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转帖] CD唱盘的生产历史 [打印本页]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3-8-31 10:20
标题: [转帖] CD唱盘的生产历史
本帖最后由 很不牛的俺 于 2023-8-31 10:21 编辑

转帖说明:因为本文被各选收的网站收费阅读所限制,关键的是连配图说明的图片示例也折腾没了,俺也不知道去哪里去找。哎,对不住了,算是半拉子转贴工程吧~


CD唱盘的生产历史

80年代初期,作为SONY和Philips的重要研究成果,CD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也走进了音乐世界。短短30年间,出产了数以万计的艺术珍品。而CD30年的发展历程,则是CD爱好者和收藏家乐此不疲谈论的话题。

本文意在打开音乐爱好者的音乐收藏之门,对入门者或多或少有所帮助,且抛砖引玉,寄望高人出面谈经论道。在此声明,本文大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谢谢各位无私的网友。

宝丽金集团(DG、Philips、Decca)

最早的CD压片厂在日本和当时的西德,而宝丽金这三大品牌早期的CD全部都是西德压片,这也是最受CD爱好者追捧的版本,一如LP迷们最爱的英国头版。
其实所谓银圈是因为早期CD生产工艺的缺陷使得CD的内圈和外圈必须用不同的材料,然后再粘合而成。后来工艺改进后就不用这种工艺了。说白了银圈只是代表了一种不成熟的CD生产工艺。
尽管如此,为什么银圈的老版CD炒得那么热呢?我想,原因可能有三:
1、物以稀为贵。无论收藏什么都是这个理,再加适当的炒作。
2、音质好,这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的原因。好在当时德国人做事认真,压片设备先进,生产过程中用了纯度很高的银,而且关键的是,CD在转录的时候也没有做过多的修饰(这也是现在的CD被指责得最多的地方)。
3、收藏的满足感,或曰收藏欲的实现,品位的独特。


那么,如何辨别CD的版本呢?无外乎,封面、封底、CD印刷面、CD内圈
先看一下比较简单的标识,CD的底封会标注的信息,在CD编号的后面。

DG

正价唱片:GH、AH,A即archiv的缩写。archiv是DG专门仿古乐器演奏作曲家作品的一家子公司。
中价唱片:GM、AM,另外它的以下系列:GOR大禾花(the originals)系列,GDO档案(dokumente)系列,G|GA画廊(galleria)系列也都是DG中价位唱片。
廉价唱片:GB、AB、GR

Decca:

正价唱片:dh(decca)、lh(london)、oh(l'oiseau-lyre)(decca专门仿古乐器演奏作曲家作品的一家子公司)、za(argo)
中价唱片:dm(decca)、lm(london)、om(l'oiseau-lyre)、da(decca ballet gala)、dwo(decca)、dce(decca classic sound series)、lpf(london phase forum series)
廉价唱片:lrx(relaxation series)、dec(eclipse series)、lc(boxsets)。
特价唱片:dx(decca)、df(2 for the price of 1-double decca大双张系列)、lf(2 for the price of 1-london 双张系列)、of(2 for the price of 1-l'oiseau-lyre 双张系列)、dl(2 for the price of 1-decca legends传奇录音系列)、dsr(low top price the singers歌者系列)

Philips

Philips的唱片封面有一个特点,唱片封面靠上方都有一条横线,根据这条横线的颜色能够推导出该唱片的价位。金线为正价,银线为中价。另外 ,Philips面世的水星(mercury)living presence系列也属中价唱片。PH为正价,PM中价,PC为廉价(PS就是盒装的编号,价位就是中价的)。


EMI

EMI是一家国际化的小公司,在商业上它没有环球公司有影响力,但它具有一大批珍稀的历史录音。
正价唱片:CDC/CDS(CDC一般为单张唱片,CDS一般是二张以上的唱片)。
中价唱片:cdm/cms(一般是二张以上的唱片)、cdh/chs(一般是二张以上的唱片)、zdm。中价唱片中有好多成系列的,如 英雄(heroes)系列,收录了单声道时期许多杰出的歌唱家的录音,象 斯基帕、吉利、卡鲁索等。而它的历史录音(references)系列除了歌唱家外,还有比较早的钢琴大师、小提琴家、指挥家等等,同属中价。
EMI还专门有一个萨尔斯堡(Salzburg)音乐节的现场系列(Salzburg edition),EMI的世纪伟大录音(great recordings of the century)系列、卡拉扬edition、克伦贝勒传奇(Klemperer Legacy)都属于中价。
廉价唱片:CDB/CDZ、CZS
超廉价唱片:CES/CDR,在这一档中,比较著名的是红线(redline)系列。

CBS/SONY

CBS的唱片存在的时间不长,因为1985年美国CBS才开始压制CD片,仅3年之后,CBS就被SONY收购合并了,真是命途多舛啊。CBS的唱片编号为M(n)K。n为字母或数字,代表一些含义。到了SONY时期,编号基本为S(n)K,n的作用同上。
正价唱片:S(n)K
中价唱片:SM(n)K
廉价唱片:SB(n)K


其他系列:

每个品牌都会有很多系列,比如DG的master,编号就是GMA,box的就是GX。一般看制作精良就知道是中价还是廉价了。Decca的Weekend Classics就是个很有名的廉价系列,制作就相当简单。再比如Philips的Silverline银线系列就是PSL,classic concert系列就是PCC,music ada camera系列则是PC。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3-8-31 10:22
本帖最后由 很不牛的俺 于 2023-8-31 12:41 编辑

满银圈、半银圈和胶圈

先解释几个概念:
完全银圈就是碟面反射层一直做到碟片扣口内侧,俗称银芯。 这样的碟片一般都是唱片业早期发展起来的见证。
凡是反射层仅到扣口为止的都称为满银圈,俗称铁芯。
未到扣口而覆盖了码圈的都称为半银圈,留出了大约2毫米的空隙。
不覆盖码圈的一般就是塑料圈了,镀银只做到离CD扣口还有1厘米的地方(现在的新碟都是这样的)。
1994年之前,所有的CD唱片均是无码的(IFPI码)

