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给随身播放器厂家一个建议。 [打印本页]

作者: 玛丽莲孟获    时间: 2019-11-15 02:22
标题: 给随身播放器厂家一个建议。
别把平衡跟单端做到一起。因为同一部机器,单端推力通常比平衡口弱很多。这样等于变相鼓励用户去使用平衡口。至于平衡和单端,稍微有经验的发烧友都知道其实并没有优劣之分。
所以我建议,厂家可以一个型号出两个版本,即为单端版和平衡版。前者不折腾,后者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大家觉得如何?



作者: 北冥有鹏    时间: 2019-11-15 06:43
并不怎么样

作者: hifizyc    时间: 2019-11-15 08:38
这样只会让机器卖的更少,厂家是不干的。喜欢单端的对旁边的平衡无动于衷,喜欢平衡的多给他个单端也乐意。 对于我这种单端听流行,平衡听古典的两个口最好都有。
作者: lkd_31!    时间: 2019-11-15 09:14
相同水平下的平衡推力、分离度明显强过单端,分明是技术上的优势,怎么会没有优劣之分?没区别发明这干嘛呢费时费力。

作者: chris314    时间: 2019-11-15 09:29
这个从消费者角度是绝对不可能的,比如说我买了800S之后,希望有一台3.5,2.5,4.4都有的机器,所以我一直在观望飞傲的M11pro和山灵的那款?,但如果它们把平衡和单端分别出两种机器的话,我一个都不考虑。
作者: 巴巴利中尉    时间: 2019-11-15 09:33
DX220符合你的要求
作者: lonely旅程    时间: 2019-11-15 10:44
人民群众中的叛徒

作者: glrong    时间: 2019-11-15 10:51
墨菊就是单端和平衡分开做,但是推力一样的,楼主可以去试试
作者: gusijia    时间: 2019-11-15 10:57
lkd_31! 发表于 2019-11-15 09:14
相同水平下的平衡推力、分离度明显强过单端,分明是技术上的优势,怎么会没有优劣之分?没区别发明这干嘛呢 ...

很多欧洲的高端音源(解码器 CD机)就是单端设计(有转出来的平衡口),但人家的单端输出不输美国全平衡的音源,平衡和单端各有优缺点,没有哪个最好,主要看设计师的设计水平以及设计思路!

作者: 一七    时间: 2019-11-15 11:01
我可以不用单端,但你不能没有……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吧

作者: 北冥有鹏    时间: 2019-11-15 11:23
一七 发表于 2019-11-15 11:01
我可以不用单端,但你不能没有……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吧

反过来说,也成立

作者: 奶牛小生    时间: 2019-11-15 11:36
楼主想什么呢?
作者: 初声    时间: 2019-11-15 11:48
楼主你这个假设不成立,
平衡电路添加单端输出成本无限低,甚至五限接近于0。而且市面上大部分耳机仍以单端为主。
因此不管从产品角度还是从用户角度去看,平衡电路的机器不添加单端这事不成立。

而到这个做平衡成本极低的年代(和几年前相比,现在甚至单解码芯片都支持差动输出了),只支持单端却不支持平衡的成本反而很高。何况市场上500块的都可以带平衡。
那从产品上将不做平衡也是没有竞争力的。

当然有极少数比如所谓的太子,属于没有平衡非要添加平衡转换电路这种纯属凑个功能的另当别论。


作者: lkd_31!    时间: 2019-11-15 12:45
gusijia 发表于 2019-11-15 10:57
很多欧洲的高端音源(解码器 CD机)就是单端设计(有转出来的平衡口),但人家的单端输出不输美国全平衡 ...

蒸汽机车刚出现时,也有很多人觉得汽车和马车各有优劣。涡轮增压已经面世几十年了,现在仍有人觉得自吸比涡轮好。hifi圈里说,平头塞和入耳我认为也很适合类比单端和平衡。你可以说入耳这不好那不好,哪个地方的顶级大厂做平头塞和顶级入耳不相上下。但趋势就是趋势,不是情怀能阻挡的。

作者: kingsiyu    时间: 2019-11-15 12:49
平衡下的背景更黑 分离度更好

作者: 玛丽莲孟获    时间: 2019-11-15 14:45
看了下评论。绝大多数人在为厂家站队,洗白。既然这样,那就当我没说好了。

作者: 雷霆之父    时间: 2019-11-15 14:57
没有优劣之分?呵呵,老烧这个词什么时候这么搞笑了

作者: jesonaqq    时间: 2019-11-15 15:00
我不觉得大家在为厂家站队洗白,反而是你的想法会让厂家折腾死!

