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林忆莲现象 [打印本页]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3-19 23:45
标题: 林忆莲现象
本帖最后由 清风扬 于 2023-3-19 23:49 编辑

市场是检验艺人生命力的试金石。二手碟圈,某些人的碟片价格居高不下,甚至赶上文物价了。一般是少见的烧盘。就人声烧盘而言,人声发烧只认头版和早期版,这一点,是玩数码音源的人无论如何都理解不了的,也不就这个问题展开谈。

然而,我一直认为林忆莲的碟不属于上述范围。因为她的录音根本就谈不上烧啊!所以最近发现她的二手碟价格往往过百甚至过两百,相当意外。更加意外的是,重制的新碟也在不断发行,价格居高不下。

虽然在四大天王时代,林忆莲一人顶起了香港女子歌坛的半边天,我也听过不少她的歌,买过引进版,但从未将她与蔡琴这类烧友广泛认可的人声发烧歌手相提并论,甚至认为她在烧友的认知范围内可能还不及陈洁丽。

于是听了好几张林忆莲的专辑,还是那个观点,这就是一般香港流行歌曲的录音水平,录音质量平庸至极。港台老歌借重制新碟还魂的当然不只她一个,然而,这女人出现的频率之高还是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某些碟片明显是以人声发烧的走向推销的。


这里先插一个概念,流行音乐的器乐并不是真人演奏,而是像电子琴内置的MIDI,只是从预置的存档中调用各种器乐元素,当然专业合成器的音色会逼真的多。比如听蔡琴,一段钢琴伴奏,蔡琴是真唱,钢琴是没人弹的,不过是用键盘调用出来的钢琴音色。这个音色是固定的,不会反映真人演奏钢琴时带来的音色变换。即使有乐队伴奏的录音,这个演奏水平也远远达不到音乐学院出来的那种水平。因此,这类录音,器乐部分通常与HIFI是没有关系的,听的是人声。而林忆莲的专辑,某些器乐部分的录音可以用糟糕来形容。


能够入的了烧友法眼的人声碟片,往往是唱功和录音水平均属一流。林忆莲演唱会甚至会走调。。。。。


市场偏偏就明白无误地表明,这人的唱片生命力强盛。若不是烧的比较上头的烧友,根本不可能用这种价格买这种唱片。那么,到底是看中她哪一点?这种快扫入文物堆的香港歌手不可能用当下的饭圈现象来解释。


唯一的解释是,声线,音色。很多歌手都有一把好嗓子,但林忆莲的嗓音的一个特点是,毫无矫揉造作的骚。她的声音晚上听很撩人,但绝不是催情的故作呻吟。这种撩人与ANIMATION VOICE(动漫音)完全不同。动漫音是配音的假声,一听就知道是修饰过的声音,虽然也很撩人,但假。林忆莲的演唱的声音如同面对面自然说话,带着点距离,没有丝毫掩饰。如果她的唱功有邓丽君那个水平绝不至于现场明显走调,但她仅凭音色就能撩动一帮人去买碟了。


我称之为林忆莲现象,这种现象让我想起了小提琴的发声问题。小提琴的音域是最接近人声的——这是说的羊肠线。上世纪的小提琴大师,其录音价格高居不下的,几乎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撩人音色。技术再好,但发声没有特色不够撩人,不是被市场遗忘就是价格炒不起来。例如HAENDEL从技术说差不多是个女海菲滋,但她的碟价格不高,就算SACD重制也改变不了其发声不如同时代女小提琴家甜美的事实。再看看MARTZY的二手碟价格,人家发声好听,这就够了。


烧友谈起器材也好,音乐也好,恨不得司马相如再世,曹子建重生,笔下生花洋洋洒洒。


其实大多数人真正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够撩动自己的音色而已。


克莱斯勒早在一百年前就明白了这个道理——销魂的美。



作者: ygj1988    时间: 2023-3-20 07:09
事实上林忆莲所属的滚石唱片的再版炒冷饭现象并没有隔壁环球那么泛滥吧……
再版价格,次数,跟音质关系不大……
作者: txlao    时间: 2023-3-20 07:18
本帖最后由 txlao 于 2023-3-20 08:15 编辑

