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为什么他们吹老古董好听? [打印本页]

作者: 北非烤翅    时间: 2023-5-11 18:18
标题: 为什么他们吹老古董好听?
为什么论坛那么多CD机吹,黑胶吹,老dac、老功放耳放吹?现代hifi设备,特别是那些科学机,参数是捶爆这些老古董的,为什么不一定好听?

首先是所谓的调音水平;
其次更重要的一点大家忽略了,如果把hifi系统看作是输出端,那么人的耳朵系统就是输入端,我们评价hifi设备(输出端)的时候往往默认了一个假设,那就是输出端的任何变化、提升,输入端(耳朵)都能够感知。

其实这个假设不成立,设备的参数可以一直进步,但人耳感知的能力恐怕几万年没多大进步了,还有可能是退化。你的听力30岁以后就不断变弱了。

所以,设备上这些参数的进步,你根本听不出来,而且是越来越听不出来,越是“老”烧越听不出来!

80年代的44khz16bit刚刚超出人的听力范围,已经够用。买设备只要注意有个好的外观、好的人机交互、调音喜不喜欢即可,参数多少,用了什么dac,用了几片dac,用了多少精度的电阻,26bit还是27bit的r2r,这些都毫无意义,仅仅是卖点。



作者: soil    时间: 2023-5-11 18:25
用年龄说发烧,够狠。
作者: fznhy    时间: 2023-5-11 18:32
人的审美是会跟随时代而变化的,就好比你图中的美女,风格都不一样,不能简单说哪一种更美。

老古董听老录音有它独特的地方,现代HIFI设备听现代录音和音乐风格,都是属于不同的审美取向。
作者: 北非烤翅    时间: 2023-5-11 18:44
fznhy 发表于 2023-5-11 18:32
人的审美是会跟随时代而变化的,就好比你图中的美女,风格都不一样,不能简单说哪一种更美。

老古董听老 ...

同意,所以主要看调音选设备,现代设备更多功能和更方便的使用,更先进完善的人机交互更有意义一些。
作者: seenetway    时间: 2023-5-11 18:45
来看明白了,也就是说反正也听不出来,参数越高脑放才能开越大
作者: wzyu    时间: 2023-5-11 18:49
老烧的听力比脑放还玄,不带衰退的,其实不知道听力水平多半已经畸形了。然后怪新器材不好听。当你的听力已经完全适应了老器材,又因为听力衰退的不可逆无法再适应新器材后,也只能怪这不好听那不好听了。坛子里多的是半聋的人天天装权威。
作者: 北非烤翅    时间: 2023-5-11 18:55
wzyu 发表于 2023-5-11 18:49
老烧的听力比脑放还玄,不带衰退的,其实不知道听力水平多半已经畸形了。然后怪新器材不好听。当你的听力已 ...

哈哈,那就是500度的老花眼,怪4k,8k电视机没有老式CRT电视机色彩自然好看?
作者: Jimfilwmildred    时间: 2023-5-11 18:55
本帖最后由 Jimfilwmildred 于 2023-5-11 18:58 编辑

几个可能性:1. 古董真的好听
2. 古董买不到了,活在大家的回忆里,回忆总是美好的
3. 古董买不到,所以怎么吹你就只能怎么信,反正你听不到
4. 他们缺钱了,想把古董炒高价出了。

近几年我陆续买了R10、KK、580J、各种头版后,我更倾向于第1、2、4

例如KK就是一个典型的很新奇但并不好听的玩具(可能活在大家记忆里,或很多人根本没听过在脑补),R10就是真的很好听,580J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认为单纯是炒作)

