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请教一下 HIfi里的“细腻度”是什么意思呀 [打印本页]

作者: 谈械    时间: 2022-3-4 15:49
标题: 请教一下 HIfi里的“细腻度”是什么意思呀
今天聊天的时候偶然看到 但是每个人的解释好像不大一样 请教一下老烧
还有就是结项好 指的是乐器的真实感 还是说乐器的定位好 怎么看好多人表达的词是一个词 但是意思好像不是一个意思。。。
作者: cqnacl    时间: 2022-3-4 15:51
本老烧觉得hufi就很细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 yeeypc    时间: 2022-3-4 15:54
最有趣就是来问形容词,然后有大侠来解释形容词,每次都让我感到快乐。


期盼中。。。
作者: cbib    时间: 2022-3-4 16:15
细腻指 高分辨高密度高流畅度的声音
可与 绵密 这个词对比一下看看
《闲窗括异志》:"或取以为砚,清润细腻可爱。"
《白雨斋词话》:"此处点醒题旨,既突兀,又绵密。"
作者: Candislin    时间: 2022-3-4 16:19
cbib 发表于 2022-3-4 16:15
细腻指 高分辨高密度高流畅度的声音
可与 绵密 这个词对比一下看看
《闲窗括异志》:"或取以为砚,清润细 ...

同意,声音密度大同时声音不刺激,柔和,我觉得可成为细腻
作者: 纱夜    时间: 2022-3-4 16:21
结像能力,声音密度
作者: 谈械    时间: 2022-3-4 16:27
Candislin 发表于 2022-3-4 16:19
同意,声音密度大同时声音不刺激,柔和,我觉得可成为细腻

我自己的听感来说 ATC20很符合这个说法 但是好像又看别人说ATC20很粗。。截然相反了 给整懵了

作者: 谈械    时间: 2022-3-4 16:27
cbib 发表于 2022-3-4 16:15
细腻指 高分辨高密度高流畅度的声音
可与 绵密 这个词对比一下看看
《闲窗括异志》:"或取以为砚,清润细 ...

大概理解了 多谢大佬

作者: 谈械    时间: 2022-3-4 16:27
然后结项 大家指的是什么呢 ~
作者: 王总大帅    时间: 2022-3-4 16:28
举个例子,多边形边数越多越接近圆,懂了吧。
作者: luohuafeiye    时间: 2022-3-4 16:29
都是水文创造的吧。。。
作者: flight8888    时间: 2022-3-4 16:45
楼主可以看看我最近发的两个帖子,分别是4万和50万两套系统的视频,尤其是50万那套,虽然手机录的效果大打折扣,不过应该多少能感受到点。
作者: 回忆雅    时间: 2022-3-4 16:46
hifi文学认真你就。。。。
作者: Gxingfeng    时间: 2022-3-4 17:08
cqnacl 发表于 2022-3-4 15:51
本老烧觉得hufi就很细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能帮忙推荐推荐hufi吗
作者: jimmyxzy    时间: 2022-3-4 17:08
谈械 发表于 2022-3-4 16:27
然后结项 大家指的是什么呢 ~

难道不是结像?
作者: cqnacl    时间: 2022-3-4 17:13
Gxingfeng 发表于 2022-3-4 17:08
能帮忙推荐推荐hufi吗

不敢推荐...我用得线都是工业机线...不适合开脑放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22-3-4 17:17
细腻度这个词我经常用来描述人声的结像。细腻的人声颗粒感会没那么强。
.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钢管的表面就很细腻,而树皮的表面就凹凹凸凸很粗糙。细腻和什么密度、解析之类的无关。
.
如果楼主还不能理解,那我们来点实际的,我直接发两个歌曲链接给你听:
1. https://music.163.com/#/song?id=37899741      
2. https://music.163.com/#/song?id=486999522
上面两首歌都是邓丽君的,第一首是《初恋的地方》,第二首是《爱人》。
请楼主听的时候关注一下人声的结像,相信你不难发现,对比下来,《初恋的地方》这首歌的人声会比《爱人》粗糙,颗粒感强一点,而《爱人》这首歌的人声就很细腻光滑,颗粒感和毛刺感都没那么重。
.
影响声音细腻度的东西,一个是录音本身,另一个就是我们的回放器材。


作者: goodfortune    时间: 2022-3-4 17:27
总结就是声音细节的精致程度,可以和手办模型来参考,越细腻精致的模型越是形体准确细节到位
作者: 张花花    时间: 2022-3-4 17:40
psi比真力要细腻
作者: 谈械    时间: 2022-3-4 17:54
jimmyxzy 发表于 2022-3-4 17:08
难道不是结像?

