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猫咪的睡睡念》 -浅谈HIFI系统的听感与观感 [打印本页]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1 19:31
四.听感与观感的演化



对于HIFI系统的观感,我们从开始拘泥于有限的系统构架和创作材料,都很难想象作品最终的样子(因为所有的部件都不是装饰)。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听感。有时我感觉,对于艺术品的创作,一如一则古老的寓言对于婚姻的比喻:“好像在走过的一条路中随手拔一颗麦子。对自我经验和需求的理解,与对未来欲望的眠灭所搭起的平衡决定了它最终的样子。”HIFI系统的观感可能就是这样,就像一天我从仓库里翻出了一只10年前的老耳机开始,到如今这个“星河月下,横吹喇叭竖指天”的造型……从起初的点滴想法到基本成型,足足花去了一个秋天的时间。观感上来说,可能有人觉得不好看,我也觉得未必就算完美,其实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也是最后几天才逐渐清晰的。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所坚持的原则基本没有变。例如全套手工制作的细节精确到焊点的形状,所有设备围绕突出MOJO“温暖英国声”的主旨来选材,整体观感上以“乖张并具力量感”为基础,突出光怪热情的色彩感,不能有绿色。我基本上保住了自己创作的底线,剩下的些许塑型和摆位就随它去了。

至于听感的选择,我更倾向“雕刻失真”这个概念来形容分体机的组建。“雕刻”这一词,其实是猫咪自己提出的。音响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如果单个平台的设备升级可以理解为简单的加法,那么整个系统的匹配则是在做减法,也就是听感失真的“粗雕刻”,其余配套的周边设备可以理解为类似雕花一样的“精雕刻”。你如果觉得HIFI是骗局,那HIFI确实不是骗局。例如音源的升频,电力设计的优化,FPGA蕊片与滤波的升级,供电系统的净化。但有时更高的解析和更黑的背景未必会给你想要的那种“感觉”,比如这年头还有大量的人沉迷于黑胶和胆机。

你如果觉得HIFI不是骗局,那HIFI确实是个骗局。因为各大音响厂商似乎早就预感到了HIFI世界“向上迷途,向下有余”这个残忍的事实。毕竟与其花十倍的钱做研发未必能向上走上一步,不如花一点点钱做减法,做音染,也就是“雕刻失真”(这一点不得不服的是铁三角)。指标一降下来,可就是百花齐放的世界了,怎么失真怎么有道理,因为这些都可以归为“文艺”,是不能量化的再创作。想想也是,猫咪不是穿格子衫的理工男,很难想象所谓的“数据派”与“无用论派”听着白开水一样监听味的音色做何感想,也很难想象全世界的耳机店只卖一款SONY MDR 7506是多么的尴尬……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我不入你的天堂,我只想下我的地狱。这也许就是音乐与人(当然还有猫咪)最精妙的关系。

下篇:技术与经验说在后面

一.缘起 DENON AD2000



猫咪为什么留了个天龙的“中端”耳机,这还得从十几年前说起。大约是抹茶婊还捧着奶茶的时代,猫咪来到了中关村刘强东那个摊儿(那摊儿没啥好玩意儿)……旁边一个姓吕的老板开的音像店。本来猫咪是冲着著名的铁三角女毒W1000去的,无奈那时太年轻……太nave,一样2000块的价格三下五除二就被吕老板忽悠着买了天龙D2000。当时他的理由也简单……“你要的把铁三角得上耳放,你买这个天龙不用上耳放,直接插电脑上就能听……”那时我也不知道耳放啥东西,就知道是一大盒子,还贼贵……结果没过一年,W1000价格就翻了三倍,可怜的天龙无人问津。蒙圈的猫咪只能唏嘘商人的奸诈,现在看来不学无术真可怕,难得吕老板的真诚把自己也骗了,要不如今的京东叫什么还真不好说……

从统计学上来看,耳机应该算是HIFI界三大天坑(耳机,线材,黑胶)之首,毕竟是最没技术的东西,利润比贩毒还要高。胆机是失真的艺术,这里就不把它算作“坑儿”了。正常的小白都会觉得我只要换个好耳机,就能享受到好声音,当初猫咪也是这么想的。对于新手的建议,我觉得别总想着上来就来个什么德系老三样(Sennheiser,Beyerdynamic,AKG),真的未必适合你。你先搞清楚自己想听什么音乐,不然所有的后级可能都因为这个耳机被带偏了。就拿动圈来说,之所以有这么多选择,根本还是因为几十年前技术(振膜尺寸,材料,封闭设计)上就基本就那个样子了,没什么可进步的东西。整个声场就巴掌那么大,不如把灵敏度和阻抗做成一堆参数,变着花样卖钱。所有动圈耳机的发声单元都不会超过100块,相比之下买个珍稀木材做的壳子你也许能亏得少点。上面这个耳机鄙视链儿挺有意思,所有品牌鄙视重低音(Beatsaudio),Sony鄙视一切。刨除了特有的频响曲线带来的泛音正好迎合了你的口味不谈,就连一万多的机皇Sennheiser HD800也不如600块的Sony MDR 7506更“HIFI”。毕竟人家才是“扫地僧”,指标就是比你好,你不得不服。这里倒不是崇日排德,跟造车和炼钢差不多,德日的制造业历史上就是有这么多怪现象:德国人看不起奥地利,就像Sennheiser看不起AKG,反过来又各种被日本人“抽脸”。猫咪泡在维也纳的十几年里,AKG(Akustische und Kino-Gerte Gesellschaft G.m.b.H. in Wien)的心酸还是有点切身体会的……小时候有一次去维也纳技术大学(TU wien)蹭课,说起耳机有个物理教授拿着个AKG 701就开始骂……“Machmal 10 Euro, dann gibt’s dir ein Neues…soviel Model aber gar keineUnterschied…riesen Kosten,debatte…”(“这玩意儿在大学作坊给个10欧元就能做了……这么多型号没区别啊……卖他妈那么贵,**么这不是……”),猫咪当时还喃喃的不以为然,想着这么大的品牌人家肯定是有技术的。后来看过一篇拆机文章,我记得好像是拆HD580和HD500,两个完全一样,580就里面多套了层海绵……于是那个教授的话不信也就信了。算了,看见奥地利这几个字就烦,这里就略过不谈了。

说回正题,动圈耳机的选择粗略的讲也就是同等振膜面积下灵敏度与阻抗的选择。别相信什么天花乱坠的营销口号,新材料并不等于好声儿。先确定好你想听什么音乐,再去选择耳机的类型。阻抗的设定通常跟听感的受众直接相关,例如德系的受众通常更倾向于交响乐,歌剧,大编制混合听感的声音, 高阻抗的耳机可以较好的降低不同频率音源的自由简谐振动干扰,增强声场和分离度,同时对放大器电路的设计要求也相对较低。而日系的音乐环境脱离了古典乐和大编制的需求,轻音乐和现代音乐的比例更多一些。低阻的耳机更倾向于人声的单独刻画或乐器独奏的还原,这需要放大器电路更强大的瞬态能力(控制力)和整体设备电源噪音的高度净化。说白了,阻抗越低,对放大器的要求也就越高。


耳机的输入能量=受迫振动动能和势能+自由简谐振动动能和势能+输出的声压能量+空气和机械阻尼损耗。前三个加起来就是灵敏度指数,即电声转换效率。在同等振膜大小(也就是受迫震动能量)和输出升压能量恒定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在自由简谐运动和阻尼能量损失上做文章。这也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扬声器失真。自由简谐振动影响了低频的收放能力(弹性)以及高频的泛音:在失真的领域,如何将泛音做得美,将低频做的收放自如,是所有厂商的核心价值,也是你真正该去选择的东西。而高阻抗带来的电磁阻尼损耗属于全频能量损失,是类似电网捕鱼一样大鱼小鱼一锅端的效果。提高阻抗的原始目的在于,通过提高电磁阻尼在复杂频率和复合音源环境中尽量挤压自由简洁振动所带来的能量损耗,从而达到降噪的效果。最开始的电话扬声器阻抗就被设定为高阻的600欧姆,这种类似七伤拳式的做法其实是在多元的音频频率环境中不得已的降噪手段。

从猫咪自己的角度来看,我更倾向于低阻耳机。因为对于泛音以及底噪的抑制并非耳机本身的设计缺陷。相反这对放大器电路以及整个系统的电源指标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挑战。如上图所示,我们只要将动圈余震的阻尼系数降到一个合理的区间即可达到高保真的目地。过多的阻抗本身就是一种“失真”的来源,高阻耳机中通过调整线圈材质,线径以及绕法的手段本身就会提供额外的感抗,而且这种感抗的增加在不同频率也各不相同,导致高阻耳机整体平频响相比于低阻耳机呈现一种奇特的非线性失真。当然对于大编制音乐的听音感受来说,高阻耳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耳机这种巴掌大的玩意儿毕竟声场有限,你若真的喜欢交响乐,用音箱是否更合适一些呢?

