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听觉霸权】《低垂之眼》所悟。还未发行。 [打印本页]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21-9-8 12:13
标题: 【听觉霸权】《低垂之眼》所悟。还未发行。

低垂之眼:20世纪法国思想对视觉的贬损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388747

简介下本书的内容:
对视觉的推崇,在西方文化中早已根深蒂固——从柏拉图、笛卡尔直到启蒙运动,视觉往往与清晰、秩序和理性相关联。随着摄影、电影的出现,视觉更晋升为现代感官王国的领主。然而,来自法国的现代思想家——萨特、梅洛-庞蒂、福柯、拉康、巴特、德里达——也以各种方式质疑视觉的霸权地位:从印象派到超现实主义,从现象学到精神分析,从结构主义到后现代分析……
本书为读者展现了“视觉中心主义”如何被撼动的历史。凭借其杰出的材料整合能力,作者将眼花缭乱的批判整合进宏大的思想史议题,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呈现出法国思想史。

低垂之眼与佛陀的凝视
大约在1990年代中期,我在柏林参加了一个名为“加利福尼亚州犹太人”的会议。其中一位与会者是著名的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他是“垮掉的一代”受人尊敬的偶像。我为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感到兴奋。当谈话转向我最近关于法国视觉态度的著作时,他忽然饶有兴趣地说:“当我听到‘低垂之眼’这个短语时,我想起了佛陀的凝视。”然后,他为我做出了示范,试图将视线降低到面前大约6英尺(约1.83米)的位置并减弱其聚焦力。他教导我,这种凝视可以让人进行沉思性的冥想,而不是对外部现实的分析性考察。它避免了日常视觉体验带来的分心,使人们更加了解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统一性。它并非焦虑地展望不确定的未来,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充实中。而且,它可以消除凝视潜在的统治性、穿透性、疏远化、物化,甚至暴力性,所有这些危险都使我书中所讨论的许多思想家保持警惕。

以上为澎湃网文摘抄。

==

“消除凝视潜在的统治性、穿透性、疏远化、物化,甚至暴力性”

那么,听觉呢,HIFI呢,是否也是在凝视。

是否有,佛陀的倾听呢。
沉思性的听感。“而不是对外部现实的分析性考察。”
“避免了日常视觉体验带来的分心,使人们更加了解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统一性。”
“并非焦虑地展望不确定的未来(细节)”,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充实中。”

充实。听音乐是为了什么呢。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21-9-19 17:02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21-9-19 17:39 编辑

奥义书

梵音。(非佛教的那种。)

作者: q6_6per    时间: 2022-1-28 22:17
本帖最后由 q6_6per 于 2022-1-28 22:24 编辑

才开始看,信息量比较大。

早期人类,更多的是把听觉,触觉,放在前两位,视觉只处在第三位置。

==

想想也是,赶集不便,走老远,去也只是为了交换些实用之物,方便生活,哪有什么时间研究视觉,

没有复印机,打造一个实物,是很费工本的,
还有,那么多文盲,连文字都不认识,
连接触,都遇不上,怎么可能把视觉当第一呢。

所以,只能是听觉了,听说,听故事。

触觉,就更实在了,重量,气味,
甚至听觉,就是一种特殊的触觉,

==

说,法国人 重 视觉,美国人 重 参与,德国人 重 语义。

==

早期传播,靠语音,福音,因为普通人,一辈子就见不了多少东西。

视觉,都是人类的生产力,复制力,提升后的产物。

==

说,镜子 ,对立。
巴洛克,扭曲的哈哈镜。

我觉得,镜子一说,拿到现代,就是和网游一样的,那种,角色是一部分的我,我是一部分的角色。
==

还引用到,
欣赏作品,还要考究作品诞生的环境,因为,这可能也是作品的一部分隐藏的补全,

不能太有距离感的去俯视,也不能太亲近其中忘了自己,

最终自然会变得无能,无为。

我在听音乐,我在音乐中,但我还是我,但不是现在的我。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