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歌剧、弥撒及人声版本鉴赏——长桥卧坡 [打印本页]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3-31 17:52
标题: 歌剧、弥撒及人声版本鉴赏——长桥卧坡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主流之一,但他的器乐作品太杰出了,以至于往往遮掩了歌剧的光辉,而在他所有的音乐体裁中,歌剧则最为直接地反映出他个性特点与性格冲动,换句话说:他的人生价值观、他的思想与精神、他的喜怒哀乐,更多的是浓缩在歌剧中的,创作艺术上,还没有人在用音乐语汇刻画人物性格上超越了莫扎特,他所塑造的众多活灵活现的人物形像,更多的是靠“音乐”的,而非“语言”的,因而,在歌剧的发展史上,是莫扎特首先并开创性的把宣叙调提升到与咏叹调同等的地位,且无后人能比跻,莫扎特的宣叙调同样横溢着音乐的旋律美,可以这样说,他是把意大利的咏叹调与法兰西的宣叙调结合最为完美的歌剧作曲家,他的《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与《魔笛》《后宫诱逃》分别将意大利的喜歌剧与德国正歌剧都推向了创作的颠峰。

《魔笛》是一部羽化登仙之作,创作于莫扎特生命的最后一年,剧情很简单,描述埃及塔米诺王子与夜后女儿帕米娜的爱情故事,王子受夜后的请求,与夜后的捕鸟人帕帕基诺带着一只魔笛,到埃及祭司萨拉斯特罗神殿营救夜后的女儿帕米娜,两人历经种种考验最后终成眷属,剧情表现了以萨拉斯特罗为象征的光明力量最终战胜暗夜夜后所代表的黑暗势力,并给与帕帕基诺的贪欲自私以富于喜剧色彩的讽刺,以现在的眼光看,剧情简单而略带稚气,但在精神上却体现出“平等、自由”的共济观点,作品音乐明朗、色彩丰富,充满欢乐与明快的情绪,而这一年的莫扎特实际生活之艰辛则令人难以想象。

以我看,初涉歌剧者不必过于在意剧情,关键在于熟悉歌剧特殊的艺术表现方式,欣赏作品的音乐性、了解音乐与人声两条线的和声特点,也在于欣赏它的唱段,唱段是歌剧的灵魂,好的歌剧都有脍炙人口的唱段,众多出色的歌唱家只所以能名扬天下,就在于她们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让我们欣赏着那些醉人心脾的优秀唱段,而《魔笛》正是以大量的重唱与咏叹调闻名, 如果说有哪个歌剧听到半截听不下去,或中途要歇一歇,《魔笛》不会,它确是有一股魔力吸引你一路饶有兴趣听下去,我个人对它的喜爱不在《费加罗》之下。      

版本上,伯姆1964年版很出色,我首推它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很贴近莫扎特音乐的风格,另一原因这版是全剧,它包括了念白,在表演上能领略的更多,也算得上大腕云集(最后一场才露脸的两武士竟然用上了詹姆斯·金和马尔蒂·塔尔维拉,真有点奢侈),而在人物的性格塑造上可说出色,整个风格比克伦佩勒要朴实,乐队没得说,氛围与烘托都好,音乐上不像克伦佩勒那样“硬”,柔软质朴,尺度把握甚佳,几位歌唱家均是当演之年,亮点之一在于文德利希扮演的塔米纳,这个短命的文德里希(1930-1966),不愧为最佳的莫扎特男高音,黄金般的一条好嗓子、极佳的唱功、对发音吐字出色的控制、包括念白都给人美的享受,他头一段咏叹调“多美的画像”(第6段)一开声就抓住你,真好,显得菲舍尔·迪斯考的帕帕基诺倒有几分失色,迪斯考的“我是快乐捕鸟人”(第4段)也不错,但与文德利希一比,有些黯淡,可以说,这版《魔笛》最具光彩的就是文德利希。

作品选角的关键在夜后与帕帕基诺,夜后的场次不多,但这两段咏叹调对刻画人物性格与烘托剧情很重要,角的份量不够,会把整部作品的份量拉下来,两段唱的难度在于兼有花腔女高与戏剧女高的特点,唱段中,咏叹调又与宣叙调因素连在一起,对嗓音、唱功的要求很高,花腔要求的是演唱者在高音区域的持性中表现出精湛的用嗓技巧,而戏剧女高则看你对喷口力度的把握与行腔的戏剧性表达,夜后难就难在这里,听了几版夜后能兼而优者少之又少。

夜后的扮演者是美国女高音、大都会名家罗伯塔·彼得丝,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到还可以,最有名的两首吃功力的唱段虽算不错,但还是显得功力不够,特别是高音区域瑕疵明显,她的问题在于实力上差,唱功上与这样重要的大角色放到一起,自身条件不够用,表演能把这个角稳稳当当“拿下来”,但显然缺乏亮点,说实话,唱夜后还得说露琪亚·波普,能听出点光彩来。另一关键主角是帕帕基诺,他在全曲中份量很重,不仅有很多唱段,同时是整部作品一条“串联”的主线,在人性的善恶与个性性格上与塔米诺形成鲜明对照,这是一极富喜剧色彩的人物,菲舍尔·迪斯考的表演棒极了!真是难得的歌剧表演艺术家,唱功不用讲,人物的刻画就入木三分,为全剧大为增色,把几个版的帕帕基诺都比了下去,克拉斯扮演的萨拉斯特罗气质堂堂,对白与唱段都显出大祭司的威严与正气,伊夫琳·丽尔的帕米娜中规中矩,表演到没啥明显不足,但我感觉她嗓音的纯度不够,偏厚,声线与帕米娜的纯情似乎有距离。

这版《魔笛》总的看,男角都强于女角,女角“集体般”的偏弱,与菲舍尔·迪斯考、文德利希等男角比较,明显缺少亮色。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9yFphIfofJgLARwWGSOoWQ?pwd=kw7s


1_副本.jpg (57.38 KB, 下载次数: 367)

1_副本.jpg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3-31 17:54



克伦佩勒1964年版清晰中见厚重,克老以有力的演绎使之更有德国正剧的味道(但同时也少了一些轻灵),无论是乐团还是人声都显出几分逼人的清晰,如开声的序曲,郑重、带着德国式的不苟言笑,伯姆可没有这么严肃。剧中角色扮演者多是当时如日中天的大牌,饰演夜后的波普资历尽管尚浅却已经初露星光,她1963年在捷克首次登台演的就是夜后,一举成名,几个月后饰演《费加罗婚礼》里的巴巴丽娜被维也纳歌剧院相中聘用,从此开始了令人瞩目的歌唱生涯,由她再演夜后乃正当其时,她的天份很足,实力明显优于伯姆版的彼得丝,演唱在气度与技巧上都有大家之相,并非无可挑剔,但能给人以惊喜,特别是第二段,绝对能列入名唱。

挑选雅诺维兹唱帕米娜算是选对了人,她的气质、声线都好于伊夫琳·丽尔,表演柔弱中又带有几分刚毅,与帕米娜的性格特征不谋而合,纯净的嗓音无一丝尘埃,演唱显示出高超的用嗓发声技巧,所有的唱段都是高水准,这个时期的雅诺维兹,仍然保持着抒情女高音的特点,这种抒情的纯美演唱起帕米娜特别合适。~~~,施瓦兹科普夫与露德微的加盟,使三侍女的份量在全剧中陡增,强大的实力既使在与盖达与贝利“对阵”时,天平不仅没有偏向,反而觉得比其更有风采,听听第6首“哼!哼!哼!哼!“,施瓦茨科普夫、露德微、盖达与贝里各展歌喉,而彼此的衔接又老到自然,当仁不让,又没有“抢戏”之嫌,Warga hoffgen稳稳烘托着低音区,若隐若现,滴水不露,真是精采,

尼古莱·盖达名声显赫,他在歌剧与艺术歌曲上都有骄人的成就,特别是歌剧,由于自身优异条件,戏路甚宽,这版塔米诺显得驾轻就熟,声线与技巧都大方得体,过人的语言优势与游刃有余的演唱使得发挥越来越好,从演绎上看,我并不认为这版塔米诺好于文德利希,他的表演带有些许“老成”的气色,又似乎过于“稔熟”,效果上不如文德利希纯情。贝利的帕帕基诺当属一流水准,但菲舍尔-迪斯考给我印象更为深刻。这版《魔笛》的遗憾在于没有录进“念白”,有的专家认为这反而让全剧显得更加灵秀凝炼,我不这样认为,我总感觉没有念白的全剧在艺术感受上有欠缺,听过伯姆版,或许会觉得没有给这些大腕留下念白该有多么遗憾。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6YXEKRpc4swSrm2R_T0cMw?pwd=qc3a
作者: esunwin    时间: 2024-3-31 18:36
哇,又开新课了……,前排听课。感谢感谢。

作者: lam8888    时间: 2024-3-31 19:39
谢谢分享。
作者: yuin01    时间: 2024-3-31 21:34
感谢分享,下来听听看!

作者: 丽音    时间: 2024-3-31 22:00
谢谢楼主分享这么好的资源,周末愉快
作者: vicissitude    时间: 2024-3-31 22:06
其实,歌剧才代表着莫扎特的最高成就不是嘛
费加罗的婚礼中音乐与戏剧的完美融合
往前看,往后看都没有哪部歌剧能超越

作者: MusicAV    时间: 2024-3-31 22:29
小哥们快来听课

莫扎特另一部费加罗,伯姆指挥还另有录制的视频,出过DVD。记的是普雷、费雷尼、迪斯考、卡娜娃等演唱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4-3-31 22:35
循循善诱,真是大师~~跟着您学习

作者: lzleele    时间: 2024-3-31 23:58
谢谢老师的分享
作者: hzw6834    时间: 2024-4-1 09:22
谢谢老师分享体会
作者: bomberb2    时间: 2024-4-1 14:05
本帖最后由 bomberb2 于 2024-4-1 14:07 编辑
MusicAV 发表于 2024-3-31 22:29
小哥们快来听课

莫扎特另一部费加罗,伯姆指挥还另有录制的视频,出过DVD。记的是普雷、费雷尼、迪斯考 ...

从DVD时代,就有 好几个经典的歌剧视频,很适合入门,

伯姆的:费加罗的婚礼,魔笛,

卡拉扬:TOSCA,LE BOHEME, MADAM BUTTERFLY 等

阿巴多:塞维利亚理发师,

等等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1 16:11



弗利柴与 RIAS-Symphonie-Orchestera1954版最让我满意,乐队与人声都是高水准,相互的默契程度很高,给人以浑然天成之感,整剧听下来,无论是乐队还是人声,感觉不到有“抢”或一丝免强挣扎之态,却生动自如,音乐与剧情发展如流水涓涓、微风习习,此其一。

其二,这一连串响亮的名字,又都在演艺生涯巅峰期,特别是恩斯特·贺夫里加(塔米诺)和玛丽亚·斯塔德(帕米娜),这俩位歌唱家的参演提升了整剧艺术成色,贺夫里加参与演出的歌剧与宗教弥撒并不多,他的擅长在德国艺术歌曲,但这版塔米诺特别令人满意,在歌剧人物上,很难说谁能达到完美境界,只能说“这一个”塔米诺的艺术含量很高,再挑剔的眼光也会赞赏他的唱与念——没有夸张、没有浮华,却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那么自然而又纯情俊朗,听听“多美的画像”,表现出美妙的歌喉和出众的歌唱技巧,这才是纯正抒情男高的天生歌喉,毫不需要在用嗓共鸣上再刻意的增益或衰减,人声这方面,最忌讳的就是“免强”,嗓音运用若到了极限,很容易顾此而失彼。

贺夫里加、文德里希、盖达等,都属于抒情男高音,他们在嗓音质地、演唱特点、共鸣发声、甚至发声的音量上与戏剧男高音都有明显区别,同样,欣赏也宜从两者不同的风格注意臻别,才能听出味道,而不宜囫囵吞枣,统而概之。

此外就是令人期待的玛丽亚·斯塔德,她总是那么纯、那么正,那么女性化,无暇的声线与高超的演唱技巧让人陶醉,第七曲二重唱“爱情中的男人有一颗温柔心”略有一丝随意,控制不那么精美,但随后的发挥越来越好,很好地把握着帕米娜身上刚柔相济的性格特征,几段独唱与重唱无一不佳,第17曲(CD2第9曲)“啊、我知道了”有融化心灵的魅力。

丽塔· 施特莱希不愧是夜后最佳饰演者之一,你能听出她强大的实力与自信,胸有成竹,唱起来从容不迫,第一段“我的命运充满痛苦”和第二段“心中怒火”甚佳,比她1953年在罗马现场强太多了,她能够在艰难的段落中自如表达,而抒情性与花腔段落的过度了无痕迹。菲舍· 迪斯考别说了,帕帕基诺最佳的演唱者,《魔笛》迷们对他无不赞赏有加,不仅唱念好,关键是对人物性格准确的把握,他的念白精致、诙谐,充满德语的韵味。另一给我较深印象的是祭司辨者的扮演者:芬兰男低音歌唱家基姆· 博尔格,表演浑厚深沉,第9音轨中与塔米诺的二重唱显出强大的实力,在强大的贺夫里加面前也不逊色,此外,玛丽安妮· 谢赫的三侍女、拜罗伊特音乐节首席男低音约瑟夫· 格雷恩德尔的萨拉斯特罗的表演亦可圈可点,而里萨· 奥托演活了那个俏丽的帕帕基娜(包括老妇人),她几乎是帕帕基娜的不二人选,我尤欣赏剧中的重唱部分,精彩!听听第6音轨谢赫等三侍女与贺夫里加、菲舍· 迪斯考的五重唱,轻松自如、很有戏剧的味道,再听听第28轨帕帕基诺与帕帕基娜的对唱,给人以深刻印象,这是一版非常艺术而戏剧性拿捏又很精确松弛的《魔笛》,它的念白与演唱都充溢着歌剧的魅力。

份量不足在于萨拉斯特罗和莫诺斯塔托两角色,格雷恩德尔并未表现出我所预期的精彩。

剧中主要人物表:
萨拉斯特罗——约瑟夫· 格雷恩德尔(德国男低音)
夜后——丽塔· 施特莱希(德国花腔女高音)
帕米娜——玛丽亚· 斯塔德(瑞士女高音)
塔米诺——恩斯特· 贺夫里加(瑞士抒情男高音)
帕帕基诺——菲舍尔-迪斯考(德国男中音)
帕帕基娜——里萨· 奥托(德国女高音)
三侍女之一——玛丽安妮· 谢赫(德国女高音)
祭司辨者——基姆· 博尔格(芬兰男低音)