在这里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声儿大就觉得好”的幼稚阶段,觉得阻抗越高就越难推。耳机与放大器的关系,往往与人们惯有的认知相反:高阻最好推,低阻最难推。网上的水文都是垃圾,现在就是手机输出电平也足够了,没有什么高阻耳机存在推不动的情况。不信你拿个ipod推HD800试试,可以推得很响也挺饱满,因为推到110分贝也只需要2.5伏的电平。而普通十几欧的耳机因为动圈余震太难控制,理论上还没有哪个耳放能推的好。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1 19:48
这里说一下THX的设计理念,简单的讲就是多级分工叠加到输出负载。小信号时由前级直接输出负载,大信号时再分级由放大级输出负载。这种构架的好处是小信号可以跳过放大级直接输出,达到极低的失真。再加上低内阻和高功率,可谓是低阻耳机的福音。

我们知道扬声器阻尼系数DF是指放大器的实际负载阻抗与放大器实际阻抗的比值(DF=Rs/Ro,其中Rs为耳机动态阻抗,Ro为放大器内阻)。如果耳机阻抗固定,驱动电路输出内阻R0越小,耳机分配的反电动势比例越大,阻尼效果越大。也就是说如果驱动电路达到理想的趋近短路的状态(内阻为0),反电动势会全部用来做耳机的电磁阻尼。由此低阻耳机端达到最小的失真,驱动段输出最大的控制力。实际表现在耳机低频收放自如,高频呈现精微细小的泛音。

猫咪决定从简化线路开始把一些基本原理重新推导了一遍,试图将阻抗匹配,内阻设计,高阻失真,电源线无用论等等这些被说的天花乱坠的问题解释清楚。如上图所示的简化图,虚线里的区域为耳放驱动电路(Ro),右面是用电器电阻也就是耳机(Rs)。最大功率传输定理(maximum power transfer)是含源线性阻抗驱动线路向可变电阻负载传输最大功率的条件,Pmax=Uoc^2/4R0在这里显然不合适。因为扬声器的阻抗有最小值(25欧姆),而驱动器电阻Ro却没有最小值,这正好与定理的假设条件相反。为什么驱动电阻Ro要追求最小值是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将Ro趋近短路负载电阻将得到最大功率Pmax=U^2/Rs(如下图)。

追求负载端的Pmax在这里意义很大。负载电阻做最大功意味着从电源端吸收的能量更多,动圈转化出来的声波能量就更加充实饱满。不管是高阻还是低阻耳机,当驱动端电阻接近0时,都意味着听感的直接提升。如果驱动端的内阻过大,意味着阻抗相对不匹配,多余的能量被发射回电源端,转化成热能并造成更多的失真。对于THX电路来说,当推到同等要求响度时,低阻耳机相比高阻耳机可以接收更多直接从前级输出的“无损信号”,避免了更多放大级的干扰带来的失真。当你有能力在驱动级和电源净化方面做出更多优化时,对于高阻抗耳机的兴趣就会慢慢降低了。

然而事实情况真的像上面说的那样理想么?并不是……真正用起来SP200就像个透明耳放。超低的失真度意味着没有任何情感的“监听味”,说是监听味都有些恭维了,因为猫咪真的一点儿都不喜欢这种白开水式的音色。一开始买回来插上耳机就听,声音又糊又闷,还没有直接插在MOJO上好听。我一度怀疑这个SP200是假的……直到一气之下把“鸡线”扔了,换了条几十块的monster 400电源线结果把我震了,太好听了……动感十足的低频和浑厚温暖的人声……让我再也没有把耳机用mojo直推过。原来这就是个“中转站”耳放……调音全靠电源线。

想到这儿猫咪兴奋又恐惧,想不到一个小小的双木森林SP200这么轻易的就将猫咪带入了模拟音频最深奥最玄秘又最烧钱的领域-电源线的世界…猫猫咪小心翼翼又战战兢兢地开始了羞涩而蠢萌的尝试。从原始的鸡线……到Moster 400, Moster 800 ,Moster 1000, Furutech 3TS20, Sommer Blue,Move on PV900, MPS SPG-148AC, MPS E-550, MPS M-7AC, MPS Poison, MPS C380AC,Clear Reflection, Clear M Power, Atelas EOS 4DD, Chord Sarum, Gotham 85225……从最开始的无氧铜镀银到Neotech upOCC, Furukawa pcOCC…从最简单的绞合结构到最复杂的LitzTYPE 6……

一条线一个声儿,一种结构一个声儿。猫咪发现单晶铜这种仅靠材料作为营销噱头的玩意儿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最后留下的是成本只有100多块钱的MPS E550,这条伪LitzType 2 结构,屏蔽设计简劣的OFC线……理由很简单,因为这条线在我的机子上太好听了……虽然解析度不见得比单晶铜的线材更高,但空气感爆棚。尤其像底音的水滴声,电琴声,回音像有人拿着气棒在砸你,看得见又摸不着,充斥着充气式的胀满感。就算有的线材在中频人声密度上高那么百分之一也显得黯然失色,猫咪太喜欢这种声音了,于是我在后面雅典娜数字界面的供电上,又自己动手做了一条(后一章的数字界面里我会说明为什么多线墙插需要一样的型号)……制作的过程也很简单,将外线皮用胶带固定,用刻刀将绝缘皮层层拨开。将线蕊拧成螺旋状,加上防漏电套管和电磁套管,插入到一套KRELL低温冷冻头就做好了。

猫咪想不明白为什么电源线会对音质起到这么大的作用,也不愿掉进玄学的漩涡,烧香拜佛请回一条天价的电源线,毕竟网上有太多没有实践过的理论派,天天漫骂这种“智障的认知”。

“从发电厂到你家上百公里的电缆线不换,你换条一米的电源线就有用了?……”

“电源线就是个导体,你用晾衣架插在接线板上也是一样的……”

“**才会买条上万块的电源线……”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啊,电源线就是很有用啊……猫咪冷静下来把之前的思路重新捋了一遍,在参阅了一些墙外资料之后我发现我错了。之前的定理,概念,线路图从一开始就全错了……我像那些学物理的一样,一开始就把实用音频电路问题当成初中物理一样的小儿科了……


作者: ztjun    时间: 2020-12-21 19:50
谁能读完我佩服他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1 19:51
猫咪无意中在Powerline的论坛上搜到了一篇20年前波士顿大学的电路学讲义名叫《The Impact of MainsImpedance om Power Quality》(电源阻抗对于供电源电品质的影响),作者是MichaelJ.Russell。这篇论文给了猫咪很大的启发。论文主要讲的是可变阻抗电源对于电源输出品质问题诸如电压下降,高频噪声,脉冲和谐波电压等问题的影响。

通常音频发烧有对于电源变“脏”这个问题的理解,延展性还是不够,例如我们解决“脏”这个问题会简单的归结为USB传输本身电磁环境复杂,变压器换更好的牛或者上个线电,滤波器之类的问题就得到最大解决了。殊不知电源的“脏”或者电池的电压下降,都是决定系统整体输出音色的始作俑者。注意我这里用“音色”一词,而不是“音质”是因为有一些“脏”我们是可以通过滤波手段有效处理掉的,而有一些“脏”正是被各大厂商利用,成为了线材调音的手段。



我将论文里与音频领域有关的电源问题总结了一下,归为如下几点。



1.如图示。阻抗会引起各个电压的畸变,特别是在非线性负载并包含着高频谐波的情况下。图上可以看到,当负载较低时电压波纹相对稳定,但当负载提高时,就引起了电压波形的畸变。这种效应的大小直接与电源阻抗相关。

2.总体来看,在音频电路里的大部分负载(除了电容)都是阻性或者感性的。然而感性元件导致阻抗曲线突变所带来的影响远比阻性元件大得多。

3.如图示。变压器的阻抗变化受到了频率和高频谐波的影响。如果我们的家用音频设备频率为60赫兹不变,那么变压器不会受到频率改变所带来的阻抗变化。但对于高频谐波(也就是其他负载运电器所返回的谐波能量),低阻抗变压器和高阻抗变压器所呈现的阻抗变化完全不同。

4.音频线路中导体带来的阻抗变化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小导体的阻抗主要来自于电阻,而大导体的阻抗主要来自于电感。紧耦合的导体会降低阻抗,而松耦合的导体会提高阻抗。



结合之前的电源线使用体验:

1.电源线的材质不管是单晶铜(OCC)还是无氧(OFC)铜,不管是upOCC还是pcOCC,对于人声的提高微乎其微。

2.电源线的结构和屏蔽方式,似乎对音色的改观更加重要。但不是结构越复杂,音色就会越好。

3.电源线的长度和插接时弯曲的形状对音色也有影响。

4.负载电路也就是放大器的阻抗越低,电源线对于音色的影响就越高。



于是猫咪得出了一个疯狂的猜测……

……

……

……

是电源线将输入放大器环牛中的电流过滤得更“脏”了!!!