作者: 耳机俱乐部小黑    时间: 2023-5-11 18:57
我简单说几点

作者: Jimfilwmildred    时间: 2023-5-11 19:03
再补充一下:有些老东西的调音真的不显老,例如CD3000的调音我就非常喜欢,即便放到今天都不过时的声音。是一个非常宽松、立体的声音。但有些设备的调音就明显带有时代风味,比如森海的540G,有种在教堂听歌的感觉。
作者: acura0    时间: 2023-5-11 19:07
听感这东西,属于主观感受,除了听,还有看,还有回忆的美化,还有听觉系统的状态。
所以喜欢咋听就咋听,遵从自己的感受去听,找到适合自己的就行。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作者: Xsa    时间: 2023-5-11 19:09
如果你听音乐会现场觉得好听程度一般,那科学机最多也就达到这个程度,古董机达不到现场的感觉,所以停留在幻觉中,幻觉中的好听还是靠幻想的。
作者: 秋桐风雨    时间: 2023-5-11 19:23
有一个现象,同一个前端和耳机,这天听很难听,又刺又硬,过一段时间突然拿来听,又悦耳好听了,某一天又恢复难听了,确实有脑放?间歇性开放吗?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5-11 19:32
时代、审美、教育、阅历,大家喜欢不一样,太正常了。

作者: 大眼贼    时间: 2023-5-11 19:34
wzyu 发表于 2023-5-11 18:49
老烧的听力比脑放还玄,不带衰退的,其实不知道听力水平多半已经畸形了。然后怪新器材不好听。当你的听力已 ...

说话真难听
作者: NinVDhi    时间: 2023-5-11 19:36
哈哈
作者: 大眼贼    时间: 2023-5-11 19:38
wzyu 发表于 2023-5-11 18:49
老烧的听力比脑放还玄,不带衰退的,其实不知道听力水平多半已经畸形了。然后怪新器材不好听。当你的听力已 ...

就像文学作品,现在有几本好书,时代,人的音乐审美,就是退步的。
作者: wzyu    时间: 2023-5-11 19:46
大眼贼 发表于 2023-5-11 19:38
就像文学作品,现在有几本好书,时代,人的音乐审美,就是退步的。

现在的好书你又看过多少?什么叫好书?认知固化以后,自身欣赏水平往前往后都觉得不行,听力适应能力和审美固化了也一样。另外别张口闭口就退化,老烧不等于鉴赏水平就高,年龄上去了不等于就玩明白了。但身体机能听觉水平下降是确定的。你喜欢食古随意,不用纠正我。
作者: 北非烤翅    时间: 2023-5-11 19:49
大眼贼 发表于 2023-5-11 19:38
就像文学作品,现在有几本好书,时代,人的音乐审美,就是退步的。

艺术上确实有这个现象,现代人创作不出来维瓦尔弟、巴赫、贝多芬那个水平的管弦乐曲了。
作者: 行者无疆2003    时间: 2023-5-11 19:50
和美食一样
作者: 从头学起    时间: 2023-5-11 19:52
奇怪,为森么耳朵引起的争议大,而眼睛的争议小呢?现在还有人喜欢老的瑰丽珑吗?有大法加成哟。
作者: 北非烤翅    时间: 2023-5-11 19:57
从头学起 发表于 2023-5-11 19:52
奇怪,为森么耳朵引起的争议大,而眼睛的争议小呢?现在还有人喜欢老的瑰丽珑吗?有大法加成哟。

因为耳朵可以加脑放,眼睛不好加脑放吧。
作者: hcgrh    时间: 2023-5-11 20:10
一些老东西确实有一些“韵味”,听起来确实好听,虽然大概率是以前技术不够却又歪打正着的结果,比如胆机
作者: wuruhui    时间: 2023-5-11 20:18
有些人天生不愿意接受新事物
作者: fznhy    时间: 2023-5-11 20:40
从头学起 发表于 2023-5-11 19:52
奇怪,为森么耳朵引起的争议大,而眼睛的争议小呢?现在还有人喜欢老的瑰丽珑吗?有大法加成哟。

那是因为现在平板有特丽魅,大法依然加成,只此一家所以没有争议。

作者: peichao.wang    时间: 2023-5-11 20:43
买了台南瓜4.2,全轨,人声很饱满,挺好玩的
作者: 天国Z哥    时间: 2023-5-11 20:45
从头学起 发表于 2023-5-11 19:52
奇怪,为森么耳朵引起的争议大,而眼睛的争议小呢?现在还有人喜欢老的瑰丽珑吗?有大法加成哟。