CD 1:
1. 序曲
2. Act 1- No 1- 塔米诺被蟒蛇追赶高喊“救命啊!”昏倒,三侍女出现杀死蟒蛇,惊叹塔米诺王子漂亮,三重唱后离开告之夜后。
3. No 2- 帕帕基诺咏叹调“我是快乐捕鸟人”,帕帕基诺与塔米诺对话,谎称是他杀死蟒蛇,三侍女上场,指责其说谎,并用锁锁住他的嘴,拿出帕米娜画像给塔米诺看,告之现被萨拉斯特罗关押。
4. No 3- 塔米诺咏叹调“多美的画像”,三侍女与其对话,塔米诺表示欲救帕米娜。
5. No 4- 夜后上场唱咏叹调“我的命运充满痛苦”,
6. No 5- 帕帕基诺以“hm、hm“声要塔米诺打开嘴上的锁,三侍女上场唱三重唱,交给塔米诺魔笛,并高诉帕帕基诺夜后令他与塔米诺一起营救帕米娜。
7. No 6- 莫诺斯塔托与帕米娜,帕帕基诺上场,三重唱,帕帕基诺告诉帕米娜,王子塔米诺欲救她。
8. No 7- 帕帕基诺与塔米娜二重唱“爱情中男人,有一颗温柔心”。
9. N0 8- 第一幕终曲a:三童子引塔米诺上场接受考验,告诉他要镇定忍耐,三重唱,辨者上场,俩人对唱,辨者告诉塔米诺真相。
10. 第一幕终曲b:长笛咏叹调。
11. 第一幕终曲c:帕米娜被长笛吸引,与帕帕基诺上场,二重唱赞美银铃,萨拉斯特罗上场。
12. 第一幕终曲d:合唱“万岁!萨拉斯特罗”,帕米娜与萨拉斯特罗对唱,塔米诺上场,与帕米娜前往接受考验的圣殿。
CD 2:
1. Act 2- No 9- 祭司进行曲,萨拉斯特罗与众祭司质询,塔米诺上场,
2. No 10- 萨拉斯特罗咏叹调“伊里斯与俄赛里斯神”,众祭斯随唱。神殿小院,雷声,塔米诺、帕帕基诺接受修行质询。
3. No 11- 辨者与祭司二重唱“小心女人的诱惑”。
4. No 12- 三侍女与塔米诺、帕帕基诺五重唱“为什么到这可怕的地方”
5. No 13- 莫诺斯塔托的咏叹调“恋爱时、任何人都情不自禁”,夜后上场。
6. No 14- 夜后的咏叹调“心中燃烧怒火”,萨拉斯特罗上场
7. No 15- 萨拉斯特罗咏叹调“在神圣大殿”,塔米诺与帕帕基诺被带进大殿,老妇人上场。
8. No 16- 三童子上场三重唱,塔米诺与帕米娜见面
9. No 17- 帕米娜咏叹调“啊!我知道了”
10. No 18- 祭司合唱“感谢伊里斯与俄赛里斯神”!萨拉斯特罗赞扬塔米诺的坚定。
11. No 19- 塔米诺、帕米娜与萨拉斯特罗三重唱“不能再相见吗?”帕帕基诺与辨者对话
12. No 20- 帕帕基诺咏叹调“如果有个爱人多好!”老妇人上场与帕帕基诺对话。
13. No 21- 终曲a:三童子上场重唱,帕米娜上场四重唱“爱的颂歌”
14. 终曲b:二武士带塔米诺接受最后考验,帕米娜上场
15. 终曲c:帕米娜与塔米诺二重唱,互诉衷肠,帕米娜展示魔笛,两人决心凭借爱与魔笛的力量赴汤蹈火。
16. 终曲d:帕帕基诺寻找帕帕基娜唱“帕帕基娜你在哪?”三童子上场提醒他使用银铃,帕帕基娜出现,俩人唱爱的二重唱。
17. 终曲e:夜后、三侍女和莫诺斯塔托上场,对唱,雷声将他们赶入黑夜中。
18. 萨拉斯特罗宣布黑夜过去,合唱,终场。

https://pan.baidu.com/s/167Svi1YMaxXarKM9hgdAwA?pwd=q4on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1 16:14



弗利柴与 RIAS-Symphonie-Orchestera1954版最让我满意,乐队与人声都是高水准,相互的默契程度很高,给人以浑然天成之感,整剧听下来,无论是乐队还是人声,感觉不到有“抢”或一丝免强挣扎之态,却生动自如,音乐与剧情发展如流水涓涓、微风习习,此其一。

其二,这一连串响亮的名字,又都在演艺生涯巅峰期,特别是恩斯特·贺夫里加(塔米诺)和玛丽亚·斯塔德(帕米娜),这俩位歌唱家的参演提升了整剧艺术成色,贺夫里加参与演出的歌剧与宗教弥撒并不多,他的擅长在德国艺术歌曲,但这版塔米诺特别令人满意,在歌剧人物上,很难说谁能达到完美境界,只能说“这一个”塔米诺的艺术含量很高,再挑剔的眼光也会赞赏他的唱与念——没有夸张、没有浮华,却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那么自然而又纯情俊朗,听听“多美的画像”,表现出美妙的歌喉和出众的歌唱技巧,这才是纯正抒情男高的天生歌喉,毫不需要在用嗓共鸣上再刻意的增益或衰减,人声这方面,最忌讳的就是“免强”,嗓音运用若到了极限,很容易顾此而失彼。

贺夫里加、文德里希、盖达等,都属于抒情男高音,他们在嗓音质地、演唱特点、共鸣发声、甚至发声的音量上与戏剧男高音都有明显区别,同样,欣赏也宜从两者不同的风格注意臻别,才能听出味道,而不宜囫囵吞枣,统而概之。

此外就是令人期待的玛丽亚·斯塔德,她总是那么纯、那么正,那么女性化,无暇的声线与高超的演唱技巧让人陶醉,第七曲二重唱“爱情中的男人有一颗温柔心”略有一丝随意,控制不那么精美,但随后的发挥越来越好,很好地把握着帕米娜身上刚柔相济的性格特征,几段独唱与重唱无一不佳,第17曲(CD2第9曲)“啊、我知道了”有融化心灵的魅力。

丽塔· 施特莱希不愧是夜后最佳饰演者之一,你能听出她强大的实力与自信,胸有成竹,唱起来从容不迫,第一段“我的命运充满痛苦”和第二段“心中怒火”甚佳,比她1953年在罗马现场强太多了,她能够在艰难的段落中自如表达,而抒情性与花腔段落的过度了无痕迹。菲舍· 迪斯考别说了,帕帕基诺最佳的演唱者,《魔笛》迷们对他无不赞赏有加,不仅唱念好,关键是对人物性格准确的把握,他的念白精致、诙谐,充满德语的韵味。另一给我较深印象的是祭司辨者的扮演者:芬兰男低音歌唱家基姆· 博尔格,表演浑厚深沉,第9音轨中与塔米诺的二重唱显出强大的实力,在强大的贺夫里加面前也不逊色,此外,玛丽安妮· 谢赫的三侍女、拜罗伊特音乐节首席男低音约瑟夫· 格雷恩德尔的萨拉斯特罗的表演亦可圈可点,而里萨· 奥托演活了那个俏丽的帕帕基娜(包括老妇人),她几乎是帕帕基娜的不二人选,我尤欣赏剧中的重唱部分,精彩!听听第6音轨谢赫等三侍女与贺夫里加、菲舍· 迪斯考的五重唱,轻松自如、很有戏剧的味道,再听听第28轨帕帕基诺与帕帕基娜的对唱,给人以深刻印象,这是一版非常艺术而戏剧性拿捏又很精确松弛的《魔笛》,它的念白与演唱都充溢着歌剧的魅力。

份量不足在于萨拉斯特罗和莫诺斯塔托两角色,格雷恩德尔并未表现出我所预期的精彩。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7P_2VZmk7-T0sawhUlJ1Xw?pwd=4kz7
作者: pynj    时间: 2024-4-1 16:42
精评
作者: chjian    时间: 2024-4-1 17:20
谢谢楼主精湛的评价,下来要好好听听。
作者: 莫听穿林打叶声    时间: 2024-4-1 20:10
gdyy223 发表于 2024-4-1 16:14
弗利柴与 RIAS-Symphonie-Orchestera1954版最让我满意,乐队与人声都是高水准,相互的默契程度很高, ...

行云流水啊,尤其是乐团的表现。和克伦佩勒版都是值得收藏的极品

作者: kidd    时间: 2024-4-1 21:09
讲的真好,支持lz, 苏特纳版也是十分之美好!
作者: bomberb2    时间: 2024-4-1 21:19
gdyy223 发表于 2024-4-1 16:14
弗利柴与 RIAS-Symphonie-Orchestera1954版最让我满意,乐队与人声都是高水准,相互的默契程度很高, ...

哇,没有听过,

赶紧存起来,

谢谢,

请继续

作者: bomberb2    时间: 2024-4-1 21:22
我记得DVD  还有一版, James Levine 与大都会版的魔笛
作者: lam8888    时间: 2024-4-1 22:20
谢谢分享。
作者: MusicAV    时间: 2024-4-1 23:19
本帖最后由 MusicAV 于 2024-4-1 23:26 编辑
bomberb2 发表于 2024-4-1 14:05
从DVD时代,就有 好几个经典的歌剧视频,很适合入门,

伯姆的:费加罗的婚礼,魔笛,

伯姆的魔笛DVD还真没见到过。一批早期模拟摄像机拍摄的(相当于电视剧吧)歌剧,有舞台、室内布景的,也有室外场景。但还有少量是电影胶卷FILM摄影机拍摄的电影,这些胶卷拍摄的歌剧电影,蓝光可以有。
1)马泽尔指挥的卡门:出蓝光了,图像不算太好,音质较差。
2)列文大都会的茶花女:国内上映时引起轰动。出过D5格式DVD,16:9逐行,杜比环绕(后脑勺一个声道)。后来DG拿去也出了DVD,隔行4:3,LPCM+DTS5.x。期待真正FILM转的蓝光。
3)黄莺主演并演唱的蝴蝶夫人,2000年左右的歌剧电影。这个资源网上估计较少,待楼主若介绍蝴蝶夫人时我来分享一下DVD。这部电影胶卷版的蝴蝶夫人,也期待蓝光。
4)索菲娅罗兰主演苔巴尔迪演唱的阿依达。去年和这里的网友谈到过这部,不过后来我一查,50年代初的电影,修复后蓝光有可能,但立体声有难度。
索尔蒂两部带花歌剧茶花女和奥涅金,都有DVD。茶花女是舞台摄像,奥涅金像是电影版,不过是隔行扫描的摄像机拍摄的,不是用胶卷摄影机拍摄的,即使蓝光画质不会有本质上的提高。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2 08:11



如果不考虑音效,卡拉扬50年代的两版mono都好于他的1980版,1950年EMI版是与瓦尔特·莱格牵手合作后的首批录音,云集了谢芙里德、德莫塔、黎普、昆茨、尤丽纳克等星光闪耀的歌剧名星,维也纳爱乐团助奏,指挥家中,卡拉扬是少数几位同时擅长歌剧的大家,歌剧型指挥家都擅于处理局部与全局,与此相仿的还有阿巴多,老卡的歌剧不仅始终有优异的整体与局部,器乐部分总能给的恰到好处,他主次分明的器乐和声与过渡能让每一位歌者唱的舒舒服服,同时又不失个性的乐感,越是配器重唱乐段就越精湛,听听第一场美妙的五重唱,先别说几位歌唱家,器乐就有增一分嫌长,失一分则短——恰好。

安东·德莫塔的本钱很足,我留意到他的演唱有意控制着这条宽厚的好嗓子,力图使之吻合塔米诺抒情男高音本色,也正为如此,他给塔米诺的唱段注入更多品味与内涵成份,一曲“多美的画像”唱的小心翼翼,但声情并茂,对嗓音的控制与共鸣都见功力。韦尔玛·黎普的夜后显然还比不上夜莺般的丽塔·施特莱希,但对演唱驾轻就熟的表演不是谁都能做好的,对语速的控制颇显大方气色,演唱自如而又暗藏功力,咏叹调“我的命运充满痛苦”颇具难度的前半部分唱的游刃有余,比后面的花腔更显出实力,歌剧演唱,“快板”唱的有板有眼当然有难度,能把“散板”唱的字正腔圆、气运自如更是真功夫。

以塞纳·尤丽纳克(1921-2011)为首的三侍女我非常满意,我不是说个人演唱有多光彩鉴人,而是赞赏三人(女高、次女高、女低)如至化境的默契与协调,就像赞赏里萨-德拉·卡萨一样,听歌剧n多年,我对尤丽纳克始终欣赏,尤丽纳克低调而又全责投入的艺术态度很为我认同,从艺几十年,她从未大红大紫,但对人物刻画至少在我听过的角色中从未有败笔,就像稳健的露德薇,你听听她们(三仕女)参与的这几段重唱,非常精彩。

令人拍案叫好的埃里希·昆茨演活了帕帕基诺,你能听出他活灵活现表现出帕帕基诺闪烁不定的鬼心眼和绘声绘色的诙谐,这么多版的帕帕基诺,就数昆茨和菲舍-迪斯考给我印象最深,五重唱“哼、哼、哼”让人百听不厌,相反,大名鼎鼎的德国著名女高音伊姆加德·谢芙里德(饰演帕米娜)却并未给我足够惊喜,这还不是说表演哪里有明显瑕疵,也非角色的含金量不足,也不能说演唱没有足够的出彩儿,其实,第8曲“爱的二重唱”,第17曲咏叹调“啊!我知道了”都足够的好,但她在这里的表演与我的预期小有距离,她足够纯情,但不够自然,我不愿意用“雕琢”这个词,但的确有雕琢气息附着,这样的大牌,你不由自主就高标准了。由此我想,世间啥事也不宜过高寄与厚望,平常心就好,一旦寄予厚望,反而尤易失望。

此版的三童子用女生饰演我个人以为不妥当,尽管《魔笛》有这样的传统(主要是方便,找三位女声比找三位具相当演唱水准的男童要容易),但这样在音色上就与三侍女雷同了,从整剧演唱角度讲,第二幕戏份较重的三童子用男童演唱、人声的色彩种类就更为丰富,男童的音色与音域演唱起来也完全没有困难。

https://pan.baidu.com/s/1MSYRWJq50orESe2-6fY1Jg?pwd=1z3k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2 08:14
本帖最后由 gdyy223 于 2024-4-2 08:21 编辑




1953年版也是名家云集,夜后-德国花腔女高丽塔·施特莱希(1920-1987),帕米娜则是施瓦茨科普夫(1915-2006),男角中,云集了像盖达(塔米诺)、塔代伊(帕帕基诺)、佩特里(萨拉斯特罗)等一流歌剧大家,这样的配置,让人啧啧赞叹,但演出喜忧参半。此版1953年12月19日现场录于罗马,选用了不少意大利本土歌剧演员,由罗马广播交响乐团、合唱团协演。

给我第一印像是演出准备不充分,几位名家的表演能看出来,这情形在卡拉扬指挥生涯中罕见,整个的台风时而偏软、时而偏硬,略见粗砺,很显然缺乏稳定性,塔代伊帕帕基诺的第一段“我是快乐捕鸟人”就有一处明显错拍(第4音轨第1.46分),这样超级大家出这样低级失误、既使是现场也让我不免摇头,接下来的对白至少不合我的胃口——帕帕基诺喜剧色彩的诙谐、甚至是鬼灵精般的快意谎言在这里变得有些油腔滑调,塔代伊刻意的、意大利式的幽默并未玩好,他直接把帕帕基诺演成了莱波雷罗(唐璜)了!但奇怪了,现场感染观众“笑点”恰恰就是塔代伊,我想,cm对现场与录音棚录制的唱片应有不同的审美要求,评鉴唱片也宜顾及这点。

三侍女的饰演者都非名家,演唱与对人物刻画同样不稳定,时而清晰(第一段三重唱宣叙调和CD2的五重唱)、时而含混(哼哼哼五重唱),尤为让我遗憾的是施特莱希的夜后也未臻完美,我为什么说这场演出准备不足?就在于几位响当当的主演都有不完美表演,塔代伊的问题是对人物的风格设计不大对头(但我对他超级强大的实力毫不怀疑),他过于的把帕帕基诺“丑角”化了,特别是过于生活化的、直白的宣叙调对白(第一场第5音轨),多少遮掩了德语歌剧神话隐幽的风采,而施特莱希则是无人可替代的夜后,她演唱的瑕疵(如“我的命运充满痛苦”用嗓免强的花腔部分)只有一种可能——准备不足,但第二段咏叹调“心中燃烧怒火”(CD2)则唱的刚毅坚强、流利婉转。

尼柯莱·盖达的表演令我满意,尽管难免现场的粗砺与小瑕疵,还是能听出一流男高音的实力(第一场咏叹调等、包括CD1尾声与辩者大段二重唱)。女角中,施瓦茨科普夫照例的发挥较为稳定(二重唱:知道爱情的男人有一颗温柔心,包括与萨拉斯特罗的对唱及CD2的几段咏叹调),在后面的几个再版中,施瓦茨科普夫做为封面卖点被推出,不是没有道理的,台柱子在哪里也是差不了的。

我个人对这套唱片喜爱有加,它既展示了50年代艺术家现场歌剧的本色模样,又保留了浓郁且有些嘈杂的现场效果与氛围,实力是真实的,瑕疵也是真实的,卡拉扬对整剧演出的把握仍然可圈点,他总是能把正剧的肃穆庄严与喜剧的诙谐融为一体,这位几乎全能的指挥家,对歌剧的贡献,并不亚于他的管弦乐,此外,也正因为这场演出,才让后人领略到这部伟大的德语歌剧用意大利语演唱的味道。

https://pan.baidu.com/s/1FWP3zRgeuJZy2EN5wxXZvQ?pwd=kicd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2 08:30
老卡53版音源是mp3,实在寒碜,若哪位大佬有更好的音源提供分享,先谢过了!
作者: mikehew    时间: 2024-4-2 09:14
gdyy223 发表于 2024-4-2 08:30
老卡53版音源是mp3,实在寒碜,若哪位大佬有更好的音源提供分享,先谢过了!

magnet:?xt=urn:btih:1E38E2B94FCBA3AE1828D14C08AD1AAA98557BCA&tr=http%3A%2F%2Fbt2.t-ru.org%2Fann%3Fmagnet&dn=(%D0%BE%D0%BF%D0%B5%D1%80%D0%B0)%20W.A.%20Mozart%20-%20%22Die%20Zauberflote%22%20(%D0%92.%D0%90.%20%D0%9C%D0%BE%D1%86%D0%B0%D1%80%D1%82%20-%20%22%D0%92%D0%BE%D0%BB%D1%88%D0%B5%D0%B1%D0%BD%D0%B0%D1%8F%20%D1%84%D0%BB%D0%B5%D0%B9%D1%82%D0%B0%22)%20Schwarzkopf%2C%20Gedda%2C%20Taddei%2C%20Petri%2C%20Karajan%2C%20Roma%201953%20-%201989%2C%20FLAC%20(image%2B.

