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线材不是玄学,狐狸线+银乌+P750u [打印本页]

作者: 迈向宅男    时间: 2020-9-26 13:33
标题: 线材不是玄学,狐狸线+银乌+P750u
最近陆续收了黑神的电源线,狐狸的耳机线后,耳朵切实感受到原来的耳机声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以我是彻底的相信了线材有用论。为了进一步验证,我租了一个p750u平衡版回来,同时接上hekse和银乌,前端用了n100h数播来播放,仔细AB后,我发现其实换了p750u,声音的提升也不大,足见狐狸的这根线产生了多么巨大的改良作用。我采取的接法是:

银乌平衡线+hekse
狐狸线+银乌
狐狸线+hekse

分别测试了孙露,谭艳这种口水人声歌,还有古典以及电影原声。从实际测试后的情况来看,我有如下结论:

1、USB解码线,能换好的尽量换好的,我用了一根德国蟒蛇的1500的USB线,秒杀原来的张扬线,6S直接接解码,毛刺感基本没有了。除了背景略微比数播差,其它的真的已经很接近,播放的只是酷我音乐而已。
2、p750u的实力,是高频的延展和中频的密度,相当不错,解析也比较好,但是低音,真的是一般。可以说,750u没有胆机的搭配,是很难在低音上有起色。实测它的低音,远远不如我用伟良的胆机接出来的低音。
3、电源线,解码线,转接线,要舍得花钱,因为相对于那些昂贵的器材,线材的投入产出比是最高的。听音乐,从物理的本质上来说,听的就是电在器材里流过后,留下的痕迹。电就类似血液,线材类似血管,器材类似脏器,一个人如果血管堵了,或者说血液里含有很多血脂,糖,那么再厉害的脏器也没法正常工作,只能是发挥出部分的能力。所以好的线材,真的是可以把器材的所有潜能全部激发出来。按照我最近这个测试结果,如果把USB线升级到2000块的,其实流媒体输出的结果,已经接近CD, 数播可以省了。

至于线材里材质对音质的影响如何量化,我其实也说不上来。但是这段时间的折腾,确实令我彻底相信。银乌不是铍单元,仅仅是镁铝单元,但是在换线的情况下,基本上跟hekse在p750u上打了平手,这个结论令人很震惊。难怪有老烧告诉我,其实烧到一定境界,学费交够了,就开始去收购过期的旗舰设备,价格很便宜,再用高级线材去调整,最后出来的效果非常的惊人,成本只有最新的旗舰的一半甚至不到。这才是真正的,带有智商的发烧。

jib5.jpg (272.91 KB, 下载次数: 162)

jib5.jpg

jib5.jpg (272.91 KB, 下载次数: 195)

jib5.jpg

jibusb.jpg (218.48 KB, 下载次数: 166)

jibusb.jpg

jib3.jpg (202.95 KB, 下载次数: 189)

jib3.jpg

JIB2.jpg (317.19 KB, 下载次数: 175)

JIB2.jpg

JIB1.jpg (296.95 KB, 下载次数: 157)

JIB1.jpg

作者: 任任任    时间: 2020-9-26 13:52
本帖最后由 任任任 于 2020-9-26 16:26 编辑

其实很多时候,除了比较公认的耳机线之外,包括usb线(不过感觉手机比数播也要看档次吧?毕竟iPhone换电脑都会有不小的提升,况且那根otg似乎一般)、电源线在内的线材根本不是“微调”,也不需要什么金耳朵去分辨,因为在揭示力好点的器材上区别真的会很大,且在配比合适的情况下,相比大件仍具有不错的声价比。

顺便截一段隔壁版主的文章


作者: 山西人在赤峰    时间: 2020-9-26 15:50
赖学习

作者: flashelf    时间: 2020-9-26 16:06
接iPhone 的相机套件线不会成为瓶颈?

作者: a286864558    时间: 2020-9-26 16:08
叫唤玄学的都是些没玩过的

作者: 树啊树小羽    时间: 2020-9-26 16:32
也在升级线材和电源

作者: 奇异博士    时间: 2020-9-26 20:10
我以前也不信,后来信了。

作者: guoyanbiaozl    时间: 2020-9-26 20:57
毛巾亮点
作者: 树啊树小羽    时间: 2020-9-26 21:04
flashelf 发表于 2020-9-26 16:06
接iPhone 的相机套件线不会成为瓶颈?

我觉得肯定会有影响,另外手机作转盘,开飞行模式会更好些吧

作者: 呵呵的故事    时间: 2020-9-26 21:07
这个双三头……是狐狸家的ultimate么,这条比较馋啊
作者: 树啊树小羽    时间: 2020-9-26 21:08
我早前也买了苹果相机套,但是跟楼主的不一样,如果手机作转盘,我觉得开飞行模式可能会更好些,还有手机作转盘对比PC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两个我都对比过,线材绝对不是玄学,楼主的5观正,顶一个

作者: 树啊树小羽    时间: 2020-9-26 21:09
我早前也买了苹果相机套,但是跟楼主的不一样,如果手机作转盘,我觉得开飞行模式可能会更好些,还有手机作转盘对比PC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两个我都对比过,线材绝对不是玄学,楼主的5观正,顶一个
作者: 北方的雪山    时间: 2020-9-26 21:21
那个耳梁上的毛巾是亮点!
作者: bluelittle    时间: 2020-9-26 21:41
目测一大波哲学家、键盘侠、初高中物流学家正在赶来的路上。
作者: alberth200    时间: 2020-9-26 22:34
高智商发烧友,你狐狸线多钱啊

作者: 世界之父    时间: 2020-9-27 00:09
电源线,解码线,转接线,要舍得花钱,因为相对于那些昂贵的器材,线材的投入产出比是最高的。听音乐,从物理的本质上来说,听的就是电在器材里流过后,留下的痕迹。电就类似血液,线材类似血管,器材类似脏器,一个人如果血管堵了,或者说血液里含有很多血脂,糖,那么再厉害的脏器也没法正常工作,只能是发挥出部分的能力。
作者: derekchen0866    时间: 2020-9-27 06:40
不知楼主用的是啥解码和线材?

