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怎么才能弄出来 “气泡型的3D” 声场 - 除了花钱没有别的办法吗?谢谢 [打印本页]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3-2-14 17:33
标题: 怎么才能弄出来 “气泡型的3D” 声场 - 除了花钱没有别的办法吗?谢谢
本帖最后由 baikal 于 2023-2-14 17:34 编辑

话说我听过的最好的音箱是威信的Sasha DAW,上次听完到现在,对于声场有很多疑惑。

威信的声场是气泡型的,感觉音乐包裹着你,乐器人声的前后层次感,深度,特别明显,我没有在任何其他音箱上有过这种体验。

油管大v Thomas说,他玩音箱最追求声场,现在我慢慢理解了他的意思。

我的Polk L800声场如同电影院的宽银幕,前段时间音响店老板来我家一起听了一下L800的效果,他也承认L800的声场是最宽的,因为SDA,音箱间距2米,可以造出6米宽的声场。
他点评说L800的声场很有意思,左右拉的很宽,上下却没有拉宽变形。但是我们也一致同意L800的声场在我的房间里,体现不出来深度,是个平面的。
问他如果升级L800买啥音箱,他说威信,问他怎么弄出来声场深度,他说买威信。所以还是来论坛问大家吧。

我在想,是不是我的听音距离太远了,大概3.3米,这么远弄不出来声场的包裹感和深度?只能弄出来看电影宽银幕的感觉?

还是说就算3.3米远,买了威信就能弄出来3D环绕的声场?

请大家畅所欲言,谢谢!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3-2-15 02:29
等待高人指点
作者: 1008小卖部    时间: 2023-2-15 04:50
baikal 发表于 2023-2-15 02:29
等待高人指点

冒牌高人来指点了,这个简单,你可以把椅子往前放放就知道是不是你的听音距离太远了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3-2-15 05:09
本帖最后由 baikal 于 2023-2-15 05:11 编辑
1008小卖部 发表于 2023-2-15 04:50
冒牌高人来指点了,这个简单,你可以把椅子往前放放就知道是不是你的听音距离太远了

试了,对L800无效,这个音箱比较特殊。
远近,高低,我全试过了。

好像这种声场和音箱关联挺大的。

我认识一人和我说他在Harbeth P3上体验到了有深度的立体声场。他的感受非常可信因为他是另一家音响店的工作人员,给过我不少好处。他听过的音箱非常多,最后他自己买了Harbeth P3ESR XD

P3可是超小的音箱。有纵深的声场到底和什么有关呢,和相位有关?


作者: 1008小卖部    时间: 2023-2-15 05:23
baikal 发表于 2023-2-15 05:09
试了,对L800无效,这个音箱比较特殊。
远近,高低,我全试过了。

纵深音场和你说的3d不太一样吧,前者是音箱后面好解释,3d是你身后面,应该和低频氛围感还有音乐本身有关。你想追求的是纵深音场还是3d氛围包裹感可能不是一个东西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3-2-15 07:34
1008小卖部 发表于 2023-2-15 05:23
纵深音场和你说的3d不太一样吧,前者是音箱后面好解释,3d是你身后面,应该和低频氛围感还有音乐本身有关 ...

店里听威信的时候,包裹感和纵深都有,那系统确实厉害。

作者: 1008小卖部    时间: 2023-2-15 08:01
baikal 发表于 2023-2-15 07:34
店里听威信的时候,包裹感和纵深都有,那系统确实厉害。

买。20多万,一步到位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3-2-15 08:34
1008小卖部 发表于 2023-2-15 08:01
买。20多万,一步到位

不带7天无理由退货,带就买

作者: snowgundam    时间: 2023-2-15 08:42
本帖最后由 snowgundam 于 2023-2-15 09:26 编辑

有个说法是声场宽度等于箱子摆放的间距,包围感我理解和反射声有一些关系,也就是说和房间的声学特性有关系。l800好像是双高音,有一个高音是向外的,那么这个高音的反射声就会比较强,也会参与营造声场出现6米宽声场的感觉。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3-2-15 09:23
snowgundam 发表于 2023-2-15 08:42
有个说法是声场宽度等于箱子摆放的间距,包围感我立即和反射声有一些关系,也就是说和房间的声学特性有关系 ...

