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不听古典音乐最容易被忽悠 [打印本页]

作者: 轻烧党    时间: 2020-8-31 09:56
标题: 不听古典音乐最容易被忽悠
      判断音质最好的方法就是各种古典音乐。即使解析都是。流行人声和低音为主即使是女声最高音也不到2000hz。这对于hifi 20000hz的总频率实在太窄。我们大佬谈解析都是某某耳机铜管厚度够不够,小提琴是否尖细,提亲木腔共振厚度和层次,三角铁木琴是否清脆等这才是全频段的解析。某个耳机某些地方解析再好,总会在某个乐器上露馅。
      声场规模,纵深度,定位明确度,结象凝聚感立体感。不同乐器位置区分是否明确,很多乐器一起演奏是否层次清晰。包括纵向层次-前方两个相邻的乐器收能分清在你前方的和更前方一点的。古典音乐能够充分表达。
       动态和微动态,很多人连动态瞬态都分不清。动态指动态范围,动态是指强音的爆发幅度而不是速度。耳机在乐队强奏时音量上升的幅度越大,动态范围越大。乐队齐奏乐器增多音量爆发上去的同时各种乐器要井然有序,这是控制力。中低频厚度力度能量感也要同时爆发上去,否则便称为软脚或者底盘不稳。微动态是弱音的音量和能量变化。用于表现细致入微的感情。弱音指微弱的声音。微弱的声音音量和力度强弱变化不明显代表微动态不足。
       阳痿机为什么风靡一时,就是因为当时很多人不听古典。动态能量感爆发力控制力,层次定位结象纵深弱音微动态啥的都听不出来。所以音色萎靡实际上没什么素质的靡靡之音才能够流行一段时间。
      
         
      

作者: 轻烧党    时间: 2020-8-31 09:59
另外解码也要跟上,我上面提的那些不能无中生有。解码音色萎靡耳放再怎么放大也萎靡。

作者: philsogreat    时间: 2020-8-31 10:00
古典器乐毕竟有个现场做标准,各种乐器音色、动态、瞬态都不能太离谱了,不然味道就不对,怪声、阳痿、粘糊...
作者: bokiller    时间: 2020-8-31 10:01
大动态古典,一般人也受不了。音量也不好掌握。
除非是非常安静的地方。
所以很多人试听时弄个加州旅馆就凑合了。
作者: 轻烧党    时间: 2020-8-31 10:08
philsogreat 发表于 2020-8-31 10:00
古典器乐毕竟有个现场做标准,各种乐器音色、动态、瞬态都不能太离谱了,不然味道就不对,怪声、阳痿、粘糊 ...

古典音乐的乐器没被合成器修,比如不同古典音乐的中提琴都是一个声。任何同一种乐器在不同的曲目都是一个声。

作者: 一波又起    时间: 2020-8-31 10:17
古典音乐才忽悠,本来就是万元以下听个响,古典强行拉开差距,没什么意思
作者: ellison009    时间: 2020-8-31 10:29
你这是器材党的思维啊,用声音来鉴别器材,而不是用器材来听音乐
作者: neverwinter    时间: 2020-8-31 10:30
试音我都让店家放一放大编制,不过有的店家器材不行,搞不好各大旗舰,只能凑活听听

我对K812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昨天去试听,可惜未能如愿,HD800和T1倒是都有,就是没K812,这周末再换个地方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0-8-31 10:32
轻烧党 发表于 2020-8-31 10:08
古典音乐的乐器没被合成器修,比如不同古典音乐的中提琴都是一个声。任何同一种乐器在不同的曲目都是一个 ...

不同古典音乐的中提琴都是一个声?


