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老烧不会告诉你的事:边际递减效应 木桶原理 [打印本页]

作者: 音质评标    时间: 2024-2-12 15:54
标题: 老烧不会告诉你的事:边际递减效应 木桶原理
本帖最后由 音质评标 于 2024-2-12 23:29 编辑

1 边际递减:系统的下限是很容易提升的,但是上限是非常难以提升的,花的钱越多,提升越有限,最后几乎没有提升。所以提升每个环节的下限,把钱花在刀刃上才是上策,
2 木桶原理:如果你的系统很难听,那不妨找找最短板在哪里,音源,解码,耳放,耳机,信号线,肯定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作者: 肚子痛    时间: 2024-2-12 17:14
组系统就是玩大家来找茬,找出最薄弱环节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过,做好供电,保持全链条良好接触,这两点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作者: 肚子痛    时间: 2024-2-12 17:17
音源是系统的天花板,前级是灵魂,后级提供驱动能量,耳机决定表达方式,其他环节没有严重错误决定前面几个部分能否正常运行,我觉得大概就是这些吧
作者: 巫毒娃娃    时间: 2024-2-12 18:22
边际效益是经济学用得比较多的术语,一般人哪里懂

个人认为玩线材是边际效益最低的
作者: RRRAYYY    时间: 2024-2-12 18:30
用木桶原理比喻是不是更方便理解些
作者: hiya~    时间: 2024-2-12 19:15
“声音的“回放”到底有没有“天花板”?!”,我这个有近三十年“烧龄”的“伪烧友”,在去年11月4日,就已经发帖谈到了“边际效应”问题!
作者: 偶系aven    时间: 2024-2-12 19:24
趁这个帖子的风向还没有歪之前,说点比较有意思的观点,各位自行搜索和学习了
1.《不可知论》——赫胥黎
2.《达克效应》——邓宁·克鲁格
3.“知识的诅咒”——伊丽莎白·牛顿
4.舆论的“爹味儿”
4.“除错”debugging

作者: 莫忘初衷    时间: 2024-2-12 20:58
好像说了什么 又好像什么也没说
作者: 天宁市政    时间: 2024-2-12 22:04
作为普通烧油,先玩好三大件才是根本。
作者: lutherwan2    时间: 2024-2-12 22:25
一分钱一分货,一块钱三分货。老烧早就讲透了。
作者: gefly    时间: 2024-2-12 22:31
lutherwan2 发表于 2024-2-12 22:25
一分钱一分货,一块钱三分货。老烧早就讲透了。

一块钱的三分货恐怕还得算上脑放。

作者: lutherwan2    时间: 2024-2-12 22:34
gefly 发表于 2024-2-12 22:31
一块钱的三分货恐怕还得算上脑放。

脑放一开,法力无边

作者: Synaric    时间: 2024-2-12 22:56
本帖最后由 Synaric 于 2024-2-12 22:58 编辑

找大件的短板还相对容易,实在不行抄个你满意的系统现成的大件搭配就行。
我来说说比较隐晦的短板。有个烧友的系统曾和我的非常相似,但是他评价系统声音干紧,很快把耳机耳放出了。
我确信这个系统组合不会出现问题,但是烧友的耳朵也不会出问题。问题在哪呢?经过以年为单位的复现,我可以基本确定的温度因素,在低温时这个耳机声音会细碎发紧。
之所以可以确定温度原因,是因为其他环节短板解决完了,确定最后一个问题在哪就容易,只不过温度是个季节性原因,所以复现得等冬天。
这个答案就是这么简单朴素甚至有点神棍,但是如果虫捉不出来,那么对器材评价失衡是小事,耗费财力折腾其他环节,跌进周边狼人杀环节,才是损(其)失(乐)巨(无)大(穷)。
作者: 音质评标    时间: 2024-2-12 23:27
RRRAYYY 发表于 2024-2-12 18:30
用木桶原理比喻是不是更方便理解些

对对,我实际上是说了两件事

作者: 音质评标    时间: 2024-2-12 23:58
本帖最后由 音质评标 于 2024-2-13 00:00 编辑
Synaric 发表于 2024-2-12 22:56
找大件的短板还相对容易,实在不行抄个你满意的系统现成的大件搭配就行。
我来说说比较隐晦的短板。有个烧 ...

