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关于usb数据线的两次教训 [打印本页]

作者: TheScriabin    时间: 2021-6-24 09:30
标题: 关于usb数据线的两次教训
1、手机与便携式解码耳放之间的连接线,type c转type c,长度短于10厘米。原线是耳放自带的,用起来没任何问题,仅仅是质地比较硬,不易弯曲,因此想换成软线,挑了颜值较高的纯银线,不承想这一换声音大不同,以前坚持线材无用论的我,此时被现实教育了。各位,咸菜真的有味道。只不过,在这个案例里,它给我来了个五味杂陈,请注意,原来的连接线并无不妥,声音听起来起码是纯净的,新换的纯银线听起来却有明显可闻的底噪。我分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来估计买到假线的概率较大,这个我也认了,毕竟确实没花多少钱;二来假如纯银材质不假,那么有可能是这种材质通透性较好,阻抗较低,因此把前端的杂音全给漏过来了。我脑补了一下,如果原线用“钝”形容的话,它类似一个低通滤波器,底噪杂波天然被挡在前面,而纯银线则显然更“锐”,意味着保真还原度更高,于是有了如前所述的听感。
2、pc到某品牌新款usb界面之间的连接线(也是tb某知名商家的纯银线),type a转type c,长度大约1米出头。解码用的是Lee…某款9038,不带usb,因此弄了个界面,价格都不贵,也算配得上。将一串设备连好戴上耳机准备享受音乐,别的都很满意,唯独那几秒到十几秒一次随机出现的轻微爆音(就是前后两帧之间音量突然的变化,幅度不大不仔细听很难察觉)让人极为扫兴。一顿搜索以后推测可能是win10系统自带驱动的问题,后台DPC延迟可能较大,原打算装个软件测一下,接着看到几篇文章顿感可能这方面颇为复杂,即便明确了哪个驱动有雷也可能无济于事。然后就是痛下决心重装系统,找来闲置已久的旧Thinkpad E450,当晚就安装好了国产某知名Linux发行版,然而一顿操作之后插上那根usb线,带好耳机,调大音量,事情并没有好转,反而爆音现象更严重了,这次是持续性的每秒数次,而且幅度较之前更大。冷静分析下来,首先这台Linux机器配置不如先前的win10机器,即便是干净的新系统也可能在播放性能是有所不如,而且这还涉及到播放软件的差异,细思不简单,不能排除这些可能,其次这个Linux系统自带的声卡驱动基于alsa,属于通用架构性能未知,有可能也是驱动不匹配的问题,但是拔了usb直接用笔记本的外放,却并没有听到任何爆音,这令我一度十分困惑。然后就是咔咔一顿安装卸载,包括尝试安装asio等驱动,均以失败告终,此时已是凌晨两点。冷静下来决定再次归零,重装系统,这次还是一样的Linux,一切照旧,爆音依然。也不知是哪里来的灵感,我随手抄起type c充电线,换下了那根纯银线。戴上耳机,世界从未如此清净,耳机里流淌出纯净如水的醇音,令人陶醉。问题就是这么解决了。各位朋友,一根线再次成为了故事的主角。咸菜有味,我信了。
两次都是usb信号传输,近乎同样的场景,近乎同样的现象,为什么纯银线(不排除有假)反而不如自带的低端线呢?结果都是纯银线中听到的干扰更多,底噪也好,爆音也罢。是不是越好的咸菜越敏感?肯定是了,可以说更娇气吧,不如廉价咸菜那样有着更高的宽容度。这两个故事告诉我,咸菜一定要和系统相匹配,它不一定成为短板,但如果咸菜作为系统中的长板,那么它倒是可能成为照妖镜。以上是最近一些实践和思考,贻笑大方,供各位一乐。
作者: Pluto1    时间: 2021-6-24 10:06
应该都是线材质量问题吧 哪家呀 哈哈

作者: TheScriabin    时间: 2021-6-24 10:09
Pluto1 发表于 2021-6-24 10:06
应该都是线材质量问题吧 哪家呀 哈哈