中提琴我不知道,钢琴每个琴的音色区别大的很。而且你收音装置不一致,同一个琴的音色也不一样。
一定要追求音色的绝对准确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参考系不确定。

作者: hit12345    时间: 2020-8-31 10:38
不听古典没啥可烧的啊……

作者: 蓝色号角    时间: 2020-8-31 10:45
讨论下定位,没听过优秀的台机和箱子系统,也不知道高质量的声音定位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层次。我用极致J25+黑豹+索6组合播放一些电影原声时,对一些很微小的背景音乐能定位准确,感觉如远处黑色巨幕上镶嵌的一颗颗星星,播放大编制交响乐时小提琴齐奏时只能感受到风一样跌宕起伏的气势,却分辨不出每一个个体,这个是否正常?
还有人说好的系统能数人头,是大合唱中的数人头,还是几个人小合唱时的数人头?
作者: nyhjack    时间: 2020-8-31 10:47
只听流行音乐索尼就挺好了
作者: hrmdadi    时间: 2020-8-31 10:59
我就不喜欢用800S听流行。。。。。
作者: neverwinter    时间: 2020-8-31 10:59
蓝色号角 发表于 2020-8-31 10:45
讨论下定位,没听过优秀的台机和箱子系统,也不知道高质量的声音定位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层次。我用极致J25+ ...

大编制录音里分辨不出每一架小提琴是正常的

贝九大合唱里同样也数不清人头个数,录音不可能那么极致的,现场光靠听你也数不清,少数几个人倒是还行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20-8-31 11:04
我举几个反例。
声称要对HIFI行业负责的某吴,带着1266听古典,听了半个小时,竟然不知道声道反了。
还有啊,我亲自碰到的,两个,也是说古典来试音才好分辨的,声道反了全然不知;
还有两个,也是听古典乐器的,耳机偏音了也完全不知,我用人声曲目一听,几秒钟就发现人声不居中了…………
.
结论,用自己熟悉的歌去试音才好,无论流行或者古典。
作者: 北非烤翅    时间: 2020-8-31 11:05
洋砖基本都是靡靡之音。

作者: snlfsnef    时间: 2020-8-31 11:14
古典录音电平低,需要放大小信号,动态要求也高。同时,对于录音要求也高,不优秀的录音,啥系统也救不了。古典真的魅力在于演绎,那些老大师的历史录音比如福尔特文格勒的,完全就是靠对于乐曲的阐释在支撑,所以对我来说新录音听音响,老录音听演绎。如果rca和decca那些演录俱佳的,就最适合了。

作者: WJG    时间: 2020-8-31 11:20
旗舰耳机才能实现

作者: 蓝色号角    时间: 2020-8-31 11:31
neverwinter 发表于 2020-8-31 10:59
大编制录音里分辨不出每一架小提琴是正常的

贝九大合唱里同样也数不清人头个数,录音不可能那么极致的 ...

看来是这么个理,一拉溜七八个人的小合唱,数数人头还是可以的。

作者: 笑看風起雲湧    时间: 2020-8-31 11:38
kugongzi 发表于 2020-8-31 11:04
我举几个反例。
声称要对HIFI行业负责的某吴,带着1266听古典,听了半个小时,竟然不知道声道反了。
还有 ...

听古典耳机稍微偏音不知道那还能体谅,连声道都反了还知道确实搞笑

作者: boxerlc    时间: 2020-8-31 11:44
好的古典录音确实是测试器材的利器,不过人声我觉得也不该忽略。人声应该算是每个人最熟悉的频段,如果有问题也是最容易被听出来的。歌手的口型大小和细腻度,还有跟背景音乐的相对位置都经常被我用来判断器材的变化,还挺好用的。
作者: philsogreat    时间: 2020-8-31 11:56
kugongzi 发表于 2020-8-31 11:04
我举几个反例。
声称要对HIFI行业负责的某吴,带着1266听古典,听了半个小时,竟然不知道声道反了。
还有 ...

管弦乐队录音戴反了听不出那是不应该,艺术歌曲听不出正反可以理解。现场录音,不严重的偏音听不出也挺正常。
作者: y524115238    时间: 2020-8-31 12:26
蓝色号角 发表于 2020-8-31 10:45
讨论下定位,没听过优秀的台机和箱子系统,也不知道高质量的声音定位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层次。我用极致J25+ ...

