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为何少见线材的测试? [打印本页]

作者: fixbug    时间: 2023-9-26 11:11
标题: 为何少见线材的测试?
坛子里有不少耳机,音源,放大器材的测试,现在是科学机的时代吗,好像很少见到线材的测试。
这应该很容易搞吧,测耳机的系统,换几根线材测试看看科学数据的差别,这不是很有说服力吗?
首先说一句,线材是可以测试的,以前在通信行业做农民工,有一段时间就是测试线材,每天抱一堆线怼在测试仪器上(德国的仪器,不便宜),看测试指标,仪器上显示是有区别的。
声明:图是借的。


作者: no50    时间: 2023-9-26 11:14
线材可以用万用表测电阻,如电源线,信号线 >0.2欧一般不太行,当然也不代表低阻就是好
作者: 汉保薯條    时间: 2023-9-26 11:20
因为数据意义不大吧
只能反映一小方面的声音
音色,质感,速度之类的都测不出来
高档机器也没什麽人在意测试数据
作者: xiaobudong    时间: 2023-9-26 12:24
年轻人还是太年轻
作者: mkoyo    时间: 2023-9-26 12:31
都测明白了还给语文课代表什么空间?
作者: fixbug    时间: 2023-9-26 12:34
汉保薯條 发表于 2023-9-26 11:20
因为数据意义不大吧
只能反映一小方面的声音
音色,质感,速度之类的都测不出来

首先可以看看频响类的吧
作者: fixbug    时间: 2023-9-26 12:34
xiaobudong 发表于 2023-9-26 12:24
年轻人还是太年轻

高寿?
作者: pangyue    时间: 2023-9-26 12:35
阻容感,插损,隔离度,频响,相差,群时延波动,眼图,能测量的不少,不过谁会去做呢?
作者: haxang    时间: 2023-9-26 12:37
国家认可专业的线材测试仪器,一般人买不起,这个仪器价格都可以买两台HE1了。
作者: 兰迪乌斯    时间: 2023-9-26 12:39
fixbug 发表于 2023-9-26 12:34
首先可以看看频响类的吧

看频响有个屁用,测量方向都错到哪里去了
作者: 兰迪乌斯    时间: 2023-9-26 12:41
pangyue 发表于 2023-9-26 12:35
阻容感,插损,隔离度,频响,相差,群时延波动,眼图,能测量的不少,不过谁会去做呢?

能测得好的仪器贵的要死,就HiFi厂的体量根本买不起

作者: haxang    时间: 2023-9-26 12:43
上海某知名电缆厂的实验室,就这套设备,他们的技术总监说这玩意德国进口的,价格可以买两套HE1。(未经他们同意,哪个品牌我就不说了)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3-9-26 12:55
各种仪器都有,不过仪器不听音乐。
作者: 灯塔    时间: 2023-9-26 13:06
形容词比赛而已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23-9-26 13:44
我喜欢用耳朵来测:盲听,是的,我喜欢盲听。(其实是舍不得花钱买测试仪器)
作者: 等机器,等幸福    时间: 2023-9-26 13:46
因为线材商人不需要参数作为营销概念
作者: fixbug    时间: 2023-9-26 14:14
与其写一堆文学语言,不如摆出测试数据更有说服力,比如说:你看,同一套耳机系统,换不同线材,这波形有差别了吧。
作者: 王牌乱舞EX    时间: 2023-9-26 14:16
需要的仪器精度必须特别高,普通人哪里去搞
作者: fixbug    时间: 2023-9-26 14:26
王牌乱舞EX 发表于 2023-9-26 14:16
需要的仪器精度必须特别高,普通人哪里去搞

主要是说线材生产商家
作者: yqf9300    时间: 2023-9-26 14:37
95%以上所谓升级线材都是智商税
作者: 深海小贝壳    时间: 2023-9-26 14:57
一测就露馅了,发现没有区别,怎么割韭菜?
作者: 随身圈土豪snt    时间: 2023-9-26 14:58
连著名耳机的评测大多数都是收钱拍照发虚伪水文,你指望买的更少且品种更杂的线材怎么做呢?
作者: fixbug    时间: 2023-9-26 15:01
深海小贝壳 发表于 2023-9-26 14:57
一测就露馅了,发现没有区别,怎么割韭菜?

应该还是有明显区别的,不然不会有“一耳朵”这么大差别的说法。
作者: gaocheng1991    时间: 2023-9-26 15:11
深海小贝壳 发表于 2023-9-26 14:57
一测就露馅了,发现没有区别,怎么割韭菜?