作者: lam8888    时间: 2024-4-2 09:22
谢谢分享。
作者: MusicAV    时间: 2024-4-2 11:38
bomberb2 发表于 2024-4-1 21:22
我记得DVD  还有一版, James Levine 与大都会版的魔笛

弥撒 早期也出过DVD, 经典的有Karl Richter的巴赫

作者: wzwzwy    时间: 2024-4-2 12:56
谢谢分享。
作者: bomberb2    时间: 2024-4-2 14:39
MusicAV 发表于 2024-4-2 11:38
弥撒 早期也出过DVD, 经典的有Karl Richter的巴赫

是的,

DG,DECCA 出了不少DVD,蓝光BD 的视频,非常适合入门,尤其是一些经典的 歌剧,芭蕾舞的视频,非常好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3 08:06



比彻姆版《魔笛》受到企鹅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场经典演出,特别指出声乐部分尤为精彩:~~蒂亚娜·莱姆尼茨的帕米娜美艳绝伦,埃尔玛·贝尔格的夜后风采动人,杰哈德·赫什的诙谐滑稽~~,但听后有些失望,没有说的这么好,由此可见,像《企鹅》这么专业权威的评鉴偶尔也会“忽悠”,曾有人批评《企鹅》有英国情结,看来并非无的放矢,

此版录于1937年11月-1939年三月,从欣赏的角度讲声乐部分难令我完全满意,它的价值更多在于参考、对比与资料收藏,而器乐部分则相当好,比彻姆长于挖掘作品的表情因素,他棒下的序曲含有较多庄重因子,矜持、挺拔、不苟言笑,就像个英国绅士,在音乐的灵性与庄谐把握上表现出准确视角,但剧中男主角演唱留有硬伤,选择赫·罗萨温格演塔米诺不妥,他的声线音色与角色有距离,塔米诺这个角色还是应该选择抒情性强的男高音,而罗萨温格身上恰恰少了抒情色彩,他的嗓音偏硬,演唱戏剧色彩较强的角色可能更适合,第一段“多美的画像”唱的生涩,拿腔拿调,错音频频,把音型完全唱“走”了,音色与我们熟悉的男高音也不大相同,男高音与中音的分类并不仅仅在音域,一般的讲,抒情男高的音域略高于戏剧男高,但主要区别在音色,前者讲究清亮、柔和与圆润,偏重于抒情,后者则强调雄浑有力,这在嗓音条件上有区别,如卡雷拉斯与多明戈的区别也在这里,塔米诺属于典型的抒情男高音,但罗萨温格声音的抒情色彩与演唱技巧实不敢恭维,可能是戏路不对,他自己唱起来也别扭,听听第12音轨“长笛咏叹调”,简直是混下来的,这样的演唱在卡拉扬那里是过不了的。

由此带来的另一付面效应是塔米诺与帕帕基诺两角的音色相近,这同样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莫扎特是将这俩个人物是做为一对“对立”的角色来塑造(作品本身的庄与谐、萨拉斯特罗与夜后的善与恶、包括帕米娜与夜后等等,都有比性在里面),塔米诺的高贵、忠诚、专一、勇敢要靠帕帕基诺的反向性格如市俗、自私、胆怯来反衬,两者之间对手戏很多,作为艺术的对立统一,在角色选择上当然需要鲜明的反差,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可惜的是,在此剧中反差效应太不明显(听听第6轨“哼哼哼”)。

杰哈德·赫什的帕帕基诺总的看不错,稳健而成熟,只是嗓音和演唱有时给我有点怪的感觉,但他的表演比罗萨温格强太多了,埃尔玛·贝尔格的夜后一开声就让我担心,纯真的像个女娃,你同样难于将她与险恶狡诈的夜后联系起来,唱功相当不错,但第一段的花腔段落屡屡“涉险”,最高音时险些唱破,贝尔格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夜后饰演者,录制此版时正值盛年,平时在花腔上应不是这个状态,不知咋会出这样的错!比彻姆老爵士功满英伦、功德天下,但这个“关”把的让我有点匪夷所思,到是三侍女令我较满意,第一段“救命啊”三人感觉就不差,口齿伶俐,演唱层次分明,并能一直将这状态保持,在那样的录音条件下,连女中音声部都很清晰,真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

总得说,配角的表演并不逊于主角也是此版一个特色,主角中蒂亚娜· 莱姆尼茨的帕米娜令我满意,有着很棒的唱功,但似乎也并非“美艳绝伦”,这个版的长处是比彻姆对作品基调的设定,一股严肃而正说的气质,没有录下念白支持着这种气质,问题在于扮演者对这种基调的支托不够(特别是第一幕,第二幕普遍良好),使之在艺术表现力与效果上打了折扣,尽管如此,我们仍能从音乐中有所感觉,并一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艺术家们演奏《魔笛》的基本样式。

https://pan.baidu.com/s/1XRFrrppNCT_HIQUme7f7mg?pwd=lr52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3 08:07



索尔蒂两录《魔笛》,另一版录于1970年,此版是相隔20年之后的录音,从名单上看名家不多,只有饰演萨拉斯特罗的库尔特·莫尔和海因茨·泽德尼克资历较老,启用的新秀中,演帕米娜的齐扎克和演夜后的曹秀美当时只有20多岁,足见老大师的魄力,效果上并没有超越老版,但整个的风格更为华丽刚强,维也纳爱乐依然表现出自发的推力,大的构架与细节都致密妥当。

角色中,以齐扎克、曹秀美与克劳斯的帕帕基诺给我印象深,海尔曼的天分足够,一曲“多美的画像”足见其高亢明亮的好嗓子,但唱功还有可雕琢之处,尤其在气息调整,曹秀美曾深得卡拉扬赏识,索尔蒂向来对韩国艺人有好感,郑京和、萨拉张都曾得其提携,而曹秀美确以出色的表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两段咏叹调气息调控与唱功都无可挑剔,泽尼德克的戏剧表现力真是太强了,他演活了那个好色阴暗的莫诺斯塔托。

整体风格上,索尔蒂似乎总是“用力过猛”,他当然是摆弄歌剧的大家,他的歌剧以坚硬的台风和钢筋铁骨般的质地著称,这种风格用在瓦格纳身上很合适,因此听瓦格纳的《指环》还是索尔蒂的更得神髓,但摆弄莫扎特,索尔蒂在气质上较难贴近,风格与音乐的氛围与莫扎特有距离,质地还是刚硬了些,演出始终具有充沛的气势与强烈的舞台戏剧性,包括歌唱家们,也往往用力过狠。

可以这样说:这是一版以现代眼光将之完全歌剧化的《魔笛》,无论声乐与器乐,正剧色彩过于浓厚,戏剧的庄重性有余而诙谐明快不足,许是他的《指环》给我印象太深,听这版莫扎特,有时不免会想到瓦格纳那里去,这批人自然是不错,在索尔蒂棒下都表现出生动的戏剧表现力、甚至是戏剧性张力,听感甚佳,这是别的版本少有的。

https://pan.baidu.com/s/1n8LrNWuhsdhSiWtNS4CFBA?pwd=obac
作者: lam8888    时间: 2024-4-3 09:41
谢谢分享。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3 15:58



如果你想找寻20世纪最富争议的女高音,无疑是玛丽亚·卡拉斯,如果你想找寻20世纪最伟大的女高音,无疑还是玛丽亚·卡拉斯,天才总是富于争议,天才也总会同时附着某种缺陷,但天才只所以成其为天才则在它在某一领域所创造出无可比拟的辉煌成就和它的独特与难与临摹,卡拉斯被誉为20世纪的歌剧女神,你可以批评她自私、偏执、好斗与爱慕虚荣的个性,但你无法不被她那一听就难以忘怀的声音所打动,无法不被她歌喉的强大魅力所征服,她对歌剧艺术杰出的创造力与感知力、她对歌剧戏剧性、抒情性与音乐性完美的结合能力,没有任何人能与之相比,20世纪50-60年代是女高音时代,这一时期的女声界可谓巨星频出,争奇斗艳,但最为耀目的一颗,不是老牌巨星施瓦茨科普夫、不是强大的戏剧女高音苔巴尔蒂、也非稍后掘起的令人瞩目的萨瑟兰,而正是这位神奇的玛丽亚·卡拉斯。

我对卡拉斯偏爱,是因为她的歌喉而非她的为人,她的抒情性与戏剧性都很丰富,换句话说,她的美声唱法异于旁人——这是一种独特的美声,是你在任何一位歌唱家那里也体味不到的美声,她让早以成熟的美声这个概念有了新的含义,而能创造出这种新含义来,既来自于她的天赋,也来自于她高超的吐字发声技巧,她又能将这些与每一歌剧人物紧紧融合于一体,从而行成强大的戏剧感召力与感染力,这就是卡拉斯。

屡见锅内所谓专家非议她的吐字发声,事实求是讲——卡拉斯的声线确有缺陷,但缺陷在哪则很少有人探究,从声音美学角度讲,卡拉斯的高音区并不完美,在高音的质感与稳定性上,她既不如苔巴尔蒂,也不如萨瑟兰,特别是当演唱在高音区上方游弋时,有些段落声音偏抖颤,甚至略还显得有点干硬,这说明她在高音区域上“硬件”的余地有限,有的专家在初期曾建议她改唱次女高音无疑是聪明的看到了这一点,然而卡拉斯的神奇就在于她能以丰富的“戏剧性变化”和音色变化遮掩、更准确的说化解掉这种缺陷,从而一举转向,使声音完全服从于戏剧表现的需要,她反而让她的歌唱在“高音位”上丰富了,我以为,她在高音位的表现力反而比苔巴尔蒂、比萨瑟兰更丰富! 就我个人来讲,我欣赏的并不是她的中低音域,而恰恰是她的高音区域,她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简直令人吃惊。

这版《蝴蝶夫人》于1955年录于斯卡拉歌剧院,由卡拉扬率斯卡拉歌剧院助奏,尽管是mono录音,但卡拉斯的魅力与对悲剧的强大领悟力还是超越了录音本身,她自身的悲剧情结与希腊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使得她在处理悲剧作品时视角与理解独到,当然,她最为完美的悲剧人物是《诺尔玛》和《露琪亚》,她的《蝴蝶夫人》尽管还达不到那样的戏剧高度与始终如一的完美,但在同曲版本中仍然是超一流的,她所表现的戏剧张力,仍能超越东西方地域界限与文化差别,体现出戏剧本身的魅力与人物感人的个性。

这版演唱中,能听出卡拉斯尽力控制住中低音域,特别是第一幕,防止中低音区的音染,以尽力达到声音的纯净效果,同时尽可能的雕琢音色,使声音的线性更清晰,并将顿音唱的乖巧,以表现出东方少女(剧中的巧巧桑15岁)的清纯与羞色,从而表现出乖顺的女性之美,尽管她偏厚的嗓音与巧巧桑的音乐形象有距离,但在对音色的控制与吐字发音上仍是一流,在对声音线性雕琢上强于弗蕾妮,演唱的纯度与激情感胜过苔巴尔蒂,弗蕾妮巧巧桑很出色,但不足在于声音的线条感稍逊,她不乏情感,而且很细腻,但对声音控制不够“集中”,致使有的唱段线性不够清晰。

巧巧桑出场这一段颇具光彩,卡拉扬对动与静的把握确是见功力,前面平克尔顿与夏普莱斯的二重唱已经掀起了一个高潮,瞬间静下来,氛围变的神秘而充满期待,卡拉斯的出场好极了,不负众望,我们既能感觉出她在高音位上并不纯美又偏厚的音质,更叹服于她丰满的音色处理,穿越音区时控制自如,特别是唱到最后一个高音升C时(第5音轨第2.24分),表现出充沛的戏剧张力,接下来的二重唱演唱很真挚,她以稳健和富于表现力的刻画,一步步丰满着巧巧桑的形象,这一大段落“爱的二重唱”是我听过最为温暖感人的,盖达的演唱同样很纯情,没有丝毫的油滑与轻佻,很明显,在新婚之夜,爱情是真挚的,这是盖达的平克尔顿不同于帕瓦罗蒂之处。第二幕的微妙变化在于演唱平添了一缕苍凉感,“情朗的一天”很有层次,歌唱性完全对应融合于戏剧表现的需要,情绪真挚而激烈,完全是在坦露心扉,没有一丝游离于戏剧之外的卖弄,然尔实力就这么表现出来了,不愧是大家。

此版另一亮点无疑属尼古拉·盖达,他的平克尔顿饶有创意,在他的演唱中,你听不到一些版本中常见的轻佻与油腔滑调,既使是不忠,他的处理也出自内心,他显然是有意摈弃附着在平克尔顿身上“花花公子”味,这样处理高明也有深度,如他演唱的“母国万岁”,就让人感觉他的母国情结发自内心,而并不显得狂妄,在与卡拉斯的对手戏上,他也始终与以富于抒情性的声音,演唱真诚而富于情感,从男高音的角度讲,可听性很强,他将抒情男高音的特色表演的非常充分,从人物塑造角度讲,他的演绎上了一层楼,表现出与巧巧桑的感情悲剧更多是由于不同国度、不同文化基因上的结果,而非仅仅是平克尔顿个人的喜新厌旧,这就把爱情悲剧置于一个更宽泛的历史背景之上去考量,这样对剧本的解读显然棋高一招,尼古拉·盖达是五六十年代黄金一代男高的代表性歌唱家,他的声音也许不如同时期的弗兰科·科莱利和马里奥·莫纳科那样的铿锵而具有冲击力,但却在嗓音唱法的清朗俊秀与戏剧抒情性上形成独有魅力,听听第一幕尾声与卡拉斯大段爱的二重唱,可谓各展歌喉、并翼双飞。


如果说听其它歌唱家还能以听选段来欣赏其魅力,听卡拉斯绝对不行,听卡拉斯一定要听全剧,非此会失掉太多,当然,以现在的“速食”时代,太多的人满足于浅尝辄止,甚见有人把浅尝辄止作为一种“得意”拿出来炫耀!对于古典音乐,特别是歌剧,这是相当悲哀的一件事,所以,我对古典音乐在村里的普及并无信心,仅就歌剧讲,很少有人耐下心来将一部歌剧听完整,亦难于去体味每一部作品的细节,而满足于仅仅几段唱,焉能客观?焉能准确?更可甚者,不是从全剧整体性的角度、从诠释的角度去审视,而热衷于明星的“花边”等等,我对这些毫无兴趣,卡拉斯的长处之一在于她自始至终专注于作品的戏剧性,她的表现力与戏剧性紧密相连,这就需要你去体察她的每一处细节,否则,难窥全豹。当然,这版《蝴蝶夫人》并非完美无缺,卡拉斯的声音特质与巧巧桑的音乐形象有一定距离,偏厚的声音并不总与巧巧桑相吻合,但她充沛的激情、跌宕起伏的表演、富于层次的刻画、强烈的戏剧张力无疑是超一流的,就像一张拉开的弓,越到后面张力越大,直至弓折人亡,卡拉扬的管弦乐不用说了,既能与以强有力的烘托,又没有喧宾夺主。

https://pan.baidu.com/s/1meQmgcaAlM6nXVvXBdoV1g?pwd=w9dy
作者: hanshan123    时间: 2024-4-3 17:14
gdyy223 发表于 2024-4-2 08:30
老卡53版音源是mp3,实在寒碜,若哪位大佬有更好的音源提供分享,先谢过了!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n_37DdOV5JmsxVjdBK0xw?pwd=4h6o
提取码:4h6o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7的分享


作者: ejack    时间: 2024-4-3 20:30
感谢先生做音乐知识普及
作者: MusicAV    时间: 2024-4-3 21:51
hanshan123 发表于 2024-4-3 17:14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n_37DdOV5JmsxVjdBK0xw?pwd=4h6o
提取码:4h6o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 ...

