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黑胶转的DSD音质怎么样 [打印本页]

作者: whg1988    时间: 2021-11-3 11:19
标题: 黑胶转的DSD音质怎么样
请问,网上有大佬在家用黑胶转录DSD文件,听了下个别文件有噪音,但感觉与网上下载的大包子真有一点不一样。请问那里有相对质量更高的DSD古典下载?

作者: xzy121    时间: 2021-11-3 16:55
码率及格式与音质无关,与录制有关,模拟录音与数字录音听感上有些不同。

作者: yuin01    时间: 2021-11-3 19:06
一般,转录水平很重要,我最受不了的就是底噪真的很明显。
作者: anxin    时间: 2021-11-3 22:47
本帖最后由 anxin 于 2021-11-3 23:27 编辑

喜欢复古黑胶唱片的建议上这个网站“国际互联网档案馆”
,这是个国际公益免费开放组织,后缀ORG就代表政府公益组织才能使用的域名。免费注册一下,里面有很多各大图书馆,博物馆,私人收藏的黑胶唱片,可以试听可以免费无限量不限速下载。只要唱片国际版权到期了就会开放下载不能下载没有下载衔接的是版权保护未到期,大部分是24-96高码FLAC录制的质量很高,黑胶单面几百MB起步,一张黑胶唱片两面1GB很常见,所以要下载注意搞个大硬盘下载啊,哈哈。很多著名珍藏黑胶唱片都有开放版权下载。
流行,爵士,古典,应有尽有,甚至有很多民国解放前的老唱片。各种榜单上的天碟几乎都可以合法正规无版权顾虑下载。
https://archive.org/details/unlockedrecordings

unlockedrecordings表示解锁版权到期开放下载的意思,在这个标签下的所有文件都是可以免费下载而且都是24-96格式的。



比如在unlockedrecordings标签下搜卡拉扬147张黑胶唱片24-96格式的可以免费下载,很多都是有钱你也买不到的停产黑胶唱片。
估计有些唱片唱片公司也没有(小公司,公司倒闭,保存不善遗失了等等)。













作者: whg1988    时间: 2021-11-4 16:04
anxin 发表于 2021-11-3 22:47
喜欢复古黑胶唱片的建议上这个网站“国际互联网档案馆”
,这是个国际公益免费开放组织,后缀ORG就代表政 ...

谢谢啊!有空下载看看。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4 18:43
单纯从播放角度听。有些抓轨录音的黑胶唱机都不够格,机械旋转的隆隆声在低频比较多。沙粒声在高频还不算。这就是业余自己玩的水准了。

如果是著名录音厂家,做出来的历史老唱片基本没有隆隆声。沙粒没办法,因为母盘在战争时代丧失只能用家里留下来的老唱片去做。

但作为厂家,对新一些出版年代的立体声黑胶,就没必要从市售的唱片去搞了。自己都有原始的母版。所以有个名词叫母版重制。

一些老版本名盘的DSD,比如EMI的声音都很好。

作者: zhby9818    时间: 2021-11-4 20:03
网站上不去啊,要**吗?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4 20:59
能听到隆隆声的唱机就不够高档次,这个问题点,一般在推荐和选购唱机的时候,都极少见到介绍或者强调过。这也是一种很大的噪音源,所谓底噪都是电路底噪,而机械底噪是唱机可能的专利。

唱机厂商的技术介绍也都集中在介绍唱臂角度居多。然后就是唱头的档次,唱针尖端形状。然后就是唱放。
作者: blackfoon    时间: 2021-11-4 22:11
黑胶天然码率低,被CD淘汰是历史的必然,从黑胶转录的比CD码率还高的音频怎么可能音质更好呢?
好比现在有VCD盘被你用插值的算法搞成4K的视频,怎么可能比天然2K的视频有更高的清晰度呢?
作者: blackfoon    时间: 2021-11-4 22:14
黑胶如果作为一种存贮介质,能保存多少图片呢?如果图片保存不了几张,凭什么保存音频的反而更好呢?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1-11-4 22:45
要看重放水平,我听过的大部分这类文件都一般或很差,当然也有好的但不多。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4 22:51
认为立体声唱片码率低,等于不懂搜索也没听过必要数量的唱片的纯粹外行。黑胶和LP的称谓太笼统,好的黑胶应该是Vinyl乙烯基立体声唱片,码率至少相于数码32-192以上。CD这种掌上尺寸的便携玩具,一出来就是唱盘的普及简化版。
作者: blackfoon    时间: 2021-11-4 22:54
内行的那位,给我科普下黑胶里面有什么黑科技使得在20世纪60年代就能做出如此高码率的科技产品。当时人类才登月不久,阿波罗飞船的电脑才128K内存
作者: blackfoon    时间: 2021-11-4 22:56
既然码率如此之高的黑胶,为何被码率更低的CD代替了?是返祖现象吗?
作者: blackfoon    时间: 2021-11-4 22:57
不要和我说乙烯基材质,好像很高大上,你们家下水道也是用这种材质
作者: blackfoon    时间: 2021-11-4 23:00
每分钟33转的12寸盘,每秒扫过的路径有多长?能算出来吧,用什么黑科技达到那么高的数据存储量?
这种黑科技如果用在每秒5400转的硬盘上,是不是能将硬盘容量提升1000倍啊?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4 23:06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1-11-4 23:07 编辑