之前说过一开始的线路简图从根上就错了。错在哪儿呢,错在电源上。图纸上的电源是理想的零内阻电源,而实际的电源(也就是放大器的变压器)其实是可变阻抗电源。不要小看短短的一根电源线,虽然它的电阻小到测不到,但不代表通了电没有阻抗。尤其是在高电压和可变电流的情况下,是我们无法用万用表或电阻仪测量的。当我们用电源线一头插墙,一头连接放大器时,相当于我们在放大器电源的源头串了一个迷离的电感(如上图示,Vsource为小区换电站输出电压,Zload为放大器电源, Zsource包括了容性传输导线和感性电源线)。S.M.S.L SP200的失真度是0.00007%,以猫咪的经验来看,只要放大器的内阻够低,放大器的电路设计在这个电源线的影响下都会变得不那么重要-这与事实情况是吻合的。听感上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调音,来源于几十块,几万块,十几万块的电源线,来源于这个品质与价格关系不对等的,厂家自己都说不清楚设计原理的迷离的隐形电感。

如图所示。在简单的负载回路中,电感L受到了开关电流变化和谐波频率的共同影响,所产生的反向电流随时间变化成非线性增长。而这种阻抗的改变,正是导致驱动级电压畸变的原因。所以在低内阻的情况下,无论我们的放大器驱动级设计的如何优秀,在“调音”的作用上,都无法与和它串在一起的,拥有非线性寄生电感的电源线相比较。

如图所示,在寄生电感的不确定影响下,原本的正弦电源波形发生畸变。由于无法量化寄生电感产生的非线性阻抗变化,我们只能做一个假设的波形(仅表示一个概念),并将它与原本电源的正弦波形叠加,得到一个新的波形。而这条新的波形就是这条电源线所带来的“玄密音色”的数字化缩影。

在这里一些基本的物理原理也被HIFI界所谬误。例如趋肤效应(Skin Effect)的应用前提是长距离单导线大横截面供电传输。可以肯定的是,除了入户的供电线缆阻抗成容性之外,整个HiFi系统成容性的负载电阻并不多,大部分是阻性或者感性的。

我们所应用的电源线拥有复杂的内部设计,表面上看是用来抑制趋肤效应。但实际上一两米长的电源线就算是单蕊结构所产生的寄生电容,也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恰恰相反的是,高端电源线(尤其是Litz结构的线)往往呈现多股螺旋,单股多蕊绞和,插接时整体卷圈的构造状态,这符合了高感性条件。而这种复杂结构产生的寄生电感在可变电流和频率的状态下电磁环境复杂,目前没有量化的方法可以准确测量。


作者: hastonoon5973    时间: 2020-12-21 19:52
先帮顶再慢慢看
作者: 月之爆击机    时间: 2020-12-21 19:55
卧草,看傻了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1 19:56
不仅如此,整体电源线(供电线缆+电源线)阻抗可能因为电流或频率的改变呈现从容性到感性的非线性过渡(如图示,频率可变示例)。猫咪在实践中也遇到了对应的情况。例如容性的状态充电只需要几分钟,而猫咪在测试MPS M7 Mark2 这条单晶铜电源线时按照店家的要求煲机(煲线)了72个小时,除了头几分钟声音逐渐从生涩变成饱满后,音质再也没有丝毫改变。所以猫咪不信煲线,更不信玄学,煲线除了让你浪费时间错过退货日期外,再也没有任何作用。





理论都是用来被推翻的,这些概念是不是都应用正确也不用去管它了。猫咪决定用实践去验证一下这个疯狂的猜想……

……

……

自己做一条电源线……

鉴于要追求通电状态下的最小动态阻抗,需要将可寄生的电感和电容尽可能降到最低。原先看过一篇麦文学在超导条件下做音频测试的文章,那么高大上的玩意儿就算了,太不中庸了……猫咪想出了一个最简单粗俗的办法……

……

打铁……



然后需要对手工制作的电源线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用最简单最低廉的材料制作

2.尽量提高线材的横截面积

3.尽量减小线材的长度

4.避免多蕊绞合,多股螺旋的结构

5.用最简单的办法做电磁屏蔽

6.量好尺寸,线材成最简单的直线造型

就地取材,猫咪找来装修剩下的电缆线,材质应该就是普通的紫铜。用锤子将两边铜头敲成扁平状,这样可以多线相互叠加,在被插头的固定螺丝锁闭时达到最大的接触面积。每一个触点的固定螺丝要同时锁止4根面条粗细的铜线,着实要费一番力气。冷热端各4根,地线两根,这样得到了10根12AWG组成的铜棍,每根为单股铜蕊,没有多线搅和。然后用热缩管和胶布将裸露的铜头屏蔽。反复两次用胶皮-锡纸-胶布的结构对线体进行绝缘和屏蔽。最后再用一些选套管的废料-8毫米的尼龙绳作为最外层的绝缘层。因为铜棍非常硬,弯曲需要用上体重,于是猫咪自制的电源线(巨丑无比的)“沙漠蠕虫”就完成了。

激动人心的时刻。碗口粗细的铜棍插上耳放……声音把猫咪震了……这就是神之电源线啊……解析力不输任何万元级的单晶铜线材,中频人声异常刚劲有力,棱角分明。健硕而不粗犷,宛如一双麒麟臂紧紧的抱住了你……底色漆黑,低音收放自如,回弹感极强。高频的泛音却被强大的电磁阻尼所抑制,结相微小到甚至察觉不到,我真希望我的耳放和耳机内阻大一点……如此刚劲而有特色的声音猫咪还是头一回听。听感的喜好因人而异,虽然猫咪自己更喜欢气棒般的空气感和胆机朦胧的水润声,但这确实就是输电线缆最原始的声音啊,也是最高保真的声音。在直接,清晰,扎实,线条感,无音染的调音走向上,猫咪测试过的什么天价电源线也无法与这条“沙漠蠕虫”相比,而它所有的成本加起来花了猫咪十五块钱。

好了,关于电源线的测试到此为止。之前猫咪的许多猜想与假设在这条自制线上都得到了印证,感兴趣的烧友可以自行实践一下。HIFI是个坑,如老话所说“活得太明白未必是个好事”,听的看明白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儿。既然印证了“向上太难,向下有余”这个道理,不如难得糊涂,难得糊涂又不如揣着明白装糊涂。调音不是调EQ,调的是音染。而在玄学的创作上,既需要经验也需要一点运气。等以后有时间了,猫咪会下大成本自制一条真正Litz Type 6结构的线材(由于结构导线复杂的寄生电阻无法量化测量, litz也只是处在国外音频实验网站所提出的假设测量阶段,而更多的是为了对抗交流电频率变化所产生的能量消耗,在音频领域尚未得到完全科学的证明)。在OFC的应用中,Gotham倒算是一家真正有积淀的品牌。到时“音染”几何,就下回再分解了。





三.解码 Chord MOJO



作为整个系统“音色”的核心,MOJO一直是一个令猫咪又爱又恨的东西。爱在CHORD的FPGA蕊片实在太强大了,恨在chord反人类的产品定位和辅助电路设计。三年前猫咪还是个小白,那时有个更白的小伙子,把Mojo一头插着动铁耳机,一头插着手机。告诉猫咪要退烧了,于是就半价卖了。结果买回来跟天龙一样的待遇,插在手机上发现还没转接头好听,放进仓库里吃灰……按照猫咪喜旧厌新的尿性一般不愿意随便换设备,除非它的真的不够用了。可是最后猫咪也想不到这么复杂的台机系统,终究还是围绕了这个功能也不够用的便携设备转来转去。没办法,因为猫咪不想换了,试听了更好的觉得也没比MOJO强太多。有朝一日换了个纯粹的接口齐全的台机,MOJO还是要扔回车里,哪里也离不开这温暖的英国声。

选解码器一直是个很敏感的动作,因为从没选对开始,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R2R花费太高,ESS这条路太艰辛长远了,而且数码味的“不尽人情”猫咪也不是很喜欢。AK就更不用说了,跟着AK走还不如跟着ESS走……当然还有一条选择就是CHORD。之前看过一些Robert Watt(mojo设计师)的采访,猫咪觉得chord的成功不光只是蕊片的成功,更多的是心理学的成功。按照Watt自己的话说,人脑听感的心理学分析和惠特克·香农抽样理论对他之后的设计理念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点上,ESS显得有些过分技术宅,因为失真更低的东西未必是人们更喜欢听的东西。

Watt设计的滤波器正是从这一点作为初衷开始思考的:如何抓住人脑最为敏感的瞬态并将它们强化出来,在人们下意识欣赏的频率空间进行升频处理,并大幅提高这些频率的密度。看,这独特的“温暖英国声”并不是真正高保真的声音,而是经过WTA滤波器“人造”的声音。较真的讲,到底什么才是高保真呢?在猫咪的理解里,没有真正的高保真,只有Re-Creat。人造的高密度频率会大幅提高人脑对它们的亲昵感,让你觉得mojo的人声怎么这么好听,这么帖耳……其实不光是人声,很多乐器的处理Hugo也做的非常出色……因为它可以算作一个交叉学科的典范,比chord的FPGA做的更好的有的是,但所有的技术挖掘终归到底要作用在人类肉体的感知上,而不是示波器。在音频的领域猫咪从来不看技术宅的种种怨念,什么用初中物理告诉你这个无用论那个无用论……简单一个公式让你退烧之类的烂文章,很显然他们将实践体验和应用知识的关系搞反了……

当然,咱也没收Chord的钱,没必要把Chord吹上天。在解码的领域Chord已然站在了山顶,但这不意味着站在山顶Watt就不会自吹自擂和自我矛盾。在科研界,泰斗级的人物都会做数据造假,watt的种种吹嘘和不着调也真的算不上什么。也许Chord深暗HIFI世界背后“加法难做,减法是玄”的至上真理,在花花俗世着实体验了一把闷声发大财的快感。FPGA蕊片和WTA滤波器的性能都是有目共睹的。但作为一款鹤立鸡群的解码品牌,周边的电路设计做的实在不咋地。就拿Mojo来说,模拟部分的运放什么档次估计用过的都知道……8Vrms的最大输出电平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超过3.5V之后的失真太吓人了……既然知道作为便携设备运放不咋地,你倒是直接做个模拟输出啊?没有……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1 20:04
就连记者有一次针对性的提问,Watt也不得不承认模拟电路的尴尬。“在集成DAC的设计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我们需要规避),外置的时钟会产生较高的Jitter, 这会让底层的噪音和失真输入模拟电路,以至于电路无法保证足够低的动态阻抗和噪音。这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增益都是非线性的,这些问题都不适用于离散构架的Dac设计”这一点让猫咪形容就好像钻石级的玩家却给了他一身青铜级的装备。在Chord的逻辑里,要把Mojo价位定低就给它加套烂衣服。

