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听完HDTT唱片公司的音乐资源后,别的音乐资源不想听了 [打印本页]

作者: lnzk515    时间: 2022-7-24 12:48
标题: 听完HDTT唱片公司的音乐资源后,别的音乐资源不想听了
     前几天有人推荐了HDTT音乐资源,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70812,我下后,近几天一直在听,感觉是我目前听到的最通透的音乐,再去听别的音乐感觉全都像蒙上一层纱,完全听不下去了。还有比HDTT音乐更好的么?
     上网查了下HDTT唱片公司,高清晰度磁带传输是一个狂热的2&4轨道开放收录机和一个严肃的发烧友的心血结晶。多年来收集的许多录音带都包含了遗忘的具有历史重要性的表演。我们的使命是与其他音乐爱好者一起保存和分享这些稀有宝石,并用最好的最先进的设备和最好的技术对它们进行精心的重新设计。我们非常特别的版本是您进入独特音乐和声音冒险的入口。 HDTT转录过程中的每一项技术都对编码数字信号的质量做出重要的,可听见的贡献。他们所有人一起制造音速魔法。 HDTT版本的改进产生了非常好的音质,并且在任何类型的系统上都很明显。在当今世界,音乐比以往更珍贵。您将有机会听到其他媒体无法获得的表演。我们相信,作为音乐爱好者,您将会对High Definition Tape Transfers所提供的录音带有深刻的印象,甚至感到震惊,事实上,我们相信,他们只会重新定义您认为可能来自大受注目的光盘的内容。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7-24 12:51
那您的设备和耳机是什么,能很好的过滤最经典石机味碟,那二嫂的sacd抓轨一样能也听好喽
作者: lnzk515    时间: 2022-7-24 13:11
jimguo 发表于 2022-7-24 12:51
那您的设备和耳机是什么,能很好的过滤最经典石机味碟,那二嫂的sacd抓轨一样能也听好喽

HDV820和800S, 仙籁数播和线电,国产声匠电源线和USB线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7-24 13:13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7-24 18:51 编辑
lnzk515 发表于 2022-7-24 13:11
HDV820和800S, 仙籁数播和线电,国产声匠电源线和USB线

那就奇怪了,经典旗舰大耳。听的是数码文件吧。对比DG和EMI的SACD抓轨呢。一般会感觉大部分的HDTT和二嫂抓轨的SACD冷刺极像刮玻璃声。不过既然能有好的感受,也可以先听着。其它意见建议以后再说去尝试的。

作者: 张花花    时间: 2022-7-24 13:16
HDTT你把他放在那个年代的录音去衡量可能属于优秀,但和现在的录音比起来真不值得一提
作者: lnzk515    时间: 2022-7-24 13:20
jimguo 发表于 2022-7-24 13:13
那就奇怪了,经典旗舰大耳。听的是数码文件吧。对比DG和EMI的SACD抓轨呢。一般会感觉大部分的HDTT和二嫂 ...

用硬盘盒听的下载的文件,连细微的小玲珰声响都相当清澈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7-24 13:26
可以找齐一些SACD包子:

EMI CLASSICS 100 (24bit, sacd,iso)  -234GB
TOWER (到17年6月, 100 SACD)  -334GB
Universal (Japan) SHM SACD 古典 114辑  -353GB
RCA Living Stereo 60 (01-54, dsf) (补55-60, flac) -156GB
HDTT -dsd, 24  -153GB
Esoteric-ESSD -150 sacd  -453GB

多重奏 -DSD  78.6GB
我的资源 sacd 500  -1.04TB
我的资源 sacd 500-orgen  -248GB
SACD -多厂牌 231  -1.05TB
sacd -cd -PentaTone  -335GB
SACD -256k  -519GB

DG母带 vol2 (24bit)  101GB
EMI (24bit) -48GB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7-24 13:30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7-24 13:35 编辑
lnzk515 发表于 2022-7-24 13:20
用硬盘盒听的下载的文件,连细微的小玲珰声响都相当清澈

那肯定啊。这就和一些大耳机一样,直接把压制噪声的调音尽可能减小关闭,揭示力就平步提升了。比如森海598的揭示力就强过拜亚DT990,但细节粗糙是无法改变的。德国大师大耳机的调音也类似,总体品质限定的情况下要想提升揭示力,就必须减小噪声压制。

也许您听的是24bit的HDTT吧。这种格式比SACD的玻璃感好些。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7-24 13:32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7-24 18:47 编辑