个人觉得这种可能性不排除,但是不是主要因素。两家不同的线,而且这两家的其他线我都买过,唯独usb线出问题。可能是共性问题。
作者: Pluto1    时间: 2021-6-24 10:18
轻微爆音的话肯定是线的问题吧 既然换线了就好了

作者: TheScriabin    时间: 2021-6-24 10:20
Pluto1 发表于 2021-6-24 10:18
轻微爆音的话肯定是线的问题吧 既然换线了就好了

之前害怕是操作系统和驱动层面的问题,索性来了个一锅端,捎带手拯救了一台闲置电脑,还是挺满意的,现在是专机了,效果确实可以。
作者: Pluto1    时间: 2021-6-24 11:14
TheScriabin 发表于 2021-6-24 10:20
之前害怕是操作系统和驱动层面的问题,索性来了个一锅端,捎带手拯救了一台闲置电脑,还是挺满意的,现在 ...

最后用了Type-C 充电线??

作者: TheScriabin    时间: 2021-6-24 11:27
Pluto1 发表于 2021-6-24 11:14
最后用了Type-C 充电线??

没错,一根不知名的手机充电线,质量还是不错的,就是质地偏硬。
作者: 任任任    时间: 2021-6-24 12:13
本帖最后由 任任任 于 2021-6-24 12:15 编辑

usb线很影响声音,但爆音感觉是质量问题。
越好的转盘解码,越能揭示出好线声音的优势;但好线揭示底噪、爆音倒是真没感觉……



非要说的话,我所知道的身边的例子:好的电源线有时还能去除底噪

作者: TheScriabin    时间: 2021-6-24 12:37
任任任 发表于 2021-6-24 12:13
usb线很影响声音,但爆音感觉是质量问题。
越好的转盘解码,越能揭示出好线声音的优势;但好线揭示底噪、 ...

咸菜好吃但毕竟不是正餐,同样材质和规格的线,原材料和成品价格往往差了几十上百倍,这里面似乎藏着hifi行业最讳莫如深的秘密……

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死穴,避坑跳坑也是乐趣所在吧……
作者: 入坑的小新手    时间: 2021-6-24 12:44
跟楼主相同,最后闲置银线,用的铜线,银不知名厂 底噪更明显 声音更亮 细 干。飞傲铜:整体更暗 滤底噪 更耐听,最后用了铜。

作者: TheScriabin    时间: 2021-6-24 12:46
入坑的小新手 发表于 2021-6-24 12:44
跟楼主相同,最后闲置银线,用的铜线,银不知名厂 底噪更明显 声音更亮 细 干。飞傲铜:整体更暗 滤底噪 更 ...

握个爪,飞傲铜线我也用过,皮实可靠
作者: Pluto1    时间: 2021-6-24 12:59
TheScriabin 发表于 2021-6-24 12:37
咸菜好吃但毕竟不是正餐,同样材质和规格的线,原材料和成品价格往往差了几十上百倍,这里面似乎藏着hifi ...

你这句话我竟然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  
usb线也是看搭配 在保证基础质量没问题的情况下  看味道 不同的线 三频侧重点不同 可能便宜的 也对味  贵的也可能不对味   但是这里面声价比就太低了  
也许同样风格 是存在便宜的  和巨贵的2条线  但是声音其实差不多的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1-6-24 13:31
USB线有很差的,避开就基本上凑合了。

作者: fistan    时间: 2021-6-24 13:48
USB线当然是有影响的。拿根好点的线自己实践下,基本都会有体会的。

至于什么样的线更好,得自己慢慢尝试。
预算充足的话,Intona、Pad 30周年,stealth的线,我试下来,比机线,都有明显的正面提升。
反正,这大牌的高价线,二手也容易出手的,尝试一下并不会怎么亏钱。

便宜的线,比如说国内各种DIY的、冷门的,慎入。不能试听的话,不建议碰。
我一个朋友买过一条黑神,完全听不出和机线有任何区别。现在你估计还能搜到那个帖子,2333。
至于,你提到的那个纯银线么,大概率是有问题的。(否则,一般不会有爆音的)
作者: 秋夕梦竹    时间: 2021-6-24 13:58
苹果的c转c就很好

