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为电源线争议做一次统计学实验 [打印本页]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00:09
标题: 为电源线争议做一次统计学实验
本帖最后由 cokesum 于 2021-7-28 00:53 编辑

实验目的:测试基础电源线(鸡/机线)和发烧电源线在统计学上是否有可闻分别。实验方法和设计:ABX
提供六组音乐,每组音乐包含三个文件。1号为机线录制,2号为发烧线录制,T表示测试样本。测试人员在对比1,2号后,需要确认T样本为机线或发烧线。
电源线会使用在DAC上

实验环境:
Roon + HQPlayer embedded + 树莓派 naa + 百万USB隔离


入DAC2 HGC


盗版281做前级


平衡输出到录音界面 Onyx Producer 2-2


录音Audacity 96l/24bit

所有信号线为Gotham GAC-3 平衡
实验器材:


发烧线为老版本PS Audio Statement


机线是随便找了一个墙内线做了插头


听音室独立电源线一组到电箱,无滤波


补充说明下 - 已知DAC在刚开机和长时间开机情况下可能有分别,为了尽量统一测试数据,无论是否换线,每一次录音前会关闭DAC,再马上重新启动。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00:17
实验数据

1. 钢琴


2.Indie Rock - 女声


3.Pop/ Soft Rock - 男声


4. Jazz


5. Female Vocal


6.中文发烧女声


涵盖各个类型音乐和码率以及DSD

录音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3RorZFX6oOQqiYll43Ozw
提取码:coke


大家试听以后直接跟帖说明音乐1-6你们觉得是发烧线还是超级机线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00:23
等待换线如换机的你们给出答案哦

所有的录音片段都是单个录制,手动控制时常,所以时常都不一致。所有文件的时间戳已经统一。
答案已经包含在百度盘下载里面,后会公布解压密码,以确保我没有作弊。
作者: 魔神Z    时间: 2021-7-28 00:24
本帖最后由 魔神Z 于 2021-7-28 00:47 编辑

好耶,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测试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00:26
魔神Z 发表于 2021-7-28 00:24
原以为你是个科学家, 没想到你是个25仔。这款声卡连个参数都没有你都敢买,可见 信参数的人,其实压根就不 ...

做一下呗,既然所有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唯一的变量就是电源线咯

作者: 魔神Z    时间: 2021-7-28 00:26
本帖最后由 魔神Z 于 2021-7-28 00:47 编辑

支持
作者: bam_jskm    时间: 2021-7-28 00:27
我只信现场听的
作者: 魔神Z    时间: 2021-7-28 00:29
本帖最后由 魔神Z 于 2021-7-28 00:48 编辑
cokesum 发表于 2021-7-28 00:26
做一下呗,既然所有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唯一的变量就是电源线咯

恩,解决变量问题很重要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00:30
魔神Z 发表于 2021-7-28 00:26
拿一个连参数都没有的百元声卡来录制,您这是完全瞧不起 DAC2 HGC啊

哥,看看说明书很难么
https://mackie.com/sites/default/files/PRODUCT%20RESOURCES/MANUALS/Owners_Manuals/Onyx_USB_Interfaces_OM.pdf



作者: alasiduo    时间: 2021-7-28 00:32
你和疯子讲科学,疯子一般会装瞎子。。你这和盲听有什么区别,你还不如直接抽线材论的人的耳瓜子实在。。。。
作者: 魔神Z    时间: 2021-7-28 00:33
本帖最后由 魔神Z 于 2021-7-28 00:48 编辑

看戏啰
作者: 魔神Z    时间: 2021-7-28 00:34
本帖最后由 魔神Z 于 2021-7-28 00:48 编辑
cokesum 发表于 2021-7-28 00:30
哥,看看说明书很难么
https://mackie.com/sites/default/files/PRODUCT%20RESOURCES/MANUALS/Owners_Ma ...

看到了,谢谢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00:35
魔神Z 发表于 2021-7-28 00:29
如果你解码器输出动态120 你的声卡输入动态100 你告诉我那20分贝去哪了?也就是超过了-100,你不管他是12 ...