SDA的原理倒不是这样,SDA的原理类似于降噪耳机。向外的喇叭是用来抵消另一侧喇叭的干扰声音的,很好玩。

作者: sin4423    时间: 2023-2-15 09:27
强吸音或者音箱离前墙的距离,都可以提升纵深感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3-2-15 09:55
感觉是高音单元的素质和抵消相位差的设计,比如像号角那样凹下去的高音。不知道对不对
作者: wkd15jordan    时间: 2023-2-15 09:57
喇叭往前拉一米就有纵深了,可以用Decca的三角帽这张碟试音
作者: flight8888    时间: 2023-2-15 09:58
本帖最后由 flight8888 于 2023-2-15 10:00 编辑

别去迷信什么SDA,早就说过这种东西最终得到的就是这种平面的奇怪声音。尽量使用被动式的声学处理通过调整来逐步完善,而且也不要过度去相信测试的结论,尽可能的用自己的耳朵去体会去调整。最后你要获得那种好听的空间氛围就是那种传统HIFI品牌的音箱才可以,并且一分价钱一分货,这和那种玩音效的AV器材完全是两码事。
作者: wangnan7650    时间: 2023-2-15 10:03
要帕萨特开出劳斯的感觉,有点为难商家
作者: zealote    时间: 2023-2-15 10:23
坐音箱中间
作者: ssqf    时间: 2023-2-15 10:47
音箱后的扩散体很重要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3-2-15 13:08
flight8888 发表于 2023-2-15 09:58
别去迷信什么SDA,早就说过这种东西最终得到的就是这种平面的奇怪声音。尽量使用被动式的声学处理通过调整 ...

SDA也很好玩啊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3-2-15 13:08
wangnan7650 发表于 2023-2-15 10:03
要帕萨特开出劳斯的感觉,有点为难商家

哈哈,确实确实

作者: NPC.    时间: 2023-2-16 19:13
那就只有放大招啦,上普乐之声l900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3-2-16 21:5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k4y1B7MC/
这个视频讲了很多音箱和声场纵深的情况,印象还挺深的,供参考吧

里面说,声场深度,声音的前后,主要靠音箱的解析力,灵敏度,精度



作者: 野有蔓草    时间: 2023-2-16 21:52
lz要的其实就是纵深  高价音源才会有强烈纵深
便宜的 ear的现款胆cd 也不错
先别急着换箱子 音源先搞起来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3-2-16 22:25
这张图还挺好玩的
https://www.tonmeister.ca/wordpress/2014/03/20/bo-tech-a-day-in-the-life/
Jennifer Warnes’s album called “Famous Blue Raincoat: The Songs of Leonard Cohen” and play track 2 – “Bird on a Wire”.


其实有很多交响音乐会视频,也可以试试吧

另外,交响乐队各声部位置也差别挺大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34y1j7iQ/
这个视频讲的还挺好的,从古典二提在指挥右手的欧式/德式座席,到一二提挨着的美式座席

然后还讲了单管编制、双管、三管、四管编制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3-2-16 22:38
关于听觉定位,这篇文章还挺直观的
http://acousticslab.org/psychoacoustics/PMFiles/Module07a.htm


大概理解的意思是

>1500Hz,重要的是回放系统对各频率声压级的回放精度与控制性能

<500Hz,主要是相位差IPD。(相位差IPD的感知,大概最高可以到770Hz。)

500~1500Hz,听觉系统主要依赖于耳间频谱差异


作者: 云海    时间: 2023-2-17 00:04
音箱摆位,不仅仅是音箱位置,需要聆听位置配合(所谓皇帝位)
作者: Chrome54    时间: 2023-2-17 10:57
本帖最后由 Chrome54 于 2023-2-17 11:02 编辑

不知道你脑补了些什么奇怪的东西,超过 200hz 的声音都是有指向性的,不存在你想象的球状发散的声源,都是球状的布局对着中心点,如果喇叭没那么多就减少一些
如果你是想分出不同人声、乐器的远近,调 EQ 就能调出来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3-2-21 05:01
Chrome54 发表于 2023-2-17 10:57
不知道你脑补了些什么奇怪的东西,超过 200hz 的声音都是有指向性的,不存在你想象的球状发散的声源,都是 ...

可能我描述感受的语言不精准。
还是多谢回复。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3-2-21 05:01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3-2-16 22:38
关于听觉定位,这篇文章还挺直观的
http://acousticslab.org/psychoacoustics/PMFiles/Module07a.htm

多谢分享,我看看啊。

作者: 陆忱    时间: 2023-3-2 20:01
想要包围感,就加环绕,保管比威信包围感还好。这个道理就好像你要跑得快、是养一匹千里马,还是买辆二手车。千里马你要百般调教,二手车你一脚油门就好了。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3-3-12 05:27
陆忱 发表于 2023-3-2 20:01
想要包围感,就加环绕,保管比威信包围感还好。这个道理就好像你要跑得快、是养一匹千里马,还是买辆二手车 ...