作者: 茶颜悦色真好喝    时间: 2021-6-24 14:16
你这属于线材质量有问题,这种数据线为什么听感会有差异,就是因为那些diy品控没有保障,有些diy甚至连最基本的质量保障都没有,不信你去用合格品牌线(比如苹果和华为自带的数据线)比较一下,差异真的不大

作者: 南辕    时间: 2021-6-24 14:20
吸取知识

作者: prophet63    时间: 2021-6-24 14:30
不要购买任何diy线,神雕的也别买

作者: AIMP    时间: 2021-6-24 14:44
USB线只有合格和不合格之分,烧USB线纯属扯犊子
作者: flying3d    时间: 2021-6-24 15:40
DIY的线很多屏蔽没搞好,或者没有,容易有问题

作者: TheScriabin    时间: 2021-6-24 15:44
fistan 发表于 2021-6-24 13:48
USB线当然是有影响的。拿根好点的线自己实践下,基本都会有体会的。

至于什么样的线更好,得自己慢慢尝 ...

线要和系统匹配,不是越贵的线越好,系统都很平庸的前提下,线就是最容易暴露问题的那个环节。
作者: TheScriabin    时间: 2021-6-24 15:44
flying3d 发表于 2021-6-24 15:40
DIY的线很多屏蔽没搞好,或者没有,容易有问题

是的,屏蔽很重要,您说到点子上了。
作者: dc999    时间: 2021-6-24 16:03
我一直建议别碰DIY的作坊线。不放心的就是品控问题。线材还是选品牌厂线比较安心,起码品控过关。

作者: TheScriabin    时间: 2021-6-24 16:43
dc999 发表于 2021-6-24 16:03
我一直建议别碰DIY的作坊线。不放心的就是品控问题。线材还是选品牌厂线比较安心,起码品控过关。

现在看起来不是品控的问题,而是某些线基本上不可能有良品的可能,且不说筛选试验,光屏蔽一项就需要极大的技术成本。
作者: prophet63    时间: 2021-6-24 16:59
TheScriabin 发表于 2021-6-24 16:43
现在看起来不是品控的问题,而是某些线基本上不可能有良品的可能,且不说筛选试验,光屏蔽一项就需要极大 ...

想买usb可以看看线世界、线圣、银彩、晶彩音乐丝带等等大厂的线,只要是正品都没问题

作者: dc999    时间: 2021-6-24 18:48
TheScriabin 发表于 2021-6-24 16:43
现在看起来不是品控的问题,而是某些线基本上不可能有良品的可能,且不说筛选试验,光屏蔽一项就需要极大 ...

我那是客气的说法,直白的说法就是:粗制滥造。

作者: TheScriabin    时间: 2021-6-24 18:50
dc999 发表于 2021-6-24 18:48
我那是客气的说法,直白的说法就是:粗制滥造。

我觉得这么说也欠妥吧,毕竟有一些线并不存在类似问题,还是可以放心购买的。USB线真是……希望朋友们引以为鉴吧。

作者: 道无问    时间: 2021-6-24 19:44
银线镀银线几百块的碰都别碰,辣耳朵,无氧铜单晶铜都能出好声

作者: fistan    时间: 2021-6-24 19:55
TheScriabin 发表于 2021-6-24 15:44
线要和系统匹配,不是越贵的线越好,系统都很平庸的前提下,线就是最容易暴露问题的那个环节。

不一定哦。
不同USB线,素质上都能差很多的。
我个人觉得,在能保证素质的前提下,才能去考虑风格的匹配。

作者: TheScriabin    时间: 2021-6-24 20:42
fistan 发表于 2021-6-24 19:55
不一定哦。
不同USB线,素质上都能差很多的。
我个人觉得,在能保证素质的前提下,才能去考虑风格的匹 ...

