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JVC HA-DX3 那个年代难以忘怀的“高级塑料音” [打印本页]

作者: 安音收藏lox    时间: 2022-10-7 11:49
标题: JVC HA-DX3 那个年代难以忘怀的“高级塑料音”
本帖最后由 安音收藏lox 于 2022-10-7 11:50 编辑



从FW001开始,一路往前烧到了FX850,往后烧到了FWW,我这个JVC脑残党已经玩无可玩,新出的SW01/02乏善可陈,老的FXZ200斯人已去,目光便锁定了2000年前后的头戴DX旗舰系列。

之前的DX型号较多,能查到产品线传承比较明确只有一系 DX-1 DX-3 DX1000 DX2000 ,其中DX-1是明确比DX-3简配的次旗舰,而DX1000/2000 系列更像是 SW01/02的平级兄弟,其中DX2000年初在HK老烧那里听过一个下午,更是惊为天人,在我心里JVC DX2000的音响性毫无疑问全面超越了对标的D7000,成为木碗中难得的佳作,关于这个耳机太多故事,之后在说,在此不表。关于DX1/3 外网资料少的可怜,看Archive网站的评分也都很高,既然是JVC脑残粉,先拿下在说。

防杠指南,申明一下所写非常主观,请当娱乐文观看,不推荐购买耳罩,调音棉等现况不明的老耳机。

DX-3的硬件
官网明确写明,DX-3是为了严苛的发烧友准备的旗舰耳机,配有舒适的三维佩戴设定,还有一根4m长的原线。50mm厚度19um的高分子大震膜高速响应4-30000HZ,最高功率可承受1200mw,基本上当年是妥妥的旗舰配置了。
实际上到手,DX-3的佩戴确实让我心动,单元上特别的按钮,三档调节,头大头小都能完美贴合耳朵。耳罩是类似掏空人耳,贴合度非常好,头梁类似铁三角的空气飞翼,大横梁牢固性也很好。基本上阳间的设计一个不漏,阴间设计基本没有,佩戴已经超越了之前我最舒服的R70x。 PS:可能这就是上个时代的旗舰耳机吧,一上耳朵不用开声,就已经开始享受了233

DX-3线材
我特意查了一下,确实是之前烧油介绍过的LC-OFC Class1。索尼,日立,Victor,天龙在上个世纪基本上只拿Class1做旗舰信号线或者旗舰喇叭线。目前看二手,貌似日立家的是最贵的,老Victor的也不便宜,大概是300-400元2米,那DX-3这根4米长镀金头尾的原线,可能也值个千八百的。实际上听感也非常明显,这只DX-3浓的化不开的模拟味,和这根旗舰线不无关系。难道说,古有卡达斯卖线搭耳塞,今有JVC 卖线搭大耳,Final说我成替身了。

DX-3声音
开声就稳了,基本上不用像盲狙塞子一样去慌乱的翻歌,看看是不是自己翻车了。让我比较吃惊的是,DX-3并不是后续天龙化的JVC式调音,把所有木碗都调的轰隆作响,而是一个偏清亮的声底,低频深而弹,比手边的T1 2略浅一丢,中高频嘹亮饱满厚实,中高频透明感强烈,和ED15 Tribute7那种通过腔体回音增厚泛音的云雾缭绕的透明感不同,DX-3透明感来自于Victor式调音自带的超浓泛音,还有那个时代旗舰机争奇斗艳的高频延展,一时间让我想起SA5000,EX1000,可能2000年是一个彪高频的年代,各家都拿出看家本领,但真正把亮而不刺,水润有余做到位的,还得是JVC,相比于SA5000旗舰原型机一样的高频定位,嘹亮无染,理工男一样硬顶上去,DX-3一开声增加了不少高频的泛音与婉转。