细胞的构成动物都一样。去划等号吧。人的脑细胞构成也都一样,那该去和哪些人划等号也是个问题。个人理解是自己的事。和别人没什么关系,不用花那么大成本。你自己想当免费教师有这样的投入吗。如果是买了一大堆CD,哟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那就另当别论,自己喜欢自己的心头好就完了。关别人什么事。

为了没结果的问题花成本,说明太闲没地方找更有价值的事去做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4 23:08
这就是个笑料,回头就输也无所谓
作者: blackfoon    时间: 2021-11-4 23:10
黑胶我也买了不少CD也买了不少,不偏向任何一种产品,只是在平心静气的在评估而已
以当前的技术手段和硬件水平,黑胶和CD其实都属于码率不足的产品
买也只是一种情怀而已,并不代表其实用价值更大
就像玻璃杯子技术水平更高却只有几块一个,泥巴做的紫砂壶却好几百一只
作者: blackfoon    时间: 2021-11-4 23:11
说不出子丑寅卯,只能用情怀自我安慰而已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4 23:14
blackfoon 发表于 2021-11-4 23:10
黑胶我也买了不少CD也买了不少,不偏向任何一种产品,只是在平心静气的在评估而已
以当前的技术手段和硬件 ...

技术对比问题根本不是个案问题。是普遍性的社会大样本统计问题。你个人理解上就有问题,再去看自己买的东西还是那个理解程度。所以说,对话首先是基本逻辑水平等级决定对话的对等。不对等的对话,尤其是遇到第逻辑水准外加老人模式固执己见的情况,那也就只有不严肃的开玩笑一个可能性了。
很抱歉,对这种喜欢个案的情况,其实已经是古人模式了,只能表示和英特网时代的客观大样本方式距离太大。代差太大无法相互影响。

古人和老人最喜欢个案和直接对话。但放到社会现实里,连个瞬间的针尖都不算,有浪费时间的意义吗。

作者: blackfoon    时间: 2021-11-4 23:15
其实你就是那种不能深纠的,如果问的深了超过你的知识范围,人身攻击就来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4 23:20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1-11-4 23:31 编辑



(以前没有什么电脑的时代,全都是买实体盘。国外名盘新旧黑胶也都有家传。自己也80年代后期开始在国外卖过一手二手的,CD也有一手刚上市的古典流行和二手的。但没有互连网的时代,根本对了解信息量高低没有任何帮助。便宜的国产黑胶米歇尔雅尔的也不错只有两块钱,珍贵的国外优版卡萨尔斯未开封新盘是欧洲人送长辈家的基本无价不知道。一般的阿卡多帕格尼尼小协全套之类的EMI黑胶都有,贝多芬交响全集之类的。最老的单声道唱针唱片苏联日本的也有很多,这种会掉渣的的确实码率不行。现在应该在mp3,256k的程度,因为同一版本的高码格式的听上去没有细节提升也就立即知道停在哪个码率了。立体声黑胶也是这个最粗的了解方式。自己买的立体声黑胶和新的古典流行CD都在上百元,比如马友友当时发行的RCA巴赫大无第一版。二手的便宜点也得三四十块一张。那个时代国内月工资也就这个程度。不在国外的人都不可能去舍得买新盘,大家都只能攒钱买一些进口的四大件。组合音响顶上的唱机也不是现在这种发烧唱机,但那个时代就是高端的了。

即便是后来有了互联网,但只有蚂蚁和电驴的时代,对了解唱片也没帮助。

所以,前面的任何东西,放在认识唱片这个主题上全都直接清零,没用。有没有都一样等于零。再有再多,和没有都一样。以后是否搞一台高登的唱机那就是有这个可能性了。)


除了近十年以来,有了宽带互联网和好的大耳机,才可能接触到大量几十个TB等级数量唱片样本去做对比。

一开始也是觉得唱片都是塑料的,比激光唱片的高科技感差远了。这些认识只要是在这个程度,那结论就全都一样。被外观可能性转移了猜测的视线,全都是必然雷同的。这种情况就等于再这个认识程度,就没有达到必要的智慧高度。

但以后可以自己探究钻研,逐渐提升认识啊。

什么叫黄山归来不看岳,一览众山小。网络搜索和钻研是需要花时间和有目标的,否则永远会停留在一个认识层次不能进步。




作者: blackfoon    时间: 2021-11-4 23:22
为何上世纪60年代的产品,会有更高的层次,是技术层面,还是心里层面,还是艺术层次?
作者: blackfoon    时间: 2021-11-4 23:23
为何你的层次天然就比我高呢?我们在这个帖子里发言都不超过两个小时,你就天然可以站在喜马拉雅山的层次?
作者: blackfoon    时间: 2021-11-4 23:28
你要说古典音乐的高峰已经过去,这我赞同
你要说上世纪60年代的汽车就是性能超过当前的汽车,我就和你有分歧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4 23:33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1-11-5 00:37 编辑

