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听闻他很大,很粗,一试果然很厉害 - 蹭听何庆华R27
[打印本页]
作者:
Frank75
时间:
2022-4-7 16:22
标题:
听闻他很大,很粗,一试果然很厉害 - 蹭听何庆华R27
本帖最后由 Frank75 于 2022-4-7 16:26 编辑
话说因为疫情无聊,很多器材都没法去接触。坛里偶尔看到烧友@周波涛也是无锡的,用的是何庆华R27和650,与我的HDV820和660s正好完美错开,很好奇这一套的听感。私聊了两句,周兄大手一挥,赐我听几天。期间恰逢无锡处于半封闭状态,周兄被封家里,于是屁颠屁颠地跑到惠山区,把机器搬了回来。
到手第一感觉:重,第二感觉:大,第三感觉:粗。何庆华慕名已久,都说身大工粗,今天才体会到是怎么一回事。依我看来,倒不是粗糙的粗,而是老毛子粗犷的风格,用料扎实,外观不羁,做工倒也不差。见识过歌德的人,看了这个也没什么好惊讶的。
周兄热情地随R27给了罗版的HD650。在用R27听800s之前,忍不住好奇,仔细对比了在同一前端和线材下的650和660s。650更昏暗松弛,高频抑制,人声放在中心,乐器为之配合,不夺人声。660s的人声更紧更闷,听感不够松弛,但弦乐明显更亮,更敏感,整体听感趋向于800s那个方向。从整体的协调性来说,是650更成熟,耐听,横向宽。660s更亮,更现代,更躁动一些,素质也更高,横向窄,纵向突出。至于哪个更好,很难说。你要说成熟老到,喜欢长久聆听听港台人声,那么650更有韵味。要想在听人声的同时,强调乐器的线条感和亮度,比如吉他,同时对解析度要求更高,那么660s是更好一些。就如我喜欢听爵士,那么乐器的亮度和细节是比较在意的,所以660s更合适些。
在HDV820下听Murcia,650需要把音量从660s的7点打高到8点。650也不错,但毫无疑问660s上的萨克斯风线条、亮度和空气感更强,感觉它的振膜更薄、脆,听感是往800s,歌德那个方向靠的。在HDV820这样的前端下,两者的区别进一步缩小。在HDV820,同一根原厂4.4平衡线上,650钝一些,660s更锐一些。660s原本在iFi Zen签名套上纵向声场窄的问题不复存在,人声依旧比650贴耳,吉他依旧比650更亮。650依旧更松弛,但声场有点混杂,混响有点重,定位不够清晰,恕我愚见,表现不如660s。
听马六,660s的管弦乐明显更亮些,动态也更强,但由于横向窄,听感挤了些。650的横向声场则更宽,收缩的动态导致更宽松流畅耐听,660s应付这种大场面有点过锐、过紧,整体听感不如650那么宽松流畅,解析度则明显好于650。
听Brindisi,受益于撑得更开的横向声场,650的乐曲与人声之间更宽松,开头男高音从左到右再忽中的定位感更清晰,660s则定位略含糊,声场略挤一些,到了最后的高潮大合唱/奏,则都不怎么样,被800s秒成了渣。然而,这里说到的定位差距,换到R27上则神奇地消失了,660s人声依旧更贴耳,横向依旧略挤,却丝毫不乱,空间定位感和器乐人声错落感完美胜过650,在这首饮酒歌上,660s胜出了。
回到马六,这次是R27。同样的感觉,660s丝毫不乱,小号嘹亮,弦乐激荡,更亮,解析更高,动态更强。所以说660s听古典不行的话,是否给了它足够好的耳放?回到人声,则还是650更宽松自然些,660稍紧,650更松弛自然些。回到Murica萨克斯,660s更亮,动态更强。The Hell Song,660s低音更凶猛强劲,鼓点收得更快,瞬态极好,650松弛有弹性,低频稍有点拖混。两者在这里的表现其实在伯仲之间,根据各自特性和适听音乐,最多也就百分制5-10分的差别。650听人声更松弛耐听,声场稍大,660s横向略挤,人声更贴耳,但器乐高频完胜,所以就看你听音类别和取向了,喜欢昏暗柔和,港台流行人声,听古典用的耳放一般,650胜;喜欢明亮干净,解析高,听爵士,摇滚,听古典用的耳放够好,则660s更适合。650的整体更柔顺耐听些,调音更中年成熟;660s更激越奔放,有活力但不够松弛,是“歌德化”,“800s向”的森海。