不是指风格匹配,单纯就是说档次的匹配吧,简言之线不应成为系统中最突出的那一部分。

作者: TheScriabin    时间: 2021-6-24 20:43
道无问 发表于 2021-6-24 19:44
银线镀银线几百块的碰都别碰,辣耳朵,无氧铜单晶铜都能出好声

确实是实践出真知

作者: qinghuahe    时间: 2021-6-24 20:57
你分析的是对的,屏蔽非常重要。另外,还有接地。你可以拿你那条有问题的线再插上试试(此时按你说的会有爆音),然后,引一条地线(不是一定接地,三脚用电器亦可,比如电视、电脑关机状态引出的USB等等),地线怼到你的USB插口外金属壳那里,你会有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此段表述起来复杂,其实做起来极易。

作者: TheScriabin    时间: 2021-6-24 21:34
qinghuahe 发表于 2021-6-24 20:57
你分析的是对的,屏蔽非常重要。另外,还有接地。你可以拿你那条有问题的线再插上试试(此时按你说的会有爆 ...

我明白你描述的场景,事实上我也实操过……不在这两个故事里讲了

作者: sidewind    时间: 2021-6-25 08:50
我也遇到过纯银线容易爆音的问题,铜线也爆但是银线更频繁声音更大

后来发现是USB口的问题,那个口带关机充电功能并且打开了
作者: TheScriabin    时间: 2021-6-25 09:10
sidewind 发表于 2021-6-25 08:50
我也遇到过纯银线容易爆音的问题,铜线也爆但是银线更频繁声音更大

后来发现是USB口的问题,那个口带关 ...

我这个就是笔记本电脑的u口,连到界面,然后aes输出到解码。
作者: fistan    时间: 2021-6-25 09:40
TheScriabin 发表于 2021-6-24 20:42
不是指风格匹配,单纯就是说档次的匹配吧,简言之线不应成为系统中最突出的那一部分。

这个,也得尝试的。

大多数情况而言,确实,优先三大件性价比最高。

但是也有些情况下,USB线的提升非常大。
比如说和弦的2Qute,当时二手4.5K,我给配了一个二手5K的Pad30周年,声音水准和一万出头的Aqua相差无几了。那这种情况下还是值得的。
然而同样是2Qute,我也换过3000块钱的USB线,提升微乎其微。这时候,这个钱不如拿去换个线电,或者索性升级解码划算。

所以还是那句话,有条件的话,热门产品可以多尝试,有时候有奇效


作者: 时光倒影    时间: 2021-6-25 16:13
学习一下

作者: TheScriabin    时间: 2021-6-25 16:27
fistan 发表于 2021-6-25 09:40
这个,也得尝试的。

大多数情况而言,确实,优先三大件性价比最高。

3000元的usb线,匹配的是3万以上的界面,这个系统总价不会低于20万。
作者: 任任任    时间: 2021-6-25 18:52
本帖最后由 任任任 于 2021-6-25 18:53 编辑
TheScriabin 发表于 2021-6-25 16:27
3000元的usb线,匹配的是3万以上的界面,这个系统总价不会低于20万。

这张口就来得可以。

3000以上的usb线有一堆,请问三万的界面是什么


线材的投入比例不至于非得那么小才划算的

作者: fistan    时间: 2021-6-25 19:36
本帖最后由 fistan 于 2021-6-25 19:40 编辑
TheScriabin 发表于 2021-6-25 16:27
3000元的usb线,匹配的是3万以上的界面,这个系统总价不会低于20万。

这,就是扯淡了。。。

随手一拍脑袋就个数字,你这是来讲笑话呐

作者: TheScriabin    时间: 2021-6-25 19:41
任任任 发表于 2021-6-25 18:52
这张口就来得可以。

3000以上的usb线有一堆,请问三万的界面是什么

不是要抬杠,说这话的时候眼前浮现的是weiss 204+101,刚查了下价格离3万还欠几千,我不够严谨了抱歉。倒不是说一定要遵循这个1:10的比例,但是这里头孰轻孰重相信您作为老烧自有判断,领会意思就行了。烧钱嘛自己开心就好。