对对 打字法的问题

作者: 深夏映冬    时间: 2022-3-4 18:04
结象 结像 结项 都是一个词。涉及到耳机设计的诉求,用美术举例子就是,轮廓线清晰,乐器体积感好,不是像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一把琴有一把琴的轮廓线,一件木管像长条圆柱体。结象越接近现实中的乐器模样,也就是像真度越高,反映到素质上,就是也就密度高+定位好。
作者: snowgundam    时间: 2022-3-4 18:06
声源音色分离度,微动态的准确度,高频的完整性
作者: snowgundam    时间: 2022-3-4 18:08
Gxingfeng 发表于 2022-3-4 17:08
能帮忙推荐推荐hufi吗

看看淘宝店家“风度影音”的解码

作者: zmasky    时间: 2022-3-4 18:56
hifi很多词语,都是相对性描述,不是常量性描述

即在对比过程中才有意义

如果一辈子只听过一个声音,可以说是细腻,也可以说不细腻,好比薛定谔的猫。没找到参照物的时候,谈来无意义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3-4 19:15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3-5 00:13 编辑

就是解析,分辨率清晰度。视频上的分辨率都是公开透明可直接可见的,像素点多少和播出画质都是有k数点阵数量的。直接效果就是显示分辨率越高,细节越多,逼真度临场感就越好。但有的画面还原度不好的,数码加料太多的就显得假,比如数码相机就有类似的类型。这个类似于音响器材界的HiFi刺激。高级专业相机就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数码色彩和边缘锐利等滤镜效果。这个哈苏莱卡之类的概念类似于大奥那种水平。
声音记录也一样道理。但因为缺乏测量方式,所以存在小白们进来乱解释。但并非没有测量标准和方式,因为业界就那点出货量,再认真的话那就必然扑街一大片不合格产品。

人造物的总体来源都是仿真,模仿自然。录音更是模拟记录声音,就很多人对比现场演奏和录音的差别,再高级的录音也是记录了一部分原声。
所以录音的水平不在于录音和录音自己之间比,还有个绝对标准,那就是自然声。
越是像自然声的录音就越好。
所以,什么颗粒感这种失真的HiFi 滤镜现象,如果当做器材高级声那肯定是个错误。

---------
玩器材听音乐久了,往往会想到离开器材,再去用器材的辨认状态去听现实世界的声音,那么评价下来肯定就是高级的无以复加。特别是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去听听看,再细小的声音听上去都是有血有肉、有精准位置、甚至远近距离声源物的大小都是十分清晰明确的。特别是不去注意就听不见的微微的声音,或者是远处窗外街上的声音。再高级的静电音箱还原都没戏,因为再高级的录音就录不下来。很早发过一个帖子,雨天听雨听雷。
所以有时候用音响器材的心态去听一听大地的箫声自然声那就是一种幸福感。否则没这个状态就不会去注意这种得来容易无需珍视的东西。自己的耳朵用银子衡量的话超过几百个大奥不止,越是高级的声音银子成本不都是必须几何基数增加吗。




作者: ksgk1372    时间: 2022-3-4 21:51
本帖最后由 ksgk1372 于 2022-3-4 21:53 编辑

通俗来讲,就是细节丰富且柔和,不是空有干硬冷的暴力解析而且不分层次一股脑儿往耳朵里灌的那种
作者: 谈械    时间: 2022-3-4 21:57
jimguo 发表于 2022-3-4 19:15
就是解析,分辨率清晰度。视频上的分辨率都是公开透明可直接可见的,像素点多少和播出画质都是有k数点阵数 ...