首先,先看一下总体的发展流程:

最早的银圈唱片压片信息是印在CD正面的,背面内圈可无IFPI和压片信息,后来才慢慢印到内圈。
1、1984年以前,盘面上面印刷的是made in W.Germany。满银圈,无字。第一批的CD少数还有另一个版本,就是生产线打上了made by polygram,而不写产地的版本。
2、1984-1985年,盘面上印刷才改为Made in W.Germany NY by Polygram。属于宝丽金第二批压制的CD,也属于首压片的范畴。据说是碟片制作完成以后才打上扣口,片基很厚实。。。。。。
至于编号则不怎么确定,一般都是在41X XXX-2以前,-2代表其为CD制品。(-1则代表LP,-4则是磁带)。一张CD的版权页要是1982年的,而碟的印刷面上面是Made in W.Germany NY BY POLYGRAM的,一定不是1982年的首版。同样满银圈,无字。需要解释的是,无字的概念是说,CD的内圈没有压上去的字,只有激光打上去的CD编号,编号后面会有一个两位的数字,比如01就是指第一次制作(类似于书的头版头印)前两种都被称作西德无字满银圈版。
3、1985-1989年底,碟片的印刷面上面是made in W.Germany ,满银圈,CD内圈除了编号,还有made in W.Germany by PDO的字样。这是因为Polygram把它们在西德Hanover工厂卖给了PDO(Philips and Dupont optical,是Philips and Dupont共同拥有的公司)。然后PDO在美国加州、法国、英国都有建厂,所以就有了made in UK by PDO,made in USA by PDO,made in France by PDO。而在这之前,只有西德和日本可以压制CD唱片。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不少二次压制的唱片,但同时也有不少的首压片。不过因为片基和制片技术依然传承宝丽金的衣钵,所以都是完全银圈,素质也是相当不错的,编号大致在430 XXX-2之前。这种被称为西德PDO银圈版。注:有一个罕见的内圈版本,即made in W.Germany by PDO Hanover。这个内圈产地声明只用了一个月,就被made in W.Germany by PDO取代。
4、1989年底-1990年中,满银圈,内圈字样made in Germany by PDO。这种被称为德国PDO银圈版(据说PDO后期也有少量半银圈)。
5、1990年中-1991,满银圈,内圈字样made in Germany,编号大约在43X XXX-2之前。
6、1991-1992,半银圈,内圈字样made in Germany。
5和6是生产线从PDO改到PMDC之间的过渡时期,而从满银圈到半银圈,则是缘于生产工艺的改进。因为之前的满银圈比较容易从内外边缘处开始产生铝膜脱落、氧化、腐蚀等现象。PDO在90年代初解散了,生产厂就还给了Polygram。PMDC全称是 Polygram music distribution Co. Ltd。
7、1992-1998年,半银圈。内圈字样made in Germany by PMDC(据说接下来的PMDC版也有极少量的满银圈CD,但满银圈基本上终结于1992年。)这个时期虽然没有PDO那么好,但胜在作品甚多,而这些作品也多为二次压制。就收藏的角度来说,这个时期的唱片无疑是最具性价比的。编号大致在43X XXX-2至459 XXX-2 之间。
8、1998年-1999年,半银圈,内圈字样made in Germany。这一阶段是从PMDC到M&L之间的过渡时期。如果想与5、6区分开来的话,很简单,看有码还是无码即可。后来Universal收购了Polygram。
9、1999-2002,环球成功收购了宝丽金,在早期德国和美国生产线还没有卖给EDC的时候,环球出的唱片是半银圈的made in Germany by Universal Music & Jazz,编号一般在46X XXX -2至 47X XXX -2之间。后来就是半银圈,内圈字样made in Germany by Universal M&J。
10、2002-2004,胶圈,内圈字样made in Germany by Universal M&J。我查了EDC的资料,最后从WIKI上找到,EDC是从04年开始接手环球的CD生产任务。
11、后来PMDC德国部分和美国部分卖给了EDC集团。PDO UK卖给了Deluxe UK,PDO France现在变成了Cinram France。之后就是胶圈的德国EDC和最新的欧盟EDC,无须细表。
至于其他产地,则大体相同,如USA的唱片,最早的是银圈刻字 USA by PDO之后是Made in USA,再后来胶圈或小银圈刻字 USA by PMDC。其实,这基本上也是CD的发展史。

以上所说的都是宝丽金(环球)公司旗下的品牌,下面就是其他品牌的一些情况。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3-8-31 10:23
本帖最后由 很不牛的俺 于 2023-8-31 10:45 编辑

Philips

对于Philips的CD,值得注意的是,Philips最早的古典CD盘面是蓝色的。所谓 blue face或blue label。但这段时间不长,随后Philips推出了金线版。
对于银圈,必须要提到的是,不是每个厂牌都有压片的。大家若一味地认银圈,许多厂牌估计要竹篮打水了。
简单来说,银圈主要是宝丽金集团的。至于别的唱片公司,EMI早期欧洲版(比如西德版、UK版和瑞士版),美版的水星(水星被Philips收购),德国版的RCA,我怀疑可能是和宝丽金同一家工厂生产。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3-8-31 10:23
EMI