而且我在录音界面里面监控着峰值电平在-6到0db的,所以不要担心太多。你们愿意玩玩就玩玩呗。我没有必要为了这个还专门去买套录音器材吧。

你用耳机测不是更是扯淡,你怎么控制你的麦克风和耳机间的距离,或者说我空调的风时大时小,你这个变量就多了去了。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00:42
魔神Z 发表于 2021-7-28 00:34
您这参数也买?这么信奉参数的人怎么也不讲参数了

要玩就玩,不玩就拉倒。我不觉得一个玩具界面有什么不好,假如真的电源线的分别像你们说的如此之巨大,那么这个参数已经足够表现出分别来了。这个界面的Noise和THD已经在人的听觉阈值范围以下了

你觉得器材不够好,那你就提供器材给我啊。对吧,我可以把地址发给你。
没理由我为了一个论坛扯淡我还要搞套APx555来。
当然我真的搞了APx555你们也有话说

作者: 魔神Z    时间: 2021-7-28 00:42
cokesum 发表于 2021-7-28 00:35
而且我在录音界面里面监控着峰值电平在-6到0db的,所以不要担心太多。你们愿意玩玩就玩玩呗。我没有必要 ...

距离是控制不了的,如果耳罩老化 漏音了,不严,低频就会弱一点,声场会宽一点,除非都是新耳罩,不过就是此耳机的声音,另外响度是根据 爱华带频谱的一级校准仪校准的,根据114分贝的BK或者群特的声源进行校对,可以把精准的控制在0.1分贝的范围内,但是我依然说我的录音不是评测

作者: 魔神Z    时间: 2021-7-28 00:44
cokesum 发表于 2021-7-28 00:42
要玩就玩,不玩就拉倒。我不觉得一个玩具界面有什么不好,假如真的电源线的分别像你们说的如此之巨大,那 ...

恩,就当娱乐好了,其实听不出来也正常,只是希望你作为实验者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就好了,可以当做一个现象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00:44
算了拉倒,我就想看看谁来真的做下测试。统计学结论需要有数据先,我现在不预设立场,一切数据说话
作者: 魔神Z    时间: 2021-7-28 00:48
cokesum 发表于 2021-7-28 00:44
算了拉倒,我就想看看谁来真的做下测试。统计学结论需要有数据先,我现在不预设立场,一切数据说话

那我们就一起看大戏吧

作者: wx1968    时间: 2021-7-28 01:01
我强烈要求中国从发电站到所有的烧友家里的插座之间改为发烧线!如果不改,发烧友在家里插座和设备之间花大价钱整的电源金线银线有用吗?

作者: haxang    时间: 2021-7-28 01:25
测了个寂寞?人头耳没有,专业的声场录音麦也沒有,这些便宜的套两千多点。做实验就得投资,否则像这样测试没有说服力。

作者: 孤岛飞鹰    时间: 2021-7-28 02:10
挺好的,期待结果

作者: 有只野猫    时间: 2021-7-28 02:15
支持下

作者: 魔神Z    时间: 2021-7-28 02:30
haxang 发表于 2021-7-28 01:25
测了个寂寞?人头耳没有,专业的声场录音麦也沒有,这些便宜的套两千多点。做实验就得投资,否则像这样测试 ...

只要立场不是歪屁股就应该支持,毕竟大家更喜欢看到的是现象,其实线材是否听的出来也只是一种现象,不是非要拿着几万几十万的录音设备才能实现,我现在用几万的设备也用几十的线,用几千设备的时候也用过上万的线,应该更多的像楼主这样关注现象的测试,而不是满世界的嘴炮

作者: 德约科维奇    时间: 2021-7-28 02:32
经济紧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靠线材生活的可以洗洗睡了
作者: 脑洞略大    时间: 2021-7-28 03:27
alasiduo 发表于 2021-7-28 00:32
你和疯子讲科学,疯子一般会装瞎子。。你这和盲听有什么区别,你还不如直接抽线材论的人的耳瓜子实在。。。 ...

