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W+G T2P耳塞听感分享-已纳入个人退烧系列! [打印本页]

作者: 问就宽松耐听    时间: 2022-9-18 14:37
标题: W+G T2P耳塞听感分享-已纳入个人退烧系列!
听到这副耳塞前,看过有部分发烧友已经对这副耳塞发表了评价,而现在我自己实际听了,发现跟一些发烧友说的声音风格完全相反。可能是前端、录音资源、选用不同尺寸耳塞套等有差异所致。

1.搭配艾利和AK JR
试听曲目:
专辑《A Mis Amigos 》-Nat King Cole
专辑《More Cole Espanol》-Nat King Cole
专辑《Pisces Iscariot》-碎南瓜
AK JR的结像跟当下播放器相比稍显逊色,假如你是一直听艾利和SP2000这中纤毫毕现的前端,突然跳到JR,你会感到“月朦胧鸟朦胧”!BUT,搭配T2P,两张纳京科尔的专辑虽是老碟,但是黑胶直接抓轨。在这套搭配中,竟然没有感觉到JR的结像“落后”,这就很神奇,器乐的解析绝对是超过这个价位!在某些方面可以乱杀很多千元耳塞。

另外,我早前看到有发烧友自发文章中提到这副耳塞是中下盘,在我自己的使用过程中,原配是有三种耳塞套,假如使用大一号耳塞套,确实显得低频偏多的情况,于是我一直都是用的小号只有两对的那种耳塞套,声音框架是趋向三频均衡,两头略压中频一丢丢,就那么一捏捏,形体偏瘦,器乐方面听弦乐和摇滚会很爽,人声方面就要看你喜欢什么样的人声,假如你想要醇厚的男声,这套搭配你找不到,假如你要润泽的女声,你也找不到,假如你想要带颗粒感的欧美人声,你想要不会刺激的电音曲目,那你就可以找到。这第一个搭配就已经让我把这副耳塞纳入“退烧系列”。

2.搭配凯音N3Pro(三极管模式)
试听曲目:
《会呼吸的痛(2008年今天情人节Live)》-梁静茹
专辑《静茹&情歌 别再为他流泪》——梁静茹
专辑《This-is Acting》-Sia
专辑《Lover》-Taylor Swift
如果在其他搭配中T2P的高频明亮度不够,是对,也不对。
“对”的是在某些搭配确实会不够明亮,后面会写到。
“不对”的是搭配“山炮”的三极管模式听流行时,明亮的高频绝不会让你失望,不仅足够明亮,泛音充足,晶莹剔透,加之模拟味的强势介入,反正我是不敢评价T2P听不了流行女声。
N3Pro一直是我用来听女声“御用机”,上文中提到“润泽的女声,你也找不到”,现在你能找到了。同时可以跟”紧巴巴“的KATO做对比,也呼应上文提到的”在某些方面可以乱杀很多千元耳塞“,第一个就杀KATO,整个音场的开阔度、宽松感好似平头耳塞、女声的润泽感、低频的”好听“,都是杀!杀!杀!素质、听感都是碾压KATO、按悬崖边上摩擦!比如《Unstoppable》-Sia,里面的电子合成低频如果是KATO就会砸耳膜,KATO它就是整不明白低频,T2p则不会,它在保持女声突出的情况下,又能保持器乐的强势表现,《This-is Acting》整张专辑听下来瞬态、爆发力非常过瘾,让我一时很难在这副耳塞上挑毛病!因它既能保持乐感的同时又能把素质拉满,还能做到不会刺激,这很TM的难得!
既然是讨论评价两极分化的T2p,那就有必要说一下凯音N3pro,这台价格入门的电子管便携播放器,在HiFi交易吧是“吧黑机”。一直以来,我时常看到有些器材在网络上评价不好,可我依然会去淘回来,自己一听,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不堪,我也相信肯定有不少老烧会有跟我一样的经历。凯音N3Pro最困扰发烧友的问题就是干扰、杂讯、底噪、耳鸣声。第一,电子管不要离WIFI 强的位置太近。第二,电子管不能振荡、磕碰,第三,所谓的杂讯,其实是歌曲资源有问题,比如一些盗版CD碟抓轨出来的资源,掺杂了不少噪音,凯音处理音频文件的时候会放大这些噪音。第四,使用闪迪红黑内存卡。如果这四点你不想去折腾去妥协,那你会错过一台”白菜价“的好机器。

