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桌面小系统的升级 Chord Electronics HUGO TT2 & M SCALER HIFI界的灯厂 [打印本页]

作者: MaxDigital    时间: 2020-1-2 11:14
标题: 桌面小系统的升级 Chord Electronics HUGO TT2 & M SCALER HIFI界的灯厂
本帖最后由 MaxDigital 于 2020-1-2 11:18 编辑

升级前的系统:
桌面:PC USB ---> Bladelius USB DAC ( 俗称 小黑条 )---> Golden Wave Amber 耳放 ---> 平衡推 HD650
随身:Iphone --->Chord Electronics Hugo 一代 ---> AKG K3003




升级原因:
这个桌面系统是7年前买的,作为数码产品,到目前为止也是比较老了,有些高码率的格式也不能被支持。最主要4年前入的HUGO作为便携解码和耳放,和小黑条对比了一下也算是一耳朵的提升,音响爱好者听过好的自然就下不去了。目前新房也装修完毕,小朋友也开始了小学阶段的生活,自己的书房小空间也按照自己的计划陆陆续续进行着升级和添置,everything is align with plan. 机缘巧合,正好有朋友升级系统出一套购买不久的和弦西装,尽管依然价格不菲,我还是顺利成为了接盘侠,在此也感谢老婆大人的支持。

正文&图片:
开箱就略过了,毕竟不是一手,虽说箱说票保卡都全。就是很朴素的牛皮纸箱里装着。发文也是连接完听了大概有两周后,所以对声音也会有一些大概的看法。因为空间的原因,桌面不是很大,而且我一般也比较喜欢小巧一些的机器,比如Nagra之类的,Chord Electronics的产品之前有过HUGO一代,所以大致风格是了解的,所以这次也不算是盲狙,听感之类的我最后再说,先上一张目前的系统。

HUGO TT2
TT2在Chord Electronics的产品线上被定位为desktop类型,所以就是放在桌子上而不是放在器材架上的,宽度大约比一般全尺村的器材小一半,长宽基本等于正方型, 高度也仅仅只有5CM不到。HUGO家族典型的设计,彩球+透明视窗...
透过这个透明的玻璃视窗,里面可以看到Chord系招牌的FPGA芯片 Xilinx Artix7 FPGA 和几个LED灯用来显示目前输入的音频信号的码率。从侧面看还可以隐约看到几颗超级电容。

正面中间位置就是标置性的半透明音量旋钮,可以左右转动调节音量,随着音量的从小到大颜色会呈现从暧色调向冷色调变化。左侧三个按钮依次是菜单,设置和待机。按钮上方是一个LED屏幕,用来显示菜单和机器的参数设置和当前的码率信息。右侧是一个3.5和两个6.25耳机插空,都是单端的。
机身可侧面就一个不透明亚可力的区域应该是蓝牙天线的位置,用塑料代替金额机壳来获得更好的信号。
机身右侧面非常简洁,没有任何按钮和插口。
除了耳机口外,TT2所有的输入输出口都集中在背面。从左到右依次为 标准DC15V电源接口, 两个标识为DX1和DX2的BNC同轴接口(由于连接自己家的设备,比如配套的后级),两个模似输出RCA口和两个模似输出平衡口(由于TT2的推力比较大,这两个口也可以用来接高阻的耳机或者直接推高敏的小书架箱),一个RCA同轴数字输入和两个BNC同轴输入(接MSCALER的时候这两个BNC口可以组合用chord家自己的协议转输升频后的768kHz PCM音频流),两个光纤输入还有一个带电气隔离的USB口。
Hugo M-Scaler
正上放看,M Scaler和TT2长宽是一样的,厚度大概是TT2的一半多一点,作为音频设备来说是很小巧纤薄的。尽管M Scaler也像Hugo家族一样在顶部留有一个透明视窗,但是M Scaler内部是用金属做了另一层屏蔽的,所以顶部露出来的只是一个铭牌。而正前方是一字排开六个透明带灯效的按钮(尽显灯厂本色)
前面除了可以看到六个带灯效的按钮外,就还只有一个红外遥控的接收窗口。六口按钮目前只有前三个有实际作用,从左到右依次是 视频模式,输入模式切换和升频倍数的选择。
M Scaler两个侧面均没有任何接口和按钮。
再介绍M Scaler背后接口前我们先玩一下叠叠乐。西装套果然还是最合身的,M Scaler的凹陷设计也是为了可以在上面叠TT2准备的,完全不会影响按键和光影的显示。
M Scaler的背后接口从左到右依次是DC15V电源接口,两个同轴BNC输入,两个光纤输入,一个电气隔离的USB输入,一个光纤输出,一个BNC SPDIF输出和一组BNC输出(和TT2一样,这组输出可以给Chord自家的设备提供768kHz的PCM音频流)。
TT2的遥控器,外壳就是很廉价的塑料,有大多数常用的功能。Mscaler的遥控器放起来了没拍,因为设好了基本不怎么动,而且放在机器放在桌子上用手摁一下就可以了,两个遥控器大小外观都差不多一样的,很容易拿错,平时就用TT2的就可以了。
线材
TT2和M Scaler用的都是15V 4A的开关电源,官方号称如果你用其它的电源供电,比如电池或者高级线电,会对保修有影响。鉴于TT2是用6个超级电容供电,换线电可能对声音的正面影响并不大,所以电源就都使用原厂的电源供应,感觉省了很多钱
M Scaler和PC间的连接用了一根signal projects出的隶属于silver quest系列的一根纯银线。
M Scaler和TT2之间,如果要充分发挥西装套的效果,需要用两根BNC同轴线来连接,才能把Mscaler升频到768kHz的PCM流传送到TT2进行解码。所以这里用到了两根英国Atlas出品的Mavros旗舰系列75欧姆BNC同轴线。
和iphone xs max 比较一下大小,整套系统很小巧很紧凑,整合了升频,解码,前级,耳放的功能(还能客串一把功放来推高敏小箱子),非常适合放在桌面上使用,符合其desktop的产品定位。
  