区别有的,知名厂牌从导体原料精炼到成线加工测试有自己一套学问,小品牌就是车库手搓+制作人品味了。

作者: gaocheng1991    时间: 2023-9-26 15:12
图片截自某线官号宣传视频

684135.jpg (114.54 KB, 下载次数: 56)

684135.jpg

作者: qazpl963    时间: 2023-9-26 16:07
一般就做线的厂才会有钱去搞测试设备。毕竟一台就几十万。
作者: flight8888    时间: 2023-9-26 16:23
因为测出来的数值没有意义,可以告诉你电阻多少电容多少,但是什么样的阻值带来声音上什么样的变化,这个是数据无法表达的。
作者: fixbug    时间: 2023-9-26 17:08
flight8888 发表于 2023-9-26 16:23
因为测出来的数值没有意义,可以告诉你电阻多少电容多少,但是什么样的阻值带来声音上什么样的变化,这个是 ...

不是说电阻电容这些不同,这些是秃头上的狮子明摆着的,恰好就是说这些不同的线,这么短的一节,接入系统后声音数据指标的变化。
作者: 独行少侠    时间: 2023-9-26 17:37
下午刚好比较了两条线,相同的线材,不同材质的插针,声音不一样,镀铑的声音更扎实透彻,另一个略有点混、人声有点虚,这特么找谁说理去...


作者: 兰迪乌斯    时间: 2023-9-26 17:43
独行少侠 发表于 2023-9-26 17:37
下午刚好比较了两条线,相同的线材,不同材质的插针,声音不一样,镀铑的声音更扎实透彻,另一个略有点混、 ...

接插件对声音的影响很大的,有的线的成本可能一半以上都是在接插件上

作者: 兰迪乌斯    时间: 2023-9-26 17:53
flight8888 发表于 2023-9-26 16:23
因为测出来的数值没有意义,可以告诉你电阻多少电容多少,但是什么样的阻值带来声音上什么样的变化,这个是 ...

也许可以表达,但是相关性和权重你得清楚,普通消费者给你一堆数据,你也是一头雾水,甚至被曲解数据的人带跑偏



作者: TManson    时间: 2023-9-26 18:05
自身听感大于一切
作者: 等机器,等幸福    时间: 2023-9-26 20:18
“测试”的背后大概率都是商家为了立商业概念推动的
什么华南两小只
什么b站那几个理中客实为带货引流的up主
打打小假,立立人设,吸吸粉;
卖卖大货,再闭环回来就是。

作者: PCM1704K    时间: 2023-9-26 21:25
因为模拟线没啥好测的,短短的一条线RCL三个值都不会很大,数字线例如USB线倒是可以跑跑眼图
作者: erjiniu    时间: 2023-9-27 07:21
说不清楚,比如HiFi网线其实影响大但是很少有人相信除非自己试,现在发现电源线耳机线确实提升很小
作者: 一杯海2023    时间: 2023-9-27 11:21
千万别用银线,或者镀银线。。耳机线就用纯铜线就行了。。。高价线,智商税。。。而且。反正用银了,难听,超难听。。铜就可以了。。。便宜的要死。。。
作者: i0ioi    时间: 2023-9-27 13:29
一杯海2023 发表于 2023-9-27 11:21
千万别用银线,或者镀银线。。耳机线就用纯铜线就行了。。。高价线,智商税。。。而且。反正用银了,难听, ...

总体来说银线加强两头,铜线加强中频,如果是一单元动铁这种天生两头就有缺陷的类型那必须是能有多银就上多银,但像铁三角的大多数型号基本上用银线就≈助纣为虐,反而会更难听
作者: i0ioi    时间: 2023-9-27 13:44
本帖最后由 i0ioi 于 2023-9-27 14:19 编辑

耳机,尤其是塞子,大多数情况下换线的声音区别我个人觉得顶多也就值个1000+了,价格再往上走基本等于“为个芝麻买西瓜”

再说,现如今大多数升级线材除了能带来一点儿声音区别基本就没别的可言了;但线材又不是说只影响声音,太粗太重太硬也影响使用呀…尤其是那外形,市面上不说%95,起码%90的升级线都是那种“随手一搓”风格老粗一根的麻花线,就你卖那价格,好歹“穿个衣服”嘛……

基本上可以说,这个市场除开大厂或者是一部分耳机的原装线材,其余9成产品基本都属于手工小作坊级别的做工!所谓的声音提升,也基本就是各式各样的材质混在一起排列组合,能是个啥声音就是个啥声音……

别的不说,现如今市面上的第三方品牌有几个能做出JVC FW10000还有FW1800原装线的外形质感?有几个能做到像Linum马尾线那样细到几乎看不见?

拜托,我花钱了!而且是一大笔钱,这点儿要求不过分吧?

