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谈谈黑胶、CD、HIRES or DSD [打印本页]

作者: jmadsl    时间: 2023-7-7 18:32
标题: 谈谈黑胶、CD、HIRES or DSD
在音乐世界里,特别是音乐载体(储存方式),可以用“天意弄人”来形容比喻之不过
从人类发明留声机,把实现声音储存在一定的介质方便日后重温,黑胶便诞生。但当时的科技有限,也没有HIFI的概念。总之能出声,不断断续续或突然中断就行。这样黑胶服务了人类近半个世纪。而当时也录音设备差更不用说。更谈不上什么信噪比之类的东西。时至今天,当你下载到50-80年代的黑胶转录成无损,哪怕是转成HI-RES。一听,模拟味,尤其是大动态失真严重,听不下去。这样,黑胶就背负着这个臭名。当时的录音设备差害了黑胶。
到了80年代末,CD诞生。人们一听,比较清晰。可以解读为信噪比或大动态比黑胶要好。但当人类发明了频谱仪时。发现CD局限于44KHZ,而黑胶可达到100KHZ。但黑胶大势已去(许多录音都以CD为准,且使用寿命长),黑胶几乎没有。原则上黑胶的信息量应该比CD要多。但对比过同一首歌,黑胶细节比CD要暗淡。但人声富有感情,比较亲切。偏上盘。而CD感觉人声就是数码味,偏下盘。而且还有一个问题。黑胶保存不易。寿命也有限。在播放多次后,瑕疵越来越多。不完美。这一点不如CD。如果用90年代的录音设备加黑胶录音,录出来的效果不会比CD差。
黑胶出生在不合适的时代而毁了一生。能玩起的人也少之有少。价格并不平民化。
为解决上述问题,HIRES or DSD诞生了。即满足储存(SACD)又满足频谱上限..国外的开始比较流行,但国内的少得可怜。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3-7-7 18:44
论证三连: 毋庸置疑 显而易见  众所周知……

又学到了个  更不用说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7-7 18:56
听黑胶如果用垃圾器材当然易损。合格的器材都贵,尤其是唱头没上限,但基本的好的唱针的角度都是保护唱片的。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7-7 19:28
基本上是胡说八道.

自己去研究一下录音历史,开篇就错.后面不用看了.
作者: zhouwuxi118    时间: 2023-7-7 23:10
怎么感觉都不太对呢,啥情况,看糊涂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7-7 23:30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7-7 19:28
基本上是胡说八道.

自己去研究一下录音历史,开篇就错.后面不用看了.

烧脑帖,特精神。呵呵。真没仔细看

作者: haxang    时间: 2023-7-7 23:55
有了计算器,就不用学算术了?有了输入法,书法就落后了?有了AI人脸合成,就不需要演员了?

可能楼主孤陋寡闻了,目前具我所知的玩黑胶却比玩CD的烧友多,我都有好几个满员的wx群,每天都搞二手黑胶拍卖,而且不贵,大多数都是四~五十,最贵也百来块,比CD便宜太多。

作者: holefiller    时间: 2023-7-7 23:56
all bullshit
作者: zzyyff    时间: 2023-7-8 00:16
haxang 发表于 2023-7-7 23:55
有了计算器,就不用学算术了?有了输入法,书法就落后了?有了AI人脸合成,就不需要演员了?

可能楼主孤陋寡 ...

大佬,拉我进下群啊
作者: haxang    时间: 2023-7-8 00:17
zzyyff 发表于 2023-7-8 00:16
大佬,拉我进下群啊

不好意思,只能熟人进群。
作者: leasing    时间: 2023-7-8 10:10
喝的啥酒给哥们说说吧
作者: 西北300    时间: 2023-7-8 11:01
标准的: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作者: 宗開    时间: 2023-7-8 11:03
听听现在的黑胶
作者: 無名逆流    时间: 2023-7-8 11:07
还是听cd最好
作者: jymn    时间: 2023-7-8 16:17
数字文件,容易出现干冷薄燥中的一种或几种,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位大侠解释解释

按道理,数字文件也是由cd抓来的,里面是否有什么顶级秘密?
作者: 兰迪乌斯    时间: 2023-7-8 16:29
jymn 发表于 2023-7-8 16:17
数字文件,容易出现干冷薄燥中的一种或几种,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位大侠解释解释

按道理,数字文件也是由 ...

数字信号还原不是0和1那么简单
无非是cd发展时间比较久,技术比较成熟呗

现在好的数播也能有cd的听感,但是同价位打不过,毕竟起步晚,以后慢慢肯定会超越

cd现在在欧洲市场份额也被黑胶蚕食了

作者: jymn    时间: 2023-7-8 16:34
兰迪乌斯 发表于 2023-7-8 16:29
数字信号还原不是0和1那么简单
无非是cd发展时间比较久,技术比较成熟呗

数播贵到顶,普及无望

只能听cd

作者: 312612368    时间: 2023-7-8 16:35
你用辣鸡器材,听什么都难听,听什么都是数码味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7-8 16:35
确实楼主对录音技术的历史发展不太了解。


作者: jmadsl    时间: 2023-7-8 17:30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7-8 07:41
国内sacd系统普及率极低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烧友听不到真正新录音制作的sacd唱片,长期被日本和港台旧模拟 ...

正解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