第一个阶段是懵懂阶段,垃圾免费赠送耳塞都觉得可听。
第二阶段就是低频震撼,使从未注意过音质的人眼前一亮,觉得超级牛逼。森海600系们就有的玩了。
第三个阶段就是HiFi阶段,大家都拼揭示力。不过没有对比也觉得不错。这个阶段也是一种提升,但经不住对比。

第四个阶段是均衡高低频和细节的自然细润都要上台阶,设备不变的情况下,靠片源音质的提供就行。
到这个阶段,用大耳机和桌面设备,都可丰俭由人。老旗舰和新旗舰大耳机都行。片源可以用数码高码提升会很大。广泛比较能找到更好的。

-
第五个阶段,其实是进一步提升临场感的真实度和自然声压。到这个阶段就要真金白银入烧了,一把上万是个基础成本。进而单种器材万元成本。


类似于五味的调和,一个最得好的菜不能突出个别要素。各方面要有自己应有的程度,感觉不到个别因素反而是最好最全面的均衡。



作者: lnzk515    时间: 2022-7-24 14:21
jimguo 发表于 2022-7-24 13:32
第一个阶段是懵懂阶段,垃圾免费赠送耳塞都觉得可听。
第二阶段就是低频震撼,使从未注意过音质的人眼前一 ...

在老师您的帖子里总能学到您对发烧音乐的感悟,让我们受益匪浅。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7-24 14:51
lnzk515 发表于 2022-7-24 14:21
在老师您的帖子里总能学到您对发烧音乐的感悟,让我们受益匪浅。

也是看多了经过对比摸索出来的

作者: 关西鲁提辖    时间: 2022-7-24 16:18
hdtt数码味太重 并不宽松耐听
作者: 丽音    时间: 2022-7-24 17:04
jimguo 发表于 2022-7-24 13:32
第一个阶段是懵懂阶段,垃圾免费赠送耳塞都觉得可听。
第二阶段就是低频震撼,使从未注意过音质的人眼前一 ...

这个总结一针见骨啊,适合多数人走过的路
作者: 丽音    时间: 2022-7-24 17:07
一步都省不了,必须要有过程才会明白何为好听,然后才会有所有选择
作者: 丽音    时间: 2022-7-24 17:09
其实也简单,首先找到自己喜欢的曲目和指挥家,再去对比听评级为三星企鹅、大禾花版本就会一目了然,那个评级不是浪得虚名的。
作者: lnzk515    时间: 2022-7-24 17:44
jimguo 发表于 2022-7-24 13:26
可以找齐一些SACD包子:

EMI CLASSICS 100 (24bit, sacd,iso)  -234GB

1lejvzbfWn-wEdsgJ7sZCfQ    nwm9
全部是DSD格式的,ISO格式数播听不了,


作者: 丽音    时间: 2022-7-24 18:04
lnzk515 发表于 2022-7-24 17:44
1lejvzbfWn-wEdsgJ7sZCfQ    nwm9
全部是DSD格式的,ISO格式数播听不了,

搜一个SACD转换DSD分轨的软件即可

作者: lnzk515    时间: 2022-7-24 18:48
本帖最后由 lnzk515 于 2022-7-24 18:50 编辑

这几套大包子是有人专门把ISO转成DSF格式的
作者: jxj1974    时间: 2022-7-24 18:55
张花花 发表于 2022-7-24 13:16
HDTT你把他放在那个年代的录音去衡量可能属于优秀,但和现在的录音比起来真不值得一提

赞同,对于历史录音的重制水准,AP,blue moon,Alexandre Bak这几家的音质明显较好。转制工程师的水平很重要。

作者: llbird2021    时间: 2022-7-24 19:52
关西鲁提辖 发表于 2022-7-24 16:18
hdtt数码味太重 并不宽松耐听

hdtt转录是还可以,但是曲目选择有点怪。。

很多经典录音没有,却转了一些二线的录音。。听着略有点无聊的那些历史录音。。

再比如莱纳的一些转录,我感觉还是官方版的sacd效果更好一些。。


这个包子里,请问大家觉得特别值得自家硬盘占一块的录音是哪一只。。





作者: llbird2021    时间: 2022-7-24 20:03
张花花 发表于 2022-7-24 13:16
HDTT你把他放在那个年代的录音去衡量可能属于优秀,但和现在的录音比起来真不值得一提