受教了

作者: proman1st    时间: 2022-3-4 22:18
上面几个说的都挺好,都是人的主观感觉,只能用形容来描述,没法客观量化来说。
再形容下结项,不知道你用没用过ps的羽化,很像这个概念。细腻就像手的皮肤,美女的手就叫细腻,纹理细密毛孔细小,没有棱角摸上去滑滑嫩嫩,干活人的手就叫糙,毛孔粗又是大茧,一摸还喇手。把这个换成听到的音乐和信息细节,大体就能理解了。
作者: boxerlc    时间: 2022-3-4 22:28
细腻算是个高级素质吧,受个方面综合影响。细节丰富、结像细致、音色柔和就算是细腻了。声音糊、有齿音、颗粒感较重或者声音进攻性很强的声音就不能形容成为细腻。
作者: ilovefilm    时间: 2022-3-4 22:39
有个很简单直观的方法  如果有机会试听 听听sp2k的动铁耳塞的声音 然后随便选个国产播放器 一对比就知道细腻是什么了
作者: 阳光游子    时间: 2022-3-4 23:14
听过高端的静电耳机就知道细腻度是个什么概念了。
作者: 天空上尉    时间: 2022-3-4 23:16
高频不好的器材是谈不了细腻感的
作者: wasapi    时间: 2022-3-4 23:50
本帖最后由 wasapi 于 2022-3-5 00:00 编辑

只听得出糊和清晰,然后只用糊和清晰判断问题的,属于玩hifi的智商低下,没这个能力,建议放弃hifi
作者: pppcat    时间: 2022-3-5 00:10
是挺模糊的,因为细腻是对感受的描述,实际可能是是好几个因素造成的,而且每个人参考系不一样,所以网上只能说个大概...

比较明显的是奇次谐波失真高会不细腻,像金属乐混音也会用压缩器给鼓声加一点奇次失真,这样声音会比较出挑又有线条感... 耳机会有,机器也会有。这种不细腻夸张一点就会又糊又硬,比如一些电脑主机耳机孔...

反过来多一些偶次谐波会感觉声音更柔和和饱满,如果拿捏的好不糊住细节,声音也会感觉挺细腻的。当然有人参考系不一样,这种柔化有人说是细腻有人可能就是hufi。

还有些不细腻的感觉可能是频率上的。比如耳机4k 7k 10k这些地方比例不太合适,然后这些频段又有不少共振,那高频无论亮暗怎么都细腻不起来,高频质感会糙... 这个比例受个人口味影响也挺大的,比如990的高频。

当然耳放耳机在一起交互感觉挺玄学的,更多机理就等大佬们谈一谈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3-5 00:16
细腻度也存在去掉一些hifi染色和失真,更接近自然声,但这不是正面因素
作者: tianluo4sc    时间: 2022-3-5 00:24
人声或器乐细节丰富,同时柔和或圆润
作者: 头晕晕    时间: 2022-3-5 03:17
细腻度是一个让人看起来专业的伪造词。例如说声音很细腻,换成说声音细腻度高,就显得很专业,其实意思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个字。前者一看就是菜鸟入门,后者就像行业黑话。
作者: gorger    时间: 2022-3-5 10:57
谈械 发表于 2022-3-4 16:27
我自己的听感来说 ATC20很符合这个说法 但是好像又看别人说ATC20很粗。。截然相反了 给整懵了

ATC馒头中频名满天下,高密细腻,同时也出名的难推。推不动的时候上下没延伸,中间 上气不接下气,不粗才怪。耳机类型来说,瞬态好的静电耳机算是细腻的代表吧。

作者: 正0411    时间: 2022-3-5 11:50
只可自己多听多感受,    听感是不可以言传的 。 如果非要打比方的话:就是吃白面精粉馒头和苞米饼子的区别 。
作者: a349263203    时间: 2022-3-5 11:56
解析高层次好
作者: 随声前行    时间: 2022-3-5 13:47
jimguo 发表于 2022-3-4 19:15
就是解析,分辨率清晰度。视频上的分辨率都是公开透明可直接可见的,像素点多少和播出画质都是有k数点阵数 ...