关于650和660究竟孰好的疑惑,众说纷纭,困惑我已久。虽然不知有n次在店里听过,最后买了660s,还总是怀疑自己的耳朵。这次安心听下来,终于解了心结。
回到正题,插上HD800s,用官配4.4平衡线,比较R27和HDV820。由于R27没有4.4口,用了一个泽丰的XLR转4.4接插件。
R27的模式繁多,摸索了下,主要是三种:
NOS模式:仿真TDA1541, 暖厚,适合人声。
OS超采样模式:分2X/4X/8X,8X最中性,适合听古典。
高增益模式:适合推平板。
从650/660s转到800s,声场顿时撑开,密度随之变薄,声线的精细感呈现。据说R27的特色是NOS模式,就先设置在NOS档上听。
听马六,HDV820干净透明,线条清晰,各声部乐器层次分明,定位清晰,丝毫不混杂,鼓声下潜更低。R27动态稍强,管乐的力度更强,透明度稍欠。切换到OS模式8,即8X超采样,最中性的模式,透明度和瞬态都有提升,中频密度更高,听感与HDV820差别不大,各擅胜场。
继续用8X超采样模式听Brindisi,定位感和空间感清晰,乐器和人声分离度好,高潮大合唱丝毫不乱。HDV820的中频密度和定位感相较之下不如,低频下潜则更好。听穆特的小提琴,R27的空间定位和密度好于HDV820,但差距并不太大。
听爵士,Chico Freeman的Murcia,R27干净透明,动态强,瞬态好,线条硬,通透感强,解析好。HDV820萨克斯风更厚,空气感更强,低频量感好,氛围混响好,背景安静度高,听感更好一些。R27在8X超采样下萨克斯风的密度削弱,相应空气感也不如NOS。Take Five里萨克斯风的动态没Murica大,音色暗些,听这首曲子两台机相差不大。
听摇滚,The Hello Song的鼓点,HDV820下潜更深,量感足,R27 NOS则干净有力,弹性强,两者风格不同,很难说哪个更好,HDV820听起来更带劲,R27解析、素质更好。
听人声,R27 NOS的谭艳干净少了些粗粝。哭砂的齿音差不多,HDV820的女声稍柔暗一些。男声方面,HDV820的区瑞强更厚实些,氛围感更强。总体上,HDV820的人声听起来更柔和丰满。
这两台机都能推RS1e,推得都还不错。R27得益于更强的动态和线条感,配RS1e的暖厚更生动些。但说实话,都不能把歌德推出鲜活的韵味来,究其原因,还是过于均衡,中性无染,与RS1e这样个性偏颇的耳机八字不合。
R27属于中正清澈的声线,三频均衡。相较HDV820,R27更加收放自如,瞬态极好,中频的线条感更强,锐而不刺。R27的声音线条轮廓刻画清晰,带来的影响是听人声的柔厚感缺乏,听古典则瞬态更强。HDV820更“钝”一些,人声柔和略暗,吉他拨弦有力,背景黑,动态幅度大。
R27是一台综合素质和可玩性高于HDV820的一体机,NOS和超采样模式赋予了它对不同音乐类型极强的适应能力,高低增益更能适应从低阻到高阻到平板各种耳机,输出输入接口极其丰富,外观虽然粗犷,其实质可称之为工匠精神。同样中性均衡,中频密度比HDV820稍高,丰满度则不如,低频下潜不深但弹性更好,高频差别不大。HDV820的人声更软厚耐听些。相比之下,序曲分体套有明确的调音偏向和音染,低频弹性和下潜差些,透明度也不如。序曲的强处是密实丰满的中频,人声听感很好。
题外话:疫情下何以慰籍?早起跑步,见一场景颇受鼓舞:
作者:
红Se雨Di
时间:
2022-4-7 16:32
无锡烧友帮顶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