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感叹:发烧友和专业人士真是两种人 [打印本页]

作者: kbohm    时间: 2023-3-14 10:56
标题: 感叹:发烧友和专业人士真是两种人
最近看到环球要重制几张模拟录音,出黑胶,找著名的贝林纳录音室做后期处理,在宣传片中赫然看到他们的母带工程师头戴k701调音。这耳机以前玩儿过,高频奶油声很漂亮,但低频很淡,典型音染较重的耳机,要是拿来听交响,估计会被烧友嘲笑,然而讽刺的是,我们听到的交响,可能是工程师戴着k701调出来的(截图工程师旁边那张就是著名的小克莱伯指挥的贝多芬第七)。所以专业人士和烧友的听音观可能完全是两码事儿吧。。
作者: farrel    时间: 2023-3-14 11:05
玩HIFI,必须了解,发烧友和专业人士就是彻底两条赛道。
一条是F1赛车手,一条是法拉利,保时捷。

一条赛道是每天干活,职业使用。
一条赛道是偶尔飙一下,非专业能力。

给你一屋子专业器材,你会用么?比如近几年的【我是歌手】综艺,现场声音几乎都弱于录播。
那我问你,你知道怎么处理这个么?
如果你不会,你没学过那么多年的音频专业知识。

那就老老实实,买HIFI产品。
作者: adorizoe    时间: 2023-3-14 11:15
干活儿和欣赏是两码事儿
只要满足一些特定要求的可靠家伙事儿都能拿来干活

总体上欣赏的要求会更多更全面一点
作者: tawie    时间: 2023-3-14 11:20
干活的回放设备和发烧友的设备是完全两回事吧
作者: zealote    时间: 2023-3-14 11:36
专业人员一般都不会只用一副耳机,据我了解他们会用不同的耳机、音箱来测试,整个制作过程使用的器材是很多的。
作者: jieruibeibei    时间: 2023-3-14 11:37
一个听的是音乐,一个听的是声音,怎么可能一样,风马牛不相及
作者: mofree    时间: 2023-3-14 11:58
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的很少有烧耳机的,我说这个耳机那个耳机,他们很奇怪的看着你
作者: 小晋    时间: 2023-3-14 12:02
mofree 发表于 2023-3-14 11:58
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的很少有烧耳机的,我说这个耳机那个耳机,他们很奇怪的看着你

天天在听现场和现场干活,还去听耳机干什么,不累吗。


作者: 张宽宽    时间: 2023-3-14 12:06
我老婆是教钢琴和小提琴的,带她去过几次音响展,她说没一个是声音对的,包括那些上百万的系统
作者: 小晋    时间: 2023-3-14 12:07
专业人士是开着挖掘机在挖路,发烧友是坐着小轿车感受人家挖的路,平不平坦,舒不舒服。
作者: zealote    时间: 2023-3-14 12:08
mofree 发表于 2023-3-14 11:58
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的很少有烧耳机的,我说这个耳机那个耳机,他们很奇怪的看着你

学过音乐和没学过音乐的,听同一段录音能听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以没必要和他们比
作者: 天空上尉    时间: 2023-3-14 12:23
纯属看图说话想当然,做后期标准又不是耳机,靠的是个人经验,只要对使用的器材声音足够熟悉,用什么耳机调出来的声音都是一样的。所以看到很多录音室的照片,耳机是五花八门,烧友经常为何为监听争得不可开交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3-3-14 12:31
录音师调音是针对销售主要目标人群,而不是少数hiend人群
比如早期大法家很多唱片针对自家低端设备和随身听调音,上台很难听的
另外听黑胶的大部分是玩的箱子而不是耳机,我不信他最后监听不上箱子


作者: 偶系aven    时间: 2023-3-14 12:40
接触过几个音频行业内的朋友,有些是烧友有些真的纯粹是从业人员
他们有一个共性,“耳机只是工具”对于他们来说是常识,烧友们追求的那些“声音特质”他们似乎不在乎
也有可能是工作性质的关系,我们听到的是“声音的表现”,他们也听同样的曲目,说出来的却是“XXhz缺了”、“空间残响大了”
似乎通过他们的耳朵和逻辑过一遍,任何曲子都不是“文化载体”,而是一条条EQ曲线和各种效果器的产物。。。
作者: gusijia    时间: 2023-3-14 12:44
张宽宽 发表于 2023-3-14 12:06
我老婆是教钢琴和小提琴的,带她去过几次音响展,她说没一个是声音对的,包括那些上百万的系统