楼里已经有几位在装瞎了

作者: 脑洞略大    时间: 2021-7-28 03:32
支持lz 晚上回家来尝试

不过我只能用LSX蓝牙或者HIFI-M8+OK1或者MX375直接笔记本

感觉都不太靠谱 单纯贡献数据点吧
作者: alanhell    时间: 2021-7-28 05:10
坐等大神出来吊打楼的主屌丝设备,肯定听不出区别
我就不看答案了,反正我的设备不配高端线
作者: huangshun839500    时间: 2021-7-28 07:18
支持,玩就得有玩的规矩,憋整天瞎逼逼文学范畴的东西。前段时间和一个搞混音的朋友聊天,他的观点我大概理解为是:混音就是调3频,与hifi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混音师通过均衡器自己动手调,而后者是hifi 厂家已经调好的成品。他建议我搞个好的声卡均衡器pc,想要什么风格自己调。嗯,他高估我的能力了。至于线材调音,隔壁有个帖子也是这两天的新帖,认为线材能对变模拟信号的特定频率进行衰减过提升,达到调音的目的,不知有无专业人士解答一下。ps:坡富工作那么闲的吗?都闲的跟骚友斗智斗勇来了。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07:36
huangshun839500 发表于 2021-7-28 07:18
支持,玩就得有玩的规矩,憋整天瞎逼逼文学范畴的东西。前段时间和一个搞混音的朋友聊天,他的观点我大概理 ...

哎,没看到我发帖都是快12点了么。这不是10点才工作结束被印度人恶心到了。录音,上传,改文件这些搞了两个小时,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啊。

我们搞理工科的不就是想数据说话,文学范畴的东西少整。但是到现在为止还一个应试的都没有。有点失望。

作者: ChristianRiddle    时间: 2021-7-28 07:39
晚上试试,不过这样似乎不公正,要国标机线和美标发烧线比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07:44
对了前面有说用人头录用的。

讲点道理好不。麦克风电声转换的离散性大还是声卡界面的模数转换的离散性大?
你做实验都不用控制变量的?

我难道用几万的古董电容麦克风录更好?信不信我什么都不变录两遍你们都能听出区别来?

有什么更好的试验方法,提出来。我们讨论下有没有意义,有意义的话我再看看能不能满足。要搞科学实验就讲点科学方法。

不要老是搞以价论声,我这个实验不是要你们比哪一个更好,就是很简单的,能够明确测试出两种电源线有分别就好。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07:50
ChristianRiddle 发表于 2021-7-28 07:39
晚上试试,不过这样似乎不公正,要国标机线和美标发烧线比

搞不了国标,我只有英标美标插座,专线只有美标。我要用国标还得用个国际转接头。
不是针对你啊,是说给潜在挑刺的。我这里电是别墅区独栋供电,独立接地,我看着电工打的地线。两路专线供听音室,一路给前端设备,一路给后级。我自我觉得供电质量比大部分高层公寓来的好。

作者: tonypower    时间: 2021-7-28 07:53
支持楼主。干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07:58
tonypower 发表于 2021-7-28 07:53
支持楼主。干

老师玩一次支持一下呗。反正不要钱,多少信一点。

就算最后测试说明没有统计学意义,不也是证明了电源线无区别嘛。

作者: 宝贝猪420    时间: 2021-7-28 08:01
明显能听出电源线、usb线带了的变化,但是确实没有耳机线和信号线带来的变化那么明显。建议还是把预算放在三大件和模拟升级线上。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08:03
tonypower 发表于 2021-7-28 07:53
支持楼主。干