我感觉你这个很正常。

因为古典也是要看录音版本的,不是每一个录音都是定位清晰,分离度绝佳。大把糊成一片的录音,还有大把早期单声道的。

制作好优秀的电影,在声音上也有很多出彩的。

作者: 轻烧党    时间: 2020-8-31 12:35
WJG 发表于 2020-8-31 11:20
旗舰耳机才能实现

我觉得主要是器材,器材等级够,hd600古典一样很爽

作者: duron667    时间: 2020-8-31 12:37
听多了古典还容易走火入魔忽悠人。
作者: 莫忘初衷    时间: 2020-8-31 12:40
没有RSA 不配听古典

作者: minkun22    时间: 2020-8-31 12:41
hrmdadi 发表于 2020-8-31 10:59
我就不喜欢用800S听流行。。。。。

和你相反,用hd800s听流行 acg

作者: 轻烧党    时间: 2020-8-31 12:46
minkun22 发表于 2020-8-31 12:41
和你相反,用hd800s听流行 acg

我流行用hd650,氛围好

作者: ChristianRiddle    时间: 2020-8-31 12:58
我现在严重怀疑追捧劲浪的是不是不听古典的

作者: bass0411    时间: 2020-8-31 13:16
听古典音乐的人记录出声部和声关系的没有一个是发烧友,倒是某些发烧友硬要听出各声部之间的坐席位置距离,真是高人。敢不敢搞盲听大幕拉上坐在观众席用IPAD点声部图?有好耳朵,但听录音去扯蛋就远了。好好听音乐不好吗
作者: wkd15jordan    时间: 2020-8-31 13:17
同意,不如再加码!不听古典(严肃音乐)的——

1、买1万以上器材的应该被烧死
2、头像是动漫人物的不男不女娘炮的应该被烧死
3、吹ACG好听的应该被烧死

啊,在网上说真心话真的舒服,畅快!
作者: jackking    时间: 2020-8-31 13:17
真的有意思吗?一般人很少听古典的感觉你这是把你的思维强加给别人,有用吗?

作者: 轻烧党    时间: 2020-8-31 13:28
jackking 发表于 2020-8-31 13:17
真的有意思吗?一般人很少听古典的感觉你这是把你的思维强加给别人,有用 ...

hifi需要素质最全面的就是古典,是衡量一个耳机一套器材音质最全面的考核标准。不听古典谈一个系统或者耳机的整体素质很可笑。

作者: rootxmy    时间: 2020-8-31 13:34
古典不光是大编制听 动态
其实 小编制也很考验机器的
分离度  对细节的解析 都要到位
作者: 奥哦    时间: 2020-8-31 13:37
关键还是人,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你那样大合奏也可以听出那么多东西来
作者: 轻烧党    时间: 2020-8-31 13:40
rootxmy 发表于 2020-8-31 13:34
古典不光是大编制听 动态
其实 小编制也很考验机器的
分离度  对细节的解析 都要到位

小编制动态也不小啊,卡门,四季有些地方动态也很大

作者: jackking    时间: 2020-8-31 13:44
轻烧党 发表于 2020-8-31 13:28
hifi需要素质最全面的就是古典,是衡量一个耳机一套器材音质最全面的考核标准。不听古典谈一个系统或者耳 ...

别人喜欢听什么又与你何干呢?古典,直接去花几百买张票不是更好吗?天天听都行,非得强制别人都听古典?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20-8-31 13:48
本帖最后由 kugongzi 于 2020-8-31 14:00 编辑

古典素质最全面了,吓得我赶紧用贝多芬《致爱丽丝》和莫扎特《小步舞曲》测一下楼主说的那些东西,结果好多东西反映不出来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0-8-31 14:07
吓得我赶快把我的优客李林关了
作者: X弔    时间: 2020-8-31 14:10
ChristianRiddle 发表于 2020-8-31 12:58
我现在严重怀疑追捧劲浪的是不是不听古典的

劲浪也不是完全不适合古典音乐

作者: X弔    时间: 2020-8-31 14:11
流行音乐就是不能全面反映器材的素质,没什么好争论的
作者: 音质评标    时间: 2020-8-31 14:12
本帖最后由 音质评标 于 2020-8-31 14:15 编辑