唱片基本都是混音师把原始母带(原始录制出来的母带并不好听和原始现场声音也不一样)调成他们记忆中的现场(如果他们参与录音)或者是他们认为好的声音。跟真正的现场可比性不高
作者: 张宽宽    时间: 2023-3-14 12:54
gusijia 发表于 2023-3-14 12:44
唱片基本都是混音师把原始母带(原始录制出来的母带并不好听和原始现场声音也不一样)调成他们记忆中的现 ...

是的,有时候觉得发烧友比专业人士更快乐,我们带着愉悦纯粹的心情欣赏音乐,而他们往往会不自觉的挑起职业神经,少了很多乐趣
作者: 莫忘初心    时间: 2023-3-14 13:05
专业人士用701纯属为了省钱。只要熟悉了701的频响eq,也能凑合用。专业真正好用的是srh1840频响平如hd600并且无音染。还有dt900prox,熟悉了高频自带的频响eq也很好用。
作者: richardxq    时间: 2023-3-14 13:44
所以还得是耳朵收货(外貌党也可以眼睛收货,比如我)
作者: stee1    时间: 2023-3-14 14:02
一张图就定义全盘都是K701混的,哈哈。
作者: 夜音寒。。。白    时间: 2023-3-14 14:24
一句话:专业人士就是没闲散人员会玩
作者: angel5631    时间: 2023-3-14 14:30
开篇一张图,剩下全靠编。
作者: 寂光    时间: 2023-3-14 14:36
张宽宽 发表于 2023-3-14 12:06
我老婆是教钢琴和小提琴的,带她去过几次音响展,她说没一个是声音对的,包括那些上百万的系统

为啥你的老婆这么高端
作者: bgc11811    时间: 2023-3-14 14:48
我听的是演奏家的演奏,不是录音师的调音
作者: 大以巴狼    时间: 2023-3-14 15:19
所以,我们买不同风格的耳机来听不同风格的歌曲
所以,他们会用不同频响曲线的耳机来调同一首歌


作者: kenidcn    时间: 2023-3-14 15:40
本帖最后由 kenidcn 于 2023-3-14 15:50 编辑

制作跟回放本来就是两件事,正常的录音棚是监听箱子+耳机。这种监听箱子的曲线非常平直,确保不容易失真就行。耳机达不到监听箱子的平直曲线。另外用什么耳机又不影响声音,毕竟是麦克风录的,又不是耳机录的。从顶尖麦克风开始就追求还原+好听了,K701的影响并不如麦克风大。顶级录音棚一定用的顶级麦克风,至少是7000~几万的。你搜下诺音曼旗舰就知道了;他们敢用K701听音,可不敢用地摊10块钱的耳麦录音,这就是区别。不然就不叫录音棚,叫耳机棚、听音棚、K701棚算了



回放过程本来就是染色的过程,录音阶段是A/D模数转换,回放阶段是D/A数模转换。录音棚A/D后已经定死的音源,你带回家不同的D/A过程就会有不同的声音。这不是基本知识吗2023年了都
作者: 盐1945    时间: 2023-3-14 18:38
前长号手表示,听过的耳机里面正确的铜管没有,但K812的铜管是真的好听,全面碾压HD800得好听。
作者: sunjp1963    时间: 2023-3-14 19:00
风情万种的少妇与阅人无数是失足女的差别
作者: 鬼狐    时间: 2023-3-14 19:43
发烧友傻子而已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3-14 19:59
mofree 发表于 2023-3-14 11:58
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的很少有烧耳机的,我说这个耳机那个耳机,他们很奇怪的看着你

是的
我问过很多音乐学院的 他们基本不听耳机 最多听听小音箱
这很正常 当兴趣变成职业时 你业余时间不会再碰这个兴趣的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3-14 20:00
张宽宽 发表于 2023-3-14 12:06
我老婆是教钢琴和小提琴的,带她去过几次音响展,她说没一个是声音对的,包括那些上百万的系统