立体声圈里说的包围感,和家庭影院圈里说的环绕感不是一回事。
用语言没法传递我说的包围感,只有听过才知道什么意思。
总之还是谢谢回复。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3-3-12 05:28
野有蔓草 发表于 2023-2-16 21:52
lz要的其实就是纵深  高价音源才会有强烈纵深
便宜的 ear的现款胆cd 也不错
先别急着换箱子 音源先搞起来

目前已经通过换箱子初步实现纵深感了。
普通箱子是极难搞出来纵深感的,如果可以那么这个箱子一定是超值的选择。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3-3-12 10:00
baikal 发表于 2023-3-12 05:27
立体声圈里说的包围感,和家庭影院圈里说的环绕感不是一回事。
用语言没法传递我说的包围感,只有听过才 ...

昨天看到这个讲“优先效应”的视频,感觉还挺好的,推荐一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A4y1D7jv/

相关的研究文献,还是觉得这篇最好了
The precedence effect
https://doi.org/10.1121/1.427914



作者: drkbolex    时间: 2023-3-12 10:55
如果是耳机的话,调eq就能实现,只需调整800hz-4khz这一频段的比例。箱子没玩过,不过我猜应该也行吧。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3-3-12 11:59
drkbolex 发表于 2023-3-12 10:55
如果是耳机的话,调eq就能实现,只需调整800hz-4khz这一频段的比例。箱子没玩过,不过我猜应该也行吧。

会不会把想调的前后方向,目的搞反了呢?
想到了几点,试试说说吧

1.高度
从LEDR测试,最高点在1.83米的位置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2285054&extra=


2.宽度,不窄,不宽,均匀
用LEDR测试,声像左右匀速运动,中间不重叠,中间不稀疏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79936811073639
如果信号音在中间多次重叠,表明扬声器的间距不足。
如果信号音在两侧位置过于密集、且中间位置较为稀疏,表明扬声器离侧墙过近,或第一反射点处理不到位。


3.前后,远近,3~4层?
弦乐、木管、铜管、打击。
人声、吉他键盘、军鼓、合声、贝司底鼓。

目的和难点,是不是想实现,把应该远的,推得更远一点呢?
而不是把人声、军鼓更凸出,更向前靠吧?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2284526&extra=
中频,800~2500Hz,1500Hz提升2dB后,声音向前靠,人声、军鼓向前靠,硬度感觉有所增加。提供声音的硬度感,力度感,以及距离感。很扎实地向前靠。
中高频,2500~5000Hz,4000Hz提升2dB后,声音向前靠,还有一点刺激耳朵的兴奋感。过量的话,会刺耳。重金属、流行金属常用,刺激性,兴奋感



提升这部分,只是更向前靠?
衰减的话,是不是就都落在一起了呢?不是太懂了~~~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3-3-12 13:07
drkbolex 发表于 2023-3-12 10:55
如果是耳机的话,调eq就能实现,只需调整800hz-4khz这一频段的比例。箱子没玩过,不过我猜应该也行吧。

音箱调EQ基本啥用没有。
至少也得用Dirac。


作者: 白野威    时间: 2023-3-12 13:22
可以做个梦试试撒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3-3-12 14:10
有些录音可以营造比较强的包围感,或者纵深感,或者规模感,即使是比较普通的音箱在某种特定情况。听过几次觉得很神奇之后就无所谓了,不是常态也不是追求目标。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3-3-12 14:50
prodomo 发表于 2023-3-12 14:10
有些录音可以营造比较强的包围感,或者纵深感,或者规模感,即使是比较普通的音箱在某种特定情况。听过几次 ...

我听过的好系统,放啥都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包围感。
很多人没听过,不知道好系统的能力罢了。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3-3-12 15:49
偶尔体验到会挺有意思:一把萨克斯在你面前,体会到气流的喷涌,不光是喇叭部分还有演奏者吹动的声音及呼吸,按键的声音。。。。。。可遇不可求,已经不记得是哪个录音了。
作者: 2054    时间: 2023-3-12 16:26
baikal 发表于 2023-3-12 14:50
我听过的好系统,放啥都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包围感。
很多人没听过,不知道好系统的能力罢了。

听过参考级的系统就很容易找到正确的方向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3-3-12 17:30
prodomo 发表于 2023-3-12 15:49
偶尔体验到会挺有意思:一把萨克斯在你面前,体会到气流的喷涌,不光是喇叭部分还有演奏者吹动的声音及呼吸 ...