老师玩一次支持一下呗。反正不要钱,多少信一点。

就算最后测试说明没有统计学意义,不也是证明了电源线无区别嘛。
作者: 耳机俱乐部小黑    时间: 2021-7-28 08:08
你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做这个实验的人,玩玩可以,没办法改变大家已有的认知。咸菜有用无用论持续了这么多年,不是平白无故的,双方都应该考虑下对方的观点,也许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作者: penxiang    时间: 2021-7-28 08:09
实践证明,用事实去说服耳朵不好的人是徒劳的,还会伤及别人的面子。
作者: hifiamor    时间: 2021-7-28 08:13
别看哪些吹自己耳朵多好,线材区别多大的人平时多活跃,又是教训这个又是跳的,一遇到这种较真的帖子立马就消失装作看不见。
作者: neverwinter    时间: 2021-7-28 08:23
没什么必要,各玩各的算了,觉得有用的就买,觉得没用就不买
作者: huang8281842    时间: 2021-7-28 08:33
楼主拿这些烂器材来测试电源线有没有用很好笑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08:36
耳机俱乐部小黑 发表于 2021-7-28 08:08
你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做这个实验的人,玩玩可以,没办法改变大家已有的认知。咸菜有用无用论持续了 ...

我说了嘛,这个实验不预设立场,我的实验设计也不偏向于有用和无用任何一方。
这是个中性动作,而且现阶段只是收集数据。

对于数据的解释是第二阶段的目标了。

要说目的,至少这个实验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认知就是我。这个不就是挺大的意义么?

作者: 严谨的存在    时间: 2021-7-28 08:38
支持楼主

作者: Yu0754    时间: 2021-7-28 08:47
还在扯电源线,某展被人偷偷换掉线大神集体翻车事件还不够丢人,发烧也得讲点科学,别烧坏了一说到科学就扯听感

作者: chaos_xie    时间: 2021-7-28 08:48
huang8281842 发表于 2021-7-28 08:33
楼主拿这些烂器材来测试电源线有没有用很好笑

THD < 0.001% MIC输入测试录音没啥问题。
而且设备烂的话,存在随机误差,那么两次录音的区别就很大,就可以听出来。LZ想证明两根线没有差距,那么应该是无法听到差异的,这就要求线材没影响,录音也没有随机误差。
假如系统有系统误差,录音不准,但是每次不准都一致的话,对证明线材没有影响也足够了。


作者: yeeypc    时间: 2021-7-28 08:48
楼主实在是吃多了撑得。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08:49
本帖最后由 cokesum 于 2021-7-28 08:52 编辑
huang8281842 发表于 2021-7-28 08:33
楼主拿这些烂器材来测试电源线有没有用很好笑

虽不想打口水仗,人不能优越感爆棚。但是我很想问一下楼主你用什么高班器材在什么高班环境下面听什么高班音乐呢?
当然既然问你,我就先贴为敬,我自己的器材全系列表如下

http://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33091&extra=


如果你觉得器材不合适,我也有解决办法,我把地址给你,你把器材发给我,来回运费我来出。大家在论坛上都是有名有姓的人,这点脸面还是有的。我住千万级的房子也不会污你的东西。

作者: 脑洞略大    时间: 2021-7-28 08:54
cokesum 发表于 2021-7-28 08:49
虽不想打口水仗,人不能优越感爆棚。但是我很想问一下楼主你用什么高班器材在什么高班环境下面听什么高班 ...

没必要没必要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08:59
脑洞略大 发表于 2021-7-28 08:54
没必要没必要

确实没必要,主要是最近工作被印度人郁闷。
论坛找点乐子,结果也没有个正面应对的人,和印度人都一样,东扯西扯,就是不回应主题。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就是没有意义!
浪费我几个小时去录音啊搞这些,火大。

脾气太暴躁,这样不好...



作者: yeeypc    时间: 2021-7-28 09:02
cokesum 发表于 2021-7-28 08:59
确实没必要,主要是最近工作被印度人郁闷。
论坛找点乐子,结果也没有个正面应对的人,和印度人都一样, ...

每天看他们的发言就够可乐了,而你却来阻止他们。。。

再说一次:但凡一个人有点科学态度,有点逻辑思维能力,会去信什么电源线调音?

连这二点都没有的人,你想去说服他们?