是的
音色对的耳机系统很少 几乎没有
音箱系统有但很贵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3-14 20:02
盐1945 发表于 2023-3-14 18:38
前长号手表示,听过的耳机里面正确的铜管没有,但K812的铜管是真的好听,全面碾压HD800得好听。

管乐就没准的耳机
中音长笛我就没听到过音色接近的 更别说准了

作者: 盐1945    时间: 2023-3-14 20:17
abccbaa 发表于 2023-3-14 20:02
管乐就没准的耳机
中音长笛我就没听到过音色接近的 更别说准了

没啥好比较的,长短笛的音色能正就好,不过如果听单独的长短笛录音其实还好。铜管是录音的音色都不能说多正确,更多是美化。说回来,如果从现在的体系来说,艺术系专业级哪怕是最次一档也能碾压业余顶尖一流。换个说法就是,发烧友你再怎么投入精力和金钱,如果不能使用同样的演奏、测评、复盘系统,那你和专业体系出来的人,投入越多,区别越大。

作者: 张宽宽    时间: 2023-3-14 20:22
寂光 发表于 2023-3-14 14:36
为啥你的老婆这么高端

会乐器的人大把,只是你没遇上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3-14 20:35
盐1945 发表于 2023-3-14 20:17
没啥好比较的,长短笛的音色能正就好,不过如果听单独的长短笛录音其实还好。铜管是录音的音色都不能说多 ...

说的是中音长笛 不是一般长笛
耳机还原乐器音色 准的极少

作者: 盐1945    时间: 2023-3-14 20:38
abccbaa 发表于 2023-3-14 20:35
说的是中音长笛 不是一般长笛
耳机还原乐器音色 准的极少

我的,以为你是说次中音号和长笛,冷门乐器越冷门越难找到靠谱录音。

作者: Lynkeus    时间: 2023-3-14 21:05
一个在伺候耳朵,一个在力求还原。其实声音从第一次进麦克风开始就已经开始变味了
这二者之间的出发角度就完全不同,走的路也不一样,但非要说专业的不搞hifi,那几乎只是因为他们对自己职业的一种傲慢,我拉了10多年琴,专业也是信号这方面,自然也知道这里面水多深,不也经常在hifi里听别人的小提琴声音。
而且实际上进过混音室的人都知道,那不可能是只靠一个耳机决定最后出产的,往往在混音台上会有一排自适应的耳机口插着各种耳机。
这种从旧录音重制的,不是现场录到后面再处理的,估计也一样吧。
作者: 爱吃莴苣    时间: 2023-3-14 21:14
会用到一些hifi圈子的耳机来试试后期的音色,测试在不同的接收端的音色听起来如何,测试在后期处理过后的音色是否具备足够的普适性。而且这些知名的hifi厂牌,你告诉我他们哪一个不是专业设备出身?
是拜亚?AKG?还是森海?都是专业出身,造话筒的造话筒、造专业听筒的造听筒、造专业传声设备的造传声设备。只是为了扩大业务,赚取更多的道乐,后转型(分支)为民用领域。没什么稀奇的
作者: fistan    时间: 2023-3-14 21:16
反正,声音再正确,只要我觉得不好听,就不听~

所以么,我买设备就是为了“我觉得”
作者: knir    时间: 2023-3-14 22:16
张宽宽 发表于 2023-3-14 12:06
我老婆是教钢琴和小提琴的,带她去过几次音响展,她说没一个是声音对的,包括那些上百万的系统

正常人都能听出来,毕竟是展会

作者: poonhk    时间: 2023-3-14 22:24
你只看见他的耳机没看见他耳机连着的一大串器材吗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3-3-14 22:28
mofree 发表于 2023-3-14 11:58
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的很少有烧耳机的,我说这个耳机那个耳机,他们很奇怪的看着你

他们天天听真实的乐器。
作者: gaoxy    时间: 2023-3-14 22:36
母带师可不只用一副耳机,他们的房间里堆满了各种高档/普通器材,甚至连没人要的普通收录机也可能有(主流社会用什么听他们就得用什么听),有时候在高档的音箱(耳机)里调好了,拿到普通设备上一听不好听,还得调,这是母带师的职责。