杠精太多了,支持楼主 古典是辨别器材好坏的唯一标准 因为各种素质都可以表现出来 然而用流行来衡量器材,非坏既蠢。
作者: 宵暗小町    时间: 2020-8-31 14:29
爵士用的那些乐器足够判断了。顺带一提,一些摇滚乐队里也有配置小提琴的。
作者: rootxmy    时间: 2020-8-31 14:32
主听人声的  搞个动铁
基本 到位了
作者: 轻烧党    时间: 2020-8-31 14:34
宵暗小町 发表于 2020-8-31 14:29
爵士用的那些乐器足够判断了。顺带一提,一些摇滚乐队里也有配置小提琴的。

摇滚声场不太反应的出来啊,其次一直都很吵只有强音几乎没有弱音动态也不太反应的出来。而且某些摇滚还加了扩音器。非古典对素质反应比较好的也就是电影原声交响。two steps from hell和雅尼的一些交响器乐演奏。

作者: 宵暗小町    时间: 2020-8-31 14:37
轻烧党 发表于 2020-8-31 14:34
摇滚声场不太反应的出来啊,其次一直都很吵只有强音几乎没有弱音动态也不太反应的出来。而且某些摇滚还加 ...

其实吧,真能听出声场的人也不多。以前看到个帖子说声场多真实,能清晰辨别乐器位置,如临现场。我一看他那张专辑,是录音棚分轨录制的。

作者: cdtcdt    时间: 2020-8-31 14:38
我觉得这样才是本末倒置了。音乐是一个整体,不能因为某一个乐器表现不好就否定全部。为了听清某一个小提琴手在某场的某个位置的音准不准就丧失了听音乐的初衷了。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20-8-31 14:39
哈哈,大伙来看看,又有几个古典烧友在秀自己狭隘、偏激、自大的听音观了。
古典是辨别器材好坏的唯一标准,唯一哦,唯一哦,唯一哦,别的都不行,流行、爵士、摇滚、金属,什么都不行哦,古典大过天哦
作者: 宵暗小町    时间: 2020-8-31 14:41
本帖最后由 宵暗小町 于 2020-8-31 14:43 编辑
轻烧党 发表于 2020-8-31 14:34
摇滚声场不太反应的出来啊,其次一直都很吵只有强音几乎没有弱音动态也不太反应的出来。而且某些摇滚还加 ...

建议听一些大编制爵士。还有朝鲜的功勋国家合唱团。

作者: 宵暗小町    时间: 2020-8-31 14:45
本帖最后由 宵暗小町 于 2020-8-31 14:50 编辑
kugongzi 发表于 2020-8-31 14:39
哈哈,大伙来看看,又有几个古典烧友在秀自己狭隘、偏激、自大的听音观了。
古典是辨别器材好坏的唯一标准 ...

国内有些古典爱好者的言论的偏激程度,放在欧洲基本上会被当成纳粹言论,被找去警察局喝茶。
PS:很多现代纳粹分子欣赏音乐时都是唯欧洲古典音乐论者,并且非常鄙视其他音乐,将其视为劣等民族的音乐。

作者: 两厢爱好者    时间: 2020-8-31 15:01
最近坛子里需要骂战?

作者: woshizoufeio    时间: 2020-8-31 15:06
原来你们听古典是为了测试器材的,惹不起,惹不起,惹不起。
作者: tyj518    时间: 2020-8-31 15:10
本帖最后由 tyj518 于 2020-8-31 15:14 编辑

古典音乐对于评价器材高低也并不算全面的,像接近20Hz的极低频基本只有管风琴能探得下去,然后是钢琴、低音提琴以及大鼓能勉强够着,用古典音乐测试低频下潜其实就不太合适。而得益于电声乐器的发展,流行音乐中的配器实际上能做得相当丰富,在频率上的延展完全不会输给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评价器材的优势在于基本都是用原音乐器演奏,作品的呈现不需要电子放大,因此有现场的基准可以作为对比,并且复杂度足够大。另一点好处是相对而言未受到响度战争的波及,大编制的交响乐有足够的动态范围。
作者: 蓝色号角    时间: 2020-8-31 15:16
班得瑞的高、低频,某些电影原声的音场和定位,比纯古典测试效果更清晰。