还有一次记者直接问为什么mojo不提供平衡输出,如果有了平衡插口,是不是声音的质量能够提高呢。Watt 直接回答在拥有WTA滤波器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平衡输出…但是台式的Dave却一直都有平衡插口……无语的mojo…两个并在一起的单端口,无法关闭运放,没有平衡线路,没有IIS接口,世界上最烂的USB模块,板载温度超过60度就会误码,3.5mm同轴插口需要自己做线,电池电压下降声音就会发软……一大堆问题竟成了系统最大的瓶颈……而为什么猫咪没有换掉它呢,是因为猫咪后来发现升级产品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其实猫咪一直觉得Chord的产品定位有点太超脱了,在核心蕊片的处理能力上各级产品相差不大,但周边的设计,尤其是从便携到台式的分级,并没有形成一条健康的产品线。像Qutest只是把便携产品hugo2的核心拿出来做了个台式的套装而已。如果Chord像中国人一样将便携与台式分成两条线,按模拟电路的档次分级,可能已经避免了很多尴尬。

Chord的好产品其实不少,像Ultima,CPM3350,Dave,hugo MScaler……就拿DAC来说可能粉丝九成的关注点都放在hugo和mojo上。两者在在FPGA方面用了一样的28nm Xlinix ARTIX-7系列的XC7A15T(hugo一代用的还是上一代级别更低的45nm SPARTAN-6 LX),一样的1664个可编程单元和45个

DSP Slice,FPGA工作原理上一样4EPulse Array FPGA DAC构架(hugo2上是10E,一代是4E)。没有用到更高级别的VIRTEX意味着集成度上还有很高的上升空间。在USB控制蕊片上,mojo也是用和Hugo上一样的ATMEL SAM3U1C ARM内核 USB控制芯片(真的不咋地)。一样的两颗18650 8.4V供电(需要usb升压蕊片),模拟甲类放大上也是几乎一样的多路串联的2907A和2222A三极管方案


有报道说mojo在FPGA集成度上进行了阉割,但也从未有过任何证据,猫咪也确实听不出来…也许是因为价格差的太多开了脑放…唯一显而易见的不同就是滤波器了,在mojo上WTA用了16飞秒采率的升频,而Hugo提高到了256飞秒。有意思的是在hugo的四个滤波模式中,还是出现mojo音色的降频模式,似乎有人听了更高采样率的升频方案还是留恋mojo的老声音…Chord给自己留了条后路,避免范ESS的错误…


总的来看,如果你喜欢听松散的大编制音乐,Hugo会更好。如果你喜欢温暖而紧凑的小编制音乐,mojo算得上是同级别产品。而hugo更像是mojo的“齐活版”,核心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虽然接口上也不怎么齐活)。从上图是两个板子的频响和噪音测试来看,也没有拉开什么差距,价格却差了五倍,猫咪懒得再换了…

对于供电的问题也是让猫咪挠破了头皮,测试了一下MOJO 8.4v的电压一直用到没电会降到6.8v, 在这期间如果你忍受不了usb供电线的吱吱声就要忍受解码品质的直线下降,开长了又会因为热量太高而误码……气的猫咪差点把mojo放在平焊上融了……为了上线电猫咪还特意征求过绿坛里前辈plnncc的意见,但是线电的方案需要融掉光纤口,因为有着升压电路的存在声音也得不到太大改善,最后只好无奈放弃…可怜的mojo最终难登大雅(台机)之堂…

对于mojo双路串联的单端设计,猫咪干脆将错就错,一展猫爪玩儿了把“线材调音”。正巧SP200是个伪平衡耳放(平衡与非平衡共用线路)与mojo的配对存在二次放大,利用机上的RCA/XLR开关可以即时切换mojo的两条单端输出,于是猫咪测试了各种线材…从最普通的电线到12AWG家用电缆线……最后锁定在了万隆Neotech 20AWG 单晶铜和纯银线两种线材。

用万隆是为了和耳机线保持一致,纯银线是想证明一下真正的“高解析”到底有多难听。

结果可想而知,对猫咪来说基本是一个声儿,我的理性对这种“坑儿”本来就兴趣不大。倒是请来的金耳朵听出银线的高频要干涩那么百分之一(这不废话么,阻抗在那摆着),而且是反复几十遍的双盲测试…一点意思也没有…

银线的制作也很简单,别买网上的假线就行了。直接买点9999银子,两股14条0.15mm纯银丝经过裁切,上油,绞合,热缩管密封,焊接,封胶,套管,上线皮一系列工序做成如假包换的油封纯银线。需要注意的是,mojo两个单端共同了一条地线,而这条地线的品质(和材质)也直接决定了两股线材的声音品质。







四. 同轴线转换器


作者: 深夏映冬    时间: 2020-12-21 20:06
在森海里找听民谣的型号,HD630VB/540/430,以及我不熟悉但猜测可能很好的530。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1 20:07
线材的制作关系到了声音的品质以及整个系统的造型。线材要比机器烧钱,对于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传输的正确理解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记得有一句老话这么说的:“想听得美来就来动圈+同轴DSD64,想听的真就来静电+I2S。”其实还是上面的道理,如果你想摆脱白开水加电子声带来的“高级感”,完全可以在“落后的”时代产品里对音色的磨合一展拳脚。HIFI不可能像IT产品一样,每年都有计划好的更迭,在模拟音频的领域,如果你落后了时代50年反而能更加衬托出你的高雅。比如说Robert Watt这两年还提倡人们用光纤去接Mojo,光纤的指标确实比较低,但你敢保证你的I2S一定比它好听么…猫咪的意思不是让你返回远古的黑胶时代,而是新的技术需要时代去验证,需要时间和经验把它磨合的更好听。

说起好听离不开Coax,虽然他指标不高,而且还会输出底噪和失真,甚至还会带来电压的摆幅,但是它的方案成熟,不像I2S现在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案。看到上面的图,你其实就能明白,对于数字信号的传输,只要屏蔽层没有被拨开,基本都是无损的。不要纠结于导线的结构材料,是用铜还是用银,因为都是一样的。

这里不管是AES的50欧姆特征阻抗,还是同轴的75欧姆特征阻抗,都是针对于远距离信号传输的概念。根据最大功率定义,对于在交流态下的长距离能量传输,驱动端及负载端需要达到共轭匹配,也就是50:50的能量损耗,这才有了特征阻抗的概念。而这种阻抗是线材内部介质以及线缆与屏蔽层间的距离决定的。就家里那么三五米的距离,就是换成晾衣架的铁丝也不会有任何信号损失。

HiFi这个概念确实是坑爹,什么生活中常用的东西只要一HiFi,价格就翻能成百上千倍的卖出去。

就拿同轴线来说, 本来可选择的成品就很少。如果你的音频设备接口定义很特殊,基本就没什么选择了。就拿猫咪的飞傲X53来说,自己定义的3.5毫米4截同轴插口。你要不买飞傲的线,在淘宝上找能用的也不会超过5条。各种夸张的线材一个比一个凶,什么单晶铜镀银,什么纯银电阻最低…猫咪当时也信了这些鬼话,买了条MPS M88-最粗的10毫米镀银线自己焊,粗到连匹配的插头套管都没有。结果肯定是然并卵,因为就算你用金子接同轴声音也是一样的。

说个秘密,其实你同轴用了所谓的HIFI线材,效果会更差。因为这些DIY的线材,都不知道来自哪个喇叭沟村葫芦庙,完全没有工业级的电气指标认证,插头与焊接的品质也无法得到保证。猫咪原来就买过一条国内工厂定制的6N单晶铜RCA线,还是在阿里巴巴上找的。客服不觉明厉的给我发了一大堆炼铜的材料,号称是比万隆的还要好。结果猫咪一试,左右声道声音量不一样的,插头都他妈虚焊了…所以买同轴就直接买工业级的射频线就好了。

像猫咪用的军用射频线KimgsignalRG179一米才4块钱,SYV-75-3一米才两块钱,声音是杠杠的好,而且各种衰减参数厂家也都写给你了。RG179内蕊是7根0.1毫米的镀银铜丝,线径细质地软,用作天上的飞线。SYV-75-3是单蕊的铜丝,内蕊硬好焊接,用作转接器的机内线。

加一个同轴转接器的设计是因为猫咪不愿放弃飞傲X53这个移动输出端,Mojo的3.5mm插口一头用BNC口连接了主力机Athena SE,另一端也可以切换一个XMOS的usb模块。在听惯了雅典娜细腻松散,如潺潺流水般的音色时偶尔切换到XMOS,那种直接的粗糙大颗粒的感觉,可以给人别样的感觉。有了这个转接器猫咪可以在任何台式与移动数播间随意的切换,随意的AB,比较各种数播的听感。

有了这个转接器,同轴需要很多插头来连接,事实也证明数字音频传输真的没有网上说的那么难伺候。在接头的选择上,猫咪故意用了GX20大口径的两蕊航空插头。一蕊接传输线,一蕊接屏蔽网。四散的花蕊造型,营造一种夸张的力量感。在移动设备的接线端又用了较小口径的航空插头,纯属废物利用,却没想到成了系统的点睛之笔。

在机体的选择上定做了等长的ABS绝缘盒。内嵌的6蕊两档开关用SYV-75-3同轴线连接作为数字音频的一分二开关。在定做开口之后插入插头,并混合卡夫特704和602电焊胶固定造型。焊接好同轴触点后,用铜银混编的编织网内嵌作为机内线的电磁屏蔽。整个系统从构图开始一步步成型,绘制,选材,造型,焊接,封胶,最后接通的一刹那还是令人欣喜的。如之前所料,音质没有丝毫的打折,和单根的同轴线是一样的,猫咪大胆的设想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作者: 潇潇417    时间: 2020-12-21 20:10
牛逼!!!谢谢!!!!!