同喜欢,林忆莲声线清澈而细致,好像从俏皮的门牙逢里挤出的音符,但又丝毫不刺耳,甜美细腻,质轻飘逸!像旗舰平板耳机。推荐大家听她的《早晨》,真经典好听!
作者: acura0    时间: 2023-3-20 08:13
林忆莲的歌确实有功底,声线很美,其实哪怕听磁带也不影响欣赏他的音乐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3-20 08:45
acura0 发表于 2023-3-20 08:13
林忆莲的歌确实有功底,声线很美,其实哪怕听磁带也不影响欣赏他的音乐

磁带听歌更好听

作者: 盐1945    时间: 2023-3-20 08:51
她《陪着你走》里面那版“分分钟需要你”就这样,媚得不行,且一张老歌+翻唱的专机热度比人家大制作还火。
作者: uunncauc    时间: 2023-3-20 08:53
还不如听林宝,造诣高多了。
作者: 异鳞    时间: 2023-3-20 09:08
我觉得你在刻意诋毁他人
作者: y524115238    时间: 2023-3-20 09:09
林忆莲, 声音好听,唱功也是第一流的。
作者: txlao    时间: 2023-3-20 09:11
除了天生甜美嗓子,她很多歌都是慵懒离散画风,自带酷屌!
作者: metaverse    时间: 2023-3-20 09:19
流行音乐的一版再版,跟发烧无关(曾经的)流行歌因其录音而成为发烧碟的有一部分,但反过来因为发烧录音而成为大众流行的从未见过。实际上大部分所谓发烧人声的翻唱本质上没多大差别,就是歌手唱功不能差,但声线音色和唱腔特点其实都是趋同的,甚至可以说没什么特色,都是为了突出音质而非音乐本身,而那些改编的编曲和乐器,总体感觉过于刻意和寡淡(为了突出录音质量而搞得四平八稳甚至完全丢掉了原曲的神髓),绝大部分都不如原曲——当然,也可能是先入为主,但这先入为主很重要,谁叫人家是原创,改编不是不可能超越原作者,但往往概率不大。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3-20 09:23
关于林忆莲唱功问题,需要理解我在行文中表达的参照线。

她早期的唱片系列主题是都市女性。林的女人味是不带矫饰,不去刻意迎合的媚,虽然她有些歌词肉麻庸俗了点。而她艺术上最有突破性的专辑应该是巜野花》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3-20 09:35
metaverse 发表于 2023-3-20 09:19
流行音乐的一版再版,跟发烧无关(曾经的)流行歌因其录音而成为发烧碟的有一部分,但反过来因为发烧录音 ...

你说的那种碟价格并不高。国内唱片公司这类新录音可能就几十块钱。
林忆莲无论新老碟,价格之高早就不能用流行唱片的概念等闲视之。

作者: klmy_xcj    时间: 2023-3-20 09:46
林忆莲不如陈洁丽??楼主这不是可以诋毁林忆莲吗?陈陪和林比吗?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3-20 10:03
本帖最后由 清风扬 于 2023-3-20 10:05 编辑
klmy_xcj 发表于 2023-3-20 09:46
林忆莲不如陈洁丽??楼主这不是可以诋毁林忆莲吗?陈陪和林比吗?

断章取义,理解能力有问题。

11楼的回贴已经替我回答了这个问题,看不懂翻译一下:

林忆莲和陈洁丽不是一个类型的歌手,前者是流行歌手,后者是以人声发烧、翻唱为主,以人声烧友为目标群体而制作唱片的歌手。

这本来是两个不相干的领域,而林忆莲的影响力明显渗透到了人声发烧群体,拿林的唱片试音十万级别的音箱系统,真有这种事。而以林的唱片录制质量,显然是达不到这种标准的。

作者: 神魔九戒666    时间: 2023-3-20 10:08
买碟的不一定都是发烧友,也许是纯喜欢听她的歌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3-20 10:12
神魔九戒666 发表于 2023-3-20 10:08
买碟的不一定都是发烧友,也许是纯喜欢听她的歌

是的,也许纯是喜欢。

然而当下的CD市场,能花一、两百买张碟的,就算不是烧友,也需要极大的信仰。如果是刻意收集头版或特定版本,那一定是烧友。

作者: 仙梦情真    时间: 2023-3-20 10:20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3-20 10:12
是的,也许纯是喜欢。

然而当下的CD市场,能花一、两百买张碟的,就算不是烧友,也需要极大的信仰。如 ...

