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还有人要出 CD 转盘吗?数位串流以锐不可挡之势冲击音响市场,也一步一步重新塑造着人们听音乐的习惯。全球 CD 销售年年衰退,实体唱片行一间一间关,再不就是规模越缩越小。现在仅存的那些唱片行老间,个个都值得钦佩。
音响呢?还在坚持出 CD 唱盘的品牌,也同样让人佩服。二十年做 CD 唱盘是理所当然的,那时候 CD 市场正热。现在作 CD 唱盘,不但面临著 CD 市场萎缩,更大的挑战是读取机构的供应商越来越少;要做唱盘,越来越不容易。 作者: 音特网 时间: 2020-7-10 11:03 本帖最后由 音特网 于 2020-7-10 15:11 编辑
不怕市场萎缩,坚持做可负担的 CD 唱盘
NuPrime 不怕麻烦。三年前推出自家第一台 CD 唱盘 CDP-9,不仅是 CD 唱盘,本身也是一台 USB DAC,自带音控,可直入后级使用,还具备耳机输出,内建耳机放大线路;集唱盘、DAC、前级、耳扩于一身。而且,CDP-9 的 SRC 升频功能,用家可自行选择喜欢的取样率,把 CD 升频成高解析音乐,甚至把 CD 当 SACD 来播。更重要的,作为第一台 CD 唱盘的 CDP-9 预告了 NuPrime 之后的计画。它的数位输出包括了一组 HDMI 端子的 I2S,这是 NuPrime 的数位器材首度搭载I2S。
隔年,他们推出 CDT-8 Pro,拿掉了 DAC 线路,拿掉了前级和耳扩,体积更小,且保留了 SRC 升频技术以及 I2S 数位输出,在市场上同价位带里,堪称绝无仅有的 CD 转盘。这次,他们则要把 CDP-8 Pro 再升级。
作者: 音特网 时间: 2020-7-10 11:25 转盘评论最难写,怎麽办?
然而,用过之后,我真要说:如果你像我一样得用至少家中的一面牆来摆 CD,还真要找一台好的唱盘或转盘。因为跨入数位串流,我在家裡早就很少播放 CD 了。算算我放 CD 的机会,恐怕比听黑胶还少。
我的串流音乐来源主要有二,一个是线上串流,一个是我自己 rip 的档案。我用 Tidal 多年,数位串流非常方便,云端资料库不时地更新,愈见庞大丰富,你可以找到各样的音乐,是我扩充视野的好帮手。我也试著把所收藏的 CD rip 成档案,存在 NAS 裡。数位播放的好处无他,就是方便—找音乐不再需要翻箱倒柜。可是,我却始终怀念播放 CD 的感觉,似乎,存在唱片裡的音乐,更像音乐。
其实,转盘是最难写评论的器材。所有类比领域的器材,都带著自己的个性,喇叭有个性,扩大机有个性,DAC 有个性,更何况黑胶系统,类比领域的器材,都有著自己的 DNA,勾勒出属于他们的样貌。但是,数位领域就难了。特别是 CD 转盘。我们很难一听声音,就辨认出它的个性,若不经过同台比较,助我们描绘出相对的样貌,否则,转盘的评论真的难写。因为,连它们自己都难把自己说清楚。
比对蓝光机,大胜
我不拿其他的转盘来比。我的比对针对两样:一个是蓝光播放机,一个是数位串流。因为 CD 唱盘难寻,CD 转盘更难找,所以,早就有人利用 DVD 播放机或 BD 播放机来充当转盘。网路上面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讨论,有的人还玩很大,改电源、改输出,就算花钱,整体花费也比买一台 CD 转盘要便宜。
这真的有效吗?如果经过改机,确实在改过之后,比起原本的播放效果更好,但是这些土法炼钢,虽有乐趣,却非善策。到底就算是一件器材,它也自成系统,内部各个环节都要经过优化;爱好者自己多半没有能力处理这些。再者,就算强化了电源、元件和输出,机构本身的稳定性、读取精度、伺服线路等,也都是爱好者难以凭己力优化的环节。关键问题没解决,只在外面兜圈子,用平价影音播放机取代 CD 转盘这一途,其实乐趣成分高于效用。
CDT-10的承盘轻薄,但是动作非常流畅,使用起来颇有高级感。
实验摒除了线材的差异,我以 Auralic Aries Mini 当转盘,USB 输出给 DAC-10H,对比 CDT-10 以同轴输出的效果。NAS 是 QNAP TS-473 8G,Roon Core 直接装在 NAS 裡面。同样是 Alfred Brendel 弹奏的贝多芬英雄主题变奏曲及钢琴小品,这样的串流组合,声音比蓝光机好上许多,密度更好,也更厚实,毛噪感较低,完全没有蓝光机播放让人不安与不耐的问题。
可是,再经对比,CDT-10 播放实体 CD,又比串流多了更多东西。声音的密度又更好,音符更立体有弹性,琴音的起落更明确俐落,而且音场纵深又进步了。最美好的是琴音的尾韵变化,透过串流聆听时,我可以感受到泛音带来的光彩,可是,改听 CD 时,泛音的明暗与色彩变化又更清楚。这是很难说明白的东西,却可以感觉得出来。就像我说的,存在唱片裡的音乐,更像音乐。
歌声起伏间满是流畅
在听比利时女高音 Lore Binon 演唱的德布西等人的歌曲集专辑时,CDT-10 让人声听来充满魅力。Binon 的学习历程很特别,她从小就学小提琴,进入布鲁塞尔皇家音乐院时,也是主修小提琴。可是,就在在学期间,她发现了自己的歌唱天赋,并且一头栽进去,一边学琴,一边学声学。这张 CD 裡收录的曲子都不常见,包括了德布西和韩恩(Reynaldo Hahn),另有当代美国作曲家 George Crumb 的作品。这三个人的曲风差异极大,也就架构出这张 CD 层层变化的聆听感受。德布西的曲子,你一听就知。韩恩我也认识,辨识得出他那美妙的旋律。当歌曲显出未知的、跳跃的、不可预测的理路时,你就知道这是 Crumb 的作品。
Binon 的歌声轻柔婉转,音质偏薄偏轻,唱这些20世纪作曲家的曲子恰恰适合。CDT-10 让 Binon 的声线圆滑柔顺,起伏之间满是流畅。德布西和 Crumb 的歌曲都常见得大跨度的转音,忽而扬起,忽而又坠落,亟需仰仗演唱技巧。Binon 演唱起这些作品,带著一点疏离感,却因为她卓越的诠释,把人拉近了这个我们所不熟悉的境地裡,与她一同探索。这张 CD 我也 rip 了音档(ALAC),跟 CD 相比,ALAC 档案显然鬆散一些,画面雾了一些,音场也比较扁平一点。每换一张 CD,CDT-10 彷彿都在游说我,不要这般仰仗数位串流,快快回到实体 CD 的世界裡吧!
第三乐章裡,乐团因为编制小,没有其他录音版本那样厚重的低音弦乐,却把低音提琴的质感揭露无疑。在经过一段小赋格曲之后,低音提琴以精力充沛的姿态活动著,那质感真是鲜活啊!CDT-10 在低音域的解析实在出色,当它在表现小提琴的拨弦时,又是微动态实力的展现。能武又能文,CDT-10 以一种几乎没有个性的存在,忠实扮演好一台 CD 转盘该做的事—解读那些埋藏在 CD 裡头的讯息,然后把它们送出来。简单的事,认真做,却能换来无比聆听上的欢愉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