找到听得进去的入门感觉啦
普契尼在两部讲述东方之国的著名歌剧中,引入了当地的旋律:杜兰朵中的茉莉花、蝴蝶夫人中的樱花。

一会儿,把DVD找出来,做个镜像后上传分享

作者: MusicAV    时间: 2024-4-4 00:27
gdyy223 发表于 2024-4-3 15:58
如果你想找寻20世纪最富争议的女高音,无疑是玛丽亚·卡拉斯,如果你想找寻20世纪最伟大的女高音,无 ...

晴朗的一天,送楼主一部电影。
女仆是女中音梁宁,实景拍摄的电影,有繁体字幕。在第二幕上下两场之间那段著名的哼唱曲,导演引用了上世纪初日本街头码头的黑白影像画面。
刚找出DVD做了镜像,大于4GB受上传限制,分卷压缩,下载后解压成一个DVD.ISO文件。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E9WVR4K7gWnwlXE06LAWw?pwd=erji

N多年前买的D版。原版应是双层D9,D版嘛,缩成了单层D5格式,画质会有损失;杜比2.0,在电影的DVD中,受码率限制,为了画质,不采用LPCM。
想在网上找到原版D9格式,多年来一直没能找到,现在等蓝光的出现。在没有更好的之前,这张D版就成了宝贝。
D版的DVD封面,就不扫描了,图片是从网上刚找来的。

Puccini-MadameButterfly-YingHuang,Troxell,Conlon OdP [D5AC3] 1.jpg (193.18 KB, 下载次数: 253)

Puccini-MadameButterfly-YingHuang,Troxell,Conlon OdP [D5AC3] 1.jpg

Puccini-MadameButterfly-YingHuang,Troxell,Conlon OdP [D5AC3] 2.jpg (215.98 KB, 下载次数: 250)

Puccini-MadameButterfly-YingHuang,Troxell,Conlon OdP [D5AC3] 2.jpg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4 09:49
MusicAV 发表于 2024-4-4 00:27
晴朗的一天,送楼主一部电影。
女仆是女中音梁宁,实景拍摄的电影,有繁体字幕。在第二幕上下两场之间那 ...

谢谢,必须赞!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4 09:50
hanshan123 发表于 2024-4-3 17:14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n_37DdOV5JmsxVjdBK0xw?pwd=4h6o
提取码:4h6o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 ...

感谢,收了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4 10:42



《蝴蝶夫人》是普契尼的力作,为歌剧迷津津乐道,它被誉为普契尼四大名剧之一,此剧的价值除了情节感人,唱腔优美,还在于它表现了普契尼歌剧创作的特点——不以强烈的人物戏剧冲突见长,擅长人物细腻的心理揭示,并在此基础上构成歌剧艺术的柔韧性,再就是旋律上突出的美感,因此,唱段的脍炙人口是普契尼歌剧的一大景观。此剧创作于1903年,1904年在斯卡拉首演失败,经大范围的修改后再演成功,从此成为歌剧院们青睐的保留剧目,这是一部具有巨大情感魅力与艺术魅力的佳作,听来会不知不觉沉浸其中,独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卡拉扬这款录于1974年的DECCA版和我意,推荐《蝴蝶夫人》版本时,我首先想到它,尽管此版受到业界论家的争议——有认为弗蕾妮的巧巧桑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过于“柔媚”,并不符合作者的本意,而我却以为这恰是这版成功且形成版本特色的要点,它所表现出东方女性天性的善良、情感的真挚纯洁与性格的柔顺刚烈,不仅与东方传统女性不相悖,反而是准确的概括,我看不出非议在根据上的合理性,也听不出弗蕾妮的演唱哪里让人“想入非非”,以我看,弗蕾妮的表演并无不妥,而这版演出只所以能成为经典,弗蕾妮出色的唱演功不可没,我赞赏她对嗓音与音色的控制,柔媚、阴郁,又富于戏剧张力,很好表现出作品的悲剧情结(乍听不大像熟悉的弗蕾妮),也很贴近人物性格的发展脉络,她的演唱真挚而极具情感,同时又表演出宽阔的情感幅度,很不错的。

帕瓦罗蒂一如继往的高亢,这版平克尔顿老帕只用了七分力,自然游刃有余,他与弗蕾妮是老搭档,又都善演普契尼,一刚一柔、一阳一阴,自然默契,听听CD1最后两段的对唱和二重唱,足够精彩,我略感遗憾的是,乐队给的过于响亮,多少有些遮掩。露德薇饰演的女仆铃木引人瞩目,这个露德薇,次女高中绝对数一数二,却每每甘于配角,不管多小的角色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她演唱的铃木刻画真切,声音的控制很见功力,不失自我又不喧宾夺主。卡拉扬音乐部分光洁度一流,对悲剧情结的把握有特长,他所营造的氛围,能表现出悲剧的痛楚与美感,速度上的确偏慢,合奏也有些过力,好在我听来并未影响到歌唱家的发挥。

剧中主要人物:
蝴蝶夫人——米雷拉·弗蕾妮,意大利女高音
铃木——克里斯塔·露德薇,德国次女高音
平克尔顿——鲁奇亚诺·帕瓦罗蒂,意大利男高音
夏普莱斯——罗伯特·科恩斯,美国男中音
五郎(婚姻掮客)—— 米歇尔·塞内查 法国男高音
山鸟(蝴蝶夫人的求婚者)—— 莫里尤斯·林茨勒 罗马尼亚男低音
维也纳爱乐乐团,
维也纳国立合唱团,
1974年1月录于维也纳索芬大厅

https://pan.baidu.com/s/10OcxVHcS_P0Fa4OjpKJo1Q?pwd=26u1
作者: MusicAV    时间: 2024-4-4 21:09
gdyy223 发表于 2024-4-4 10:42
《蝴蝶夫人》是普契尼的力作,为歌剧迷津津乐道,它被誉为普契尼四大名剧之一,此剧的价值除了情节感 ...

企鹅榜单名片,3张DH
“能表现出悲剧的痛楚与美感,速度上的确偏慢,合奏也有些过力”
—— 昨天说的那首哼唱,极优美动人,缓缓地轻轻地,我把音量调得大大的。结果换盘时忘了调回音量,2.2场开头那首带有悲剧色彩的间奏曲,被卡拉扬用力过猛,震得房子就像塌了似的。

马勒的回复被审,看看这个回复是否还被审核



回复需要审核.jpg (19.21 KB, 下载次数: 207)

回复需要审核.jpg

作者: 夏雪勒    时间: 2024-4-5 01:23
谁有黄英、范竞马《蝴蝶夫人》的DVD9资源啊,不胜感激!!!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5 10:20
本帖最后由 gdyy223 于 2024-4-5 10:22 编辑




《唐·璜》是意大利喜歌剧的巅峰之作,从欣赏的角度看,理解欣赏《唐·璜》需要付出比《魔笛》》更多的精力,听懂它、揣摩它的艺术相对也更耗费精力,唐璜是14世纪西班牙传奇人物,面相俊美,一生周旋于无数女性之间,莫扎特这部歌剧着重描写他与骑士长之女安娜、被他遗弃的贵族妇女埃尔维拉、农家女采琳娜之间的关系与他贪婪无度的猎艳行为,作品从他调情安娜被骑士长发觉争斗被他刺死开始,一直到骑士长石像寻到唐璜家中劝其悔改不果,最终将他拉入地狱,体现出善恶终有报的价值观,此剧有大量的心理刻画与生活哲理描写,情节丰富、内蕴深刻,又富于冷嘲热讽的戏剧情调,至于它的音乐性则不用讲,莫扎特的歌剧是音乐的天堂,且别说他的咏叹调,他的宣叙调同样杰出,我曾说过,能把宣叙调提升到与咏叹调同等高度的,前无古人,且无后人能超越。

朱利尼(1914-2005)这个1959年版获评很高,它被权威评论推举为范本式演绎,在对剧情的把握与演绎色调的调控上,朱利尼得天独厚,他摆弄意大利语喜歌剧显得驾轻就熟,既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彰显作品的深刻寓意,一步步令人信服揭示出唐·璜这个登徒子自贱毁灭过程,又以出色的语言操控表现出富于意大利情调的冷嘲热讽与嬉笑怒骂,施瓦茨科普夫(1915-2006)饰演的埃尔维拉实在令我信服,在这么多的埃尔维拉中没有人能超越她,念白与唱一样出色,宣叙调与咏叹调一样出色,甚至是更好,这位德语系杰出的女高音,在这里却将意大利语运用的这么好,甚至带有意大利人都难以尽韵的方言味,整剧演出由始至终毫无暇疵,相形之下,萨瑟兰(1926-2010)显的差一分火候,听听第10音轨的宣叙调,埃尔维拉怒斥唐璜这一段三人之间的对话,太精彩!太有艺术含量!听的我目瞪口呆,一个德国人,把意大利语念诵的这么富于韵味,可见功力之深,而不仅仅只是唱功好,三位艺术家将埃尔维拉的愤怒、莱波雷洛的奴才相与唐璜的厚言无耻表演的淋漓尽致,实在是“大快朵颐”。

这个版本阵容之强大怕是没有别的版本能比,1959年的萨瑟兰还没有她60年代后那样光焰四射,但也足以能立于施瓦茨科普夫之侧,开始部分略有一点拘紧,再放开些会更好,相对于18世纪古典风格的歌剧,她更擅长于多尼采蒂与贝利尼,如她的诺尔玛就并不逊色于卡拉斯,但事实证明她仍然是“安娜”最出色的演唱者之一,后来的几段演唱入心入耳,没啥可挑剔的,另一位女高音、采琳娜的扮演者意大利人休蒂是此版的亮点之一,她的声线与富于表现力的演唱出色刻画出一个活泼多情而又单纯的农家女子形像,韦希特饰演唐·璜是当时的最佳人选,他的条件没问题,又有着丰富的临场经验,唱念都能做到满宫满调,但塔代伊(1916-2010)的莱波雷罗更有光彩,这个闻名遐尔的喜剧大师,天生就莱波雷罗式小人物的伴演者,一招一式无不恰到好处,其它几位也都是当时杰出的歌剧演唱艺术家,相对只有唱马塞托的皮耶罗·卡普奇利算是新人,但照旧的精彩,可以这样说,这八位演唱者,各个都是“星”级,他们珠联璧合般的演出,使得整剧星光灿烂。

其它不再咯嗦,此版演出时间将近三小时,但剧情紧凑、环环相扣,整剧听下来并不觉得冗长,有兴趣欣赏全剧的版友我还是希望能整剧听下来。

主要人物演员名单;
唐·璜——埃伯哈德·韦希特(奥地利男中)
唐娜·安娜-骑士长女儿——琼·苏萨兰(澳大利亚女高)
莱波雷罗-唐璜侍从——朱塞佩·塔代伊(意大利男中)
骑士长——戈特勒布·弗利克(德国男低音)
唐娜·埃尔维拉-被唐璜抛弃的贵妇——伊莉莎白·施瓦茨科普夫(德国女高)
唐·奥塔维奥-安娜未婚夫——路易吉·阿尔瓦(秘鲁男高音)
马塞托-采琳娜未婚夫——皮耶罗·卡普奇利(意大利男中音)
采琳娜-农家女子——格拉齐耶拉·休蒂(意大利女高音)
乐队:爱乐乐团/合唱团

https://pan.baidu.com/s/1n8EqfhBIJ-aY7CeEss0ISg?pwd=afcc
作者: cityman    时间: 2024-4-5 10:26
谢谢分享资源及知识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4-4-5 10:32
gdyy223 发表于 2024-4-4 10:42
《蝴蝶夫人》是普契尼的力作,为歌剧迷津津乐道,它被誉为普契尼四大名剧之一,此剧的价值除了情节感 ...



https://115.com/s/swz4lse3zgq?password=xbe3&#
Puccini - Madama B… multi sub等3个文件(夹)
访问码:xbe3