可以简单地把EMI唱片分成两个时期,即天使版和无天使logo但有EMI字样的版本,分割线则是1991年。
现在的二手唱片界,显而易见的是早先的天使版比较受追捧。但是可以说,EMI的压片情况是最为复杂的。同样的一张唱片,EMI会发行很多个版本,直到把人搞晕为止。同样一张唱片,高价的、中价的、廉价的,单张的、套装的,层出不穷地发行不说,这些发行还往往同时并存。
高价的天使版,唱片编号是CDC74 XXXX,唱片的制作比较用心。中价的天使版唱片编号以CDM76X XX为主,唱片封面相对简单一些,基本是艺术家的个人照片。廉价版的唱片以CDZ开头,唱片制作也最为简单。套装的唱片,一般以CMS76开头,价格是中价的。也有以CDS74、75开头的。虽然CD印刷为CDM76,但因为是套装,总的编号为CMS76。至于EMI的王版系列References(参考)也是备受追捧。它同样有天使版和非天使版。此系列主要发行历史录音,异常珍贵。

这里要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1991年之前的天使版唱片,很多大师级的唱片(杜普蕾、大卫等)不少都以中价第一次发行。而一些比较新的模拟录音是高价发行的。这跟国外的唱片市场有关。国外由于LP的大量存在,CD诞生初期,很多人不会花高价去购买本来已经很熟悉的老唱片了。所以唱片公司一般会把比较新的唱片定为高价发行。

1991年后,EMI的商标改成红字的大EMI,没有了天使标志。天使时代正式结束。不过很多天使版的唱片一直在发行,直到现在仍然如此。到了无天使时代,高价唱片的编号一般来说就是一串数字。当然,还存在其他可能性。有人认为是EMI的乌龙,或许是处在新老交替的必然结果。EMI的中价天使版,之后被studio plus系列代替。需要说明的是,这个studio plus系列一直在荷兰压片。至于唱片编号,跟天使版是一样的。这个系列的唱片,目前都停产了。可是有意思的是,有些中价的天使版却还在发行。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EMI唱片发行的混乱。

studio停产之后的中价版,主要也就是目前还在发行的世纪伟大录音系列了。还有其他一些系列。这个系列好象不大讨巧,很多人对其声音的处理大为不满,这也促进了老版的辉煌。世纪伟大录音大家都很熟悉,封面是这样的,压片也都在荷兰。

请注意带有这个art标识的版本。这是EMI具有标榜着art技术(即Abbey Road Studios Technology)是EMI得到Prisms技术支持后再重新将母带Remaster出版的CD。有人认为此版声音还原像极LP,可大多数人却不太接受这种新转录。最新的References也用了此种技术。

至于后期的廉价版,这里不多作介绍了。主要是小双张、小狗听喇叭的单张系列,红线系列等。这些廉价版音质制作都很马虎。此外,EMI还有环保套装。

EMI的版本之所以如此复杂,究其原因要追溯到唱片业初期。早在LP时期,EMI就到处设厂。除了英国本身,还在美国(angel,就是那个可爱小天使的来历)、德国、法国。。。所以,到了CD时期,其版本仍然众多,编号也极为复杂。当然,参考也会有乌龙,明明外面是EMI标,CD上却仍然是天使标。

至于最新版的References参考,则在封面封底都标有art的标志。
除了英国EMI,美国的EMI在上世纪90年代还发行过一批FDS系列唱片。这批唱片用了原始母带重新制作,声音和英国版并不相同。其中最珍贵的是一批米尔斯坦的小无和一些协奏曲。美国版的FDS系列,声音更HIFI一些。这些唱片一部分仍在美国发行。

EMI喜欢搞大包子。EMI经常偷懒,所以就会把几张唱片塞进一个盒子里,然后搞个特价卖。具体来说,几张高价的塞一个盒子,就按中价卖吧。中价的一堆就按廉价卖。于是,就产生了EMI的各生产地及版本辨识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比较重要的,也很难说清。另外EMI不厚道的地方还在于,EMI唱片封底标注的产地是不算数的。打开CD,你可能看到的产地和封底写的完全不同。归结起来,大概有下列这些情况:

德国版,sono press压片(世界上最好的压片厂之一),有些在盘上并没有标注德国版,但是CD背面内圈的sonopress还是表明了它的产地。早期还有铁芯版,这个二手价值最高。

西德sono press半银圈
德国银圈pdo铁芯版(难怪EMI也有银圈)这是很少见的版本,二手价格极高。

英国版:
跟德国版的价值类似。其实一般唱片要么有德国版,要么有英国版。两版都有的似乎很少见。
最早的EMI UK压片是黑色的,是早期UK by Nimbus(印象里,后来的Nimbus也有红色的)
UK 红盘和西德、老荷兰版是同一水准,可以放心收。
后来的UK压片,改成  UK by Swind on
最后的EMI UK版,则只标示 Made in UK。

瑞士版:
很早期,数量很少。除此之外,不有一个有意思的版本,内圈涂漆,外沿盘面上有一圈塑料圈,用久了会破损脱落。塑料圈据说有减震的作用。

美国版:
USA小天使版和欧版质量无太大区别。不过多数是美国地区的演绎。封面倒是比欧版要华丽不少,封面控的玩家可以多收。美国版其实跟英国版、德国版不太一样。美国的天使版很多还在发行中,所以美版的CD,如果还没有绝版,那是不值钱的。比如,杜普雷的德沃夏克大协,目前还在发行高价美版。从音质上说,美版我不觉得会差于德英版。这三者基本上可以并列。只是大家买二手的时候,留个心眼,看看Amazon上是不是还在卖。

法国版:
有的唱片或许我们只能找到法国版, 有人很推崇这一点。尤其是比较后期的法国小天使版。有人建议,不管黑盘红盘,见张收张,一是发行量少,二是法版演绎多数出众,且多是其他国家未见得发行的独家演绎(这里可以拿法版和日本重新制作的相同演绎版本作比较。个人以为,很多日版往往是画蛇添足之举)。

事实上,法国MPO压片也很不错。MPO是法国的压片厂商,经常可见made in France by MPO等。法国人Pierre de Poix于1957年成立了Moulages Plastique de l'Quest(即MPO),它原本是生产45转LP和磁带起家的法国本土公司,1984年它敏锐地成为法国最早制造CD的公司,迅速膨胀发展成为MPO国际集团。直到今天,MPO已然是全球数一数二的预录光盘技术与生产巨头。MPO开始时主要是为EMI和法国本土一些小唱片厂家生产CD,EMI亦曾注资参股,到后来,生意越做越大的MPO也为欧洲WEA和环球提供生产加工服务。