作者: TheScriabin    时间: 2021-6-25 19:41
fistan 发表于 2021-6-25 19:36
这,就是扯淡了。。。

随手一拍脑袋就个数字,你这是来讲笑话呐

嗯,开个玩笑您别当真

作者: 冰雪融化了    时间: 2021-7-8 15:08
太多的音频线,USB线不带屏蔽,还各种吹嘘,,,,,,
作者: chaos_xie    时间: 2021-7-9 10:54
fistan 发表于 2021-6-24 13:48
USB线当然是有影响的。拿根好点的线自己实践下,基本都会有体会的。

至于什么样的线更好,得自己慢慢尝 ...

换USB线就是玄学。。。
质量合格的USB就可以了 - 没有爆音的线应该就符合要求。

来看看客观测试
https://www.audiosciencereview.com/forum/index.php?threads/do-usb-audio-cables-make-a-difference.1887/
翻译一下结论:
1 设计的比较烂的DAC确实会受到USB线(质量和长度)的干扰,比如Schiit Modi 2
2 稍微好的DAC根本不受USB线质量影响
3 即使设计比较烂的DAC,受到干扰造成的结果也远远低于本底噪声,人类听不到

作者: fistan    时间: 2021-7-9 11:00
chaos_xie 发表于 2021-7-9 10:54
换USB线就是玄学。。。
质量合格的USB就可以了 - 没有爆音的线应该就符合要求。

我对原理 / 技术,基本是一窍不通的,所以这篇文章即使从头到尾看下来每个字都能看懂,依然无法判断说的是否有漏洞,或者哪里解读不对。

我只能说,自己和朋友一起盲听过几次,都是有明显的声音区别。


作者: chaos_xie    时间: 2021-7-9 11:19
fistan 发表于 2021-7-9 11:00
我对原理 / 技术,基本是一窍不通的,所以这篇文章即使从头到尾看下来每个字都能看懂,依然无法判断说的 ...

我唯一可以想到的解释是你的设备走的是Analog signals over USB。

https://www.soundguys.com/usb-audio-explained-18563/
提到有很多USB Type-c的声音转接器走的是这种方式。但我自己从来没有类似经验。

作者: fistan    时间: 2021-7-9 11:45
chaos_xie 发表于 2021-7-9 11:19
我唯一可以想到的解释是你的设备走的是Analog signals over USB。

https://www.soundguys.com/usb-aud ...

不打算继续看技术文档了,前面也说了,我也没有办法判断文档写的好坏真伪。
我只能说,自己试过的设备,都是对USB有明显差别的:
DCS 罗西尼
Didit DAC212
Aqua La Voce S3
Hexi Venus
Chord 2Qute
PS nuwaveTEAC NT505, UD505



作者: chaos_xie    时间: 2021-7-9 12:40
fistan 发表于 2021-7-9 11:45
不打算继续看技术文档了,前面也说了,我也没有办法判断文档写的好坏真伪。
我只能说,自己试过的设备, ...

你的这些都是顶级数字器材,不应该走Analog signals over USB。
如果所有线路一致,不清楚为啥usb线会有影响。

作者: chaos_xie    时间: 2021-7-10 07:58
fistan 发表于 2021-7-9 11:45
不打算继续看技术文档了,前面也说了,我也没有办法判断文档写的好坏真伪。
我只能说,自己试过的设备, ...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ground loop
https://www.circuitbread.com/ee-faq/what-is-a-ground-loop
可以考虑用光纤,Use a single AC plug,Ground lift, Audio Isolation Transformer,或者Power Isolation Transformer来解决。
你的设备上应该支持Ground lift,这个可能是最简单的解决方式了。

作者: 且听    时间: 2021-7-14 15:31
就说有没有3c认证吧

作者: wjue    时间: 2021-11-10 17:06
说到底就是DIY的线,屏蔽没搞好。
作者: soil    时间: 2021-11-12 17:11
楼主的话题很好,印证了USB线的巨大差异;
由此引申出一个话题:假如把屏蔽做好了,或者说大家都具备了基本素质以后,再比音质的高下,何如?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