做产品的都知道,端口充份预留绝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这样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想要的接口。如果按你的想法,一款产品仅仅只是接口不同这个事情,厂家就得额外多生产一个款式,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想法。
有些厂家做的产品出现类似的操作,就是不给足大家,就是要让消费者选,都被大家笑称“精湛的刀功”

好比汽车,国内高速最高限速多快?那厂家为何不直接限死最高速度就好了,何来那么多超速的事情?这东西就是可以不去用,但不能没有。

厂家不顾成本能多提供端口,这绝对是好事,绝对的好事,绝对的好事。
作者: chrishuang1977    时间: 2019-11-15 15:48
玛丽莲孟获 发表于 2019-11-15 14:45
看了下评论。绝大多数人在为厂家站队,洗白。既然这样,那就当我没说好了。

为什么会觉得大家在给厂家洗白?你这种想法实在太奇葩了。
作者: gusijia    时间: 2019-11-15 15:57
lkd_31! 发表于 2019-11-15 12:45
蒸汽机车刚出现时,也有很多人觉得汽车和马车各有优劣。涡轮增压已经面世几十年了,现在仍有人觉得自吸比 ...

去听听欧美的高端设备再来争论!欧洲的设计师更喜欢单端所以很多欧洲的高端设备就是单端设计,这些高端的单端设备音质也非常不错,并不输高端的全平衡设备!美国的设计师更喜欢平衡,所以美国的高端设备平衡是主流。欧洲的高端设备(单端设计)和美国同价位的高端设备(平衡设计)相比各有千秋,同价位素质上欧洲的单端并不输美国的全平衡设备。还什么大势所趋,平衡和单端都是很早就有就技术了,HiFi本身就是小众,跟大势没什么关系!

作者: 玛丽莲孟获    时间: 2019-11-15 18:28
gusijia 发表于 2019-11-15 15:57
去听听欧美的高端设备再来争论!欧洲的设计师更喜欢单端所以很多欧洲的高端设备就是单端设计,这些高端的 ...

怎么感觉是国人最喜欢平衡呢

作者: lkd_31!    时间: 2019-11-15 18:32
gusijia 发表于 2019-11-15 15:57
去听听欧美的高端设备再来争论!欧洲的设计师更喜欢单端所以很多欧洲的高端设备就是单端设计,这些高端的 ...

为什么要去听高端设备?技术的优劣应该从低端设备体现。

作者: gusijia    时间: 2019-11-15 18:48
玛丽莲孟获 发表于 2019-11-15 18:28
怎么感觉是国人最喜欢平衡呢

跟炒作宣传有关系,国内宣传(尤其是DIY产品)总宣传平衡素质更高,所以国货如果做出单端会让人觉得档次不够!

作者: gusijia    时间: 2019-11-15 18:50
lkd_31! 发表于 2019-11-15 18:32
为什么要去听高端设备?技术的优劣应该从低端设备体现。

当然是高端设备才有代表性,低端设备本身做的就不行,它的音质没有什么代表性!换句话说就是有些厂家或师傅单端做的不好非说单端本身不行就不合理了!

作者: 玛丽莲孟获    时间: 2019-11-15 18:55
lkd_31! 发表于 2019-11-15 18:32
为什么要去听高端设备?技术的优劣应该从低端设备体现。

那些动辄上万,甚至几万的播放器我可不觉得低端。

作者: maoyuhao    时间: 2019-11-15 20:09
非常不咋样的想法,DX220不同的卡就是分开的,还是喜欢都齐全

作者: 煤老板    时间: 2019-11-15 22:48
我是单端党,我用单端仅仅是因为单端哪里都能插,现在平衡口样式太多了,也比较烦。
随身设备平衡本来就有先天优势,dx200和dx220就是最鲜明的例子,amp8的素质就是比amp7 amp9高,平衡输出声音推力上和分离度上的优势很明显,amp1这种两个都带的公用一套电路的,平衡还是能比单端声音好。真的觉得单端声音控制力和韵味更好的,直接像ibasso hifiman一样的换耳放卡就可以了,为什么推两种机器。
另外上面的大神也说了,平衡电路加个单端口成本无限接近于0,你要真的觉得单端声音更是你想要的,干脆就像凯音n6一代一样平衡电路直接做成单端输出不带平衡,何苦再出个平衡版本?

