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建议多搞搞唱片音质和风格分类评级 [打印本页]
作者: linghuchong9 时间: 2021-12-24 11:11
标题: 建议多搞搞唱片音质和风格分类评级
当设备超越电脑箱水准之后
唱片的音质和风格的影响,已经远远大于升级设备了
搞好唱片音质和风格分类评级,烧友们按喜好选就完了
大烧们别去创建音响公司了,改成立唱片公司和混音工作室吧
作者: pleking_jerry 时间: 2021-12-24 11:38
附议
作者: Blur2090 时间: 2021-12-24 11:44
搞不起来,要能搞起来早起来了,论坛话题点和风气已经说明HIFI区大家都是评价器材和声音,而非对唱片或者唱片的评价,如果对唱片,豆瓣的风气稍微好一些,玩的深的也不多,而且豆瓣并非论坛发帖制,而是点评为主,所以少了很多讨论的乐趣。
作者: xhrisfu 时间: 2021-12-24 11:59
这个世界可以说几乎全部的发烧论坛
都是对器材的讨论,就是硬件内容
你要说软件风格评级啥的
纯属想多了,这玩意且不说诸如豆瓣啥的,已经覆盖了这个功能了
不同系统,对不同软件的回放水平也不一样,根本就没有统一的标准,既然没有统一标准,打分評級又有啥意义。
hifi hifi就是要陷入折腾器材的桎梏,你要是专心于软件内容,说实话,啥回放器材不能听
就跟b站一堆,拿着sony 铁三角那些玩具黑胶,自娱自乐得了
没必要摆上台面
作者: rameses 时间: 2021-12-24 13:12
话题终结者,很透彻了
作者: linghuchong9 时间: 2021-12-24 13:29
然而器材党已经烧到线架、地盒、量子玩具上了,可见其无聊程度。
国外不是天天搞cd圣经和企鹅三星、大荷花么
我曾见过有粉丝把邓丽君的唱片音质一一分析的
应该还有个原因是版权,导致大家光讨论不过瘾
退休后我也整个论坛,专门讨论这些:本张唱片底噪大不大,定位好不好,分离度好不好,是酥软女声还是浑厚男声,是轻松休闲还是波澜壮阔
作者: y524115238 时间: 2021-12-24 15:45
本论坛古典板块还是有几位讨论分享唱片听感见闻的朋友的。不过凤毛麟角,不算主流。
也更显难能可贵。
作者: xhrisfu 时间: 2021-12-24 15:46
地盒,线架 量子啥玩意,这些周边,你觉得无聊
但没准别人乐在其中
我还是那句话 发烧论坛是给发烧友讨论硬件器材的地方
这些属于大件之外的周边,只要能改善声音,那也肯定属于器材的范畴
什么CD圣经,企鹅啥的这都是出版社的编辑凭个人喜好做的榜单
有没有参考性,肯定是有的
毕竟听这么多,鉴赏能力比一般烧油要强多了
但是是不是唯一的真理,那肯定不是了
所以这类只能叫参考书。而且他们评级也不是广大群众一起来评级然后书写的
最后,如果未来搞论坛,我也支持,但是吧,讨论的分离度,底噪,定位啥的
我感觉这玩意还是没脱离器材的范畴。
作者: Blur2090 时间: 2021-12-24 15:57
对的,我也觉得别扯分离度,解析这些东西,搞论坛比豆瓣点评更有意思点,毕竟讨论比点评更有趣。但是这个要有几个有见识的坛主来维护各大风格板块的主题和走向。我目前从豆瓣上看,其实国内能维护和讨论音乐(非偶像追星)特别是唱片和专辑(非单曲和歌手)这方面的内容的人数,可能比器材区的还少。
作者: 深夏映冬 时间: 2021-12-24 18:25
楼主想讨论唱片的风格还是HiFi器材相关的范畴,音响性的:头版与在产,各个唱片公司风格取舍,这方面西方古典乐的乐迷烧友讨论较高——比如说贝五某指挥家,不同时期不同厂牌不同乐团的差异。
通俗音乐更多讨论同一首歌曲,原唱和翻唱声乐技术,音乐素养,人文素养的差异。这个就是主流的乐评所讨论,可以归类到音乐性的。
音响性很好讨论,买头版,买录音好的等等,尽管每个人喜好不同,胜在小圈子大致有一个模糊的标准。
音乐性的比较客观的地方,声乐技术 音乐素养行内人能说明白,行外人稀里糊涂扯几句;至于人文素养……行内外都缺。
我水平有限,不懂乐理。单单去讲一个耳机适合听哪些歌手这点,就有过争议。所以我迟迟不愿意深入和各位交流这方面内容。
找时间或许我讲讲我的个人观点吧。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