收藏首版碟的大多数不是器材发烧友,就我在的几个百人掏碟群而言,玩器材的只有一成
作者: 仙梦情真    时间: 2023-3-20 10:21
特别是收藏港台流行的碟友,很少很少是玩HIFI的
作者: metaverse    时间: 2023-3-20 10:23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3-20 09:35
你说的那种碟价格并不高。国内唱片公司这类新录音可能就几十块钱。
林忆莲无论新老碟,价格之高早就不能 ...

我知道的DSD的就出过好几张,但是就音质而言,并没有明显优于以前的普通PCM的CD,要说所谓发烧也够不上,倒不如说是借着发烧的名头去圈那些并非真烧而又觉得自己有点音质追求的伪烧的钱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3-20 10:33
metaverse 发表于 2023-3-20 10:23
我知道的DSD的就出过好几张,但是就音质而言,并没有明显优于以前的普通PCM的CD,要说所谓发烧也够不上, ...

首版,首版,首版。人声发烧就是首版啊。什么格式都是假的,只认首版。

没有首版的时候,甚至不同版本都会按发行时间和地点形成价格链。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3-20 10:45
仙梦情真 发表于 2023-3-20 10:20
收藏首版碟的大多数不是器材发烧友,就我在的几个百人掏碟群而言,玩器材的只有一成

没错,林忆莲本质上就是香港流行歌星,而且在流行歌坛地位不低。
所以当她那种流行唱片的制作水平渗透到人声发烧领域的时候,而且渗透的不浅,我才感到意外。

本人光顾的唱片店都是主营古典、人声发烧,而这个女人无论在二手碟圈还是在新碟重制方面的亮相频率都似乎表明可以把她纳入到HIFI圈子,即使唱片的制作水平实在一般。

另外,不要小看高端器材回放林忆莲的那种妩媚感。





作者: kevin_dp    时间: 2023-3-20 10:52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3-20 10:03
断章取义,理解能力有问题。

11楼的回贴已经替我回答了这个问题,看不懂翻译一下:

严格来说我应该不算是发烧友,曲库里面除了少数的人声发烧碟(如蔡琴、王菲、陈洁丽这些),大多数都是港台老歌,林忆莲算是当时的实力派女歌手之一,喜欢听她的歌,但不至于拿来试音。反而那些标榜着人声发烧碟的翻唱歌听一两遍就腻,特调的音色用来试音并不能反映器材的声音水平,不过陈洁丽的翻唱还是带点自身的风格的
作者: metaverse    时间: 2023-3-20 10:54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3-20 10:33
首版,首版,首版。人声发烧就是首版啊。什么格式都是假的,只认首版。

没有首版的时候,甚至不同版本 ...

以前的录音,对原始模拟母带的第一次数字采样,是模拟母带还没损耗的时候得到的结果,一般来说自然就是最好的,但早期的采样率不高,相对后面对原来母带用更高采样进行再采样来说会有一些欠缺,诸如信噪比、细节、动态和频响之类,但那个自然音乐味往往不如头版。

作者: zengshiduoji    时间: 2023-3-20 10:58
有生之年希望能看到张学友、林忆莲版《雪狼湖》BD或者CD都行。
作者: metaverse    时间: 2023-3-20 10:59
kevin_dp 发表于 2023-3-20 10:52
严格来说我应该不算是发烧友,曲库里面除了少数的人声发烧碟(如蔡琴、王菲、陈洁丽这些),大多数都是港 ...