法版黑盘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大部分都是法盘的专属编号(非747打头)。这类一般都没有同样的国际版发行,为法国压片只在法国销售的地区盘。少部分747打头的黑盘为法国压片全球销售的国际版。

日本版:
很多日本版现在被卖高价,也是最早的压片地之一(和西德)。但是感觉它比较独立。有人认为,EMI压片质量最好的是早期的日本盘。无论从盘面印刷质量、内印凸字,内页装帧还是片基厚度、均匀度来说,日本盘质量甚至好过了西德版。早期日本盘和现在的日本盘最大的区别就是早期盘没有对音质作过多处理,保证原汁原味。当然这个是各有所好,也有不少人喜欢现在日本盘的处理方式。
有意思的是,早期日本国际版小天使也有黑色版。

荷兰版:
对于老荷兰版,其实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有人曾做过个案对比,大卫贝小协的西德和老荷兰版,压片质量相差无几,在多套系统上也无甚音质的区别。多数人不喜欢荷兰版的原因还是受了后期荷兰版的影响。因为后者的质量下降很明显。所以基本上小天使的荷兰版还是可以放心收的。
至于现在的EU,其实都是在荷兰。

至于两德统一之后的德版时代,这个时期基本上是德版一枝独秀,压片总体质量呈下降趋势,选择余地已经不多。到后来的EU时期,就没得选了,不过发行量也大,买到不好的回去换就是了。

EMI最好的一点就是,它标出了这张唱片录音及发行时间,这样我们就能很清楚地判别它的版本。如下图:
第一个数字,1986年,就是它的录音时间,而第一次转制CD 发行时间也是同年,本张CD的发行年代(最后一个数字)1991年。也就是说,这张EMI标的CD并不是这个录音的首版。首版于1986年发行,而那时是天使版。这张CD是改成EMI标之后再发行了这版CD的再版,时间是1991年。也就是说这张CD是EMI换标的第一批,也具有一定的收藏意义。

另外还有一点,digital remastering是在1986年,这很重要。隐含的意义,就是1991年发行的这个版本,并没有再次进行混音和重新制版。这是因为有些版本在再版的时候会重新制作,值得大家在购片时注意一下。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3-8-31 10:23
RCA

RCA的LOGO就能判断,正中廉分别是红封印、金封印、银封印。此外还有著名的living stereo系列。
RCA最早也是日本压片以及西德压片。不论是日本、西德还是美国,最早的版本都是用激光刻上去的字 。后续的版本就是压上去的了。

收藏来讲,早期当然只有德国和日本版了(以我的了解,日本RCA也有独立发片的,就象东芝 EMI一样),德国版还有银圈版,现在已经极为罕见且珍贵。美国压片后,还是以美版为上。
西德PDO版的当然也是银圈,一个生产线嘛。估计是当时RCA借用宝丽金的生产线。此为收藏商品,一者有银圈,二者数量稀少。
同为西德的sonopress版,口碑同样不错(图为红印,即高价。从颜色就能窥其一二)

RCA最为著名的美国版:著名的living stereo
总体来讲,个人感觉RCA算是最好判断其版本的厂牌了。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3-8-31 10:24
CBS和SONY

CBS最早是在日本压片,然后才是美国和奥地利。
对于现在二手CD的价值而言(除早期日版),Made in USA,且无IFPI,内圈刻字一定要是凸字,此为收藏上品。Made in USA,有IFPI,且无凸字次之,Made in Austria再次之。
CBS最早的一批盘是在日本压的,内圈上面有凸字:
1982年版本是 Manufactured by CBS/SONY Records Inc.
另外有一种内圈无字,比如这张帕瓦罗蒂,CD外缘标记Manufactured by CBS/SONY Records Inc. in Japan,录音时间为1980年,封底的版权时间c为80年。
1985年美国压片的凸字:Made in USA Digital Audio Disc Corp.。再加上这家压片公司的商标(类似杜比立体声的那种符号),奥地利版则是:Mastered by Dadc Austria。
再晚一点的美国版,只剩下了那个公司商标,然后,公司商标也没有了,只有CD的金属印刷面上印有Made in USA的字样。与此同时,那个著名的IFPI流水号也跟着上去了。至于比较新的美国版,连Made in USA都没了。
1988年SONY收购了CBS,CBS变成了SONY Classical。
后来的Sony是美国版。似乎整片CD都找不到产地标示。CBS的唱片存在的时间不长。因为1985年美国才开始压片,1988年它就被Sony收购合并。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3-8-31 10:25
荷兰Philips唱片几个值得收藏和欣赏的CD系列
(2011-02-20)


荷兰Philips唱片公司在著名的几大唱片公司中并不算历史特别悠久的。它是1950年成立的,比起DG、EMI、哥伦比亚、DECCA等唱片公司来,算是年轻得多的小弟弟。然而就是这位年轻的小弟弟,却以出品优质录音、优质演绎的古典音乐唱片而闻名,在不少方面,Philips的录音是很有优势的,不仅体现在为它制作录音的一流艺术家(不少人是只为Philips录音的),也体现在它优秀的录制水准;而且它的优势从模拟时代一直持续到了数码时代。

令人遗憾的是,Philips这个曾经给人无数乐迷美好享受的唱片品牌,最终消失了。公司并入了英国DECCA音乐集团,Philips这个品牌消失,之前Philips的大量经典录音,以后只能以其他品牌现身。当然,可以预料到的是,大多数Philips的录音以后都会面临绝版,虽然近年来已有一些Philips的录音以Eloquence品牌和DECCA品牌出版。专业从事SACD出版的荷兰Pentatone(五音公司)也是Philips公司消亡时的一个附属产物——它是由以前的Philips公司人员自行组建的,业务内容之一就是把以前Philips资料库里的一些录音重新处理,以SACD形式出版。