作者: oj268    时间: 2020-8-31 15:23
还是看喜好吧,流行人声讲究润泽,柔和,整体氛围感,拿来听古典会不对味,声音软慢糊。古典讲究分离度,声场,动态,质感,能量感,拿来听流行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声音猛,齿音明显些,总体会刺激些听的不舒服,最后阳痿机我个人是不能接受的

作者: baldrsky    时间: 2020-8-31 15:27
我认错,我不听古典,我容易被忽悠,我没资格评判一个耳机的好坏,最后我是个聋子
作者: 北欧    时间: 2020-8-31 15:37
本帖最后由 北欧 于 2020-8-31 15:38 编辑

B站上不是有各种耳机古典录音么,劲浪那音色和森海一比,但凡耳朵听力正常,就知道劲浪没有森海适合古典,我感觉K701音色都比劲浪正些
音色不正就别比古典了,没意思……

作者: linkoyu    时间: 2020-8-31 15:44
呦呵,鄙视链又来了,秀优越感呗,可以,你牛,卑微的我就听听流行爵士啥的也不碍着你啥
作者: rootxmy    时间: 2020-8-31 15:48
估计楼主是个 古典初烧
卡门是 歌剧
四季是 协奏曲
作者: wz1988    时间: 2020-8-31 15:54
本末倒置,naive
作者: 轻烧党    时间: 2020-8-31 16:18
本帖最后由 轻烧党 于 2020-8-31 16:21 编辑
rootxmy 发表于 2020-8-31 15:48
估计楼主是个 古典初烧
卡门是 歌剧
四季是 协奏曲

你厉害,协奏曲 歌剧 奏鸣曲 圆舞曲就不算古典。

作者: 轻烧党    时间: 2020-8-31 16:36
konodioda 发表于 2020-8-31 16:05
古典乐评没见几篇,古典历史一知半解,古典理论一窍不通,古典入门指南未曾写过,古典资源圈地自萌,推广古 ...

我什么时候说古典就是比流行好,只是说用古典来评判音质最准确。否则回被只有某些方面素质好或者靠听感讨巧实际素质很低或者部分素质很低的器材忽悠。我刚入烧的时候耳机器材很低端也从来不听古典都刻意下载了一些古典资源专门测试耳机器材的音质用。

作者: WJG    时间: 2020-8-31 16:43
轻烧党 发表于 2020-8-31 12:35
我觉得主要是器材,器材等级够,hd600古典一样很爽

VIVA胆机推森海精彩。前端高配。

作者: 葬花吟    时间: 2020-8-31 17:52
没看出来楼主有贬低其他类型音乐的意思,抛开喜好,就器材测试而言古典乐确实基本能反映个大概了吧,大家理性讨论。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0-8-31 20:54
轻烧党 发表于 2020-8-31 10:08
古典音乐的乐器没被合成器修,比如不同古典音乐的中提琴都是一个声。任何同一种乐器在不同的曲目都是一个 ...

不同录音不一样。

作者: a391342707    时间: 2020-8-31 21:09
minkun22 发表于 2020-8-31 12:41
和你相反,用hd800s听流行 acg

800s听流行,没有说的那么凄惨!依然好听。这是每个人的听音观不一样而以。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作者: 摇头摆脑    时间: 2020-8-31 21:55
楼主是个结论党啊,2333
作者: poohyuan15    时间: 2020-8-31 22:10
为了烧而烧。
不能回归本质听自己喜欢的?

作者: leon永亮    时间: 2020-8-31 22:27
耳朵喜欢就行,没那么多讲究。只要听着高兴,就值回票价!音乐不就是让人享受的么?又不是让人分析的。

作者: zjh9668    时间: 2020-8-31 22:33
你这是为了器材而听音乐啊,偏离了听音乐的本质。我不敢评价古典音乐,但是我知道世界上除了古典音乐大师,其他领域的大师可不少,难道他们就不需要好的听音系统吗。
另外,我认为听实验音乐更能测试耳机好坏,因为完全可以做出不同动态,瞬态来测试,可比古典方便多了。

作者: 达叔叔    时间: 2020-8-31 22:49
我觉得有时候我们初烧拿一首歌或音乐试音并不是是试器材的“素质”好不好。。我只是试试自己喜欢,听得舒服就是“好”。。