母带师调出来的东西,是妥协的产物,你没听错,就是妥协。音乐不可能只能在一种设备上好听,他得保证大部分设备听起来都还不错。
作者: 汉保薯條    时间: 2023-3-15 02:45
小晋 发表于 2023-3-14 12:02
天天在听现场和现场干活,还去听耳机干什么,不累吗。

不会的
专业音乐家一样听流行 听摇滚 各种不同种类的音乐
高烧的人不多 但会玩HIFI的还是不少的
倒是的确很少用HIFI听自己老本行的音乐



作者: 汉保薯條    时间: 2023-3-15 03:16
abccbaa 发表于 2023-3-14 20:00
是的
音色对的耳机系统很少 几乎没有
音箱系统有但很贵

音色正不正确其实并不重要
也不是非黑即白 音色不完全还原就跟合成声一样了 没法听
演奏者的演绎 音色 个性 音乐表达 还是能听得很清楚
我听过很多钢琴音乐会 现场听知名钢琴家的演奏 风格和艺术性跟录音大差不差
音色嘛 录音肯定跟现场听不一样
你在上海音乐厅跟纽约卡奈基听都不一样 弹的琴纵使型号一样 音色也有区别
坐的位置 观众数量 都不一样的
追求绝对的正确我认为是一个伪命题
回放能将该次演奏的感染力表现出来 就已经足够了 当然太差的器材是做不到的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3-15 07:54
本帖最后由 abccbaa 于 2023-3-15 08:00 编辑
汉保薯條 发表于 2023-3-15 03:16
音色正不正确其实并不重要
也不是非黑即白 音色不完全还原就跟合成声一样了 没法听
演奏者的演绎 音色  ...

问题是很多耳机出来的音色和所有厅都不像
更不要说录音室solo的声音了
至于钢琴 音箱有接近的 耳机没有
没有哪个耳机的低频接近钢琴的低频 倍低音大提琴也是 低音长笛也是 管风琴更不用说了
音乐好听就好听在旋律 节奏 强弱 音色 细节
音色不对的声音 怎么听都难受
我认识很多很多音乐学院的
他们听声音第一个就是听音准不准 音不准其他免谈
音乐比赛也是这样
很早以前和一个音乐学院的朋友去喝茶 边上有人在吹陶笛和萨克斯
我听得很愉快
他喝了口茶 和我说 3c 5a 6e 全不准
指挥家最不能容忍的也是音不准
很多指挥家 演奏家自传都说过
你信不信 如果你演奏的音不准
暴躁的指挥会把指挥棒都往你头上扔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3-15 07:59
盐1945 发表于 2023-3-14 20:38
我的,以为你是说次中音号和长笛,冷门乐器越冷门越难找到靠谱录音。

是的
小号声音准的也不多
长号独奏因为碟很少 我没仔细研究过
长号出好音色很难的
有没有什么有名的长号手推荐一下

作者: 绝代风华    时间: 2023-3-15 08:02
不过比较欣慰的是现在很多新烧友的听音观都比较监听,认同701和800s这种监听耳机为基准的素质声音而不是focal和天龙9200这种加了很多润色的声音。
作者: 没有未来的胖子    时间: 2023-3-15 08:04
abccbaa 发表于 2023-3-14 19:59
是的
我问过很多音乐学院的 他们基本不听耳机 最多听听小音箱
这很正常 当兴趣变成职业时 你业余时间不 ...

我不知道你的朋友都是哪个音乐学院的 起码川音玩hifi的不少 另外学器乐的买更贵的乐器就跟你玩hifi是一个道理
作者: 胖妞妞    时间: 2023-3-15 08:06
现在还有HiFi吗?
作者: lwldewow    时间: 2023-3-15 08:13
在好的音响和真实的乐器的声音肯定是不一样的,比竟是通过芯片电路模拟出来的,就和摄影一样,在好的相机和肉眼看到的还是有区别,不谈锐度如何,本身发色数就差远了。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3-15 08:19
本帖最后由 abccbaa 于 2023-3-15 08:35 编辑
没有未来的胖子 发表于 2023-3-15 08:04
我不知道你的朋友都是哪个音乐学院的 起码川音玩hifi的不少 另外学器乐的买更贵的乐器就跟你玩hifi是一个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音乐学院
莫斯科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等等
想认识朱丽叶和科蒂斯的学生 但估计没机会
音乐学院里演出 排练都来不及 哪有空玩hifi
我每次和他们聊天 他们都在练习
川音认识一位学生 毕业论文我帮的找资料 他写一个冷门作曲家
他们可以用学校的乐器
然后比如钢琴 他们用键最硬的钢琴练的

