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关于耳机系统为什么要避震 [打印本页]

作者: Eric512    时间: 2024-1-23 23:20
标题: 关于耳机系统为什么要避震
请教一个问题 为啥耳机系统需要避震,我看很多人三大件用避震架,这些台机会震动吗。耳机也不会带着桌子震动。我能想到的只有发热,比堆在一起好一点。
那如果我桌面够放,平铺在桌面是不是一样的

作者: 而立之男    时间: 2024-1-24 00:18
避震和平铺是两个概念
作者: defleppard    时间: 2024-1-24 00:37
超过5kg的器材都可以考虑做避震处理。
作者: Xsa    时间: 2024-1-24 08:10
defleppard 发表于 2024-1-24 00:37
超过5kg的器材都可以考虑做避震处理。

请教这个重量如何得出,越重振动更大吗?轻一点反而不容易振动?之前还特意压一点东西增加重量减少振动,看来是错误的
作者: jaycee_lee    时间: 2024-1-24 08:10
我猜不是因为机器本身会震动,而是不想把周围震动传到机器上吧。虽然我也不是特别确定dac和amp避震需求的初衷,个人猜测是振动可以影响谐波。外部振动可能导致谐波失真,即产生不在原始音频信号中的额外谐波成分,影响音质的纯度。避震措施可以帮助减轻这些影响,维持音频系统的性能。
作者: jaycee_lee    时间: 2024-1-24 08:17
换个角度想,胆机系统之所以更“温暖”,也是更丰富的谐波带来的。所以我猜胆机系统对避震的需求更迫切?
作者: kiddingme    时间: 2024-1-24 08:24
jaycee_lee 发表于 2024-1-24 08:10
我猜不是因为机器本身会震动,而是不想把周围震动传到机器上吧。虽然我也不是特别确定dac和amp避震需求的初 ...

失真没区别
作者: jaycee_lee    时间: 2024-1-24 08:26
kiddingme 发表于 2024-1-24 08:24
失真没区别

怎么讲?求教

作者: djso    时间: 2024-1-24 08:27
本帖最后由 djso 于 2024-1-24 08:29 编辑

不管多重的器材避震都有效,震动永远不会被消除,只有强弱,只是用了好的避震会弱到示波器显示都不明显,就好比线性电源,不要以为线性电源输出的电都是一条直线,就算是电池的线电、上万的线电在示波器上显示都是显示弯弯曲曲的曲线,还有很多线性电源本身震动带来的齿峰,只是好的线性电源这些弯曲和齿峰没这么明显,但这足以带来更通透、更顺滑、更凝聚的声音,所以避震能够很好的减弱器材震动,从而减少内部线路在磁场中震动产生的齿峰电流,带来更通透、更顺滑、更凝聚的声音,好的避震还把震动研究透了,在更通透、更顺滑、更凝聚的基础上调出耐听的声音
作者: TManson    时间: 2024-1-24 08:50
把外部存在的所有变量降到趋于0再调整内部系统
作者: 忧透    时间: 2024-1-24 08:53
设备内部牛、电容等元器件工作时候都会振动的,只是人感觉不到,这些振动会对音质产生负面影响
作者: huangshun839500    时间: 2024-1-24 09:08
没必要,器材外壳本身就考虑好了避震。但如果你是商家的话,那就必须是一耳朵啊
作者: orphurs    时间: 2024-1-24 09:18
音响系统可以理解,耳机系统也存在?
作者: Eric512    时间: 2024-1-24 09:19
jaycee_lee 发表于 2024-1-24 08:10
我猜不是因为机器本身会震动,而是不想把周围震动传到机器上吧。虽然我也不是特别确定dac和amp避震需求的初 ...

确实我音响放桌面上会带着桌子震动。后面我就单独把耳机系统放另一个桌上
作者: hand    时间: 2024-1-24 09:50
实践出真知,试试就知道有没有用了。肉眼看不到,不一定就不震
作者: cjm123    时间: 2024-1-24 09:50
高档耳机系统对避震是敏感的,这事玩过就知道,不用讨论
作者: foxpix    时间: 2024-1-24 10:03
这么说吧,我现在认为hifi系统里最基础的两个环节一是供电,二就是支撑物。
当然这并不是说一定要折腾这些,只是真的想出相对准确的声音,就不可避免要注意。
作者: 仙人掌与小左轮    时间: 2024-1-24 10:04
耳机系统机架挑好看的就行
作者: pcchina888    时间: 2024-1-24 10:40
只能说避震有影响,但是一般玩家没必要,只要桌子不是太差,高端玩家什么风电核电火电都有区别的可以试试
作者: defleppard    时间: 2024-1-24 10:49
Xsa 发表于 2024-1-24 08:10
请教这个重量如何得出,越重振动更大吗?轻一点反而不容易振动?之前还特意压一点东西增加重量减少振动, ...

