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有感而发,音响技术的进步让声音越来越不好听了 [打印本页]

作者: wkd15jordan    时间: 2023-9-5 22:52
标题: 有感而发,音响技术的进步让声音越来越不好听了
以音源来说,听过黑胶磁带甚至开盘之后,觉得数字音源提升的那些技术参数,真的是听感上的退步,也只有听过模拟类相对高级器材并且调整到位后,才明白这些老古董和味道,和糊丝毫不沾边,只有两个字,真实。

模拟放大器材感觉也是,老器材的那种宽松感,现场感,真是无与伦比,而现代器材带来的都是紧张感,虽然清晰无比但很像克隆制品,宛如用塑料密胺做的宋瓷唐三彩,没有生机,活力以及灵魂。

当代音箱耳机确确实实进步了很多,但也越来越难推了,增加了前端放大的难度,声音容易死板,断层,都为了音效做文章,音乐倒是越来越难听





作者: feiyue1    时间: 2023-9-5 22:58
人钟情的都是第一眼对的东西,许多烧友一直留恋上世纪90年代的歌曲,其实并不是现在的歌不好听,而是他最好的回忆留在了那个时代。
作者: 宫爆粥粥    时间: 2023-9-5 23:04
黑胶的毒已经喝下,下次喝卡带的。
作者: grrr    时间: 2023-9-5 23:15
反正音源是搞不来那些盘,带之类。dac可以搞到1540。
作者: grrr    时间: 2023-9-5 23:16
或者飞利浦tda1541


作者: 地铁里有风    时间: 2023-9-5 23:30
难听?风里雨里咸鱼等你。
作者: cdzsz67    时间: 2023-9-6 00:13
现在公认的好古董,按购买力换算到当年都是很贵的,现代器材上砸够了钱,还是可以享受到高频宽带来的次世代的真实美感的声音。只追求100-10k之内的美妙中频,够用就好,玩玩古董可能是性价比高一些(虽然近年来价格也翻番不止,但考虑到通膨影响,就还好)。
作者: 小白owb    时间: 2023-9-6 00:50
cdzsz67 发表于 2023-9-6 00:13
现在公认的好古董,按购买力换算到当年都是很贵的,现代器材上砸够了钱,还是可以享受到高频宽带来的次世代 ...

对啊,九几年一套房子才几万块钱,一套音响几十万一百多万,能差吗,现在淘这些古董小几万就能买到了,性价比来了,就是怕年代久了容易坏,几万块钱就打水漂了
作者: wkd15jordan    时间: 2023-9-6 08:33
cdzsz67 发表于 2023-9-6 00:13
现在公认的好古董,按购买力换算到当年都是很贵的,现代器材上砸够了钱,还是可以享受到高频宽带来的次世代 ...

以小弟肤浅经验,黑胶的频宽“听感”上比CD更好,磁带则是明显觉得频宽不够(当然中道龙配四类带这种顶级可能会好),但肯定不止100~10k,满足正常人类需求毫无压力。音乐似乎有比频宽更重要的多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只有听过才会叹服。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9-6 08:39
调音现在是不如以前好听

现在过于强调素质

不过QQ群里大佬一般不看素质的 大家还是看综合听感
作者: xiaotan02    时间: 2023-9-6 08:44
lz器材没买对,数字也有很模拟好听
作者: sidewind    时间: 2023-9-6 08:55
CDP里面还是有很多好听的声音的,但是PC系统尤其是USB想折腾好听了很难,能做到端正不难听就不错了
作者: 林zw502    时间: 2023-9-6 09:10
其实是后端末级的揭示能力变强了,凸显前端音源能力的不足。同时,对高低频揭示力足了但是失真大了比如控制力弱了,也会让高低频不好听。我听过的好设备,无论黑椒还是CD效果都极好!




作者: wkd15jordan    时间: 2023-9-6 09:20
xiaotan02 发表于 2023-9-6 08:44
lz器材没买对,数字也有很模拟好听

比方说?

作者: 小江水    时间: 2023-9-6 09:28
feiyue1 发表于 2023-9-5 22:58
人钟情的都是第一眼对的东西,许多烧友一直留恋上世纪90年代的歌曲,其实并不是现在的歌不好听,而是他最好 ...