跟着先生的导阅听了一天卡大的1974年版,好听!找出了1080P的视频(UNITEL CLASSICA)和24-96高码版本,供先生闲着时浏览。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5 10:34
cd1  第一幕:
01、序曲
02、第一场:莱波雷洛上场唱“不分骤夜为主人效劳”
03、唐璜被安娜追出屋来,安娜、唐璜、莱波雷洛三重唱
04、唐璜、莱波雷洛、骑士长三重唱
05、骑士长被唐璜刺死后,唐璜与莱波雷洛的对话,唱“这可怕的罪恶”
06、安娜发现父亲被刺死,悲愤,未婚夫奥塔维奥安慰,二重唱
07、奥塔维奥与安娜二重唱,安娜请奥塔维埃为其父报仇。
08、第二场:客栈街道,宣叙调,唐璜与莱波雷洛对话
09、被唐璜遗弃的贵妇埃尔维拉唱咏叹调“有谁能告诉我”,她决心报仇,唐璜并未认出她,挑逗。
10、宣叙调,埃尔维拉、唐璜、莱波雷洛对话,
11、莱波雷洛唱咏叹调“这就是情人目录”,他告诉埃尔维拉,受伤害的不只她一人,
12、宣叙调,听罢,埃尔维拉更加坚定了报仇的决心
13、第三场:唐璜家附近农庄,农家女采琳娜与其未婚夫马塞托与众农夫的二重唱、合唱。
14、宣叙调,唐璜又看上了采琳娜,谎称邀众人去家中作客,威胁马塞托与农夫离去。
15、马塞托唱咏叹调“知道了,老爷”,
16、宣叙调,唐璜与采琳娜对话,骗其欲与采琳娜结婚,采琳娜答应。
17、唐璜与采琳娜二重唱“那么!手拉手吧”,
18、宣叙调,埃尔维拉出现,揭穿唐璜的骗术,
19、埃尔维拉唱咏叹调“远离这个骗子”,唱完带采琳娜离去
20、奥塔维奥与安娜上场,与唐璜对话,
21、埃尔维拉上场,与安娜、奥塔维奥、唐璜四重唱,埃尔维拉揭开了唐璜的真面目,唐璜百般抵赖。
22、宣叙调
23、安娜与奥塔维奥的宣叙调,安娜的大段叙述,向奥塔维奥诉说唐璜那一夜侵犯她的经过。
24、安娜唱咏叹调“你已经知道谁侵犯了我的贞操”,要求他替父报仇,
25、宣叙调,奥塔维奥表示决心
26、奥塔维奥唱咏叹调“她的辛福就是我的愿望”,
27、宣叙调,莱波雷洛与唐璜上场,劝其离开,唐璜问家中设宴情况,
28、唐璜闻听农夫在家中玩的高兴联声叫好,唱咏叹调“把葡萄酒喝的酩酊大醉”。

cd2  :
01、第四场:唐璜家,开场白宣叙调,采琳娜劝解生气的马塞托,
02、采琳娜唱咏叹调“请打我吧!马塞托”,
03、宣叙调,唐璜在后台的声音“我来了”
04、终曲:马塞托唱“把我藏起来”,与采琳娜对唱,众合唱中,唐璜上场,
05、唐璜、采琳娜与马塞托对唱,
06、安娜、奥塔维奥、埃尔维拉戴面具上场,莱波雷洛请他们进屋
07、安娜、奥塔维奥、埃尔维拉的三重唱,祈求神的帮助报复唐璜,
08、第五场:唐璜家大厅,唐璜向采琳娜调情,见未婚妻乐不可支,马塞托暗自唉叹
09、五重唱,安娜、奥塔维奥、埃尔维拉上场,与唐璜、莱波雷洛唱“自由万岁”假面舞会舞曲响起,唐璜欲将采琳娜带到别的房间,马塞托追上去,采琳娜喊救命,
10、唐璜嫁祸于莱波雷洛,众人愤怒,
11、采琳娜揭发唐璜的用心,众人合唱“这个恶棍必须受惩罚”。
12、第二幕、第一场:在路上,唐璜与莱波雷洛二重唱,莱波雷洛欲离开,唐璜给他金币,
13、喧叙调,主仆二人取的一致,互换服装,
14、埃尔维拉上场,她尽管仇恨唐璜,内心仍迷恋于他,三重唱,唐璜甜言蜜语,使爱尔维拉动心唐璜让莱波雷洛模仿他的声音与埃尔维拉互谈情话,
15、宣叙调,莱波雷洛模仿的“唐璜”与埃尔维拉热烈交谈唐璜突然出现大叫,吓跑二人
16、小夜曲:唐璜唱“请到窗边来”,
17、宣叙调:几位农夫上场搜找唐璜,误以为他是莱波雷洛,
18、唐璜的咏叹调,指挥农夫分头找“唐璜”,他让马塞托留下,劝其放弃报复,
19、宣叙调:唐璜与马塞托对话,采琳娜上场,安慰马塞托
20、采琳娜唱咏叹调“情人啊!请用这灵药”
21、第二场:安娜家大院,宣叙调:化庄成唐璜的莱波雷洛带埃尔维拉上场,想脱身离去,
22、六重唱,众人安慰安娜,莱波雷洛无法脱身,
23、仍是六重唱
24、宣叙调,众人发现穿唐璜衣服的莱波雷洛,埃尔维拉解释,
25、莱波雷洛唱咏叹调“请各位饶了我”,唱完逃走
26、宣叙调:奥塔维奥决心为安娜报仇
27、奥塔维奥唱咏叹调“请照顾好我的爱人”,表示一定带回报仇的消息
28、埃尔维拉宣叙调
29、埃尔维拉咏叹调,表现她对唐璜憎恨与爱慕兼有的复杂心理。

cd3:
30、第三场:墓地、夜、唐璜狂笑,向莱波雷洛讲述他引诱埃尔维拉女仆的经过,莱波雷洛则讲述他险些被杀的经历,突然,墓前骑士长石像发出“你的狂笑知能止于今晚”的神秘声音,
31、唐璜与莱波雷洛对唱,莱波雷洛唱“伟大的骑士长陛下”,石像回应对唱,二人胆战心惊将石像拉回家。
32、第四场:安娜家,奥塔维奥与安娜的宣叙调,责怪安娜冷淡
33、安娜的咏叹调“请不要把我当成冷淡的女人”,
34、仍是安娜的咏叹调
35、宣叙调。奥塔维奥理解
36、终曲,第五场:唐璜家大厅,唐璜用餐,餐桌上响起多种音乐,其中包括《费加罗婚礼》,主仆二人对唱
37、三重唱,埃尔维拉上场,跪求唐璜痛改前非,见唐璜无动于衷离去,
38、门外埃尔维拉大叫!骑士长石像阴森森走进来
39、宣叙调:惊心动魄的对话,石像拽住唐璜手,告诉唐璜,这是最后时刻,请改悔,唐璜说“不”,
40、大厅火起,魔鬼合唱“这是罪人应有下场”,地火中,唐璜被拖入地狱。
41、大火熄灭,众人上场,重唱
42、奥塔维奥响安娜求婚,安娜应允
43、埃尔维拉决心进修道院,莱波雷洛另觅主人,采琳娜与马塞托商议结婚
44、六人齐唱“这是恶人应有下场”终场。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5 10:39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4-5 10:32
https://115.com/s/swz4lse3zgq?password=xbe3&#
Puccini - Madama B… multi sub等3个文件(夹)
访 ...

谢谢,下载中,刚发了莫扎特《唐璜》,朱利尼1959版,很不错,望能喜欢。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4-4-5 12:04
gdyy223 发表于 2024-4-5 10:39
谢谢,下载中,刚发了莫扎特《唐璜》,朱利尼1959版,很不错,望能喜欢。

嗯嗯~~

作者: lam8888    时间: 2024-4-6 09:02
谢谢分享。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6 14:31
《唐璜》杂谈


一、东方人对唐璜不熟,但在欧洲却几乎家喻户晓,就像我们熟知孙悟空与猪八戒,他是欧洲文学三大传奇人物之一,围绕在他身上的名著不在少数,多有名人与文学巨匠在他身上留有笔墨,如拜伦、莫里哀、肖伯纳等,往简单上说,他是闻名的登徒子,说的好听点是情圣,说的难听点色狼,而且他品味女人极有眼光,手段高明,往往三言两语就能俘获女人心,当然,有研究表明少数女人往往有欣赏“恶”的天性,古今中外、多有此道,所以才有“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说法,此剧中,农家女采琳娜已有未婚夫,仅仅跟他交谈了几句,就要嫁给他,俩人差一点进了洞房,后来经埃尔维拉提醒、众人劝解才回头,被他遗弃的贵妇埃尔维拉对他深有怨恨,但却是因爱才恨,爱之甚才恨之切,最后竟然跪在他面前求他回头,唐璜死后,这位美貌的贵妇一头扎进了修道院,从此再不沾男人——心死了,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劲头,不是一往情深、刻骨铭心断不会至此的。

说这些啥意思呢?就唐璜这个人物说:历史上对他的定义有截然相反的观点,拜伦的诗作不说了,既使是“谴责派”,人们一方面谴责他的玩世不恭,但对他追求自由无拘的生活方式,坚定、不畏艰难、至死都不改的生活态度还是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赞许,莫扎特此剧从音乐的角度是作为悲喜剧来处理的,概括性的序曲中你听不出对唐璜的蔑视,反倒是有几分悲色与积极乐观的情怀,最后一场则流露着悲壮的气色,唐璜宁下地狱也不思悔改的精神让人啧啧叹息,纵然该死,但死的这样义无反顾、本能贪生却不求生,却让人称奇,这场戏的惊心动魄处就在此,怎么说也流露着真男人的本色,怎么也比那些整天叽勒骨碌小眼睛飞转、别说到生死的紧要关头,哪风硬就往哪跑的变色龙要好的多,所以我以为:把唐璜仅仅理解为登徒子、把此剧仅仅作为因果报应的一般价值观来看待是不完全的,此剧的寓意显然要深刻,用我们传统中非善既恶的价值观看待,结论往往简单,也或与事实不符,从音乐上看,此作被称誉为“歌剧中的歌剧”,何意?它太像是一部歌剧了,连所有的念白都透着音律美,莫扎特对意大利语系音律的研究操控比意大利人还精到,这尤其在宣叙调上体现出来,那么尽韵,又那么丰富自然,再者,正像有的专家指出,剧中所有庞杂的线索情节,在音乐上都统一了,都在音乐上“同化”了。

二、咋理解意大利喜歌剧这个题目太大,它涉及到了歌剧的发展史,这可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简单的说,歌剧发源于意大利,它在意大利两个地方被发扬光大,一个是罗马,一个是佛罗伦萨,这要追朔到16世纪中叶,它最早的定型是把游吟诗中的故事、清唱剧与假面剧形式结合在一起,说这些对一般乐友没啥大意义,它后来被吕利带到了巴黎、被许茨带到德国,伯塞尔也让它在英国安了家,从而开始风靡欧洲,但一直到18世纪末,意大利始终是歌剧的中心,可能是亚平宁温暖的气候,亦或是佛罗伦萨和熙的海风,意大利人天生善唱,哪个人站出来都能来几句美声,而意大利“喜歌剧”是相对于它的“正歌剧”而言,莫扎特《狄托的仁慈》《伊多梅纽斯》都是相当精彩的正歌剧,正歌剧始终在意大利占有主导地位,它以振奋的音乐与高度格式化的曲式为主干,华丽、正统、题材往往重大,场面每每壮观,或悲剧情节、或说教引导,虽然具有相当的艺术性,但有的也不免有些娇柔做作,由于它正说的性质,所反映的内容与音乐形式往往与民众的欣赏口味不符,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什么工程之类的艺术形式,让这一切得到改变的是德国人格鲁克,而真正从艺术上让意大利式喜歌剧取代正歌剧统治地位的则毫无疑问是莫扎特,《费加罗》《女人心》,包括这部《唐璜》以无可超越、无可争辩的艺术和更加贴近民众的音乐表明,喜歌剧辉煌灿烂的时代到来了。莫扎特之后,喜歌剧在罗西尼那里得以继续发展,而正歌剧则在威尔第那里被发扬光大,但意大利语歌剧的奠基人则是奥地利的莫扎特,这是毫无疑问的。

三、歌剧欣赏的确是个难题,他比单纯管弦乐作品要复杂,所涉及的艺术范围也广阔,我赞同对不了解剧情或初涉歌剧者可先去接触视频,欣赏音乐(别管是啥形式的音乐)一个最最关键之处在于:体味细节,所谓精听其实就是专注与细节感受,啥东西都是由细部组成,泛泛的听你就很难悟到音乐的真谛,更别说体察音乐的真性,所以,先去看歌剧对了解剧情大有裨益,但我同时认定:别管是啥形式的音乐,首要是听,最终也是要靠听而非看,我不大赞成把歌剧演员作为表演艺术家来度量,歌剧主要是一门“唱”的艺术、它的内涵与元素说到底和器乐一样是靠声音来传导,歌剧虽然有演的成分,但支撑歌剧艺术的骨干,仍然是音乐的而非情节的,诠释歌剧的要旨,仍然是艺术家的嗓音而非表演表情,约翰尼· 德普演得了“唐璜”却肯定唱不了唐璜,因为歌剧与电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过度纠结于DVD上歌剧演员的表演容易失去欣赏歌剧最本质的部分。

四、我只所以把朱利尼版作为首选,是基于两点,1、在几个版本中,朱利尼版相对更为恰当地传导出悲喜交错的风格,我总是感觉此版在冷嘲热讽中隐含着悲哀的情调,它不那么明显,却不时在音乐与唱念中沉浮,这样的风格最为贴近莫扎特的原意,至少莫扎特在音乐上并没有简单的把《唐璜》作为一个登徒子的毁灭来处理,这种情节在序曲中很明显,它是沉重的、悲哀的而非兴灾乐祸的,在唐璜的身上寄托着资本主义刚刚朦芽时期的某种东西,自由与不受约束、坚定与不畏生死,而朱利尼恰恰在这一点上令人满意,他以阴暗的音乐风格,恰到好处地显像出作品的内蕴与隐含,2、这版艺术家与歌唱家的齐整优于其它版本,上世纪50年代末这套班底恐怕是最优秀的一套班子,EMI的老大莱格(施瓦茨科普夫之夫)可谓是慧眼识人,这八位歌唱家选的真是合适,除了萨瑟兰和卡普奇利(是年都刚刚30岁),都在歌唱生涯的最好时期,萨瑟兰别说了,卡普奇利的马塞托照旧是出色的,秘鲁男高音阿尔瓦的奥塔维奥同样是此剧的亮色之一,他有着漂亮的嗓音与抒发情感的能力,对声音良好的控制使得他演唱的抒情段落无一丝尘埃,好听极了,施瓦茨科普夫的表现符合人物的特性,埃尔维拉需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愤怒”,这是一个贵族妇女被抛弃时自然的“失态”,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跑到另一极端而忽视歌剧“演”的成分,至于唱与念,音乐就在下面,大家可自己体味,而韦希特在表达作品基调与唐璜悲喜交加这点上也很出色,他在“猎艳”时的狂笑是空洞的,能让你隐隐感觉到内心的空虚,他的调笑自然表现出无赖无耻,最后一场对情绪的把握让人满意,足够惊心动魄,我以为他所演绎的唐璜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4-4-6 15:03
gdyy223 发表于 2024-4-6 14:31
《唐璜》杂谈

莫扎特在音乐上并没有简单的把《唐璜》作为一个登徒子的毁灭来处理,这种情节在序曲中很明显,它是沉重的、悲哀的而非兴灾乐祸的,在唐璜的身上寄托着资本主义刚刚萌芽时期的某种东西,自由与不受约束、坚定与不畏生死,而朱利尼恰恰在这一点上令人满意,他以阴暗的音乐风格,恰到好处地显像出作品的内蕴与隐含。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8 12:10
本帖最后由 gdyy223 于 2024-4-8 12:14 编辑




这版《唐璜》不错,老卡的莫扎特交响曲算不上权威,但他的歌剧无一不佳,与莫扎特的“乐笔”匹配,特别在人声与器乐衔接上,水环山绕、如影随形,彼此既能充分表达着自我,又透着默契与鲜明的整体意识,所选用的八位歌唱家,都在年富力强,且个个精兵强将,当然,弱点也明显,最直观的是几位主唱嗓音的个性辨识度不高,歌喉具有一定程度的雷同,给分辨带来困难,这对初听者很不利,但对熟悉这套组合的听家,拉梅的唐璜、托莫娃-辛托的安娜、戈斯塔· 温伯格的奥塔维奥、特别是阿格尼丝· 巴特萨 的埃尔维拉都是在辙的。

托莫娃-辛托自七十年代后期逐渐取代冈杜拉· 雅诺维兹,成为老卡旗下女高音头牌,她更年轻,也确有能力,相对于雅诺维兹,她的声线适合戏剧女高音,优美与抒情则不如雅诺维兹,这版安娜与朱利尼版里的萨瑟兰明显不同,萨瑟兰在略带几分柔弱中偏于抒情性,而托莫娃-辛托则表现出强烈的戏剧张力,她带给人们一个坚强、大气、有胆有识的安娜,虽在唱腔的优美上未臻完境。

萨缪尔· 拉梅的唐璜和费鲁乔· 弗拉内托的莱波雷罗这一主一仆身上,我则更多的看到卡帅力图将《唐璜》正剧化的设计,单凭声音你甚至很难将拉梅的唐璜与登徒子联系起来,他的唱与念以及嗓音特点,更让人联想到“邪事正做”,纵使是近乎无赖的追逐猎艳,他也做的堂而皇之,但他越是堂而皇之,越是让人忍俊不禁,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唐璜,社会也屡有如此范例——明明是做坏事,却做的冠冕堂皇、有条不紊,比行善还正经,塞缪尔· 拉梅的表演甚好,台面的支撑足够有力。

相对于施瓦茨科普夫那个强有力的埃尔维拉,阿格尼丝· 巴特萨表演的这个埃尔维拉多了一分女人味,在表现她对唐璜的感情上给我印象,她也专注于在抒情上有所表现,但实力无法与施瓦茨科普夫比较,听听CD1第9轨的“对话”,与施瓦茨科普夫的味道迥然不同,一个是音调美伦美唤,一个则重在表达两人的戏剧性冲突,这还突出表现在cd3第5、6音轨的宣叙调与咏叹调上,虽难度很大,但唱念少了一些光彩。

我对凯瑟琳· 巴特尔的采琳娜曾寄于厚望,她俏丽的气质与美妙的声线本与采琳娜很合拍,可这版巴特尔无论唱与念都没有我想像的那么好,许是期望值有些偏高,虽全场下来足够份,闪光点却无多,她“拿”着劲的唱腔也不自然,我以为她并没有充分表现出她本能的俏美与妩媚,或是没有充分放开,她的采琳娜本应更好的。

帕塔· 伯丘拉茨的骑士长唱的到是足够威严,底气很足,称得上满宫满调,“石像地狱”一场很露脸,但这一场戏在“惊心动魄”上还是差口气,唐璜发音的“等量”与石像有点对不上,效果很有临场感,但在聆听的感觉上,拉梅的唐璜这边就弱了,严格的说,弗拉内托的莱波雷罗也未臻完满,唱念都少了一些喜剧幽默感,这个人物若不把戏做足,总是感觉不过瘾。

剧中扮演者明单:
唐· 璜——萨缪尔· 拉梅 (美国低男中音)
骑士长——帕特· 伯丘拉兹 (格鲁吉亚男低音)
安娜——安娜· 托莫娃-辛托 (保加利亚女高音)
奥塔维奥——戈斯塔· 温伯格 (瑞典男高音)
埃尔维拉——阿格尼丝· 巴特萨 (瑞典次女高音)
莱波雷罗——费鲁乔· 弗拉内托 (意大利男低音)
马塞托——亚历山德· 马尔塔
采琳娜——凯瑟琳· 巴特尔 (美国女高音)
柏林德意志歌剧院合唱团
柏林爱乐乐团

https://pan.baidu.com/s/1Knv4qTZBM-HQ9zKv1R-Qqw?pwd=8yo4
作者: lam8888    时间: 2024-4-8 14:13
谢谢分享。
作者: bomberb2    时间: 2024-4-9 11:11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4-5 10:32
https://115.com/s/swz4lse3zgq?password=xbe3&#
Puccini - Madama B… multi sub等3个文件(夹)
访 ...