你还别说,我真就喜欢特丽珑
作者: 云水生    时间: 2023-5-11 20:46
有没有可能,老烧初听老东西时,耳朵也年轻着呢?老烧钱包在鼓,一路听新,新新,新新新的器材可能整体一路上比初烧多吧,耳朵在退化,但脑子相对初烧是进化了啊,欣赏水平不只是耳朵问题,更重要是审美和智慧进化问题。
作者: 面包爱萝卜    时间: 2023-5-11 20:48
20年前我能买得起mx500,仰望hd650.现在我可以在小黄鱼买到1000多元的hd650,但mx500却买不到了。
啥少就炒啥,啥得不到 啥好。。。
这就是内在逻辑。

客观的评价一个事物多难呀??我玩那个漫步者h800,货源充分130元 声音特别好,人家漫步者原来代理在清库存时候拿下的,现在比出厂价还低,丰达国际代工的声音不次于hd600
怎么没人炒??因为货源不在抄家手里。。。都是有庄的,有货源的卖给跟风的 老烧卖给刚入门的。。。。

就是没有一个标准,所以才会无序,都要面子才会听都不听直接鄙视类似漫步者h800这样的耳机。。。
作者: 天空上尉    时间: 2023-5-11 20:49
因为你没听过
作者: 北非烤翅    时间: 2023-5-11 20:53
云水生 发表于 2023-5-11 20:46
有没有可能,老烧初听老东西时,耳朵也年轻着呢?老烧钱包在鼓,一路听新,新新,新新新的器材可能整体一路 ...

老烧虽然听不出来了,但经验丰富,口味独特,角度刁钻了。
作者: 云水生    时间: 2023-5-11 20:55
北非烤翅 发表于 2023-5-11 20:53
老烧虽然听不出来了,但经验丰富,口味独特,角度刁钻了。

刁钻,嗯,也可以说是听音观成熟了
作者: mnimj1    时间: 2023-5-11 20:57
至少听cd和黑胶比听流媒体更倾向于称为乐迷,真正买数字音频内封也只是个pdf文件而已,流媒体基本上就是消遣了,耳朵的过客,谈不上热爱音乐,歌单这种东西更是糟粕。
作者: vtg    时间: 2023-5-11 21:01
法拉利挺贵的 古董奔驰也不便宜
作者: 大黄狗将军    时间: 2023-5-11 21:05
Hifi玩的还原!不是参数!你方向错了吧?
作者: 大黄狗将军    时间: 2023-5-11 21:08
玩dsd的,就会发现一些192khz的音源文件参数看上去很高,实际与母盘直刻出来44.1khz都不如!因为原始文件经过好几手,后期靠软件还原的信息量的东西和真实的声音越行越远了!
作者: 北非烤翅    时间: 2023-5-11 21:09
mnimj1 发表于 2023-5-11 20:57
至少听cd和黑胶比听流媒体更倾向于称为乐迷,真正买数字音频内封也只是个pdf文件而已,流媒体基本上就是消 ...

对,乐迷更注重实体唱片、小册子、安放唱片的仪式感,这些感受不亚于音质效果带来的快乐。
作者: leeyow    时间: 2023-5-11 21:19
同意。
初恋是最美好的回忆。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5-11 21:38
你听了就知道了
最近搞了个拜亚dt311 等到了 听听
反正dt330mk2声音相当好 直推神器
作者: mnimj1    时间: 2023-5-11 22:05
北非烤翅 发表于 2023-5-11 21:09
对,乐迷更注重实体唱片、小册子、安放唱片的仪式感,这些感受不亚于音质效果带来的快乐。

的确是有加成的
作者: moderngod    时间: 2023-5-12 00:17
听老古董的,大概率年龄40+,45+,听力有所下降,对老古董的声音,接受度更好。这算不算科学解释?
作者: 经天纬地chen    时间: 2023-5-12 00:21
多比较,就知道,别意淫
作者: lilongduzhi    时间: 2023-5-12 00:33
因为他们要掌握话语权
作者: Hottytoddy    时间: 2023-5-12 00:39
wzyu 发表于 2023-5-11 18:49
老烧的听力比脑放还玄,不带衰退的,其实不知道听力水平多半已经畸形了。然后怪新器材不好听。当你的听力已 ...

