中并带来欢乐的只有早期的低阶磁带与vcd,这一点连mp3最火爆的时候都未超越。

作者: pzpzp    时间: 2025-4-2 23:20
喜欢玩老设备的玩家一般都有好多种播放器材,玩家交流也以分享心得为主,为什么推崇高素质高技术指标新播放器的新玩家往往表现出很明显的排他性?
作者: pzpzp    时间: 2025-4-2 23:32
以前磁带机流行的时候,不管是几十块的国产货还是几百块的进口货,很少有二手流入市场,现在的高素质播放器为何立马转手的一大把,这不像是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产品。
作者: pzpzp    时间: 2025-4-3 00:02
1995-2000这个时间段,我们这边的一个浙江县级市,每条主街道就会有1-2家vcd租赁店,专门卖正版磁带、CD,VCD的店至少5家,各种盗版磁带、VCD、CD集中地不下10处,此外还不包括各个商场,购物中心的零售处。

作者: 醋酸钠    时间: 2025-4-3 00:10
有的人认为HD650插卡带机这种暗糊叫模拟味。
而有的人追求的模拟味是一套HI-END级CD系统。
别太较真。
作者: pzpzp    时间: 2025-4-3 00:25
很多人认为vcd是很廉价的产品,其实不然。商场搭配vcd机卖的vcd碟要50元+,一个新出来的电影vcd2.0版卖20-40元,要知道那时候看场新电影才5-10块,换算成现在100元的电影票行情,vcd得卖300-500。
还有后来嗨翻天的ktv也都是vcd版本居多,现在的ktv还有以前的景象吗?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