我是从1990年左右开始购买CD唱片的。在我的音乐欣赏历程中,Philips的一些CD系列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在此略做介绍,也算是自己对Philips唱片的一个回忆。

Philips最早出版的一些CD唱片,是现在被乐迷称为“水蓝盘”的东西。不过我开始买CD碟时,已经不是水蓝盘的年代,所以我对“水蓝时期”的Philips CD碟没有什么了解,这个就先不谈了,如果有老资格乐迷愿意补充,是最好的。不过水蓝盘的80年代,国内开始听CD碟的乐迷可说极少。


借用一张“音乐之神”上的图,给大家看看所谓“水蓝盘”的样式。看到这个样子的碟,就是Philips最早期出版的CD碟,出版年代都是80年代。醒目的标记是那个“Digital Recording”的Logo。

乐迷们一定很熟悉所谓“金线系列”“银线系列”。是的,这两个系列出版的时间长,种类多,集中了Philips的大量优秀数码和模拟录音。事实上Philips的录音具有很高的平均水准和可靠性,基本可以说,只要是你喜欢的演奏家、喜欢的音乐作品,它的录音素质都是可以放心的。即使是1950年代的单声道录音,事实上也已具有很好的音质,除了不是立体声外,清晰度、柔顺度、活生感,都已相当好。

Philips有一个起名叫Early Years的系列,就主打比较早期、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录音。这个系列品种不算很多,但里面的内容多为Philips早期起家时的录音,对Philips来说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对乐迷来说,也是很有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的。我个人很喜欢这个系列里格鲁米欧、荷兰指挥家拜农(Beinum)、指挥大师塞尔的几种。

也请注意这个系列CD的标记是左上角的The Early Years字样。事实上这个系列的CD也并不都是单声道录音,比方下图塞尔的这套双碟,就是音质很好的立体声录音。

Philips在九十年代初一个品种较多的低价廉价系列,名字叫Concert Classics,内页非常简单一般就是一张纸,没有丰富的内页资料,价格也很低,记得当时大约是40-50元一张的样子(中图价格)。这个系列的CD封面很有特色,一般是一幅音乐家或作曲家的手绘漫画,和照片融合在一起。在这个系列里出现过不少名家名作,如格鲁米欧、谢林、科瓦塞维奇、阿劳、约胡姆、海丁克,等等,虽然装帧比较简单,但放到现在,也都很有价值了。

90年代初还可以看到一个比较重要的早期录音的CD再版系列——Legendary Classics。这个系列是很有历史重要性的,因为不少录音都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个系列里,也就是所谓“头版”。当然不是指这个录音推出的头版,而是这个模拟录音的首次CD化出版。而且不少录音只此一次出现在CD上,之后就绝版了。这就使得这个系列里的有些CD,价值非凡。比如意大利名乐队 I Musici 第一次为Philips录制的唱片(单声道的“四季”)就只在这个系列里出过一次CD。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可惜的是当时Philips公司对一些音质比较差的早期录音采取了降噪的技术处理,使得最终效果有些损害音质,声音不是最为自然。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点。

这个唱片系列的封面都是画得很“工笔”、很精细的演奏家肖像,也是很有特色的。下图为大提琴大师费尔曼。

我最近刚和大家分享的Baroque Classics“扇子系列”也是一个比较重要而精美的CD系列,时间大约在1990年左右。统一风格的美观封套,是这个CD系列的突出特征。不管从什么角度看,这个系列的CD都只能用“精品”二字来形容。我的分享文章是: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17paq.html

1990年左右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唱片系列叫Musica de Camara。这个词是意大利语,即“室内乐”的意思。顾名思义这个系列的CD内容全部都是室内乐,演奏家都是Philips旗下的明星和大师们,很有欣赏和收藏价值。它的封面设计也是风格一致的,一看就知道是这个系列的。

我觉得Philips唱片公司是特别有审美品位的一个唱片公司,它推出的不少唱片,封面图都相当地优美,甚至有些唯美主义的作风,不论是绘画还是摄影,都是如此,和它招牌式的优美音色形成完美的和谐。很遗憾的是这样的一个公司居然会消失掉。也真是叫人无话可说了。

有些Philips的CD,内容我并不特别喜欢,但仅仅出于对它封面的喜爱和欣赏,就会买下来。比如1993年出品的一个以荷兰漫画家Joost Swarte的漫画作为封套的系列,里面的音乐基本都是名作的精选,有些还不完整,只是片段。按理说这样的碟我不喜欢,不会买,但仅仅因为那个有趣的CD封面,我就买了两张!

其实说起Philips的唱片系列,有一个系列大名鼎鼎,很多人会首先想起——DUO廉价双片系列。确实,这是一个超级成功的双CD系列,不过在我的记忆里,它并不是最早的双CD系列,在它之前DG有过一个更早的廉价双片系列,可惜那个DG的设计不太合理(2张碟塞在一个与普通单张CD盒同样厚度的碟盒里,从正反两面揭开),推出后未获得很大反响,倒是Philips的DUO系列一问世就取得很大成功,成为2CD盛行的滥觞。之后DECCA才推出Double Decca、EMI也搞出双CD系列forte,而DG也再度出击,搞出了比较成功的双CD系列。

然而在各家唱片公司的2CD廉价系列中,DUO仍是最为成功而畅销的。这个系列的CD声音也很好,不像其他有些公司的廉价双碟,一直有制作相对粗糙、音质下降明显的弊病。早期的DUO系列CD还是PMDC压碟的。