哈哈,联想到,这几年一下冒出了好多好多,在线考级、考试的乐器演奏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a41117Eq/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a411X7SM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T4y1P7n3/

还有很多大师、演奏家,家里演奏的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V411o7mB/

柴大师的小提琴,如果让巴赫,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帕格尼尼演奏《生日快乐》,会有什么不同的风格呢?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d4y1T7NH/

作者: 2054    时间: 2023-3-12 17:32
prodomo 发表于 2023-3-12 15:49
偶尔体验到会挺有意思:一把萨克斯在你面前,体会到气流的喷涌,不光是喇叭部分还有演奏者吹动的声音及呼吸 ...

类似的曲目很多,这张的第一曲相当不错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3-3-12 18:12
2054 发表于 2023-3-12 17:32
类似的曲目很多,这张的第一曲相当不错

谢谢推荐,待会听听。对我来说这种情况听过就算了,有时候都不记得是哪个录音,不是追求目标。
作者: 2054    时间: 2023-3-12 20:22
prodomo 发表于 2023-3-12 18:12
谢谢推荐,待会听听。对我来说这种情况听过就算了,有时候都不记得是哪个录音,不是追求目标。

总体来说ECM的爵士,萨克斯风的空气感都录的很好
作者: 2054    时间: 2023-3-12 20:28
prodomo 发表于 2023-3-12 18:12
谢谢推荐,待会听听。对我来说这种情况听过就算了,有时候都不记得是哪个录音,不是追求目标。

ECM的萨克斯风每一张素质都很高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3-3-12 20:54
ecm的音乐兴趣不大,刚刚那个录音和我说的也不一样,用Apple Music大致听了一下,什么时候拿到Flac再仔细听听。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3-3-12 21:01
基本了解了爵士乐后,兴趣基本放在了模拟录音时代: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吧。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3-3-13 00:05
FOR 2 AKIS听了一半,比较奇怪的一个录音,整体特征昏暗,萨克斯及钢琴的音色都不是常态,打击乐音色相对正常(鼓手是领队)。音乐本身给人压抑的感受,聆听过程中总想得到一个突破口,但听到一半曲目没有结果。
唯一让我思考的爵士乐。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3-3-13 01:16
prodomo 发表于 2023-3-13 00:05
FOR 2 AKIS听了一半,比较奇怪的一个录音,整体特征昏暗,萨克斯及钢琴的音色都不是常态,打击乐音色相对正 ...

好奇,听了一下,这个挺有意思的,萨克斯音色的确挺特别的。不是典型的bE中音萨克斯,好像声音稍微更松、更飘一点。
搜了搜,看了一下,https://ecmreviews.com/2019/07/21/shinya-fukumori-trio-for-2-akis-ecm-2574/

用的竟然是bB调次中音的大萨克斯了。演奏的音域,大部分都是次中音萨克斯最最高的部分了,2327~,232都算是次中音萨克斯最高音了吧。



而且,想用这么轻柔的弱奏演奏,次中音萨克斯这么高的音,哨片是不是也要稍微修得薄一点呀?
气息控制,嘴形、咬劲的控制,应该算是非常非常难了~~~控制不好,都容易啸叫吧?

20多年前接触过一点,也不是太懂,瞎说的,供参考了解吧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3-3-13 05:31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3-3-13 01:16
好奇,听了一下,这个挺有意思的,萨克斯音色的确挺特别的。不是典型的bE中音萨克斯,好像声音稍微更松、 ...

专业!
乐器我完全不懂。羡慕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3-3-13 08:49
baikal 发表于 2023-3-13 05:31
专业!
乐器我完全不懂。羡慕

见笑见笑,也只是二把刀了,hohoho~~~

最近还发现这个挺好玩的,小提琴在“非正常张力的琴弦”下的演奏。
音色非常特别,向冒了火一样,很紧,很刺激~~
听着都有点揪着心,感觉会“啪”的一下,弦断了~~~

btw,会不会有一些烧友,器材线材调着调着,就会把小提琴的音色,调成这种状态了呢?网上那些云视听的阿卡多“魔鬼的颤音”,是不是有些就多少有点这种味道呢?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反方向,就是“过暖”“过暗”的“二胡味儿”吧,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2284535&extra=