做转制,最关键的是音源是啥

hdtt的音源我一直没搞清。


40年代前后磁带记录开始以后,基本上最好的音源就是母带。

能够用大厂母带转录的几乎只有原厂了。


而且现在的dsp技术,跟20年前又不一样了。我推测是有人把深度学习算法加进来了。

简单的讲,就是有些老照片你用ai修复后,看起来清晰很多,但是仔细看又觉得跟新照片的那种清晰相比是非常的不自然的。这个只是ai画出来的。

现在不少“新转录的历史录音”有给我这种感觉,就像是看一个“ai高清修复”的照片的感觉。




作者: lnzk515    时间: 2022-7-24 20:10
很多转制,没在提高原音细节上下功夫,杂音少了,细节也少了,显得空荡
作者: llbird2021    时间: 2022-7-24 20:13
另外不得不吐槽一句,hdtt动不动玩192k采样。。。其实从信号学角度,那几个录音24-48都已经足够记录了。

大家如果手头有正版cd,可以看一眼小册子,小册子有时候会记录录音设备型号 ,很多模拟录音黄金时期的录音,其麦克风的带宽都还没达到20k。。。

50-70年代,频谱能超过20k的录音其实并不算很多,因为录音公司也不傻,你要提高带宽就要提高磁带转速,提高转速以后就是钱
作者: 丽音    时间: 2022-7-24 20:17
llbird2021 发表于 2022-7-24 19:52
hdtt转录是还可以,但是曲目选择有点怪。。

很多经典录音没有,却转了一些二线的录音。。听着略有点无 ...

一首没留,听了几首,看了看曲目目录后直接删除了,不喜欢里面的曲目

作者: llbird2021    时间: 2022-7-24 20:21
丽音 发表于 2022-7-24 20:17
一首没留,听了几首,看了看曲目目录后直接删除了,不喜欢里面的曲目

我也一首没留。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7-24 20:26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7-24 20:28 编辑

数码音乐文件其实不在于指标数字,而是要直达目的直接听效果。即便是用老旗舰大耳机也能听出的分辨高吗文件音质的好坏。比如最近出现的很多192的古典录音就明显比两年前的那些好多了。不刺不尖锐,很正常。细节多声压更自然。但没人吹用了什么技术,效果就是明摆着的。既然能明显听出来,那就不用多管什么旁敲侧击的中间环节的技术问题。
作者: llbird2021    时间: 2022-7-24 20:31
新录音么当然192k比较好。老录音除了占空间以外没太大意义。

当然,如果要进行abx盲听测试,其实挺难的。要把两个录音调到可以进行abx,其实有很多参数要调。

很多与采样率完全无关的参数,你会发现对主观听感影响巨大。
作者: 张花花    时间: 2022-7-24 20:34
llbird2021 发表于 2022-7-24 20:03
做转制,最关键的是音源是啥

hdtt的音源我一直没搞清。

受制于当时的录音质量,模拟录音转数字,再好的转制技术也难

作者: llbird2021    时间: 2022-7-24 20:35
llbird2021 发表于 2022-7-24 20:31
新录音么当然192k比较好。老录音除了占空间以外没太大意义。

当然,如果要进行abx盲听测试,其实挺难的 ...

当然,说新录音192k比较好,不是说诸位坛友都能听到超声波了。不是这个意思。

绝大部分hifi设备的额定带宽就是到20k。就算你 的音源能够播放超声波,经过功放和喇叭出来,超声波也已经被削了。

说192k新录音比较好,主要是,最大的成本是那ad和da芯片,这俩是摩尔定律降价的,然后后续的低通滤波器之类的设计会简单很多。

此外,192k的在制作混音的时候就精确多了。192k完成混音,压回cd标准都是极好的。



作者: llbird2021    时间: 2022-7-24 20:40
张花花 发表于 2022-7-24 20:34
受制于当时的录音质量,模拟录音转数字,再好的转制技术也难

living stereo系列是还可以的!再比如heifetz。有些曲目可能没有收录进这个包子,但是带宽是可以的!

当年rca如日中天,为了达到比20k多那么一点点的带宽,把录音磁带机转速提高一倍,成本直接贵了一倍。

其他公司基本上吃不消这么玩。

比如水星的,我看了下频谱,其实基本上没达到20k,living presense虽然在那个年代水星的这批已经算是非常优秀的了,50年代中期,dg的很多录音还是一股子二战味。。




作者: 北京-老齐    时间: 2022-7-25 00:16
谢谢啦
作者: klx2799    时间: 2022-7-25 09:03
以前因为高规格收集了上百个HDTT的文件,但那尖冷薄(个别还好)实在让人受不了,也尝试过换各种USB线,最终还是把他全部删除掉了,从此不再碰HDTT,现在只喜欢24-96了
作者: lnzk515    时间: 2022-7-25 09:17
klx2799 发表于 2022-7-25 09:03
以前因为高规格收集了上百个HDTT的文件,但那尖冷薄(个别还好)实在让人受不了,也尝试过换各种USB线,最 ...