大致和DUO同时开始出现的Solo系列也是不能不提的一个重要唱片系列。顾名思义,DUO是双片,那么Solo当然就是单片了。这个系列的内容也都是一些经典录音的重版,这点和DUO系列是一致的。Solo系列的版本选取、录音制作质量,都是非常好的,不过价格也较贵,算是Philips里的中价片。

Philips还出版过一些轰动唱片界的经典CD集,如200张CD的“20世纪钢琴家系列”、里赫特的“Authorized Recordings”21CD、格鲁米欧录音全集(78CD)等。里赫特和格鲁米欧的唱片集都是限量发行的,现在都已成收藏家之宝。这些足以在CD唱片出版史上留下印记的产品,都是Philips的骄傲。

在Philips的“专属艺术家”中,格鲁米欧也许是最为闪亮的一颗明星。除了少量现场录音外,这位比利时小提琴大师的几乎所有商业录音,都是属于Philips的。此外“美艺三重奏”作为一个世界一流的三重奏团体,也是被Philips“独占”的。钢琴大师阿劳、布伦德尔虽然在其他唱片公司也留有录音,但不能否认的一点是,他们主要的录音,是留在了Philips。里赫特虽然是一位“到处留情”的钢琴大师,主流的唱片公司几乎都留了录音,但他留在Philips的录音包含了一些经典之作,在他的唱片目录中地位卓著。指挥家中,拜农、海丁克、Colin Davis、穆蒂、马里纳、小泽、约胡姆、普列文等等,都在Philips录下经典唱片。

Philips和意大利国宝级的室内乐队 I Musici 牢不可分的关系也是众所周知的。作为荷兰的品牌,Philips与荷兰顶级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的关系当然也是非同一般的。从门格尔贝格到拜农,再到海丁克,这个欧洲顶级乐队的很多优秀录音都是Philips制作发行的。虽然海丁克离去、夏利接棒后,因为夏利是DECCA艺术家而转移到为DECCA录片,但这个乐队公认最黄金的年代——拜农和海丁克的时期,是属于Philips的。

至于其他演奏家,如吉他名家罗梅罗、双簧管大师霍利格、当代匈牙利钢琴家柯奇什、内田光子、已故小提琴大师戈德堡、谢林、女小提琴家穆洛娃、英国大提琴家韦伯(音乐剧大师韦伯的弟弟)、意大利四重奏等等,都和Philips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者: yur    时间: 2023-8-31 10:32
学习了
作者: sunjp1963    时间: 2023-8-31 10:48
收藏学习一下
作者: 法克德来福    时间: 2023-8-31 10:49

很好的科普,顶一顶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3-8-31 10:51
下文转自sony官网


CD的诞生

迈向数字化音响时代
索尼公司是由井深大和盛田昭夫两位天才一手创立起来的,如果说井深大是晶体管时代的灵魂和领军人物,盛田昭夫的主要成就在于把优秀的产品推向市场并被市场广泛接受,那么用CD把索尼带进数字化时代的主要功臣则是大贺典雄——八十年代索尼公司的领军人物。CD,这种现今应用最普遍的声音载体,与索尼和大贺典雄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索尼作为一家带有艺术传奇色彩的企业的特点也在CD的诞生这一事例中得到最好的体现。

大贺:艺术和利润的信念
大贺作为一个在东京和柏林接受教育的音乐家,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罕见的组合:集商人的精明和音乐家的敏感于一身。在他必须对未来的职业做出选择的年龄,他选择了声乐艺术,在意大利歌剧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如果不是盛田的邀请和耐心等待,大贺也许会作为一名专业男中音演员,一辈子活跃在歌剧舞台上。盛田为了把这匹“黑马”拉进索尼,前前后后花了近十年的时间。在大贺远在德国留学的时候,盛田就把他作为编外的索尼职员,还给他发工资,这种待遇至今可能也没有第二个人能享受到。主要是出于感动,大贺怀着对音乐的深深眷恋,告别了歌剧舞台,于1959年正式加盟索尼。他没有辜负盛田的一番美意和苦心。在他1982年接任总裁时,公司的年营业额为150亿美元,到他1995年将日常事务管理交给现任索尼公司董事长出井伸之时,公司的年营业额上升到了450亿美元。而且在他的推动下,索尼开发成功了被广泛使用的、音质无比美妙的音乐载体——CD,从而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有待发展的CD核心部分的技术,即“通用的激光触头”,20世纪60年代初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开发,60年代后期由贝尔实验室改进。到1974年飞利浦把激光合成到早期VCD时,索尼在飞利浦模型的基础上又推出了自己的版本。一批音响工程师在中岛平太郎的带领下独立地开发数码音响。到1974年初,索尼的第一台PCM(脉冲编码调制)录音机“X-12DTG”对外发表,但是这台可以放数码唱片的机器有大型冰箱那么大,仅仅带传送部分就重达250公斤,但它却是拉开索尼数字声音历史帷幕的值得纪念的第一号机。虽然最终没能够发售,但是采用PCM制和使用固定磁头进行声音处理这一事实本身就是一个划时代的革新。1975年,中岛的工作小组发明了“PCM信息处理器”,可以将数字信号记录在磁带上,并与索尼的家庭用磁带录像机(VTR)连接使用。这个系统在1977年9月以“PCM-1”的名称实现了商品化,虽然它仍然不够灵巧实用,而且自身也有一些技术问题,但当它能理想运转时,发送的声音的清晰程度是模拟信号不可能实现的。

1975年的一段时间,视频和音频两个小组都一起集中到中央研究实验室,开展把数字声音信息直接录制在激光唱片上的工作。大贺已经迷上了数码录音,他比喻这是“把裹在声音外面的老棉衣脱掉了”。当他得知“VCD”还在研制之中时,就指令要把这项工作当成头等大事,不计成本进行到底。