是的,他们说的很多东西参考价值为零。

作者: 飞雪无痕    时间: 2023-5-12 08:09
从头学起 发表于 2023-5-11 19:52
奇怪,为森么耳朵引起的争议大,而眼睛的争议小呢?现在还有人喜欢老的瑰丽珑吗?有大法加成哟。

有个说法,从基础研究的角度看,视频技术的这几十年一直在进步,但是声学理论没啥突破。
作者: 金乌    时间: 2023-5-12 08:31
老烧的宽松是指放歌慢,磁带机,黑胶机老机器通病。因为那时代歌比较慢所以听起来特有韵味,现在那些老机子放歌慢听老歌确实独特。
作者: 北非烤翅    时间: 2023-5-12 08:33
金乌 发表于 2023-5-12 08:31
老烧的宽松是指放歌慢,磁带机,黑胶机老机器通病。因为那时代歌比较慢所以听起来特有韵味,现在那些老机子 ...

磁带机,黑胶机老化后的转速变慢?
作者: acura0    时间: 2023-5-12 08:34
秋桐风雨 发表于 2023-5-11 19:23
有一个现象,同一个前端和耳机,这天听很难听,又刺又硬,过一段时间突然拿来听,又悦耳好听了,某一天又恢 ...

跟身体状态有关,可以自己这样试试,感冒生病时听一首曲子,神清气爽时同样设备同一首曲子,主观感受的效果大概率是不一样的。
作者: sam_0227    时间: 2023-5-12 09:19
经常收到各种诈骗电话,有警察和领事馆给我打电话,说我犯了各种严重罪行,贩毒洗钱要冻结我的资产,有UPS,顺丰跟我说我有一个快递,有ATT,Tmobile跟我说我在佛罗里达开通了一个电话,我一般都是直接挂掉的。

没准哪天他们通过大数据知道我还玩音响,化身成老烧告诉我iphone 1音质特别好,后面出的都不够温暖非常有数码味,还必须是特定破解版的系统才能发挥最大实力,打1w我给你寄这台宇宙无敌iphone1,别问,问就是你不懂,木耳,不够发烧。

啧啧啧











作者: 流动的心    时间: 2023-5-12 09:31
一般说的中古器材都是当时的旗舰级别,跟现在的器材相比,如只是跟一般大众化的产品相比,虽然参数上老的没那么好,但硬件质量更好,所以中古老旗舰一般都较好听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5-13 08:01
除了古董机音箱需要顶配才叫古董,不能用垃圾老货说事作弊方式罗织攻击材料。就现在的器材,去横评一些品牌唱片的压盘风格就能知道问题。“现代声”的潜台词,就是唱片风格和器材风格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后期压盘锐化,目的是从高端用户向一般器材用户倾斜。因为在中档器材上听高端录音不好听,必须加入刺激的锐化后期调音才行。
所以,有的人认为世界上只有自己是唯一标准,这就是对录音的认知程度存在发展中阶段认识距离。只知道倒腾器材没用,器材是用来干什么的都不去关注。相当于烹调不往搞懂食材去努力,只知道作料一样认知有限。
作者: tianluo4sc    时间: 2023-5-13 08:13
有没有可能别人不是“吹”,而是事实?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5-13 08:21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5-13 09:30 编辑

老旗舰大耳机和新旗舰大耳机的对比就是这样。以前认为音效好的德国DG,在新旗舰大耳机上一听就有锐化,细节损了。下面说新旗舰大耳机,对比以前立体声录音最初时代的唱片,水星3最后是一些其它品牌的对比。其中飞利浦有一张古典唱片的音效就是高端声。音乐有充满整个声场的效果,这是高端声的一个标志。低频不好说只说高频,细节很好像兔毛那样细,而不是羊毛或者直接锐化粗到玻璃丝。这个问题在新的24bit古典录音里更严重,所以不能用高码做评价。说明50年代各个录音品牌的定位就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别家不同。60年代同时代水星录音都偏刺激,RCA就相对好些。有多刺激就有多低端,这种审美倾向在任何领域都一致。
另外,横评对比了很多古典录音品牌的CD,飞利浦小双张不错,CPO,EMI,DEECA也比以前用老旗舰听更好听,Naxos的细节也很好。直接颠覆了老旗舰大耳机的细节印象。新的老虎鱼录音也相当不错。