开机连接
一切就绪,连接完毕,还是比较简洁的,除了西装套之前用两根BNC连接,两根DC电源线,一个USB, 还有两根RCA用来连接真力G one
前面的耳机孔插上耳机的时候会自动锁定HP(headphone)模式,此时后面的模拟输出口都会静音以免发生音量过大的问题。

M Scaler上的每个按钮的颜色和大概功能:从左至右
1. video 模式:自动模式下,黄色代表关闭,蓝色代表打开,手动模式下有灯代表打开,无灯代表关闭。主要是和调用的资源(算力)和延迟有关,关闭video模式会让mscaler运行在full tap下,从信号进入到输出大概有1.5秒的延迟,会导致音画不同步。video模式运行在half tap模式下,大概0.3秒的延迟。
2. 输入选择:一般可以放在粉色,这样会自动判断输入信号源,USB下面是白色
3. 升频倍数选择:绿色是96kHz, 蓝色是192kHz, 白色是768kHz.....
4. 按钮现在没什么用,颜色可以显示目前输入的源文件码率,红色是44.1/48kHz, 绿色是88.2/96kHz.....
5/6. 一起按可以把所有灯的亮度降低适合晚上用
以下再来一些光污染的图片,之后更新听感。

听感
这一部分太过主观,涉及太多个人喜好以及是否和更多的系统比较之类,大家随便看看。

Chord Electronics这个牌子,在没有推出HUGO这个系列之前,主要是做放大器的,当然也有红参考之类的转盘但是价格太贵,还是不为人所熟知。HUGO推出之后引起了大卖,后续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络绎不绝,卖的多了,自然黑的人很多,吹的人也不少。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第一次听hugo一代的时候,我听到的是一种宽松的声音,不是那种很刺激的解析非常高的声音,很耐听。然后来说说这次的组合,单独说一下TT2不接Mscaler的时候,一耳朵是耳放比HUGO是好多了,毕竟是台机,解析也很高,高音很华丽,低单量感不大但是很有弹性,在机线下推HD650还是有点暗和闷的感觉,但是换上ATLAS的BNC线和signal projects的USB线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感觉差不多把HD650榨干了,现在系统的瓶劲是HD650。所以我现在更喜欢用真力G one来听,我感觉更好听。再说一下加了M Scaler后,明显的感觉是声场一下被拉大了,毛刺感少了,变得更顺滑,细节更多,但Chord Electronics一贯的调单风格还是在,就是那种宽松自然耐力的风格。
最后

文章转载自: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163279-1-1.html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作者: 蓝色号角    时间: 2020-1-2 12:41
今年在TT2套装和索6万之间纠结了一段时间,最终为了省事、搭配极致ED15、J25选择了索6万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