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把何清华的套机平铺在窗台之后,用买音箱送的铜彩芬妮线,替代解码和耳放的随机线,发现 咦好像声音有序一点,更多细节一点。之后什么苏墨、什么高芬搞起。然后架子,然后脚钉。最近上了hifi排插 (之前一直突破防电涌排插,每个插座独立开关,本人懒人,直接在排插上开关省去了多少时间,不关机又觉得浪费能源)。本人比较重视性价比,都觉得架子、脚钉和排插花的钱都是值得的。 知道今天买是一条2千多电线到手(之前没买过超过1千的电线,信号线倒是有买过2千多一对的)。手上有硬盘盒线性电源、数播、解码、耳放、有源音箱;需要6条电源线,音箱听的机会少,电源线用的苏沫先不提。hifi排插到强插用的高芬(貌似用国标机线和高芬效果差别不大)。四根电源线价位分别为两百多(OFC线径4mm2),五百多(OFC1.5mm2),七百多(OFC3.6mm2),两千多(OCC4mm2),分别接数播、硬盘盒线性电源(真没想到这个电线的影响仅次于耳放的)、解码、耳放。满意,满足。其他的顺序组合都不满意,要不就结像粗,要不就声音薄,要不就太暖糊了。 close the end 三年之内不买hifi产品了(音源可以买点),二手区的贴子也不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