8090时代本来就是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 现在像屎一样的歌能听?
作者: wkd15jordan    时间: 2023-9-6 09:30
sidewind 发表于 2023-9-6 08:55
CDP里面还是有很多好听的声音的,但是PC系统尤其是USB想折腾好听了很难,能做到端正不难听就不错了

我有台ear acute 4 cd机,都说是模拟感极好的cd机,但感觉离我的黑胶系统差距颇大,当然我黑胶系统更贵些。

不过就算是目前二手万元的yamaha gt2000,配古董SPU,也会比cd机更真实,更好听。

另据高手说,他觉得waida的971/922/931四件套可以和techdas空三系统掰手腕,声音有趋同,但这个投入有些大了,目前我初烧还玩不起。

PC网播这些浅尝即止,觉得太麻烦,搞好声音很难。

作者: wkd15jordan    时间: 2023-9-6 09:32
林zw502 发表于 2023-9-6 09:10
其实是后端末级的揭示能力变强了,凸显前端音源能力的不足。同时,对高低频揭示力足了但是失真大了比如控制 ...

恩,您是王敬民?

作者: 一个好奇宝宝    时间: 2023-9-6 09:34
feiyue1 发表于 2023-9-5 22:58
人钟情的都是第一眼对的东西,许多烧友一直留恋上世纪90年代的歌曲,其实并不是现在的歌不好听,而是他最好 ...

纯元皇后效应
作者: 一直在穷烧    时间: 2023-9-6 09:38
不错
作者: cdzsz67    时间: 2023-9-6 10:01
wkd15jordan 发表于 2023-9-6 08:33
以小弟肤浅经验,黑胶的频宽“听感”上比CD更好,磁带则是明显觉得频宽不够(当然中道龙配四类带这种顶级 ...

也没有说不清道不明,模拟器材瞬态占优,数字频宽占优,模拟味的数字器材则有点四不像。100到10k不是指出了这个范围就没了,是失真高了。

作者: jmxzwen    时间: 2023-9-6 10:23
以前歌曲又不是电脑合成,没有那么多乐器和电子乐在里面,现在的设备需要识别这些复杂多样的乐器,设备也需要升级,以前听模拟味,现在听高解析力
作者: 透明记忆    时间: 2023-9-6 10:28
我看是你脑放作用最大吧,听惯模拟的失真,接受不了数字带来的真实
作者: 朋友妻不客气    时间: 2023-9-6 10:31
好不好听因人而异,越来越难推则不敢苟同
作者: wkd15jordan    时间: 2023-9-6 10:38
透明记忆 发表于 2023-9-6 10:28
我看是你脑放作用最大吧,听惯模拟的失真,接受不了数字带来的真实

恰恰相反,我觉得黑胶这种模拟介质比CD机真实很多,几乎是一秒就能判定,特别是钢琴这种需要大动态的。我甚至感觉素质上的听感黑胶要好很多。

作者: dxdxdx    时间: 2023-9-6 11:06
本帖最后由 dxdxdx 于 2023-9-6 11:09 编辑

肯定模拟的素质高,不用怀疑。问题在于现代音乐越来越多样化,更多的音效变化或者多声道都需要数字制作,说白了2.0就是完全没有技术革新。sacd等后续的一系列技术出来,也不是为了hifi出来的,而是为了多声道
作者: xiaotan02    时间: 2023-9-6 13:04
wkd15jordan 发表于 2023-9-6 09:20
比方说?

数字相比模拟最大根本区别就是分的太碎,再组合起来,相位不准就不模拟。就是相位问题。
模拟录音再还原,在极短时间内相位是准

一般高端数字系统,音源文件保证好,然后电源 时钟 避震各方面质量保证,声音还是很模拟的

作者: wkd15jordan    时间: 2023-9-6 13:31
xiaotan02 发表于 2023-9-6 13:04
数字相比模拟最大根本区别就是分的太碎,再组合起来,相位不准就不模拟。就是相位问题。
模拟录音再还原 ...

我以前就是转盘解码时钟电源几件套,最后被一台入门二手5k黑胶击溃。

作者: 林zw502    时间: 2023-9-6 19:59
wkd15jordan 发表于 2023-9-6 09:32
恩,您是王敬民?

只是去听了一下王总的搭配,声音的感觉确实顶级,所以还是该多听多看。他那边的nadac接上时钟之后几乎是换了一台机器的水平,CD和黑胶竟然不分伯仲。

作者: 乐彼主任    时间: 2023-9-6 20:05
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现在调音都很拓品
作者: wkd15jordan    时间: 2023-9-6 20:30
林zw502 发表于 2023-9-6 19:59
只是去听了一下王总的搭配,声音的感觉确实顶级,所以还是该多听多看。他那边的nadac接上时钟之后几乎是 ...