我就是拿大量这些非发烧的港台流行歌来作为试音的一部分音源我的音源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发烧的玩意儿,音乐优先,音质其次,毕竟这些才是常听的东西,播得不好听就意味着系统调歪了,方向性错误。

发烧碟听多了,往往留下的印象是,录制没得说,音乐很无聊……

作者: sudanguo    时间: 2023-3-20 11:08
她跟我妈一样大,但不影响我翻出92年前后的唱片反复听
作者: Mahandi    时间: 2023-3-20 11:13
metaverse 发表于 2023-3-20 09:19
流行音乐的一版再版,跟发烧无关(曾经的)流行歌因其录音而成为发烧碟的有一部分,但反过来因为发烧录音 ...

那种翻唱歌一般都唱得半死不活的,没多少感情,缺乏起伏,节奏也没多大变化

作者: klmy_xcj    时间: 2023-3-20 11:17
Mahandi 发表于 2023-3-20 11:13
那种翻唱歌一般都唱得半死不活的,没多少感情,缺乏起伏,节奏也没多大变化

那种大多数录音室歌手
作者: 料峭春风    时间: 2023-3-20 11:47
倒数第二句很赞同
作者: poonhk    时间: 2023-3-20 12:01
用不用真乐器一般就烧友在意,做音乐的只管好听
作者: mr_chen345    时间: 2023-3-20 12:08
那时的流行歌录音挺参差的,梅艳芳的碟我也没发现有录音好的。罗文、徐小凤、陈慧娴、草蜢的一些录音还可以。
作者: txlao    时间: 2023-3-20 12:32
mr_chen345 发表于 2023-3-20 12:08
那时的流行歌录音挺参差的,梅艳芳的碟我也没发现有录音好的。罗文、徐小凤、陈慧娴、草蜢的一些录音还可以 ...

第一张日本出的,不错的。

作者: kevin_dp    时间: 2023-3-20 12:36
mr_chen345 发表于 2023-3-20 12:08
那时的流行歌录音挺参差的,梅艳芳的碟我也没发现有录音好的。罗文、徐小凤、陈慧娴、草蜢的一些录音还可以 ...

确实,华星出的唱片音质好像都一般般,宝丽金、华纳、滚石这些还是不错的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23-3-20 13:05
“流行音乐的器乐并不是真人演奏,而是像电子琴内置的MIDI,只是从预置的存档中调用各种器乐元素,当然专业合成器的音色会逼真的多”

请问楼主,你说的预置存档是什么?怎么来的?一首歌的录音,怎么才算好呢?
作者: 平民玩家    时间: 2023-3-20 17:04
没人买价格自然就下来
作者: 张宽宽    时间: 2023-3-20 17:30
一张唱片的价值可不光光是录音好坏,出发点就错了
作者: klmy_xcj    时间: 2023-3-20 17:33
本帖最后由 klmy_xcj 于 2023-3-20 17:35 编辑
metaverse 发表于 2023-3-20 09:19
流行音乐的一版再版,跟发烧无关(曾经的)流行歌因其录音而成为发烧碟的有一部分,但反过来因为发烧录音 ...

能给唱片公司带来赚大钱的的歌手就是好歌手那种纯录音室歌手就,,,,,

作者: soil    时间: 2023-3-20 22:32
好听就完了。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3-20 23:04
看了下李源那边,林忆莲295一张的mqa销量还真不低。铁杆信徒不少。
作者: 皇家收尸达    时间: 2023-3-21 01:54
最近翻看以前80年代后期的香港十大劲歌金曲录影,觉得一点都不漂亮的林忆莲很有女人味!
作者: 有只野猫    时间: 2023-3-21 03:58
所以买的多,还是识货的人多啊,烧油统统滚粗,Sandy的歌你们是听不懂的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2
我听林艺莲阿妹,蔡琴除了在音像器材店试听,有点儿欣赏不来,更别说基他发烧人声,不堪入耳。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2
很好的经验分享,赞!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2
有只野猫 发表于 2023-3-21 03:58
所以买的多,还是识货的人多啊,烧油统统滚粗,Sandy的歌你们是听不懂的

拜读了,好文!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3
皇家收尸达 发表于 2023-3-21 01:54
最近翻看以前80年代后期的香港十大劲歌金曲录影,觉得一点都不漂亮的林忆莲很有女人味!