和他们聊聊艺术圈的事很有意思
艺术圈也是一地鸡毛 各种斗争
流行圈玩摇滚的更猛 他们微信群里天天对骂 什么这个作品就是shi 什么那个人水平太次
国乐也认识一些 天天雅集 天天他们坐一起喝酒 然后边喝边演奏乐器 也很有意思










作者: fixbug    时间: 2023-3-15 09:20
录音的声音与乐器声音差别比较大,频率泛音少了很多,不过演奏音乐的听众也基本是面对非专业人员,不然的话难道专业人员之间自娱自乐。
作者: zealote    时间: 2023-3-15 09:22
prodomo 发表于 2023-3-14 22:28
他们天天听真实的乐器。

正是天天听真实的音乐,私下可能爱好非常不真实的音色

作者: zealote    时间: 2023-3-15 09:42
abccbaa 发表于 2023-3-15 08:19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音乐学院
莫斯科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这帮玩摇滚的台上天天骂流行口水歌,KTV里口水歌都唱疯了工作是工作爱好是爱好,hifi发烧也只是个爱好,没必要老从别人的工作和专业的角度来聊爱好。玩的好的朋友谁没事私下跟你聊自个儿的专业啊,你猜猜我当年把那些个耳机拿给学音乐和学过乐器的朋友们听,哪些牌子最受好评?












final yyds,铁三角评价也不错。


作者: fznhy    时间: 2023-3-15 10:03
只从欣赏音乐的角度来讲,专业人士其实是一种悲哀。我一度也想认真学习乐理和器乐,我是很担心一旦学好了,以后听音乐的关注点就只在节拍和音准上,听什么都是脑中先闪现的一串音乐符号,会错失很多美的感受。
就好比厨师和美食家   厨师天天闻都腻歪了,再美味的佳肴对他们都很难产生特别大的感受,后者所能感受到的东西就丰富多了
作者: yuhuang    时间: 2023-3-15 11:11
人家戴耳机监听不是为了听整体,而是为了快速抓到自己想听的元素。

作者: gongshang064    时间: 2023-3-15 11:21
录音室有主监听、副监听,完了还用耳机返听,鬼知道这张照片里戴着个耳机在干嘛。而且墙面上还有扩散板,显然还有音箱嘞。
作者: tblyc123    时间: 2023-3-15 12:12
专业人士制作出好听的作品,发烧友要做的只是欣赏。
我看这跟在家看电视不需要搞清楚电视机是怎么做的差不多。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3-15 13:39
本帖最后由 abccbaa 于 2023-3-15 13:51 编辑
zealote 发表于 2023-3-15 09:42
这帮玩摇滚的台上天天骂流行口水歌,KTV里口水歌都唱疯了工作是工作爱好是爱好,hifi发烧也只是 ...

聊专业不是很正常
音乐学生没什么业余时间 天天练习 除非是混毕业的

我说的骂是互相骂对方吉他 键盘技术不好 曲子创作的不行 抄袭 之类的 骂得还很激烈

最常见的骂法是 这曲子几百年前谁谁就写了 谁谁现在又拿出来翻新 不要脸什么的 还有 某某摇滚乐团的吉他 水平烂 难听 什么什么

摇滚怼天怼地正常 歌词都这么写的 摇滚就是这风格

你音乐学院的朋友对耳机的感觉和我一样

反正音乐圈也很有意思
前两天版上有人介绍小提琴的制作 也是很好的贴
如果有人介绍耳机的制作更好




作者: 汉保薯條    时间: 2023-3-15 14:03
abccbaa 发表于 2023-3-15 07:54
问题是很多耳机出来的音色和所有厅都不像
更不要说录音室solo的声音了
至于钢琴 音箱有接近的 耳机没有 ...