3.搭配德森瑞DTR1。
试听曲目: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克尔特斯》
《门德尔松第三交响曲-马格 》
《雷斯庇基-马泽尔指挥》

这套搭配对一些发烧友而言不是很适合听流行,因为它的高频不够“亮堂”,如果是DTR1+可能更适合听流行,就看发烧友的听感偏好是什么样的。而这套搭配回放古典乐,才是T2P的“本命输出”。就德九这张碟,能让你惊叹一副1299元的耳塞是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动态、纵深、气势?

       同时如T2P销售文案描述的”高保真“那样,还原性挺好,趋于真实的乐器,到了《门德尔松第三交响曲-马格 》
《雷斯庇基-马泽尔指挥》这两张碟,你也许又不觉得高频不够明亮了,因为反复又反复重申的“听音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最终到你耳朵里的声音”,录音资源从源头就开始左右最终声音,即使是同一首歌,从不同版本的CD碟抓轨出来,三频的分布,乐器的位置,人声的距离和厚薄,都会有差异。文中写到的三张碟是迪卡之声50CD限量版套装。

 总结:T2P这副耳塞,到了搭配德森瑞DTR1,就不是AKJR那样声底偏薄了,是比较适中的厚度,这就形成了两极分化的听感。曲风倾向性还是以古典为主去讨论更能让发烧友接受,前提你的前端能听古典,如果你的前端都不能听古典,那你用这副耳塞很容易翻车。流行人声方面,假如你是追求很极致的人声表现,那这副耳塞命中率不高。假如你平时常听古典,偶尔也听少量流行,那这副耳塞还是很值得入手,换一换水月雨的清泉套、UC套、Final E套等等。我的文章标题也没有吹的成分,因为我自己手里前端有几台,耳塞套品类也不少,根据曲风去调教搭配,做到古典摇滚流行通吃是没问题的,这也说明了T2p的“好底子”是有的,否则再怎么换前端换耳塞套也无法做到“退烧”。  

      近两年便宜又好听的耳塞很多,天健HOOK-X、水月雨KATO、森韵黑洞mini、分贝LUNA、NiceHCK EB2S等等,姑且不去讨论“越级万元”“越级五千”这种太主观的话题,但至少是“行业照妖镜”.........照妖镜........妖镜....镜....镜......


作者: nbaworldcup    时间: 2022-9-18 19:28
本帖最后由 nbaworldcup 于 2022-9-18 19:30 编辑

嗐,说那么多其实就是典型两头翘的古典调音,人声确实没那么差,但一耳朵明显的薄只能通过怼线材找补。素质也就是2k多的水平,声场还缺乏顶部空间的构建。可以说在听乐器方面明显越级了1k档,但全频段的音色都跟真实还原没什么关系就是了,尤其是那个管乐音色,这方面真别硬吹。
作者: 问就宽松耐听    时间: 2022-9-18 22:29
nbaworldcup 发表于 2022-9-18 19:28
嗐,说那么多其实就是典型两头翘的古典调音,人声确实没那么差,但一耳朵明显的薄只能通过怼线材找补。素质 ...

看了你的评论,就去看了你的主页,你写的比我好




作者: 最长的旅途    时间: 2022-9-22 07:16
帮顶耐听兄
作者: 小埋老鼠的平房    时间: 2022-9-22 09:53
这塞子注定分歧很大,基本一个设备一个声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