作者: jasony0101    时间: 2023-9-27 14:38
因为不管是用AP还是用人工耳,在测试下信号没差别
作者: penxiang    时间: 2023-9-27 22:02
传输本质是粒子运动, 在电场力作用下自由电子列队用光子以光速传播 “信息”。     导体的形状,和的相对位置 ,及它的电荷量,导体之间的电介质等都可以对粒子运动造成影响. 这不是花钱买个仪器就能测的。   线材没有用的话就不会有超导研究了。  无用论其实很搞笑的。
作者: jjy158158    时间: 2023-9-27 22:07
为什么没有测试耳朵的呢,都去测试一下,不及格的不能听音响
作者: TK421    时间: 2023-9-27 22:07
因为原线够靠谱啊,而且味道最正,就是厂家想让你听的声音,为啥要换线呢?
哪怕换耳罩都比换线调音靠谱。
作者: jjy158158    时间: 2023-9-27 22:08
本帖最后由 jjy158158 于 2023-9-27 22:09 编辑

很多人本来就是木耳也在夸夸其谈音响,笑死人了,就像五音不全的就爱唱歌,还自鸣得意天天说智商税,贵就是智商税,房子多少钱?怎么不说智商税?
作者: 360392318    时间: 2023-9-28 00:38
jjy158158 发表于 2023-9-27 22:08
很多人本来就是木耳也在夸夸其谈音响,笑死人了,就像五音不全的就爱唱歌,还自鸣得意天天说智商税 ...

房子刚需也要拿来和hifi比吗,笑别人前是否暴露了什么

作者: aygc    时间: 2023-9-28 09:44
yqf9300 发表于 2023-9-26 14:37
95%以上所谓升级线材都是智商税

同意你的观点,不止95% 要我觉得98%,要那么贵的仪器才能测出来,要是耳朵能分辨出来,耳朵的精度有多高?

作者: 方太阳328    时间: 2023-9-28 10:06
线材在玄学的HIFI界里,都是玄学的存在,玄学到各路枪手经销商都不知道怎么写枪文了。
作者: 一杯海2023    时间: 2023-9-28 10:24
i0ioi 发表于 2023-9-27 13:29
总体来说银线加强两头,铜线加强中频,如果是一单元动铁这种天生两头就有缺陷的类型那必须是能有多银就上 ...

3根线就铜线好听 。。分别是镀银  镀銠  纯铜 。。。不用整什么乱七八糟的。。。稍微优质点点的铜,几十块钱一根的XLR 。相当NICE 。。高价线 都是纯纯的智商税。。。
作者: i0ioi    时间: 2023-9-28 13:38
一杯海2023 发表于 2023-9-28 10:24
3根线就铜线好听 。。分别是镀银  镀銠  纯铜 。。。不用整什么乱七八糟的。。。稍微优质点点的铜,几十 ...

实际市面上远不止这三类线,很多所谓的“高端”牌子基本套路就是一堆材质的线全部一锅烩地混编在一起,最后出来的效果纯属看在上帝的份上能咋样就咋样

作者: 兰迪乌斯    时间: 2023-9-28 13:48
本帖最后由 兰迪乌斯 于 2023-9-28 13:49 编辑
360392318 发表于 2023-9-28 00:38
房子刚需也要拿来和hifi比吗,笑别人前是否暴露了什么

恰恰相反,房子这东西,从2020年开始能不买就不买,已经毫无投资价值,未来几年也只会更加糟糕

如果有人非刚需想买房,那他这钱确实还不如拿去买HiFi设备,好歹能让自己爽(甚至保值率以后都不如好的HiFi设备)

所谓的刚需很多时候也是自欺欺人,你丈母娘知道几年后房价会大跌,恐怕她生怕你身上有房贷

作者: xiaobudong    时间: 2023-9-29 22:42
fixbug 发表于 2023-9-26 12:34
高寿?

听是唯一标准

作者: cjm123    时间: 2023-9-30 10:19
线材厂当然有测试设备的,只是你们不关注而已。
作者: awnc    时间: 2023-9-30 12:18
yqf9300 发表于 2023-9-26 14:37
95%以上所谓升级线材都是智商税

自信点,99.9%都是智商税

作者: xiaobudong    时间: 2023-10-19 18:23
fixbug 发表于 2023-9-26 12:34
高寿?

二十有六矣!
作者: SaltBlobfish    时间: 2023-10-20 03:28
举例而言,一堆hifi高价usb线搞不好连特性阻抗都不符合规范,那对应的到底是好听还是难听呢?
作者: aw1996o    时间: 2023-10-20 12:58
溢价肯定是溢价,但是说线材是智商税和玄学也挺乐的,有没有用试一耳朵就知道了
作者: VEGA57    时间: 2023-11-2 04:01
还是那句话,只要合格,只要不掺进“黑科技”小电阻电容,换线不如换耳罩/耳塞套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