我下的包子里是DSD64-256和24-192格式的,所以听起来没有什么尖冷,细节相当多,现场感强

作者: lnzk515    时间: 2022-7-25 09:18
klx2799 发表于 2022-7-25 09:03
以前因为高规格收集了上百个HDTT的文件,但那尖冷薄(个别还好)实在让人受不了,也尝试过换各种USB线,最 ...

我下的包子里是DSD64-256和24-192格式的,所以听起来没有什么尖冷,细节相当多,现场感强

作者: lnzk515    时间: 2022-7-25 09:32
本帖最后由 lnzk515 于 2022-7-25 09:38 编辑

昨天在网上找到的几个SACD大包子,包括EMI,二嫂,HI-RES,RCA,SHM,tower,
1lejvzbfWn-wEdsgJ7sZCfQ   提取: nwm9
全部是DSF格式的,方便在数播上听。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2-7-25 09:43
llbird2021 发表于 2022-7-24 20:03
做转制,最关键的是音源是啥

hdtt的音源我一直没搞清。

pdf上说:Transferred from commercially released, analog reel-to-reel tapes (some of which are more than 50 years old),应该是原版开盘录音带。
作者: llbird2021    时间: 2022-7-25 10:18
prodomo 发表于 2022-7-25 09:43
pdf上说:Transferred from commercially released, analog reel-to-reel tapes (some of which are more ...

哦。那商品开盘带的技术指标相对于黑胶是好一点的,但是相对于原始母带和混音母带还是略差一点。主要吃亏在动态这个指标上。

作者: llbird2021    时间: 2022-7-25 10:19
prodomo 发表于 2022-7-25 09:43
pdf上说:Transferred from commercially released, analog reel-to-reel tapes (some of which are more ...

我印象里,莱纳和吉列尔斯的那个柴一,有个乐章是有破音。有点像当年磁带卷带了的感觉。。我当时猜可能就是开盘带转的。。

作者: llbird2021    时间: 2022-7-25 10:24
klx2799 发表于 2022-7-25 09:03
以前因为高规格收集了上百个HDTT的文件,但那尖冷薄(个别还好)实在让人受不了,也尝试过换各种USB线,最 ...

50年代历史录音,尖冷次这个跟原始录音有关系。

hdtt这批,与同时代的相比都不算是最优秀的模拟录音。

这个跟数码转制没关系。数码音那种干冷薄,主要是80年代初的ad芯片不够完善、量化误差和时钟误差比较大而导致的。

但是ad芯片是摩尔定律的,到90年代这个问题基本已经不存在了,如果干冷薄次,这个跟数码化本身没关系了。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2-7-25 10:42
这套录音对我来说意义不大,下来看看是怎么一回事就行了。
作者: 丽音    时间: 2022-7-25 11:09
还有那套迪卡类比黑胶6LP,下载回来听了个几首热闹,不值得保留,我也删除了,不代表其他人喜好哈,别扔砖过来~
作者: blackfoon    时间: 2022-7-25 11:16
lnzk515 发表于 2022-7-25 09:32
昨天在网上找到的几个SACD大包子,包括EMI,二嫂,HI-RES,RCA,SHM,tower,
1lejvzbfWn-wEdsgJ7sZCfQ    ...

感谢

作者: bach    时间: 2022-7-25 14:56
lnzk515 发表于 2022-7-25 09:32
昨天在网上找到的几个SACD大包子,包括EMI,二嫂,HI-RES,RCA,SHM,tower,
1lejvzbfWn-wEdsgJ7sZCfQ    ...

为什么总提示"提取码错误"?

作者: dsj2010    时间: 2022-7-25 15:54
lnzk515 发表于 2022-7-24 17:44
1lejvzbfWn-wEdsgJ7sZCfQ    nwm9
全部是DSD格式的,ISO格式数播听不了,

EMI 目录下的 《BACH CELLO SUITE》里面没有唱片信息,是谁演奏的?

作者: tenijrewww    时间: 2022-7-25 21:01
llbird2021 发表于 2022-7-25 10:19
我印象里,莱纳和吉列尔斯的那个柴一,有个乐章是有破音。有点像当年磁带卷带了的感觉。。我当时猜可能就 ...