1976年春天,研发小组骄傲地向大贺展示了一张直径30厘米的激光音碟,即一张LP唱片那么大,能容纳13小时20分钟数字声音的音乐“唱片”。这张光盘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张“数字音频唱片”。可尽管费尽力气,他们还是接到了一份令人沮丧的报告,称工程本身耗资巨大以及商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云云。大贺热衷于在唱片业创造一种新标准的主要原因是,有机会能把新的硬件和CBS/SONY唱片公司丰富的“软件”储备结合起来。但是按当时取得和录制音乐的成本,大约7.5万美元1小时,每生产一张这么大容量的音乐碟片,就要耗去唱片公司100多万美元。大贺说:“13小时20分钟是一个多么怪异的规格。所谓的商品就是有了软件内容之后诞生的硬件。我们虽然拥有CBS/SONY这样一个唱片公司,但是制作录有好几个小时音乐的唱片软件成本太高,难以成为产业。”

同等的贡献
与此同时,在荷兰的埃因霍芬,飞利浦的音响部门正在对自己的激光影碟进行改革。1979年春天,飞利浦的首席音响工程师奥登司来到日本,向索尼演示这套设备和其他电子产品。大贺当时正住医院,他在3月16日去索尼工厂的途中遭遇了直升飞机失事。7月,当他能够旅行时,他访问了埃因霍芬的飞利浦总部,他们给他看了激光音碟的第一代样品,这个直径为11.5厘米的唱片录有1小时的音乐。大贺等人完全为唱片之小所折服。

飞利浦公司是激光视频唱片方面的先行者,而索尼则率先开发出数字音频信号技术。如果这两家公司联手的话,一定能研制出理想的记录介质。而且,两家公司都有自己的软件公司,索尼公司于1968年成立的CBS/SONY唱片公司(现在的索尼音乐娱乐有限公司)也在不断壮大。这些软件公司可以成为新介质的软件供应者。大贺此时不但是索尼总公司的副社长,同时还兼任着CBS/SONY唱片公司的社长之职。

此后,通过索尼与飞利浦公司的数次交涉,包括盛田(当时任会长)和岩间(当时任社长)在内的决策者正式确定了与飞利浦共同开发的方针。两家公司决定共同向国际数字音频光盘协会(DAD)提出规格议案。

从1979年8月到1980年6月向数字音频光盘协会展示他们产品的新规格时,索尼和飞利浦的研发小组、物理学家和音响工程师分别到位于东京和埃因霍芬的对方实验室进行学习。在这带有竞争性质的学习中,双方的潜力都得到了进一步挖掘。双方既是互相学习共同创立规格的伙伴,又是你追我赶的竞争对手。大贺施加了可怕的压力,最初要求项目在10月底以前完成。据索尼的研发小组组长土井俊政说,合作项目在10个月内完成了3年的工作。

在视频光碟的改进过程中,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量子化比特问题。起初,飞利浦公司主张采用14比特的方式。对此,索尼方面,特别是土井坚决主张采用16比特的方式。尽管当时14比特较容易实现,而16比特无论在技术上还是价格上都被认为是一大难题,但是为了能够创造出即使到了21世纪也能够通用的系统,土井坚信哪怕稍微有点勉为其难也应该挑战16比特,为此,他对那些犹豫不定的公司内外人士进行了耐心的说服。

第二个问题关于规格和容量:飞利浦建议采用适合于欧洲市场上的汽车音响系统的11.5的规格,达到60分钟的录制容量。而索尼方面则看到了这一产品作为音乐软件的市场潜力。身兼音乐家头衔的大贺发表了非常有分量的意见:“难以放入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唱片是不完整的。如果被消费者认定为不具合理性的介质,那么这种产品就毫无意义。”索尼方面的主张最终获得了通过,演奏时长设置为75分钟,精确地说是74分42秒,可以容纳95%的古典音乐作品。直径为12厘米。频率、比特分别为44.1和16比特。

1980年3月在东京举行的第一轮最后一次会议上,两个小组互相检测了对方碟片上的纠错系统。用来实验的碟片有的有擦痕,有的被沾上手印,有的甚至被蒙上粉笔灰。结果证明,飞利浦的系统对这些极端条件而言不够完善,索尼的纠错机制被采纳了。后来,中岛和大贺决定,CD技术应该视为索尼和飞利浦各有50%的功劳。提案的方式被命名为“小型唱片数字音频系统(通称CD系统)”。

1980年6月,国际数字音频光盘协会开始检验三种系统:索尼和飞利浦的“激光式”、德国广播设备公司的“机械式”和日本胜利公司(JVC)提出的“静电式”。在DAD对三种系统进行评判之际,原披头士乐队成员之一的约翰·列农遭到枪杀,这一事件给全世界的音乐迷们以沉重的打击。第二年四月,DAD将索尼/飞利浦和JVC的方式并列作为国际统一规格,结束了评判工作。不久,世界上许多电子产品制造商加入索尼/飞利浦阵营,获准使用他们的技术。

一百年后的大发明
在成为国际标准后,还缺乏一个与CD碟片潜力相称的播放机,要发明一种受欢迎的而且价格能被接受的播放机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是雄心勃勃的大贺已经宣布,1982年10月要把CD及其播放机在日本市场推出,这是不可更改的最后期限。音响工程师又一次把铺盖搬到实验室,以便能通宵达旦地工作,这也许是索尼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到1981年中,索尼有了一台播放机的样机,这台机器将碟片纵向设置在唱机的前面,在运转时,人们能够看到发出银色光亮的转动着的唱片,显得非常漂亮。但是纵向设置的方式与整体似乎不太协调,显得粗大和笨重,以至于人们给这台试制机起了“傻大个儿”的外号。

正当索尼继续改进播放机时,大贺已经着手为CD技术的到来规划唱片业了。这时,他感到CD迟早会取代唱片,预见到唱片业界必然会有抵制,但没料到反对的激烈程度。在1981年5月的国际音乐工业大会上,数码唱片并没有打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唱片界人士。相反,他们很愤怒,断言CD将威胁唱片业的心脏——LP唱片。大贺对CD永远不磨损,而且音质出色的解释被打断,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会场。但是,大贺“是带着失败的喜悦回去的,而且决心一意孤行”。