作者: 玛丽莲孟获    时间: 2019-11-16 04:22
煤老板 发表于 2019-11-15 22:48
我是单端党,我用单端仅仅是因为单端哪里都能插,现在平衡口样式太多了,也比较烦。
随身设备平衡本来就有 ...

看了那么多推力数据,平衡和单端共存,推力做到一致的貌似只有乐图金菊花,和墨菊。其他包括换耳放卡这类的,也都是基于平衡的提升。我也是单端党,知道平衡是什么效果,对所带来的那些提升也并不感冒。。因为我觉得耳塞和大耳机定位不同。耳塞声音拉的再开,分离度再高跟大耳机比也没意义,不可能取得大耳的听感。这是物理结构造成的。所以啊,厂家玩命的推平衡,只是一种市场行为,人家都有平衡,你没有的话,产品就卖不出去。这是非常现实的,跟音质无关。话说平衡好因为推力更大就搞笑了。总之我觉得平衡口是个很无聊的东西。当然啦,我也不是反对平衡。我是反对以后所有新出的机子都有平衡,让你没得选。

作者: 玛丽莲孟获    时间: 2019-11-16 04:36
煤老板 发表于 2019-11-15 22:48
我是单端党,我用单端仅仅是因为单端哪里都能插,现在平衡口样式太多了,也比较烦。
随身设备平衡本来就有 ...

上面说的平衡电路“添加”单端口,我不知道这平衡转的单端口,跟完全按照单端思路而设计的声音哪个更好。理论上应该还是后者,提升的空间更大,可塑性更强。就好像,以前很多假平衡,现在就变成了假单端。道理是一样的。那些单端推力明显小过平衡的,就是假单端。哈哈。

作者: zmasky    时间: 2019-11-16 11:03
玛丽莲孟获 发表于 2019-11-15 14:45
看了下评论。绝大多数人在为厂家站队,洗白。既然这样,那就当我没说好了。

建议楼主用行动坚持你的意见,两个都配的一律不买,厂商一定会着急的

作者: 逻辑天道楚轩    时间: 2019-11-16 12:41
你知道有特例么……dp100的单端推力更大,平衡更小。
作者: 逻辑天道楚轩    时间: 2019-11-16 12:42
gusijia 发表于 2019-11-15 10:57
很多欧洲的高端音源(解码器 CD机)就是单端设计(有转出来的平衡口),但人家的单端输出不输美国全平衡 ...

正解!平衡有利有弊,分离度是有了,但是声音的立体感下降了,这就是代价。

作者: 逻辑天道楚轩    时间: 2019-11-16 12:43
平衡大多数就是骗小白的,建议解析足够的前提下不要上平衡!
作者: 逻辑天道楚轩    时间: 2019-11-16 12:46
玛丽莲孟获 发表于 2019-11-16 04:22
看了那么多推力数据,平衡和单端共存,推力做到一致的貌似只有乐图金菊花,和墨菊。其他包括换耳放卡这类 ...

无法取得大耳听感这个话说得太过绝对了……具有脱塞感的耳塞和设备比比皆是。但恰恰不是最贵的那几个。

作者: 玛丽莲孟获    时间: 2019-11-16 15:31
逻辑天道楚轩 发表于 2019-11-16 12:43
平衡大多数就是骗小白的,建议解析足够的前提下不要上平衡!

说白了,为了市场,为了赚钱。所以别的品牌机子有的你不能没有。

作者: 玛丽莲孟获    时间: 2019-11-16 15:33
逻辑天道楚轩 发表于 2019-11-16 12:46
无法取得大耳听感这个话说得太过绝对了……具有脱塞感的耳塞和设备比比皆是。但恰恰不是最贵的那几个。

就是不同的声音。常听大耳,或者耳塞的人切换的话,肯定需要适应一下。

作者: 2204101018    时间: 2019-11-16 21:00
我觉得2.5和4.4留一个就好了
作者: koboss    时间: 2019-11-16 22:08
我只想说各家旗舰别卖这么贵,玩不起了咯
作者: 北方的雪山    时间: 2019-11-17 09:02
可以把单端和平衡当成两种调音
作者: whisper520    时间: 2019-11-20 19:33
习惯单端听流行,平衡听着不得劲,平衡干净声场大,但还是单端听着习惯些。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