为什么新的时代推崇现代声,就是为了向小白倾斜上来就好听然后交银子拿走。主要是这种时代风气,劣币多了良币就没有生存空间。本来就小众,加上谁都进来捞一票,因此没人敢玩稀有的高端。所以器材这个事,就不能直接在目前这个时代的器材里面折腾,去凭空想象这口井的外界做认知。因为你本身就处在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限制条件大雾里面。

至于,为了憋着攻击而故意作弊用劣质产品说事,这种思路连诚实虚心的小孩都不是。纯属捣乱。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5-13 09:33
村上春树一开始是开咖啡馆听黑胶,以后才逐渐往写作方面发展。那个时代的音箱尺寸都比较大,熏个气氛,但没有什么摆放黄金位的过度玩法。可以搜搜那个时代的器材。
作者: edbljl    时间: 2023-5-13 09:58
"好的外观、好的人机交互、调音喜不喜欢即可"很怀疑楼主是否真的喜欢音乐?楼主这类人听音乐就是纯粹的消遣吧,听音乐就跟刷视频一样对吧?手就是不能闲下来要不停的操作所以非常重视交互和外观...
听音喜好改变又能变得了多少?你只代表你自己不要觉得人人都会有大的喜好变化,把这当理由更是难以服众
作者: 飞雪无痕    时间: 2023-5-13 10:18
不是所有老古董都好听呀!同样也不是所有新机器都不如老古董!
作者: 叉棍美少年    时间: 2023-5-13 10:22
有没有可能,部分老古董是真的好听。时代的确是在进步,但是我的流行已经停留在1980-2010了
作者: alei1987    时间: 2023-5-13 16:04
本帖最后由 alei1987 于 2023-5-13 16:05 编辑

不吹。老机器烂手里吗? 我希望手里的机器和耳机越多人炒越好
作者: daqijushi    时间: 2023-5-13 16:20
只有好东西和差东西,老古董里垃圾不少,新东西里面好货也不少,反之亦然
作者: bo18    时间: 2023-5-13 16:29
从头学起 发表于 2023-5-11 19:52
奇怪,为森么耳朵引起的争议大,而眼睛的争议小呢?现在还有人喜欢老的瑰丽珑吗?有大法加成哟。

哈哈~这个问题我经常琢磨,我们先抛开“喜不喜欢”这个主观的东西先不说,先说客观的:

美术和图像是空间艺术,可以定格的。譬如两幅等比例的照片,都是跟实地1:300的,拍的是两个不同的音乐厅。我说A厅比B厅的横向要更宽阔,信不信?不信就量一下,反正是等比的

而音乐本身是时间的艺术,没办法定格,听完一首曲时间就过去了,没办法拉回到当前来。所以假如说A耳机比B耳机的声场更开阔,没办法测量,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并且不同的人可能对声场宽阔的理解和定义都不一样,只能凭主观来对比和判断,就容易有争议

作者: Mahandi    时间: 2023-5-13 17:54
从头学起 发表于 2023-5-11 19:52
奇怪,为森么耳朵引起的争议大,而眼睛的争议小呢?现在还有人喜欢老的瑰丽珑吗?有大法加成哟。

因为图像中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一目了然。声音呢,你可以指黑为白,指鹿为马

作者: wangxiao1    时间: 2023-5-13 22:25
听感很重要
作者: zasflower    时间: 2023-5-13 22:29
本帖最后由 zasflower 于 2023-5-13 22:35 编辑
Mahandi 发表于 2023-5-13 17:54
因为图像中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一目了然。声音呢,你可以指黑为白,指鹿为马

显示器厂商那边的争议确实少。

不过我认为显示器厂商的技术比音频厂商的技术更成熟,也更标准化。

当然KOL这个事情,似乎音频这边翻车的多。显示器厂家似乎也没有什么KOL。

显示器厂家的标准化进程推进的相当快。而且技术很少翻车,音频这边翻车的不少。感觉音频这边全靠蒙。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5-13 22:42
wzyu 发表于 2023-5-11 18:49
老烧的听力比脑放还玄,不带衰退的,其实不知道听力水平多半已经畸形了。然后怪新器材不好听。当你的听力已 ...

