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有意思我指的是与众不同、耳目一新,用过之后能留下印象和记忆点,现在你如果去试听一堆真无线耳机,就会发现同质化太严重了,也不能说其他的产品多么不好,但如果好的点都太相似,这本身在我个人觉得可能也算是一种不太好了,换句话说你把品牌logo去掉,压根分不出谁是谁,也挺没劲的,大家都是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国内就缺个像索尼那种,抛开传统评价不谈,起码能先时不时搞点新玩法的角色,否则这个行业真的是太过于枯燥,都快成音频茧房了。
反观水月雨,从还没成体系的贴吧做线材,到后面试做耳机阶段,再到现在的成规模的公司运营,一路走来基本就差把“不走寻常路”刻成一块匾挂水月脖子上了,正常人会给产品起名叫“猫饼”?搞二次元纸片人搞到现在被友商各种模仿,从这个角度看也算是引领开创国内音频市场新趋势了。秉持这种差异化玩法的品牌,很难不出有趣的产品,今天要聊的主角,就是贯彻落实与众不同的,官称“真音质旗舰”的,纯粹音质旗舰真无线耳机Alice,突然上市,标价999元。
实物到手还是专业画师的老婆包装,老婆明信片,甚至一页纸的操作指南背面也是老婆,纸片人爱好者一定会狂喜,当然这个封套还是依旧那么紧,本体设计的极简风,干净简约,纯白的电池仓怕你会弄脏,还给配了保护套,我觉得还是很贴心的,就这点小事,很多同类竞品就做不到。这个保护套凹槽那面对应的应该是Type-C充电口的那面,上盖带磁吸的那面朝前,我就是套反了才意识到这些,希望你不会跟我一样费半天劲套进去,但把方向搞反了……还有个需要注意的是腔体没有左右的标识,在盒子里还能区分左右,拿出来就不太好区分,我总结的经验是,保持亮灯的那个小logo的三角的尖儿朝上就能区分出左右了。再就是有些朋友反映带着保护套用无线充电不太确定有没有在充,这个就得打开盖看一眼点亮的指示灯有没有在动,或者你可以跟我一样,用有指示灯的无线充电座。
腔体本身非常小巧轻便,当然相比各种豆的造型稍微是大了点,但这也是为了保持完整声学腔体结构,仔细看他这个透视图确实也是把电路和动圈结构隔离开的,毕竟是动圈耳机,内腔对声音的影响还是不小的,尽可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更好的声学传导路径之间做平衡也是有点难度的,另外这样设计也可降低TWS相关元件对声音传导的负面影响,毕竟尽可能的隔离分置了嘛。耳机套的部分配了UC套和泉水套,个人更偏爱前者,佩戴的更紧一些,当然泉水套的调音效果也很不错,喜欢的人也不少,配在一起也增加了一些可玩性。借助腔体背面凹凸刚好卡在耳朵上,可以获得很不错的佩戴体验,牢靠程度足以应付一般程度的运动状态。
声音部分Alice采用Kato同款的FEA有限元仿真专利U.L.T超线性动圈单元,配合包含dlc在内的三种不同特性材料制成的高刚性、低重量、高阻尼,声学综合性能超过铍材料的特殊振膜,再加上旗舰级SOC高通QCC5151,以及自家核心的VDSF以及全新加入了模拟耳机与音箱传输路径末端的直达声构成差异的升级版VDSF+,把它们混合在一起制成的Alice可以说是BUFF叠满了。按照世俗评价标准,上面这套官方的大段陈述,属于是要硬件堆料有硬件堆料,要技术名称有技术名称,光看就够开脑放了,但我评价好坏还是比较在乎实际体验。
下载MOONDROP Link APP,耳机连接手机,aptX Adaptive自适应高码率传输协议的支持最高支持24Bit/96kHz的音源,还能切换高码率和低延迟以应对不同使用场景。顺便一提,这个甜妹的语音提示是真的好听,这也算是个新鲜的点吧,比同类产品的机器人语音包好多了,尤其在你长按左边面板两秒后,开启/关闭VDSF+的时候,她的语音提示甚至带情绪,打开的时候语气相当积极可爱,关闭的时候就有点down,好像委屈巴巴的在说“怎么关了?不喜欢这个模式么?”。挺会玩啊,这算是纸片人2.0了吧,又给友商提供了新的模仿案例呗?
说回正题,进入APP后你需要先完成一系列的升级,APP升级和本体OTA到最新版本后,你可以在调音配置页面选择多达十种不同的现成调音进行体验,这也是我觉得最为有意思的点,预设调音友商也有做的,但趣味度跟Alice这十个可以说就有很大差别,除了默认配置的Moondrop Target是基于自家VDSF Target Response调教之外,其他九个都跟猜谜似的,犹抱琵琶,让你通过看名字和简介再配合听来猜到底是在致敬谁,甚至让我感觉有种解谜游戏的感觉。
其实说到底,这种让人感觉有趣的体验,其本身实现所基于的逻辑原理也许并不稀奇,但肯下功夫去做,去测这些被致敬的经典型号的声学参数,然后还要结合已经既定的物理元件限制,尽可能把握原作风格要领,完成虽然不可能完全复刻但还要力求神似的这个过程,正是很多把卖耳机纯当赚钱的生意人很难理解并模仿的,这也是我觉得水月雨品牌最难能可贵的,也是最核心的护城河。咳咳,跑题了,说回声音的具体表现,在默认配置也就是Moondrop Target之下,三频分布还是比较水月的,低频正如封面的老婆一样,量不太大。但好在质感还是非常不错的,有细节有层次,回弹收放不拖沓,氛围虽然不多吧,但也够用,不至于说多么骨感,低频的量感虽然偏少,但也没有敲铁皮的感觉,毕竟还是个动圈耳机。但有一说一,在动态这方面的表现还很不错,起伏较大的歌曲表现还挺带劲,如此看来这个低频的量感控制就是有意为之了,嗯,水月还是那个水月,一提到旗舰,真音质,纯粹声音,就还是那个贫r,不是,还是那个正确声音论了。
默认模式下人声比较凝聚,轻微靠前,密度还是比较扎实的,声线也比较流畅,没啥毛刺,女声齿音控制挺好的,在毒的基础上没有搞出刺耳的声音,听梁静茹也能安心享受,低频没有搞拖沓的好处就是听快节奏歌曲整体感觉干净利索,素质感会好很多,解析分离该有的也都有,听听小编制室内乐,弦乐和钢琴的表现极好,通透明亮不刺激,泛音也够,我个人很喜欢用Alice的默认模式听小提琴。如果你单独长按两秒左耳触控打开VDSF+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声场打开一点,横向的展开,氛围提升一点,有那么点环绕的感觉,人声我个人觉得没之前那么凝聚,位置也稍微退后一点,打开后听听现场或者大编制还是不错的。关闭该模式依次测试一下剩下九个致敬的:
以上就是一副耳机当十副听的全部感慨,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体验过程,但如果你只是想简单买个耳机连上就听,不折腾这些致敬,那Alice默认配置下的各方面声音表现也要比同价位其他不少竞品要明显好不少,所以这999元的售价里我觉得应该是不含这些用心调整的“致敬”元素的,单纯抛开一切纯粹聊声音,也绝对是值回票价甚至可以说是物超所值,当然如果你对低频量感这事还有想法,那你也可以用APP里面的自定义调音,去针对性的调整具体频段,我试了试把低频段加量,能充分发挥出这个相当不错动圈的实力,而且这个EQ调完不会觉得整体变得嘈杂,还算是比较纯净的技术手段,应该也是用心优化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千元TWS最有竞争力的选手了属于是。|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