作者: 玄之又玄    时间: 2020-12-21 20:11
xs 谁能保证789不是smsl出的呢 复刻还行
作者: gjz481    时间: 2020-12-21 20:12
我不信有人能看完
作者: bokiller    时间: 2020-12-21 20:14
我先冷静一下。

作者: wood333    时间: 2020-12-21 20:16
楼主,芯片不是“蕊片”,也许是楼主一时大意打错了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1 20:17
泰坦是技术导向的品牌,很多测试指标在网站上都可以查到.虽然说猫咪的DAC很凑合,但数播不能凑合。尽管雅典娜签名版已经出了5年了,可放到今天这些电气指标也不算差,对付Mojo就更够用了(正好Coax DOP64)。传统的CM6631不像XMOS, 做的不好的一大堆,做的好的凤毛麟角。雅典娜的核心是非公版的CM6631A, 泰坦自己做的firmware,支持32bit, Aiso和WASAPI驱动,内置线电,提供菊水电源的插口。在飞秒级晶振上对原版做了升级,相位噪声在44100hz低至308p皮秒(Peakto Peak)。本地XO Phase Jitter低至77飞秒,1M Hz的噪声到达-161dBc, 比参考级的测试仪AP2722还要低很多,猫咪觉得真的可以了。(我记得现在最好的时钟还是crane song HEDD 192那款45飞秒的时钟系统)

当时在看数字界面时选择很多,主要集中在Athena,Soundaware D200, Singxer su-6, OravaUT02,Hydra Z, Gustard U16几个之中。享声虽然算法做得好,但是插卡的模式无法使用HQplayer升频。歌诗德是头一个用ESS蕊片的机器,听了一下,没太受得了ESS的冰冷感。Xmos由于移动端的飞傲已经用了,船界面最后也遭到放弃。下面的抖动图可以看到雅典娜的相位噪声已经比Hydra Z低了很多,显然用了比Hydra Z的Crystek CCHD 957更好的晶振。要硬说雅典娜能赶上Hydra Z的声誉和调音水平恐怕没人苟同,相噪并不是评判界面好坏的唯一指标。

Hydra Z虽然最好听,但有两个问题。一是声场不够宽,二是过大的结相挤压了其他设备的调音空间,再拓展的意义不大…结果猫咪最后买了比雅典娜贵一倍的雅典娜SE…因为实在太好看了…输出能力和现在的设备也匹配。以后如果真的有必要在这个环节要矫情到底,等解码匹配了可以直接加上Helen和Horae,无缝衔接西装暴徒三件套…


Helen的意义是很大的,不仅可以让转盘提供AES DSD DOP 256(4BNC口的IIS可以达到32 bitDSD 512 Native), 泰坦技术上做的最好的时钟锁相环也可以通过Helen输出(照搬了Zeus的PLL时钟模块)。升频虽然会加强特定频率的声音密度,但也会制造额外的噪音,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Athena SE的声音在听感上也很惊艳,拥有着最宽的声场,精美细腻结像,高频的延展能力非常强。整体质感上走向宽松柔美,密度一般。听情怀类的音乐非常好,追求沉着大气的走向并不合适。不足之处在于和做得好的XMOS平台,很多谐波被线电削平了,细节的缺失增加了朦胧模糊的感觉,让音乐与人的距离一下子拉的很远。猫咪做了简单的磨机,换了滤波电容和保险丝,但并没有拿到超级雅典娜的方案。这里需要注意是的,如果你没用菊水电源,最好把数字界面和后面的放大器匹配统一型号的电源线。接数字界面的电源线影响的实际上是后面一级(解码器)的输出电平,间接影响到放大器。所以为保证一致(线材原因导致的电压非线性变化),整套系统需要同规格同长度的电源线。

在数字音源纯净度的处理上猫咪直接copy了绿坛里井蛙杂谈的光电方案。这个领域的经验不是几天能跟得上的,不如直接拿来主义。不同的是原来的方案是USB直接异步输入解码,用的是解码里的自带时钟。猫咪还是要先把它输入数字界面,整理了时钟之后再同步输入解码。PC复杂的电磁环境无法保证足够纯净度的音源,用SSD加电池代替HDD加电源的台机可以显著提高音源的输出品质。

将数据用网线通过一台D-Link交换机输入光电交换机A。两个光电交换机A与B之间通过光纤链接,这样的好处是通过一次光电转换过滤掉电磁波纹,得到纯净的音频数据,然后再通过网线输入LINUX开发板。开发板作为PC端HQplayerNAA的串流器,相当于连接在转盘与pc间的高速缓存,同时利用Linux串流机低噪音的优势输出最纯净的数字信号。在开发板的选择上猫咪没用Rapsberry Pi,而是用的ROC-RK3328。为保证输入转盘的信号受到最小的噪音干扰,在交换机B和ROC上加入一个双口的5v线电。

后记



1.发烧过后的觉悟



HIFI系统不断的分体设计引发了猫咪的思考,越发复杂的拆分意味着我们越难找到系统的木桶短板。从DAC里我们拆出了数字转盘,转盘里我们拆出了锁相环和升频器,升频器的晶振又要被更加精密的频率发生器取代。那么我们是否也需要将放大器的前级和推动级拆成一个一个的单体呢…胆机是否也要拆成离散式的结构,然后一本正经的告诉观众,这几个机子供的是300B,后面几个机子是给他们供电的牛…一体机因为结构缺陷,无法做出我们想要的好声,但他们至少能给出整体的概念轮廓,一个型号或者品牌对应了一个特定的品质和声音走向。我们在不断的拆分过程中,是否开始就明确我们在追求的方向。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1 20:18
猫咪在试听中发现了一些听感上的性别差异。例如女性在对于声音的感知上更加注重细节和瞬态的微描写,底音中不同器乐音色的解析和主体声音的细节刻画往往会让她们觉得这种听感更加高级。而男性则似乎抽象的很多,他们似乎更注重主体声音的听感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是凝重紧凑还是悠远发散的…然后再发展到声场,透明度,密度和结像形状的考量。对于猫咪自己也是如此,很多人都觉得这套系统解码很凑合。可是如果没有了Chord的WTA滤波器,就是听了几十万的MSB Reference猫咪也觉得那不是自己追求的情感。不错,没人屑于享受音乐的单纯,我们都是借着自己中意的听感寻找想要的精神价值。



所有的科技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感官。人的听觉有极限,而现在HIFI的很多环节早已逼近了那个极限。电气指标的升级也许只是其中一个最费力不讨好的方式,我们往往忽视了不可量化的调音经验在听觉语言上占了更大的比重。前几天天龙借着110周年庆,发布了一款纪念版功放PMA-A110。有人提问,为什么天龙的品牌口号变了又变,到底是主旨真的变了,还是对市场的妥协。天龙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会一直向打造音乐的美好而努力。天龙显然没有得道,所以功放一年比一年卖的少。世间的一切,哪是只有美好两字那么简单……





2.梦里看花花不开



曾经有人问猫咪,既然调音这个概念这么主观,总不能把调音说成怎么写散文吧。能不能简单的概括一下什么才是好的调音呢。这是个心理学问题,不是音乐的问题。就像你问一个天天蹦迪的人什么是HIFI体验,他说不定会想到BASS和一夜情。那么从音乐的角度,什么才是最抓人的听觉体验呢。猫咪想到了日本曾经的国宝级歌手吉田亚纪子(Kokia),在当时的岛国美声唱法已是罕见,又有着几十年不遇的宽阔柔美的高音声线,早早的出道,Kokia的生涯一开始就走起了高端的唯美路线…然后不温不火地唱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年嗓子唱哑了(好像是1999年), 发表了一首《泪的告白》(ありがとう),简简单单的伴奏,没有修饰的声音,把全世界都唱哭了。如果你听过Kokia早期的作品, 那沙哑、单纯又倔强的声音与从前相比完全是判若两人。HIFI抵挡不住岁月,人老得永远比期许更快…在欲望与不甘反复交织更迭的脉络里,永远是背后的时间更加值钱。



调音这种心理学问题,可能真和某些怪现象有着一定联系。你是靠嗓子吃饭的职业唱手,唱首唱着唱着你哑了,于是你火了。靠技术吃饭的演奏家,弹着弹着你老了,弹错音了,人家说你得道了。我想这可能就是对“调音”最好的诠释。与HIFI背后的问题比较,HIFI从来都不是个问题。猫咪老了……猫咪压根就对声学,FPGA, 电路学,材料学,录音,还有花了多少钱一点兴趣也没有……猫咪要的是做完这个音感的图腾,去祭奠逝去的时间,在调音中拼接那些从时光里溜走的“符号记忆”……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1 20:20
前几天看了恩斯特卡西尔《人论》里的一句话觉得挺有意思,“在生命的流逝中,我们都可以将它们划分为种种符号记忆印证自我的过程”。猫咪想到了京剧中的脸谱,小时候不爱看京剧,长大了慢慢开始懂了。在寻求内心听觉体验的过程中,我们似乎正是在下意识的寻找自我的种种符号记忆。这些符号从逝去的生命与时间中凝练升华,再重新组合成一个崭新的精神形象来到你的眼前。这些逝去的种种,不会像少女迟暮一样流水花落, 反而会以更加鲜明更加深刻的方式得以存在。他们会化身为你耳机中的一段波形,亦或是脑海里的一座塑像,让这些“符号记忆”在你不断进化的精神世界中被反反复复的书写。而这些书写所带来的变化,正是我们对于音乐的向往。