我也早就注意到了,可能注意到的人不多,持续时间大约有10多秒左右的MONO声,我就猜测大概是磁带的一个声道坏了,两个声道都用没有坏的那个声道的信号。

作者: llbird2021    时间: 2022-7-25 21:10
tenijrewww 发表于 2022-7-25 21:01
我也早就注意到了,可能注意到的人不多,持续时间大约有10多秒左右的MONO声,我就猜测大概是磁带的一个声 ...

非官方转录的就是容易有这种糟心事。听了一半非常影响心情。

作者: lnzk515    时间: 2022-7-26 08:17
把二嫂和SHM二个大包子下完了,音质非常好,dsf格式文件确实优于其它格式文件,继续下载其它几个大包子,准备清理删除硬盘中前期下载的非dsf格式大包子
作者: llbird2021    时间: 2022-7-26 09:16
lnzk515 发表于 2022-7-26 08:17
把二嫂和SHM二个大包子下完了,音质非常好,dsf格式文件确实优于其它格式文件,继续下载其它几个大包子,准 ...

您悠着点别都清理啊。。官方出的hires的flac质量也都是可以的啊。。而且格式的通用性、可检查的特性都是dsf没有的啊。

另外大量的sacd包子都是iso格式,相对来讲,我个人更喜欢囤iso。。。md5校验的时候,一个文件总比5,6个分轨好,而且分轨以后,多一个少一个,中间有没有被篡改,也都说不好。

假设播放器只支持dsf,我也宁可从储备盘里自己割dsf出来



作者: lnzk515    时间: 2022-7-26 14:10
llbird2021 发表于 2022-7-26 09:16
您悠着点别都清理啊。。官方出的hires的flac质量也都是可以的啊。。而且格式的通用性、可检查的特性都是d ...

谢谢提醒,我只是把不想再听的清理了,喜欢的经典的还是保留。
作者: lnzk515    时间: 2022-8-11 19:43
jimguo 发表于 2022-7-24 13:26
可以找齐一些SACD包子:

EMI CLASSICS 100 (24bit, sacd,iso)  -234GB

/s/1TdN7Uz2R6vv7EbVjb30cLg
提取码:766n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3的分享


作者: tenijrewww    时间: 2022-8-13 17:21
应该说音源与播放设备之间也有一个适合性的问题,同一个音源在不同的播放设备上重放会有不同的效果。另外,不同的transfer方法处理同一个录音母带而产生的不同效果,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品味。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8-13 17:28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8-13 17:32 编辑

但是原本的黑白照片,在什么设备上都不可能显示出彩色,更不可能玩出立体的,甚至全息的。一个曲目和指挥家乐团的演奏,也不可能播出别的演出版本。
作者: tenijrewww    时间: 2022-8-13 20:13
jimguo 发表于 2022-8-13 17:28
但是原本的黑白照片,在什么设备上都不可能显示出彩色,更不可能玩出立体的,甚至全息的。一个曲目和指挥家 ...

没错,那个就是玩偏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8-13 20:54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8-13 21:10 编辑

或者说暴露了心态。那就是以小博大,不想花钱还整天梦想有超级好声的器材。银子不够脑放凑,捡个鸡蛋孵小鸡,小鸡长大多下蛋,循环往复能通天。饲料看护成本绝对不去算。
作者: qq555w    时间: 2022-10-24 14:11
jimguo 发表于 2022-7-24 13:26
可以找齐一些SACD包子:

EMI CLASSICS 100 (24bit, sacd,iso)  -234GB

hdtt 和DG母带 vol2 (24bit)  101GB,都是母带转录的,您是说hdtt 的母带录音不如DG,还是转录技术不行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10-24 14:21
qq555w 发表于 2022-10-24 14:11
hdtt 和DG母带 vol2 (24bit)  101GB,都是母带转录的,您是说hdtt 的母带录音不如DG,还是转 ...

听过就知道了,HDTT应该是原封不动把找来的东西翻制一遍,很多版本都是刺激声,或者原版声音的本身就可以。都是自己听的效果,看器材而定。

作者: beijinglaoshi    时间: 2022-11-11 07:55
买的界面有点肉,听HDTT正好,有好的HDTT录音再收点
作者: hotage    时间: 2022-11-11 09:08
多谢楼主分享!!!
作者: zhby9818    时间: 2022-11-11 10:53
CD就够用了,以前只有CD不也是几十万的设备烧得不亦乐乎嘛。
追求格式就像玩摄影最求像素,再拍报纸拍墙砖。
好好听音乐好好拍照多好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