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第一首,米尔斯坦演奏巴赫无伴奏小提琴组曲,这是最难播放的小提琴唱片之一。米尔斯坦的琴声以犀利著称,搞不好就成了刺耳。第一声出来,与我想象中的宝华声有天壤之别。之前多次在另一位朋友处听过N805,属于有浓重中低频的传统英国声,而这次804D2一开声,高音比我的意力还亮,中低频还要理性。早听说宝华换了风格,但没想到变化这么大。整体表现十分理性、节制,高音亮,但不刺耳。
第二首,史塔克演奏巴赫无伴奏大提琴RCA版。这个录音的中低频十分丰满,想象中宝华饱满的感觉又回来了。由于804是前置倒相孔设计——我听过其他类似设计的音箱,如劲浪Sopra N2落地箱,这类音箱要获得较多的低频量感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如果对低频的质感有较高的要求,可能就得多费一些心思了。
第三首,内田光子演奏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内田光子诠释莫扎特简直抱着一种朝圣的态度,每一颗音都弹得小心翼翼,是比较保守的演绎,另一头极端是古尔达,率真烂漫。回到录音,播放中中高频我听出了一种甜味,一种忠实还原之后的甜味,犹如窥见人生的真相之后依然保持的乐观积极的态度,那才是真的甜味!当低频出来时,C先生对功放的控制力表示肯定。
第四首,霍格伍德指挥的维瓦尔第四季。这个录音C先生收藏了新版与首版,新版与首版的差异十分明显,这种明显不是玄学,是绝大多数正常人都能分辨的。首版的中低频要好很多。这种差异在其他录音那里不一定都这么明显。
第五首,卡拉扬指挥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第三乐章63年版。第三乐章中段由大提琴开始的赋格段是对低频控制力的考验。实际表现非常理想,既响应迅速,又推出了充足的规模感,非常难得。
第六首,克莱伯指挥威尔第茶花女中的咏叹调。这段咏叹调是女高音的试金石。在新派的推动下,宝华表现人声的优势充分体现,人声如丝顺滑,始终没有毛刺。我回想我们在购买音箱时商家让我们听某德国大牌功放推动,还是这首咏叹调,就没有那么顺滑。
第七首,霍洛维茨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奥曼迪指挥版。该录音首版的电平非常低,一般器材很难播放到位。而新派DAC-10有一个高增益模式,就是为这些低电平的音源而设,打开高增益模式,原来有限的动态范围就被优化还原成接近正常的动态范围。这一功能对所有低电平的音源来说非常有用,一键麻雀变凤凰。
最后一首,基辛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同样是钢琴独奏,由于是近年录音、制作,质量就比内田光子那张好很多,整体全面提升。