有同感,说得很好,尤其是用hifi器材的心态去听听现实中的声音。我之前听的一次现场就有一种感觉,弦乐丝滑如静电,铜管木管就好像推到极致的动圈,亮而不刺,还有各种乐器飘扬在空中的余韵,感觉空气都在微微颤动,真的就如绕梁三日绵延不绝。我当时感觉应该是有顶级静电解析的超级落地箱系统,如果现实中有能模拟这种音效的音响,估计得是千万级别的系统。
作者: hardman_die    时间: 2022-3-5 15:39
多听听自然的声音,或者去酒吧听听大叔的烟嗓,你会觉得声音有颗粒,有点粗,结像(结项,或者说声音的形体有点大)。再找个唱邓丽君的小姐姐,你会觉得声音比较光滑,颗粒很细,这就是细腻度。同时小姐姐的声音,闭眼听起来,声音给人的形体大小也比较小,这就是结像。
作者: baiduakg    时间: 2022-3-5 16:40
不细腻就是粗糙,不粗糙就是细腻。
作者: tomman    时间: 2022-3-5 17:23
弄那么复杂干啥,就像真实的有人在你面前说话,唱歌,演奏一样。越像越高级。现在大概能有三分象,以前一点也不像。如果你能区别不同唱片录音的好坏,就算入门了。
作者: TimelessMusic    时间: 2022-3-5 21:18
细腻就是声音没有颗粒感,声音绵密,细节丰富,如奶油而不是豆沙,大概如此。
作者: AIMP    时间: 2022-3-5 22:43
以布料的触感来说,
粗麻布<纯棉<丝绸
作者: derekchen0866    时间: 2022-3-6 08:56
用形容词来解释形容词,太考文字功底了,而且各人对形容词的理解差别也很大。举个实际的例子吧,单就细腻度来说,我第一次进耳机店试听,HD800S给我的感觉是“嗯,不错”,听了ADX5000,感觉是“卧槽”,再听D8000pro,相当于3个“卧槽”。

当然,细腻度这个指标,仅仅是考量耳机生产厂家的技术高低,并不是衡量声音好不好听参数,比如邓丽君的声音细腻度要比阿呆高很多,但并不妨碍我喜欢阿呆的烟嗓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2-3-6 16:13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2-3-6 16:16 编辑

自然度,是真理,是现成一关机器就有的天然标准。

细腻是基底概念,而不是录音内容。理解力有待发展的话那就麻烦了。教育基础和工作内容不是一回事。
作者: 5201314X    时间: 2022-3-6 16:34
细腻度可以解释为密度清晰度结合,特别是人声,略带奶油味,但又很干净。不太容易用语言表达。
作者: airfancy    时间: 2022-3-6 16:38
楼主别理会那些造词的 自己听着舒服就行,同一个词 在同一张嘴里 下午的意思跟上午的可能就不一样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2-3-6 22:21
找三个大耳,500元一下的,1000元出头的,2000元以上的。反复对比听,这些词汇就明白了,会感觉很形象!如果直接玩个几万元的系统,依然不会准确理解这些词汇。

作者: penxiang    时间: 2022-3-6 22:31
高级系统才有这个, 插5块机线 即使再贵的机器别谈细腻。 客观上素质都没出来,还差的远。 有些时候是机器的问题,有的时候是人的问题。  听的多了自然就通了。
作者: 小白入坑第一人    时间: 2022-3-7 00:24
结像能力,声音密度
作者: 498958212    时间: 2022-3-7 10:51
区别就是:

黄渤小改02.png (169.09 KB, 下载次数: 208)

黄渤小改02.png

黄渤大改02.png (272.23 KB, 下载次数: 207)

黄渤大改02.png

作者: ChristianRiddle    时间: 2022-3-7 12:21
主要就是指结像力。结像和定位不是一码事
作者: 云水生    时间: 2022-3-8 13:50
听了大香就知道什么是细腻
作者: d900    时间: 2022-3-8 14:40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作者: abcydia    时间: 2022-3-26 11:03
说难听点就是糊,没解析,各方面都不突出,少看长文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