哈哈,老兄发的视频是 弗蕾妮 与 多明戈的 电影版,不是 楼主所介绍的 她与帕瓦罗蒂的那一版。

我还在奇怪呢,印象中 卡拉扬的蝴蝶夫人视频,只有 多明戈与弗蕾妮的这个电影版,老帕没有拍过。

作者: newmanyan    时间: 2024-4-9 12:59
gdyy223 发表于 2024-4-5 10:20
《唐·璜》是意大利喜歌剧的巅峰之作,从欣赏的角度看,理解欣赏《唐·璜》需要付出比《魔笛》》更多 ...

感谢分享音源 感谢精彩点评 长知识了

作者: newmanyan    时间: 2024-4-9 13:11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4-5 10:32
https://115.com/s/swz4lse3zgq?password=xbe3&#
Puccini - Madama B… multi sub等3个文件(夹)
访 ...

感谢分享

作者: MusicAV    时间: 2024-4-9 21:28
bomberb2 发表于 2024-4-9 11:11
哈哈,老兄发的视频是 弗蕾妮 与 多明戈的 电影版,不是 楼主所介绍的 她与帕瓦罗蒂的那一版。

我还在 ...

老帕拍过一部:弄臣(利哥莱托。实景,非舞台,不一定是胶卷摄影),DECCA早期出过DVD。
几年前见到有蓝光VIDEO版下载,好像封底印的音频格式还是和DVD一样的16bit-48K(可以再核实),故当时没下。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10 08:40



弗利柴1959版让我喜忧参半,喜者:这是弗利柴最后一款录音,他的莫扎特从不令我失望,阵容依旧大腕云集,虽不似朱利尼那样绘声绘色,但每个角色都在自己位置上有不错发挥,忧者:演出效果未让我始终信服,弗里柴和歌唱家们即定的风格与作品精神与内涵有距离。

首先,几位主唱的饰演都很“正”,包括一主一仆的菲舍·迪斯考和克里斯蒂安·科恩,歌喉和演唱堂堂正正,没有因反角而彰显过多阴邪气息,这是弗里柴一个明确信号——把听众的欣赏集中到戏剧性的唱念上来,以淡化“演”的成份,因而你听,每位歌唱家都在规规矩矩的唱,为此弗里柴不惜削减掉舞台式的即兴诙谐成份,特别是削减反角表情化的、幽默式的表情表演,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唱得并不阴坏、也并不诙谐的唐璜和莱波雷罗,要知道即使是录音棚唱片,这也是受听家欢迎的部分,这恐怕也与选角有关——一主一仆都非意大利人,如果让谢皮或塔代伊出演,那情景可想而知。

弱点与设定的特色有很大关联——几位歌唱家重唱部分的衔接与默契程度并不很出色,而这恰与过“正”的演出设计有关系,任何演出都如此,你过于“端着”就很难灵动起来,自然会影响细节,但同时的重唱部分又有着气势十足的冲击力(CD3第2音轨),这既构成优势,也在一些场景构成弱点。

玛丽亚·斯塔德让我吃惊,与熟悉的斯塔德很不一样,抒情性女高音的纯情色彩完全被隐去,她的唱念比其它版的埃尔维拉更具戏剧女高音特点,既使第二幕与唐璜诉说爱恨交加复杂心理的重唱部分(CD2第12音轨),她也表现出激动而高亢的戏剧性,她的表现力总得看令我信服,但并不很出彩,另一个让我吃惊的是饰演采琳娜的伊姆加德·谢芙里德,她演活了这位活泼、机灵、善变的采琳娜,而这样机灵鬼口吻出自擅演端庄女性的谢芙里德尤让我佩服,听听第一幕斯塔德、菲舍·迪斯考和谢芙里德的对手戏(CD1第16、17音轨),对心理刻画足够细腻,再听听随后尤丽纳克、赫夫里加、迪斯考和斯塔德的四重唱(CD1第19音轨),各抒心思,各明其志,也足够精彩,特别是尤丽纳克的安娜,叙事、抒情与激情俱有(第21音轨),唱念俱佳,而由赫夫里加饰演的奥塔维奥释放出更多纯情气色,但同时须指出,这几位歌唱家的表演、除了谢芙里德,并未有出现我个人渴望出现的超能场景与表现,特别是杰出的抒情男高音赫夫里加,我甚至有一丝失望,给我留下不错印象的还是塞娜·尤丽纳克。

整体的看,台风与唱念有些刚硬,有的发声过于突兀,菲舍·迪斯考的表演也并未打动我。录音我不喜欢,平衡太靠前,不仅导致歌唱家们在高音域声音有些刺耳,更无亲人的剧场味道,有段落尽然出现了可怕的回声(CD2第18音轨)。

剧中扮演者名单:
唐璜——菲舍尔·迪斯考
骑士长——瓦尔特·克莱佩尔
安娜——塞娜·尤丽纳克
埃尔维拉——玛丽亚·斯塔德
奥塔维奥——恩斯特·赫夫里加
莱波雷罗——卡尔·克里斯蒂安·科恩
马塞托——伊万·萨蒂
采琳娜——伊姆加德·谢芙里德
柏林广播交响乐团
RIAS-室内合唱团

https://pan.baidu.com/s/1DQnXTLnPkoo8-NnSw7zx8w?pwd=210x
作者: lam8888    时间: 2024-4-10 09:34
谢谢分享。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10 12:51
gdyy223 发表于 2024-4-10 08:40
弗利柴1959版让我喜忧参半,喜者:这是弗利柴最后一款录音,他的莫扎特从不令我失望,阵容依旧大腕云 ...

懂歌剧的太少了,本是想说下去,把我手里唱片资源说完,忽得明白,绿坛是资源下载重地,非深入研讨之处,是我莽撞了,好歹留了个爪,足以,就此打住。

作者: ejack    时间: 2024-4-10 14:20
gdyy223 发表于 2024-4-10 12:51
懂歌剧的太少了,本是想说下去,把我手里唱片资源说完,忽得明白,绿坛是资源下载重地,非深入研讨之处, ...

先生您是多虑了。是我们(至少是我)这方面的知识太欠缺,完全搭不上话,只能默默地学习,并按图索骥地下载去听。先生的三个帖子对我而言都是受益匪浅,希望先生可以继续。



作者: vicissitude    时间: 2024-4-10 16:21
gdyy223 发表于 2024-4-10 12:51
懂歌剧的太少了,本是想说下去,把我手里唱片资源说完,忽得明白,绿坛是资源下载重地,非深入研讨之处, ...

论坛里确实讨论音乐的少,分享资源的多
不过可以弄个微信群一起交流呀~

不知楼主对Krips那版唐乔万尼评价如何,也很有名的一版,
尤其是谢皮的男主,评价很高,楼主一直没有提到


作者: vicissitude    时间: 2024-4-10 16:26
卡拉扬80年代录制的魔笛,唐乔万尼阵容都很一般
那个年代连他都找不到好的歌手,更别说其他人了
可见好的莫扎特演唱者越来越少,远不像1950年以来那么大批量的涌现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10 17:10
ejack 发表于 2024-4-10 14:20
先生您是多虑了。是我们(至少是我)这方面的知识太欠缺,完全搭不上话,只能默默地学习,并按图索骥地下 ...

谢谢,继续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10 17:13
vicissitude 发表于 2024-4-10 16:21
论坛里确实讨论音乐的少,分享资源的多
不过可以弄个微信群一起交流呀~

克里普斯的手里没有。
一部歌剧我一般只选择二三版谈。

作者: musicdust    时间: 2024-4-10 17:17
支持老师继续,感谢分享心得,三个帖子一直在学习
作者: hanshan123    时间: 2024-4-10 18:40
gdyy223 发表于 2024-4-10 12:51
懂歌剧的太少了,本是想说下去,把我手里唱片资源说完,忽得明白,绿坛是资源下载重地,非深入研讨之处, ...

基本不听(看)歌剧的我,也跟着听了两张,感觉还不错,谢谢。
作者: hanshan123    时间: 2024-4-10 18:41
跟帖少,是插不上话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10 19:12
[attach]1951036[/attach]


阿巴多属全能指挥家,他在交响、协奏与歌剧上都有造就,他的交响造诣很深、跨度也大,古典、浪漫与现代时期都在行,不足也有,稍嫌薄了一些,有一些处理缺乏历史厚度,这还不是理解的问题,而与风格相关,他善于把握局部与整体的特长,使得在处理独奏与乐队关系上如鱼得水,但人们不应忘记他的歌剧,而我则以为,他的歌剧部部精彩,他超能把握住一部歌剧的基调,又在歌唱性上有自己的特长,与卡拉扬不同的是,他往往对歌唱家能与以更多关照,不会因为对整体的考虑而平衡掉歌唱家的个性发挥,我总觉得阿巴多在细部的雕琢上眼光独到,我曾听过他一张指挥斯卡拉歌剧院演唱威尔第合唱专辑,在对宏大与细部的拿捏上很见功力,从对歌剧的把握上论,与卡拉扬、朱利尼一样,绝对能称之为一流的歌剧指挥家,我遗憾的是他的歌剧录音并不多。

说几句罗西尼(1792-1868),专为歌剧而生的意大利作曲家,穷小子出身,幼年曾在铁匠铺学徒,颇有音乐天赋,也创作器乐曲,他的一套《6首弦乐奏鸣曲》就甜的像巧克力,但成就与名声都在歌剧上,14岁在学期间写出第一部歌剧,1813年他的《坦克雷迪》与《意大利女朗在阿尔及尔》的公演为他赢得广泛声誉,1816年写出《塞维利亚理发师》等杰作,创作速度颇快(《塞维利亚》只用了15天,太快了!),旋律如泉喷涌,在当时极受欢迎,1824年定居巴黎,先后任巴黎的意大利歌剧院院长与国王御前作曲家,但法国革命后创作陷于停顿状态,这一期间有影响力的创作只有《威廉·退尔》。

再说几句《塞维利亚》故事梗概:塞维利亚城的阿尔维瓦伯爵钟情于富家小姐罗西娜,而罗西娜的监护人巴托罗老头也钟情于她,且狡猾吝啬,又有阴郁的音乐教师巴西里奥为助手,伯爵则倚仗足智多谋的理发师费加罗出谋划策,彼此较量,巴托罗对罗西娜严加看管,欲与她强行成婚,伯爵听从费加罗之计,两次乔装进入罗西娜家,先扮成醉酒军官求医,后又扮成代课的音乐教师,费加罗则冒充征婚人极力劝导罗西娜与伯爵相配,罗西娜终于感受到了伯爵的爱情,伯爵如愿以偿,而巴托罗则得到了罗西娜的财产,也很高兴。最终以大合唱《爱和忠诚远不变》终场,在狂欢气氛中结束。

阿巴多这版录于1971年,率安布罗西歌剧院合唱团、伦敦交响乐团演出,是我欣赏的版本,它好在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出色勾勒出罗西尼作品的喜剧色彩,你不要指望罗西尼的喜歌剧会有多少“微言大义”,没有,他的歌剧创作并不在意所谓的深刻性,但却在剧情发展与人声、管弦乐的布局上很见功力,诙谐、喜剧元素与音乐的感官享受是意大利人所最希望看到的,而《塞维利亚理发师》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作,难怪此剧一出,其它几部同样题材的歌剧便被人们遗忘了,也难怪自莫扎特之后,罗西尼当仁不让成为意大利喜歌剧最杰出的继承者,当然,与莫扎特的喜歌剧比较,唱段在旋律的优美上差一些,特别是咏叹调,不像莫扎特那样能萦徊于心,但作品喜剧元素则十分突出,始终充满了诙谐与逗笑,形象地展现出当时的市俗与社会井态,它能不时让你开怀大笑,颇显出意大利人天生的幽默本性。

另一点不同在歌剧的语速上,无论是独唱、重唱与合唱都有大量的快速唱段,有些快板已经接近人声开口的极限,对歌唱家们吐字发声的本领是一严峻的考验,如CD1第10轨巴托罗“别把我当傻瓜”一段,难度相当大,快如疾风而又要求字字清晰入耳,年轻的恩佐· 达拉确是功力不俗,将巴托罗的恼羞成怒与情急之下的心态表达的很到位,这个版本,恩佐· 达拉的表演唱念都让我非常满意,他也正是在早些年凭借着巴托罗这个角色一炮而红,奠定了他作为一流喜剧表演艺术家的名声,到是老资格的保罗· 蒙塔尔索罗饰演的巴西里奥没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位出色的歌剧男低音歌唱家,也擅演喜剧,他表演的巴西里奥足够阴郁,但份量不足。

秘鲁男高音路易吉· 阿尔瓦应该不陌生,他在朱利尼版的《唐璜》演唱奥塔维奥,已经给人留下不错的印象,他同样是意大利喜歌剧的出色演唱者,早就以阿玛维瓦闻名,而这版阿玛维瓦伯爵表明他足以能挑大梁,演唱好极了,在艰难的技巧面前毫无愧色,虽难说是全部应付自如,却是没有瑕疵,小抒情调够嗓够味,乔装打扮的几段宣叙调绘声绘色,令人忍俊不禁,非常精彩。

特蕾萨· 贝冈扎的罗西娜也基本令人满意,她把富家女在矜持的表像下对爱情的追求演绎的较为准确,或许是剧中本身咏叹调不够魅人的缘故,似少了一二段让人印像深刻的唱段,赫尔曼·普莱的费加罗别说了,开始虽并没有足够的亮色,却是越来越好,另外,不得不称赞两句序曲,懒人罗西尼“一曲多用”,可将它放在这部歌剧里是太合适了,似乎就是专为它而创作的那般妥贴,无怪乎此后就再没有挪作它用了,听听阿巴多的处理,跳跃着灵动与细部的精美,尤其是层次,几近妙境。