都听过,不赞同你说的
作者: 旋律猎人    时间: 2023-9-6 22:00
feiyue1 发表于 2023-9-5 22:58
人钟情的都是第一眼对的东西,许多烧友一直留恋上世纪90年代的歌曲,其实并不是现在的歌不好听,而是他最好 ...

呃,按数量和质量,真的吊打现代作的歌,光填词你对比看看就无言了。

作者: 江南我最帅    时间: 2023-9-7 00:50
feiyue1 发表于 2023-9-5 22:58
人钟情的都是第一眼对的东西,许多烧友一直留恋上世纪90年代的歌曲,其实并不是现在的歌不好听,而是他最好 ...

原来阁下是吉尼太美和学猫叫的爱好者,失敬失敬

作者: 会魔法的cast    时间: 2023-9-7 11:06
我觉得是人们的审美能力退步了,尤其是音响器材设计师
比如说,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来那么多的音乐大师,如今同等级的还有吗
作者: cdzsz67    时间: 2023-9-7 11:13
其实看到说5000的黑椒秒了一套转盘解码时钟这个贴就可以结束了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9-7 11:22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9-7 10:51
本质上是音响录音技术与音乐载体不匹配的问题。

五六十年前模拟录音,自然是匹配黑胶和磁带模拟设备播放 ...

音源制作的时候没以前认真了

就像拍照一样 以前拍照可不会几百张几百张拍的 胶卷很贵的 技术好的才会有人资助去拍照
现在数码照片随便拍 随便谁都可以出影集了 所以整体质量下降



作者: feiyue1    时间: 2023-9-7 17:21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9-7 10:51
本质上是音响录音技术与音乐载体不匹配的问题。

五六十年前模拟录音,自然是匹配黑胶和磁带模拟设备播放 ...

赞同,可惜总有人跑偏带节奏。世人独醉不愿醒。

作者: wkd15jordan    时间: 2023-9-7 18:01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9-7 10:51
本质上是音响录音技术与音乐载体不匹配的问题。

五六十年前模拟录音,自然是匹配黑胶和磁带模拟设备播放 ...

你不觉得SACD都很难听吗?
作者: 朋友妻不客气    时间: 2023-9-7 18:06
听开盘带、尤其是只听开盘带的所谓老烧我觉得真的是搞笑的
拜访过几个,听得都是什么50-60年代那种老录音,所谓早期立体声
有好些录音本身就是很奇怪的指挥和乐队,出来的声音音准都非常成问题
乐队技术更是糟透了,很多地方起码的整齐都是没有的,错音也是不断,发挥极其不稳定
这些东西放到现在和翻车演出也差不多,居然还反复天天那样去听
硬生生搞出那种好像很HIFI的大动态大声场,反而让这些缺陷更是一览无余
这种玩法自己把自己路走窄了,很快连真正的最起码像样的演奏是啥样的都搞不清了
越是这种人,越是张口闭口今不如昔、厚古薄今,真是很好笑
作者: wkd15jordan    时间: 2023-9-7 18:30
朋友妻不客气 发表于 2023-9-7 18:06
听开盘带、尤其是只听开盘带的所谓老烧我觉得真的是搞笑的
拜访过几个,听得都是什么50-60年代那种老录音 ...

这种烧友只是猎奇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古典迷,成熟的乐迷同时喜欢弗里乔伊和佩特连科,也会同时欣赏艾莉奈伊与王羽佳,古典演绎大师一代代传承着,没必要厚此薄彼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9-8 09:02
wkd15jordan 发表于 2023-9-7 18:30
这种烧友只是猎奇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古典迷,成熟的乐迷同时喜欢弗里乔伊和佩特连科,也会同时欣赏艾莉奈 ...

实际上古典的话 很多热门的曲子并不是最好的版本


作者: wkd15jordan    时间: 2023-9-8 09:04
“80年代初面世时的cd有如指甲刮沙纸般的尖锐刺耳”

你应该没听过CD100吧?这台初代我可是听过的,一丁点也不存在你说的刮痧纸刺耳的情况。我觉得你应该再多去实践一下。理论一大堆但很多经不起实践推敲。

至于SACD各自保留意见吧
作者: 朋友妻不客气    时间: 2023-9-8 10:36
sacd那么多厂牌那么多时期那么多录音,都一口咬定难听,唉,实在是无语
作者: flowly    时间: 2023-9-8 14:19
刚去听了 现场 确实 hifi器材 太刺了 没有情感 哈哈
作者: musictown    时间: 2023-9-8 14:31
听音感太过时了。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