不错(⊙o⊙),好东西!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3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3-20 23:04
看了下李源那边,林忆莲295一张的mqa销量还真不低。铁杆信徒不少。

唱功一流啊(⊙o⊙)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4
soil 发表于 2023-3-20 22:32
好听就完了。

最好耳朵收货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4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3-20 19:26
有一张林忆莲的sacd唱片,经常听

瞅瞅看有些啥好东西~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4
klmy_xcj 发表于 2023-3-20 17:33
能给唱片公司带来赚大钱的的歌手就是好歌手那种纯录音室歌手就,,,,,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4
张宽宽 发表于 2023-3-20 17:30
一张唱片的价值可不光光是录音好坏,出发点就错了

很好的经验分享,赞!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5
平民玩家 发表于 2023-3-20 17:04
没人买价格自然就下来

很好的经验分享,赞!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5
kugongzi 发表于 2023-3-20 13:05
“流行音乐的器乐并不是真人演奏,而是像电子琴内置的MIDI,只是从预置的存档中调用各种器乐元素,当然专业 ...

欣赏好文,学习了!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5
kevin_dp 发表于 2023-3-20 12:36
确实,华星出的唱片音质好像都一般般,宝丽金、华纳、滚石这些还是不错的

很好的经验分享,赞!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5
txlao 发表于 2023-3-20 12:32
第一张日本出的,不错的。

很好的经验分享,赞!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6
mr_chen345 发表于 2023-3-20 12:08
那时的流行歌录音挺参差的,梅艳芳的碟我也没发现有录音好的。罗文、徐小凤、陈慧娴、草蜢的一些录音还可以 ...

拜读了,好文!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6
poonhk 发表于 2023-3-20 12:01
用不用真乐器一般就烧友在意,做音乐的只管好听

很好的经验分享,赞!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6
料峭春风 发表于 2023-3-20 11:47
倒数第二句很赞同

很好的经验分享,赞!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7
Mahandi 发表于 2023-3-20 11:13
那种翻唱歌一般都唱得半死不活的,没多少感情,缺乏起伏,节奏也没多大变化

很好的经验分享,赞!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7
klmy_xcj 发表于 2023-3-20 11:17
那种大多数录音室歌手

很好的经验分享,赞!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7
sudanguo 发表于 2023-3-20 11:08
她跟我妈一样大,但不影响我翻出92年前后的唱片反复听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8
metaverse 发表于 2023-3-20 10:59
我就是拿大量这些非发烧的港台流行歌来作为试音的一部分音源我的音源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发烧的玩意儿, ...

很好的经验分享,赞!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8
zengshiduoji 发表于 2023-3-20 10:58
有生之年希望能看到张学友、林忆莲版《雪狼湖》BD或者CD都行。

辛苦啦!谢谢分享!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05:48
metaverse 发表于 2023-3-20 10:54
以前的录音,对原始模拟母带的第一次数字采样,是模拟母带还没损耗的时候得到的结果,一般来说自然就是最 ...

欣赏好文,学习了!
作者: gnaggnefaij    时间: 2023-3-21 07:41
好听就完事了 不需要啥教条 这年代了还存在啥信仰
作者: ulric    时间: 2023-3-21 10:15
本帖最后由 ulric 于 2023-3-21 18:02 编辑

主要李宗盛不行,打造的都是商业化的怨妇情歌;林忆莲早期的歌艺术品味高很多直追珍妮杰克逊,早期>后期>李宗盛时期
作者: 动静知宗    时间: 2023-3-21 12:07
价格高说明有市场,存在即合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3-21 15:11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3-21 15:16 编辑
metaverse 发表于 2023-3-20 09:19
流行音乐的一版再版,跟发烧无关(曾经的)流行歌因其录音而成为发烧碟的有一部分,但反过来因为发烧录音 ...