马勒第四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要求把四根琴弦,调高一个大二度全音,在琴弦被拉得非常紧绷的情况下演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m4y1d7mm/
0:17:00 - 0:26:30 II. In gemächlicher Bewegung. Ohne Hast


这个乐章讲的是死亡,但不同的是,它是用孩童的角度看待死亡,所以比起马勒其它描绘死亡的乐章要简单得多,也纯洁得多。

这个乐章和圣桑的交响诗骷髅之舞非常像,要求首席小提琴也是一把"不准"的琴,只不过骷髅之舞是把小提琴一根弦移高半音,这个乐章则是把四根弦移高一个全音,这些手法道理是一样的,就是要的那种错位感和怪异感,增强表现力,这个乐章还有一个要求,还是向小提琴提出的,那就是演奏得像古提琴。

这个乐章的结构非常特别,是ABAB+Coda,很明显,这个乐章有两个中段B,还有一个类似A的Coda(结尾)。

00:00 A段就是突出移调小提琴的乐段,阐述古怪而神秘的主部主题,就像魔鬼的狞笑,狰狞而怪异,但是没有恐怖的感觉,因为只是孩子眼中的死亡,以无知代替恐惧,十分单纯。

01:38 B段呈现的优美的副部主题就舒缓得多,这是一段优美的三拍子连德勒舞曲,虽然优美,可描述的还是死亡,只不过是孩童被魔鬼带入歧途却不知道是陷阱,以柔和的形式描述魔鬼的诱骗。

02:52 再现A段,仍然是诡异古怪的感觉。

05:03 再现副部主题,增加了许多细节,更加优美,再现后进入了极其神秘充满长音的乐段。

08:39 尾声部分主部主题再现,再现后乐队冷静下来,最后在长笛诡异而神秘的吹奏与三角铁的配合下结束第二乐章。



作者: 2054    时间: 2023-3-13 09:11
prodomo 发表于 2023-3-13 00:05
FOR 2 AKIS听了一半,比较奇怪的一个录音,整体特征昏暗,萨克斯及钢琴的音色都不是常态,打击乐音色相对正 ...

然后可以听听Keith Jarrett 的科隆现场以及被称为"碟霸"的《圣祷》,ECM绝大多数唱片在APPLE MUSIC上都有。《圣祷》其实不怎么好听,但第一曲的萨克斯就值回票价。
ECM的唱片如同它的封面一样,是艺术的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3-3-13 09:26
baikal 发表于 2023-3-13 05:31
专业!
乐器我完全不懂。羡慕

说到“火爆”,联想起这位,这两年很火的西班牙姑娘了(2021届梅纽因大赛冠军,19岁,一战成名),那流浪者、帕格尼尼拉起来~~~

流浪者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b4y167GX/

帕格尼尼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K4y1Z7gk?p=4

柴可夫斯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V4y1V7ao/

门德尔松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44y1r7uw/


2021古典乐坛十大新星,排名第二。
(第一是刘晓禹,第十八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3-3-13 09:48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3-3-13 01:16
好奇,听了一下,这个挺有意思的,萨克斯音色的确挺特别的。不是典型的bE中音萨克斯,好像声音稍微更松、 ...

这个sax的声音比较奇怪超出我的认知外,整个录音似乎也有特殊的安排,第一次边听边猜,还有些期待。
平时听音乐几乎完全不去思考音乐的意图,这个专辑是为数极少的几个之一。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3-3-13 09:52
顺便说一下我的系统很普通,绝大多数录音都中规中矩,只有个别特殊的录音会有一些惊人的效果,比例极小,可遇不可求。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3-3-13 09:54
本帖最后由 prodomo 于 2023-3-13 11:42 编辑
2054 发表于 2023-3-13 09:11
然后可以听听Keith Jarrett 的科隆现场以及被称为"碟霸"的《圣祷》,ECM绝大多数唱片在APPLE MUSIC上都有 ...

ecm不适合我,很早(二十年前)就接触过但听的很少。
Keith Jarrett每次重建媒体库都会加上,但也是很少去听,可以听的音乐太多了。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3-3-13 10:31
prodomo 发表于 2023-3-13 09:48
这个sax的声音比较奇怪超出我的认知外,整个录音似乎也有特殊的安排,第一次边听边猜,还有些期待。
平时 ...