越重的器材越需要避震,5kg是我的个人使用经验,以前用的int204 ,solo那些很轻的设备避不避震效果不明显。

作者: 棋士    时间: 2024-1-24 10:56
价格不高的器材无需考虑,感觉除了电源线(大于3k)之外其他的玄学物品都需要系统敏感
作者: 125187881    时间: 2024-1-24 11:20
不跟你讲理论了,其实说白了避震有点像炒菜的时候放的盐和味精,属于微调
作者: caijie581112    时间: 2024-1-24 12:01
刚一看你的标题还以为耳机需要避震呢,耳机不是大家都一样来来回回戴上摘下的东西怎么个避震法,看下文实际你说的是播放系统避震呀。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4-1-24 12:07
Xsa 发表于 2024-1-24 08:10
请教这个重量如何得出,越重振动更大吗?轻一点反而不容易振动?之前还特意压一点东西增加重量减少振动, ...

别听别人瞎BB,自己试比什么都强
一般越是轻的机器越是要压重量,我几乎全压了大理石或铁块
弹簧软钉也要压重量,否则效果出不来
避振是个很复杂的概念,有时候其实是“保振”

作者: hiya~    时间: 2024-1-24 16:21
凡事都有个“度”!
适当的避震措施是必要的,但超过一定的“度”,就会变成“玄学”!
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己亲自测试过“避震”有用就“有用”,没用就是“没用”!
作者: jieruibeibei    时间: 2024-1-24 16:23
牛是会震动的
作者: 天宁市政    时间: 2024-1-24 16:28
酱油要不要用好的,那得看你的鸡值不值得用
作者: cdzsz67    时间: 2024-1-24 16:33
手机上下一个那种读取手机陀螺仪数据的app, 可以用手机放在器材上看振动, 挺好玩的.
作者: chenyx608    时间: 2024-1-24 16:40
牛会震动的,特别是你如果能听到牛叫,那就代表震动还相对比较大了。此时需要将震动尽快传导出去
作者: adorizoe    时间: 2024-1-24 17:31
其实要不是我去烧友家里亲自听了避震和不避震的区别,我也不信的

我戴着耳机,他就拎着我的界面,放到避震上/从避震上拿下来
特么的有变化......实时可听的有变化......
我哪懂这个啊,想不通但我大为震撼
作者: kh156    时间: 2024-1-24 19:14
因为地和房子一直在振动啊 搞个测振仪放桌上也有读数的
作者: qwerqwer0854    时间: 2024-1-26 07:55
用耳机听音乐,头部绝对不能动,否则再高档的避震就浪费了。
作者: tianluo4sc    时间: 2024-5-29 14:29
个人理解是,器材架的避震指的是可以影响共振。像光学仪器的避震,就有明确指标,譬如可以在水平或垂直方向,减少多少Hz的共振。

共振这个概念本身并不玄学,令一些人觉得玄学的可能是:共振频率和声音表现之间,居然有关联,而且是强关联...

而实际听过来也是这样,一个好的器材架,对耳机系统提升一样也很大(更清晰的声音 、更舒展的细节)。虽然不同牌子的架子风格各有差异,但过得去的型号,基本都是正面提升。个人认为器材架,可以和解码、耳放、数字源并列为一个大件...
作者: angel5630    时间: 2024-5-29 14:38
defleppard 发表于 2024-1-24 10:49
越重的器材越需要避震,5kg是我的个人使用经验,以前用的int204 ,solo那些很轻的设备避不避震效果不明显 ...

solo那玩意素质就不行,而且要垫线电区别才大,垫耳放本身没啥影响

作者: flight8888    时间: 2024-5-29 14:58
和频率有关的其实就和震动有关,比方说市电的频率都知道是50hz,那hz是什么?不就是震动吗?再比方说数字信号PCM信号,PCM也叫脉冲信号,顾名思义它也是有频率的,频率是什么?频率不就是震动吗?而模拟信号也叫正弦波信号,波又是什么?同样是和震动有关。这么多和震动有关的信号,它的产生、它的传递、他的转换始终贯穿在每个器材之间、设备之中,那么会不会存在共振问题?会不会存在谐振问题?会不会存在相互干扰?有些震动来自外界,有些则来自内在,有些能明显感知到,而影响声音更多是感觉不到的那些,避震、脚钉等等影响的往往就是那些感觉不到的震动,并不一定是消除、也有同样影响着器材,改变些微的声音。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