大贺利用CBS/SONY唱片公司的3000万美元利润在静冈的大井川河畔建立了带有净化工作室的光盘工厂,CD软件设备生产线于1982年4月开始了运转。就这样,经过千辛万苦,CD终于将要面世。在硬件开发方面,索尼的各个部门越过部门界限互相合作,终于实现了商品化。大贺后来说:“没有像CD这样将索尼集团全部力量充分利用的前例。”

1982年10月1日,索尼向日本市场它的第一代CD播放机“CDP-101”。根据大贺的意见,CDP-101采用了更易于操作的水平放置唱片的方式。与此同时,CBS/SONY唱片公司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张录有50首音乐的CD唱片,其中的第一首是比利·乔尔的《纽约52街》。50首曲目以古典音乐的代表作为主,反映出大贺的判断,即古典音乐爱好者能更好地欣赏数码录音的优越性。

自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以来,已经过去了100多年,唱片技术每25年都有一次大的技术革新。从圆柱式到圆盘式唱片,再到电动式唱片,后来又发展为LP唱片,又从单声道发展至立体声唱片。在100年后的今天,数字音频技术成了时代的主流。

让数字技术适得其所
CD的面市带来了轰动,但第一台CD播放机定了一个高得令人却步的价格:16.8万元,大概折合700美元,只有少数音乐发烧友才愿意不惜代价买一台,因此销售很不畅。在CD发售两周年的1984年11月,索尼向市场上推出了“D-50”。它不仅实现了49800日元的划时代价格,而且尺寸仅相当于4张CD盒大小。D-50成为CD市场的一剂强心针,市场飞速起死回生。在D-50面世的1984年年底前后,CD唱片还不及LP的十分之一。到了两年后的1986年,达到了年产4500万张的生产规模,由此二者间发生了逆转。

CD一号机诞生之后,仅仅过了4年的时间,就成了音响介质的主流。6年后的1988年前后,CD唱片超过了LP鼎盛时期的1亿张的产量,而10年后的1992年,则达到了它的3倍即3亿张。

中岛等人在开始开发CD的时候,曾经于公司内部举行的产业预测演讲中做过这样的预测:“1989年左右,CD将与LP持平,其后,将达到LP鼎盛时期的两倍。”而现在,他们为自己的错误预测感到无限高兴。由于CD的出现,音乐业界获得了新生,获得了活力。

此后,索尼将因CD研制而大放光彩的数字技术用于开发MD和DVD等新的磁盘和磁带介质。在CD面世10年后的1992年,索尼又向市场上推出了MD,数字音频的市场潜力得到了很大的开拓。1995年,MD硬件的销售台数达到了100万台。除此之外,原来仅仅作为音乐介质使用的CD不断地扩展应用范围,在AV、电脑、游戏中都得到充分利用。公司向市场上推出了录制声音、图像、文字用的“CD-ROM”(1985年实现规格化)以及图像、声音两用的“VCD”(1993年实现规格化)、以及图像用的“MD picture”(1994年实现规格化)。1995年底,新的下一代信息、图像记录介质实现了规格统一。这是一种与CD相同大小、能够录入一场电影的光盘,容量相当于7张CD,是一种性能更高且具有大容量记忆的产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DVD。

因CD研制而大放光彩的数字技术,在磁盘这一介质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在曾被广泛使用的盒式磁带领域里,数字音频技术也得到了灵活运用。1987年,能够与CD相匹敌的高音质数字记录的“DAT(Digital Audio Tape)”诞生了;1992年,以这种技术为基础,使用邮票大小盒式磁带的数字微型记录器“NT-1”也诞生了。

在磁盘领域和磁带领域,数字技术所具有的开发潜力正一步步地得到扩展。
作者: zeppelin    时间: 2023-8-31 11:32
环球的,在90年底之后就不是W.GERMANY了,而是germany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8-31 11:50
CD作为不方便人人添置LP之外的一个音乐普及领域。以前用老旗舰大耳机不觉得有必要。但用了旗舰大耳以后发现,cd灌录音质到位的情况下还是相当能打的。除了细节比不上新的数码24bit高码,cd本身的细节和氛围效果,也在旗舰大耳加持下得到很大释放。

所以听古典音乐的话,不是cd绝对不行,而是老旗舰大耳机绝对等外。毕竟落花流水春去也,时代不同了。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3-8-31 12:43
本帖最后由 很不牛的俺 于 2023-8-31 12:53 编辑
zeppelin 发表于 2023-8-31 11:32
环球的,在90年底之后就不是W.GERMANY了,而是germany

不好意思,这个是俺ctrl+C  的时候粗心之过,因为频繁地切换中英文输入太影响录入速度了,对高频的 made in W.Germany 使用了了ctrl+c 大法。查对原文无误,已修改。谢谢指正!

作者: 很不牛的俺    时间: 2023-8-31 12:46
jimguo 发表于 2023-8-31 11:50
CD作为不方便人人添置LP之外的一个音乐普及领域。以前用老旗舰大耳机不觉得有必要。但用了旗舰大耳以后发现 ...

俺还未入器材天坑~~体会不到。

作者: chjian    时间: 2023-8-31 14:39
认真拜读,谢谢分享!
作者: zeppelin    时间: 2023-8-31 18:28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3-8-31 12:43
不好意思,这个是俺ctrl+C  的时候粗心之过,因为频繁地切换中英文输入太影响录入速度了,对高频的 made  ...

楼主认真负责

作者: yuin01    时间: 2023-8-31 21:19
我竟然一字一字的全读完了,感谢分享啊,长见识了!
作者: mark1957    时间: 2023-9-1 23:36
谢谢,长见识了。
作者: 风卷残云    时间: 2023-9-2 19:53
mark  慢慢看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