作者: 胡可波罗    时间: 2020-9-27 06:57
我以前不知道,不相信这些,后来入烧了才知道线材真的很关键

作者: sticks310    时间: 2020-9-27 07:17
这毛巾赢了

作者: 迈向宅男    时间: 2020-9-27 07:53
呵呵的故事 发表于 2020-9-26 21:07
这个双三头……是狐狸家的ultimate么,这条比较馋啊

没错,就是那根神线

作者: 迈向宅男    时间: 2020-9-27 09:09
derekchen0866 发表于 2020-9-27 06:40
不知楼主用的是啥解码和线材?

矩声的 xsp。线材是德国蟒蛇的,图片里有。

jib.jpg (56.92 KB, 下载次数: 88)

jib.jpg

作者: 新房荡漾    时间: 2020-9-27 10:01
线材全用机线,把你花在线材上的钱用来升级解码,提升绝对比买高价线材来的大。。

作者: 迈向宅男    时间: 2020-9-27 10:11
新房荡漾 发表于 2020-9-27 10:01
线材全用机线,把你花在线材上的钱用来升级解码,提升绝对比买高价线材来的大。。

我觉得这个不能绝对论,应该说当现有的线材把器材的潜力全部榨干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去换器材了。

解码在5000左右的档次的时候,我觉得换线确实没啥用,相当于器官本来就没啥潜力,换了血管,增加血流量和血液纯度,器官还是那个能力。基本上解码在接近或者超过1万的时候,是有一个临界点的,这个时候你折腾线还是折腾器材,还是要尝试之后再仔细对比的。因为超过1万的解码,你再增加预算,不改变线材的情况下,你要增加可能3-4倍的预算,才有很大改变。因为器材的功力在输出的时候被损耗了。同理放在耳机上也一样。你看我最近从蓝宝石3,到chord qutest,再到矩声xsp,直到矩声换了以后,才发现线材能带来巨大改变。但是事实上我花线材上才5K,这5K追加到解码器上,买不到有巨大飞跃的。



作者: liyuan-sh    时间: 2020-9-27 11:46
新房荡漾 发表于 2020-9-27 10:01
线材全用机线,把你花在线材上的钱用来升级解码,提升绝对比买高价线材来的大。。

都像你这么聪明线材厂家早倒闭了。
好在老烧们都是钱多人傻,给了线材厂家一线生机。

作者: 树啊树小羽    时间: 2020-9-27 11:48
迈向宅男 发表于 2020-9-27 10:11
我觉得这个不能绝对论,应该说当现有的线材把器材的潜力全部榨干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去换器材了。

解码 ...

电源和线材这块的升级投资什么时候都不算浪费,前期投入越往后收益越高,即使解码耳放再好,那些线材和电源也会成为瓶颈,并不能完全发挥出它的效果,我认为投资线材和电源这块,越早越好,一切从源头开始,后面再来谈耳放和耳机的搭配

作者: 迈向宅男    时间: 2020-9-27 11:52
树啊树小羽 发表于 2020-9-27 11:48
电源和线材这块的升级投资什么时候都不算浪费,前期投入越往后收益越高,即使解码耳放再好,那些线材和电 ...

说的对啊,问题是大多数人其实是不愿意相信的。其实相信电源以及传输线材,才是一个人从底层开始考虑hifi hiend的开始。盲目堆器材是最不理性的。

作者: suoxie1    时间: 2020-9-27 13:10
实践出真知 我也玩过一些中端的线,确实一分钱一分货。线里不只是导体,接插件、焊锡、制作方法、屏蔽等等因素太多
作者: 树啊树小羽    时间: 2020-9-27 13:32
迈向宅男 发表于 2020-9-27 11:52
说的对啊,问题是大多数人其实是不愿意相信的。其实相信电源以及传输线材,才是一个人从底层开始考虑hifi ...

这些框架基础好了,再根据喜欢的耳机去搭配解码和耳放。

作者: CZYZQS    时间: 2020-10-6 00:46
我银乌3000的百灵鸟搭配的4芯纯银平衡线  确实比原线好很多
作者: hah    时间: 2020-10-6 01:39
线材有用,但是我觉得核心还是三大件,楼主对线材变化反应这么大感觉是因为原来的线太拖后腿...比如张扬的线就丢了吧
作者: s6323859    时间: 2020-11-1 09:07
銀烏跟 Hekse 相當? 不要開玩笑了
兩隻耳機從素質上就不是一個等級的 換線只是調音

作者: 宵暗小町    时间: 2020-11-1 09:11
本帖最后由 宵暗小町 于 2020-11-1 09:17 编辑

炒完黑神发现骗不到人又开始炒狐狸糊涂了?这些连检测仪器都没有都国产diy线材线材商家我是不想评论什么。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