剧中主要人物表:
罗西娜(Rosina)— 富家小姐(特雷萨· 贝冈扎- 西班牙次女高音)   
巴托罗医生(Doctor Bartolo)— 罗西娜的监护人(恩佐· 达拉- 意大利男低音)   
阿玛维瓦伯爵(Count Almaviva)— 曾化名“林德罗”(路易吉· 阿尔瓦- 秘鲁男高音)   
费加罗(Figaro)—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赫尔曼· 普莱- 德国男中音)   
费奥雷罗(Fiorello)— 伯爵的仆人(雷纳托· 切萨利-意大利男中音)    
巴西利奥(Basilio)— 巴托罗的同谋,音乐教师(保罗· 蒙塔尔索罗-意大利男低音)     
贝塔(Berta)— 巴托罗的女仆人(斯特法尼亚· 马拉古-女高音)

https://pan.baidu.com/s/1q0euU8l1Yy-kyyKV9FFF3A?pwd=3jm3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10 19:13
第一幕:
cd 1:
01、序曲(非为《塞维利亚》专门创作,曾在《女王伊丽莎白》等几部歌剧中使用)
02、清晨,巴托罗医生阳台下,伯爵仆人费奥雷罗率众乐师悄悄上场,准备为罗西娜演奏,伯爵阿玛维瓦上场,重唱、合唱
03、谣唱曲:伯爵在吉它伴奏下唱“天空在微笑”。宣叙调:期待无果,伯爵给众乐师和仆人分酬金,众乐师高兴欢呼,合唱、对唱,远处传来费加罗的哼唱声,伯爵躲藏,
04、理发师费加罗上场,唱“我是城里大总管”,宣叙调,伯爵与费加罗对话,希望他能促成与罗西娜的好事。阳台门打开,罗西娜与巴托罗医生先后上场,对话,罗西娜抛下纸条欲知伯爵的姓名。
05、伯爵唱“如果想知道我的名字”,罗西娜回应,伯爵隐瞒自己真实姓名,告诉自己叫林德罗,是穷学生,宣叙调:伯爵与费加罗对话,告诉伯爵先决条件是钱,
06、费加罗与伯爵对唱,费加罗“一见到钱就有智慧”,伯爵“我感觉爱的火焰”等,二重唱,两人设定接近罗西娜计谋,
07、罗西娜的咏叹调“我听到一缕歌声”,表达她对林德罗(伯爵假名)的爱,宣叙调:罗西娜给伯爵写信,费加罗上场,对话,巴托罗上场,费加罗躲藏,巴托罗盘问罗西娜,阴狠的巴西里奥上场,警告巴托罗要小心应付。
08、巴西里奥唱“造谣就像微风一样”,告诉巴托罗最好的办法是造谣中伤伯爵,宣叙调:二人对话,巴托罗则认为最好的办法是马上与罗西娜结婚,退场,费加罗、罗西娜上场,宣叙调:费加罗告诉罗西娜“林德罗”是他亲戚,狂热的爱着罗西娜,
09、罗西娜与费加罗二重唱“期待的日子,”“林德罗的爱真挚温情”,宣叙调:费加罗要罗西娜给“林德罗”写信,巴托罗上场,盘问。
10、巴托罗唱咏叹调“别把我当傻瓜”,
cd2:
01、两人争吵,巴托罗女仆贝尔塔高兴,敲门声,贝尔塔开门,伯爵假扮军官,醉醺醺上场,要在这里留宿,醉唱,与巴托罗二重唱,告诉罗西娜他是林德罗,巴托罗拒绝,三重唱,
02、巴西里奥上场,告诉费加罗正赶来,五重唱,警卫队长进门,几人分别以快板表述自己的心情,伯爵告诉警卫队长自己真实身份,众卫兵立正,罗西娜与众人唱“动都不动,像雕像般不呼吸”,
03、合唱“这一切很满意”,
第二幕:
04、巴托罗家,宣叙调,巴托罗自言自语,思衬那个军官很像伯爵,又传来敲门声,伯爵又假扮成一音乐教师造访,二人互打量,宣叙调,伯爵告诉巴托罗,巴西里奥生病,他来代替他,罗西娜上场看到伯爵惊叫,
05、罗西娜唱咏叹调“因爱情而燃烧的心,”与伯爵二重唱,独唱,宣叙调,巴托罗说他年轻时喜唱,让伯爵为他伴奏,
06、巴托罗唱“每当亲爱的罗西娜在我身边”,宣叙调:费加罗拿理发工具上场,故意把杯盘打碎,引巴托罗离开,
07、巴西里奥突然出现,巴托罗诧异,五重唱,伯爵欲给他一袋钱,费加罗引他走,唱“你最好回家睡觉”,伯爵与罗西娜互通爱意,被巴托罗看穿,知道连巴西里奥也在骗他,三人逃跑,宣叙调,巴托罗告诉贝尔塔,“任何人不准再进门”,
08、贝尔塔唱“老头想娶年轻姑娘,姑娘欲找新郎,只有老妇无奈彷徨”,宣叙调,巴托罗、巴西里奥、与罗西娜对话。
09、雷声隆隆,宣叙调,费加罗与伯爵进屋,罗西娜质问:是否联手玩弄她,伯爵坦露真实身分,表达爱意,
10、三重唱“啊!这意外的惊喜”,两人海誓山盟,费加罗唱“他们连呼吸都停止了”,众人上场,在公证人和巴托罗找来的警察面前,费加罗宣布伯爵要与罗西娜结婚,俩人圆满结合,巴托罗可得到罗西娜的财产,皆大欢喜,费加罗讥讽巴托罗是徒劳的防范。

11、领唱、合唱“爱的快乐”与“这样的幸福”,剧终。

folder_副本.jpg (53.5 KB, 下载次数: )

folder_副本.jpg

作者: lam8888    时间: 2024-4-10 20:02
谢谢分享。
作者: MusicAV    时间: 2024-4-10 20:44
hanshan123 发表于 2024-4-10 18:41
跟帖少,是插不上话

小时候老师对我们讲,大家听完课后要踊跃举手发言

作者: MusicAV    时间: 2024-4-10 20:58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普莱的两部费加罗男主角的歌剧录音都很出名,而且费加罗和理发师这两部还都出过视频DVD,指挥(伯姆和阿巴多)不变。
此外, 阿巴多另有一版理发师,数字录音,就是封面弹吉他那个。

早先就注意到过,去年DG发行阿巴多全集看目录后可以确认,阿巴多没留下普契尼的歌剧录音。
作者: ejack    时间: 2024-4-10 22:19
都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歌剧。
惭愧的是从来没听过。
作者: vicissitude    时间: 2024-4-10 22:27
MusicAV 发表于 2024-4-10 20:58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普莱的两部费加罗男主角的歌剧录音都很出名,而且费加罗和理发师这两部还都出过视频DVD ...

弹吉他那版是90年代录的
虽然使用了当时大都会的头牌K.Battle
但和71楼那张旧版比起来真的不太行
每个角色都不如70年代的旧版!
作者: dnada    时间: 2024-4-10 22:28
支持老师继续,感谢分享心得。我们学习的同时也要发声支持!
作者: newmanyan    时间: 2024-4-11 07:03
gdyy223 发表于 2024-4-10 12:51
懂歌剧的太少了,本是想说下去,把我手里唱片资源说完,忽得明白,绿坛是资源下载重地,非深入研讨之处, ...

过去听唱片只要是歌剧就删除了 也从不买歌剧CD碟片 觉得听不懂歌词 就不在意了 现在觉得不但歌剧序曲 间奏曲旋律好听 歌唱家美妙的天籁之音也是赏心悦目 通过学习老师的剧情和唱片介绍与精彩的点评受益匪浅 虽然没有资格和学识参与探讨 学习老师和坛友们的精彩点评和研讨也是增长音乐知识的好课堂 好平台 买了蓝光歌剧碟片 下载了很多蓝光歌剧音源 正在寻找歌词和字幕 希望老师能继续 非常感谢 祝好

作者: bomberb2    时间: 2024-4-11 09:31
歌剧最好的 入门方式就是 看视频,看着看着,听着听着, 就会被其中的唱段吸引,然后再注意到 间奏曲,序曲,对唱,重唱,合唱,......
作者: bomberb2    时间: 2024-4-11 09:32
MusicAV 发表于 2024-4-10 20:58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普莱的两部费加罗男主角的歌剧录音都很出名,而且费加罗和理发师这两部还都出过视频DVD ...

这有点奇怪,你不说,还没有注意到呢

奇怪,难道 阿巴多看不上普契尼 ?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11 11:27



罗西尼是意大利歌剧史上重要一环,他首先承接了自莫扎特之后意大利喜歌剧的延续,并把这一艺术形式推向了另一高峰,不能说他在喜歌剧上超越了莫扎特,虽然业界有专家有这样判断,但与事实不符,作为同是喜歌剧,他的创作风格与莫扎特迥异,我曾说过,“莫扎特的歌剧是音乐的天堂”,在用音乐塑造人物和对歌剧音乐元素的开发上,没有谁超越了莫扎特,而罗西尼则倚重于展现歌剧喜剧色彩,说句白话,他的歌剧更幽默、更逗乐子,而在唱段上,更偏于歌唱的技巧性,大量的唱段都需要相当繁重的技巧功力,没两下子根本应付不来,这是罗西尼的贡献,但奇怪了,在这样趋繁的唱段中,你却感觉不到唱的“艰辛”,听不出“负重”来,能把技巧、喜剧因素、剧情、与歌剧的音乐性这样巧妙的融合于一体的,不是天才、就是鬼才,罗西尼却是驾轻就熟,从容应付,当然,他的歌剧也受到非议,有严肃音评家认为他的作品“偏俗”,诙谐轻松的同时有“太多的单调乏味”,但我以为,你若想在罗西尼的喜歌剧中找思想是来错了地方,就像你想吃法国牛排得去红房子,大排档做不来的,他的喜歌剧里没有深刻,但罗西尼的出现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意大利正歌剧的酝酿派生,很显然,在艺术发展史上总有这样的事:作为艺术的对比发展规律,当一种艺术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会激发另一种艺术形式掘起,以求得总体平衡,正因为罗西尼自莫扎特之后,再次将意大利喜歌剧带到了另一高峰,才会有稍后的威尔蒂重拾意大利正歌剧,并将意大利正歌剧有声有色地推至峰巅,这是后话了。

《塞维利亚》我手里的版本不如《魔笛》多,在这几版中,加莱拉率爱乐乐团这个1957年版甚合我的胃口,有卡拉斯、戈比等这样超级巨星加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因为加莱拉,这位老资格的指挥对作品整体风格的把握给我留下很深刻印象,他的处理明显注重于大歌剧本身的叙述功能,基本设定与想法在序曲中其实已显露端倪——即:即不侧重于在喜剧色彩下功夫——不单纯于幽默与逗趣,而让歌剧本身的戏剧因素有条不紊的层层展开,因此,整个的节奏比阿巴多1971版要稍稍宽缓些,演绎的推进非常从容,整个的演出在色彩上也暗淡一些,你能感觉到戏剧因素(而不仅仅是诙谐风趣)对剧情发展的推动力,他显然更加偏重歌剧在整体情趣表述上的平衡,虽然适当减弱了其中的幽默成份,却在歌剧的美感与音乐的平滑上有明显提升,这样处理起来更加大气,但尽管如此,由于有戈比这样天然的“费加罗”参演,剧情的展开仍然诙谐有致、妙趣横生。

几位主角中,伯爵依旧是后来在阿巴多版的路易吉· 阿尔瓦,这位以杰出嗓音闻名的秘鲁男高,依然非常令我满意,一条清朗高亢、毫无暇疵的好嗓子加上一流的唱功,阿尔瓦在这里虽不如他在阿巴多那一版里老到,但这版阿玛维瓦依然无可挑剔,而蒂托· 戈比这个响当当的歌剧大师、这个无人可比的多面手,唱起费加罗来全不费功夫,他对角色的驾驭能力超强,又有着一流唱功,无论是咏叹调、重唱和宣叙调,都能尽兴挥洒、恰到好处(听听cd1第10轨等及其它大段的重唱与宣叙调),这显然是一令人满意的费加罗,满台出彩,风头直逼卡拉斯,在塑造人物的色彩上与阿巴多版的普莱明显不同,他更强势,人物的个性更明亮,似乎也更丰满。

卡拉斯这版罗西娜与贝冈扎味道明显不同,她的表演多出了女性的妩媚,人物性格无形中被大为丰富了,你甚至能在宣叙调中感觉出几分少女的清纯,听过卡拉斯的唱就会觉得贝冈扎还有几分不完满,1957年卡拉斯已经如日中天,但在塑造人物上则一板一眼、规规矩矩,毫不含糊,没有任何人物之外的花梢,唱功根本不用多说,行腔的稳定性、对运嗓力度差的拿捏、精巧而毫无暇疵的花腔、高音区纯净而又充满张力的喷口,都棒极了,越是“用力”处,越是游刃有余,听着让人放心,大歌唱家总是不用十分力,就是用到了响遏行云的十分力,也会让你觉得还有余地,其它几位角色也都有着相当不错的表演,认真听吧,绝不会让你失望的,略显不足的是巴托罗与巴西里奥的饰演在个性差别上不大明显,如果听的不是很熟,这两个角色不大容易分辨。



剧中主要人物表:
阿玛维瓦伯爵——路易吉· 阿尔瓦(秘鲁男高音歌唱家)
巴托罗医生——弗里兹· 奥伦多尔夫(德国男低音)
费加罗——蒂托· 戈比(意大利男中音)
罗西娜——玛丽亚· 卡拉斯(希腊女高音)
巴西里奥——尼古拉· 扎卡里亚(希腊男低音)

乐团——爱乐乐团、合唱团指挥——阿尔切奥· 加莱拉(老资格意大利指挥家)

https://pan.baidu.com/s/1_0fvrnKOGTbfR-JCwCanrA?pwd=kfer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11 11:54
我这人好酒,喝几杯后偶尔会发点感慨,这算不得数,打扰了各位很不安,我在绿坛有三帖,都会继续,绿坛对我有给予,回报理所应当,我的资源远远比不了众多大佬,只能在听感上分享一二,且都乃个人之一隅之见,能有所启发同好或提示,已是大幸,绝非讲课或啥的,更不敢有其它,万望版友改咋咋,千万不要为回帖而回帖,我又不善交流,迟回了反而不美!切切!

塞维利亚再上传一版Ricordi版,加莱拉&卡拉斯1957同一录音,但CUE用foobar听不了,只能听千千静听,不知咋回事,修改了cue记事本仍不行,若能有行家解惑,则大善矣。

https://pan.baidu.com/s/1rbS8w1xy5bLDcjuIipSkcg?pwd=k0b1
作者: lam8888    时间: 2024-4-11 12:17
谢谢分享。
作者: lam8888    时间: 2024-4-11 12:24
本帖最后由 lam8888 于 2024-4-11 12:29 编辑
gdyy223 发表于 2024-4-11 11:54
我这人好酒,喝几杯后偶尔会发点感慨,这算不得数,打扰了各位很不安,我在绿坛有三帖,都会继续,绿坛对我 ...

“El_Barberocd1.cue”文件第三行:FILE "CDImage.ape" APE
改为:FILE "El_Barberocd1.ape" wave

“El_barbero_cd2.cue”文件第三行:FILE "CDImage.ape" APE
改为:FILE "El_barbero_cd2.ape" wave

作者: pynj    时间: 2024-4-11 14:32
楼主性情中人,敬您一杯!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12 11:29
lam8888 发表于 2024-4-11 12:24
“El_Barberocd1.cue”文件第三行:FILE "CDImage.ape" APE
改为:FILE "El_Barberocd1.ape" wave

谢谢,高手!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12 11:31
pynj 发表于 2024-4-11 14:32
楼主性情中人,敬您一杯!