作者: 1510480576    时间: 2020-8-31 22:58
个人体会 能听出空间感 乐器 人声远近 位置 层次的音响器材 听音乐  歌曲确实是一种享受  这种感觉说不出来  只能打比喻   就像是吃月饼 以前1块钱的月饼就挺好的  偶尔买了个10元的月饼吃了之后  哇  原来月饼还可以这么好吃 1块钱的月饼认准不吃也不会买了 好器材对听音乐就像是10块钱的月饼和1块钱的月饼的区别  我所理解的好器材不是和价格高低论高低的  本人曾用手机做音源  配一卡包功放   和一对80元的书架箱配合听出空间感临场感  乐器远近  人声远近  感情  原来喜欢听的更增加了感悟理解  比如乐器的轻重缓急  歌唱者的投入情绪和不喜欢听的反尔变得喜欢听了 因为空间感  临场感太重要了   这是不好的器材给不了的 歌者或曲者所要表达的东西  尤其是严肃的音乐  比如古典 不禁感慨  好音响对音乐太重要了  所以奉劝烧友听不出空间感临场感的器材不听也罢   空间感和临场感对听音乐太重要了

作者: ming20006    时间: 2020-8-31 23:07
放古典如交响乐或钢协非常好听的系统 放流行也不会难听  但是有些放流行很好听的系统  可能放古典很难听  
作者: kuchiki    时间: 2020-9-1 00:43
kugongzi 发表于 2020-8-31 13:48
古典素质最全面了,吓得我赶紧用贝多芬《致爱丽丝》和莫扎特《小步舞曲》测一下楼主说的那些东西,结果 ...

致爱丽丝只是一个小品

作者: 左仑    时间: 2020-9-1 08:44
其实只要是录音够好的歌曲,听什么类型都能听出器材好坏~
作者: bam_jskm    时间: 2020-9-1 09:16
古典乐不爱听,你说音质好有什么用?

作者: 莫忘初衷    时间: 2020-9-1 09:24
这是脑子烧坏了的前兆。。。

作者: laphier    时间: 2020-9-1 11:33
kugongzi 发表于 2020-8-31 14:39
哈哈,大伙来看看,又有几个古典烧友在秀自己狭隘、偏激、自大的听音观了。
古典是辨别器材好坏的唯一标准 ...

请教下大佬,听不出古典录音中声道反了是啥意思?是乐队左右各声部反了吗?

作者: neverwinter    时间: 2020-9-1 12:15
本帖最后由 neverwinter 于 2020-9-1 12:18 编辑
laphier 发表于 2020-9-1 11:33
请教下大佬,听不出古典录音中声道反了是啥意思?是乐队左右各声部反了吗?

如果听交响连小提琴组和大提琴组都分不清,那确实有些问题……虽然有些曲目的配器和位置有些不同

作者: SWapocalypse    时间: 2020-9-1 12:27
jimguo 发表于 2020-9-1 11:59
常规消费观念最容易被忽悠,主要是自己不懂,加上抠门。

听ACG的还知道铁三角樱花木碗的远远不如静电009 ...

这俩价格差的有点多

作者: milker    时间: 2020-9-1 12:59
认真听古典的人没几个烧的
作者: qylucas    时间: 2020-9-1 13:05
不听古典,不烧器材,这绿檀也可以散了。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20-9-1 13:07
laphier 发表于 2020-9-1 11:33
请教下大佬,听不出古典录音中声道反了是啥意思?是乐队左右各声部反了吗?

你把耳机线的L和R接反来听就知道什么是声道反了,或者信号线的L和R接反也可以知道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20-9-1 13:18
我再举一个例子。
17年广州展会上,hifiman展台的susvara,那时挺热门的,想听还得排一下队,我一开始过去想听,见人太多,就走开了,后来人少的时候再过去排队听。
等到我听的时候,发现是古典曲子,我不熟,然后就换了首自己较熟悉的加州旅馆……曲子刚开始几秒钟我就发现不对劲了,本来该出现在声场右边的吉他声跑到左边了,很明显声道接反了!
知道后我就真的很纳闷了,前面那些烧友都在听什么?一堆人竟然没一个发现声道反了?后来检查了才发现是信号线接反了,之后是我跟我的朋友把信号线接对回去的…………
.
千万别用不熟悉的曲子去试音啊烧友们!!!!!
作者: kerodam    时间: 2020-9-1 13:19
古典音乐沦落为天烧测音碟、让人心痛

作者: 今年不能发烧    时间: 2020-9-1 14:23
kugongzi 发表于 2020-9-1 13:18
我再举一个例子。
17年广州展会上,hifiman展台的susvara,那时挺热门的,想听还得排一下队,我一开始过去 ...