作者: Yu0754    时间: 2021-7-28 09:03
没事自娱自乐可以,为了利益吹吹牛也可以,有人还喜欢听黑胶和磁带呢,喜欢就好,没什么好说的,换根线弄个啥,自己觉得好了、提升了,开心就好,别较真,较真就拿出科学的数据来,别扯个人听感,有些所谓大神可是连听力都不过关,要是发烧到最后像咏春太极一样非得说能打得过现代训练体系的,那就不知道说啥好了

作者: 312612368    时间: 2021-7-28 09:04
huang8281842 发表于 2021-7-28 08:33
楼主拿这些烂器材来测试电源线有没有用很好笑

哈哈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09:12
sumei 发表于 2021-7-28 09:07
和论坛里那些高中理论物理学家认真你就输了,他们是只开脑洞、打打键盘而已,别太认真。

你提出的问题 ...

哈哈哈,教化没必要,每个人对自己负责即可。
我的目的很简单
1. 收集数据,说服自己。我自己的世界观是会因为观测结果的改变而改变。
2. 说服和我有同样世界观的初烧友们。
3. 给两派人马一个机会证明一下自己,不要又当又立

作者: 唐贵妃    时间: 2021-7-28 09:17
sumei 发表于 2021-7-28 09:07
和论坛里那些高中理论物理学家认真你就输了,他们是只开脑洞、打打键盘而已,别太认真。

你提出的问题 ...

默默不语的还是占大多数,自己听自己的,挣了也听不到那些人的设备,还影响自己的心情。我甚至怀疑这是论坛里面自己在带自己热度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09:30
第一次数据报告:

实验数据已发布9小时
有效回复- 0
作者: 大路朝天121    时间: 2021-7-28 09:32
德约科维奇 发表于 2021-7-28 02:32
经济紧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靠线材生活的可以洗洗睡了

你亏了多少钱?

作者: yuhuang    时间: 2021-7-28 09:34
这种测试,录制的精确度一定要高于回放的精确度才可以。
作者: alasiduo    时间: 2021-7-28 09:41
cokesum 发表于 2021-7-28 07:44
对了前面有说用人头录用的。

讲点道理好不。麦克风电声转换的离散性大还是声卡界面的模数转换的离散性大 ...

主要是你这个方法大家心里都明白,甚至大部分的烧友大概也猜得到结果,哪怕那些线材论的人,心里也知道结果,所以出现了一个尴尬的现像,懂的人基本都懂,装不懂的人接着东拉西扯装不懂,反而你这个测试的科学和严谨性,有些人刻意忽略。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1-7-28 09:42
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21-7-28 09:51 编辑

逻辑上只能证有不能证无
证明某事物存在只要一个例子就够了,证明某事物不存在需要穷举……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09:48
coolbaobao 发表于 2021-7-28 09:42
逻辑上只能证有不能证无
证明某事物存在只要一个例子就够了证明某事物不存在需要穷举……

你说的有道理

那么就只能预设是无分别,如果统计学数据推翻这个结论,那么就说明是有区别的。
总之不可能是既有又无

作者: yeeypc    时间: 2021-7-28 09:52
cokesum 发表于 2021-7-28 09:48
你说的有道理

那么就只能预设是无分别,如果统计学数据推翻这个结论,那么就说明是有区别的。

马上会有人给你科普薛定谔的猫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1-7-28 09:52
cokesum 发表于 2021-7-28 09:48
你说的有道理

那么就只能预设是无分别,如果统计学数据推翻这个结论,那么就说明是有区别的。

隔壁八万盲听第一次挑战者是连续两次10中8,只不过当时要求10中10才保住了八万

这个结果有没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 ABP-454    时间: 2021-7-28 09:54
yuhuang 发表于 2021-7-28 09:34
这种测试,录制的精确度一定要高于回放的精确度才可以。

录制的精确度再低也比人耳高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1-7-28 09:56
ABP-454 发表于 2021-7-28 09:54
录制的精确度再低也比人耳高

这就胡说八道了,照这么说现场录音风衣就够了,还要什么专业录音设备

作者: alasiduo    时间: 2021-7-28 09:56
huang8281842 发表于 2021-7-28 08:33
楼主拿这些烂器材来测试电源线有没有用很好笑

不觉得搞笑,那些拿着涂了兴奋剂的线高潮的人才搞笑。线烂不烂倒是不重要,脑子烂掉了才麻烦。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09:58
coolbaobao 发表于 2021-7-28 09:52
隔壁八万盲听第一次挑战者是连续两次10中8,只不过当时要求10中10才保住了八万

这个结果有没有统计学 ...