音准跟音色还原度是两回事吧
你都跑调了 跟器材无关啊
这里说正确指的是音色还原吧

我是钢琴专业的 其实我也从未听过琴声很满意的器材
也不只是回放的问题 钢琴solo也是录音里非常难的
但以听音乐的角度来看是没问题的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3-15 14:59
本帖最后由 abccbaa 于 2023-3-15 15:00 编辑
汉保薯條 发表于 2023-3-15 14:03
音准跟音色还原度是两回事吧
你都跑调了 跟器材无关啊
这里说正确指的是音色还原吧

音准是频率
音色是基频倍数序列的泛音能量比例

部分耳机对于对的音准 播放出来的会是错的
绝大多数耳机对于对的音色 播放出来会是错的

你是钢琴专业就更好了 很多事一说就清楚了
音乐学院找工作很难找的 我一个朋友国外名校钢琴专业博士 跟的是世界级的钢琴大师 投国内简历没有消息(中国的招人你懂得) 最后人家在国外工作了
他读书时候也收学生 只不过学生是国内的各种培训机构的钢琴老师 他说基本功没几个扎实的 手型都不对

作者: Lynkeus    时间: 2023-3-15 15:17
abccbaa 发表于 2023-3-15 14:59
音准是频率
音色是基频倍数序列的泛音能量比例

得了吧,音准不可能是错的,最多就是音色和直接进耳朵的饱和度,泛音谐波因为失真造成的音色不同,这是器乐人说的声音不对,这个不对从进麦克风开始就有了。
音准还能是错的,音准还能错那录音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要非说音准错,也对,拉小提琴拉着拉着就会弦松,重新调音,这是器材的原因,和录音毫无关系,几乎很难有相对应音律下就那个频率的正正好好的声音。
作者: 如如2    时间: 2023-3-15 15:36
所谓真实乐器不也是千差万别?同一种100块跟100w的都有
作者: 白面    时间: 2023-3-15 16:14
调音本身也夹杂了很多个人口味吧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3-15 16:21
Lynkeus 发表于 2023-3-15 15:17
得了吧,音准不可能是错的,最多就是音色和直接进耳朵的饱和度,泛音谐波因为失真造成的音色不同,这是器 ...

音准怎么会没错
你用较音器对着耳机测一下就知道了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3-15 16:23
本帖最后由 abccbaa 于 2023-3-15 16:24 编辑
Lynkeus 发表于 2023-3-15 15:17
得了吧,音准不可能是错的,最多就是音色和直接进耳朵的饱和度,泛音谐波因为失真造成的音色不同,这是器 ...

hifi连线都有可能影响数字信号
影响个音准算啥 你说呢


作者: 汉保薯條    时间: 2023-3-15 16:29
Lynkeus 发表于 2023-3-15 15:17
得了吧,音准不可能是错的,最多就是音色和直接进耳朵的饱和度,泛音谐波因为失真造成的音色不同,这是器 ...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 长见识了
可能拉的人太厉害 跑调了让人以为是耳机问题 不是他跑调

作者: zhangran1z    时间: 2023-3-15 16:38
K701佩戴感太差,异物感强烈,拿来长时间干活其实并没多好。
作者: 欲望之剑    时间: 2023-3-15 20:52
用拜亚的更多吧,还有hd600也见过。我认识个调音师,10多年了一直用DT770,我说为什么不换1990或者新出的900,他说习惯了。他们要求真没烧友高
作者: 盐1945    时间: 2023-3-15 21:09
本帖最后由 盐1945 于 2023-3-15 21:15 编辑
abccbaa 发表于 2023-3-15 07:59
是的
小号声音准的也不多
长号独奏因为碟很少 我没仔细研究过

长号的话,你可以看看Michel Becquet,入门应该都知道他,他的录音不少,sony也出过他跟比利时铜管乐团的合奏。
就别说仔细研究了,人家的音色和技巧一听,专业级都自叹不如。
你也可以看看加拿大铜管五重奏的录音,国内这几年有些泛滥了。

另外我个人推荐苏萨管乐团,现在是新苏萨New Sousa Band),我只听过线下,他们主要是演奏苏萨的进行曲,乐团本身有很多老人,不过那里面的几个长号是活宝加人才,滑音真的是一流中的一流。

作者: aygc    时间: 2023-3-15 21:16
实际上唱片调音没有用啥发烧线材,也没有用啥发烧电源线,甚至不在乎用的水电还是火电,但是到发烧友手里那就天壤之别了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3-15 21:31
本帖最后由 abccbaa 于 2023-3-15 21:36 编辑
盐1945 发表于 2023-3-15 21:09
长号的话,你可以看看Michel Becquet,入门应该都知道他,他的录音不少,sony也出过他跟比利时铜管乐团的 ...