大佬真牛。。。
我只知道,左右声道的线接反了的效果,是声音明显发散,就是两边的声音扩散方向是向外的,你形容的,应该是左右耳机戴反了的效果。
还有你有点逢古典必反的意思。
据你所述,你对古典“认真深入”研究过,然后实际上千篇一律的拿致爱丽丝这个钢琴小品举例。能举例点真正深入研究过的古典“流行曲目”吗?比如你提到的《欢乐颂》,那是贝九里的,贝九拿来测器材,不如口水歌?
仅仅提致爱丽丝,那玩意儿确实不好听出声道反没反,(不是左右线反没反哦)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20-9-1 15:19
今年不能发烧 发表于 2020-9-1 14:23
大佬真牛。。。
我只知道,左右声道的线接反了的效果,是声音明显发散,就是两边的声音扩散方向是向外的 ...

线接反了你觉得是声音发散?这个我不想跟你多说,你去试吧,事实胜于雄辩。各位谁不信的都可以自己试一下,不用反戴耳机,就线反而已,看看是声音发散还是原本在左边的声音跑到右边了。.
如果你觉得我逢古典必反,那我明确告诉你,我反对的不是古典乐本身,而是那些动不动就放古典大过天言论的人,这些人其实是古典乐的高级黑。表面上捧古典,实际上激起其他音乐体系爱好者的愤怒,使古典乐更加边缘化。你要是也爱古典,也请你劝阻这种行为,互怼没有意义,任何音乐体系都有好作品,没必要互踩。好好宣传古典乐的乐理知识、发展史、作曲技巧、大师风格等这些才是正道。我在Q群里看到的一些古典乐爱好者在谈论某某大师的风格,某某演奏者的演奏技巧这些,从来没怼过他们半句,因为我知道他们是真正热爱并有深入研究古典乐的人,说得有理有据,而不是怼这个体系一下怼那个体系一下。

作者: 今年不能发烧    时间: 2020-9-1 15:25
kugongzi 发表于 2020-9-1 15:19
线接反了你觉得是声音发散?这个我不想跟你多说,你去试吧,事实胜于雄辩。各位谁不信的都可以自己试一下 ...

不好意思,我就是试过才知道的。

我前不久买的榭兰图,第一次就是左右线接反了,结果就是声音发散,发虚。

赶紧查了下,把线重新换过来才正常。

至于左右声道调换,就是简单的把左塞子塞右耳,右塞子塞左耳,或者播放软件里调一下的效果。跟线接反了完全不同。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20-9-1 15:34
今年不能发烧 发表于 2020-9-1 15:25
不好意思,我就是试过才知道的。

我前不久买的榭兰图,第一次就是左右线接反了,结果就是声音发散,发 ...

来来来,你再试一下,不扯别的,就这帖子里提到的莫扎特《小步舞曲》,或者《加州旅馆》。.
小步舞曲的提琴是不是在偏左的位置?你调换一下耳机线或者信号线,看看提琴是不是跑到右边了?
加州旅馆开场的吉他是不是在偏右的位置,你调换一下耳机线或者信号线,看看吉他是不是跑左边了?
.
哥们你别跟事实较劲,没意思的


作者: Cardino    时间: 2020-9-1 20:10
首先频率就喷偏了,流行音乐又不是歌手清唱……伴奏有高频乐器的也不少吧。
作者: erjinetac    时间: 2020-9-1 21:35
笑看風起雲湧 发表于 2020-8-31 11:38
听古典耳机稍微偏音不知道那还能体谅,连声道都反了还知道确实搞笑

別笑,我親眼見過音響雜誌主編不知道樂團不同樂器坐哪,合唱團不同聲部該如何站的
作者: 今年不能发烧    时间: 2020-9-1 21:48
本帖最后由 今年不能发烧 于 2020-9-1 21:51 编辑
kugongzi 发表于 2020-9-1 15:34
来来来,你再试一下,不扯别的,就这帖子里提到的莫扎特《小步舞曲》,或者《加州旅馆》。.
小步舞曲的 ...

