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OFF NOS R2R声音丰富自然但不能听,那就必须从源头进行升频。哪怕WIN的声音输出,我也直接设置成32BIT 384来输出(虽然WIN10的升频可能比较原始,但甚至能听出用384比192会略微细腻),音视频播放软件比如FOOBAR或者POTPLAYER甚至更专业的软件当然用自己的升频插件,统统升到176.4以上。对于前端数字信号的变化(同一个数模转换环节之前)对于最终听到声音的影响,我认为其实来自于三个方面:1、纯数学层面的影响,因为众所周知的CD(44.1KHZ)或者视频(48KHZ)本身的缺陷,实际上现代的解码系统都要对其重新处理(滤波,抖动,超采样,升频)才会重播出来,在这个处理环节就会出现本身的RING,ALIASING,NOISE等等,这完全是算法层面的问题。算法层出不穷,肯定是越来越先进,PCM的升频也不占多少资源,对于DK这种机内一切都最终转为PCM做数模转换的机器来说我也不考虑DSD入它,那我选择用电脑来做升频。2、承载数字信号的模拟电流质量。玩音响就是玩电,不同品质的电信号完全可以承载相同的1010这种数字信息,在传输和储存环节其实他们没有什么影响质量差要么就是根据效验码重新传输,要不就是多信号流混合编码验证最终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但是不同品质的电信号在数模转换(音视频转换都是)环节,是会产生可闻(可见)的影响的,一定要让数码信号的模拟载体有尽量高的品质(电压稳定性纹波大小响应速度等等)3、最后才是时钟的影响,在重建音频视频信号时候是否有充分精良的时钟信号参考。实际上2这个环节会影响3。而1这个纯数字处理的环节,放机内做实际会影响2和3,所以我选择把它在最前端做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