这句话有个内在逻辑,教给你

老烧怪新器材不好听,实际上是这个人,不管他是不是真老,已经听过老器材和新器材,也就是实际比较过,你可以攻击这个比较的结论,但实际上已经认可了比较的过程是实际存在的。

问题来了,新烧攻击老器材的时候,有没有这个比较过程,有没有将两种器材同时听过玩过?

作者: Mahandi    时间: 2023-5-13 23:10
zasflower 发表于 2023-5-13 22:29
显示器厂商那边的争议确实少。

不过我认为显示器厂商的技术比音频厂商的技术更成熟,也更标准化。

声音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在无法试听的情况下,好差全凭一张嘴。
摄影器材也很贵,一把紫砂壶、一块陈年普洱、一瓶陈酿、一张邮票……都可以卖天价。
这些发烧群体都不大,但是消费能力都惊人,多贵的东西都会有人买。只要有人讲究有人发烧,就会有人标高价

作者: taotao2021    时间: 2023-5-13 23:56
我玩儿古董器材已经半年多。
看帖子大部分哥们儿都没好好玩儿过古董器材,完全靠猜来发言,所以请各位哥们儿移步翻翻我最近的帖子,看有没有新发现
作者: 野有蔓草    时间: 2023-5-14 01:11
本帖最后由 野有蔓草 于 2023-5-14 01:16 编辑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5-13 22:42
这句话有个内在逻辑,教给你

老烧怪新器材不好听,实际上是这个人,不管他是不是真老,已经听过老器材 ...

虽然他们没ab的听过 但他们ab过参数了

其实吧 不是古董器材都好听
而是古董器材现在还能被人玩的 都是当时器材里面的佼佼者甚至是当时的天价器材
所以干翻些现在同价位的新器材 并不奇怪  当年这些器材相对收入 很多都是天价器材
当然比参数 那肯定是新器材更好  
喜欢看参数开脑放来听声音 建议还是新器材 不然脑放开不了 不会感觉声音好

作者: piaopiao89    时间: 2023-5-14 03:48
古董具有模拟味儿
作者: Yanglige    时间: 2023-5-14 05:51
大家坛应该分成(或者新开)两个论坛:美声坛(Euphony)和高保真坛(High-Fidelity)。美声坛不提HiFi,高保真坛不论听感。大家各入各坛,问题就解决了。
作者: Yanglige    时间: 2023-5-14 05:56
也免得大家鸡同鸭讲,争强斗气,这么多年原地踏步了。
作者: 北非烤翅    时间: 2023-5-14 08:13
piaopiao89 发表于 2023-5-14 03:48
古董具有模拟味儿

个人理解的模拟味:有点糊,但润,不刺激,两端延伸一半,突出中频。
作者: 北非烤翅    时间: 2023-5-14 08:13
两端延伸一般
作者: 行者无疆2003    时间: 2023-5-14 08:34
炒作的因素占大多数,但老古董也有不少好机,个人喜欢不代表全部,自己喜欢就好

如果只看数据,各种国砖就是HIFI天花板,HIFI是用来听歌的,还是用来看数据的?
作者: piaopiao89    时间: 2023-5-14 08:41
北非烤翅 发表于 2023-5-14 08:13
个人理解的模拟味:有点糊,但润,不刺激,两端延伸一半,突出中频。

确实有这个感觉
作者: chfsg1    时间: 2023-5-14 08:53
图像这边也是啊!玩莱卡蔡司的都看不起佳能尼康的
作者: helix    时间: 2023-5-14 10:18
这和你贴的两张图片一样道理,虽然分辨率只有720p都不到,勉强HD标准,但是画面,色彩都很美,大家还是喜欢看的。

如果同样的构图,是你的手机拍的,即使是4K分辨率,但细节都很明显,美女脸上的色斑,痘痘也清清楚楚,而且现实的色彩也不是那么绚丽,整体画面的氛围掉了几个档次,和普通生活照差不多,你还爱看吗?