在刘昊霖的专辑《鱼干店铺》的卡片里,写着这样一句话:“一切游戏背后,都藏着一个残忍的本质”。这句歌词就像一个偈子,猫咪花了两年时间才悟出个轮廓……同样的,任何美好的音乐,都源于一个悲怆的内核。符号记忆在被重新感知的过程中,已然被有所取舍地只剩下寄托。但生成记忆的痛苦追溯,作者往往会被迫地选择性遗忘。重塑符号记忆,意味着你终于有勇气带着伤痛活着。生活中,那些未被满足的悸动成为不了幸福的起点,被造作出的美好也做不了灵魂的纽带,因为我们没能俗到只剩下皮囊,没能俗到“情感穿肠过,酒肉心中留”…没能俗到活着如行尸走肉一般无趣。而最为悲怆的是,但凡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源于情感认知的扭曲,或至少是一种不切实际。而这种扭曲的背后,必然映射出一个真实卑弱的赤裸独白。一切感知上的欣喜,皆因察觉到了脚下的凄凉与悲恶…



艺术的底色可能原本就在乎于悲凉。那些本身就因“看不清”或是“想不明白”而诞生的艺术,皆是传承给后生的苦果。那些种下苦果的人啊,可能压根就没想等到花开…在这此一时彼一时的俗世,能不能划到彼岸真的有那么重要么…有一天你终于算是看清了,你老了…已然不知几度花开花落了…世界都变了,才如刚从睡梦中苏醒。“深夜时睡着的人啊,梦里谁在等候迷途的你。你要是醒来该有多好,看看窗外熄灭的人群……”我想说的,一切都是不切实际,一切都只是呓语。



我们从此不再需要音乐,

音乐于我,如是而已。

2020.12.5


作者: tanyangsheng    时间: 2020-12-21 20:26
这线绕的够抽象的...
作者: 天魔团团    时间: 2020-12-21 20:36
可以发表论文了

作者: 湖中骑士    时间: 2020-12-21 20:37
当我以为楼主会详谈pro-fi的时候楼主端出了自己雕塑专业的作品并配上了一大篇介绍散文……作为solaris的用家我要谦虚的承认cranesong的“量子时钟技术”不是当前最强内置时钟,trinity的pro系列就能做到20hz-20khz以内积分抖动22fs了,黄金系列只会更好,而且trinity家的vc-ocxo依然不是最好的,烧无止境。

作者: wzchen    时间: 2020-12-21 20:52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20-12-21 21:10 编辑

说回放是再创作的大方向就错了,回放当然是还原,如果一台器材(或一套系统)的失真只有0.1%,那就意味着回放的99.9%信息是和原始信息一样的,既然回放的99.9%的信息就是原来的信息,那么,请问你说的再创作的东西在哪里呢?难道就是那0.1%的失真是你搞出来的再创作?因为,所谓创作或者创造,必然要有新的东西或者内容产生才能称之为创作或创造,hifi回放中,除了失真是新产生的内容,其它都是原来的内容,哪有什么再创作出来的东西呢?真是笑死人,对声音信号所有的再创作,甚至所谓的调音本质上就是失真,如果回放是再创作不就意味着器材失真越大越好?所以,其它都不用看了了,肯定都是胡扯。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1 20:57
湖中骑士 发表于 2020-12-21 20:37
当我以为楼主会详谈pro-fi的时候楼主端出了自己雕塑专业的作品并配上了一大篇介绍散文……作为solaris的用 ...

我记得hill出solaris时还是4490的时代,当然不光是晶振,pro-fi确实个个都得算得上是多领域结合的精品。可惜老爷子老了,新的机子再也整不动了,非常非常的遗憾…您有这个机子我很羡慕,将来也准备收一个把mojo换掉。

作者: 5410    时间: 2020-12-21 21:02
看到一半眼睛疼实在看不下去了这个线绕的很有艺术感
作者: 湖中骑士    时间: 2020-12-21 21:12
乐町 发表于 2020-12-21 20:57
我记得hill出solaris时还是4490的时代,当然不光是晶振,pro-fi确实个个都得算得上是多领域结合的精品。 ...

祝dave老爷子身体健康,他还有两款作品迟迟卡着没出炉,一款运用了量子时钟技术的主时钟和独立adc,因为他事必躬亲的严谨态度产品是发布也慢生产也慢,以抱着欣赏艺术品的态度拥有这款解码。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1 21:25
wzchen 发表于 2020-12-21 20:52
说回放是再创作的大方向就错了,回放当然是还原,如果一台器材(或一套系统)的失真只有0.1%,那就意味着回 ...

这么说都没问题的

作者: wzchen    时间: 2020-12-21 21:31
回放单从字面意思也没有任何再创作的含义,比如说,把这一盘录音带回放一下,就是把录音带上的声音重现了一次,既没有对录音带上的声音作任何的再创作,也没有对录制的内容有任何的再创作,或者说把这一盘录像带回放一下,就是把录像带上的内容重现了一遍,既没有对录像带上的内容进行了什么再创作,也没有对当时录制时的场景有任何的改变,何来再创作?
作者: RacingAK47    时间: 2020-12-21 21:38
好专业啊老哥,正在学习,点赞

作者: 山西人在赤峰    时间: 2020-12-21 21:42
真专业……我的承认我看不懂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去哪里?…

我硬着头皮快速看着……
脑海里只有这三个问题?

幸好………
我戴着DT320mk2(拜亚的老版耳机,很少见,去年闲鱼收了一个),用ipad  mini2听着霉霉的love story……声音真是好听,比昨天的HD25amp和前天的K371更好听……
………
我觉得,自己喜欢就行,自己听的好听就行




作者: 处理器    时间: 2020-12-21 21:50
wzchen 发表于 2020-12-21 21:31
回放单从字面意思也没有任何再创作的含义,比如说,把这一盘录音带回放一下,就是把录音带上的声音重现了一 ...

再创作说的没毛病。两套hifi系统,信噪比、失真。。。这些指标都一样而且都很顶级,播放同一首歌,出来的声音差别也很大。
即使同一套系统,把它放在不同混响的房间播放,出来的声音差别也大,hifi系统最终还原声音是一个系统工程,指标参数只是框架。



作者: wzchen    时间: 2020-12-21 22:15
处理器 发表于 2020-12-21 21:50
再创作说的没毛病。两套hifi系统,信噪比、失真。。。这些指标都一样而且都很顶级,播放同一首歌,出来的 ...

只是还原的程度好坏不同而已,说再创作,请问,再创作出了什么内容?一套系统,出来的声音,99.9%是还原了原始的输入信号,0.1%是失真,请问,系统是再创作了那0.1%的失真吗?
作者: snlfsnef    时间: 2020-12-21 22:30
高清是客观的,美颜是主观的,楼主通过高清加美颜创造自己喜欢的声音。

作者: 椎名真空    时间: 2020-12-21 22:39
我居然看完了。然而并没有解除目前的疑惑。
目前在搓XLR线,打算把解码耳放的过机线,和监听箱的线都换好点的。电源线有没有必要,没试过就不大清楚了。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1 22:53
wzchen 发表于 2020-12-21 22:15
只是还原的程度好坏不同而已,说再创作,请问,再创作出了什么内容?一套系统,出来的声音,99.9%是还原 ...

您可以读读这两段



作者: 山水意    时间: 2020-12-21 22:58
有空好好拜读,先MARK

作者: 处理器    时间: 2020-12-21 23:12
wzchen 发表于 2020-12-21 22:15
只是还原的程度好坏不同而已,说再创作,请问,再创作出了什么内容?一套系统,出来的声音,99.9%是还原 ...

0.1%失真?也可以是天差地别啊,同一套系统,放在客厅和卧室听都不一样吧,说到底信噪比、失真这些参数概括不了一套hifi系统的全部特质,两支失真、频响曲线。。参数看起来一样的耳机,还原同一首歌、同一套hifi系统放出来的声音也不一样,音箱系统可调整的东西太多了,换个电源,也许指标参数没有什么变化,实际听感差别很大。
最终关键是想要什么声音,自己去搭配、组合hifi系统,这是不同的发烧阶段了。



作者: 艾舍长    时间: 2020-12-21 23:24
耐心“撸”完,佩服楼主深入研究理论并撸袖子动手实践的精神和能力!

作者: 海边老海鸥    时间: 2020-12-22 00:50
写的挺好,就是95%※※看不懂,也许这就是大神的特质吧

作者: yrsyzw    时间: 2020-12-22 01:02
lz是个艺术家

作者: 花非花    时间: 2020-12-22 01:42
不明觉历

作者: fznhy    时间: 2020-12-22 01:48
有点长,大概看了看,后面对“骗局”的描述很好,学习了。
作者: 姚鹏    时间: 2020-12-22 01:50
太长不看,把线卷成这样子,高频怕是不大好吧,都成低通滤波器了。

作者: wzchen    时间: 2020-12-22 02:30
乐町 发表于 2020-12-21 22:53
您可以读读这两段

说指标高,声音像白开水,其实还是没有烧明白,指标和听感其实是高度一致的,指标越高,必然听感越好,指标高,听感不好,那肯定是假指标。指标不是只有厂家标注的那些,很多更重要的指标,厂家没有做好的,厂家都不会说的,例如,瞬态失真、瞬态互调失真、音染造成的透明度的下降等等,厂家都没有具体的指标公布。

作者: 末永く    时间: 2020-12-22 02:47
wzchen 发表于 2020-12-21 22:15
只是还原的程度好坏不同而已,说再创作,请问,再创作出了什么内容?一套系统,出来的声音,99.9%是还原 ...