厚实的线条,不容疑虑的安定,亮而不碎的高频,弹润如水墙般的泛音,共同组成了Victor式的模拟味,这个模拟味和现在JVC模拟高级喇叭的模拟味还有一些显著差异,主要是声音线条的浑然一体感,不像现在高级耳机,播放MP3,WAV,DSD基本是三个解析三个味道,DX-3不管音源好坏,基本都能凝结成一种浑厚踏实的声音线条,婉转踏实的展现出来。
十几年前Headfi评测过50个旗舰大耳的老烧说过,听过这么多旗舰大耳,如果只让我选出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我想是Transparency,也就是透明感,那种那你无限接近音乐滋味的融化与透明感,是决定一个耳机上限的标准。

总体来说,DX-3如同断代般的泛音音色和模拟风味。风格和后续的DX1000、DX2000,木振膜SW01/02都截然不同,真的要强行做类比,可能比较像HD600转移到HD650的审美变迁--一个各家由飙高音,昂扬积极的年代,转移到偏重低频,削减高频的追求全频中正的年代。而DX-3之于DX1000的位置,可能就是HD600之于HD650。

DX-3的特色

DX-3最大的特色就是“高级塑料音”,这个特色体验很难写,我尽量描述清楚。
由于这两年见过的耳机很多,所以我现在写文不会用“最xx”来描述,但是DX-3的音色,我想来想去,还是用“最高级的塑料音”来描述比较合适。
去年我再文章中写过,我十分在意耳机的音色,一个塑料振膜的耳机,如果不加个什么镀钛镀金镀铝球顶,一般引不起我的兴趣。

就比如TZ700,把铝顶那种带有灰阶的细腻金属音做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之前听过SA5000,EX1000则带有一种非常自然直白高频,像溪水,像冷风。
去年我也写过老版DT880那种如同高速摇晃一张A4纸的高频,我非常喜欢。

DX-3则在另外一个方向做到了极致,他的振膜塑料味非常严重,却非常非常迷人,如果有摄影朋友玩过大中画幅的胶片,应该听过一张高质量胶片快速摇晃带来的滑腻有厚度的塑料音色,这个大概就是DX-3的塑料音色。

这个音色,配合上DX-3的模拟声底,不仅不难听,对于几乎所有音乐类型,都有极大的愉悦感的加成。就古典来说,他把T1 2代那种中正直白带有一丝钢丝的严肃古典现场,变成了一个经典的日系器材较多的古典现场,音色有一种午后咖啡厅的甜品味,不严肃,但是真的好听,平时坐牢般聆听T1半个小时的体验,突然变成了15分钟的一曲Adagio,愉悦轻松。更绝的是带有合成器的爵士或者电吉他现场,stevie wonder现场,东京事变浮云的骚吉他,还有《Golden Wind》的电吉他版,电吉他音头一起来,那种廉价的塑料味加上俏皮的泛音,真的让我摇头晃脑,大呼过瘾,欧系耳机听太久,这种轻松惬意的音头一年到头都难以听到。人声也因为这种音色,加上了一层CIty Pop的滤镜,仿佛女声都是大波浪高跟摩登女,男生都是喇叭裤墨镜潮男,轻松,愉悦,昂扬,情趣。
就是这样一种廉价塑料音,配上Victor的旗舰线材和上个世纪的调音完成度,居然产生了一种上瘾的感觉,“轻松上头”就是他的主旋律,DX-3的音色就是这样一种魔力。也再一次证明我没有粉错Victor,他用极为成熟有魅力的调音理念,将一块平平无奇的塑料振膜,玩出了极高的完成度,加上线材的加持,如今听来,在我的系统上,愉悦感是远超T1 2,HD650,完成度也是不遑多让。

我想后续的木振膜能延续辉煌,不如说是木振膜是一块本身更加高级鲜美的食材,经过同一个大厨之手,变得更加好听,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仿佛在Victor时代,是不存在的事情。DX-3就是目前还能响的最好证明,为那个年代的工程师们点个赞吧。

全文完,DX2000镇楼


作者: 宗開    时间: 2022-10-7 12:25
确实镇楼,jvc这几年不知道为啥不好好做大耳了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