远握!

作者: newmanyan    时间: 2024-4-12 12:10
gdyy223 发表于 2024-4-11 11:27
罗西尼是意大利歌剧史上重要一环,他首先承接了自莫扎特之后意大利喜歌剧的延续,并把这一艺术形式推 ...

敬您一杯酒 七十年代末听过李光曦 楼乾贵 黎信昌 施鸿鄂演唱的歌剧片段 不是特别懂

作者: MusicAV    时间: 2024-4-12 14:34
Galliera,常在EMI早期录制的协奏曲中见到这个名字。前两年华纳重制的阿劳演奏的一些钢协中,就有这个指挥。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4-4-12 19:49
不知道这个对楼主是否有用,估计不需要~~

很多的关于歌剧的书、谱以及古典CD,还有大量古早时期压缩的rmvb视频,俺就剔除掉了

https://pan.baidu.com/s/1LC2vYg4AwfkQuQ92QUcBxA?pwd=nfl0

作者: lam8888    时间: 2024-4-12 22:37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4-12 19:49
不知道这个对楼主是否有用,估计不需要~~

很多的关于歌剧的书、谱以及古典CD,还有大量古早时期压缩的 ...

谢谢分享。


作者: newmanyan    时间: 2024-4-13 07:11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4-12 19:49
不知道这个对楼主是否有用,估计不需要~~

很多的关于歌剧的书、谱以及古典CD,还有大量古早时期压缩的 ...

感谢分享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13 19:34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4-12 19:49
不知道这个对楼主是否有用,估计不需要~~

很多的关于歌剧的书、谱以及古典CD,还有大量古早时期压缩的 ...

好东西,很有价值。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14 09:04



《费加罗的婚礼》是《塞维利亚理发师》的姊妹篇,两剧互为关联,脚本都出自法国剧作家博马舍关于“费加罗”的三联剧,剧情复杂而有趣,虽力求尽量减少文字,也不得不对剧情梗概简说几句:此时已成阿尔维瓦伯爵仆人的费加罗要和女仆苏姗娜完婚,苏姗娜却告诉他,伯爵送他们的婚房另有企图,他早就有心想占苏珊娜便宜,费加罗听后愤怒,决心和伯爵一斗。另有伯爵一老管家玛切林娜病痴般想要嫁给费加罗,她以费加罗过去一张债据为要挟,给她出坏主意的正是《塞维利亚理发师》里的老医生巴托罗,十年前,因为费加罗帮助伯爵打败了他,而使罗西娜成为了现在的伯爵夫人,所以,老头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仇,但结果大出所料,费加罗竟是他俩失散多年的亲生子。府中还有一成天到处播撒情种的少年仆人凯鲁比诺,他喜欢巴巴丽娜,又暗恋伯爵夫人,再加上跟着添油加醋、插科打诨的音乐教师巴西里奥,再就是那位暗叹年华已逝爱情不在的罗西娜——伯爵夫人。各路角色各有心机,彼此展开较量,最后,当然是智慧的费加罗和精明伶俐的苏珊娜棋高一招,让好色的阿尔维瓦伯爵当众出丑认输。

伯姆是公认的德奥大家,他在所涉猎的德奥中都有上佳版本,而我尤欣赏他的勃拉姆斯与布鲁克纳,当然,相对他还是莫扎特最精到,他的莫扎特是作品神韵、维也纳气质、与伯姆个人风格的完美体现,我以为他棒下的莫扎特精于他的贝多芬与舒伯特,咋说呢——他的莫扎特最像是“莫扎特”,在管弦乐个性音乐语汇与莫扎特作品特点最相融的就属伯姆,没有突兀、没有乖张,更没有刻意,但就是这么浑然天成,三言两语间,莫扎特独有的韵律已经跃然于眼前。

此版录于1967年,彼时老大师已是73岁高龄,但他的兢兢业业与一丝不苟,再加上对作品炉火纯青般拿捏,使得整个演出味道纯正,朴实大气,到处都是一付熟透了的样子,既有行云流水的音乐表达,又不失幽默诙谐,又活灵活现塑造出每个人物鲜明的形象,谁也不知道伯姆一生之中挥了多少场《费加罗》,但这里渗透着他平生对莫扎特的理解与热爱,如果在老大师的《魔笛》中还能找到一丝不完满,我想这版《费加罗婚礼》哪个方面都能令人满意,演出阵容特别是主角在当时都属一流,并不比EMI朱利尼那一版差,普莱、菲舍尔-迪斯考、玛蒂斯、雅诺维茨、特鲁雅诺丝这五大主角,都在当演的盛年(只有菲舍尔-迪斯考将过四旬),更重要的是几位歌唱家把对伯姆的敬重都化作倾力的音乐表达与演绎激情,每个人都拿出了看家本领,焉能不精彩,不能说每段唱都完美无缺,但不论是独唱重唱,也不论是咏叹调还是宣叙调,那份气韵与妥贴是伯姆与这版演出有特点的。

赫尔曼·普莱演费加罗很有体会,他在欧洲素有“非舍尔· 迪斯考之二”的美称,嗓音条件与菲舍·迪斯考相差无几,只是不如其亮堂,但在对人物的把握与用嗓唱功上并不逊色,在这里,他生生把迪斯考顶到了男二号的位置,这版费加罗风头不减,两人在对手戏上各出绝招,相互较劲,尤其让人听着过瘾,费舍尔·迪斯考一如继往的精彩,无论是艺术歌曲还是歌剧人物,你很难找到他不精彩,他塑造的伯爵应该让人满意,他把阿尔维瓦身上的威严、大人物的堂堂而又好色的本性演绎的维肖维妙,足以令人印象深刻。

女角中,雅诺维茨的伯爵夫人好极了,“请神垂怜”与“幸福的日子哪里去了”唱得令人心醉,声线别说了,用嗓可谓恰到好处,高音区的纯净与轻吐般的发声很见功力,这个时期的雅诺维茨要啥有啥,出色表现出伯爵夫人矜持高贵与内心的苦闷。马蒂斯的苏珊娜给我些惊喜,她能把“花旦”演的让人信服,我很难把马蒂斯与俏丽、伶俐连在一起,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以自然妥贴来形容是恰当的,就像鱼儿入水,一招一式都是“苏珊娜”。特罗扬诺斯的凯鲁比诺也不错,她似乎有意把声线往男生上靠,唱与念都与我们熟知的她有所不同,却是靠的自然,我听不出哪里有拘谨,一班配角听下去还是与主角在实力上有所差距,但创作的欲望与激情同样让她们露出光彩,文字上计,不说了。

伯姆的器乐部分实在棒,如行云流水,你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与声乐完全溶为一体,难以剥离,由此能见老大师功力。

费加罗 .................. 赫尔曼.普莱、德国男中音
苏珊娜 .................. 埃迪特·马蒂斯、瑞士女高音
阿尔维瓦伯爵 ...........菲舍尔.迪斯考、德国男中音
伯爵夫人罗西娜 ........冈杜拉.雅诺维兹、德国女高音
凯鲁比诺..................塔蒂亚娜.特罗雅诺斯、美国次女高音
玛切琳娜 .................帕特里夏·约翰逊,女高音
巴托洛医生 ............. 彼得·拉杰尔、瑞士男低音歌唱家
巴西里奥 ................ 埃尔文·沃尔法赫特、德国男高音歌唱家
芭芭丽娜..................芭芭拉·沃杰尔

https://pan.baidu.com/s/1hARv9QuUvzNj-jdV-hyl0w?pwd=7ibt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14 09:08
CD1:
01、序曲
02、第一幕:费加罗、苏珊娜二重唱,俩人布置婚房,宣叙调,苏珊娜告诉费加罗,阿尔维瓦伯爵对早就她不怀好意
03、二重唱,俩人商量对策
04、费加罗唱小抒情调“伯爵大人要跳舞”,宣叙调,俩人对话,如何应对伯爵,
05、宣叙调,巴托罗老头与老管家玛切丽娜上场,咏叹调,巴托罗唱“要报仇”,这两人一要报复费加罗,一要嫁与费加罗,一拍即合,
06、巴托罗下场,苏珊娜上场与玛切丽娜相互讥讽,下场时两人险些相撞,二重唱,“请先走”彼此挖苦,
07、情种凯鲁比诺上场,唱“我不知道自己怎么啦”,向苏珊娜叙诉他与园丁女儿巴巴丽娜幽会被伯爵发现,请苏珊娜转告夫人让伯爵别开除他,并说他在暗恋伯爵夫人罗西娜,
08、伯爵阿尔维瓦上场,凯鲁比诺躲到椅后面,伯爵向苏珊娜调情,阴损的音乐教师巴西里奥上场,巴西里奥说凯鲁比诺爱着伯爵夫人,伯爵跳出来大怒
09、合唱“为高贵的伯爵撒下鲜花”,村姑退场,伯爵命令凯鲁比尼去当兵,费加罗听后兴灾乐祸,唱咏叹调“花蝴蝶从此不能再飞”
10、第二幕:夫人罗西娜房间,唱小抒情调“请神垂怜”,诉说心中苦闷,
11、苏珊娜上场向夫人告状伯爵调戏她,费加罗上唱献计之二:请夫人写一和男人约会的信,刺激伯爵,再让凯鲁比诺化妝成苏珊娜,让伯爵出丑。
12、宣叙调,凯鲁比诺上场辞行,唱咏叹调“爱情的烦恼”,
13、苏珊娜唱咏叹调“来,现在跪下”凯鲁比诺跪在夫人脚下,唱罢退场。

CD2:
01、宣叙调,凯鲁比尼与伯爵夫人对话,伯爵敲门,夫人将凯鲁比你藏到化妆间,伯爵询问夫人为何慌张,接着听到化妆间有动静,夫人说是苏珊娜,
02、三重唱,伯爵、夫人与在另一房间的苏珊娜各怀心机,宣叙调,伯爵打不开门,欲找工具撬门看究竟,
03、二重唱,苏珊娜与凯鲁比诺,凯鲁比诺慌不择路,从窗户跳进花园逃走,宣叙调,苏珊娜见之大笑。宣叙调,夫人眼见躲不过去,只得承认凯鲁比诺在化妆间,
04、二重唱,伯爵与夫人,伯爵愤怒,拔剑欲杀凯鲁比诺,化妆间门打开,走出的却是苏珊娜,俩人均大吃一惊,三重唱,夫人与苏珊娜反讽伯爵是醋坛子,伯爵拿出夫人的密信质问,夫人无言以对,承认是费加罗唆使所写,
05、四重唱,费加罗上场,向伯爵报告婚礼已准备完毕,伯爵质问费加罗密信一事,费加罗不知夫人已泄密,失口否认,五重唱,夫人、伯爵、老园丁、费加罗、苏珊娜,老园丁安东尼奥上场,向伯爵报告,刚才有人从窗户跳下,踩坏了他的花圃,
06、场景:凯鲁比诺悄悄上场,场景,各怀心思,玛切丽娜与巴托罗上场宣布:由于费加罗还不起借债,必须跟她结婚,巴托罗在一旁帮腔,巴西里奥作证,事态的发展对费加罗不利,第二幕终。
07、第三幕;大厅,宣叙调,伯爵回忆发生的事情,夫人上场,告诉苏珊娜计划有变
08:二重唱,伯爵与苏珊娜,“爱的二重唱”,
09、宣叙调,俩人订于晚上花园幽会,宣叙调,伯爵心花怒放,唱咏叹调,伯爵唱“当我叹息时”,法官与费加罗、玛切丽娜、巴托罗等上场,玛切丽娜要求法官公正判决,费加罗说自己是贵族出身,需要双亲同意,并亮出手臂上奇特的痣,巴托罗与玛切丽娜才明白费加罗是自己失散的儿子。
10、一家三口拥抱在一起,六重唱,苏珊娜上场,见费加罗与玛切丽娜相拥,打了玛切丽娜一嘴巴,知道真相后转喜,加入六重唱,宣叙调,一家人商量如何操办婚事,凯鲁比诺与巴巴丽娜上场,他打扮成姑娘,欲向夫人献花,
11、夫人表示不接受献花,咏叹调,夫人唱“那幸福的日子哪里去了”,宣叙调,园丁安东尼奥上场,告诉伯爵凯鲁比诺没到军营报到,伯爵怒道:一定要找到他,苏珊娜与夫人上场对话,
12、二重唱,夫人口授情书,唱“今宵微风吹拂”,宣叙调,信写好,夫人用别针将其封好

CD3:
01、合唱,众村姑向夫人献花,巴巴丽娜与乔妆打扮的凯鲁比诺也在其中,伯爵发现凯鲁比诺,巴巴丽娜当众要求伯爵答应她嫁给凯鲁比诺,伯爵只能答应,
02、两对新人在众人簇拥下上场,赞颂伯爵并接受他的祝福,苏珊娜趁机把信交给伯爵,二重唱,两村姑献唱、合唱。费加罗与伯爵二重唱,两人各有鬼胎,伯爵看信时手指被别针刺伤,伯爵宣布晚上举行婚礼,合唱,第三幕终。
03、巴巴丽娜唱小抒情调“失落了”,她在寻找苏珊娜丢掉的别针,宣叙调,费加罗和玛切丽娜上场与巴巴丽娜对话,听说苏珊娜与伯爵晚上幽会很生气,
04、咏叹调,玛切丽娜唱“公山羊和母山羊相好”,费加罗唤来巴托罗与巴西比奥,监视晚上苏珊娜与伯爵的幽会,
05、咏叹调,巴西里奥唱“年轻时不明事理”,反省自己年轻时所为,是女人教会他要稳重,
06、宣叙调,费加罗以为苏珊娜要移情别恋,伤心不已,甚至说:我作好了准备,唱咏叹调“现在该睁开眼睛”。宣叙调,已经互换了装扮的苏珊娜与夫人上场,与玛切丽娜对话后,夫人退场,
07、小抒情调,苏珊娜唱“不必恐慌”,咏叹调,苏珊娜 “爱人啊!快来这里”,费加罗以为苏珊娜在等待伯爵,非常愤怒,凯鲁比诺、夫人上场,
08、二重唱,凯鲁你诺和夫人,紧接五重唱,伯爵、苏珊娜、费加罗、凯鲁比诺、夫人,凯鲁比诺拉起夫人的要亲吻,却误亲了冲上来的伯爵,被打了一耳光,而伯爵也误以为夫人是苏珊娜,要将钻戒戴在其手上,费加罗与阻拦,却被一旁夫人装扮的苏珊娜叫住,二重唱,费加罗与苏珊娜,两人相互解释,苏珊娜撒娇般的打费加罗耳光,两人重归于好。
09、两人合好,而伯爵误以为费加罗在拥抱他夫人,大怒相向,真相终于大白,伯爵羞愧难当,跪在乔装打扮的夫人面前请求宽恕,大团圆,剧终。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4-4-14 11:32
gdyy223 发表于 2024-4-14 09:04
《费加罗的婚礼》是《塞维利亚理发师》的姊妹篇,两剧互为关联,脚本都出自法国剧作家博马舍关于“费 ...

俺是当年看  肖申克的救赎  的时候,循着安迪在监狱里唱机上放的那首  西风吹拂  跳转到这里来的

作者: 丽音    时间: 2024-4-14 11:38
谢谢楼主分享这么好的资源,周末愉快!
作者: gdyy223    时间: 2024-4-14 14:25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4-14 11:32
俺是当年看  肖申克的救赎  的时候,循着安迪在监狱里唱机上放的那首  西风吹拂  跳转到这里来的

哈哈!小哥正解,电影放的正是伯姆这版,雅诺维茨与马蒂斯的二重唱。

作者: lam8888    时间: 2024-4-14 17:27
谢谢分享。
作者: bomberb2    时间: 2024-4-14 21:15
费加罗的婚礼版本,我最喜欢老克莱伯的那一版,我是从那个版本入坑费加罗的。

不知道楼主有没有打算唠一下 老克莱伯的?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