说下我的想法
任何器材 都只能说是对歌曲尽量的还原 或者说是制造者认为的“还原” 换个视角 也可以说对歌曲进行了一定的“再创作” 我可以这样问你 一百副耳机 你会听出多少种不一样的感觉?  再加上不一样耳放和解码的搭配 又会听出多少种不一样的感觉?

作者: 末永く    时间: 2020-12-22 02:48
楼主文章很棒 有机会一定读完

作者: wzchen    时间: 2020-12-22 02:51
处理器 发表于 2020-12-21 23:12
0.1%失真?也可以是天差地别啊,同一套系统,放在客厅和卧室听都不一样吧,说到底信噪比、失真这些参数概 ...

这种差别是失真造成的,而且属于随机差别,和再创作没有什么关系。比如,音乐信号经过放大器后结果产生了本底噪音,难道这个噪音就是器材制造者的再创作?另外,不要把再创作,甚至艺术再创作理解的太简单,例如,用了一条音染比较重的线,结果系统声音就带上了某种味道,于是有些人就认为这就是对声音的再创作,有的甚至抬高到什么对音乐的艺术再加工,非常可笑的。艺术再创作就这么不值钱?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买同样的一条线放在系统中,让系统声音带有某种音染。

作者: wzchen    时间: 2020-12-22 03:02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20-12-22 03:15 编辑
末永く 发表于 2020-12-22 02:47
说下我的想法
任何器材 都只能说是对歌曲尽量的还原 或者说是制造者认为的“还原” 换个视角 也可以说对 ...

你一定要把拷贝走样说成是再创作我也没有办法,请记住,再创作一定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升华和提高,才能称之为再创作,音响回放从头到尾都是在劣化信号,何来再创作之说。如果说是对回放的音乐作再创作,不管是录音师、器材制造者,还是发烧友恐怕都没有这个资格,因为没有人敢说我对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进行了再创作。如果说是对回放的声音作再创作,更是莫名其妙,比如,我用调音台,把音乐中的高音切除了,就算是对声音作了再创作?如果这都不算,那让声音带上某种音染,或者混一点、糊一点又算什么再创作?

作者: 爱手艺麾下youge    时间: 2020-12-22 08:47
虽然没看懂,还是顶一下


作者: 处理器    时间: 2020-12-22 09:02
wzchen 发表于 2020-12-22 03:02
你一定要把拷贝走样说成是再创作我也没有办法,请记住,再创作一定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升华和提 ...

每对音箱、耳机都是细心调教出来的,很多手段都会改变声音,改变线圈、电容、电感。更换电源,不仅是发烧线材,从a房间到b房间,加一点吸音、漫反射、扩散板处理,声音就改变很大,这些都没改变参数。

所谓0.1%失真只是体现频率和响度差别,声音显然不是就是这两个因素组成,仪器测量的是直达声,而真正聆听hifi系统的低频是弥漫在空气中的低频,要与环境有反射、扩散,你把音箱放在空阔的地方好听吗,又或者放到消音室,测量器材的的地方,全是直达声声音也不好听。

作者: 非微软不用    时间: 2020-12-22 09:05
哇塞太多了,看不完,估计内容是真的用心了,但是你的造型实在是,个人还是喜欢简洁一些
作者: 处理器    时间: 2020-12-22 09:10
wzchen 发表于 2020-12-22 03:02
你一定要把拷贝走样说成是再创作我也没有办法,请记住,再创作一定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升华和提 ...

不是糊一点、混响多一点的问题,hifi系统影响声音的环节太多了,看你怎么折腾,只看参数指标也是一个阶段,只是比较初级。

1万块的小提琴和十几万的琴主要差别在哪儿?主要是就音色,指标参数差别都不大。

作者: wh780130    时间: 2020-12-22 09:10
佩服,但不敢看啊,眼睛痛

作者: d电嘤大耳控b    时间: 2020-12-22 09:33
一篇梦呓 其实也不必与他人言说 挺好
作者: 末永く    时间: 2020-12-22 11:07
处理器 发表于 2020-12-22 09:10
不是糊一点、混响多一点的问题,hifi系统影响声音的环节太多了,看你怎么折腾,只看参数指标也是一个阶段 ...

把我想说的说了 改变声音的方式太多了

作者: happylo    时间: 2020-12-22 12:02
写的真好,而且是真正的理论结合实践。

在坛子里看到多次讨论HiFi电源线的作用,楼主的理论分析结合实践佐证最令我信服。

另外,这段也非常认可:
“调音这种心理学问题,可能真和某些怪现象有着一定联系。你是靠嗓子吃饭的职业唱手,唱首唱着唱着你哑了,于是你火了。靠技术吃饭的演奏家,弹着弹着你老了,弹错音了,人家说你得道了。我想这可能就是对“调音”最好的诠释。”

作者: kaige1957    时间: 2020-12-22 12:20
顶楼主,辛苦了!
这是一篇重量级的、专业级的有关HI-FI音响论文。
拜读者也辛苦了。
作者: hastonoon5973    时间: 2020-12-22 13:08
个人建议最后那个光电转换除非是需要超远距离传输,不然就用5V交换机加线电供电就行
作者: chn-gm    时间: 2020-12-22 14:09
ztjun 发表于 2020-12-21 19:50
谁能读完我佩服他

我看完了……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2 14:13
顺便附上“沙漠蠕虫”的制作过程,做工用料其实都非常的简单粗糙,总共成本十来块钱,但是声音可以媲美万元级的线材。如文中所说,hifi做减法最难,加法相对容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动手试一下。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2 14:22
还有油浸的纯银线做法也是类似的,只是单蕊的银线比较细,多了个多股绞合和密封排气的工艺,热缩排气之后需要低温冷却,要求的做工高一些。自己动手都可以完成。
















作者: wityang200    时间: 2020-12-22 15:04
线弄成这样家人没意见吗?
作者: yodingdong    时间: 2020-12-22 15:33
看開篇覺得是個藝術家解釋自己作品然後我看完只會不明覺厲的文章
結果越扯就越多各種“參數”,“科學”來表示樓主的每個部件在科學數據支持下都比得上萬元級
高阻為啥會高失真?耳放的“動態”是啥?同軸嚴格上只有BNC termination才能維持75歐,上航插已經整個亂掉了,電源線轉兩圈又對聲音有什麼樣影響?parasitic capacitance都出來了EE看到只會一笑。。。
每人都有自己系統自己理由,自己喜歡就好
但搬出各種不靠邊的“科學”來支持又沒backup,額。。。
至於回放是再創作這點我倒挺同意的,除非你是純粹錄音的古典樂,本來音樂製作上就沒什麼原著不原著,錄音接收器本來就不可能是完美的
Mastering過程裡本身就各種DSP, EQ, 還有harmonic distortion的後期加入,在回放系統上怎樣才能發出最“原始自然”的聲音,還是很主觀的
膽機加入的2nd 3rd harmonic distortion才能把收錄好的音頻樂器聲音timbre展現得更真實,又不是第一天的事
這算失真?還是還原?到頭來也是再創作
作者: 星海中的一粒沙    时间: 2020-12-22 16:31
好文bd

作者: Renee777    时间: 2020-12-22 17:09
猫咪的文风细腻得像个女孩子
作者: hao8850    时间: 2020-12-22 17:48
电源线这个问题真的不能深入,火电水电风电问题太感人。

我也做电路设计,设计不好的电路,旁边一个接触器的动作,就能导致各种参数乱飞。

进户前各种复杂的输电线和各种电力变压器,不是劣化的根源,各种电器馈入电网的杂波,其中一部分可以直接跨过我们心爱的设备的电源,直接作用于放大电路,这是一个问题,滤波插排的用处在这里。

至于各种信号线调音?设备里面,好的厂家会选点好的过机线,我觉得挺良心了,你听说过纯银线路板吗?听说过单晶铜线路板吗?讲究的厂家,数字电路部分会用镀金线路板,模拟部分,还是很谨慎,几万的器材,里面的线路板,可能还是普通的板子。进耳朵的声音,走的最复杂的路径,还是在器材里,这个器材在录音时候就开始了。

因此,支持楼主,玄学的东西,就是要拿出动手的精神去研究。
作者: wzchen    时间: 2020-12-22 19:24
处理器 发表于 2020-12-22 09:10
不是糊一点、混响多一点的问题,hifi系统影响声音的环节太多了,看你怎么折腾,只看参数指标也是一个阶段 ...

所谓再创作一定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内容有升华和提高,一百套器材声音各不相同,一百个人搭配出的系统声音各不相同,这不叫再创作,这是还原偏差和对好声音的理解偏差,这种偏差就相当于很多人照着大师的菜谱烧菜,结果烧出的菜味道五花八门,但没有一个能超过大师,然后大言不惭地说,我对大师的菜谱(或者厨艺)进行了再创作,不是笑掉大牙了,不要把再創作,甚至藝術再創作想象的太容易,只有当你的菜肴味道超过了大师,而且得到了大师以及社会认可,你的做法才能说是对大师的菜谱或者厨艺进行了再创作。
作者: penxiang    时间: 2020-12-22 19:36
这才是烧友嘛,有实践有理论,吾之师也
作者: huangshun839500    时间: 2020-12-22 20:20
牛逼的帖子

作者: zhang880    时间: 2020-12-22 20:51
wzchen 发表于 2020-12-21 22:15
只是还原的程度好坏不同而已,说再创作,请问,再创作出了什么内容?一套系统,出来的声音,99.9%是还原 ...