有,但是没有办法复现了。所以当时八万挑战的争议性很大。

而且但是第一次挑战据说那条电源线的电阻特别大,这个也是个争议点。

其实讲道理,我搞一个电源线里面有数控芯片,控制电阻周期性的变化,造成末端输出电压有比较大的变化,这个不难做到吧。这样肯定能听出去别来,但是这个就是走极端了。
我这个实验其实就是想模拟下正常家用环境下的正常电源线间的比较。同时用多个实验结果(当然到现在一个都没有)在统计学上得出一个针对大多数人的结论。

并不是证明非黑即白,也不想打谁的脸。

这样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1-7-28 10:00
cokesum 发表于 2021-7-28 09:58
有,但是没有办法复现了。所以当时八万挑战的争议性很大。

而且但是第一次挑战据说那条电源线的电阻特 ...

不算特别大,一欧的直流电阻

如果是因为这个关系,至少说明“一欧的直流电阻可对电源线造成听感上的影响”吧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1-7-28 10:02
alasiduo 发表于 2021-7-28 09:56
不觉得搞笑,那些拿着涂了兴奋剂的线高潮的人才搞笑。线烂不烂倒是不重要,脑子烂掉了才麻烦。

送你张图,看看自己在哪一层~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10:04
coolbaobao 发表于 2021-7-28 10:02
送你张图,看看自己在哪一层~

等待Refutation和Counterargument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10:09
coolbaobao 发表于 2021-7-28 10:00
不算特别大,一欧的直流电阻

如果是因为这个关系,至少说明“一欧的直流电阻可对电源线造成听感上的影 ...

嗯,严谨点来说是一欧的直流电阻可对特定人群在电源线听感上造成可闻区别。

但是我的点不是这个嘛。我真的是准备不设立场搞一次统计的。

作者: ABP-454    时间: 2021-7-28 10:17
coolbaobao 发表于 2021-7-28 09:56
这就胡说八道了,照这么说现场录音风衣就够了,还要什么专业录音设备

现在聊的是声卡内录,你拿麦克风录能反驳什么?

作者: yeeypc    时间: 2021-7-28 10:17
coolbaobao 发表于 2021-7-28 10:00
不算特别大,一欧的直流电阻

如果是因为这个关系,至少说明“一欧的直流电阻可对电源线造成听感上的影 ...

一根最普通的0.75平方毫米,1.8米长的机线,单根线电阻大约是多少?

作者: dscaxz    时间: 2021-7-28 10:19
晚上试试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10:21
dscaxz 发表于 2021-7-28 10:19
晚上试试

谢谢斑波支持

说起来我还搞了你三个滤波的。现在所有的开关电源都接在一个直通滤波上面,怕影响其他的器材。
你看我也不是完全不认可电的重要性的嘛。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1-7-28 10:21
ABP-454 发表于 2021-7-28 10:17
现在聊的是声卡内录,你拿麦克风录能反驳什么?

专业录音不用声卡?

作者: ABP-454    时间: 2021-7-28 10:23
coolbaobao 发表于 2021-7-28 10:21
专业录音不用声卡?

我的意思是,楼主直接用前级入声卡了,没经过麦克风这一步

作者: 脑洞略大    时间: 2021-7-28 10:30
coolbaobao 发表于 2021-7-28 10:00
不算特别大,一欧的直流电阻

如果是因为这个关系,至少说明“一欧的直流电阻可对电源线造成听感上的影 ...

结论没有问题。
如果是大功率设备的电源线,1欧直流电阻引起的电压降已经相当可观了。

作者: Kanan123    时间: 2021-7-28 10:33
支持,模拟信号线个人认为有明显区别,但一直没玩过数字信号线和电源线。这次来体验一下。
谢谢!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1-7-28 10:35
ABP-454 发表于 2021-7-28 10:23
我的意思是,楼主直接用前级入声卡了,没经过麦克风这一步

那又说明什么呢?