所以我一直觉得HIFI的终极目标是求美求真,而不是一味求真。
作者: 萧萧雨2020    时间: 2023-5-14 11:08
大眼贼 发表于 2023-5-11 19:38
就像文学作品,现在有几本好书,时代,人的音乐审美,就是退步的。

比的不是你说的而是现在都用手机看文学作品,那时只能纸张!这是时代进步和发展!
作者: 萧萧雨2020    时间: 2023-5-14 11:11
飞雪无痕 发表于 2023-5-12 08:09
有个说法,从基础研究的角度看,视频技术的这几十年一直在进步,但是声学理论没啥突破。

HiFi的技术进步确实太慢了!
作者: 萧萧雨2020    时间: 2023-5-14 11:14
bo18 发表于 2023-5-13 16:29
哈哈~这个问题我经常琢磨,我们先抛开“喜不喜欢”这个主观的东西先不说,先说客观的:

美术和图像是 ...

艺术是时间的也是空间的啊!老胶片听是Mozart,CD也听Mozart,流媒体还是要听Mozart啊!
作者: 萧萧雨2020    时间: 2023-5-14 11:19
我们假设一下,比如你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听波斯顿交响乐团演奏贝多芬;又在家听胶片听CD甚至听流媒体的贝多芬交响乐。你的比较是什么?根本上说是对贝多芬的理解热爱和贝音乐对你灵魂的冲击吧!我觉得只要感受一样,都是好的聆听方式!
作者: 北非烤翅    时间: 2023-5-14 11:34
Yanglige 发表于 2023-5-14 05:51
大家坛应该分成(或者新开)两个论坛:美声坛(Euphony)和高保真坛(High-Fidelity)。美声坛不提HiFi,高 ...

这是个好主意!
作者: helix    时间: 2023-5-14 13:51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5-14 11:00
艺术流派与录音回放不能混为一谈,有人喜欢画面和色彩,也有人喜欢清晰锐利纤毫毕现。
音响音质影响最重 ...

话说的很正确,但实际呢?
电影里的画面,灯光布置,透视关系,色温色调,色彩饱和度,明暗对比度,哪一帧符合你人眼观察的实际情况?这算保真吗?

现在一些大制作的网剧,连续剧也使用了电影的拍摄手法。

保真画面,央视高清频道的新闻联播那种,你爱不爱看.........

作者: tblyc123    时间: 2023-5-14 17:52
从逻辑上去讨论“为什么他们吹老古董好听?”这个问题:
1、这里的老古董肯定不是指所有的老古董,而是当年比较有名的机子,为啥出名?好听啊
2、“老烧”手里首先很多“老古董”,他们为啥不吹“参数好”的新机?那估计是因为听过的新机没手里老机好听咯
3、好多"老古董"你别看现在好像便宜啦,按当年的购买力也很贵的,用料上不一定输新机。

作者: dxs390413    时间: 2023-5-14 18:06
对“老古董”没必要那么玻璃心,你不喜欢不买便是,伤不了你的利益。
能炒作的老古董必有炒点及价值,你不认可,有人认可。否则就有市场,没有炒作空间了。
我是认可我喜欢的个别老古董的价值的。就如我现在还在用se一代手机,玩嘛。

作者: 等机器,等幸福    时间: 2023-5-14 18:30
世界参数之巅又不贵,五百来块,买回来掂一掂自然就知道几斤几两了


作者: 沙砾石    时间: 2023-5-14 20:52
这个坛子,拖和相关利益人太多,真正的烧油也有一部分。拖们等待给利益无耻吹,实在没饭洽,就无脑吹上古神器,黑热门产品,展示自己无下限的文笔,等着恰饭,受伤的是新入坑的烧油,其实,新人入坑,被这些货带弯路很多,时间久了,慢慢就清楚了。说句老话,耳朵收货。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