就怕一条烂线,一个假运放毁了整个系统

作者: 温柔的风    时间: 2024-2-13 00:07
三大件没玩好就去折腾周边,如同比赛前吃海参
作者: haxang    时间: 2024-2-13 07:21
1.像极了某些音响“网红up主”:来来来,看看我说得对不对,点赞投币转发,后面我要带货啦(dog)
2.像是卖了条高价的电源线商家:不是我的电源线不行,而是你的系统不行。(dog)
作者: 叫我靓仔    时间: 2024-2-13 20:21
短板是左边耳朵,怎么搞?
作者: 等机器,等幸福    时间: 2024-2-13 21:09
别误入歧途就行。
譬如化妆成中立评测方的商家同伙——“老烧他们都用激素的,伤身体伤钱;看看我们家‘科学’配比千年古方纯*药只要####”
作者: zry980321    时间: 2024-2-14 00:55
音频设备的边际递减挺明显的,到一个价位以后再提升就得一块钱一分货了,五位数扔下去可能提升就一点点,听了不少设备,最后整了一套凑合的设备,听起来和贵两三万的设备没多大差别,不ab都分不出来。
作者: 音质评标    时间: 2024-2-14 01:50
zry980321 发表于 2024-2-14 00:55
音频设备的边际递减挺明显的,到一个价位以后再提升就得一块钱一分货了,五位数扔下去可能提升就一点点,听 ...

每个价位都有优秀产品,不过要一个一个试还挺麻烦的。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4-2-14 14:34
血脉压制。当器材提高了一个大的档次的话,那么下面同一堆里面再去扯细节就显得很可笑了。但这一点纯玩流行音乐甚至口水歌的玩家就更扯。旗舰1器材是基本定位才行。老旗舰那些东西,连CD都不能听全还搞什么边际不边际的,核心都差三分之一没达到的。

还是以听古典为主的玩家宽度最大,剩下那点流行音乐和口水歌,一个是中二一个是低幼,很容易就玩转彻底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4-2-14 14:42
经验老烧可以。无脑浪费老烧就算了。

简单举个例子,以前用t990听地狱咫尺,一些低频糊了听不清乐器本身的细节。但是换了旗舰大耳一听同一曲目的低频细节很清晰,效果感染力自然就提升了。但这一点只是听古典音乐的余韵。

古典音乐在录音角度就存在问题,这是用了旗舰大耳才彻底分辨出来的。比如马二最后乐章,大合唱和独唱演员齐唱,乐团最大编制的演奏还要外加管风琴轰鸣进来,很多录音本身就糊了。但存在个别录音考虑到这个问题就录清楚了。或者是数码格式有问题的,比如有的录音用同版本的sacd文件听,就清楚一些。这是基本判断来源。再去听流行音乐也是同样道理。自己个人追出来的经验,就不是听别人说完再去搞的那种低信息量领悟能比的。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4-2-14 14:45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4-2-14 14:46 编辑

信息量和细节是核心要素。大道至简。任何数码产品都比拼信息量分辨率这个核心要素,比如像素是绝对指标,没人敢去提什么不建立在像素值标下的单纯的画质。但是在小众的音响领域就被模糊化选择性失明。反而在唱片领域这一点还有个阶梯指标。比如16bit,24bit之类的分别。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4-2-14 14:51
反过来再去看t990这种在老旗舰里面的所谓监听细节控,确实存在换了24bit,sacd听的话细节还能有提升。但这种边际效应是实打实的边际吗。用旗舰大耳一比就彻底清楚了。t990在诠释CD这种核心价值上都差着百分之三十细节没出来。报纸版索尼古典都听的是糊的。那么老旗舰的所谓提升还有价值吗。用旗舰大耳听报纸版古典那才叫真的有提升。
为什么要开发旗舰大耳,主要是互联网时代24bit高分辨数码唱片都出来了,这是一个新的器材市场谁来填补谁赚钱。
作者: linkoyu    时间: 2024-2-14 15:07
本帖最后由 linkoyu 于 2024-2-14 15:29 编辑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4-2-14 15:09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4-2-14 15:10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4-2-14 15:13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4-2-14 15:17
专说假话是一种什么存在???不会说真话,也差不多是同类。思维自闭
作者: linkoyu    时间: 2024-2-14 15:23
本帖最后由 linkoyu 于 2024-2-14 15:33 编辑
jimguo 发表于 2024-2-14 15:09
你这叫明确的逃避问题,不管前面的客观标准,完全无视。你去买显示器电视机数码相机,只看颜色绝对不看像 ...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4-2-14 15:25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4-2-14 15:29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兰迪乌斯2    时间: 2024-2-14 21:04
ipad+sus,确实是把木桶原理做到极致了
作者: 双鱼座    时间: 2024-2-14 22:13
老烧会说,一:声音自己喜欢就好。二:器材有自己的特点……有的你觉得是短板,但可能正是它的特色。补这补那的,说不定弄巧成拙,不如把它的特色给玩透了,玩明白了。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