假设说,只是假设,电源线的影响会在耳放(非LO)和耳机上表现出来,那么现在这一个半环节都缺失了

另外你也可以自己试一下

我试过PC声卡内录,结果连CD和LP都听不出分别,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但实验结果如此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2216608&extra=



作者: ABP-454    时间: 2021-7-28 10:41
coolbaobao 发表于 2021-7-28 10:35
那又说明什么呢?

假设说,只是假设,电源线的影响会在耳放(非LO)和耳机上表现出来,那么现在这一个 ...

第一点我觉得不会,一旦从DAC出来,每经过一个环节噪音就大一次,信噪比和动态就会降低。所以环节越少应该越真。当然我也是不经实践的推测,权当随便讨论。
第二点有没有可能是没绕过系统自带的音量平衡?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10:44
coolbaobao 发表于 2021-7-28 10:21
专业录音不用声卡?

主要是麦克风录音的不可控因素太多,比如电平和增益调整很难做到两次录音的一致性。
还有就是背景噪音也是一个很大的不可控元素。

一定要搞模拟录音,我觉得是可以搞的哈。当然就是玩票了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10:45
Kanan123 发表于 2021-7-28 10:33
支持,模拟信号线个人认为有明显区别,但一直没玩过数字信号线和电源线。这次来体验一下。
谢谢!

感谢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1-7-28 10:50
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21-7-28 13:55 编辑
脑洞略大 发表于 2021-7-28 10:30
结论没有问题。
如果是大功率设备的电源线,1欧直流电阻引起的电压降已经相当可观了。

理论上电阻不会改变电压的,压降是指电阻两端的电势差

好吧,上面这句话不严谨,但是不改了,我还是来计算一下吧:
假设设备功率220w,那么电流就是1A
1欧的电阻通过1A电流时,分压1v

很少有谁家电压正好220v吧,拿万用表测一下就知道每分钟都在波动
1v的电压波动能听出来,这算不算玄学呢?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1-7-28 10:52
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21-7-28 10:57 编辑
ABP-454 发表于 2021-7-28 10:41
第一点我觉得不会,一旦从DAC出来,每经过一个环节噪音就大一次,信噪比和动态就会降低。所以环节越少应 ...

然而实验目标是测失真,不是吗?

至于第二点,建议自己找根对录线试一下,没什么难度


对了,顺便建议LZ不要光试DAC,建议上个排插,换总线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11:02
coolbaobao 发表于 2021-7-28 10:52
然而实验目标是测失真,不是吗?

至于第二点,建议自己找根对录线试一下,没什么难度

可以换排插总线,我现在是直接上墙的,你觉得排插接滤波还是不接呢?



作者: 脑洞略大    时间: 2021-7-28 11:15
coolbaobao 发表于 2021-7-28 10:50
理论上电阻不会改变电压的,压降是指电阻两端的电势差

???除了问号我不知道该回复啥....
作者: 安音收藏lox    时间: 2021-7-28 11:25
打人不打脸,界面录制raw不比电容假头离散低多了,甚至波形都有可见差别,下载文件同一幅耳机ab即可。至于说lz器材不够高级的,多少算高级?都换线如换机的了,前端器材好坏还重要,只要正常工作理论上你们就必须分出区别。唯一美中不足,abx
最好多组数据才有信服力,但是lz应该是为了保护16khz以上听不到的老烧的脸,如果做十次错9次,人家老脸往哪儿搁。还有说现场听才算数的,基本属于完全没理工科知识,坐在地上哭要糖吃的水平了

作者: chaos_xie    时间: 2021-7-28 11:28
coolbaobao 发表于 2021-7-28 10:35
那又说明什么呢?

假设说,只是假设,电源线的影响会在耳放(非LO)和耳机上表现出来,那么现在这一个 ...

这是你的声卡太差吧?也可能是你的采样参数不好,或者是驱动问题。总之,电脑声卡不是专业录音设备,不可控因素太多。好歹搞个usb audio interface来测试吧(就像楼主那样)。


作者: yeeypc    时间: 2021-7-28 11:34
脑洞略大 发表于 2021-7-28 11:15
???除了问号我不知道该回复啥....

