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器材与音乐,艺术的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执之
时间:
2019-11-8 18:30
标题:
《器材与音乐,艺术的故事》
本帖最后由 执之 于 2019-11-9 05:14 编辑
抛开音乐本身,谈器材,这像是反音乐。
拿音乐会现场比对器材,十足耍流氓,这像是反器材,跟科技作对。
我时常两头不讨好,时常对两头妥协。
去年和太太去可可西里无人区还有穿越昆仑山脉,自驾游画画,在109国道,与从拉萨开往格尔木的绿皮火车并驾齐驱,山里山外,看不到尽头的国道,平铺着向前延伸,我竟然响起了库贝利克的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于是,减速,靠边停车,把cd塞进去,太太看着远方,音乐响起,谢天谢地,国土无战乱,想走那就去那,那悠扬的管乐,渐渐鸣响,尽管德沃夏克写这个曲子的主题想表达的主题与我当时的情景,并不太吻合,音乐响起,心里就想说,我爱你,祖国。
我完全忽视了车载音响的不足,器材?那一刻和我毫无瓜葛,好听,那是旋律赶上了,下车烧了一根烟,离去,别了一处,下一道,自有幽趣。
我这举措,十足反器材,虚伪地音乐至上。
某天晚上,画完画,还是打开cd机,放进去一枚马里纳指挥的《莫扎他安魂曲》,戴上hd600,拧动小耳放,声音响起,大提琴作为铺垫,管乐作为上行线条,带动着忧伤,十足悲痛的步伐,人声合唱的响起,我的天啊,这般刺耳,闹心,糟心,换盘,听着博姆版本,读着伯恩斯坦为他亡妻的记悼,反反复复倒腾来倒腾去,挑三拣四,器材不行,声音不对,整整自虐两个多小时,那我这般举措,十足反音乐,扪心自问,你懂个屁器材,一个伪初烧的自白。
读萧伯纳和狄德罗的艺评,文字在流动,脑海里浮现着种种曲子,无声响起,意淫着画作,音乐没响起,画作不是眼见为实,一堆形容词的种种堆积,我这十足是反艺术的举措,说完这句话,又像是侮辱了艺评圈。你这无关紧要的一个人,哪来这么多悖论。说来可笑。
话说会回来,艺术就是这么可爱的一件事情,有规律而无定法,投入情感时常又不为人知,我没有太多倒腾器材的经历,最主要是不懂,2015年,我的好友拿着他的k501和谷津u2来到我家,我带上耳机,天啊,k501这小提琴太让人着迷,十足下午茶后惬意的明暖的光波投进陋室的自白。实则,我已经忘却了到底是音乐给我带来的幸福还是k501让我这般销魂,器材?音乐本身?全部抛诸脑后吧,就这么一个响儿,足够美妙,这般举措,我没得罪器材,不买音乐的账,反正我快乐。
音乐的故事,绘画的故事,艺术的故事,器材的故事,想必人人经历不同,或是不以为是,平淡无奇,或是百感交错,感知有别。无论如何,到底是我们着迷和热爱。
2011年,和陈丹青老师一起去山西画画,油画院的大部队驻扎此地,我和陈老师竟没谈艺术,倒是唠起了音乐这嗑,想起他说他在赣西插队,知青的命运,他在床板上意淫贝多芬的交响曲,在那个艰苦的时代,意淫一部曲子,他是那般知足。又过去了几年,他在国家大剧院做展览,我去拜读,卫生间遇上陈老师,搭讪,攀谈,我问,陈老师,最近还听卡尔博姆不?他说少,偶尔,给我推荐了切利比达凯,他说切利很耐听。
确实如此。
作者:
山西人在赤峰
时间:
2019-11-9 11:47
心中有爱,音乐无处不在!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