大众只管音乐不管器材,一般人不会买个东西都痴迷。车载盘机是主流。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3-21 15:15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3-21 15:17 编辑

林忆莲的歌词就是她自己,决断老公型。台湾男人是古典加新潮。台湾女人是半新潮半未来,有北方人的特质。感觉男女颠倒了。奶茶的风格属于文青倒贴小资型。都和现实差距较大。
作者: sunoper    时间: 2023-3-21 16:46
林忆莲唱的歌和李宗盛的歌具有一样的特点“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林忆莲在歌唱的情感表达上是带入了个人的情感的,与其说是唱给别人听,不如说是在唱自己的情感人生。每个歌都是自己的故事,比如:影子情人。

不是那种卖弄嗓音、鼻腔共鸣,厚声,清澈的乐器的发烧测音碟的人声能比拟的,哪些歌手就是几方赚钱的工具人而已。

林忆莲在港台歌坛的地位、成就是确定的,不是哪几个人黑一下就崩塌的,是可以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录音好坏、是否是磁带转制其实这是历史的痕迹。不必过分强求。听众其实是听她的歌曲在对号入座找寻自己的共鸣。
作者: zjize    时间: 2023-3-21 16:50
收藏首版跟洁癖这类感觉很类似。它好吗?一般来讲,首版制作是最认真的,混音时也最为讲究,所以,很多唱片首版比再版声质要好一些。甚至可以说,大多数唱片首版都比后来的再版音质更好一些。当然,你可能根本听不出来,这不奇怪。但这不妨碍有收藏癖的人高价购买它们。不讲究的人,比如俺,根本不会太纠结这点。
不过,说起来,我也算是半个得利者。在2000年左右自己疯狂买碟,到今天很多都成了首版,出二手时还挣点不少。但是,如果考虑到当时的收入和物价,那点升值其实说成贬值更妥一些。毕竟当年自己买碟的钱,拿来在深圳买套100平方的房付首付都没啥问题了。除了少部分涨价的,多数都沦为垃圾一样,10元一张都没人要了。这么算来,当年买唱片简直就是个白痴级的投资!
至于林忆莲,我挺喜欢她的人的,小眼睛很有魅力。但歌的话,我更喜欢陈慧娴,她的声线太迷人了。
作者: Mahandi    时间: 2023-3-21 19:07
还是觉得她早期那些歌唱得好些,比如《依然》《滴汗》《放纵》等,感情比较投入,那个时期她也唱了一些比较劲爆的快歌,《倾斜》是最带感的了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3-3-21 19:25
zjize 发表于 2023-3-21 16:50
收藏首版跟洁癖这类感觉很类似。它好吗?一般来讲,首版制作是最认真的,混音时也最为讲究,所以,很多唱片 ...

如果我会粤语。。。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3-21 20:34
ulric 发表于 2023-3-21 10:15
主要李宗盛不行,打造的都是商业化的怨妇情歌;林忆莲早期的歌艺术品味高很多直追珍妮杰克逊,早期>后期>李 ...

基本如此。都市系列的日本老版己经不是人买的价了。难怪300的mqa重制碟还有不少人买。

以前这些碟很便宜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3-21 20:35
zjize 发表于 2023-3-21 16:50
收藏首版跟洁癖这类感觉很类似。它好吗?一般来讲,首版制作是最认真的,混音时也最为讲究,所以,很多唱片 ...

有三洋古铜盘么,这个很值钱

作者: zjize    时间: 2023-3-23 14:38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3-21 20:35
有三洋古铜盘么,这个很值钱

我有的是JVC的压盘,不过就不是香港歌手的了,全是原声唱片。

作者: jmxzwen    时间: 2023-3-23 14:41
最近不止林忆莲还有很多唱片重制,而且还有加入什么mqa,hq这些
作者: jagatara    时间: 2023-3-23 14:59
碟不值钱好事啊,方便咱买。
作者: zhangran1z    时间: 2023-3-23 15:04
录音好的流行音乐建议试试李健的《无时无刻》专辑,人声、器乐都是上乘水准,好听得不想摘耳机。
作者: 门的耳朵    时间: 2023-3-23 15:30







作者: 门的耳朵    时间: 2023-3-23 15:51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3-23 15:49
滚石2017年发行林忆莲精选 SACD 首批限量版,日本压制,iso仅1G,又是cd转码。

港台流行SACD都是这样的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