我去听听
我木管的 不吹长号 对长号不熟
正好借此机会听一下
以前乐队有个长号的 不过不太和他聊天

好像长号手都不大喜欢聊天 所以也没机会深入了解长号
你买的什么牌子长号 哪个牌子长号最好
另外我不大喜欢苏萨的乐曲

作者: 盐1945    时间: 2023-3-15 21:44
abccbaa 发表于 2023-3-15 21:31
我去听听
我木管的 不吹长号 对长号不熟
正好借此机会听一下

国产某仿雅马哈的长号,材料不错,比铜镍合金号要好很多,售价大概雅马哈的1/2,外加保养真的很省心。十多年前人穷,也并不觉得一把号能给整个乐团带来多大的提升。只是因为指挥给我的意见,我就去试了。当时在川音旁边挨着试了十多把,价位和性能上这把国产号比较符合我对一长号的定位预期和音色需求。
就这样而已。真正吃这碗饭的,还是一把合适的雅马哈起步吧。
真正好的号,国内应该都是定制的,具体我没走到那一步,所以没有可以聊的。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3-15 21:55
盐1945 发表于 2023-3-15 21:44
国产某仿雅马哈的长号,材料不错,比铜镍合金号要好很多,售价大概雅马哈的1/2,外加保养真的很省心。十 ...

雅马哈管乐入门的都用啊
十个学管乐的小孩九个雅马哈用过
bach有没有长号 我记得有小号
长号学的人少
碰到你长号手不得多了解一下



作者: 盐1945    时间: 2023-3-15 22:01
abccbaa 发表于 2023-3-15 21:55
雅马哈管乐入门的都用啊
十个学管乐的小孩九个雅马哈用过
bach有没有长号 我记得有小号

别想那么多,十年几前的四川经济水平,能全雅马哈的管乐团都找不到,当年四川爱乐的管乐大编制水平还不如一个大学生乐团。那个年代,最豪华的是川音大学生组的管弦乐团,两台斯坦威的琴就比人家整个团都贵。

作者: Turii    时间: 2023-3-15 22:04
张宽宽 发表于 2023-3-14 12:06
我老婆是教钢琴和小提琴的,带她去过几次音响展,她说没一个是声音对的,包括那些上百万的系统

那她是不是笑你花这么多钱搞HIFI?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3-15 22:13
盐1945 发表于 2023-3-15 22:01
别想那么多,十年几前的四川经济水平,能全雅马哈的管乐团都找不到,当年四川爱乐的管乐大编制水平还不如 ...

我其实喜欢97键贝森朵夫钢琴
话说回来 管乐本身音就不准 大师都是在演奏的时候自己调整的

作者: pseudo    时间: 2023-3-16 08:59
把玩跟工作对比,搞错了吧
作者: yjrrrrrr    时间: 2023-3-16 11:02
发烧友在专业录音师面前就是个笑话,当然,录音师自己是发烧友则是另一回事儿。
作者: sqyhl    时间: 2023-3-16 22:09
gaoxy 发表于 2023-3-14 22:36
母带师可不只用一副耳机,他们的房间里堆满了各种高档/普通器材,甚至连没人要的普通收录机也可能有(主流 ...

明白人!!!

作者: 大杨Jens    时间: 2023-3-17 04:51
本帖最后由 大杨Jens 于 2023-3-17 04:56 编辑

经典管中窥豹。录音师用廉价设备是因为要节约成本,再加上耳机只是辅助监听设备,哪用得着那些天价货。哪个录音室只有耳机没有音箱。。。。。。人家有钱自然就会上高级的监听耳机,比如日本nhk原来用的就是stax,我作为一个业余制作人,监听也会使用009,812等辅助,做出来的东西照样正常。上面很多人还回得信誓旦旦,我只想问你们是音乐制作从业人员或者相关者吗?不是?那你们凭什么这么武断?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