你够偏执。

我都说了,我前不久的经历,刚买的榭兰图,是我第一个需要插左右线的耳机,(哦,hd600也是,但是hd600标记比较明显好认。所以没有接错过)

榭兰图左边的线接到右边的耳塞,右边线接左边的耳塞,结果并不是左右声道反了的问题,是左右扩散方向反了的问题。

单纯左右声道反了,所有的耳机耳塞都简单至极的可以做到,就是互换一下对应的耳朵的事。

你说的加州旅馆,和什么小步舞曲,我也不能说没听过,但我实在没怎么听。

你对古典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小步舞曲和致爱丽丝上吗?哦,还有个欢乐颂,我不怎么单听欢乐颂,我是整个听贝九。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20-9-1 22:54
今年不能发烧 发表于 2020-9-1 21:48
你够偏执。

我都说了,我前不久的经历,刚买的榭兰图,是我第一个需要插左右线的耳机,(哦,hd600也 ...

哈哈哈,你还真的跟事实较起劲来了?左右声道接线反了本来在左边的声音就到了右边,这个事实这么难接受么?我真服了你了,真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马保国大师,被别人三拳KO倒地,赛后硬是说是他先点到对方的,是他先赢了。.
行行行,别回我了,你赢了你赢了,我错了,好了吧,你有面子了吧

作者: 今年不能发烧    时间: 2020-9-1 22:58
kugongzi 发表于 2020-9-1 22:54
哈哈哈,你还真的跟事实较起劲来了?左右声道接线反了本来在左边的声音就到了右边,这个事实这么难接受么 ...

是你在缠着我啊。

你觉得不能接受?太简单了,你实际把榭兰图这么反接一下不就搞明白了?买个或借个或去店里蹭听个。

所以,我真的不知道你是不是就只喜欢敲键盘。。。。。。

作者: cdzsz67    时间: 2020-9-1 22:59
左右声道反了确实最明显的问题是结像左右方向错了,但其实也真的会影响到结像的方位角和层次,并不是所有的乐器换到镜像的位置上,纵深上也是会出问题的。这个进一层的变化可能没有听过真实现场录音的人不容易体会到。
作者: stormywolf    时间: 2020-9-1 23:02
qylucas 发表于 2020-9-1 13:05
不听古典,不烧器材,这绿檀也可以散了。

瞎说什么大实话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20-9-1 23:09
cdzsz67 发表于 2020-9-1 22:59
左右声道反了确实最明显的问题是结像左右方向错了,但其实也真的会影响到结像的方位角和层次,并不是所有的 ...

问题是人家连最明显的问题都不肯承认啊,那不就像马保国连最明显的被KO都不认吗?哈哈……
.
唉,无言以对,人之贱则无敌,面对无敌之人,我只好认输
作者: yspanzer    时间: 2020-9-2 10:28
赞成 古典验真身,最简单就是 单独乐器,小提琴,中音提琴、大提琴,鼓乐,然后、钢琴,笛子、管风琴,然后小混合 弦乐四重奏等,然后就是多乐器群组的交响,群组少乐器少的小编制,群组多乐器多的大编制。都涵盖了流行音乐里人声、和配乐的各种发声频率和组成。
作者: saint0970    时间: 2020-9-2 10:35
主要还是音源得好   mp3 放什么都糊的
作者: yspanzer    时间: 2020-9-2 10:40
流行音乐里, 是否告诉了听众,配乐用什么乐器演奏,有多少乐器部分组成。古典音乐 有记录多少乐器种类,各发声部组成,还有排布大致位置,我们听的时候好去注意分辨。哪种音源能更好检验耳机声音,这里烧友应该有比较了吧。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