嗯,的确是非常特别了。

昨晚搜了一下,这位sax的演奏者,Matthieu Bordenave,同时还是单簧管演奏家
单簧管的笛头、哨片,比起大次中音萨克斯的尺寸要小很多了



他用的音色,也是有点偏向交响乐里偶尔用到的sax音色,没有那么多的沙沙声,比较纯的感觉


用这么大的笛头哨片+粗管,轻轻的演奏高音,是不是有点像这个低音男歌手轻唱高音?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y4y1W7Ak/


其实,很多片段的演奏,单簧管音色味道,还都是若隐若现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1s411z7VC/

尤其快奏时,完全没有大萨克斯,咔叽咔叽按弹簧键的感觉,更像是单簧管用手指堵音孔的感觉,非常轻巧灵活。

声音最后出来,又不会像用较细管径、小喇叭口的单簧管、高音sax,声音最后不会聚在一起,而是完全散开,很有意思~~

作者: 夜猫了个猫    时间: 2023-3-13 11:10
wangnan7650 发表于 2023-2-15 10:03
要帕萨特开出劳斯的感觉,有点为难商家

确实是这么一回事,一语中的!

作者: 2054    时间: 2023-3-13 12:03
prodomo 发表于 2023-3-13 09:54
ecm不适合我,很早(二十年前)就接触过但听的很少。
Keith Jarrett每次重建媒体库都会加上,但也是很少 ...

这个的确各花入各眼了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3-3-13 12:20
2054 发表于 2023-3-13 12:03
这个的确各花入各眼了

Keith Jarrett还是喜欢的,只是接触了解的早,后来的精力用于继续发掘其他音乐比较少回头听他,隔一段时间才会有一次。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3-3-14 21:52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3-3-13 08:49
见笑见笑,也只是二把刀了,hohoho~~~

最近还发现这个挺好玩的,小提琴在“非正常张力的琴弦”下的 ...

这个好听,效果非常好!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3-3-14 22:32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3-3-14 22:41 编辑
ahs371 发表于 2023-3-14 21:52
这个好听,效果非常好!

这套阿巴多,马勒,琉森的蓝光,还是非常值得来一套的

这是我自己从蓝光盘扒下来的,有2.0+5.1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QVqyAstQ6KkXI9nOsy-5g 提取码: mbat

马勒2、5、6、7都非常喜欢,马勒2和6的开场,很适合测试低频。5和7的开场可以听听铜管吧
马勒5第四乐章,最浪漫的音乐情书,出现在电影《魂断威尼斯》
马勒1第三乐章,还有儿歌“两只老虎”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3-3-15 11:43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3-3-14 22:32
这套阿巴多,马勒,琉森的蓝光,还是非常值得来一套的

这是我自己从蓝光盘扒下来的,有2.0+5.1

感谢分享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3-3-15 22:13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3-3-14 22:32
这套阿巴多,马勒,琉森的蓝光,还是非常值得来一套的

这是我自己从蓝光盘扒下来的,有2.0+5.1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zJUAYh7e4VbVPtv_p32BQ
提取码:2wqj
《2020成都国际音响展纪念CD》ABC精选珍藏版[320K·MP3+无损分轨FLAC]
推荐听第10首《莫扎特交响曲40号第一乐章 - 选自《立体声三号欧罗巴之夜》》,钢琴好听,低音鼓声层次分明,结像很清楚,声场是3D的,鼓声在钢琴声音的斜下方稍远一些的位置。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3-3-15 23:36
本帖最后由 交响无际 于 2023-3-15 23:38 编辑
ahs371 发表于 2023-3-15 22:13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zJUAYh7e4VbVPtv_p32BQ
提取码:2wqj
《2020成都国际音响展纪念CD》 ...

收到,试试看啦~~

那我也就不客气啦~~~

2.0的音乐会,B站上,实在太丰富了
2018维也纳美泉宫仲夏夜音乐会,能把这么多耳熟能详的“世界名曲”放在一场音乐会里,太佩服了,hohoho,而且效果还挺好的。(这场我有多声道的蓝光,不过一直没抓下来,如有需要,我找时间抓出来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W411N7zW


这是我存的一些5.1的音乐会视频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J55ekQ6H18Cn3Eo-ALpr6w 提取码: wcjb


如果你觉得上次发的马勒六第二,效果不错,那就再试试,柏林爱乐2010西蒙拉特在新加坡这场的第一首,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视频都是3D的,哈哈哈~~~

2001年巴伦勃依姆的tico tico,玩得挺好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b411b7Fo/

1994年阿巴多在东京这场,是最喜欢的之一吧,荒山之夜+火鸟+柴五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