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 ONE PRO:对待封闭式耳机声场规模是要有点包容度的,它听起来极度近似DT880,完全可称为DT880的封闭版,连声场类型也相同,是自由场倾向的耳机。原皮罩为了贴合主流民族动次打次喜好,欺骗了发烧友这类少数民族的感情,虽然发烧友里多数人其实也是靠听低音吃饱喝足的。和偏上盘的T70P相比它非常平衡,但在驱动方面要稍显困难。由于解析力只有DT880水平,它在呈现唱片声场规模和定位方面不及T70P,与DT770伯仲之间。太平衡的声音总让人不好描述特点和亮点,当碰到这样一只耳机时语言描绘能力是最匮乏的。如今现产的DT880低频其实是250HZ左右稍稍有点多,CUSTOM ONE PRO在同样用DT880耳罩情况下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它表现的交响乐和T70P比就是演奏厅变小了点,高低频乐器平衡的填充在能填起的空间范围里,都有程度恰当的混响和声压,但这种混响来自耳机少,来自音乐多,用它来听这个唱片似乎没有亮点也没有痛点,只有两个字-和谐,很方便的理解各类乐器的演奏强弱。平衡度在DT880之上。目前来看是我手里平衡度最佳耳机之一,另一只是K702。多数人觉得两头翘的耳机听古典尤其交响最带感,这是一种流俗审美,有这类喜好可能来自四种缘故,第一是古典音乐在高潮没来时候比较温吞,还有些长篇大论铺垫,很多人会犯瞌睡,两头翘的耳机提升刺激感,让你不会在有些时间觉得无聊。第二是两头翘的耳机容易自带扩散场音效,而演奏厅就是个扩散场,可以形成音效叠加更具象化。第三是古典乐现场演奏各类乐器从来不左右对称。拿交响乐来说常是左半边高音乐器多,右半边低音乐器多,那高低音都多的耳机听起来,左右声道“分离度”似乎就更强烈。第四就是我的猜测了,深度古典迷可能听音时间太长太久,耳朵已经两头“丢”的厉害,需要两头翘耳机来补偿听力。所以990和600被不少交响迷无脑推荐,下面这只耳机也是这类风格,但它和600 990比也有不少区别。
DT770:和DT990一样,它属于扩散场调音产物。但它是封闭耳机,为了防止变浑浊而显得“低俗”在高低频量感上有所节制,所以DT770会比DT990更柔和平衡,中频会稍好。不过它仍然是有一点两头翘的,其在声场上与前面两只封闭耳机有本质不同,本款DT770已经是770系各类里最“高雅”的一款,不能用常见且在产的DT770PRO去理解,他俩区别会比600和650的区别还大点(这主要是770PRO声音种类有点杂)。更换皮罩后它在100HZ以下部分低频会更清晰,让重低音更足更清楚,但大部分频率变化不大,因为它头梁压力只有2.8N,不能完全“压紧”这款皮罩。770PRO的头梁压力是3.5N,所以这款皮罩在770PRO上会起更夸张的效果让770PRO整个下盘都隆起呈现一种动次打次风。在克莱伯贝5里,770开场已经能明显听到倍低音提琴的“哀嚎”,但整体的浑浊程度控制的还可以(这正是我乐意给它用皮罩缘故),这个耳机已经可以满足轻度轰交响和厅堂感索取者的口味,它已经在给声音叠加相当明显和丰富的混响。4:12它表现的刺激程度和CUSTOM ONE PRO一致,也略逊于DT880的亮度,大约介于880和600之间亮度(更接近880),在这档的解析力下,这是比较恰当的亮度。如听节奏REMIX音乐,这款耳罩也不能随着低频节奏“跳动”。说明它整体低频量感还没有达到两个专业版本兄弟皮罩770的水平(部分770PRO和770M是原厂皮罩,他们更适合做舞台返听或鼓手返听)DT770听交响是多数人更喜欢的口味。但我认为这有点过头,我认为这种声音具象化和渲染过度,娱乐或影音气息更浓。虽然听一般舒缓流行音乐会觉得DT770和Q701类似都是清爽型并且轻微两头翘,但在低音多的音乐里。DT770在100HZ以下具备强得多的爆发力,好比裙子里藏着硬家伙的学生,只在某些时机才会掏出来。皮罩有一个特殊特点,就是它限制腔体内气压,当单元表现大动态时候,腔体空间越小或气压越大。则低频越猛。这就为啥小入耳塞子塞越紧,低音下潜越深,塞不紧最大变化不是声音漏了,而是气压变了,空气压强是声音传输的关键。这里存在一个单元动能与空间容积气压的对应关系,我可没有那水平科普这个,有兴趣的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