一而再,再而三的证明只是智商问题。
作者: yeeypc    时间: 2021-7-28 11:55
既然已经证实某人对电的知识为0,那我对他提的问题就自己回答一下:

铜在20摄氏度时电阻率约为0.017欧,所以普通0.75平方毫米,1.8米长的机线电阻约等于0.04欧,加上连接插头的接触电阻算0.05欧吧。

而前面说的那根电源线电阻有1欧多,是普通机线的20多倍。
作者: 扔掉耳机    时间: 2021-7-28 11:58
绿坛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烧线材论中级阶段
作者: 吉大宝    时间: 2021-7-28 12:01
顶楼主

作者: alasiduo    时间: 2021-7-28 12:12
coolbaobao 发表于 2021-7-28 10:02
送你张图,看看自己在哪一层~

没怎么看你的图,但我希望我是线材论者最讨厌的人,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和线材论者,用不着说人话。。现实中,有些人明明也读过小学,却坚持相信地球是平的这种可笑的事情,人的这种行为,并不是坚持什么原则,只不过是装B的一种方式,虽然他知道自己很撒B,但用一种老子就是撒B你能怎么着的心态或老子有钱谁也管不着等等行为,这种人,但凡和他讲一句道理都是输,现实中如果身边有这种人,我根本不说话,一口水就吐上去了。。。。我内心的台词就是,,呸 ,装批到别处装去。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1-7-28 12:24
alasiduo 发表于 2021-7-28 12:12
没怎么看你的图,但我希望我是线材论者最讨厌的人,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和线材论 ...

你猜怎么着

你这一大段话只要把主语改一下,别的一字不动,我可以原样发还给你~~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1-7-28 12:25
yeeypc 发表于 2021-7-28 11:55
既然已经证实某人对电的知识为0,那我对他提的问题就自己回答一下:

铜在20摄氏度时电阻率约为0.017欧, ...

所以你承认这1.8米在整个输电线路中是有特殊意义的?


作者: chaos_xie    时间: 2021-7-28 12:28
coolbaobao 发表于 2021-7-28 09:52
隔壁八万盲听第一次挑战者是连续两次10中8,只不过当时要求10中10才保住了八万

这个结果有没有统计学 ...

没有,因为对比的一根自制电源线有1欧的电阻,比正常电源线高了两个数量级。属于劣质电源线(如果不是特意做了手脚的话,不过干嘛做一个电阻1欧的电源线?目的大家都清楚。。。),造成的功率损耗,发热和进一步的电阻变化已经无法忽略。

其后盲听测试中对比普通线的情况下,所有挑战者都失败了。

作者: alasiduo    时间: 2021-7-28 12:28
coolbaobao 发表于 2021-7-28 12:24
你猜怎么着

你这一大段话只要把主语改一下,别的一字不动,我可以原样发还给你~~

那你倒是去做啊,反正就算和你说科学和实践,你不还是扯淡么。。。既然要扯淡,那就专业扯淡,有什么所谓,不管怎么扯,事实就摆在那里。你快去改,这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变态反应,。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1-7-28 12:29
alasiduo 发表于 2021-7-28 12:28
那你倒是去做啊,反正就算和你说科学和实践,你不还是扯淡么。。。既然要扯淡,那就专业扯淡,有什么所谓 ...

我没这么low~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7-28 12:32
第二次数据报告:

实验数据已发布12小时
有效回复- 0

说点有意思的,我刚才自己吃了午饭重新听了一遍全部录音,隐隐约约感觉是有区别的。但是不能排除是因为我自己知道答案带来的脑补效应。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1-7-28 12:34
chaos_xie 发表于 2021-7-28 11:28
这是你的声卡太差吧?也可能是你的采样参数不好,或者是驱动问题。总之,电脑声卡不是专业录音设备,不可 ...

所以说声卡级别有影响对吧?

那就必须先证明什么级别的声卡其影响可忽略不计对吧?



另外,我本来是针对64楼回复……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