直接面对客观问题,避免设计对话者本人,这是新时代的基本人际关系定位。这样比较有处在同一时空的效果。否则只能令人感觉有人从愚昧的古代影子穿越过来了。既然持有这种时代观念,那么在赛百空间的街头公告牌效果的论坛上发言,也就是给绝大多数看客看的。

是什么情况,把问题拿出来能让来此的人看到就达到目的了。

所以对解决个人问题没任何兴趣。只是对一个话题涉及到的客观问题,感觉有必要传达给很多摸棱两可的人,提升认识角度的。效果也是追求最大化的社会效果。

本来一个人在茫茫人海里也就是个尘埃。无脑较劲对自己没好处的话,就是一种生命浪费。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善,翻译过来其实就是傻白。人之初性本善就是这个个意思,所以下面才能接上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人之初搬来就是小傻瓜,人畜无害也是因为傻。
另外为什么下士闻道都是表现为轻浮的和个人较劲,又浅又薄没地方装智慧遇到什么问题直接都是往外洒的结果。而且是沉在最底下的深坑里和井中之蛙孤立个体相一致。人只是活在类型上的大量同类型动作重放根本就没有什么个体,几千年前早就归纳完了。所以认为有个体的情况基本都是人之初的奶娃子随时间基本就没有长,孤立的活在幸福的幻想里。

作者: blackfoon    时间: 2021-11-4 23:35
上升到人生哲学的高度了??
作者: blackfoon    时间: 2021-11-4 23:36
本身就是个技术问题,黑胶到底好不好对比于CD对比于母带?不是吗
作者: blackfoon    时间: 2021-11-4 23:37
不回答技术性问题反而上升到时空和人性的高度,在下真的只有大写的佩服啊!
作者: 国货精品    时间: 2021-11-5 10:16
模拟和数字比码率吗?
作者: 芝麻汤团    时间: 2021-11-5 10:18
估计使用索尼的那个LP机转的,音质很难有保证,我是绝对不会碰的
作者: tenijrewww    时间: 2021-11-5 11:32
blackfoon 发表于 2021-11-4 22:11
黑胶天然码率低,被CD淘汰是历史的必然,从黑胶转录的比CD码率还高的音频怎么可能音质更好呢?
好比现在有 ...

黑胶上是模拟信号,不能说码率,对模拟信号采样并数字化后产生的数字信号,才能用到码率的概念。模拟信号优劣的一个要素是频宽,就是音乐中多高的频率能被记录下来。对频宽不高的模拟信号采样,采样频率再高、分辨率再高,产生的数字信号码率虽然很高,但这个数字信号重放的音质也不会优于原来的模拟信号的。

作者: blackfoon    时间: 2021-11-5 14:07
上个世纪60年代,当时IBM的硬盘80M需要一个卡车来运输,黑胶也是同期的产品,有类似的技术水平。
关于码率问题,虽然黑胶属于模拟产品,并不意味着它转换为相同数码产品后码率会有极大的提升。存储介质本身的条件限制了它不可能存储高信息量的
作者: xd1171    时间: 2021-11-5 14:25
黑胶转16/192wav听起来更适宜
作者: whg1988    时间: 2021-11-5 14:50
prodomo 发表于 2021-11-4 22:45
要看重放水平,我听过的大部分这类文件都一般或很差,当然也有好的但不多。

确实质量很一般,辛苦下载了好多,全删除了。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1-11-5 16:32
whg1988 发表于 2021-11-5 14:50
确实质量很一般,辛苦下载了好多,全删除了。

不是说买了lp唱片就一劳永逸,搞好听了不容易。我就是听了一些 Vinyl rip发现问题的。我听lp 唱片还是很久以前,唱机还可以不过那时候功放音箱都不行只能听个大概,后来唱片实在放不下了和其他原因就没再买了。


作者: stormywolf    时间: 2021-11-19 23:49
blackfoon 发表于 2021-11-4 23:00
每分钟33转的12寸盘,每秒扫过的路径有多长?能算出来吧,用什么黑科技达到那么高的数据存储量?
这种黑科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个反驳毫无破绽,比较的很漂亮。支持

作者: stormywolf    时间: 2021-11-19 23:59
anxin 发表于 2021-11-3 22:47
喜欢复古黑胶唱片的建议上这个网站“国际互联网档案馆”
,这是个国际公益免费开放组织,后缀ORG就代表政 ...

这个网站看起来很神奇啊,有时间看看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20 09:24
幼儿园中班孩子在聊奥特曼宇宙第一冬虫夏草没见过天日迷醉森海650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