不过失真的种类有很多种。像我过去听有人说过,一些机器thd很美,但是相位失真,瞬态失真等参数...难看的要死。姑且人类除开未发现的,和未确定的。光thd,谐波部分的失真不能等所有失真的总和吧。话说有把所有的失真都叠加在一起的这种参量么?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2 21:35
hao8850 发表于 2020-12-22 17:48
电源线这个问题真的不能深入,火电水电风电问题太感人。

我也做电路设计,设计不好的电路,旁边一个接触 ...

您的回帖很有养分,仔细一品其实信息量巨大。在器材的选择上我是不怎么参考指标的,靠着指标评定音色的好坏显得太过苍白武断。其实所谓的玄学也就是以目前的认知手段解释起来显得吃力,如果深究其内在的法则,可能是异常的深奥繁琐。
对于电源线调音的观点,我目前也就是大胆提个假设,至于小心求证还完全算不上。因为涉及到的一些基础性问题以我目前的知识水平是吃力的。但做些简单的尝试应该是有积极作用,至少能抵制些营销上的搬弄是非。
很多人说模拟电路早就到顶了,我觉得其实还差得远,这一块其实是hifi上限最高的。国内有些弊病,基础性研发薄弱,反而在产业利润微薄的底端或是堆料上狗咬狗。国产DAC里全套纯银机线的“梅”应该是个例子,这个品牌的设计是用了心的,指标都超好,我也从没见过这么精良的pcb做工,但是声音就是上不了档次。这体现了我们在音乐上的软性实力还差的很远。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2 23:12
hastonoon5973 发表于 2020-12-22 13:08
个人建议最后那个光电转换除非是需要超远距离传输,不然就用5V交换机加线电供电就行

光电是用来消除pc端电磁波纹

作者: 深水蓝    时间: 2020-12-23 09:07
膜拜膜拜,真正的把玩具玩儿成艺术的大佬!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0-12-23 12:56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0-12-23 20:58 编辑

楼主直面本质,是位有心人。



作者: hastonoon5973    时间: 2020-12-23 14:00
乐町 发表于 2020-12-22 23:12
光电是用来消除pc端电磁波纹

两次转换带来的对音质的损害是后期没法弥补的,不要相信有些无良商家的宣传,这样转换会出现更下致命的问题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3 16:08
补一张图,鉴于对佛山小厂没什么好印象,用一台插件版的titians Artemis工程机换掉了双木森林sp200确实体验到了量产机和HIFIDIY产品的差距。传统的全平衡线路,精挑细选的原件确实在沉浸感和细节上面甩了贴片机一条街,同样的产品上限和下限都被延伸了…sp200的开关电源确实很安静,但相比顶级台机劣质的滤波消掉了很多细节。虽然比bryston BHA1强一点,但女神artemis不是一台完美的机子,等换好保险丝,退耦电容和环牛再给个客观的评价。




作者: fznhy    时间: 2020-12-23 16:19
sp200比bryston BHA1强?  
我要不是两个都听过(也不信)
当然听感差异确实非常大    很好奇想知道 就以你的听感角度来讲讲具体强在什么地方?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3 16:45
fznhy 发表于 2020-12-23 16:19
sp200比bryston BHA1强?  
我要不是两个都听过(也不信)
当然听感差异确实非常大    很好奇想知道 就以 ...

不是,是说artemis比BHA1强。sp200就算了吧…

作者: lyliangyu    时间: 2020-12-23 18:17
人才啊!
作者: andrewchou    时间: 2020-12-23 20:23
放到论文期刊上比放论坛合适,哈哈
作者: edbljl    时间: 2020-12-23 21:52
指标党很喜欢非黑即白,钻牛角尖且其理论简单而且片面不费脑子非常容易上手,也符合当下短平快的生活节奏,其受众变多了并不稀奇,对那些新兴厂家来说也是好事
作者: zjize    时间: 2020-12-24 01:01
我原来一直认为回放就是回放,现在也开始认为回放是再创作了。在听了自己整的一台胆前之后……
楼主这文章也太硬核了,实在没有办法仔细看完。有时音会再次仔细的学习学习!
作者: sifang    时间: 2020-12-24 12:58
强大
作者: 森海Hfans    时间: 2020-12-24 14:33
学习了,很棒的分享!

作者: clark8888    时间: 2020-12-24 18:15
hifi品牌小众双木三林10个人的工程部也是正常的吧,歌诗德也许只有1个人也可以生存,自然不能和照明巨头企业相比,但是也可以让ASR论坛的老外趋之若鹜chi-fi
作者: netsurfe    时间: 2020-12-24 19:17
感觉后面变成DIY线材教程了,花在线上的线和经历为什么不提升其他核心器材呢?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4 19:21
clark8888 发表于 2020-12-24 18:15
hifi品牌小众双木三林10个人的工程部也是正常的吧,歌诗德也许只有1个人也可以生存,自然不能和照明巨头企 ...

单凭工程部的人数确实不能定论一个品牌的技术水平。在中国一个10人的工程部出不了好声只是普遍现象,也不能定论个例。我觉得比较有说服力的是在国际论坛上都拿smsl的机器在和什么档次的产品比较,双木森林在线上平台上对产品概述是怎么写的,您就可以了解这个品牌对音乐的理解是什么水平了。国内品牌的困局在于,高端市场没有挑战的实力,低端市场国际上只能靠价格生存,国内靠快餐式概念营销。

作者: HYQID    时间: 2020-12-24 19:48
看不懂
作者: clark8888    时间: 2020-12-24 21:41
乐町 发表于 2020-12-24 19:21
单凭工程部的人数确实不能定论一个品牌的技术水平。在中国一个10人的工程部出不了好声只是普遍现象,也不 ...

拓品工程师评论说:满嘴跑火车 讲的全是错的 唬人但是都是错的

作者: md5620    时间: 2020-12-25 13:07
很值得看的文章,不能说完全认同观点,但作者真的非常用心,有理有据。必须点赞。
作者: jianke1348    时间: 2020-12-25 14:20
LZ 真乃大烧
作者: bluehigh    时间: 2020-12-25 14:34
楼主这个线摆得风骚妖娆,对声音有帮助吗?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5 15:45
bluehigh 发表于 2020-12-25 14:34
楼主这个线摆得风骚妖娆,对声音有帮助吗?

没有帮助,都是一样的

作者: clark8888    时间: 2020-12-26 11:16
FiiO不久前发布便携式Q5S便携式DAC和耳机放大器组合时,那些对便携式Hi-Fi持认真态度的人放弃了屡获殊荣的产品和弦Mojo和正在跳入Chi-Fi潮流。你为什么要问这个。Mojo在任何智能手机,3G / 4G网络和Wi-Fi路由器附近都会产生嘈杂的噪音,这使得它在您的手机附近或除山洞之外的几乎任何地方都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主意
作者: wangshiyu13    时间: 2020-12-26 12:20
wzchen 发表于 2020-12-21 20:52
说回放是再创作的大方向就错了,回放当然是还原,如果一台器材(或一套系统)的失真只有0.1%,那就意味着回 ...

如果失真是唯一指标,那是不是可以说苹果的AirPods max是最顶级的耳机了?这个耳机的各项失真都比hd800这类耳机低得多

作者: 岁朝清供    时间: 2020-12-26 12:28
除非得到自性圆满,否则谁不是挣扎来挣扎去,音乐是个让人暂时解脱的好方法,老哥帖子里关于制作和电声理论论述的内容,在我看来其实都不太重要,那只是老哥寻找自己的手段,剩下的部分,才真的有很多启示意义,是我认为的价值所在

作者: joseph.tt    时间: 2020-12-26 14:25
看了大部分
牛人啊
作者: wzchen    时间: 2020-12-26 15:02
wangshiyu13 发表于 2020-12-26 12:20
如果失真是唯一指标,那是不是可以说苹果的AirPods max是最顶级的耳机了?这个耳机的各项失真都比hd800这 ...

失真有很多种,厂家公布的只有谐波失真一种,而且是弄虚作假的,用一千赫的单一频率、固定幅度能代表包含各种频率成分、幅度各异的动态音乐信号吗?所以,失真是唯一的,好听不好听只有失真说了算,但绝对不是厂家公布的骗人的失真,而是要各种频率的失真,动态的失真,以及各种失真都要小,例如,不但是谐波失真,还有瞬态失真、瞬态互调失真等等都要小。

作者: 乐町    时间: 2020-12-26 15:36
岁朝清供 发表于 2020-12-26 12:28
除非得到自性圆满,否则谁不是挣扎来挣扎去,音乐是个让人暂时解脱的好方法,老哥帖子里关于制作和电声理论 ...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等来等去等了100楼,终于有了看懂的人。见到您的回复真的很开心。

作者: 随声前行    时间: 2020-12-26 15:44
粗浅的看了一遍,有很多的不明之处。感觉将来会回来再看一遍,有很多实用的东西在里面,谢谢你的心得分享。
作者: HYQID    时间: 2020-12-26 15:49
wangshiyu13 发表于 2020-12-26 12:20
如果失真是唯一指标,那是不是可以说苹果的AirPods max是最顶级的耳机了?这个耳机的各项失真都比hd800这 ...

比800THD低的耳机太多了,便宜到贵一大堆,苹果其实就beats水平,beats测出来失真也低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